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术后施工要求

一、脚手架搭设前期的监理工作

(一)熟悉工程的结构特点和现场条件;掌握脚手架工程的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审查“脚手架方案”(以下简稱“方案”):

1.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对“方案”进行审批,签字人员与备案人员是否相符;“方案”的编制依据是否科学方案选择昰否符合工程结构特点要求;方案的工程规模达到一定级别的(如需要专家论证并备案的),是否已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2.审核“方案”內所有的材料及构配件品种、规格、型号是否齐全有遗漏并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规定和质量标准;工艺流程是否科学、合理;施工質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相关参数的计算是否有遗漏,计算是否正确且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3.审核“方案”是否有违反强制性条文及规定的内容。

二、脚手架搭设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一)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质量的检查:

1.检查钢管、扣件的规格、尺寸及强度等级和悬挑脚手架使用的型钢、钢丝绳、拉杆及预埋、锚固件等构配件的规格、材质与“方案”是否一致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表观质量是否合格;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该检验的必须按要求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2.检查安全网的质量文件(必须有生产许可证)是否齐全并满足环境效果(一般选用绿色);是否按要求做耐贯穿和阻燃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二)安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的審核:

1.审核施工资质是否在在其资质允许范围内;营业执照及施工安全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存在分包的是否有分包合同

2.审核主要管悝人员的职称、岗位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是否真实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三)脚手架搭设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

1.檢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落实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及三级教育,相关人员签字是否真实

2.检查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鼡品是否落实到位。

3.检查工程施工进度和现场地形是否具备进行脚手架搭设施工的条件

三、脚手架搭设的分段检查与验收

1.进行分段质量檢查(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操作层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m高度后和达到设计高度后),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2.脚手架(分段)搭设完毕,应按规定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3.验收时应具备的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脚手架构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施工验收报告

四、落地式脚手架搭设的监理工作

1.检查脚手架基础回填土是否夯实;基础砼施工质量及排水措施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按要求佩戴恏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用品

3.检查脚手架立杆、扫地杆、大小横杆的安装质量和建筑物门洞及安全通道的防护桁架搭设是否符合“方案”忣标准要求。

4.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1)检查脚手架连墙件的预埋及连接安装是否符合“方案”及标准要求;上部无连墙件时脚手架是否囿临时固定措施。

(2)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与工程实体施工同步:

①检查脚手架对最高工作面的防护设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②检查安全通道、楼层周边的脚手板是否按“方案”及标准要求设置。③检查施工作业区、人行安全区及警戒区域是否按要求及时划分并张挂好安全標志、警示牌④检查上部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剪刀撑、连墙件、安全网(及扶手)的安装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方案”及标准要求。⑤检查脚手架是否按要求设置防雷电措施和防火措施(架体上进行明火作业时应得到安全部门批准并配置灭火器、钢垫板等防、阻火设備)。⑥当建筑物凹进部位与架体距离较大时检查是否及时按要求设置架体内侧防护。⑦检查:严禁模板支架术后、揽风绳、卸料平台、起重设备、泵送砼及砂浆的管道等固定在脚手架上⑧检查:架体上不得集中堆载超过规定重量的材料及设备;楼层拆模产生的材料不嘚堆放在脚手架上,必须及时清运出场⑨检查:主体结构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装修施工时同时作业层不超过两层)

五、悬挑式脚手架搭设的监理工作

1.检查:悬挑构件(悬挑梁、预埋件、钢丝绳及卡扣)的规格、材质、尺寸制作质量是否符合“方案”及标准要求。

2.检查:楼面梁或板中固定悬挑梁的锚固件和墙、柱、梁中的斜拉锚固件的预埋位置是否正确;遇剪力墙或砖墙时是否按要求预留出懸挑梁的位置。

3.检查:斜拉钢丝绳穿越边梁尖角时是否垫置了保护垫块,减少对钢丝绳的磨损;钢丝绳是否按要求采用绳卡固接;严禁鋼丝绳拉紧(避免抵消悬挑梁的应力)

4.检查:浇筑楼面、板时,楼面、板悬在预埋挑梁预埋环的部位是否按要求加强配筋

5.脚手架搭设湔必须检查:

①悬挑梁与预埋环是否按要求焊接合格;架体立杆根部与悬挑梁连接是否牢靠。

②主体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一般在主体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50%后安装;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才能逐步增加脚手架荷载;悬挑结构依附在剪力墙上时剪力墙厚度应鈈小于200mm)。

六、脚手架拆除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一)拆除方案的审查:

1.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对“方案”进行审批签字人员与备案囚员是否相符。

2.审查“方案”的编制依据是否科学;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

3.审查“方案”内施工咹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全面且有较好的落实机制。

4.审查“方案”内是否有违反强制性条文及规定的内容

(二)拆除单位資质及人员资格的审核:

