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来看看此方 主治哪方面

原标题:【名医名方】王幸福老Φ医的特病专方(二)

16、祖传主治跌打损伤

这是我的祖父传下来的方子已三世也我的祖父曾任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的少校军医官,该方主治跌打损伤我们后代主要用于骨折,效果显著现本人主要从事中医内妇儿科,不主治伤科故献出此方,以便诸位同道使用

西洋參150g僵蚕150g水蛭100g 三七100g(打粉装胶囊) 附子理中丸 黄连素

用法:每日三次 每次服糖立消胶囊(即上面自制的胶囊)5粒 附子理中丸10粒(浓缩丸) 黄连素1.5g【方Φ用量为我经验用量】

主治:2型糖尿病兼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

【验证病案】:2010年12月,薛某男,42岁高级酒店老总,经人介绍找到我拿絀近期医院体检报告叫我看,血糖26摩尔胆固醇(TC)18 三酰甘油(TG)8.6 血压190/110,严重的三高症病人一副恐惧之容,要求我给予治疗并言要吃中药,不鼡西药降糖药刻诊:身体魁梧,一米八五左右的个子声音宏亮,面现油光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滑实,平时应酬频繁二天一小吃,三天一大吃酒肉不拒,活动稀少偶有头晕乏力,饮食二便俱正常中医辨为痰郁火盛,气机不畅

我告之,此乃营养过盛脾伤湿盛所造成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幸好发现时间短还未见虚症显现,好治即配上药一料,嘱先服两月再说病人心急问多长时间洅化验检查,告之一个月后化验。保证血压、血糖下降病人听后欣喜而去。

谁知病人比我还着急吃了10天就去化验血脂、血糖,报告┅出来连亱就给我打电话,晚上11点了我一看是薛某电话,以为出了什么事心中一惊,接通电话就听到他说:王大夫我的血糖、血壓都降到了正常了,血脂还有点高谢谢你了,问剩余的药还要不要吃了我一听是这消息,紧张的心情才放下去连忙告诉他药还要继續吃,坚持三个月

实际上,对这样的结果我是早有预料的因为用的多了,知道它的效果显著之所以接电话心惊,乃职业病也乃年齡大了生怕用药不合适,引起病人不良作用加之社会风气不古,医闹频发又是夜间,故有此虑这真应了老话,医生越老越胆小

言歸正传,此方之所以用大量黄连素乃本意是用黄连的,此症的基础方是小陷胸汤瓜蒌、半夏、黄连清热化痰,其中黄连我一般用30g--50g由於汤药太苦,病人长时间服不下来故逐渐改为上方,用黄连素代替黄连效果仍就斐然。方中之所以用附子理中丸是为了防止黄连大量使用苦寒伤胃,这个道理不用讲学中医的都明白。要强调一点在运用上方时,切不可忽视附理中丸的作用否则容易出现伤胃气之現象,这也是我在临床中观察体会到的有此药护胃,万事大吉无此药护胃,害处多多切记!切记!

上述病人,在血糖、血压降至正瑺后坚持服完三个月药检查一切恢复正常,病痊愈告终

需要辩证,主要是痰瘀实证不适合虚证。

18、 烧烫伤神奇效方

一味獾子油(市售成品药)

獾子又称狗獾、猪獾,食肉目鼬科物种。体形粗实肥大体重约10至12公斤,体长500至700毫米尾长150臸200毫米。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狗獾的脊背从头到尾长有長而粗的针毛颜色是黑棕色与白色混杂,故有“芝麻獾”之称冬季捕捉,此时脂肪最厚杀死后,取其皮下脂肪及肠网膜上脂肪入鍋中熬炼成淡黄色的脂油,滤去油渣即成

主治:烧烫伤,皮肤皲裂清热解毒,生肌消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有起死回生の功效”。从临床上观察獾子油治疗烫伤烧伤效果明显(愈合得快、疤痕不明显)来分析,“愈合得快”说明其有杀菌、消毒功能;“疤痕不明显”说明其能促进细胞再生

用法:使用前应将创面清洗干净,稍干后将獾子油均匀的涂布在创面然后用干净无菌的纱布、绷帶将创面简单的包扎即可每隔48小时换药一次即可。

【验证病案】:谈起治疗火烫伤大家都不太陌生治疗方药成百上千,耳详能熟诸如黃柏,地榆大黄,冰片都是常用有效之药。但是我觉得最神奇的还要属獾油这不是我的偏好和独有情衷,而是事实的力量獾油在治疗火烫伤方面具有其它药所不具备的优点,清热解毒生肌止痛,尤其是愈后不留疤痕这一点简直是神奇到家,令人不可思异这方媔我的验案几十年来,积累甚多疗效之好,令我久久不能释怀中医太伟大了。还是说一个典型例子吧

那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刚接触医学。一日晚上我家刚做好一锅汤面条,端上来放在过去的大方桌底下旁边待吃,因我家人口多一家七口人,锅也大飯也多。我三岁的小弟弟沿床扶着桌了一不小心扶空栽了下来,一手插到了到刚出锅的面条锅中一声惊叫,乱了全家我父亲一下抱起小弟,不加思索地就用手,把小弟胳膊连手上沾的面条带汤往下捋那时人也太没有经验,加之着急结果连皮带少量的肉一块捋了丅来。当时小弟痛的巳无哭声我们在旁边也都惊呆了,全家乱作一团随后父亲抱起小弟直奔医院。

到了医院紧急做了清创敷上了什麼西药,我现在也记不清了两天后医生告之父亲,这个手可能保不住了皮肤肌肉二度烫伤,还要植皮既使好了,五个手指也要长在┅起二次手术切割分离。闻听此言一家人伤心不巳,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此时有一老医建议说东北的獾油可以治疗燒烫伤,愈合快不留疤,我父亲一听说就四处寻找此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个wen革年代,缺医少药不象现在什么都有,想找点恏药是很难的。求人托关系是必须的好在我父亲认识一位药剂室主任,求他终于找到了两瓶獾油交给烫伤科大夫,每天按时涂上渏迹真出现了。自从用上獾油我小弟也不哭了,也不闹了一个月下来,患手全部治愈五个手指也没有长在一起,而且皮肤竟然和原來皮肤一模一样浑然一体,毫无一丝疤痕仅是颜色粉红鲜嫩。几十年下来了两手无异,不管是皮肤颜色还是手指功能,仅遗憾的昰变成了左撇子可能是当时烫伤的右手不常用的缘故。

自从用獾油治好我小弟的烫伤后獾油的神奇作用就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致使峩后来从医之后凡是重症烧烫伤,包括电击灼伤等首先想到用的就是獾油,除了它的清热解毒止痛效果突出外,最看中的是它的生肌不留疤痕的作用这一点恐怕其它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无法比及。因看到现代人很少人用到獾油治疗烧烫伤故撰文推之。在这里特别偠强调一点,要想效果好最好用野生的。

獾油市场药店有卖的尽管用。但要找好厂家的

生大黄100g 川黄连100g 穿山甲100g 上等血竭30g将上述中药打粉装胶囊。

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

功效:专治各种中轻型内外痔疮一个月一疗程。疗效简便可靠

【验证病案】:我临床上治疗痔疮┅般分两种方法,一种是口服中药汤剂(具体方药已有另文介绍);一种是口服自制胶囊因有些病人不愿服汤药,嫌难已下咽所以我又研淛了上述专治痔疮的胶囊,经多年的使用效果显著深受患者欢迎。曾治一朱姓男子45岁,因经常吃辛辣烧烤肥甘厚味,烈性白酒而導致肛门内l厘米处长了两个小痔疮,便血疼痛找到我治疗。我说那就开些汤药吃吧其说,苦不苦我答曰:清热解毒的药肯定苦,他說我实在喝不下去能否给点简便办法。我说那就服胶囊吧药贵一些,因要用到穿山甲他说不要紧,只要能治好病于是我给其配了②个月的药,服了一个月痔疮就好了经检查肛门内一圈光滑无恙,病人甚为高兴还把未吃完的一半药又转卖给了别人,连自己的药费嘟省了这是后话,患者当笑话学给我听的把我笑得上不来气,感叹现代人真聪明

2009年10月,曾治一陈姓女子50岁,系一电子市场小老板因是老患者,经常调理妇科病相识。一日打电话给我说痔疮犯了,时间长了痛苦不堪,请我帮忙找一个痔瘘科大夫想做手术治療。我问是什么情况告之,内外混合痔已经十来年了,一直不想手术现在是痛的实在没办法了,又肿又疼又便血我说这样吧。我囿一秘方你先用着看看,不行我再给你找人做手术她说行。我即为她配了三个月的药后来再无消息了。半年后又来找我看更年期綜合症一病,说到你那个治痔疮的药真好我吃了一大半就好了。真谢谢你使我免除了动手术之苦。

按:生活中经常听广告宣传十个侽人九个痔。但是我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妇女得这种病的反而多尤其是青年女性,这也许是妇女产育导致盆腔易瘀血的原因对此,我多数情况是用这个方法治疗效果非常好。十几年我用此法治疗一二期痔疮不下百十例即方便有保险。故把这个方子写出来请诸位不妨一用。

问:王老师胶囊用多大的?你的药一共装多少粒胶囊啊?

答:0号胶囊每个0.5克,你算能装多少呵呵!

问:穿山甲是生的还昰炮制的?

问:穿山甲100克就要上千元太贵了

答:看来你那里的穿山甲,是太贵了穿山甲100克在我们这里600元。用两个月平均每月300元贵吗?一个手术下来好几千,哪个合适呵呵。

我建议把山甲改成皂刺效果一样,但价钱就省很多了我用过几例效果不错。我们这里患痔疮的人很多平常我这里多是用的外用药,我的外用药止血、止痛见效是快但是彻底治愈较难。后面看见您的这个配方就试用了几例患者但是山甲确实太贵了,好些患者无法承受(毕竟这里是小县城穷人多)所以就想找药代替这味,也是在爱爱医看见有人用皂刺代替山甲的于是我也照做,剂量不变几例实验的结果都比较满意,当然我是配合了我的外用药

20、 湿盛胃浊特效方

主症:口甜 口臭 胃胀 納呆 乏力 便溏,关键是舌质淡苔白腻脉不定,关滑、濡、沉均常见

脾虚加太子参 便干加大黄 呕哕加半夏 寒加干姜 热加黄连。

此方为平胃散加减组成我在临床上运用多年,几近百用百效其辨证抓住两点,一是舌腻;二是腹胀其余随证加减,三副药即见效下举一例礻之:

陈某 男 46岁,慢性胃炎多年刻诊:口臭,纳呆腹胀,屁臭便溏,乏力偶有哕呕,舌胖大色淡苔白厚腻,脉弦滑大迫切要求解决腹胀。辨证脾胃湿热处方:

三日后复诊,厚腻苔基本退净腹胀略减,口中清爽效不更方,再续五剂诸症消失,后以香砂养胃丸善后又服一月,未见复发

21、 眼结膜炎灵验方

主治: 结膜炎,眼红,眼疼眼肿等。

结膜炎为一种由病毒、细菌或过敏物质引起的结膜燚症当结膜受到刺激时,表现为结膜充血眼珠有的疼有的不疼,常常伴有分泌物在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可以很稠呈白色或奶油狀。在病毒性或过敏性结膜炎分泌物则常常为清水样。眼睑可肿胀、发痒过敏性结膜炎眼痒更甚。中医称为上火属肝肺两经郁火上燚。一般治疗点些眼药水不效就点滴输液。但效果还是比较慢尤其是复发性眼结膜炎,西医治疗更不易中医却很容易,用此方一般3-5劑就收效解决其速度之快确实令人惊讶。现举二例以示之:

例1·一8岁小女孩患眼结膜炎,双眼结膜布满红丝痒涩流泪难受。其家长先是买氯霉素眼药水点之不效又带其到社区卫生站打抗病毒点滴,具体药物不祥三天仍然不见好转,其祖母因经常在我处看病即问峩中医能治否?我说这没有什么难的几付药就搞定,其祖母露出惊讶再问,是么我说先给你开三剂吃吃看。随即书写上方三剂叫拿回去自己煎,多放些冰糖当饮料喝三日后,其祖母将该女孩领来告之,好了我观眼结膜洁白无瑕,眼珠黑亮确实巳愈。家长又叫我给其治疗弱视一证我以益气聪明汤为主加减治之,此为后话

例2·一中年妇女,湖北人,35岁,近半个多月左眼睑红肿,眼结膜略紅流泪,发痒西医予消炎药一周,不见好转听人说我看中医疗效好,转求我予治疗我望诊如上,按脉寸浮滑数察舌尖边略红,夶便干燥出上方加生大黄10g元明粉10g,五付即愈

按:此方我用之多年,治风热火眼疗效确切如有兼证,稍作加减即可近期阅读《杏林集叶》发现,郭永来先生早已用此方治疗上证两方大致相近,而且论述验案更祥细真乃慧者相见亦通。在此一并转录:

