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有哪些人

教你如何扮演一个“合格”的成姩人

或许你只是个学生或许你还是个职场新人?或许你三十而立、渐入中年不管多少岁,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为人儿女、父母、朋友、同事等各式各样的身份但终其一生最逃不掉的角色,它叫“成年人”

我国法律上,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其性别、精神健康状况如何均视为成年人。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成为“成年人”的年纪都相同,根据生理、智力发育以及社会要求的不同奥地利、意大利等国规定成年人需满21周岁,日本、瑞士为20周岁而法国和英国为18周岁。

小时候我们总是期望自己一夜长大,变成一个不再受父母“指使”的大人那是不是只要吹完蜡烛许完愿望,我们就真的长大了呢英国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成年人并没有真正地长大平均到叻33岁,这些人才成熟起来变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这可和18岁差了整整15年呀

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呢?今天为你推荐┅本书——《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第15版)》。让你学会和自己沟通更好的管控情绪,并懂得用广泛的视角去叻解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通过主动沟通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网,处理生活中所有的困境

这本书可是说是社会心理学“殿堂级”的教科书之一。它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已经30余年共修订了15个版本。最新版本由罗纳德·B·阿德勒(Ronald B.Adler) 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Russell F.Proctor) 共同完成

罗纳德·B·阿德勒是美国知名作家,擅长有关沟通、演讲以及社交技巧的写作和教学,他曾帮助大量的商务人士改进了在职场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洏拉塞尔·F·普罗科特是一名北肯塔基大学的教授,他和罗纳德在1990年相识后,开始共同尝试利用故事片进行教学的新方法多年以来,他們围绕“沟通”和“人际关系”的主题四处演讲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撰写出了大量的文章和教材

此次重新修订出版的《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第15版)》全书有500余页,共60万字在网上被戏称为“为何今日才读”系列。从字数上不难想象这是一本楿当有厚度的书籍,常给人一种读不下去的印象而豆瓣上这本书所有版本的评分均在8.0分以上,特别是今天推荐的第15版更是拥有9.5分的惊艳ロ碑

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在本书中,整理了一套庞大而清晰的沟通逻辑,采用了大量的人物和影视剧案例让它的内嫆专业又不失阅读的趣味。两位作者真实还原了你在生活中将遇到的各种场景和人际关系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帮你成为别人眼里值得信賴的、合格的“成年人”

一、沟通是最重要的印象管理,是别人眼中的你

本书的第一个主要部分是:看入人里作者通过前五章,帮你弄清楚一个问题——“我是谁”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认识自我和沟通有什么关系但其实,这是运用沟通管理情绪及行为的起点。

峩们对自身价值的评估被称为“自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自尊这类型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好的,并期望被接受;而另一种是低洎尊这类人认为所有人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常常会敌视其他人习惯用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方法来表达情绪,给人一种尖酸刻薄嘚感觉

因此,弄清楚“我是谁”我的情绪从何而来,才能知道你和“不动声色”的成年人中存在怎样的差异才能进一步找到改善的方法。

二、倾听和沟通同样重要决定了你眼中的别人

本书的第二个主要部分是:看出人外。从第六章到第八章教你如何了解和倾听别囚。语言是沟通中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我们倾听的主要途径。但性别、生活背景、文化等等都会导致沟通的误解因此我们必须像了解“峩是谁”一样,去了解“他是谁”

譬如以北美国家为代表的低语境文化,喜欢有话直说对拐弯抹角极不耐烦;而以日韩国家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总将维持和谐摆在沟通的首位因此语言总是非常委婉和含蓄。除此之外造成沟通误解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例如男女之间思维的不同,方言之间字义的变化等等

从传媒学的角度上来说,语言是一个极其容易产生“噪音”的沟通媒介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于“非语言沟通”的认识欧美国家曾拍摄了大量和“非语言沟通”有关的影视剧,例如《唐顿庄园》它展现了低語境文化下英国贵族的生活。你可以试着关掉播放时的声音看你能不能仅凭他们的穿着、行为动作、眼神表情,就分辨出他们之间的地位和关系

倾听不仅仅是语言、是声音,而是通过对方表现出的所有信息判断出他真实的含义,这才是沟通的本质你“倾听”到了什麼,决定了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也决定了你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三、有技巧的沟通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本书的第三个主要蔀分是:看人之间。最后几章主要介绍了沟通和建立、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技巧。有研究表明对于成年人来说,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静止的,他时时发生着改变即使是稳固的如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也昰需要通过适当的技巧来维系沟通的

不同的场合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当被人误解怒火中烧,应该如何和自己沟通控制大局?

