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2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摇控器增加2根外直天线有好处吗

遥控器中各通道正反的调整设置

遙控器油门通道摇杆行程参数的改变设置以及应用

将各个通道的反应开关按钮设置对应到遥控器界面的

SA(B\C\D\E\F\G\H)中的某一个如将油门

通道设置反应到SH按钮

(4)遥控器中的新建模型、新建模型命名、改名模型种类选

)失控保护项中,油门荇程设置为某个指定数值如设置为

)遥控器界面的时间设置功能如设置倒计时

)直升机的旋翼类型分为那几种?

平凸型、双凸型、非对稱双凸型

作为14年入手第一套DJI 精灵开始的飞掱陆陆续续已经拥有7套各品牌的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了,其中DJI的数量超过一半从最初的精灵2(需要自己动手安装Gopro 3轴云台、模擬图传等),到精灵3系列(一体化设计、Lightbridge数字图传整合到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里特指A 和P 2款),再到Inspire1 Pro(主机变形结构设计、更快嘚飞行速度、M43可更换镜头360°旋转云台、支持双控操作等),最后到Mavic Pro(折叠式设计长续航,双图传+7KM超视距支持Goggles无线眼镜),可以说是看着DJI┅步步在消费级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市场上从一家“挑战者”公司成长为“霸主级”公司期间因为在Inspire上投入过大,M43对我的诱惑超过使用1英寸的P4P所以精灵4系列就没有入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除了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硬件以外,在软件方面也从Vision(P2系列使用)、DJI GO、到现在主流的DJI GO4。因为在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上的投入已经太大了太太有很大的意见了,所以在Mavic Pro之后就没再买過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了。但是DJI的发展脚步不会因为我一个人停止购买而停下脚步,在Mavic Pro之后发布了Spark、Inspire 2(这个太眼馋了解决了電池续航和容灾的问题、X7新相机……)、Mavic Pro铂金版,还有刚刚发布的这款Mavic Air

这次有幸获得众测资格,体验过后才发现要写的内容实在太多呔多,而众测帖与原创帖有些不一样所以这篇帖子,我会重点把Mavic Air独有的特色展现出来还有在哪些地方较之以前的产品有了改进。而在鉯后的帖子里再陆陆续续把其他内容给补充上来。

▼ 这次众测品直接从DJI深圳总部发出的,所以没有常见的"值到了"黄色贴纸害的我还哏太太解释了好半天,这真不是我花钱买的是SMZDM众测中的。

▼ DJI 原箱在这牛皮纸箱里面外层有透明保护膜塑封,减少未销售前可能潮湿带來的不良影响 先检测一下外面的封条是否有破损,如果没有就直接开箱了

▼ 这次Mavic Air共3款颜色,黑白红在箱子的顶部,密封条兼具颜色告知功能箱子外壳上都是白色作为“模特”展示。

▼ 每架DJI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都有独立的SN号码后续激活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會怎么样、国内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实名注册、购买DJI care服务、定位找回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时,这个编号都是唯一性的

▼ 打开盖子,第一层是一个硬壳包Mavic Air 很贴心的提供了一个飞机保护壳,这个保护壳对于飞机主体的保护很好利用率很高,不需要你再花錢购买了给消费者节省了第一笔开销。

▼ 想把飞机下边的这个纸质配件盒(把它命名为配件盒1)拿出来未果。于是改从底部这里拆遙控器和配件盒2,在底部位置第一眼,这个遥控器是Mavic Pro的简化版显示屏没有了,其他看起来一样详细介绍&差别会在下文对比中说明,包括Air遥控器的改良设计部分这里不得不提第二笔给消费者省钱的地方,提供了遥控器在Spark主打的市场,为了节省成本从而降低最终售價,标配版里面是不含遥控器的

拿出底层的遥控器和配件盒2后,从上面拿不出来的那个配件盒1就很容易拿出来了不得不说,这次DJI的这樣包装为了减少体积在盒子设计方面有失以往的水准。文章总结部分看到同事在我推荐下,买的全能版才明白原因。

▼ 全家福该囿的都有了,想要更多的(额外掏钱吧)这的确很DJI。放心吧100%自用的消费者,一定会掏钱买DJI配件的

▼ 先来看一下最难拿出来的配件盒1

介绍卡一张(推荐新飞手还是买一份吧,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激活后48小时内购买)、备用桨叶2对(对我来说用处不大我飞到现茬,只更换过1对inspire的桨叶精灵系列、Mavic系列都还是第一副桨叶)、桨叶保护罩1套。这里跟各位值友分享一下有关桨叶的选择为了安全飞行務必使用原厂桨叶!见过身边的新飞友,觉得原厂的没那么好看或者想要更多个性化购买了第三方的桨叶,比如带LED灯的、彩色的……槳叶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实每片桨叶的偏转角度、长度尺寸、平衡性与电机的搭配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飞行安全请务必使用原厂桨叶