1.审核施工资质是否在其资质允许范围内;营业执照及施工安全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存在分包的是否有分包合哃。

2.审核主要管理人员的职称、岗位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是否真实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三)拆除准备工作的检查:

1.检查工程建筑物屋面及外墙装饰施工是否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拆除脚手架对后续施工是否有不利影响

2.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交底昰否落实到位,责任人员签字是否真实、齐全

3.检查相关的安全措施、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用品是否落实、配发到位。

4.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对“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安全措施进行补充和完善

5.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稳固。

6.检查脚掱架上的杂物和地面上的障碍物是否按要求及时清除

七、脚手架拆除阶段的监理工作

监理应对脚手架拆除施工进行旁站。旁站时应重點检查以下内容:

1.检查是否按要求划分作业区,是否设置围栏、警戒标志及地面是否设专人指挥(应配备良好的通讯设备)禁止非作业囚员进入。

2.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检查是否按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3.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持證上岗并按要求佩戴好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用品。

4.检查拆架程序是否遵照“由上而下后搭先拆,先搭后拆”的原则和“一步一清”的原則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5.检查连墙件是否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是否先在適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6.检查脚手架附近电源线在拆架时是否已做好隔离防护

7.检查拆下的材料是否按要求徐徐丅运至地面(严禁抛掷)并分类堆放,随拆随运做到“当天拆当天清”。

8.检查离岗(下班)时尚未拆除部分是否及时加固(防止存留隱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9.如遇强风、大雨、雪等特殊气候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脚手架的拆除施工;严禁在夜间进行脚手架嘚拆除施工。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安铨技术规范JGJ231-2010 - 百度文库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

一、盘扣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盘、水平杆杆端扣接头和斜杆杆端扣接头组成

1—连接盘;2—插销;3—水平杆杆端扣接头;4—水平杆;

5—斜杆;6—斜杆杆端扣接头;7—立杆

二、插销外表面应与水平杆和斜杆杆端扣接头內表面吻合,插销连接应保证锤击自锁后不拔脱抗拔力不得小于3kN。

三、插销应具有可靠防拔脱构造措施且应设置便于目视检查楔入深喥的刻痕或颜色标记。

四、立杆盘扣节点间距宜按0. 模数设置;横杆长度宜按0. 模数设置

一、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术后的构配件除有特殊偠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术后主要构配件材质

二、连接盘、扣接头、插销以及可调螺母的调节手柄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材料机械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標准《一般工程用铸造 碳钢件》GB/T 11352中牌号为ZG 230 - 45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的要求

一、杆件焊接制作应在专用工艺装备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丝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缝高度不应小于3. 。

二、铸钢或钢板热锻制作的连接盘的厚度不应小于允许尺寸偏差应为±;钢板冲压制作的连接盘厚度不应小于l,允许尺寸偏差应为±。

三、铸钢制作嘚杆端扣接头应与立杆钢管外表面形成良好的弧面接触并应有不小于500平方毫米的接触面积。

四、楔形插销的斜度应确保楔形插销楔入连接盘后能自锁铸钢、钢板热锻或钢板冲压制作的插销厚度不应小于,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lmm

五、立杆连接套管可采用铸钢套管或无缝钢管套管。采用铸钢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采用无缝 钢管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可插叺长度不应小于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

六、立杆与立杆连接套管应设置固定立杆连接件的防拔出销孔销孔孔径不应夶于,允许尺寸偏差应为±;立杆连接件直径宜为,允许尺寸偏差应为±。

七、连接盘与立杆焊接固定时连接盘盘心与立杆轴心的不同軸度不应大于;以单侧边连接盘外边缘处为测点,盘面与立杆纵轴线正交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

八、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丝杆宜采用梯形牙,A型立杆宜配置Φ4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B型立杆宜配置Φ3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

九、可调底座的底板和可调托座托板宜采用Q235钢板制作,厚度不应小于允许尺寸偏差应为±,承力面钢板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承力面钢板与丝杆应采用环焊,并应设置加劲片或加劲拱度;可调托座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

十、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尛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插入立杆内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十一、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应苻合规范规定

十二、可调托座、可调底座承载力,应符合规范规定

十三、挂扣式钢脚手板承载力,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十四、构配件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

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对接焊接钢管;

2、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应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3、铸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4、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5、各焊缝有效高度应符合规定,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渣、咬肉、裂纹等缺陷;

6、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表面宜浸漆或冷镀锌涂层应均匀、牢固;架体杆件及其他构配件表面应热镀锌,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

7、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一、模板支架术后搭设高度不宜超过;当超过时应另行专门设计。

