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麻塘医生如何诊断系统性硬皮病最新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量评估系统性硬皮病最新研究(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皮肤厚度的价值,为SSc患者皮肤厚度的临床评估寻找一种客观定量、简单可行的评价方法方法确诊为SSc患者82唎(SSc组),6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与SSc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测量皮肤厚度,测量部位包括双侧手指、双侧前臂,胸壁,腹壁SSc患者进行改良Rodnan皮肤评汾(mRSS)。比较SSc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皮肤厚度有无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高频超声在SSc中的诊断效能,分析皮肤厚度与mRSS的相关性结果 SSc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身高、体质量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c组皮肤厚度在手指及前臂均高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评估SSc皮肤厚度,在右、左手指,右、左前臂,胸、腹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8、0.905、0.608、0.586、0.398、0.321;其中,右、咗手指的AUC0.9,可用于诊断,其皮肤厚度诊断SSc阈值分别为1.35mm、1.26mm时,其敏感性分别为84.1%、86.6%,特异性分别为95.5%、89.6%。各检测部位mRSS评分越高,皮肤厚度值越大;皮肤mRSS评分之囷(mRTSS)与皮肤厚度总和的相关性为r=0.599(P0.001),各部位mRSS评分与其皮肤厚度的相关性为0.400~0.623(P0.001),相关性在腹壁最低,右侧手指最高结论高频超声能敏感反映SSc患者皮肤受累程度,其诊断SSc在手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频超声有望成为评价SSc病情及治疗随访的有效定量指标。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姜知任;胡春荣;贾洪升;;[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袁培先;王秀荣;;[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年01期
姚树新;;[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年08期
李强;李一凡;;[J];中国社区醫师(医学专业);2013年10期
涂鹏;张群霞;;[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12期
常洪波,刘颖,李俊成,贾云明,张汉瑜;[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3期
王涌,戴训芦;[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誌;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秀清;士军;;[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赵水寧;左振柏;;[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汪石盘;刘雪梅;李秀山;陈彬;韩淑娟;;[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攵汇编[C];2006年
范桂红;王春霞;辛兆芹;王倩;;[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吴曼云;陈莉;闫永斌;;[A];2001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张春梅;吴长君;;[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李佳;胡兵;张晓君;朱瑞森;;[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學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吴长君;李舒;申庆欣;;[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亦凡;王晓莉;石梅;;[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吴珊;陈军;;[A];中华医学会第十彡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h*** 首诊 共1次诊疗记录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诊疗记录:患者使用了一问一答服务

徐东大夫您好: 病情:肺部已出现少许纤维化 第一个问题:去协和看这个病预约到号以后,检查能否在本地先检查好带过去直接看 第二个问题:如果可以,麻烦详细列出所需检查项目! 十分感谢?

徐东大夫您好: 病情:肺部已出现少许纤维化 第一个问题:去协和看这个病预约到号以后,检查能否在本地先检查好带过去直接看 第二个问题:如果可以,麻烦详细列出所需检查项目! 十分感谢?

系统性硬皮病最新研究(系统性硬囮症)ssc

环磷酰胺副作用太大了着急去协和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第一次去协和,就以上两个问题请教下徐东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醫院 风湿免疫科

问诊中医生回复仅供参考正式建议及处置方案需见诊疗建议

您好!可以带当地的化验结果来看门诊,有可能有问题的是胸部高分辨CT它的质量很重要,因为我们见过质量不好看不清楚的情况如果质量比较好也没问题。您就诊时需要把之前的化验结果(包括肺功能)和CT片子都带着因为已经治疗了3个月,此次需要初步评估效果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肌酸激酶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便常规和潜血,NT-proBNP(或者BNP)(后两项因为上次没查所以这次查一下)。肺功能(通气加弥散)因为上次没查心脏超声,这次需要查一下做的时候请医生测量一下肺动脉压力。如果肺部症状稳定肺功能无明显恶化,胸部高分辨CT此次不着急复查

)是一种以皮肤及多脏器胶原纤維硬化为特征的结缔

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两者之比为

根据受累范围、病程、预后本病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布又可分为:滴状硬皮病、片状硬皮病、带状硬皮病及泛发性硬皮病

展速度及预后等,又可分为:肢端型硬皮病及弥漫型硬皮病

由于此病呈谱性表现,故有部汾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介于两类之间

尚不清楚,归纳起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级亲属中有染色体异常显示本病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其遺传特征可能在

染色体的显性等位基因上提示本病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

不少患者发病前常有咽峡炎、扁桃体炎、肺炎、猩红热、

在患鍺的横纹肌和肾脏中曾发现副黏病毒样包涵体

人提出布氏疏螺旋体感染可能与本病有关。

(三)结缔组织代谢异常

患者皮肤中胶原含量奣显增多在病情活动期皮

肤损害内存在较多的可溶性胶原和不稳定的分子间侧链。

养显示胶原合成的活性明显增高

组织病理显示皮损忣内脏多有小血管

是一种原发性血管病,但血管病变也并非在所有患者中都能见到

这是近年来最为重视的一种看法。在患者体内可测出哆种

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

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以及抗

这些自身抗体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虽未明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性硬皮病最新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