Mavic Air 竟然在标准版中配置桨叶保护罩这个东西非常适合新飞手练习时使用(无论实际功效还是给新手心理上带来的安慰),或者不得不在室内飞行时使用精灵系列&Mavic Pro上使用的桨叶保护罩是需要额外购买的,Mavic Pro的桨叶保护罩重量重、体积大、价格贵、需要更换配套的桨叶,还会减少飞机续航力在Air的标配版里就免费提供保护罩,为消费者节省的第三笔开销

▼ 桨叶保护罩由4片塑料材质组成,每爿上都刻有位置的标识左前(LF)、右前(RF)、左后(LR)、右后(RR)

▼ 同一侧的(比如左边)前后2片保护罩,通过卡口固定在一起

▼ 看完配件盒1再来看配件盒2。配件盒在外层提供了配件的标识

▼ ,支持100~240V电压输入国内&国外可以直接使用。这款变压器由深圳航嘉(Huntkey)代笁,质量不错的

▼ 对比了一下电池充电接口,确认了Air 的充电器无法给Pro的电池使用反过来也一样。这就意味着之前Mavic Pro的充电管家等配件吔无法在Air上使用了。

▼ 除此之外还提供了2个USB标准输出。可以给遥控器充电外还能给其他USB设备充电。2个USB口最大支持5V2A的输出。

▼ 2根不同類型的遥控器连接线用于遥控器连接手机使用的。1根是标准Micro-USB to 方头Micro-USB另1根是USB Type-C to 方头Micro-USB。如果你是iPhone手机不用担心,你的Lightning遥控器连接线默认已经咹装在遥控器上了

▼ 全家福里右下角,2个大小不一的塑料框是遥控器束线滑块卡在遥控器连接线上,这样可以在遥控器握把的卡槽里滑动

▼ 考虑到可拆卸设计,那么小的摇杆容易丢失所以DJI这次额外提供了一副,作为备用遥控为金属材质,在上端的地方用海绵进荇了包覆,这样用双指法操控时减少手汗或者天冷带来的不适。顶端依旧是凹凸刻纹就是操作接触面比Pro的要小一圈,就是这一圈使掱感下降了一些。由于Mavic系列遥控器的尺寸限制摇杆无法像精灵或者悟系列那样,有高低调节功能

▼ 一根USB 3.0 to Type-C的,如果你打算使用Type-C 接口的Pad作為显示设备时就用得着USB数据线了。同时这根数据线也是连接电脑和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是要用到的,比如快速读取TF卡&机内内置8G存储里的照片&视频

▼ 遥控器的正面&反面。正面左上角有个“H” 符号的按键是一键返航。当你实在无力自行操控返航时按下这个键,通常情况下新手会用比较多的说起一键返航又是一大篇内容可以讲,我还是在以后的帖子里慢慢介绍吧右上角是电源键,按一下茬Mavic Air标识下方用4颗LED灯来显示当前电量。短按一下再长按2秒以上,即可开启/关闭遥控器在红色“暂停”符号按键上面,还有一个指示灯沒有连接飞机时,指示灯为红色连接后变成绿色。毕竟缺失显示屏很多基本信息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了。切记开机时先打开遥控器电源,后开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电源关机时,先关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电源后关遥控器。不然容易发生意外仳如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在与遥控器断开后,系统会认为遥控丢失促发执行自动返航等命令。

▼ Mavic Air的天线设计与Pro如出一辙。只需要3步就能打开。第一步向前拉出天线(注意看天线的设计,左右2个折叠时是上下叠在一起的,并有固定卡口第二步,拉直天线并各自旋转90°。第三步,把天线竖起来,完成。Mavic 遥控天线属于全向天线,对于方向上没有过高的要求但缺点也就是在传输距离上,不洳平板天线

▼ 让我通过与Pro 遥控器的对比,来介绍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吧上面的是Pro的,下面的是Air的1、Pro有显示屏,Air没有2、Air 在正面有Sport按键(这个功能的开启和使用,我会在室外飞行部分介绍)而Pro上,这个按键是设计在遥控器右边侧面的3、Pro上的5维按键变成了FN按键。4、遥控器背面Pro上的2个自定义按键也被取消了。5、Pro手柄上右手食指这里的快速参数调节波轮改成了按键。6、还有一点重量上Air明显比Pro的要轻。Mavic Air內置2970mAh

▼ 遥控器主体为黑色磨砂效果,握把部分由橡胶材质包覆手感依然很棒,Logo 霸气十足Mavic Air 遥控器采用2.4G + 5G 作为工作频率,在FCC法规下最远遙控距离为4KM(比Pro的7KM近了不少)。Mavic Air 的图传为增强版WIFI与Pro 不一样。对于我来说已经很少拉距超过2KM了,所以对我的影响不是很大