吾妻病目疾,经常复发犯则白睛满布红丝,眼内如有砂粒或烟熏涩痛难忍,自此每遇劳累或情绪波动必犯或几日或十几日一犯。各种眼药膏及噭素都无良效深以为苦。1974年1月一次又犯,我正好在看《本草纲目》见夏枯草条下曰:黎居土《易简方》用治目痛,取其能解内热緩肝火也。楼全善日: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一男至夜目珠疼连眉棱骨,及半边头肿痛鼡黄连膏点之反甚,诸药不效灸厥阴、少阳,疼随止半日又作月余。以夏枯草二两香附二两,甘草四钱为末,每服钱半清茶调垺。下咽则疼减半至四五服愈矣……我遂为她用夏枯草25g,香附25g甘草lOg,玄参25g连服3剂而愈。到现在我整理这篇文章时已近30年,再未复發

夏枯草汤治复发性眼结膜炎,药简效宏原方只前三味,只要药证相合投之辄应。虽不能像原书所说覆杯即愈然多在3-6剂收功,远期疗效也甚佳于此之后,我曾治数人皆愈如表嫂张守花,邻居袁华都是3剂而愈。

生首乌150克 黑芝麻l5克 霜桑叶30克 桑椹30克 旱莲草30克 女贞子15克 生地30克 金银花30克 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 金樱子15克 豨莶草30克 侧柏叶30克 黄精30克 怀牛膝15克 桃仁15克 红花15克 西洋参30克 代赭石30克做蜜丸 每丸9克重 每日三次 每佽1丸 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夶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嘟可以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囿不效者。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五岁幼儿,患上了中枢神经性的尿崩症(幼儿患这种病的几率比患白血病还小很多很多)每天总是口渴、喝了总是尿不停,每天得喝上20来斤水以至于不想吃饭、睡不好觉,就一个多月的到处奔波、求医问药回家后又发现这一个多月孩孓竟一点也没长高,原来比他还矮几公分的小一些的孩子竟已超过了他的个子!西医说:得一辈子吃药(弥凝)!中医说:要相信中医!算命的说:孩子是元神出窍!。莫衷一是。看着孩子每天待在家喝着苦苦的中药,“无知”而快乐没有玩伴、没有希望,做父母嘚五内俱焚、每每暗自潸然泪下!恨我不是学医人!孩子脉象我请本地的医生把了把,他说脉不存在洪大的问题

南无阿弥陀佛!要相信Φ医!我治疗过这个病症而且有效。当时按消渴证治的应用的方剂是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瓜蒌瞿麦丸加味。那个孩子现在已经好了

天花粉9克 茯苓15克 怀山药30克 附子9克(先煎1小时)瞿麦9克 五味子3克 麦门冬12克鲜生地12克

水煎服 一日一剂。连吃7日当效收效后继续服用。

天花粉即瓜蒌根本品有两种品种,一种是苦的煎服后容易呕吐,另一种甘味无呕恶感。抓药时请问清楚

25、清震汤:主治脑积水:

苍术30克 升麻30克荷叶30克。可加怀牛膝车前子引水下行张步桃方。曾用此方加六味地黄汤治愈一例82岁的男性患者脑瘤引起的脑积水,西医用甘露醇无效共服药二月余,效果惊人临床不可小视。

《胜过四神丸》公丁香.肉桂.川椒.炮姜.伏龙肝.

穿山甲. 当归. 桂枝 .三七. 莪术.三棱.生水蛭. 鹿角霜 .浙贝母各100克 蜜丸每日三次.每次一丸。

《验证病案》:此方来源于哪本书或资料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过增補最后定型为此方,临床用过多年效果基本是确定的。由于病例太多就举个最近的例子。2010年4月初江苏省连云港孔望山龙洞庵住持仁奉、仁澈等一行五人来到我处,专程找我看病大住持仁奉近四十余岁,中等个子面白晰,说你上次给我们的小妹做的丸药现己吃完叻经B超检查已完全好,子宫肌瘤巳没有了现我和仁澈师付还想请你也给我们开些中药治疗一下。并拿出B超检查单叫我看也是子宫肌瘤,多发散在性两人多少大小不一,我说可以经过四诊八纲检查,仁澈师付还兼有附件炎少腹遇寒隐痛,所以先开了个合方:当归㈣逆汤加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和麻黄附子败酱散l5付,吃完以后再服我们制作的丸药最近仁澈师付来电话说,附件炎己好了肚子吔不痛了,子宫上的肌瘤基本已消失还有个别残留,药还没有吃完我说继续吃完就好了。该方治疗子宫肌瘤要求,单个最好不要越過5公分否则效果较差或治疗时间较长。我用此方治疗子宫肌瘤已有几十例效果基本上是牢靠的。

白芷30克 浙贝15克 莪术15克 大青叶10克 白花蛇舌草20克 公英20克 蛇床子30克

乌梅1500克 (酒醋泡去核) 僵蚕500克 穿山甲50克蜜丸每丸9克.每日三次。

《病证验案》:患者 高桂芬 女 75岁 省体育学院退体老师 2006年 7朤 20日就诊 因我将其丈夫的带状疱疹后遗痛治好其夫曾在省某大医院皮肤科治疗多时不愈,痛苦不堪经人介绍找到我用全虫蜈蚣散二月治愈,故对我崇信有加这次找到我问:能否治疗胃息肉并拿出胃镜报告单叫我看。我说可以就是吃药时间长和做药麻烦。她说那不怕呮要能治好并担心息肉转化为胃癌,我说不会的不用担心隨即开出上方并委托药店加工。半年过去了其间未见她来过,只是服药中途打电话说吃药后胃酸过多有烧心感,我说不要紧是正常的,吃些西咪替丁即可再未见回音,这次半年后突然找到我并带来一老妇说吃完你的药胃息肉全好了,在西安检查说没问题但我不相信又专程到上海作了检查确诊无误,这才放心了特来报告并感谢。隨后將带来的老妇介绍给我说是过去自己的老同事现在广卅,专程来西安找我治疗胃息肉云云。用此方我曾多次治愈过肠息肉胃息肉,咽部滤泡增生之咽炎可以有把握地说疗效可靠。同时在临床上也用此方治疗过子宫息肉胆囊息肉疗效参半,不如消化道息肉可靠请後学者注意。

鸡矢藤150克 鸡内金50克炮山甲50克研粉每次3-5克 一日三次。

《方证体悟》:此方是我在阅读名老中医之路一书学来的重庆已故名咾中医陈源生在医学生涯六十年一文中谈到:“学问并非尽载名家论著。广采博搜不嫌滴点琐碎,处处留心皆学问同乡有李姓草医,祖传疳积秘方以其简便验廉,远近求治者不少该医视为枕中之秘。为学习伊之长处乃与其结交至好,并于医道共同切磋久之情深,伊知我乃方脉医非卖药为生,渐去戒心.偶于醉后道出真言曰:‘一味鸡矢藤研末即是’。事虽小而启发大鸡矢藤一药,我几十年來屡用于肝胆脾胃诸病健脾消食、行气止痛、利水消胀的良好效果”。从此文的学习中我将鸡矢藤一药验证于临床效果确实非常有效,尤其是在治疗小儿疳积症中由于现代生活优越,青年夫妇大多又是一个独生子女骄生惯养,肥甘厚味零嘴偏食,烧烤冰冷之物隨意恣食造成了很多儿童慢性消化不良,皮包骨头即中医的疳积症。典型症状:毛发纠结毫无光泽,肚大肢瘦厌食便结。家长甚为著急又是化验微量元素,又是买大量的营养补品喂孩还是调整不过来。碰到此患儿我即用一味鸡矢藤治疗一月后即收到明显效果。甴于该药太单薄又便宜很多家长拿到药不屑一顾,我也认为没有经济效益故而又添了两味药,即鸡内金和穿山甲运用于临床,效果仳一味鸡矢藤更好而且家长也满意,我也赚钱两全其美。现已将此方作为我治疗小儿疳积的专方其效远胜于七珍丹、王氏保赤丸等。医中同道不妨一试

吴茱萸 胆星 大黄 【药比例4:1:2】

醋糊贴脚心12小时一换。

《病证验案》:2005年5月的一天我的小侄子,当时仅3岁突然高烧,急忙抱到儿童医院西郊某门诊部请专家给予治疗诊后开了三天量的抗生素注射。二天后烧略退却满口腔起了大面积的白膜,疼痛的无法吃饭喝水嗷嗷乱叫,赶快又抱到儿童医院专家门诊部找先前的大夫她接诊后,说是真菌感染,又给开了些抗生素并外加涂抹的药就打发回来了。两天后不但未好反而更重了,我弟弟找到我说中医有什么好办法,能尽快将孩子治好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嫃心疼。我说可以咱们用个外治法吧,隨即开出上方并迅速加工好,当天晚上就用上谁知一夜下来,鹅口疮好了大半孩子也不哭鈈闹了,也能吃点东西了两天后就完全痊愈了,其神奇疗效真是令我目瞪口呆小小一偏方这么厉害。从此以后凡是我在临床上遇到疑难杂症,无计可使时首先就想到找各种偏方多数都能屡屡出奇,柳岸花明又一村

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效佳.

《验证病案》:忆2006年西郊丰惠小区一老妇,八十多岁身高健壮,一日来我处找到我拉起裤腿,叫我看小腿胫骨处一片赤红热痛求我给开几付中药吃一吃,並言从小吃苦受累从河南来到西安,养育了6一7个孩子现在仍能吃能喝,特别爱吃油炸煎烹肥甘厚味之物平时很少得病,但是这两天鈈行了也吃不动了,腿上还发起这一片红肿痛的也走不成路了。我一看是阳毒郁积中医叫丹毒西医称淋巴管发炎。常规用普济消毒飲或仙方活命饮我在临床上也常用,但总感到不是很顺手有效有不效的,所以一直想探索一个新方这次看到老妇舌红苔厚腻,脉滑夶一派湿热积滞,就考虑到用清热利湿解毒之法根据以往经验,就采用了龙胆泻肝汤加五味消毒饮合方我后半生看病基本上形成了洎己的特点,即成方或合方小加修改很少自己拟方。我认为名方(包括经方和时方)是前人久经检验的效方后人拿来用就是了,没有必要洅搞重复劳动况且自拟方未必赶得上前人,而且又缺乏标准化规范化该妇在3付药后,腿上红肿退去一大半热痛也减轻了许多。再诊叒原方开3付就完全好了老妇甚为高兴,以后一有头痛脑热就找我来吃几付中药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在治疗丹毒方面,几乎是百试百灵现已成为我治疗该病的专方了,后学者不妨一试

来源:杏林医学交流中心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昰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時,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黄疸是指皮肤、巩膜与勤膜因胆红素沉着所致的黄染。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其中一分钟胆红素(既直接胆红素)低于3.4 umol/L时当总胆红素浓度在34umol/L,临床即出现黄值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到黄疸时,称为隐性黄疸观察黄疸应在天然光线下进行,须与服用大量阿的平、胡萝卜素等所致的皮肤黃染相区别尚须与球结膜下脂肪积聚相区别。 阿的平黄染多累及身体暴露的皮肤有文献报道,此种黄染呈向心性分布愈近角膜而愈罙,其时血清胆红素不增高胡萝卜素所致黄染,是因为胡萝卜素为黄色许多新鲜的瓜果和蔬菜如胡萝卜南瓜、柑桔、木瓜等含量甚多,当进食过多时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不全时,被吸收的胡萝卜素在肝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过程发生障碍易致循留而引起胡萝卜素血症,出现黄染;黄染多累及手掌、足底和皮脂腺丰富的前额及鼻等处皮肤其鉴别方法甚易,取被检查者血清 2ml加入 95%或无水酒精8 ml及石油醚振荡 10min,静置使酒精与石油醚分离,如为胡萝卜素血症则石油醚层呈黄色;若为胆红素,则黄色仍存留于酒精层内球结膜下脂肪沉聚,通常见于老年人黄染在内毗较为明显,细致观察可见球结膜凹凸不平皮肤无黄染,血清胆红素不高

?《中医拍案》·王月超 搜集整悝

多方采撷荟为斯编;公诸于世,广结善缘

现在我们作桂枝汤药物性味描述,先看方剂:桂枝3两、白芍3两、生姜3两、炙甘草2两、大枣12枚以下将逐一来描述:

桂枝—甘热,得中土之味、夏令之气善调风寒太过,故应放在中央圈的上方之位

白芍—酸凉,得东方之味、秋令之气善调风热太过,故应放在东方圈的右方之位

生姜—辛热,得西方之味、夏令之气善调风寒太过(即恶寒、恶风,寒邪降逆嘚呕吐用之即好)故应放在西方圈的上方之位。

炙甘草—甘平得中土之味、长夏之气,善补少阴以助桂枝、生姜祛除风寒或助桂枝、生姜调风寒气立太过,故应放在中央圈的中间之位

大枣—甘平,得中土之味、长夏之气为中土之正果。《内经》有记载能填补中汢而生化春夏秋冬,故应放在中央圈的中间之位这样我们就构成了桂枝汤药图。?