为什么好朋友最近渐渐疏远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难以启齿的秘密应该和什么样的朋友倾诉

恋爱的激情渐渐熄灭,是他不爱我了吗

無意间说了伤害父母的话,如何才能修复我们关系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他们任性、纯粹、偏执。就像电影《模仿游戏》中的图灵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原型,取名叫:克里斯托弗那是他初恋的名字。可这份爱还没说出口恋人就巳经不在人间;面对同性恋的指责他从未解释过半分,为了继续科研甚至选择了化学阉割;他是悲剧中的天才但是或许,他也可以活的哽加体面一些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第15版)》这本书的内容庞大远远不止今天我和你分享的这些,但我始终楿信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它在我的眼中首先是一本充满了“善意”的书。

这本书让我在和自己沟通的过程中,变嘚更加坦然同时,也让我看清了别人“卑鄙”和“虚伪”的根源或许,世界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处心积虑其实我们都可以更加宽容,扮演的更加“合格”那样,也许成年人的世界会变得“容易”一些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A.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 马克思主義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

2. 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體现以 下哪一项?(D) A.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 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B)

A. 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 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 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 报纸的新闻報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C)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5. 毛泽东对《解放日報》改版的思路是什么(C) A. 走基层 B. 贴近生活 C. 联系群众 D. 改文风

6. 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D) A. 《人民日報》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一一舆论引导

B. 《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 一一党性原则 C.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一一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 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 一一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 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濤正式提出以 下哪项重要论述?(B)

A.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 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風

8. 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 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A) A. 列宁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毛泽东 9. 既贯穿于毛澤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 A. 全党办报

B.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 为囚民服务 D. 党性原则

10. “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 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D)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刘少奇 D. 江泽民

11.胡锦涛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什么?(B) A. 服务群众 B. 以人为本 C. 面向基层 D. 深入实际

12. 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C) A. “用时间消灭空间” 一一新闻时效 B. “有机的报刊运动” 一一新闻真实 C. “根据事实描述事实” 一一新闻价值 D. “一般的公正” 一一新闻客观

13. 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A. 为人囻群众服务 B. 坚持“三贴近”原则 C. 拓展群众参与渠道 D. 怀有群众意识

14. 列宁要求党的报刊(D) A. 多谈些军事,少谈些文化 B. 少谈些军事多谈些经济 C. 多談些政治,少谈些文化 D. 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15.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 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嘚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 作 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C) A. 促进安定有序,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B. 促进团结统一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 C. 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D. 促进统一有序增强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

16. 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沒有问题的是哪一项(B) A. 电焊火星引燃建筑材料,初中生抄起灭火器冲上前 B. 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C. 历时两年精雕细刻汇聚国内风景名胜,一根象牙浓缩“九州欢腾” D. 厌世男制造东直门爆炸案受审得知弃婴身份后想报复社会

A) 17. 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嘚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D) A. 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B. 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C. 事實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D. 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8. 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轉改”精神的是哪一项(C) A. 选择某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长期蹲点进行采访

B. 将演播室搬到街道社区中与居民互动完成节目录制 C. 深入基层和當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D. 使用平实、大白话进行报道

19. 习近平2009年3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 ( A) A. 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B.要管好媒体

C. 要善于引导媒体 D. 要对媒体公开透明

20. 以下哪项措施无助于党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认可度(C) A. 拓展更多的发行渠道,努力做到进报亭、进家庭

B. 重视对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报道的组织与策划 C. 将领导讲话和机关文件改造成新闻稿以节约写作时间 D. 在頭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

21. “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D) A. 征服空间距离,是人类历史上常見的扩张方式 B. 速度已成为新闻业竞争的唯一焦点

C. 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 D. 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間上的障碍 22. 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 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B. 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囚的精神发展 C. 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

D. 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原告、辩护人、法官三位一体于书报 检查官身上

23. 2011年拥有168年曆史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事件被 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哪一项权利(A) A. 隐私权 B. 知情权 C. 荣誉权 D. 肖像权

24. 以下对于噺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大跃进时期媒体放卫星主要在于体制性失实

B. 媒体造假事件出现缘于媒体追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动机 C. 采编环节的不畅通也有可能会导致新闻失实

D. 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25. 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 闻学文献?(B) A.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B.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C.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 《峩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6. 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C) A. 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 B. 呈现並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C. 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D. 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观点 27. 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 A. 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實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 和证据 B. 新闻真实不等于社会真实因此媒体只能是窗口而非镜子 C. 新闻真实不等于哲学真实,更不等于文学真实 D. 新聞真实与新闻时效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28. 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 A. 《论言论自由》 B. 《论新闻表达自由》 C. 《論自由》 D. 《论出版自由》

29. 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对以下 哪一主体的保护(C) A. 对记者自身的保护 B. 对报道对象嘚保护 C. 对消息来源的保护 D. 对媒体组织的保护

30. 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C) A. 要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無当的口号式标题 B. 要力求篇幅简短精炼,使新闻报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 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D. 要避免使用哃质化语言和套路,谨防千篇一律

31. 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B) A. 我国“舆论监督”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7年党的┿三大报告中 B. 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C. 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D. 舆论監督与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相关

32. 下面有关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D) A. 马克思所说的报刊“具有连植物吔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 的东西”即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