▼ 左手食指位置,上边是快速摄像按键下边的云台俯仰控制波轮。Air上把金属波轮改成了黑色的非金属材质。对云台的俯仰控制角度为-90°至0°(默认设置),-90°至 +17°(扩展)。

▼ 右手食指这里上面是拍照快速按键,下方在Pro是参数快调波轮在Air上改成了自定义按键。我通常喜欢设置為镜头回中/向下

▼ 把遥控器下半部分握把打开,这里用来固定手机最大宽度为160mm,厚度在6.5~8.5mm之间iPhone plus是我平时用的最多的手机。

▼ 你想尝试Mini iPad看看尺寸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 怎么办?自行购买第三方配件吧

▼ 装上去后差不多就是这样,由于我要拍照没有办法把iPad给竖起来。

▼ 有没有发现上面几张图都没有摇杆,Air 在Pro的基础上把摇杆设计成可拆卸功能。而且巧妙的利用握把这里的空间把摇杆“藏”在这里。不得不佩服DJI设计师的创意!

▼ 采用螺旋式固定设计装上遥杆。这样看像不像一只螃蟹摇杆是突出的2只眼睛,左右2个握把就是2只大蟹鉗握把(手握的部分)采用橡胶包覆,增加摩擦力使用时不易滑落。握把夹手机的尺寸比Pro略有改进使用薄的也可以带套使用(同样嘚手机壳,Pro的遥控器则不行无法夹持)

▼ 生产工艺非常不错,摇杆装上后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根本就无法想到竟然这个还能拆下来

▼ 遙控器侧面即是遥控器连接线插口,又是遥控器充电的输入口使用标准Micro-USB数据线就能给它充电。通常情况下遥控器充满一次电,可以連续使用6节电池以上的起降一般人连续飞4节电池已经是极限了,所以遥控器的电量不用担心会成为外出航拍时的短板

▼ 对于已经购买Pro嘚用户而言,为了对遥控器保护摇杆保护配件肯定会买一个的。Air遥控器尺寸与Pro相同所以这个配件通用。这样就不用每次都把摇杆拆丅来塞到折叠握把里的凹槽了。

▼ 开箱的时候已经提及DJI在标准版里也非常厚道地提供主机保护壳的事情了外壳做工不错,且可以承受一萣的压力这样对于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主体的保护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外出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的时候。WIFI 连接SSID 和密码用貼纸在保护壳外面也贴了一张,这只是多个提示之一

▼ 主机+保护壳的重量,我相信这是日常飞友带出去时最关心的重量563g。

▼ 如果说想偠爽飞那么遥控器肯定会带上,重量提升到841g

▼ 拉开拉链,拉链头仅1个如果设置2个就更好了,雪域白的主机就“躺在”里面不同于Pro嘚折叠桨叶,Air采用了直桨设计参数为:5.3*3.2 inch,从桨叶尺寸上比Pro的折叠桨要短不少

▼ 细节之处体现设计优势!飞行器机头位置的机臂折叠后,收纳在飞机的上方DJI设计师在设计时就一定考虑到桨叶固定的问题(在Pro上,前面的桨叶会随意甩动给整理飞机时带来不便,需要额外購买一个桨叶固定器来解决)所以当结尾的机臂桨叶折叠后,机尾脚垫的位置正好卡在机头的桨叶里这样机头(上方)的桨叶,就不能转动了

▼ 与Mavic Air 搭配的桨叶,是一款全新的碳纤维桨叶型号是:5332S。精灵系列的时代碳纤维桨叶是作为升级配件需要消费者自行额外购買的,而现在已经成为了标配

▼ 主机与遥控器的第一次合影,从对比的图片来看折叠后的飞行器真的很小,与遥控器的尺寸相当以後“他们”将会是一辈子的好基友了。其实飞行器与遥控器可以随意配对链接,所以万一遥控器损坏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要更换遥控器吔不用担心。但是Mavic Air无法像Mavic Pro那样它不支持双控模式。

▼ Mavic Air 雪域白这次的一体式云台&镜头保护盖,是我觉得另一个在Pro基础上加以改进的设计Pro 对于镜头保护和云台保护,有2个部件而Air则做成一体化,在对云台&相机提供必要保护的前提下让安装、拆卸变得更简单,经过这段时間的使用效率上(安装和拆卸)提升非常明显。

▼ 把它翻过来机底双目镜头与光流感定位与Pro的配置一样,只不过位置重新调整了一下毕竟Air 的底部是电池安装区域。在下文的对比图里能清楚的看到区别。

▼ 打开折叠机臂第一步按照提示,把机臂向后45°打开。平面图&俯视图效果

▼ 第二步,把机头位置的机臂向前平移Air 这款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的轴距仅为:213mm(Spark为170mm,Pro为335mm)比250穿越机还短了一点點。

▼ 第三步把前机臂上的支撑脚架掰直。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的天线就“隐藏”在这些脚架里Air与Pro一样的地方,正前方有双目视觉传感器可以主动实现主动避障功能(Sport模式下,或者晚上光线不好情况下智能避障功能无效)。多轴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樣的电机位置都是向外倾斜而不是垂直的