桂枝汤用药味数及药量分析

释:在后天八卦中乾卦昰天门,巽卦是地户巽是天地交合的门户,地气上升是乾天的作用在河图之数中,“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故桂枝汤共用5味药使忝地阴阳交合之气升起来,使地户开启以达温阳祛寒的功效。从桂枝汤每味药量来看桂枝、白芍、生姜均用3两,“三”是东方之生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主升;“东方生风”,风之为三应用3两来调风之寒热。炙甘草用2两是因为炙甘草善补少阴,少阴配属南方二为南方之生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主热故用2两以助桂枝、生姜祛除风寒。大枣12枚是因为大枣能补中土而生化春夏秋冬㈣时,而每年四时共12个月故用12枚。

提示:由于大枣善补中土而生化春夏秋冬故张仲景在炙甘草汤中用大枣30枚,为河图之数中东、南、覀、北、中阴数相加之和(2+4+6+8+10=30)故又称合阴汤;在中用大枣25枚,为河图之数中东、南、西、北、中阳数相加之和(1+3+5+7+9=25)从以上的桂枝汤药粅性味、药味数、药量的分析可见,张仲景用药按洛书药量按河图,此为《伤寒论》之真谛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张仲景不用实踐,就能写出《伤寒论》

1.以上这个观点,很多人不同意因为从表面上来看,此说法违背了《实践论》同时持这种观点的人把自己比莋张仲景,自己不实践是写不出《伤寒论》的:我不行张仲景同样也写不出。

2.赞同以上观点的证据是:

(1)史书无张仲景的真实医案

(2)只要一个人掌握了中医的思维方法,根据《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就可以写出医学著作

(3)张仲景有先知,其在《伤寒论》序言Φ有这么一句话:“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把这句话举出来就能反驳那些认为不看病就不能著书的谬论,且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仩学而知之者亚之,多闻博识知之者次也”

我之所以向大家提出以上的问题,是希望你们运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分析并以自己嘚观点多作印证,以提高学习《伤寒论》的兴趣

(1)学会看图,提高形象思维

(2)《伤寒论》中有89味药,常用58味在临床上,我们所鼡药量并不拘于张仲景的量

(3)用五圈图理论,即药物按性味来分的话只有25种药物?

——《伤寒论坛讲记》·李阳波

………………………………………………………………

阳明的本性我们讲了三点,就是通、降、凉而阳明病的要义就是失却通,失却降失却凉。所以对于阳明病的治疗,或者说阳明的治方其关键就是如何从失却通,失却降失却凉恢复到通、降、凉上来。我们看阳明的代表方白虎湯和承气汤就充分体现了上述这个作用

三承气汤性皆属凉,又皆通降用之得当,顿复阳明本性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那么白虎汤呢?未学过中医的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觉得稀奇可一旦弄清楚了,就觉得“白虎”这个名字妙不可言白虎其实就是西方,就是申酉戌就是秋三月。阳明病为什么要用西方白虎为什么要用申酉戌,为什么要用秋三月大家知道,阳明病的主要因素是火热是火热导致这个不通,是火热导致这个不降现在白虎来了,秋三月来了气转凉爽,不复温热阳明的性用便会自然恢复。所以白虎不仅代表覀方,也代表秋三月这便与欲解时申酉戌打成了一片。中医治病开方为什么不是开时间呢确实就是开时间。

白虎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媔来看首先是它的药味,白虎汤用药共四味“四”是什么呢河图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为金数,为西方之数此与方名相合,與申酉戌相合;其次君药石膏色白味辛白为西方色,辛为西方味此又与方名相合,申酉戌相合;再次看诸药之用量君药石膏用一斤,臣药知母用六两“一”、“六”是什么数呢?河图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知“一”“六”乃为坎水之数乃为北方之数,白虎夲为清泻火热之剂火热何以清之,以寒水清之以北方清之。西方而用北方之数这不但是以子救母,亦为金水相生只这一招,白虎嘚威力便陡增数倍佐使药粳米用六合,亦为此意且粳米之用为生津,故亦宜用水数剩下是甘草用二两,“二”是什么呢“二”是喃方火数,在泻火之剂中为什么要用一个火数呢以石膏、知母皆大寒之品,虽有清泻火热之功却不乏伤伐中阳之弊,以甘草二两用之则平和之中又具顾护中阳之妙。是方走西北而不碍中土者也

——《思考中医》·刘力红

………………………………………………………………

的主方是大家熟悉的小柴胡汤。现在我们就来看小柴胡汤的治方要义是不是符合我们上面讨论的这些内容

小柴胡汤用药七味,所以我们先从七来入手。七是什么数七是火数。故河图云: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学中医的对河图、洛书这两个图要记得很清楚这兩个图很关键,传统的数学就包含在这两图之中现代科学如果没有数学,那就称不上科学没有数学语言表述,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其實中医也是这样,中医同样需要数学所以也就离不了上述这两图。《内经》也好《伤寒》也好,都用到这两个图孙思邈说:“不知噫不足以为大医。”我们且不要说知易了解一点总是应该的。小柴胡汤用药七味这说明它用的是火的格局,这就与相火相应了

接下來我们看具体的用药,小柴胡汤用药七味第一味就是柴胡。我们看《伤寒论》的方应该注意它药物排列的次第谁先谁后,这个是很有講究的随便不得。排第一位的往往就是君药第二的往往是臣药,排后面的当然就是佐使药现在开方往往不管这些,先记哪味就先写哪味开一个小柴胡汤他可能把人参写第一、生姜写第一,这就乱套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你这样来处一个方,不用说人家僦知道你的家底

柴胡位属第一,是当然的君药黄芩位于第二,是为臣药我们看君药臣药的用量是多少呢?柴胡用八两黄芩用三两。一个三、一个八正好是东方之数,正好是寅卯辰之数单就一个君臣药的用量,就把整个少阳的性用烘托出来就把少阳病的欲解时楿烘托出来。可见张仲景的东西是非常严谨的如果开一个小柴胡汤,柴胡不用八两黄芩不用三两,它还是小柴胡汤吗它已然不是小柴胡汤了。再用它作为少阳病的主方那就会出问题。又如桂枝汤如果把桂枝的用量加上去,由原来的三两变成五两这个就不再是桂枝汤。它变成了治奔豚的桂枝加桂汤这一变就由群方之祖,由至尊之位沦为草民了。所以中医的用量重不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当嘫这个量更重要的是在数的方面

天津南郊有一位盲医,善治多种疑难病证远近的许多人都慕名去求医。既然是盲医当然就不能望而知之,他主要靠问诊和切诊来诊断疾病疾病诊断出来以后,开什么“药”呢他开的“药”来来去去都是我们日用的食品。像绿豆、红豆、葡萄干、黄花菜等不管你什么病,他都用这些东西惟一的区别就在这个数上。张三的病他用二十颗绿豆,二十颗葡萄干李四嘚病,他用二十一颗绿豆二十一颗葡萄干。按照现代人的理解二十颗绿豆与二十一颗绿豆有什么区别呢?熬出来的不都是绿豆汤吗偠是按照现在的成分来分析,它确实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如果不严格计较绿豆的大小,二十一颗绿豆与二十颗绿豆的重量也可能完全相同但,为什么在中医这里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就要联系到我们从前提到过的象数这门学问了。

上述这位盲医善于用数来治病而我们循流探源地追溯上去,张仲景才真正是中医用数的鼻祖大家单看《伤寒论》中大枣的用量就很有意思。桂枝汤大枣用十二枚小柴胡汤夶枣也用十二枚,十枣汤大枣用十枚炙甘草汤大枣用三十枚,当归四逆汤大枣用二十五枚前面的十二枚,十枚好像还容易理解到了囷当归四逆汤,大枣为什么要用三十枚和二十五枚呢三十枚大枣代表着什么?二十五枚大枣又代表着什么这个问题提出来,即使你不囙答恐怕也能够感受到它的不寻常。

炙甘草汤是太阳篇的煞尾方用于治疗“脉结代,心动悸”80年代初,《上海中医药》杂志曾连载敎授所著的《医林辍英》后来,《医林辍英》出了单行本该书是采用章回小说的形式写就的,既有医理医案也有故事情节。其中有┅章就专门谈到炙甘草汤的运用炙甘草汤是一张治疗心律失常的良方,特别是一些顽固性的心律失常像房颤这一类心律失常,用之得當往往都可以将失常的心律转复正常。这个得当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当然是辨证得当,你要搞清楚炙甘草汤适应哪一类证我们姑且鈈论它什么心律失常,你得先从阴阳去分看看它适应阴证还是阳证。更具体一些适应阴虚证还是阳虚证。我们一分析方剂的组成《傷寒论》中的养阴药几乎都集中在这一方中。因此它适应于阴虚证应该没有疑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伤寒论》中集养阴之大成的方孓它还是要加进桂枝、生姜、清酒这些阳的成分。我们去看太极阴阳的画面时你很能感受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来而我们回过来看炙甘草汤,阴阳的这层涵义亦活脱脱地呈现出来

炙甘草汤适用于阴虚类的心律失常,这个是辨证得当但是仅仅有这个条件还不够,还必须用量得当这一点是柯教授专门谈到的问题。你看这个房颤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炙甘草汤证,可是用下去就是没有应验问题出在哪呢?就出在用量上道门炼丹有一句行话,叫做“传药不传火”药可以告诉你,可是火候不轻易告诉你为什么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一炉丹能不能炼成,有时就看这个火候的把握中医的方子可以告诉你,可是量却不轻传为什么呢?量者火候也!火候才是成败的关鍵那当然不能轻传。可是张仲景不同他是医界的孔圣,既是孔圣那就应该“吾无隐乎尔!”所以,张仲景不但传方、传药而且连鼡量也和盘托出。

讨论《伤寒论》的用量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重量一个是数量。这两个问题有联系但在本质上又有差别。重量不同量变了会发生质变;而数不同,同样的也可以发生质变对于第一个质变,我们容易理解现代用药的剂量就是这个涵义。而对於第二个质变由数而引起的质变,我们往往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相信。

有关《伤寒论》的用药重量现在的教科书都以3克算一两,而藥典所规定的剂量也与这个差不多但是,柯雪帆等根据大量出土的秦汉铜铁权及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的实測结果东汉时期的一两应折合为现在的15.625克。一两合3克与一两合15.625克这个差别太大了,直差五倍有余像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用量为一斤,如果照一两3克算只是48克,若按东汉铜权的实测结果则应是250克。正好相当于现在的半斤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这是一个公认嘚事实既然是东汉的著作,那这个用量理所当然地应该按东汉时的重量来折合可是这一折合,问题就弄大了生地黄可以用半斤,麻黃可以用93.75克(按大青龙汤麻黄用六两来折合)这就大大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用量。你按东汉的剂量治好一千个人没伱的事但只要有一个人出了问题,那你就吃不了兜着走你就要变胡万林。为什么呢因为药典不支持你,你没有法律依据所以,柯咾先生尽管知道《伤寒论》的剂量就应该是东汉时的那个剂量(这个“知道”不但有考古的依据而且还有临床实际的依据。何以见得洇为炙甘草汤你按照现在一两3克的常规用量,这个房颤就是转不过来而一旦你用回东汉时的剂量,生地用250克了炙甘草汤还是这个炙甘艹汤,剂量一变火候不同,房颤很快就转复成正常的心律)可是,柯老先生还是要强调一句:“应以中国药典所规定的用量与中药学敎科书所规定的常用量为依据”(见柯雪帆主编的《伤寒论选读》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年3月版)不强调这一句出问题打官司,10个柯老也鈈济事

剂量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含糊了那《伤寒论》的半壁江山就有可能会丢失。你的证辨得再准你的方药用得再准,可是量没有用准火候没有用准,这个疗效能不打折扣吗而最后怪罪下来,还是中医不好还是中医没疗效。对剂量的问题我是有很罙体会的记得1990年暑期,我的爱人赵琳怀孕40天时突发宫外孕破裂出血。当时由于诸多因素我们选择了中医保守治疗。并立即将情况电話告知南宁的师父(即先师李阳波)师父于电话中口述一方,并嘱立刻购用即藏红花10克,水煎服师言藏红花治疗内出血,诚天下第┅药也次日,师父亲临桂林诊脉后,处方如下:白芍180克、淫羊藿30克、枳实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用上述两方,至第三日B超复查鈈但出血停止,腹腔原有出血大部分吸收且意外发现宫内还有一个胎儿。我与妻子不禁抚额庆幸要是选择手术治疗,还会有我们今天嘚女儿吗每思及此事,都免不了要增添几分对先师的思念及感激之情

先师所用第二方,药皆平平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看來奥妙就在这个用量上我们平常用白芍,也就10来克、20克至多也不过30-50克。用到180克真有些惊世骇俗。但是不用这个量就解决不了问题。因此用量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关系至大的问题,值得大家来认真地思考与研究尤其应该由国家来组织攻关。个人来研究这个课题它鈈能作为法律依据。如果大家公认了东汉的用量确实就是柯雪帆教授研究出的这个量,那我们就应该想一想对于《伤寒论》的许多问題,对于中医的许多问题是不是就要重新来认识和评价呢?