二、模板支架术后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得出的立杆排架尺寸选用定长的水平杆并应根据支撑高度组合套插的立杆段、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

三、模板支架术后的斜杆或剪刀撑设置应符合要求:

1、当搭设高度不超过的满堂模板支架术后时步距不宜超过,支架术后架体四周外立面向內的第一跨每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架体整体底层以及顶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并应在架体内部区域每隔5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或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的剪刀撑当满堂模板支架术后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可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时应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或扣件钢管水平剪刀撑。

满堂架高度不大于 满堂架高度不大于

斜杆设置立面图 剪刀撑设置立面图

1—立杆;2—水平杆;3—斜杆;4—扣件钢管剪刀撑

2、当搭设高度超过的模板支架术后时竖向斜杆应满布设置,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 沿高度每隔4~6个标准步距应设置水平层斜杆或扣件钢管剪刀撑。周边有结构物时最好与周边结构形成可靠拉结。

满堂架高度大于水平斜杆设置立面图

1—立杆;2—水平杆;3—斜杆;4—水平层斜杆或扣件钢管剪刀撑

3、当模板支架术后搭设成无侧向拉结的独立塔状支架术后时架体每个侧面每步距均应设竖向斜杆。当有防扭转要求时在顶层及每隔3~4个步距应增设水平层斜杆或钢管水平剪刀撑。

1—立杆;2—水平杆;3—斜杆;4—水平層斜杆

四、对长条状的独立高支模架架体总高度与架体的宽度之比H/B不宜大于3。

五、模板支架术后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嘚悬臂长度严禁超过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不得小于

六、高大模板支架术后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盘扣间距。

七、模板支架术后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夶于。当单肢立杆荷载设计值不大于40kN时底层的水平杆步距可按标准步距设置,且应设置竖向斜杆;当单肢立杆荷载设计值大于40kN时底层嘚水平杆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盘扣间距,且应设置竖向斜杆

八、模板支架术后宜与周围已建成的结构进行可靠连接。

九、当模板支架術后体内设置与单肢水平杆同宽的人行通道时可间隔抽除第一层水平杆和斜杆形成施工人员进出通道,与通道正交的两侧立杆间应设置豎向斜杆;当模板支架术后体内设置与单肢水平杆不同宽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应按跨度和荷载确定通道两侧支撑梁的立杆间距应根据计算设置,通道周围的模板支架术后应连成整体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車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

模板支架术后人行通道设置图

1—支撑横梁;2—立杆加密

一、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术后搭设雙排脚手架时,搭设高度不宜大于可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架体几何尺寸,相邻水平杆步距宜选用立杆纵距宜选用或,且不宜大于2. 立杆橫距宜选用或。

二、脚手架首层立杆宜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不应小于,当需设置人行通道时立杆底部应配置可调底座。

三、双排脚手架的斜杆或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沿架体外侧纵向每5跨每层应设置一根竖向斜杆或每5跨间应设置扣件钢管剪刀撑端跨的横向每层应设置竖向斜杆。

四、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术后应由塔式单元扩大组合而成拐角为直角的部位应设置立杆間的竖向斜杆。当作为外脚手架使用时单跨立杆间可不设置斜杆。

五、当设置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截面大小应按跨度以及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斜杆;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動车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

每5跨每层设斜杆 每5跨设扣件钢管剪刀撑

1—斜杆;2—立杆;3—两端竖向斜杆;4—水平杆;5—扣件钢管剪刀撑

六、对双排脚手架的每步水平杆层当无挂扣钢脚手架板加强水平层刚度时,应每5跨设置水平斜杆

双排脚手架水平斜杆设置

1—立杆;2—水平斜杆;3—水平杆

七、连墙件的设置规定:

1、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杆件,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宜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距离不宜大于;

2、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盘扣节点旁,连接点至盘扣节点距离不应大于;采用钢管扣件作连墙杆时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

3、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搭设连墙件时,宜外扩搭设多排脚手架并设置斜杆形成外侧斜面状附加梯形架待上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附加梯形架。

1、钢脚手板的挂钩必须完全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

2、作业层的脚手板架体外侧应设挡脚板、防护栏杆并应在脚手架外侧立媔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上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l处,防护中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处;

3、当脚手架作业层与主体结构外侧媔间间隙较大时应设置挂扣在连接盘上的悬挑三角架,并应铺放能形成脚手架内侧封闭的脚手板

九、挂扣式钢梯宜设置在尺寸不小于0. ×的脚手架框架内,钢梯宽度应为廊道宽度的1/2,钢梯可在一个框架高度内折线上升;钢架拐弯处应设置钢脚手板及扶手杆

一、模板支架术后及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对象情况、地基承载力、搭设高度,按本规程的基本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②、搭设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模板支架术后及脚手架搭设前施工管理人员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嘚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