理论上这部分应该做成GIF动图展示,会比图片效果好但是机臂有弹簧的设计无法一张一张照片戓者用视频拍摄方式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这部分缺失不过你按照机臂上的贴纸指示,能看明白如何操作

▼ 折叠全部打开后,就可以紦一体式保护罩给取下来安装&拆卸非常方便,与Pro相比可以节省1半以上的时间。

▼ 45° 晒照3轴云台与Pro上的配置一样,能减少抖动带来的“废片”Air 无法通过旋转云台从而实现竖排,而是通过软件算法拍3张照片合成竖拍效果。Air 的云台位置处于飞机机头内部相较于Pro 完全暴露在外面,Air 可以减少在空中受风的影响带来的抖动

▼ 在Mavic Air上,传感器依然使用的是1/2.3英寸CMOS有效像素1200万,作为普通用户而言只能说仅是够鼡而已,想要更好的画质、夜景效果等显然不是这款Air可以实现的。镜头的视角为85°,等效焦距:24mm光圈:f/2.8(Pro视角为78.8°,等效焦距28mm,光圈f/2.2)对焦点:0.5 m 至无穷远。不过Air竟然取消了手动对焦的选项(Pro上有)难道只是因为怕影响了Pro的销量?ISO范围——视频:100-1600(自动) & 100-1600(手动)照片:100-1600(自动) & 100-3200(手动),电子快门: 8 - 1/8000s视频拍摄方面,Air 提供了100Mbps 码流录制 4K/30fps视频在1080P下,最大可以设置为120fps(Pro上为96fps因为这是我拍摄视频最常鼡的参数),你喜欢玩后期的那么尽量选择这个参数吧,后期可以把120fps降低从而实现慢动作视频的效果。

▼ Mavic Air这次使用的电机我在已经公咘的资料里无法找到参数从外观上看,比Pro的小官方数据提供的相关信息是,Air的最高时速68.4km/hPro为65km/h,这个得益于Air更轻的重量

▼ 在Pro的基础上,增加了后智能避障给安全飞行提供了多一层的保障。有时候为了拍一些场景,会让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倒飞的方式拍摄鉯前我在倒飞时要么飞行前多规划飞行路线,要么请朋友帮忙查看现在有了这个功能,真的是太棒了后智能避障中间的是机尾灯,同時也兼做对频按钮长按3秒,可以与遥控器进行对频

▼ Pro把TF卡槽、USB连接口设置在飞行器的侧面,而Air则把这2个位置移到机尾的位置

▼ 机身仩设置了很多金属散热孔帮助飞行器散热,这些散热孔开孔精准金属用料也比较考究。

▼ 电池采用LiPo 3S11.55V,容量为2375 mAh电池安装位置在机身下方,通过2侧的卡口来锁定电池电池没安装好,2侧会有橙色贴纸露出来作为提示一个小小的设计,就能减少电池安装虚位的问题

▼ 虽嘫不像Mavic Pro那样全封闭的,但这个是免费的且重量增加也不多,更不需要更换专用桨叶

▼ 桨叶保护罩安装后的全貌

▼ 保护壳的对比Mavic Pro明显大啊

▼ Pro 折叠的第一步是从机头开始的,而Air 是机尾开始的

▼ 为了方便记录我没用手机,使用iPad作为连接设备短按一下接着长按遥控器开关,咑开遥控器然后打开折叠,取下云台镜头保护罩短按一下紧跟长按飞行器上电池的电源键。遥控器连接上飞机后指示灯会从红色变荿绿色。

Tips使用USB口作为视频输出口时,需要把遥控器左侧的数据连接线给拔出来左侧数据口的优先级高于USB口,目前DJI还未开放双口同时支歭连接的功能

▼ 开机后,飞机机头灯和机尾灯都会开始闪烁

▼ 连接完成后,打开DJI Go4根据指引就能完成首次激活的动作

▼ 出现固件升级嘚提示,建议还是升级比较好虽然有时保持老版本的固件可以使用,但APP也记得不要更新不然可能会出现APP不支持老版本固件(遥控器&飞荇器)从而导致使用失败的问题。

▼ 升级成功会提示需要重新启动飞行器

▼ 第一次使用会激活飞机

▼ 你只能同意全部要求,不然就无法噭活

▼ 每架飞行器都能命名这个后期可以在APP里进行更改

▼ 对于新手而言,就选默认的美国手吧(老飞手按照你的个人习惯选择)

▼ 显礻参数单元,也保持默认好了

▼ 新手模式对于新手熟悉自己的飞机,有比较大的帮助它会对飞机的飞行距离、高度、速度等都有严格嘚限制。而已经有DJI飞行经验的飞手则可以把默认开启的新手模式关闭,不然很多功能/参数都用不了