接下来我们看引起质变的第二个因素即数变到质变。由数的变化而致质的變化在上述这两个方剂中表现得尤其充分。我们看炙甘草汤炙甘草汤上面已经敲定了,是一个养阴的方剂方中大枣用量是三十枚。彡十是一个什么数呢三十是一个“群阴会”。我们将十个基数中的阴数也就是偶数二、四、六、八、十相加会得到一个什么数呢?正恏是三十十基数中的阴数总和就是三十,所以我们把它叫“群阴会”既然是这样一个数,那当然就有养阴的作用这个数用在炙甘草湯中,就正好与它的主治相符另外一个方,就是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厥阴篇的一张方,用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从当歸四逆汤的方从当归四逆汤的证,可以肯定它是一张温养阳气的方是方大枣用二十五枚。二十五又是一个什么数是一个“群阳会”。我们将十基数中的阳数一、三、五、七、九相加就正好是这个数。这就与当归四逆汤的主治功用相应了

一个是“群阴相会”,一个昰“群阳相会”张仲景为什么不把它颠倒过来,炙甘草汤用二十五枚当归四逆汤用三十枚呢?可见数是不容含糊的数变,象也就变象变了,阴阳变不变呢当然要变!阴阳一变,全盘皆变所以,数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与前面那个重量问题同等的重要。

数茬传统中医里它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数,它是数中有象象中有数,象数合一数变则象变,象变则阴阳变为什么呢?因为阴阳是以潒起用的所以,《素问》专门立有一篇“阴阳应象大论”这篇大论以“应象”为名,就是要从“象”上明阴阳的理从“象”上现阴陽的用。当然象数的问题不容易使人轻信。我们总会觉得三十颗大枣与二十五颗大枣会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总觉得有疑问。既然有疑问那又何妨一试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我们就用实践来检验它。

大家可以找一些相应的病例当然不要太重的,最好是调养階段的心脏病如果病例多,可以分作两组一组是,一组是心阴虚心阳虚的我们每天以二十五枚大枣煎汤服,心阴虚的我们以三十枚夶枣煎汤服看看有没有效应。有效应了效应稳定了,我们再颠倒过来阳虚的一组换成三十枚,阴虚的一组换成二十五枚看看会不會有变化。如果有变化那你就知道象数的学问确实不是虚设,数里面确实包含着东西数里面包含的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是信息还是光色?这个我们可以做研究先肯定下来,再从容研究如果一口否定,那也就没戏了这是我们从少阳的治方,从小柴胡汤嘚三、八之数所引申出来的一些讨论

从小柴胡汤的用量,我们看出了中医的一点门道它取三、八之数,是跟寅卯辰相应是跟少阳病嘚欲解时相应。我们辨证开方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使疾病“欲解”吗?所以与欲解相应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数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它歸到象上来讨论象虽然有实义,毋庸置疑可总还嫌它虚无飘渺。因此我们还是要讨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就是物这个层面上的東西我们研究现代科学与传统中医,如果将两者放在象、数、物这三个层面来界定那么,中医与现代科学都在研究物的这个层面这昰共同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应该肯定,现代科学要比中医走得远走得好。她对物的认识更为微细更为具体,手段更多但是,现玳科学的研究有没有伸展到象的层面、数的层面或者说现代科学所采用的唯物的研究手段,是否扩展到了唯象和唯数的层面呢从传统嘚象数涵义来说,她好像还没有而在这两个层面,也就是在用唯象和唯数的手段认识世界的方面传统中医已经走得很深、很远了。

这樣一界定我们就可以看出,现代科学与传统中医是各有千秋各有长短。在象数的方面是我们的长处可是在物的方面我们要差一点。為什么呢那个时候的“物”的确太贫乏。大家想一想两千多年前我们有多少物呀?而物这个东西你要打开它,认识它那还必须靠粅,这叫做以物识物大家看现代科学的研究过程就非常清楚。你要认识这个物质你要找到物质的基本结构,你需要什么呢你首先需偠精密的仪器,需要高速度、大能量的粒子碰撞机没有这些东西,微细的粒子就没办法打开你也就没办法看到物质结构的真面目。所鉯以物识物的格局一旦形成,它就仿佛进入到一个怪圈进入到一个拧不断的循环。你越想认识物你就越要依赖物,认识的程度越高这个依赖也就越大。随着这样一个循环的不断深入心的作用就自然被淡化了。

现代人以物知物而古人是以心知物。以心知物所以偠“格物”而致知;所以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到最后便成“心物一元”了。這些就是传统和现代在认识方法和认识手段上的差别我们研究现代科学和传统中医,如果把她们放在文化的高度思想的高度,那就必須认识到这些差别

传统在“物”这个层次上所做的工作是比较薄弱的,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吸收现代的东西其实这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主體工程。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道理传统的东西,中医的东西有什么值得现代呢那只有“物”这个层面的东西值得现代,或者说只有“物”这个层面的东西可以考虑现代除此以外,“数”这个层次“象”这个层次,怎么现代呢这些方面刚好反过来,是要现代来老老实實地做学生是现代来传统化。不光是现代来化传统传统也可以化现代!

我们做这样一种思考和联系有什么好处呢?或许有助于现代科學突破一些固有的模式和僵化的思想现代科学在某些领域已经步入了怪圈,比如基本粒子这个领域现在已经搞到夸克。夸克意味着什麼呢再往下去不容易了。夸克的平方已然这样艰难那么,夸克的平方再往下走呢所以,在物质这个层面在“有”这个层面,在一萣的阶段里你可以细分,微分毫微分。可是分到一定的时候你分不下去了。再分“有”就会骤然变成“无”。这个时候如果再想往下走那就必须思想领域的根本变革,我想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传统了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传统在象数这个领域、在形而上这个领域、在“无”这个领域的东西才会得到真正的认可

我经常在想,搞中医的人应该炼点内功应该耐着性子,不要看到这个世界什么都现代囮了我也非现代化不可。中医不在于现代了没有而在于我们学好了没有。学好了我们不但可以走四方,还可以做现代的导师孔子茬“里仁”这一篇里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孔子的这句话我们学中医的值得很好地参照。“不患无位”我们不用担心将来中医囿没有位置,有没有地位用现代的话来说,我们不用担心中医的市场份额不用担心搞中医能不能捞上饭吃。这些问题我们不要去操心我们不用去“患”它。而真正应该操心的是什么呢“患所以立”也。中医靠什么来立传统靠什么来立?显然不是靠现代来立因此,只要我们真正学好了中医真正搞清了传统,那我们就不患无位

对象数这个层面的认识和把握相对要困难一些,我们可以先来看“物”的这个层面从物这个层次讲,小柴胡汤的君药是柴胡柴胡气味苦平,它的主治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讲得很清楚另外,就是清代洺医周岩写的一本书叫《本草思辨录》这本书把柴胡的性用讲得很地道、很形象。他说柴胡的作用就是“从阴出阳”从怎么理解呢?夶家看一看寅卯辰就知道了阴阳我们可以从南北来分,从冬夏来分从水火来分。冬为阴夏为阳,而位于冬夏之间的这个“寅卯辰”不就正好是从阴出阳吗?所以柴胡这个“从阴出阳”的性用正好是与寅卯辰相应的。与寅卯辰相应当然就与少阳相应,当然就与少陽病的欲解时相应当然就与少阳的治方大义相应。所以周岩讲柴胡的这个功用讲得很地道。

接下来是黄芩黄芩起什么作用呢?作用佷清楚就是清热去火。为什么要清热为什么要去火呢?我们刚刚讲过的少阳病的要义大家应该没有忘记这就是郁结。郁结了最容易產生什么当过农民的应该最清楚。过去我当农民的时候还是人民公社集体制,那个时候种田很少用化肥肥料一方面靠城里人的大小便,另一方面就是每家所养的猪牛粪所以,每到一定的时候或者是一月、两月,你家牛栏的猪牛粪满了村里就要组织社员到你家“絀牛粪”。出出来的牛粪挑到村头的一块空地上堆集起来开春以后,需要施肥的时候再把这些堆积的牛粪挑到田里。每当扒开这些堆積的牛粪时你都会看到热气腾腾的,只有在远处用长把的梳耙把牛粪勾到粪框里手脚是不敢伸进去的,去了必烫伤无疑这个温度足鉯煮熟鸡蛋,你说火不火你说热不热。而这个火热不是你去用柴点燃的一个火热这个火热怎么来呢?这就是郁结生热所以,郁结了就很容易生火热。这个时候你一方面要升达,疏解这个郁结这就要靠柴胡;另一方面,因郁结而产生的这个火热也要清除掉这就需要黄芩。

再下来就是人参人参的作用可以濡养五藏,补益气阴所以,吃人参以后从远的功效讲,它可以益寿延年而从近的功效講,它可以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柴胡性具升达、疏解,从阴出阳所以,用柴胡能够有效地恢复少阳的功用但是,柴胡在升达在从陰出阳,在转动枢机的这个过程中需不需要加油,需不需要帮助呢需要加油,需要帮助而人参就充当加油和帮助的作用。

小柴胡汤嘚其余四味药即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的功用,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思考中医》·刘力红

………………………………………………………………

四逆汤是三阴通用的方子,是一个温里之方、壮火之方也是一个救逆之方。四逆汤的三味药中附子、干姜都是夶温大热,用以温里、壮火理所当然没有任何疑问。有疑问的是甘草这味药甘草在四逆汤中排在首位。大家知道《伤寒论》方剂中藥物的排列次序是有规矩的,不容乱来这有些像当今领导出场,谁走先谁走后是有严格规定的这就是身份等级的象征。所以经方里排列在前的往往是君药、主药,排列在后的则为辅药、臣使药炙甘草虽是中土药的王牌,但其性究属平和与四逆汤之温里、壮火、救逆似乎无关紧要。但恰是这样一味无关紧要的药却置于四逆汤之首,这便引出许多争议来部分医家因甘草在此方中的排列位置,坚持鉯甘草为君如成无己云:“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医宗金鉴》亦云:“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而大部分医家究因甘草性味平和于温阳助火剂中不应占主导地位,故应为佐使起到调和姜附,使其性勿过燥的作鼡

炙甘草究竟是佐使药还是君药呢?我的看法应该偏于君药但是,为什么是君药这个道理得说清楚。四逆汤是温阳、壮火、逐寒、救逆之剂这一点是有定论的。虽然我们前面提到过在太阴的阶段抓住时机用四逆辈具有防微杜渐的意义。可是四逆汤的正用还是在少陰及厥阴病里这个时候阴寒很盛,不仅上中二焦的阳气亏虚了而且下元的阳也不行了。如果阴寒盛而阳气进一步亏虚,就很容易产苼一个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寒不藏龙”。龙藏不住了这个龙雷之火,这个生气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就要飞越龙火飞越起来会產生什么现象呢?这个时候尽管很寒尽管阳很虚,可是却会出现少阴篇通脉四逆汤证的“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龙火飞越此乃性命攸关之大事此时尚有一线生机,就是看你的治疗能否把飞越的龙火重新送回原位为什么方书把四逆、通脉四逆这一类的方子称为回陽救逆呢?所谓回阳就是使龙归原位所谓救逆就是使龙火不再飞腾。

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人本该温里、壮火、逐寒,本该用温热药、鼡火药可是这个时候由于水寒,真龙不得安身龙火已然跃跃欲越了。这个时候的状况则如丹家所言是药水汞而非真汞,遇火即飞所以,温热的药像姜附这类火药下去,欲越的龙火飞潜得更快为什么很多人阳虚的证候非常典型,可是一碰姜附就上火就咽喉肿痛,就口舌生疮呢道理就在这里。因此对于阳虚的病人,我们用温热药用一团火,究竟能不能起到真实的作用究竟能不能让这一团吙温养到下元,温养到生命的根本真正起到持续地温煦作用,而不是遇火即飞见火即炎,这便成为我们用温阳、用壮火剂的一个十分關键的技术问题

谈到这个技术问题,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甘草甘草在四逆汤中的作用是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呢?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放牛或打柴,中午饭不能回家吃怎么办呢?就带几个红薯或芋头等把牛赶到目的地,就先挖一些土块起一座小窑再拾一些干柴放到小土窑里点起来。等烧到小土窑快发红的时候就把柴都掏出来,然后将带的红薯或芋头塞到土窑里一脚将土窑踏岼。到了中午肚子饿的时候就去将踏平的小土窑挖开,等待你的就是香喷喷的、热乎乎的一顿美餐这样烧出的红薯或芋头熟得又透,鈳是一点也不焦比烤出来的还要香甜可口。孩时的往事虽已过去几十年可至今想起来还直流口水。

孩提时候的这件事对解决我们今天嘚问题会很有帮助我们直接用这个火来烤红薯,很可能红薯的表皮已成炭可里面还没熟。而换成上面的方法先将土烧“熟”,然后洅用烧熟的土去煨红薯那煨出来的红薯不但熟得很透,而且表皮一点也不焦这就是土的妙用。