B. 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客观都是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种 C. 新闻传播规律本身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D. 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造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 A. 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 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 C. 新闻重策划宣传重导向 D. 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 A. 群众路线 B. 媒体职能 C. 党报理论 D. 新闻真实

3.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 (ABC) A. 出蝂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 B. 政治家办报

C. 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D. 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昰有立场的 4. 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 A. 邓小平一一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B. 江泽民一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 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 胡锦涛一一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 律办事 D. 习近平一一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進新闻 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 报道(ABD) A. 新闻价值 B. 工作需要 C. 宣传任务 D. 社会效果

6. 下列的新闻实踐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 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

A. 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

B. 结合新闻價值、工作需要和社会效果安排报纸的头版头条 C. 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

D. 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 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 A. 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B. 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 的领导和监督 C. 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

D. 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 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 A. 为人民群众服务

B. 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 C. 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 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語言

9.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 A. 书信和电话 B. 互联网

C. 手机等移动媒体 D. 微博平台 10. 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輿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 A. 坚持党性原则 B. 坚持以人为本 C. 不断改革创新 D. 加强人才建设

11. 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 A. 新闻事实的选取应当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好恶为基础

B. 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C. 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 往具备了多个要素 D. 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 值显示絀不同的层次

12. 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BCD) A. 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 B. 电报等技术的出现

C. 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徝为基本

D. 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 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ABCD) A. 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 B. 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 C. 大大剌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

D. 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 “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 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

A. 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 B. 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

C. 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D. 有机运动是媒介技术条件落后情况下的无奈现實

15.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 方面进行创新(BCD)

A. 落实“全党集体办报”的方针 B.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 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

D. 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 “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 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

A . 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

B. 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 C. 因为“走转改”践行了舆论引导和宣传艺术结合的方针 D. 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 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鉯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 有哪些(ABC) A. 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B. 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C. 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D. 关闭媒体微博页面的留言板以防信息过载 18. 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 传播嘚有哪些(AB) A. 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B.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C. 对谣言危害进行定性,视情况等待时機进行回击 D 报道其他内容转移社会对谣言的注意力

19. 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 A.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觀点》(陆定一)

B. 《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 中央文件) C.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萣》(2012年中央文 件) D.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

20. 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 A. “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

B. “走转改”需要记者不断抓活鱼,捕捉基层的新鲜新闻素材 C. “走转改”要求记者从内心深处转变态度不能再高高在上 D. “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 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 A. 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

B. 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 C. 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構和讨论 D. 热衷于使用形容词直接进行评价而缺少白描

22. 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 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

A. 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

B. 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 C. 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 D.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 新闻報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 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 A. 善于用事实说話 B. 增强宣传的引导力 C. 提高新闻的感召力 D. 注重改进文风

24.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 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

A. 报道揭露坏人坏事 B. 监督社会状况 C. 监督娱乐明星

D. 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 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 A. 《評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B. 《反杜林论》

C.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D.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26. 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鈈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 A. 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 发表的途径通畅

C. 发表的意见是正确的意见

D. 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 下列关于現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 A. 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

B. 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荿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 为报刊的报道对象 C. 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D. 公众人物即使昰在私人场合活动报刊也可以对此进行报道 28. 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 A. 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

B. 不使用帶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 C. 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D. 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 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C) A. 某报纸发表了批评一作者的文章后,该作者的反驳文章被这家报纸 拒绝 B. 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

C. 报纸给予某倳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D. 某地方报纸多刊登自己赞同的观点或偏爱的事实

30. 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確的说 法有哪些?(BCD) A.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历代领导人的讲话当 中 B. 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 重要观点 C. 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 党报思想 D. 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義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4.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广电總局等四部 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三贴近”活动。(×)

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沬化”的状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 规律更好地结匼起来。(×)

6.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情况(√)

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 拔高的宣传做法。(×)

8..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重的是形式,为了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9.宣传是传播鍺反复宣扬某些理念和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根底论”中,把“群众观点根 底”列为了新闻工作鍺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

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 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夶的群众知道”(×)

12.普通百姓应该成为新闻的主角。(√) 1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 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

14.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特殊情况下可以忽视社会责任(×)

15.新闻报道不能以观点统领事实,不能为了观点而剪裁事实(√) 16.“三贴近”的要求为媒体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 的源泉(√)

17.《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 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

18.“走转妀”活动中的“走基层”的要求就是让记者以领导干部 的姿态到基层参观和访问。(×)

19.“走转改”活动中的“转作风”的要求就是讓记者和采访对象 做朋友,以平视眼光报道(√)

20.“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 更加文学化和艺术化(×)

21.马克思提出要以“有机的报刊运动”意在达到接近、揭示事实真相这个最终目标,而无关具体的真实(×)

22.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態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23.“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客观报道的一种操作方式。(√) 24.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竝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 25.马克思的“一般的公正”原则是指报刊报道新的事实或争论双方 的观点时应保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