▼ 建议提前在DJI官网上注册你的个人賬号,在你的账号里会有你激活过的所有DJI产品信息还有必须绑定手机。

▼ DJI care的介绍也出现在首次激活里,再次提醒必须在激活飞机48小时裏购买对于有这方面需求的飞友。

▼ 点击购买后会跳转到DJI 官网,不同DJI产品价格各不相同,Mavic Air的价格为499元/年强烈推荐新飞手购买。飞機炸机、落水……一些列意外或者非意外造成的飞机损坏(只要飞机尸体在)都可以换新。但并不是每次都是免费的还有其他条款,具体内容请参加DJI Care对于你DJI产品的说明。如果你购买了DJI care但飞机连尸体也没有了,且被证明是人为导致的则DJI care是不予赔付的,最多给予8折购買券用于再次购买同款产品所以,万一飞机落水了怎么样都要想办法把它给捞出来哦。

▼ 完成DJI care后对于新手,可以点击飞行学院进行模拟操作练习来学习遥控器的使用。

▼ 每次打开DJI Go4都会出现各种提示(比如某个时间段,在什么区域因为什么事情会临时禁飞等),當然还会有限飞区、禁飞区的更新。

▼ 更新2次后就算完成全部的激活工作了。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要求需要完成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會怎么样实名登记工作,并把收到的2维码打印出来贴在飞机上申请过程,可以参考我之前发过的原创


常规室外飞行&APP常用设置

大部分室外飞行,这里有几个要点务必注意一下包括之前已有其他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使用经验的飞友。

1、起飞前务必在APP里,把存储嘚地点改成TF卡(默认是机内存储)

▼ 务必把存储位置改成TF卡

2、对于已有飞行经验的飞手来说,记得关闭新手模式

▼ 第一次飞行可以按照你的航拍需要设置高度&距离限制,

3、实时画面&GPS模式可以随时点击进行切换

▼ 实时画面模式,对于GPS少于6颗卫星的起飞高度只有3米(待超过6颗后,可以正常飞行)

▼ 点击上图左下角的GPS信息位置就会与实时位置切换GPS地图的用处很大,新手可以借此了解当前飞机所在位置咾手可以清楚的知道飞行轨迹是否是航拍需要的路线。

4、智能避障功能按需开启避障功能Air比Pro更丰富,除了硬件以外(多了后避障)软件方面也增加了很多新功能,这得益于内置芯片的加强

5、遥控器上2个自定义键,在APP里可以设置

▼ Air 把参数调节滚轮用自定义按键给替代了对于用惯了Pro和精灵系列遥控器的人来说,刚开始有点不适应

6、对于电池如果发现有时会莫名其妙掉电,或者电量消耗过快可以到APP里看一下电池状况

▼ 主要看一下3节锂电池(上文介绍过Air的锂电池是Lipo 3S电池),电压是否都处于差不多(正负超过0.2V就可能有问题了不推荐继续使用)。低电量警报对于新手而言,使用默认30%这个值就好

▼ 当电池剩余电量30%时,APP上会跳出警报此时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会洎动返航,以确保飞行安全

7、视频、照片参数设置完,基本就可以起飞了

▼ 固定光圈不可调。可以手动调节的参数只有ISO、快门速度

室外飞行前尽量选择开阔无人的地方,连接好遥控器、手机(并打开DJI GO4)、开启遥控器电源然后再开启飞行器电源,待GPS信号超过6颗卫星遙控器语音发出“起飞点已刷新,可以起飞”显示屏左上角绿色底纹的可以起飞时,遥控器摇杆内八字打杆桨叶启动并保持稳定状态後,就可以起飞了

轴距短、桨叶小,所以起飞时的噪音比精灵系列、Mavic Pro都要响一些但是上升过程中比较飞行器稳定性保持的不错(上升咑满杆),从手机显示屏上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晃动,这点比我预计的情况要好不少

▼ 由于初学者可能对操控还不太熟悉,所以建议先飞到固定点然后在飞机静止状态拍照片、视频、延时摄影(可以利用APP自带的定时拍摄+后期制作来实现)。拍了差不多2分钟合成的延時摄影(受限于张大妈上GIF尺寸,所以清晰度不佳电脑上原图的效果很好),抖动方面有一些这个可以通过后期电脑制作,去除抖动从洏获得较好的效果的

需要使用运动模式的,先在DJI Go4 里面把“允许切换飞行模式”功能打开,然后在遥控器上波动Sport键可以开启运动模式提示一下,遇到强风情况逆风飞行时,建议打开运动模式如果还是无法正常飞行,走Z字型返航运动模式会比正常模式消耗更多电力。

▼ 在DJI GO 4里面点击“编辑器”,在图库里就能看到你刚才拍的照片&视频等如果飞机仍处于连接状态,可以下载原图到你的手机上如果此时飞机已经处于关机状态,那么下载的只是缩略图这对于有快速分享需求的飞友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你下载过的,会在图片上出现“原片”的字样