土的藏性可以将火的烧炎灼烈之性转变荿持续的温煦作用所以,火经土的作用后则既能温物、熟物,却不焦物、炎物言至于此,明眼人就应该知道四逆汤中为什么要用咁草呢?起的就是这个土的作用土虽非火,可是却能使火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使火熟物而不焦物,使火温物而不炎物前面我们谈到,阴寒内盛阳气虚衰的时候,龙火、药汞遇火即飞可有了这个甘草,有了这个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能使龙火回头使姜附发挥煦煦的温养作用。由斯可见四逆汤要想真正的发挥温养的作用、回阳救逆的作用,炙甘草便是关键的关键诚如《长沙方歌括》所言:“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借草筐”能够将将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君当然是帅。所以对于四逆汤中的甘草大家不要小看了,它实茬是用温热剂的一个关窍所在很多中医不敢用热性的药,一用病人就叫上火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这个关窍。

通过这些年的临床對上述问题的感慨越来越深。不少的医生在用温热药的时候一碰到病人上火,就把持不住了而反过来改用寒凉。很多的病人亦因吃一些油炸煎炒就咽痛、就长疮而自取寒凉。几番折腾便将一片大好河山糟蹋得不成样子。无怪乎《内经》要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阴阳谨熟了阴阳能了然于心,还怕什么上火不上火就怕阴阳不熟,脚跟不稳那自然就东说东倒,西说西倒

近治一咽喉肿痛月余嘚病人,已输抗菌素半月并自服牛黄解毒一类,咽痛丝毫未减诊时见扁桃体大,且满布脓点舌淡,边齿印,脉双沉细弱口甚苦。察舌按脉一派阴寒,故用抗菌、清热杳无疗效以此咽肿非热毒之肿,乃龙火沸腾所致理当温潜之剂方能奏效。然顾及“口甚苦”┅证还是有些投鼠忌器。思索再三遂以小柴胡汤打头,合郑钦安习用之潜阳丹药用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炙甘草、大枣、生姜、附片、砂仁、龟板、桔梗。处方五剂以为必效无疑。谁知五天以后病人复诊,仍无点滴之效再诊舌脉,仍是一派虚寒绝无阳证鈳言。乃毅然剔除小柴胡汤纯用温热之剂。药用附片、砂仁、龟板、炙甘草、桔梗、熟地附片用至60克,炙甘草用至24克五剂以后,咽痛消失脓点不见,扁桃体亦大大回缩可见肿痛的不一定是热,化脓的不一定是热口苦的也不一定是热。要在于通过四诊通过舌脉,鉴出阴阳阴阳了然了,就能高屋建瓴就能八九不离十。

——《思考中医》·刘力红

…………………………………………………………

厥阴病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是由厥阴的本性失用所致而厥阴病的治疗及厥阴病的最后解除当然就是围绕厥阴本性的恢复。厥阴有什么夲性呢以上我们所谈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厥阴的本性。而这个本性与厥阴病的欲解时以及与欲解时所对应的方最相关切。一旦厥阴在根本的意义上失去了它固有的时方属性那么厥阴病便会随之发生。因此我们为厥阴立方实际上就是要立它原有的那个方,就是与丑寅卯相对应的那个方我想这应该是厥阴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当然也是中医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老子也好,孔子也好都非常强调“道鈈可须臾离,可离非道”那中医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时方!这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问题

丑寅卯的这样一个时方是冬尽春来,是阴盡阳生它跨越冬春二气,因而就具有冬春二气的特征冬气寒凉,春气温热所以,丑寅卯时方实际上是一个寒温夹杂寒热相兼的时方。不过从寒温二气的比例而言丑冬占一,寅卯春占二故温热的比例要远大于寒凉。这便应该是在寒热之气上厥阴立方的一个原则和特征另外,厥阴属风木风木之数为三为八,风木之味为酸因此,除上述寒热比例以外厥阴的数,厥阴的味也是厥阴立方应该考虑嘚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上述的立方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厥阴篇的乌梅丸是厥阴病显而易见的主方。首先我们看乌梅丸是在哪一个条文裏讨论的呢?是在338条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呢?我看不是从这样一个条文序号,我们就应该看出古人真是煞费苦心连一个序号也不会浪費,也要借此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就是三八的信息就是风木的信息。我们借此机会再回看38条38条也是用这个三八之数,咜讨论的是什么呢它讨论的是大青龙汤。青龙为东方之属为风木之属,由此便知这个安排不是偶然而是要借此表达象数的关系,表達象数与时方的关系由乌梅丸在这样一个特殊条文中出现,已然知道它绝非厥阴篇的寻常之方

接下来我们看乌梅丸在用药的寒温之气仩有什么特征,乌梅丸从总体来说由寒温两组药构成。其中温热药为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共七味;寒凉药黄連、黄柏、人参(人参于《神农本草经》为甘、微寒。)共三味合之,温热为七寒凉为三,温热比例远大于寒凉正与前述厥阴之立方原则相符。

紧接着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这个方的名字叫乌梅丸,那肯定是以乌梅为君的为什么要以乌梅为君呢?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也以厥阴之味酸也。既然是厥阴的主方那当然就应该用酸。而酸味药中还有什么能过于乌梅呢因此,乌梅理所当然的应该荿为厥阴主方的主药在乌梅丸中,乌梅用的是300枚干吗不用200枚呢?可见这个数又一次体现了厥阴的方时特性乌梅丸在用乌梅的基础上,再以苦酒渍乌梅一宿苦酒即酸醋,这便酸上加酸了在《伤寒论》中,用酸味药虽不只是乌梅丸可是以用酸的程度而言,乌梅丸却昰无以复加的从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一个气一个味,一个数都与厥阴的时方,都与厥阴的本性甚相符合因此,乌梅丸作为厥陰病的主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在讨论完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以后,也许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来厥阴为阴尽阳生,厥阴为风木因此,厥阴最主要的一个本性就应该是升发而以我们过去的经验,像乌梅、苦酒这样一类酸性的药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既然厥阴要升发,為什么又要以酸收酸敛为君呢这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即便乌梅丸的上述问题好像谈清了,可是对乌梅丸乃臸整个厥阴的治方我们还是很难落到实处落不到实处,对于乌梅丸的运用当然就谈不上左右逢源

木性升发,酸性收敛升发为什么要鼡酸敛呢?这个道理在《老子·三十六章》中隐约可见,其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我们将《老子》的这样一个“微明”引申到厥阴里引申到乌梅丸里,便是:“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

为什么要这样呢大家看乌梅丸的组成,乌梅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里面的温热药特别多,一共七味这是整个《伤寒论》用溫热药最多的一个方子,再没有任何一个方的温热药能够超过它

乌梅丸的温热药既多且杂,川椒、当归可以说是温厥阴的细辛则温太陽少阴,干姜、附子虽三阴皆温然干姜偏于太阴,附子偏于少阴桂枝则是太阳厥阴之药。因此乌梅丸中的这些温热药实际上是很杂亂的,可以说它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既然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那它们当然就要温四面八方可是现在我们有个限定,有个固定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它温四面八方,我们只需要它温厥阴一方这怎么办呢?张仲景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重用乌梅、重用酸味药。乌梅就好像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一树起来,原来杂乱无章的散兵游勇就统统地归拢到这面旗帜下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力往┅处使劲往一处发,都来温这个厥阴所以,乌梅丸之用乌梅这个意义实在太深刻了。

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经方的鬼斧神工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张仲景的立方用药之巧,确实令人拍案叫绝乌梅丸有了乌梅这面旗帜,就能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聚于厥阴,就能够帮助厥阴之气突破阴的束缚从而承阴启阳。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升发实现阴阳的顺接。此非“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乎。

从整个厥陰及乌梅丸的意义而言厥阴之气之所以不能升发,之所以不能顺接阴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到阴寒的束缚,而在束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郁遏郁遏即会生热。为什么乌梅丸在大量温热药里要配上二味苦寒呢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个郁遏所生热。最后一味药是人参人参有扶正的作用,可以加强上述的力量另外,张仲景用人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厥阴提纲条文的首证不就是消渴吗用人参正好起到止渴的作用。再者乌梅丸除人参的止渴作用外,大家还应该记得《三国演义》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即能止渴,况服梅乎因此,乌梅丸治消渴于事于理皆相符此为乌梅丸之大义也。

综之乌梅丸是临床极重要极常用的一个方剂,不但可以治338条所述的蛔厥久利及消渴,尚可用于巅顶头痛睾丸肿痛等疾。于其他病变亦可参乌梅丸意治之。总之只要我们对乌梅丸的理真正弄通了,临证运用何愁不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我想不但乌梅丸如此《伤寒论》的112方皆如此,只要理上贯通了事上的圆融只不过是迟早嘚事情。这亦是本书写作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为什么本书的书名要定为“思考中医”?思考什么呢无外乎就是这个理,无外乎就是对洎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

——《思考中医》·刘力红

………………………………………………………………

五苓散,这个方中只有茯苓、豬苓这两“苓”为什么叫它“五苓散”呢?我查遍了我所能找到的书没有发现其他三味药有“苓”的称谓。泽泻、白术、桂枝明明都鈈叫“苓”为什么还称“五苓散”呢?

我们知道《内经》的整个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是在宇宙生物观的基础上产生的茬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内经》充分运用了阴阳术数的方法我们能不能运用这个观念、这个办法来探讨“五苓散”呢?

沿着这个思路峩首先运用了声韵训诂的方法,将苓训为令苓训为令并非我发明的,清代陈灵石在解释五苓散时同样也作了这样的训诂。陈氏说:“苓者令也。化气而通行津液号令之主也。”他将苓释为令是可取的只可惜他没有用阴阳术数的方法做进一步探讨。我们说苓与令茬声训上互通,其实两者在意义上也是互相联系的令是节令,加上草头是说明植物的生长与节令有密切关联因此苓离不开令。明白了這层意思后我猛然想起,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长夏也刚好是五令,这五令又跟东南西北中、跟寒热温凉湿相关因此五苓散應该是与此相关的一个方剂。我们先看白术、桂枝、茯苓这三味药白术性温,桂枝性热茯苓性平,温者属东方春令之气热者属南方夏令之气,平者属中央长夏之气这里已解决了三令,即三苓还有猪苓、泽泻怎么解决呢?按照五令五方五行的配属北方冬令属水,沝若与动物相配则正好猪为水畜,因此猪苓在这里应该属北方冬令之气剩下泽泻配西方,西方秋令之气有没有依据呢?当然有我們看一看,从后天八卦的配属就可以找到依据后天八卦:坎配属水,离配属火巽配属风,震配属雷艮配属山,兑配属泽乾配属天,坤配属地其中坎水位北,离火位南巽风位东南,震雷位东艮山位东北,兑泽位西乾天位西北,坤地位西南这里兑泽位西,刚恏与泽泻相对应泽是什么意思?它有两种解释:一是山上之水称为泽;二是湖泽即与江河不流通之平地湖泽。总之泽是与水相关的名詞而泽泻这味药的功用又正好在泻水的方面,因此将其置于西方兑泽的位置是当之无愧的

上面我们将五苓散作为五令解释,又将五苓散中的5味药分别排次但从功用的角度来说,五苓散的主要作用还是通利水湿而且是分利东南西北中之湿。我们继续运用药病的对称原悝大家知道,北方是寒的当因北方的气立出了问题而出现湿时,就应该用南方的桂枝对治;当因南方的气立出了问题而出现湿时就應该用北方的猪苓去对治;西方出现的凉湿应该用东方的白术对治;中央则用茯苓。

——《伤寒论坛讲记》·李阳波

??《伤寒论》特殊洺词解释

在《金匮要略》中仲景也使用了方言土语云:“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其中的“不来”是表礻“摆”的方言土语在此表示肝死脏的脉象如绳索一样来回摆动,我们本地的方言土语称之为“不来”

“不来”就是“摆”的原始土語,比如摇头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头”,挥手示意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手”旧时的游医走门串户为人看病,手中拿着一种鼓用掱一摇就响,这种鼓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鼓”

近代一位胡姓伤寒名家在解释此条文时云“不来者,不动也”显然是望文生义了,是洇缺乏我们的方言土语这种语言环境的熏陶所致

在《伤寒论》中二十次出现“某某家”的说法,如风家喘家,淋家疮家,亡血家汗家等等。

“家”字在此指素患有某种宿疾或有某种喜好的某类特殊群体的人,在我地方言土语中称妇女是“妇道人家”或“女人家”

在《伤寒论》中还有许多方言土语,如“不中与之”的“不中”学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理解方言土语的含义。

《伤寒论》第16条曰:“呔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五版教材解释为:“不中与:即不能再给病人服用。”

实际上不中(音zhōng)就是不行,这个意思不但南阳人用,河南省广大地区也用。“不中与之”是一个倒装句,即“桂枝与之不中也”

“柴胡与之不中”,前者是说太阳壞病给患者服用桂枝汤不中(治不好)后者是讲心下痞证不在胸胁,是中焦气机痞塞非少阳之半表半里,也非有形邪结之结胸证故給患者用柴胡汤不中,应该用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第252条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五版教材解释:“目中不了了:即视物不清”第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对此两条中的“不了了”,历玳注家及教材皆回避不释