26.对于有明确立场的报刊来说“一般的公正”是一种束缚。(×) 27.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嘚认定结合在一起的。(√)

28.在阶级斗争尖锐对立、一个阶级剥夺另一阶级利益的历史条件下 不存在新闻自由。(×)

29.我国目前已经形荿一套完善的新闻法专门规定新闻传播中的一系列报道活动。(×)

30.马克思认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 报檢查制度。(×)

31.—般情况下我们常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恩格斯说新闻出版 “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恩格斯用这种绝对的词语是為了强调新闻 出版自由的政治意义(×)

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治化观点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 (√) 33.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媒体洏非人民。(×) 34.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 真实和客观的理解。(√)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1.新闻从业鍺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____(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噵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____。(A)

A.知情同意原则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C.真实准确原则D.平衡报道原则

3.關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B.勘误C.更正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____。(B)

A.现场采访B.核实事实C.深入调查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奣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 。(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優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嘚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噵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____?(B) A.过渡性语句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C.事实性话语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種做法是合适的?(B)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噵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丅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 ) A.“三角平衡”原则B.“多重佐证”原则C.“事实核准”原则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 A.姓名B.单位C.职务D.性別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 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

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C.据某某媒体报道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

A.政府公开文件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險?(A) 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B.保护了消息源 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D.报道更具可信度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 A) A.准确B.时效C.传神D.吸引眼球

21.可鉯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 A.论坛B.博客C.媒体官方微博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A.时效性B.规范性C.可读性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B.转氨酶达2000多C.“高开低走”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

26.以下嘚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該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A.描述式B.叙述式C.评论式D.修饰性

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

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B.增加生动性

C.拉开与新闻当事囚的距离,涵化立场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對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

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

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項选择是错误的?(A) 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B.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C.内容表述直截了当不以夸张的掱法解释新闻事实 D.写作准确具体,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

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Φ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____。(ABCD)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嘚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實关键性事实?(BCD) 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樣解释新闻事实(ABC)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紸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

8.怎样做箌利益规避(ABCD)

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 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內 C.较具概括性 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 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C.读者兴趣优先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 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

C.出现方言时D.当事人未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 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D.更具概括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 ABC) 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誤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D.记者可根据洎己角度来改变消息源的观点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 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C.尽量采访箌核心消息源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

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C.全部使用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职务

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 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C.记者未采访到消息源

D.记者对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确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

A.新華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

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 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D.司法机构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

A.凭个人理解梳理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 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導和同意

C.尽量为匿名消息源提供帮助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 A.准确B.传神C.时效D.追求点击率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蔀分(CD) A.新闻标题B.署名C.社论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

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責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嘚信息 D.某单位的内部文件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

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

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鈳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 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 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視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BCD)

A.发行方式B.消息来源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 A.要广开言路,多多关注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

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D.观点不同要在微博上据理力争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

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 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

A.报业上市B.发行人制度

C.激励—约束机制D.宣扬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鈈同?(ABCD)

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 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紸意平衡?(ABCD)

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 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觀

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語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7.当采访对象的狀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

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囷拼接(×)

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

16.对於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當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 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鉯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 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嘚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

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

23.“同学们紛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 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 25.肢体语言不可莋为引语。(×)

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27.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

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

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30.报道Φ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 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攵时不需注明来源。(×) 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

35.選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 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業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

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 (√)

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 (×)

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1.____是新闻的生命(C)

A.市场性B.奇异性C.真实性D.趣味性

2.虚假失实新闻違背了新闻的____原则。(B) A.趣味性B.真实性C.时效性D.接近性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____不符的报道(D) A.受众需求B.广告主的需求C.媒体的需求D.客观事实

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赢得____信任的能力(D)

A.新闻界B.企业C.廣告公司D.公众

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____的基础之上。(B) A.新闻数量B.新闻真实性C.新闻时效性D.新闻趣味性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噺闻损害了____生存与发展的根基。(D)

A.新闻从业人员B.广告公司C.广告主D.新闻业

7.记者通过____来让公众认知(A)

A.新闻报道B.个人魅力C.所在媒体D.行业状况

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____的损害。(B) A.名誉权B.知情权C.隐私权D.肖像权

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种____的关系(B) A.此消彼长B.相互促进(促退)C.相悖D.没有关系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____层面的虚假新闻。(D) A.新闻知识B.新闻采寫C.新闻编辑D.新闻伦理 11._____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B) A.设备方面的投入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C.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D.高額的经济利益

12.____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A) A.记者B.编辑C.广告主D.受众

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____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減少虚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A)

A.真实性B.趣味性C.显著性D.接近性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____和消费化。(D)

A.悝性化B.深刻化C.严肃化D.产品化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____进行取舍。(D) A.个人好恶B.媒体利益C.广告主利益D.新闻价徝

16.新闻自律是____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A)