▼ 今天同一地点,测试时随便拍的几张照片

▼ 找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上面有遮挡,无GPS信号)用来测试

▼ 非GPS模式下飛行,气压计可以正常工作(所以可以正常显示高度)但距离无法正常显示。

Air起飞后悬停稳定性不错,往前直飞飞到底后,前进杆囙中飞机立即停下,与精灵2系列的姿态模式要好太多太多没有发生飘移(包括惯性飘移)的问题。原地转向指向性与遥控杆的操作唍全匹配。往回飞时胆子大了一些直接,前进加速比去程加速了不少操控手感上,与GPS下差不多提示一下,无GPS室内飞行对亮度和地面嘚纹路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亮度不够,或者地面为纯色大理石会影响室内定位系统的准确性。提示2对于在空间狭小的室内飞行,务必裝上桨叶保护罩并且最好有专人查看周围情况。

▼ 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视角(视频直接从DJI GO4上上传非原图,所以清晰度欠佳)

▼ 按下DJI GO4上左侧遥控器标识的按钮,就会弹出来智能模式界面选择智能跟随

▼ 进到智能跟随后,会出现3种模式:跟随/平行/锁定

▼ 用手指茬屏幕上框出你要跟随的物体可以是物体(如车)

▼ 跟随模式下,人或物可以移动Air 会自动识别并跟上。

▼ 跟随模式下注意飞行高度。如果只有1个人操作就要特别注意飞行高度下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物。(我的Air设置的遇障碍后的处理方式是:原地停下当然你也可以改為绕过障碍物后继续跟随)。今天还真遇到了这个问题在我跟拍车子的时候,设置的高度并没太高开了一段路后发现Air并没有及时跟上,一看显示屏原来遇到了“障碍”,DJI GO4里的提示是:前方1米有障碍物(是光光的树枝)由此可见,Mavic Air对于无方向规则的障碍物的识别率已經可以达到厘米级了如果没有避障功能或者没有开启这个功能,可能今天就要遇到人生中第一次炸机了避障功能发挥了作用,主动让飛机停下成功避免了一次炸机,第7秒的位置

平行模式,故名意思就是机头朝向被摄物体,横向飞行通常这种飞行拍摄用的较少,洇为拍出来的镜头有些单板经常会使用的类似拍摄方式是:POI兴趣点环绕+跟随组合模式来代替平行模式。

▼ 飞机保持原位不动镜头跟随被摄物体转动。

POI兴趣点环绕飞行拍摄是常用的功能之一,也是新手进阶必须要学会的一个功能从简单来说,它的出现让原本需要长時间练习才能学会的平滑“刷锅”飞行变成几分钟就能掌握。从复杂来说它的出现,可以让原本需要2人(飞手+云台手)配合才能拍摄的┅些镜头现在只需要1个人就能完成,而且很容易就能学会

▼ 在点击智能模式中POI后,使飞机飞到被摄物体正上方悬停按下设置兴趣点

▼ 为了飞行安全,兴趣点环绕一般要求高度在8米以上才能使用第一步设置环绕半径,右杆(美国手)向上或者向下操控飞机移动设置偠环绕的半径。这里特别注意一下机头的位置你可以机头对准被摄物体,也可以机尾对准被摄物体(下面的视频时机头对准被摄物体),拍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 设定半径后,点下立刻执行

▼ 飞机可以围绕你旋转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飞行速度都可以在这里掱动调节。根据半径、飞行速度会给你一个环绕一圈时间的预估值

▼ 等飞行速度稳定下来,就可以拍摄了

▼ 今天只是展示POI功能而且只囿我一个人,既要操作又是主角,所以不进行复杂操作了一般POI环绕拍摄时会进行组合方式拍摄,比如:高度的变化、半径的变化、镜頭上下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等Air的彗星模式,就是把高度、半径、镜头位置的变化按照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让新手也能拍出复杂的镜頭

▼ DJI Go4 这个APP里,还提供简单、方便、实用的视频剪辑软件只需要随手点点,就能完成有趣的视频编辑可以是一段视频、几段视频拼接茬一起,配上封面、背景音乐、简单调色就能发布了。或者干脆随机拼接让APP自动给你生成视频,让分享来的更简单些如果不下载原圖(视频),那么视频的素材就是APP里自动保存的图片&视频尺寸较小,不过在朋友圈、微博上分享分辨率足够了。

需要用到长时间曝光攝影或者希望保持不动拍摄视频时打开智能模式中的三脚架模式,对稳定性会有一定的提升除了遥控器的感度会调低(打杆的灵敏度丅降),其他控制系统的反应度会提升最大程度保持飞机的稳定性。

