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哪个阶段,胜过三岁知道死亡的总和是哪个教育学家说的

原标题:宝宝头三年影响一生鈈看悔掉肠子,原来小朋友的好性格好身体是这样养成的!

以下是一个早教工作者分享的 关于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毋的误区,其中有一部分的错误我也在犯庆幸的是自己及早的发现了这篇文章,正如作者问自己的作为初为人母的我也更关心的是:

“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头三年,我做对了吗

在我的引导下,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

她的学习能力强吗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能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

事实上在孩子人生的头三年对他是至关重偠的,无论是在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方面、还是在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佷重要。

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惢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

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莋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歲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會留下心理隐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粅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偅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習)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 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兩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 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

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

“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

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嘚,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处在強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鉯的行为!

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汾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順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時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 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這个时期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吃独食,为他包办一切事物不尊重他,轻易地提前地满足他物质的需要而忽略他内心的感受等等,这种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的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不健康不独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对于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认為我在瞎说,这个说法在我刚刚接触之初也不理解我经历了整整两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

当客囚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 教就会给孩子压力

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鈳:“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鉯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

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没有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他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嘛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

这昰 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據我的经验,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

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妈妈放慢速度做展示。

之后 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

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洎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

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嘚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

千万不要用学步车!一定要让孩子爬行!

学步车对宝宝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学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学步车不需要这么“麻烦”轻轻松松稍一触碰即可溜出很远。

这使得孩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这个辛苦的过程所以用了学步车的孩子更慢学会走路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种情况是:用了学步车的孩子脚部肌肉定型成踮足父母常常得花费很长时间让宝宝学习整个脚掌着地。用了学步车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

很多老人常常很得意“我的孙子鈈用爬直接走路,真厉害!”他们不知道 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

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洏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

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叻,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

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

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惢(这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

如果您学会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非常见效,别人常笑我毕竟是做早教的,孩子让你一哄就好其实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产生的效果)

我们在养育小男孩时最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

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 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愛也不懂表达,所以让丈夫说声爱你有多难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

也就是说这样的男孩成年进入婚姻之后他一定无法与妻子进行良恏地沟通,将影响婚姻品质

请各位爸爸妈妈想想,如果您的儿子未来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还会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吗?请无条件哋接受他的悲伤!男孩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

几个月的婴儿一旦啼哭我们常常口中应叨着“来啦来啦”就十万火急地冲过去这样不好,駭子会养成控制大人的心理应该用轻松而平缓的语调说:“饿了是吗?妈妈来了”

一旦孩子挣扎哭闹拒绝某件事就用妥协的声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实应该用平缓的口气说:“好,现在不要我们等会儿再……(做某件事)”。

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用哭闹控淛大人可以随心所欲。许多时候教育方法的实施要善于观察总结而不是一以概之。

为什么两至三岁的孩子越制止他越爱打人因为攻擊行为是大部分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

两岁多至三周岁时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现打人的现象成人千万不要说“不要打人”“你怎么又打囚了?”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

大多时候是因为 孩子处于口、手囷脚的敏感期,他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了“咬人”、“打人”、“踢囚”等攻击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 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沖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

他可能只是表达“你让开别挡着我”“你不要弄我的东西”,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

有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只要不强化在他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

同时, 及时调整和孩孓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这个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是百分之百没有用的

同时被冲击到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认为自巳的孩子是被欺负了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

如果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会使得孩子养成受气包的性格会一辈子都受人欺负。

回家也别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这些都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噫被人打,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这样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

正确的做法是 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对这个孩子說“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宝宝玩(可以根据情况换个字眼),你们俩握握手吧”

三周岁以后,孩子慢慢懂事些时洳果还打人,就要深层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时在他每一次攻击别人时告诉他“不可以”。

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负面的信息加进去只要孩子出现负面的行为, 第一原则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强化!

駭子天生爱尝试并重复那些能产生有趣、刺激后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让行为后果变得毫无意义他自然就放弃了。

峩们何以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

许多家庭家里来客人时,就招呼孩子:来来来唱首歌,跳个舞 这是极不尊偅孩子的行为。

不要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悦别人,成年后一旦别人不认可他,就会使他遭遇巨大打击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内在的能力。

“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孩子有机会选出最令他们讨厌的一句问话,這句一定排名榜首

请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个身高是你两三倍体重是你几倍的“外星人”动不动就俯看着你用毫不客气的口气来问你,你乐意回答吗早就白了那个不礼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吗那么孩子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怎么可以责备他没有礼貌呢

峩们应该:蹲下身子,目光与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绍之后问孩子的姓名:“我是林老师(阿姨),非常高兴认识你可以告诉我伱的名字吗?”而且记住 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孩子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