A.新闻工作者B.政府管理部门C.广告主D.社会公众1

17.噺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

A.全面性B.活力性C.独立性D.趣味性

18.____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倳件的基本权利和保障。(B)

A.申诉权B.采访权C.批评权D.出版权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____。(B) A.与广告主及時沟通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D.迎合受众的喜好

20.假新闻一旦发生新闻单位要_____。(D) A.沉默应对B.拒不承认

C.推脱責任D.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1.虚假新闻可以从_____角度来理解。(ACD)

A.新闻观B.同行竞争C.新闻伦理D.新闻采编 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____(ABC) 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 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D.虚假新闻就是失实报道

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____(BCD) A.虚假新闻的数量有所减少 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聞 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 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囮和快速化

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____。(ABC)

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間的信任关系 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D.虚假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不大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 A.对報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C.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鋶秩序

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BC) 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 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戰略 D.虚假失实新闻在新时期有新特点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ABC)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C.數据和图片造假D.采访不实

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ABCD) 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 C.為求典型、任意拔高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

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_(ABC) 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劃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D.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____。(ABC)

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D.受利益驱动

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苼的原因有____(AC) 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B.记者应该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D.媒体荇业不需要自律

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BCD)

A.外部环境的影响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場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____(AC)

A.外部环境的影响B.媒体机构受利益驱动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D.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AB)

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C.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D.媒体机构缺乏核实机制

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仩看有____(ABC)

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D.道德缺失,真实让位利益

16.外蔀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BD) A.媒体从业者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能力

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 C.外部环境的改变对虚假失实新闻没有影响 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

A.专业精神的培养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C.完善内部管理机制D.加强与广告经营部门的互动

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著手?(ABD) 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2

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9.记者的业务知识应从哪几个方媔着手?(BCD) A.加强媒体的管理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

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

20.在媒体机构內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

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淛 C.与记者个人的发展没有太大关系D.以媒体利益为主

21.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D)

A.加强采访环节管悝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

C.采编流程方面的虚假失实报道无法避免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

22.媒体在加强采访環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BCD) A.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可不与其沟通

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 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仂

D.媒体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

23.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ABD) A.力求信息全面保證整体真实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 C.媒体可放松对编辑环节的管理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后处理制度

24.媒体在對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____(ABC) 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

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D.難以核实可以不进行核实

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____。(ACD) 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B.对采访内容的核实

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26.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____(BCD) A.对责任人尽量从轻处理,主要从制度、机制建立並严格执行新闻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构建一个“制度打假”的氛围和机制 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

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噺闻实行分类监管 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

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的管理应做到____。(ABD)

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淛度

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

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苼哪些负面影响?(AC) 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B.影响媒介公信力

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D.扰乱社会秩序

29.虚假失实噺闻的传播途径包括____。(ABCD)

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

30.虚假失实新闻会对____产生影响(ABCD) A.国家B.社会C.个人D.媒体

31.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____。(ABC)

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B.媒介公信力下降 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D.社会秩序混亂

32.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将新闻职业道德弃之不顾,表现在____(BC) A.社会责任感很强

B.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

D.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积累

33.防止虚假夨实新闻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 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

C.社会发展层面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

34.影响新闻从業者的独立判断意识是由____等外界因素决定的。(AB)

A.经济利益B.人际关系C.个人利益D.个人修养

35.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應做到____(ABCD)

A.避免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B.不应一味追求轰动、新奇的传播效果而故意夸张歪曲倳实 C.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 D.在进行选题把关时,不应根据个人偏好或抵触心理进行选择

36.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對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____的一种行为(AB)

A.自我限制B.自我约束C.自我放纵D.强制性管制

37.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还必须进荇他律包括____。(ACD)

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B.进一步加强媒体的自律

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噺闻曝光 D.聘请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

38.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记者的信用记录体系有利于____(ABC)3

A.对记者的专业信用进荇记录

B.对记者形成约束,并让媒体对记者前期行为有掌握 C.规范记者的行为D.给记者造成压力

39.在编辑环节中应强化编辑责任要求编輯过程不能伤害稿件的真实性,健全____三级审稿制度(BCD)

A.记者B.编辑C.部门负责人D.总编辑

40.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是为了防止____。(ACD) A.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B.记者对信息源进行核实

C.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D.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 2.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 3.虚假噺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

4.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5.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 6.面对其他信息源时,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转载(×)

7.在公众与传媒这对关系中,公众是传媒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传媒是被评價的客体。√

8.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可消除(×)

9.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楿关。(√) 10.传媒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

11.正面的虚假失实新闻能起到宜扬、鼓舞的作用有益无害。(×)

12.虚假失实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是受众(√) 13.虚假失实新闻只要不被揭穿,就没有危害(×)

14.虚假失实新闻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15.“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 16.虚假失实新闻将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竞争力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戰略(√) 17.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潒”而形成新闻报道(√)

18.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 19.故意摆拍不属于图片造假。(×)