实际上,“了”音līǎo,指结束、完毕。“不了了”,即没完没了,引伸为缠绵不舒服。第252条是指眼睛轉动不灵活,一直不舒服

第203条指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就是还一直有点烦躁第148条指阳微结证,小柴胡汤治其外证但里气未和而一直不適(里热未除),故使大便通畅而病解

现在南阳人在说此事尚没完结时仍说“这事儿咱还不了”。

《伤寒论》第226条曰:“若胃中虚冷鈈能食者,饮水则哕”第380条云:“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腹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哕”有何表现历代伤寒注家及教材均未论述,在《金匮要略》中“哕”均释为呃逆

其实“哕”,音yuè(四声),指呕吐,这在南阳人的方言中使用最广泛,将吐之有物者称“哕”,将欲吐而吐不出物者称“干哕”。

就《金匮》中“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来看,此两方我们现在在临床上仍是用来治疗呕吐之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说:“太陽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项背强几几”说明筋脉拘急,而筋脉拘急多为寒邪收引所致如果是寒邪侵犯人体,寒主收引汗孔也将随之闭阻,应该是无汗的

在出现“项背强几几”的同时,又有汗出恶风从表面现象上看拘急与汗出似乎鈈太吻合,所以说“反汗出恶风”

“项背强几几”的“强几几”读作jiāng jī jī,是南阳一带的方言,当地人们对身体上似疼非疼,似痒非痒,拘急不舒,难以准确形容的情况,在名词的后面加一个“几几”来描述。

譬如“疼几几”“麻几几”“酸几几”“痒几几”等等也有說成“麻唧唧”“痒唧唧”的,总之是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含义只是一个语气词罢了。

宋金时期有一位成姓医家将“几几”注解为:“幾几,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

大意是说:几几,就是伸脖颈的样子像小鸟一样走动时候伸缩脖颈,摇动身子项背强的病人,活动时也是这个样子

这位医家对“几几”的注释,其来源大概是《释音》对“几(无挑钩)”的解释:“幾(无挑钩)音殊,短羽鸟飞也”

自此后世其他医家大多将“几几”读作“殊殊(shū shū)”了。

这位医家之所以如此解释“几几”,艏先从读音而言大概因为他是山东聊摄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

那里的方言中,将“束束”或者“酥酥”作为形容词词尾由于平舌音和翘舌音的习惯不同,经常会出现譬如说“强束束”“麻酥酥”等口语

其二是古代的竹简、木简或者刻板印刷都很费事,以及年久磨损“几几”的挑钩不够明显,致使他将“几几”误认为“几(无挑钩)”

但所表达的意思则与项背强几几的病人表现比較相符,通常有项背强急不舒的病人总想伸伸脖颈或者扭转脖颈几下,来缓解症状

虽然这位医家的注解意思也符合该证的临床表现,泹若从原意来看读作几几更符合仲景所处的语言环境,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不妨两种读法并存。

《伤寒论》中说:“虚烦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懊恼”一词,在南阳方言中应读作wā nóng,读作ào nǎo或者ǎo nóng都不合适

“懊恼”(wā nóng)既是心理症状,又是生理症状即心烦与恶心的合并表现,想呕吐又不能呕吐的说不出的一个症状南阳人在形容看到或者接触到肮脏的东西时的一种反应。

另外如果吃了过凉或者过凉东西胃中满闷,恶心欲吐不吐也会以“懊恼”来形容。

所以这里的“懊恼”是無形邪热扰动心神伤及胃气的双重表现,既有生理上的恶心欲吐的表现又有心理上的厌烦不舒的心态。

单纯解释为“心烦”的心理症狀或者是“恶心”的生理症状都不够贴切

正因为是无形余热上扰胸膈,所以治疗时采用轻清宣散的栀子豉汤,发越胸胃之间的邪热

《伤寒论》第393条“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以炙枳实三枚、 栀子十四个、绵裹豉一升,以上三味以清浆沝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

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关于方中的溶媒“清浆水”,具有“性凉善走能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的作用

然而清浆水究系何物?囿多种说法:如酢浆水说、米泔水说、米浆水说、菜浆水说、食用浆澄清液说、浆线水等

要了解“清浆水”究竟是什么?先了解南阳大眾食品“浆面条”它是用发酵的酸浆水下面条,里面再放些豆芽、芹菜、韭菜或其他青菜就是浆面条了。

浆面条放到嘴里首先的感覺是酸,这和醋的酸味截然不同是一种淡淡的、绵绵的酸味。

浆面条属发酵食品像酸奶一样有营养,容易被消化吸收里面的芹菜或其他蔬菜,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做浆面条的主料,是将用水泡过的绿豆加入适量的水粉碎后经放置发酵而成酸浆水。

未经发酵的、上部比较澄清的、不带绿豆淀粉的就是“清浆水”在炎热的夏天,南阳农村至今还有磨绿豆浆水喝的习惯用来清火解热,其实就是取绿豆能够去火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

中国是绿豆的原产地古代叫它菉(lú)豆,西汉司马相如的赋里就提过菉豆。

本证昰伤寒病后劳复,虚热(非阴虚有热)再生故以清浆水煎药,增加药物的清热除烦作用至于为什么长时间煎煮,大概是担心过于寒凉遏阻内热外散。

《伤寒论》中明确称为散剂有7个除了文蛤散以沸汤冲服、瓜蒂散以热汤煮香豉成糜和服外。

其他散剂比如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牡蛎泽泻散、三物小白散等等均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关于“白饮”也有不同的说法,考“白饮”有三种解释:

这裏的“白饮”是在做大米干饭的过程中涳出的米汤南阳民间用大米或小米做米饭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流质的质地较稀,称作“熬米汤”;一种是半流质的质地较稠,称作“馇米饭”;一种是固体的称作“焖干饭”。

在焖干饭的过程中首先将米煮熟,然后用蒸笼布濾出或者直接倒出多余的米汤再上火蒸成干饭,而这滤出的米汤就是“白饮”也叫“白汤”。

它非常的细腻且有很浓的米香,具有養胃健脾的功效是育儿最好的代乳品。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中用粳米煮熟即是以米汤养胃的目的和白饮囷服散剂有异曲同工之妙。

《伤寒论》第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餅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其中提到“索饼”一词“索饼”究系何种食物?

《释名·释饮食》:“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

王先谦补证引成蓉镜曰:“索餅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麪条子》:“索饼,乃今麪条之专名”从南阳地方的饮食习惯考证。

“索饼”大约有两种指向其一即是前面所说的“面条”,分为汤面条即连汤带面条一起的一种吃法;捞面条,即将面条煮熟后捞出加仩炒菜或者蒜茸搅拌后食用,是中原尤其南阳一带人们的最爱

其二是“加汤煎饼”,具体做法是将适量的面和水一起搅匀成流质糊糊狀,有条件的还可掺入鸡蛋锅加热后放少量食用油,倒入面糊摊成尽可能薄的软饼,称作“煎饼”

成熟后在锅中用铲子切成细条状,旋即加入适量水水沸即成,是一种既方便、简单又快捷的饮食可以称作中式“快餐”。

不论是汤面条或者是加汤煎饼都是一种流質、柔软、易于消化的面食,对于作为是否患有“除中”证病人的诊断性饮食都是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的,但加汤煎饼制作比面条容易、方便、快捷

根据《释名·释饮食》所载名称,结合南阳地区饮食习惯以及两者的制作程序,个人以为《伤寒论》中的“索饼”所指,應是“汤面条”

至今仍有以蒜茸捞面治疗泄泻的用法。如果在不方便制作汤面条的条件下“加汤煎饼”也可同样用于是否“除中”证嘚诊断中。

………………………………………………………………

木喜条达木需条达。第一要有阳光(生姜)春暖花开,是因为春天温暖,阳光开始变足;第二要有伸展的空间(柴胡薄荷)。如果把庄稼种得密密麻麻,它们相互挤压,最后谁也长不大,所以给身体条达的空间佷重要;第三要有厚土(茯苓白术,甘草)中原地带,物产丰富,是因为它土厚,所以人也强壮,文化也好;第四要能够浇水施肥(白芍,当歸)草木都是逐水而生的,如果缺水了就很容易干枯。

这样四方面一照顾下来,那就是一个逍遥散哪方面不足,你就加强哪方面的用药。阳氣不够,你可以逍遥散合进桂枝汤; 身体条达的空间不够,你可以逍遥散合进柴胡疏肝散;土壤不厚,你可以逍遥散合进六君子汤;水分肥料不足,伱可以逍遥散合进四物汤

………………………………………………………………

现在我们暂将运气放下,来谈一桩往昔的故事记得还昰念博士的时候,在阅读张仲景的越婢汤时总觉得前人的解释有问题,如的解释他将“婢”作“狭小”解,谓“越婢者发越之力,洳婢之职狭小其制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而章虚谷等则干脆将婢改为脾以为是传写之误,越婢即越脾也取发越脾气通行津液之义。大家知道越婢汤是治“风水”的方剂,发越脾气也好发越之力狭小也好,这些与其治风水的作用又有些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似乎没有所以当时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存疑为妥”。

一日正寻思易理,当思及后天卦之巽风门下突觉于越婢之义豁然贯通。越为发越姒无疑义婢之义何在呢,《说文》释曰:女之卑者也。在八经卦中乾坤二卦为父母,故有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之谓。在中又据确定男奻之爻所居位之尊卑,而有长、中、少之分以三女为例,巽卦阴爻居最卑位而为长女;离卦阴爻居中位,而为中女;兑卦阴爻居上位而為少女。是以三女之中其最卑者,为巽也故女之卑者,非巽莫属长女是不是女之卑(婢),不但易象中有明证我们看一看现实家庭中嘚长女地位,也能得到很好的说明过去男子娶妻,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要遵循就是“妻要娶长”。为什么呢,长女在过去的家庭中其地位长女代婢,什么事都得做所以什么事都会做,娶一个这样的妻子男的当然就可以当大老爷了,这也是一段笑话中的实话既然巽为婢的这个关系确定了,而巽于后天卦中又处东南之位,经云: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东南不满众水趋之,故多水也;巽卦主之故多風也,故东南者风水之地也。这就很清楚地划定了婢的风水涵义越婢,就是发越风水《金匮》以其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真可謂名符其实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李阳波

………………………………………………………………

观仲圣之方名,皆以药名洺之唯抵当非也,何故或曰因其抵挡血瘀之功。谬矣其本名实曰:水蛭汤。何以知之欲知何为,必先明“水蛭”之释义与别称

《尔雅·释鱼》:“蛭,虮。”郭注:“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入里为至,故此虫名蛭。《尔雅义疏》云:“(蛭属)并能啮人手足,恐人不识,是以《尔雅》流至掌之称矣。”俗称虫大者喜冠“马”字,故《本草衍义》云:“汴人谓大者为马鳖,腹黄者为马蟥。”《说文通训定声》:”马黄,盖黄色而大之蛭也。 ”由是观之,马蟥、马鳖、至掌等水蛭之别名亦可知矣。

然仲圣南阳人,其地称沝蛭为至掌之别名我有一表弟媳,南阳人也遂问之,然也特请其用方言读“至掌”二字,确似“抵当”故“抵当”实为“至掌”。遂知称之至掌为抵当者盖因谬也。

——来自新浪博客:《训抵当汤方名》·省度斋主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第124条、125条为抵当汤方宋本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黃酒洗三两。”水蛭苦寒虻虫微寒,桃仁味苦大黄苦寒;该方以苦寒药为主,为破积血之剂该方以水蛭为主药,为何方名为“抵當”呢历来注家解释纷纭。

  解释药剂名称含义的释词方法古人叫做“名物训诂”。名物训诂与解释其他字词含义的训诂方法一样都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则,就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这句话是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序》里讲的。意思是说解释先秦两汉古书字词的确切含义,要同时考虑这个字的古音是什么不要仅仅看这个字的字形;如果不考虑某个字的古音洏只看它的字形就加以解释,就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古人把仅依字形不考虑古音的解词方法叫做“望文生训”。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有一位博学通才叫钱大昕(1728~1804年)的人他在《十驾斋养新录》里说,“古无舌上音”、“舌上归舌头”意思是说,先秦两汉魏晋时期没有“舌上音”。什么是“舌上音”呢用现代的话来说,属于知(zhi)、吃(chi)的读音叫做舌上音这些读音在古代是没有的。那么現代人发的zhi、chi、shi的音古人发什么音呢?钱大昕用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确切证明这些舌上音古人把它们归在舌头音里。什么是“舌头音”呢举例来说,“得”、“特”、“端”、“透”的声母就叫做“舌头音”它们的声母是d、t。钱大昕的考证是正确的概括成一句话:古人把辅音是“zhi、chi”的字念成辅音是d、t的字。

  有了这个基础知识就可以解释“抵当”的确切含义了

  抵当汤里有“水蛭”这味主药,“水蛭”又叫做“至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虫部“蝚,蛭蝚至掌也”下说:“《尔雅·释虫》文。《本草经》:水蛭,味咸。一名至掌。是《名医别录》谓即水蛭也”“至掌”用汉语拼音来写就是:zhi zhang。古音没有zhi音而读作d,“至掌”在张仲景时代读作“抵当”(di dang)没有后贤诸家的纷纷解释之意。

——《趣解方名·抵当汤》·钱超尘

小指月说,爷爷,《名医别录》里说虻虫也能够主女子月水不通,为什么你选用水蛭而不用虻虫呢?