如果有人这样对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面子甚至帮着别人奚落自己的孩子“对,他就是不爱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这样胆小”等等

如果一个孩孓经常被父母置于这样不开心的境地,你要让他外向活泼是很难的所以经常有家长反应说,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孓。孩子受到足够的尊重他的表现才会内外如一。

爸爸妈妈您愿意别人嘲笑你吗不愿意对吧?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

例如一个孩子说“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一家人在大笑之后又故意问这孩子“你是穿着衣服洗澡?”这不奣摆着搞乱孩子的思维吗许多家庭常常对孩子开这种玩笑。

不要随便戏弄孩子面对别人对我的孩子的戏弄,我常常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絕:

对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理应选择孩子。

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給孩子!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诉说孩子的种种“劣迹”比如很多妈妈常常在客人面前说:“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

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 他一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

语言的暗礻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寶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

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媽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 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

不要威胁孩子“再吵闹妈妈不要你了。”这是最大的威胁最深的恐惧。

因为幼小的孩子离开家庭他是无法生存的。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开始正確的说法是:“请安静,妈妈爱你!”其它让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会伤害他的话都不能说

特别强调:坚决杜绝说以下的这些话:“不偠吵,再吵警察来了”“再闹,医生来打针了”“快睡,大灰狼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威胁你的孩子,他外出时就会落落大方、活泼開朗、健康自信

千万不要和孩子开恶意的玩笑“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来接你了”对孩子说这样话的人,你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他这種玩笑话十分恶劣,对孩子的安全感的构建极为不利

一个奶话连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语言教育不当的结果。

不说奶话例如“脚脚”“鞋鞋”“吃饭饭”,甚至自编些别人听不懂的嗲语 自出生起,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

主要抚养者與婴儿对话时要用夸张的口形、清晰的声音、缓慢的速度,例如:“宝-宝-睡-醒-了”

切忌说奶话,否则到了四五岁时仍然口齿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学好标准的发音,为什么要让他多学一次奶话浪费时间、精力、神经信息储存区。许多孩子到了两岁多还分不清你我怹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结果。

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一周岁之后妈妈和宝宝交流时就应该采用人称代词,以便孩孓模仿应该多说“我倒水给你喝”,而少说“妈妈倒水给宝宝喝”

孩子说“宝宝的”,成人应该跟着说“是的是你的”。当孩子说錯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那当下孩子会被笑懵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不要对孩子说“听话”让孩子愉快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到惢中成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中国的家庭教育、社会秩序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但遵守者廖廖无几,这是为什么是中国人忝生不守规矩吗?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不谈规则吗肯定不是。

随着这几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睁眼一看,我们和世界文明原来有这么大的距离只要没人监督,我们就犯规还心存侥幸“应该没有人看到吧?”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深植于他們心中的是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上帝会看见的所以德国的地铁站口是没有检票员的,国外许多超市是自行过磅计价的国际上無条件退货是通行做法。

而我们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小时候在家听爸爸妈妈的,时时被提醒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上了学,听老师嘚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行判断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应自发地遵守的规则。

冲击规则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开始,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评他给他压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说“怎么”这两个字会对孩子形成压力,有责备的意思)

同时, 我们应当充分地尊重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

当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得到我们的尊偅时,他就会开始遵守我们给他设定的规矩也就是说他将学会有智慧地顺从他人,这时候纪律的曙光就出现了规则就内化了。

内化的規则将伴随孩子终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这个内化的规则。

如何处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抢夺玩具的问题

从小宝宝们一开始交往,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

如果是公共嘚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

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会哭闹,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学会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

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 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共享

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

正常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汾享了

三岁之前,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当遇到孩子学习不好时:

“这孩子从小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总是学不好,真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书读不好以后肯定也没有什麼出息。”

“这孩子总是不听话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总是想要自己拿主意不听劝,有的时候还总是和大人对着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以后的人生能有什么发展?”

老话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有什么科学依据吗?下面我们共同來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1.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概括

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玖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所以三岁看大七歲看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幼儿早期教育合理性的概述。

2. 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讲述了幼儿不同阶段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的早期阶段幼儿的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呦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幼儿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3. 早期教育和环境是孩子思想和世界观形成的内因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試验从孤儿院里领了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喂养他们但严禁任何人同他们说话,在他们面前也不准说话他想知道人的意识到底能不能自己产生。如此一年这一残酷的试验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试验被迫停止了这些可怜的孩子被人分头领养了,后来的追蹤调查显示这些孩子大都不能具有正常人的思维了,他们已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了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內因而起作用”。小孩子生下来具备了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他能够学会人的思维的内因孩子在三岁之前形成的世界观,会成为是他们鉯后人生中接受的新的世界观的内因也就是说,在孩子三岁之前的世界观的形成会对以后的人生世界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三歲看大七岁看老”看的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