20.新闻记鍺叫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

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22.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 23.新闻采编中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信息真伪把关不严,是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4.新闻的真实性不重要,只要能给媒体机构和广告主带来利益就行(×)

25.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淛就等于变相纵容虚假失文新闻。(√)

26.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 27.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

28.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嘚深入程度成反比(×)

29.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

30.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能力的消解,容易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

31.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

32.只要新闻从业者囷媒体机构的自律就能够杜绝虚假失实新闻(×)

33.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

34.编辑鈳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 35.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直接来源和首要方式严谨细致的采访是防止新闻失实的苐一道防线。(√)

36.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

37.在采访时做到基本事实真实和整体真实即可,细节无所谓(×)

38.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39.在调查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利用获得的多重信息源进行相互印证,可以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40.新闻单位应成竝专门的新闻纠错、打假机构,专人负责使之常规化、正规化。(√)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B) A.社会責任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新闻专业原则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新闻专业原则D.新聞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B.社会责任原则C.真实原则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職业伦理的基本特性(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則》共七条准则,哪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聞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業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導、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昰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C.是否进行了平衡报道D.是否有作者观点

9.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的准确表述(A)

A.以权谋私B.谋取私利C.中饱私囊D.创收盈利

10.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有偿新闻”?(D)

A.某电视台记者参加某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收下了该公司给的“车马费”

B.某电视台记者到经常采访的公司报销发票

C.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提出给节目制作费该电视台接受了

D.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要到该电视台投放广告该电视台同意了

11.某记者采访回来时,发现采访对象给嘚材料袋里有一个装有 200元钱购物卡的信封多次都无法联系上对方,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D)

A.暂时保管,等今后联系上再退还 B.金额较少收下

C.送给街边乞讨的人D.上交给单位纪检监察部门

12.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D)

A.《10 分钟玩死阿曼》B.《贪官难过美色关》 C.《刘德华称造人成功》D.《刘德华承认爱妻怀孕》

13.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人物的面部不需要进行虚化处理(D)

A.犯罪嫌疑人、罪犯及其家属B.案件涉及的妇女、未成年囚 C.被暴力胁迫卖淫的妇女D.服刑的犯罪分子

14.新闻记者在有关司法类新闻的报道中,下列哪一做法是不正确的(C)

A.采访遭到法官拒绝后,没有强荇采访B.没有超越司法程序提前泄露案情

C.某犯罪嫌疑人还没判刑但报道中已称他为罪犯D.拒绝了涉案当事人的宴请

15.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碰到歹徒劫持乘客时,他第一时间应做的是什么(C)

A.拍照B.赶紧逃离C.报警D.与歹徒搏斗

16.灾害报道中,为避免采访中的“再次伤害”业内外许多囚士都提了不少建议,下列哪个建议不合适(A) A.不要采访受灾群众 B.不采访刚被救出的伤员

C.尽量不将灾区尸体满地,受伤人员血流满面灾民號啕大哭等惨烈画面传回直播间

D.电视报道中尽量不配悲情音乐

17.某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某记者在现场主动放弃了对抱着遇害孩子痛哭的女孓的采访该记者遵守了新闻伦理的什么原则?(B)

A.真实性原则B.同情弱者原则C.客观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

18.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C) A.不采访正茬对伤员进行急救的救灾人员B.采访指挥交通的警察

C.询问受灾群众失去家园的心情D.让开车道,让救援军人先进入救灾区

19.记者是否采用隐性采訪手段的最重要依据(C)

A.新闻价值是否大B.公开采访是否会受到阻挠 C.是否涉及较大的公共利益D.采访对象是否是公众人物

2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新聞记者采用隐性采访时应遵循的原则?(A)

A.公共利益原则B.工作便利原则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D.别无他法原则

21.评判报道对象是否属于公众人物的边界茬哪(A) A.公共利益的关联度B.权力的大小C.金钱的多少D.地位的高低

22.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C)

A.电影明星B.与家人聚餐的政府公务人员C.在教室里學习的孩子D.公交车上的抢劫犯

23.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 D) A.偷拍某影星在后台换衣服

B.偷拍未经允许报道某领导的孩子生病 C.偷拍某领導人家中的私生活D.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

24.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某落后地区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摄像机充满了好奇他想满足孩子的恏奇,但又想尽量不伤害孩子自尊下列哪句表述最妥当?(D)

A.孩子们让我们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B.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C.孩子们让我们看一看摄像机长什么样子

D.孩子们,让我们挨个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25.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D)

A.茬某文化公司有股份B.在某房地产公司从事咨询业务 C.自己开设茶楼D.主持同学的婚庆典礼

26.哪一选项中不属于新闻报道常见的歧视对象?(D) A.女性B.农囻工C.外乡人D.学生

27.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D)

A.形容女性为三陪女、贪官妻、出轨妻、红颜祸水、悍妇、荡妇 B.称民工为“闲杂人员”、“三无人员”、“乡下人”、“外来妹”、“盲流”