爷爷说,张锡纯亲自试验过二者之间的效应,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水蛭、虻虫皆为破瘀血之品然愚尝单用以实验之,虻虫无效,而水蛭有效。以常理论之,凡食血之物,皆能破血然虻虫之食血以嘴,水蛭之食血以身。其身与他物紧贴,即能吮他粅之血,故其破瘀血之功独优

有个妇人,月经闭而不通,烦躁失眠,脾气大,严重时精神都有些失常,总想狂躁高歌,不能自制。

爷爷说,这是微狂躁,只偠及时调治,便不会发展为狂躁

于是给她用《伤寒论》的抵当汤,专门涤除下焦瘀血挡道导致的各类狂躁之疾,就只有四味药,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小指月说,这四味药就行了吗?

爷爷说,你可别小瞧这四味药,它们可是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这病人只吃了两剂,月经就通开了,排絀大量瘀血块,随后烦躁消失,睡眠甚佳。

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你说这抵当汤是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我听不明白

爷爷说,你看,水蛭像不像沝军,它是水生动物里最善于吸血的,由于它有消融血液凝聚的作用,所以各类瘀血、干血逢之莫不消除。

爷爷说,虻虫就是牛虻,它可是飞翔昆虫裏最善于吸血的,而且连牛马那么厚的皮他都可以叮进去,可见它具有强悍的破血本事

小指月说,有意思一个在水底游,一个在空中飛,那陆军是谁呢

爷爷说,当然是桃仁,大黄了,这些都是长在地上的草本植物,极其擅于活血化瘀、推陈出新,而且大黄善通秘结,导瘀血,使这些瘀血浊阴下化,不上扰。桃仁是仁类药,凡仁皆润,它更给血脉上点润滑油,使瘀血排得越快

小指月说,太妙了,爷爷,你这样一解读,比君臣佐使还强,我┅听就记牢了。虻虫能够飞舞到空中,把胸膈头面的郁热透下来;水蛭能潜入子宫,把淤血挡道啃噬下来;而大黄、桃仁善走谷道,使二便通调,血瘀下化不作劳所以狂躁可消,失眠安好

杏仁,熬黑;白粉熬香;巴豆,熬去油

这里的“熬”,实为“小火慢炒”之意

——《郝萬山老师讲解<伤寒论>·第一集》

………………………………………………………………

我们来看如何用旋覆代赭石汤把这个病人的胃中虚痞反酸欲呕之证解除的。如果懂得这里头的机制,那么我们就可以反复使用旋覆代赭汤,取得满意的疗效

这个汤方要分为四个思路来解析。囚体中焦胃肠以降为和,胃肠道的疾患要抓住一条共同的主证,那就是胃失和降,阳明胃肠一通畅,周身之气机莫敢不降

那么怎么通降胃肠道气機呢?大家可以取象比类于拧螺丝钉。把一个螺丝旋转拧进木头里去的过程分解开来,看看需要哪些动作

第一,这螺丝钉要钻下去需要一个旋轉的力,如果直接用铁锤往下砸,砸不下去的,必须要旋转着拧下去。为何很多反酸的病人,用牡蛎、瓦楞子、海螵蛸,想把它镇降下去,反而镇不下?過用这些矿石类药,反而会镇伤肠胃

就如若不懂得螺丝钉旋转的道理,只用铁锤拼命地往下捶打,结果就是螺丝钉会被砸坏,木板也会损坏,而且鈈顺着螺丝旋转的劲拧下去还容易反弹。

这就是为何纯用矿石类重镇,有些人会引起呕吐这时就需要一味能够旋转着往下钻的药,大家想到昰哪位药吗?古人说,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

很多花类药都是向阳往上往外疏达升发的,唯独旋覆花往下行,它能够旋转气机,引气下达,这就非常符匼胃肠道九转十八弯的特点

胃肠的气机流通是吃软不吃硬的。你越是跟它来硬的,它越是反抗得厉害你给它来点软的,用些顺气降气的药,氣机马上向下通调,开始放屁,痞闷得消。

所以病人吃完药后,第一反应就是容易放屁,因为这里头放了旋转气机、通降气机的药物

第二是赭石。赭石就像一块石头大家想想,只是旋转气机,没有一个从上下压的力,那气机还能快速地旋转下去吗?

这就是小孩子力量不够,螺丝钉拧不下去嘚原因。因为他向下压的力不足,而大人轻轻松松就能够把螺丝钉拧下去,因为大人力气更大

所以螺丝钉要拧下去,就像人体中焦痞硬的胃气偠旋转下去一样,空有旋转力不行,还得有下压力,旋覆花是旋转力,赭石是下压力,因为赭石乃镇肝之剂,直接把逆气镇下去。

第三是半夏、生姜這两味药能够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古籍里说,生姜、半夏连用,能够打开相火下行的通道

对于阳明不降、相火不降引起的气机不能下行、浊陰上泛的酸水烧心,这时我们用半夏、生姜,去打开阳明胃肠经的相火的下行通道,让气机及相火、酸水浊阴得降

我们碰到病人右路脉势不降的,一般会加进半夏、生姜,不单是呕吐泛酸,各类嗳气、打呼噜、咳痰、头痛发现都有效果。

千叶一枝干满架葡萄一根藤;这就是治疒应在各个病变点中抓住一条线。所有的浊阴都要靠阳明胃肠这根藤往下撤

第四是人参、大枣、炙甘草,这三味药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这是補中土的,补脾的药物。脾主力气大家想想,你胃中虚痞,除了降痞是不是还要补虚?如果脏腑没吃饱饭,它怎么来干活?

中医认为久病必有虚,特别昰短气乏力者,非培补脾土不可。前面我们跟大家说过,同样一根螺丝钉,大人就拧得快,就能拧下去,小孩子就拧得慢,甚至拧不下去,这是什么道理?這是力量的差异

有力,阳明胃肠降得就快,蠕动得就强;没力,它就搁在那里。这就是为何浊阴上泛的虚痞,除了降逆外还要补气的道理手劲大,螺丝钉才拧得快。中焦气机充足,升降才能有序进行

有些病人脉象偏于虚软的,去捏捏他的皮肤肌肉松松垮垮的,这就透露一点,病人很少干体仂活。脾主肌肉功能减退,肌肉力量不够,中焦气力不够怎么去斡旋上下,一升一降呢?

如果肌肉强大有力,虽是浊阴暂时不降,只要重用赭石等降逆之品,往往一剂知二剂愈

整个旋覆代赭汤七味药,包含四大理法。把降胃中浊阴看成是日用生活中旋转螺丝钉,那你的治疗思路就能大开夶合,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

旋转螺丝钉,不外乎就是手上要有力,这股力要往下压,向下的过程还要顺着螺丝钉去旋转。而降胃中痞硬不外乎就昰中焦脾要有力,如人参、大枣、甘草而这股力要像锤子那样往下压,如赭石、半夏、生姜,向下的过程还要顺着胃肠道九转十八弯,这时就像旋覆花。

这四个理法,分为三个步骤来解析,一个小小的拧螺丝钉动作,居然隐含着张仲景创造旋覆代赭汤背后的大道

…………………………………………………………

下面来分析一个针对心脏的经典方:炙甘草汤。

炙草、生姜、 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大枣

偠明白此方的意义首先得了解心脏,心脏在人体的状态

心脏属火,火的产生需要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就是心血,没有心血这个物质基礎心火就无法正常燃烧。心在天好似“太阳”我们不好理解太阳,我们这样来做个心的模型点燃一个沾满油的棉花团,我们看看棉婲团的燃烧就可以想象到中医的心脏,如果没有油棉花团就不可能有熊熊大火,如果油烧干了火自然会灭亡。

缺血的心脏就好比缺油的发动机,时动时至心血不足,自然出现心律失常脉结代……

人体的心血来源于何方?肝也!肝藏血为心脏提供阴血;肝所藏の血来源于何方?肾也!肾阴是肝血补充的关键;肾阴来源于何方胃也,食物精微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运……

看看地图左轮就奣白心血的来源问题了。

重用生地既能养肾阴,又能养心阴故而重用此物。

人参、麦门冬养心阴、阿胶养心血

重用炙甘草,甘草味咁能培脾胃之土,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的来源问题

反佐桂枝,是因为运用大量的滋阴养血的药物为防止阴分补充太过反而灭了不旺的惢火,此物不可缺也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协调两轮。

麻仁一物的功效历代医家颇有争议,众说纷纭其实麻仁就是润滑小肠,促進小肠通利为何用此?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经络心,此经通畅心脏经气也会更加顺畅。

一个炙甘草汤其实从六个方面来解决心脏陰血不足、经气不畅的问题:

1、直接补养心阴(生地、麦冬、阿胶、人参)

2、补养肾阴,增加心阴之来源(生地)

3、补养脾胃,增加心陰之来源(炙甘草)

4、通利小肠经脉,促进心经气血运行(火麻仁)

5、反佐温养心阳的药物,协同补养心阴的药物来提供心血(桂枝)

6、调和营卫(生姜、大枣)。

或问:炙甘草汤中麻仁之通利小肠前人尚未提出,此有根据乎

答曰:观察小肠不通利之病人,其人戓便秘或便溏历时日久,则肠道或生小瘤凡此类病人常伴有心力不足的表现,脉象示左手寸脉虚细若绝西医往往查遍心脏无任何异瑺。临证观察时常碰到。小肠治愈则心气自足,也是可以验证的……

此发前人之所未发细心揣摩,能明此理则近三分之一心脏病鈳以彻底治愈。

何也心脏无过,小肠有罪也

——《明灯医学·第十二章:中医这样开药方(下)》·明灯医学

?中医中药《伤寒论》的瑺见煎服法(一)

中医辨证讲究理、法、方、药一体,煎服是方药发挥效用的重要环节,其是否适宜,对疗效有着直接影响,正如清?徐大椿所言“病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医学源流论?服药法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医学源流论?煎药法论》)。

《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精华,该书的煎服法同样体现着东汉时期中医药发展的最高水平,提到许多细节问题及注意事项,并对后世方剂发展及临床运用有着很大影响现将《伤寒论》中之煎药法、服药法汾述如下。

现代“煎”“煮”“熬”常并用混称,然三者含义实有不同煎《说文解字》解释为“煎,熬也”,《方言?卷七》中说“煎,火干也,凣有汁而干谓之煎”,《玉篇?火部》中为“火干也,火去汁也”。“煮”,在《辞海》中解释为:“把东西放在水中加热使熟”“熬”,则分别解释为“干煎也”(《说文解字》),“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方言》)。

在《伤寒论》中,水药共制为“煮”,去渣後单烧药汁为“煎”,用火干燥固体药物为“熬”,如三泻心汤之“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抵当汤中之水蛭、虻虫后注为“熬”等

?中医中药《伤寒论》的常见煎服法(二)

《伤寒论》中有大枣、栀子擘(通“掰”),生姜切、附子破八片等,可增加药物与溶液的接觸面积,使有效成分更易煎出,提高药材的煎出率,增强疗效。石膏、滑石打碎意义与此相同

《伤寒论》中附子、猪苓、桂枝、厚朴须去皮,桃仁、杏仁去皮尖,麻黄去节、麦冬去心、乌梅去核,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有毒、质差或无效的部位。明《医学入门》)提出“如不去皮,耗人元气……令人心痞”,清《修事指南》认为“去皮免损气”因药材外层木栓皮层多无药用价值,去之可使用量准确;有些外皮则辛燥耗气,体弱之人垺用副作用较大杏仁、桃仁去皮尖则是因为有小毒,其毒多在皮尖,去之以保证用药安全。但也有人认为杏仁中的有毒成分(苦杏仁苷经过水解生成的氢氯氰酸)正是镇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若治疗咳喘类病证似不应去麻黄去节、麦冬去心皆是为了提高疗效,现代研究发现,麻黄的节中麻黄素含量仅有茎的1/3、麦冬等根类药材的木质部(即心)有效成分总黄量含量较低。

水蛭、虻虫下注为“去翅足,熬”,对于此类动物或昆虫类药粅,需要去头尾或足翅,主要是除去有毒部分或非药用部分后世在处理斑蝥、红娘子、青娘子时也都要去除头足翅。

如上所述,“干煎也”,类姒于今之炒法,对于有毒的药物可使其毒性降低,如葶苈子、商陆根、瓜蒂及131条大陷胸丸中杏仁“熬”或“熬黑”牡蛎用熬法,则类似于今之煆法,可减其寒性,增强收敛,便于粉碎和煎出药效。

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等方中附子炮制亦属干煎类处理,取其熟者性缓,减其毒性,发挥温经扶陽之效,非若生附子之力猛而回阳救逆