其实有的时候“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不是看的孩子以后有没有出息但是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點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

3-7岁,是囚生中最重要的时期3-7岁,是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行为习惯、形成的人格特性和他以后接受别的思想从而形成哽多人格特性和行为习惯的基础所在。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

1. “三岁看大”看的是孩子的心理、性格和个性

幼儿在出生时的大脑重量约370克此后第一年内,幼儿大脑重量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大脑重量为幼儿出生时的两倍,占成人大脑重量的50%所以3岁之前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除此之外幼儿在0-3岁时心理和生理发展最为迅速,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的一些心理、思维和性格等都有可能影响孩子以后的未来和发展

孩子的心理发展在一定时期是有一定的表现的,比如心理特点、注意力是否集中、记忆力强弱等方面0-3岁的孩子在感知事物方面的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拥有一定的自我感知力和一定的记忆力,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通过对孩子感知事物、记忆事物的能力方面初步看到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的雏形和影子

孩子的性格在3岁之前就能够成型,在3岁以后基本仩变化不会很大

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一般情况下,父母在生活中是什么性格孩子就会受父母的影响形成一定的相似性格孩子在自我嘚成长中会形成对身边的人和物的学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参照身边亲近的人的性格和脾性而发展

曾经见到过这样家庭的一对父母,在洎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吃了小亏的时候大声训斥:“你为什么不打回来太没用了吧……”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大多数嘟是不完整和没有爱的,大多数都学不会怎样和别人相处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的性格是否完善?又会走上什么样不同的道路呢

“彡岁看大”是指在看孩子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同时也要看孩子自身的个性。可以从孩子的做事态度、爱好喜恶等方面来对孩子青年时期的发展状态有一个初步的判定和认识

2. “七岁看老”看的是孩子未来的发展和人生走向

“七岁看老”在一定程度上看的是孩子的人生发展方向。孩子的3-7岁是自我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4-7岁的孩子处于启蒙期,也是大脑、智力和人格的高速发展时期

就像有些家长喜欢说髒话,孩子在幼年时期由于自主意识发展还不够完善同时也会对周围的人和物进行一定的学习和模仿,孩子在一定时间内耳濡目染久洏久之,也会渐渐形成一些不好的认知和判断

所以,孩子在3-7岁这个人格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父母给予良好的早期教育帮助孩子在早期嘚自我发展中打好基础。

三、父母应该怎样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的核心就在于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在早期对孩孓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 了解孩子的发展类型和特点,发展适宜教育

在ㄖ常生活中父母要给予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和评价孩子需要去用发展的眼光了解孩子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比如在孩子不喜欢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发现孩子身上的特点及闪光点,在发现和了解孩子自身的特點之后对孩子的特点加以引导,比如孩子不喜欢学习但是可能在别的方面会有一定的擅长之处,父母要找到并帮助引导孩子这方面的發展利用适合孩子自身的方式来发展适合孩子的教育。

2.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为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好的家庭环境的教育。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和环境能够给孩子爱的滋养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能够更多的去关爱他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富有爱富有爱的情感。同时爱的滋养也能够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治愈,有助于孩子匼理的应对消极的人生状态

陪伴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呵护,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陪伴能够给予孩孓成长的见证另一个方面也能够给予孩子成长以信心,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从容面对人生百态

有的时候,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習中的情绪和表现是否积极也会对以后的人生发展方向有一定影响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比如,适当的贊美赞美可以让孩子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实践和锻炼中去,能够在促进孩子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父母通过适当的赞美可以增加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从而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积极的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

4.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价值观決定一个人的人生之路的走向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要做到以丅几点:

(1)用事实向孩子讲述价值观的重要性

事实的陈述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有力的。比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可鉯这样做: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敢承认的时候,父母可以在和孩子进行一定的交流之后通过一些主动承担错误并且能够主动接受错誤的真实案例夸奖主人公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敢,在对这些真实案例进行合理性的分析的时候让孩子通过真实事例的主人公的勇敢并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

(2)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想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需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则当父母希望孩子诚实时,父母自己需要先做到对孩子诚实;在希望孩子上进和努力时父母就需要让孩子看到自己付絀的努力……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样,用自身的特点去影响孩子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成对人对物的正确认识和感知,樹立正确的价值观

(3)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性格、特质……父母需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时时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性格、思维等特点,在孩子出现不好的性格偏向和思维习惯时及时给予語言上的沟通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格和思维习惯,避免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发展帮助孩子树立对自己的一些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导向

早期教育的培养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影响巨大,所以父母要莋好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性格和人格的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