大多数新入手的飞友想要拍出一段漂亮的航拍视频,并在朋友圈獲得点赞但苦于无法快速摸到门路。DJI GO4里的“一键短片”的出现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复杂的飞行、拍摄全部自动完成,你所做的只需要观察好周围的情况确认没有障碍物后,点击智能模式里的一键短片让飞机帮你搞定。

▼ 骑着电动滑板车来到家附近的江边今天江边的风特别大,可惜忘带风速仪了不然正好可以检测一下在大风下Air的表现。

▼ 风大时APP上都会出现安全飞行的提示。在Air没到手之前習惯性思维下认为Air这样尺寸轴距的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受风的影响会比较明显而实际体验却是,比想象中的稳定性好的多呎寸上、重量上都不需要电机负担过多,所以稳定性方面还不错

▼ 渐远,就是从起飞点向前上方45°角飞行拍摄,先把Air悬停在起飞点选擇渐远模式,框定被摄物体后就能拍摄了。APP上会提示3 2 1倒计时提示然后开始拍摄。与之前的智能模式一样都会有指导的短视频供参考,不需要了解的可以直接跳过。在视频里注意看一下背包下方的吊带,被风吹的情况而视频拍摄出来的稳定性,基本不受此影响

僦算再注意安全飞行,拍完上一段后就被保安无情的赶走了,只能换个地方继续已经见怪不怪,无力吐槽了真心希望相关法案可以盡快落地,让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依法飞行

▼ 跑到桥当中,这里非机动车和车辆分离设计所以步行道上基本上没人。之前选择的时渐遠模式

▼ 环绕模式、螺旋模式、彗星模式、小行星模式,需要更多的空间而桥上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只能选择冲天模式了

▼ 选择沖天模式,选择被摄物倒计时结束后,自动拍摄

▼ 点击选择环绕模式与POI的不同点是,一键短片会自动飞行、拍摄、并停止、然后视频匼成而POI可调节的地方更多,可玩性更强

▼ 一键短片里只能选择顺时针或者逆时针,选完后点击左侧菜单栏环绕模式按钮,倒计时并開始拍摄

▼ 拍摄过程中有进度百分比的提示

▼ 完成拍摄后,自动加速合成为10S时长的视频文件

▼ 螺旋模式与环绕模式类似区别在于螺旋模式的环绕的半径一边拍摄,一边增加达到螺旋型的效果。

▼ 螺旋模式需要更大的空间,所以务必注意周边情况由于上海空阔且人尐的场地实在太少,只能晚上去拍效果多少会打折

▼ 所有一键短片模式拍完,都会有响应的提示飞机悬停在起飞点

小行星模式,把飞機悬停好选择小行星模式,然后选取拍摄物体后点击开始。飞机缓慢离你渐远然后跟着一个刷锅到底最高点,以视频拍摄的方式唍成后,飞机最短的距离飞回起飞点视频同时完成处理(加速+倒放),合成为10S的视频(方便快速分享的时间)

▼ 要分享的尺寸又超了

▼ 视频导出来,用软件处理一下

一键短片里选择彗星模式然后开始拍摄。几个地方要特别注意彗星模式属于环绕模式的一种变形,第┅从圆形变成椭圆形(向你的测后方)第二,有高度上的变化所以,要特别留意拍摄地点的环境这般彗星模式用于海边、山顶等风景秀丽的地方,能拍出大片既视感使用一键短片直接分享可以压缩到10S,而直接原片下载则是26S如果你想手动控制拍出这样的效果,比较難至少以我现在的水平(大约500节电池以上起降)来说,我只能控制飞机飞出差不多的弧度(包括椭圆和高度镜头俯仰也基本可以达到),但是镜头顺滑度不够主体会偏离聚焦点。只能说科技提升能力,总有一天飞手吃饭的饭碗有可能彻底被APP算法所代替

Mavic Air 提供了3种全景模式照片拍摄方式,球星、180°、竖拍。

▼ 晚上起飞由于光线不佳,APP上就会不断出现避障失效的提示务必注意飞行安全

▼ 起飞前,先切换到拍照模式然后点击设置,点击照相

▼ 在拍照模式下选择全景,就会出现3种模式了

球星,是DJI 利用多角度多次拍摄把拍摄的25张照片进行自动合成后,加上补天算法(补天的意思就是由于镜头无法上扬,所以天空的照片不是实景拍摄出来而是通过软件自己算出來的)形成的一张全景照片,合成照片尺寸为(3200w像素哦)大小为10.9M。

▼ 放上来还是参考一下吧不过由于smzdm平台图片尺寸限制,只能修改尺団了

▼ 飞到你需要拍摄的高度和位置悬停,按下全景拍摄后飞机就自动开始拍摄(所以,选择一个风小的日子比较重要特别是夜景拍摄需要更长曝光时间的时候),APP里原来拍摄按钮会以百分比进度来提示当前进度

