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正如于世南所说,( )

在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诗《蝉》中嘚“藉”是凭借的意思

诗句是“非是藉秋风”出自《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联诗充分表达了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这首诗的首联写的是蝉的形状和习性。古人认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把显贵的身份和“清”统一在诗句中叻。“梧桐”也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也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蝉声之远传来自梧桐高树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首诗的尾联: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傳送,而诗人却别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