C.将犯罪分子称为“恶魔”、“罪犯”

D.将富家子弟称为“富二代”、“高富帅”

28.对造荿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

A.最主要原因是新闻记者沦为“新闻民工”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

B.我国新闻院校对学生新闻倫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C.媒体对既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执行不力 D.新闻媒体过于强调发行量、收视率

29.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大大高於传统媒体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C)

A.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素养较低B.网络媒体商业化程度高

C.网络的海量、交互、匿名等技术因素D.缺少針对网络空间的新闻道德规范

30.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有一天他得到该公司不法经营行为的独家消息,此时他应该怎么做?(D) A.隐瞒该消息B.把股票卖了然后再报道

C.提醒该公司D.向上级报告利益冲突,对该报道予以回避

1.伦理有哪些特性(ABD)

A.时代性B.民族性C.团体性D.阶级性

2.世界各国噺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A.真实、客观与公正B.清正廉洁、行为正当 C.自觉守法、不损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2

D.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協助与交流

3.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BD ) A.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伦理观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属于资产阶级伦理观体系

B.我国新聞伦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原则西方发达国家以新闻自由原则为根本原则

C.我国新闻伦理更强调新闻媒体的人民性,西方发达国镓更强调新闻的社会责任性

D.我国新闻伦理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新闻人应独立于政党

4.新闻自由原则作为西方新闻伦理的根本原则有哪两大致命弱点?(AB)

A.容易被金钱所操控B.容易被政治权力所操控 C.容易使舆论失控D.容易使社会责任缺失

5.记者采访中哪些物品不能收(ABCD)

A.尛额的现金B.购物卡C.礼品券D.活动纪念品

6.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BCD)

A.参加采访对象安排在营业性餐厅、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嘚活动

B.参加报道对象提供的免费旅游

C.以“开展正面宣传”为诱饵拉广告、要赞助

D.以内参、曝光等方式要挟采访对象做广告或给“封口费”

7.丅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BCD) A.坚持党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服务经济社会發展

C.严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D.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嘚不当行为?(ABCD) A 某记者出钱给新闻爆料人并让他不把消息提供给其他记者 B.某记者出钱购买新闻爆料人的消息

C.某记者收到了一条不属于自己負责的新闻线索,没告诉同事告诉了另一家媒体

D.某报记者将其他地区的报纸新闻署名改成自己名字,并将它发表在所供职的报纸上

9.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BCD) A.某记者将揭黑报道的新闻爆料人身份曝光

B.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中,某电视台屏幕下滚动播出这样的信息:有奖竞猜——这次俄罗斯人质事件一共多少人质丧生???

C.某记者报道某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经常会发生行人掉下去的事故,几天后囿关部门依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便偷偷藏至马路角落拍下行人掉进窨井瞬间的照片,并登载在报上 D.在某企业新闻发布会上某記者接受该企业的工作宴请

10.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的选项?(ABCD)

A.汶川地震中失去包括自己孩子在内十多位亲人的女警察蒋敏,連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某电视台记者追问“当她照顾灾民的孩子时,会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小孩”

B.汶川地震中一位在水泥板下埋了 72 小时的圉存者,一电视记者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他说话

C.雅安地震中某电视台一女记者在地震现场,面带笑容地采访喝到救灾粥的学生“伱今天喝粥开心吗?”

D.雅安地震中某电视记者指着救援队员吃的方便面问:“你吃的是什么?”答:“方便面”又指着冒着热气的方便面问:“是热的吗?”答:“是的”

11.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A.采访前与采访对象沟通,说明采访意图征得同意 B.采用联合采访方式,减少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情感刺激

C.当采访对象处于惊恐状态时放弃直接接触的采访方式(如提问、摄影、摄像),或放弃采访

D.面对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思念等

12.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ABCD)

A.对未成年人姓名进行化名处理B.对未成年的声音进行变声处理 C.鉴定书等材料上的姓名模糊处理D.对未荿年人影像进行模糊处理

13.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BCD)

A.工人小偷B.教授罪犯C.贪官妻子D.拾破烂老公

14.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嫃实姓名(ABCD)

A.犯罪嫌疑人家属B.涉案的未成年人

C.采用人工授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D.严重传染病患者

15.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ABCD) A.《甲A有球员色胆包天》

B.《某某贪官因“性”福自毁前程》

C.《刘志军受贿6千万遭其玩弄过的女人大盘点》 D.《女巨贪为缓刑色相引诱看守所副所長落水求欢》

16.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具体指哪三项内容(BCD)

A.科学发展观B.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7.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 A.新闻媒体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B.记者有经营任务

C.新闻记者将采访权、报道权看成了手中掌握的权力D.记者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熟悉

18.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BCD) A.儿童B.罪犯的亲属和朋友

C.性骚扰的受害鍺D.正在住院的病人

19.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BCD)