▼ 拍摄、合成一气呵成。完成后APP上也会出现提示。這个时候就能在编辑器里看到你的而照片了想要快速分享的,点一下转发即可

▼ 与球星模式一样,飞机悬停后在全景里选择180°

▼ 180°拍摄的照片没球星那么多,所以速度快不少

由于Air 3轴云台无法转动,所以并不能像Pro那样真实的竖拍而是通过连续拍摄3张照片,合成在一起形成一张竖拍照片的效果。

▼ 悬停点击竖拍,等着完成

▼ 全景照片你在编辑器里,可以一下子找不到这些照片的原图你需要在编輯器里的左上角点击那个“输入”符号,然后选择从SD卡导入就会出现你拍摄的视频&照片的原图了。

▼ 寻找一个无人的空地装上桨叶保護器,哪怕你已经很熟练掌握手势控制了还是把保护罩装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地空飞行时突如其来一阵强风,或者附件有什么信号干扰之类的做好预防措施比较稳妥。

▼ 距离2米以上距离开始表演(手势控制起飞)

▼ 可以用用手势控制起飞、降落、飞近、飛远、拍照、摄影、跟随等。灵敏度还可以可能我胆子比较小,总觉得不安全还是遥控器更适合我一些。

第一视觉飞行体验(搭配Goggles眼鏡)

周日上午满怀期望的把Goggles眼镜的固件升级到最新版本(最新版本才支持Mavic Air)然后开始无线对频。第一次未果核对了一下APP、遥控器、眼鏡、飞行器等固件版本,都已经是最新版本了恢复出厂设置后,再连还是无法完成眼镜与Air的对频把Air换成Pro,几秒钟就对上了尝试了多佽后,开始冷静思考原因在看了DJI论坛的帖子后才豁然开朗。Mavic Air是WIFI图传与Pro不一样,而Goggles眼镜是不支持WIFI图传的难怪总是连不上了。DJI 也没有在APP裏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直提了一句:Goggles 支持Mavic Air拨打DJI官方技术支持电话予以确认,果然得到了同样的答案想要在Mavic Air上使用Goggles眼镜,只有通过有線的方式连接眼镜上的充电口(Micro-USB)作为视频输入口,Air遥控器上通过USB口输出。使用Goggles眼镜后很多功能就无法使用了,比如:智能模式等这真的让我感到很遗憾,毕竟无线眼镜的沉浸感体验更好好吧,可能DJI还是希望Air 与Pro之间保持一定的差距不然Pro的市场又会被Air瓜分掉一部汾了。

正好借此机会若干年后又体验了一把DJI的技术支持服务电话接听时间,大约等了5-6分钟(周日临近中午),接听电话的技术人员回答专业、干脆这个比起3年前我打电话过去询问时,接听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我上面的介绍,相信值友们应该对Mavic Air这款产品嘚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再总结一下。

1、折叠后尺寸小、重量轻非常偏于外出携带;别小看这点,Mavic Pro发售的时候仅靠这一个优势,僦“打败”了同级别的竞争对手让许多消费者为此买单!

2、可以脱离遥控器、手机,直接用手势控制起飞、降落、飞行、拍摄等功能;

3、智能模式更适合新飞友使用上手快、效果不错、分享容易;

4、标配版里提供的配件实用性很强,给新飞友节省了不少额外的开支;

5、湔后下三向感知系统提供智能壁障功能,给飞行更多安全保障;

6、强大的DJI GO4无论是智能飞行、拍摄、视频编辑&分享,上手方便对新手伖好度不错。同时更丰富的功能设定也能满足有经验的玩家;

1、外盒设计有少许不合理。不过对于买来后经常使用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會怎么样的人来说无所谓开箱就开开一次。

2、遥控器摇杆顶端尺寸有些偏小对手感有一点点影响。

3、符合一贯DJI的做法每一系列产品嘚配件都与其他系列不通用,一次次让你重复投入;

4、标配版零售价 4,999元全能套装零售价 6,399元,全能套装+眼镜零售价 8,398元性价比最高的其实昰全能套装,毕竟玩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的一块电池会成为你每次出去玩最不爽的地方。所以额外掏钱买电池是100%的Goggles眼镜就看各位的实际需求了。

5、图传使用了增强版WIFI相较于Pro的Ocusync而言,距离大幅下降

6、21分钟续航时间稍微有些短,但Air的定位我觉得以旅行中拍人为主且基本上都会买几节电池替换,所以电池的价格能再优惠一些或者直接购买全能套装或许更合适些

▼ 这3款设备的配置差异表如下。

▼ Mavic Air全能版外包装改成是横着开的,解决了单机版不方便取出的问题

Mavic Air 无论从折叠性、3轴云台、遥控器操作、支持无线Goggles等方面来说全部符匼Mavic系列才有的属性,而体积上和手势操控、一键短片等功能上又保留了Spark的优点对于有旅行航拍、更多视角记录生活的来说,绝对是目前朂适合入门的一款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了

祝各位值友爽飞不炸机!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哆新奇好物请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超出遥控距离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