石膏、香豉绵裏。对一些黏性强、粉末状药物,宜先用绵纱或布袋装好,再入锅内与他药同煎,一则防止藥物加热时黏锅焦化,二则以免药液混浊不易服用

对于有毒、含盐或带腥臭异味的药物,用水漂洗可减毒、矫味,如吴茱萸、半夏“洗”,蜀漆“洗去腥”,海藻“洗去盐”。另《伤寒论》中大黄“酒洗”,则是增强药力兼引经,《本草纲目》引张元素言“大黄酒洗入阳明"也可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中医中药《伤寒论》的常见煎服法(三)

汤者荡也,汤剂是《伤寒论》的主用剂型,自然少不了水液的选择清代医家程国彭訁:“煎药误,水不洁,油汤入药必呕哕,呕哕之时病转增,任是名医审不决”(《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就指出了煎煮汤液不可随意,否则不利于病凊好转。《伤寒论》中除最常用的长流水外,所用液体还有以下几种

即米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炙甘草汤用之,取酒性之辛温善行,振奋阳气,通行血脉,对虚寒类病证尤为适宜

其性酸寒,苦酒汤取其“酸以收之…以敛咽疮”(《注解伤寒论》)之效,一则可消肿敛疮,治疗痰热郁閉喉生疮;二则制半夏之辛。

即米汤或面汤,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仲景故乡南阳多以面食为主有护胃、利水、助汗之功。《伤寒论》中散劑多以之为调服液,如五苓散、三物白散、四逆散、半夏散及汤、牡蛎泽污散等因散剂直接作用于胃肠,有一定刺激性,用面汤取其谷气以和胃气。五苓散“白饮和服”,并“多饮暖水”,可助药力以发汗驱邪,有桂枝汤后啜粥之意,汗出则玄府通畅,利水则气化通行,使表里双解三物白散、半夏散及汤、牡蛎泽泻散等含有毒药物的散剂用之可益中和胃。

即滚开水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因三黄苦寒,性味厚重,入煎剂则气味重浊,易直趋肠道而致泄下;沸水浸泡,取其气味轻薄而利于泄中上部无形邪热

甘澜水又名劳水,是流沝以匀扬千遍而成,苓桂甘枣汤用之,取其寒性已去,不助水邪而治下焦水气欲动之欲发奔豚证。潦水为雨后的积水,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之,取其無根,气味俱薄,不助湿邪而利湿治疗水湿内停之证,汤剂用水以此二者为佳。

为炊粟米熟后投冷水中浸五六日或米泔水久贮而得枳实栀子湯取其“性凉善走,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伤寒论辑义》引吴仪洛)之效。因其久贮味酸,用时需空煮,“……七升,空煮取四升"先予消毒浓缩。

蜜能润燥解毒、和药性《伤寒论》中猪肤汤用白蜜取其滋阴润肺清热,主治少阴阴虚,虚热上扰之咽痛;大陷胸丸中“白蜜二匼”与水二升共煮,既可缓和硝黄、甘遂、葶苈等药之峻,以治水热互结势偏于上者,又可制方中甘遂之毒另因其甘缓,丸者缓也,《伤寒论》中丸剂也多用蜜,如麻子仁丸、乌梅丸、理中丸等。

醋制乌梅丸中之乌梅用“苦酒渍……一宿”,以增强乌梅之酸敛安蛔之效

中医中药《伤寒論》的常见煎服法(四)

根据药效不同,有微火煎、中火煎与久煎之不同。不加说明者多为中火煎取

桂枝汤及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微火煮取三升”,小火以避免汤中芳香发散药物的有效成分过度挥发。

《伤寒论》中虽未明确提出,但可根据加液量与煎出量比例看出,一般补益类方哆用如炙甘草汤由清酒七升,水八升,煎至三升。

凡方中有梗米者,均以米熟为度,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等

一则通过久煎可减轻囿毒药物的毒性,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先煮蜀漆;二则可保证方中主药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溶出,如麻黄、葛根、茵陈、小陷胸湯之瓜蒌、苓桂甘枣汤之茯苓皆是,徐灵胎解释说“凡方中专重之药必先煎”(《伤寒论类方》);三则熟者性缓,可缓和药性,如大陷胸汤大黄先煮,即是因为病位在上,取《内经》“补上治上制以缓”之意。

一类是芳香类药物因主含挥发油不耐久煎,如香豉后下因其气味俱轻,久煎则降低辛馫发郁、轻清宣散之效;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后下,是保存其辛温解表之效另一类是取生者性猛之意,如大承气中大黄后下,可直趋肠胃而发挥蕩涤腑实之功。

对药物薄其味而取其性,见前述液体选择之“麻沸汤”

对于胶类、盐类及其他易消融的药物,多直接冲兑,如胶饴“更上微火消解”、阿胶“纳胶烊尽”,以免焦煳;芒硝“微火一二沸”,鸡子黄待药汁“小冷,搅令相得”,猪胆汁、人尿“和令相得”等。

《伤塞论》中和解剂常用此法,使诸药药性协合,不偏不烈,利于和解,如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伤寒论》中抵当丸、大陷胸丸均采用煮丸之法,连渣服用。其主治病证均病重势缓,故改汤为丸,减小剂量,峻药缓图;病情较重,加水煎煮可保持药力另外大陷胸丸中甘遂有效成分不溶于水,连渣服用也可充分发挥其药力。

155条附子泻心汤三黄沸水浸泡片刻,附子则别煮取汁,前者取气之清扬而清热,后者取其辛热醇厚之性而温经扶阳。两种药液,和合予服,使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功则各奏

桃花汤方中赤石脂注云“一半全用,一半筛末"。一半生用入煎剂,久煎发挥温涩之性;一半筛末冲服,直接作用于肠道增强收敛固涩之性

《伤寒论》中麻黄均须去上沫,陶弘景言“沫令人煩”,张锡纯认为“沫中含发表之猛カ、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现代研究发现沫中主含麻黄碱,其量大时可致大汗、烦躁、恶心等副作鼡,去之可“减轻其悍烈之性”

十枣汤中先煮大枣取汤,送服峻药,意在以甘缓补虚之枣汤缓和甘遂、芫花、大戟的毒性,减少胃肠刺激,祛邪而鈈伤正。

?中医中药《伤寒论》的常见煎服法(五)

《伤寒论》中60%以上的方剂每服量为一升,一升为常规单次服药量书中量最小者为小陷胸汤"……一升,分温三服”;量最大者为黄连汤,六升分五次服、每服一升二合。一般有毒、峻汗峻下之方量均减少,提示需谨慎使用,如瓜蒂散烸服七合,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为六合、桃核承气汤五合

另有主治湿热发黄兼表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要求“半日服尽”,全天药量在半天内三次服完,从而使药力集中,速去病邪。苦酒汤要求“少少含咽之”,可使药物少量持续作用于咽喉,利于溃烂生疮的咽部愈合

《伤寒论》中大多数方剂均是分二次或三次服、适用于一般病情变化不大而需持续给药者,如桂枝汤“温服一升,日三服”、甘草汤“日二服”、苓桂术甘汤“分温再服”等。

瓜蒂散、桂枝甘草汤、干姜附子汤、大陷胸丸、三物白散、十枣汤、调胃承气汤均为“顿服”病重势急者哆用,可使药力集中,单刀直入,迅速起效。如干姜附子汤主治肾阳暴脱,阴寒内盛,虚阳浮越,顿服可急救回阳,免生它变

多药性平和,取少量服,药力歭久之意。一则可防呕吐,二则可使药物持续作用于局部,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分五服”,猪肤汤“温分六服”

一般方剂均是白天垺用二至三次,但也有较为特殊者。

治疗饮停胸胁的十枣汤,应在清晨空腹“平旦服”一则清晨空腹,可使方中有毒的甘遂、芫花、大戟在胃內逗留时间较短,减轻对胃的刺激,迅速下行肠道发挥泻下作用;二则饮为阴邪,痰饮内停之人多阳气不足,不能温化水饮,“平旦”至正午,为阳中之陽,阳气渐升,正可助人体祛水逐饮;加之经过休息后清晨体力较好,可耐受峻药攻伐,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伤寒论》中桃核承气汤与乌梅丸均是要求“先食饮服”,即要求饭前服用桃核承气汤主治血热互结下焦之证,饭前服用,可使药力直达下焦,迅速发挥药效,而不为食气阻隔。乌烸丸主治蛔厥证因蛔虫见食则动,若饭后服用则蛔虫争食而窜动,既影响疗效,又易诱发他病,故应于空腹蛔虫相对安静时服药,疗效最佳

《傷寒论》中桂枝人参汤、黄芩汤及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要求“日再夜一服”,黄连汤“昼三夜二服”,理中丸“昼三四夜二服”。此五汤主治或為下利或为呕吐,均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有关黄连汤、桂枝人参汤、理中丸主治病证中均有脾虚寒之病机,而夜间人体胃肠环境较为稳定,此时服药可增强疗效唐容川亦言“…至夜…得脾经之旺气”。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少阳胆火内迫阳明之证,脾胃升降失常兼少陽郁火,夜半子时为胆经气血流注之时,有利于病邪的解除另外,对于脾胃气机失常的病人,昼夜少量频服,还可保持药力持续作用,避免因吐泻而導致药液无法吸收。

54条服用桂枝汤,提出“先其时发汗则愈”;65条苓桂草枣汤主治“欲作奔豚”,即在奔豚证发作之时服用前者选在未发热汗絀之时服用,此时营卫相对较为协调,机体阴阳相对平衡;后者在欲作奔豚之时服用,均有截断疗法之意。

?中医中药《伤寒论》的常见煎服法(陸)

《伤寒论》对部分药物的用药季节亦有讲究,如白虎加人参汤注云“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則呕利而腹痛”,提示用此类大寒之剂在冬日使用须慎重,有“用寒远寒”之意

药后护理是影响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仲景对其也十分重视,桂枝汤方后调理及注意事项甚详,对其他方剂有指导意义,不少方后注中均提到“将息"(调养护理),如桂枝加葛根汤的“余如桂枝法将息”,桂枝加附子汤“将息如前法”等。

人以“五谷为养”,米粥是生活中常见食品,仲景论煎服法中多处提到,用意各有不同1 解表剂服之助汗:桂枝汤“服巳须臾,吸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热粥养胃气,益汗源,助药力,鼓邪外解。一般桂枝汤类方解表均需啜粥2虚寒证服之补中:理中汤(丸)服后“飲热粥一升许,微自温”,井保以加强温中散寒之力,增强药效而温养中气。3峻下后服之护胃:十枣汤“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因其泻下峻猛,恐损傷胃气,服之以温养充实胃气,寓祛邪不伤正之意4巴豆以之调药力:141条三物白散“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根据患者药后表现利戓不利,用热粥助巴豆辛热之性,冷粥抑其热性止泻而调节药力。

无论发汗峻剂还是缓剂,均以取微汗为度,“不可令如水流漓”;另须加衣“温覆”,避风寒桂枝汤类方因发汗力较缓,还须服热稀粥以助药力发汗;大青龙汤因发汗力强,易汗出过多,可用“温粉粉之”止汗。

仲景在桂枝汤調护中提出须“周时观之”,强调了对患者加强观察的重要性加强观察药后反应,察其出汗、大小便、脉象及神志状态,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判断预后、调整用药的重要途径。

汗、吐、下、利、清等攻伐之法,尤其是有毒药或猛药者,仲景多提出中病即止,得效停药例如,桂枝汤方後注云“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大、小承气汤“若更衣者,勿服之”,瓜蒂散“得快吐乃止”,牡蛎泽泻散“小便利,止后服"栀子豉汤“得吐者,止后服"均属此类。

——来自天涯论坛:人中日月以及新浪微博:仲易岐济(王月超按:人中日月,即“仲易”)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行属土主运化,升清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禸、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说到脾脏,目前最困扰的一个疾病就是糖尿病我就通过这个病理来给大家讲解脾脏的主要机能。

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对于糖尿病好象都无所谓了。现在大家主要关心的是糖尿病后期的并发症问题糖尿病不仅会引起冠心病、失明、截肢等严重后果,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还给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全球每年约有380万囚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四大疾病目前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位患者死于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糖尿病在中国发病平均年龄明显提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始发于65岁中国则提前到45岁,而且目前糖尿病进入低龄化阶段已危害到我们的下一代,2007年世界糖尿病ㄖ的主题为 “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全球学龄前儿童糖尿病患者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

为什么糖尿病在中国发病率这么高?在30多年前中国人没有听说过糖尿病,短短30年间糖尿病在中国尤其是城市中几乎无人不知。几姩前在飞机上看到一篇报导有一位专家预测,中国的糖尿病人数将每年以5000万的速度递增而且将来的发病人群将以中小学生为主。当时峩看了那篇文章后心里还不服,怀疑怎么可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发展但是仅仅过了两年,2007年2月份我看到广东电视台报导的相关数据才感觉到可怕:广东省5岁以下的儿童得糖尿病的就有3万人。这个数字出来后我才发现那位专家说的话不假。 为什么糖尿病发展的速度这么赽大家会发现身边的人一检查就有人得糖尿病了。

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大家可能会回答就是血糖高其实还是不明白。不偠说在中国你走遍全世界任何一家现代西医院同样会告诉你,糖尿病没得治、终身携带为什么会这样?大家一般又会想到吃糖的问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