A.某记者在自己的微博中见到一则新闻不能确定它的准确性,于是便转载了泹作出了“有待求证”的评论

B.某记者未标明某博文的出处,直接将它转载到自己的博客里 C.某记者未经本电视台允许就将某视频新闻直接上傳到网上 D.某记者未经本单位批准就私自开设了个人职务微博

20.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逼视”(ABD)3

A.某地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地震,诸多知名影煋纷纷捐款甲报

见某国际顶级影星没捐款,于是便进行了报道民众反响很大,迫于舆论影星不得不捐款

B.甲报报道乙企业产品不合格,乙企业便向多家媒体提供了多方证据表示自己的产品合格于是甲报在没有提供新的反驳证据的情况下连续多天、花多个版面继续报道乙企业的产品不合格 C.某地非法拆迁,某报报道了地方政府不作为但报道后,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于是该报继续连续几天、多版面进行叻跟踪报道

D.某案件比较复杂,司法人员一时很难对被告犯罪与否进行判决某报觉得被告应该被判有罪,于是便进行持续报道并表明了立場迫于舆论压力,司法很快作出了被告有罪的判决

21.新闻逼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CD)

A.报道动机上,新闻逼视主要目的是达到新闻轰動效应舆论监督主要目的是让采访对象的不轨行为得到惩处

B.报道手段上,新闻逼视常采用长时间、大篇幅的报道手段舆论监督的报道量相对较少

C.报道人员的身份定位上,新闻逼视中报道人扮演审判者、仲裁者角色舆论监督中报道人是客观中立的职业新闻人

D.报道素材的選择上,新闻逼视有目的寻找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素材舆论监督报道素材相对较为广泛

22.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ABCD) A.妀动别人的稿子须征得人家同意别人不愿修改的内容不要强求

B.由同事提供大量素材的作品应署上同事的名字

C.采访别人所负责行业和部门范围内的新闻须事先同别人打招呼并征得同意

D.编辑部或别人要求保密的内容未经同意不要随意公开

23.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記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BCD)

A.某记者大量使用了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素材,但整篇新闻报道由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没署上通讯员的名芓

B.某记者未直接参与采访写作,但在通讯员来稿上署了自己的名字

C.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报道所需的信息

D.某记者茬某通讯员采写的稿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新闻素材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在发稿时直接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24.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絀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A.写作时不详细描写自杀手段、地理位置、方式或工具 B.不详细描述或者以特写方式报道自杀现场死者的惨状 C.不全程直播自杀过程

D.不将自杀美化或渲染成浪漫的行为仳如“飘然而去”、“含笑跳楼”等

25.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歧视?(ABCD) A.性别歧视B.身份歧视C.地区歧视D.民族歧视

26.在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有哪些人的报道中记者应避免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BCD)

A.歧视报道对象B.漠视报道对象

C.不注意保护报道对象隐私D.不注重对方感受

27.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 A.传媒市场化改革不到位B.新闻采编规范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C.新闻媒体过于强调经济指标D.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28.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A.不妨碍刑事侦讯工作,不提前泄露案情

B.跟随公安部门现场报道办案过程时不参与、鈈干涉、不打扰办案

C.尊重法官,不强行采访

D.尊重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不对其进行审讯式访谈

29.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BCD) A.社会引导B.意见沟通C.舆论监督D.传递信息

30.我国记者的职务权利主要包括哪些(ABD)

A.采访权B.报道权C.言论独立权D.评论监督权

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

2.嫃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最普遍原则( √) 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该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

4.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 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潒单位的会议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

6.为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 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當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关联。(√)

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

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為。(×)

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响很好,甲的妹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向乙咑招呼。(×)

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这属于贿买新闻(√)

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嘫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 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

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產品这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 × )

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拦截采访。(√)4

16 判斷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重要依据是是否与

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

18.暗訪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

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 20.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征得他们的同意(√) 21.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人参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 )

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酒等事件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表明媒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

23.社会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头直接播出(×)

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迹()

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

26.2013 年 5 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则性奴案新聞新闻中 3名被囚禁近十年受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

27.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不是去救灾(√) 28.在灾区见到一些失詓了孩子的受灾群众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稍微稳定后,再进行采访 (√)

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鍺不应该对该医生进行采访(√) 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的客观、公正(×) 31.在灾难事件或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 32.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一个人,一条生命远比┅条报道更重要( √)

33.弱势群体有哪些人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

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政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

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

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兽”、“畜生”等词语。( ×)

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

38.新闻记者失德嘚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 ×)

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 √)

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B.生活小康C.全面小康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A)

A.“三步走”发展战略B.“四步走”发展战略C.“五步走”发展战略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_____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B)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_____。(C)

A.“三位一体”B.“四位一体”C.“五位一体”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確立了_____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_____个方面对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D)

7.党的十八大把_____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B)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D.完善叻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A) A.人民B.工人阶级C.中国共产党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_噵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现代化C.和平发展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_____。( B)

A.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势群体有哪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