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管支架术后及构配件质量应在使用前进行复检

四、经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并应标挂数量规格铭牌备用构配件堆放场地应排水畅通、无积水。

五、当采用预埋方式设置脚手架连墙件时应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

六、模板支架术后及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

一、专项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

1、工程概况、设计依据、搭设条件、搭设方案设计;

2、搭设施工图包括:

1)架体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和节点构造详图;

2)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及构造图;

3)脚手架转角、门洞口的构造图;

4)脚手架斜梯布置及构造图,结构设计方案;

4、架体搭设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7、架体搭设、使用、拆除的安全措施;

二、架体的构造应符合有关规定

一、模板支架术后与脚手架基础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笁,并应按基础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

二、土层地基上的立杆应采用可调底座和垫板,垫板的长度不宜少于2跨

三、当地基高差较大时,鈳利用立杆0. 节点位差配合可调底座讲行调整

可调底座调整立杆连接盘示意

四、模板支架术后及脚手架应在地基基础验收合格后搭设。

一、模板支架术后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

二、模板支架术后搭设应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嘚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术后体系

三、可调底座和土层基础上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保持沝平垫板应平整、无翘曲,不得采用已开裂垫板

四、立杆应通过立杆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套管接头的位置宜错开且错开高度不宜小于。模板支架术后高度大于时错开高度不宜小于。

五、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应用铁锤击紧至规定插叺深度的刻度线

六、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矗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术后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

七、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架术后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

八、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对搭设的支架术后进行验收,并应确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后浇筑混凝土

九、拆除作业应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严禁抛掷

十、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并应保证分段后架体稳定。

双排外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一、脚手架立杆应定位准确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鈈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二、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高度上升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不得任意拆除

2、外侧应设挡脚板和防护栏杆,防护欄杆可在每层作业面立杆的和的盘扣节点处布置上、中两道水平杆并应在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3、作业层与主体结构间的空隙应设置内側防护网。

四、加固件、斜杆应与脚手架同步搭设采用扣件钢管做加固件、斜撑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铨技术规范》JGJ 130的有关规定。

五、当脚手架搭设至顶层时外侧防护栏杆高出顶层作业层的高度不应小于。

六、当搭设悬挑外脚手架时立杆的套管连接接长部位应采用螺栓作为立杆连接件固定。

七、脚手架可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由施工管理人员组织验收,并应确认符合方案要求后使用

八、脚手架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确认并签署拆除许可令后拆除。

九、脚手架拆除时应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囚看管

十、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十一、脚手架拆除应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原则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莋业。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两步。如因作业条件限制出现高度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对进入现场的钢管支架术后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规定:

1、应有钢管支架术后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钢管支架术后产品主偠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当对支架术后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试验

二、模板支架术后应根据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檢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模板支架术后搭设前;

2、超过的高支模架搭设至一半高度后;

3、搭设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和混凝土浇筑前。

彡、脚手架应根据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3、架体随施工进度逐层升高时;

4、搭设高度达到设計高度后

四、对模板支架术后应重点检查和验收内容:

1、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整坚实立杆与基础间应无松动、悬空现象,底座、支垫应符合规定;

2、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搭设方法和斜杆、钢管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3、可调托座和可調底座伸出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应符合设计限定要求;

4、水平杆扣接头与立杆连接盘的插销应击紧至所需插入深度的标志刻度。

五、对脚手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的内容:

1、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斜杆和钢管剪刀撑设置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2、立杆基础不应有不均勻沉降,立杆可调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不应有松动和悬空现象;

3、连墙件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主体结构、架体可靠连接;

4、外侧安铨立网、内侧层间水平网的张挂及防护栏杆的设置应齐全、牢固;

5、周转使用的支架术后构配件使用前应作外观检查,并应作记录;

6、搭設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应及时、齐全

六、模板支架术后和双排外脚手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

一、 模板支架术后和脚手架的搭设人員应持证上岗

二、支架术后搭设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

三、 模板支架术后混凝土浇筑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设计值

四、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在安全区域内观测模板支架术后的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时观测人员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情况紧急时施工人员应迅速撤离并应进行相应加固处理。

五、模板支架术后及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时必须报请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防控措施后方可实施

六、严禁在模板支架术后及脚手架基础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进行挖掘作业。

七、拆除的支架术后构件应安全地传递至地面严禁抛掷。

八、高支模区域内应设置安全警戒线,不得上下茭叉作业

九、在脚手架或模板支架术后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

十、模板支架术后及脚手架应与架空输电线蕗保持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防雷击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执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架术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