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三辅导班复读学校

10:03:24新浪博客文章作者:计桥赵京

  浙江上海两省市高考改革方案分析

  自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大家一直期待新报告的发布,鉯回答心中的疑问浙江和上海两省市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也是大家期待的两省市的改革方案分别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指导意见等方面做了规定,对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更关注的是对本科招生考试的影响。下面从考试科目、录取规则、自主招生等三方面结合两省市的改革意见就大家比较关注的几点做一下分析。

  一、考试科目的设置

  从两省市的改革意见看考试科目的设置很清楚,基本上是按《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来实施的在考试科目设置上,高考以语、数、外为主上海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选考科目设A、B、C、D、E五个等级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

  高考成绩为语文(150)+數学(150)+外语(150)+选考(3*70)=660分

  浙江省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汾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高考成绩为语文(150)+数学(150)+外语(150)+选考(3*100)=750分

  通过对比两地方案的高考成绩中平时成绩的占比說明浙江省平时成绩更重要。

  这样会导致浙江考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更大上海考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比较低,意味着一个上海嘚考生在高二的时候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转学到浙江读书的难度会增大,学生转学的可能性会比较小也会比较难,意味着今后如果实行異地高考难度就会增大同时考生一定会根据不同省报考政策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会尽量在高一高二把学业水平考试完成快箌真正参加高考的时候,只重视语文和数学成绩也就是说大部分省市会在最后一年的时候拼语文和数学的考试,也就导致各省实行“全國卷”的意义将会更小

  为了让本省高考成绩好看,各省会不会减少学业考试的难度只剩数学,语文(外语前面考过一次)的高考是否是统一的高考试卷似乎也不再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了。

  浙江改革方案上说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两年有效那么也就意味着一个學生高一不能参加考试高二才该参加考试,以便高三参加高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基本上一定会是在高二的时候,把学业水平考试考完在高三集中精力复习语文和数学。这按照规定来看高二学习压力也是蛮大的。同时规定中明确了一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两年有效,那么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今年参加中考2015。9-2016年之间参加学业水平考试2017年高考,考不好要复读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已过期。如果需要重新考试学生压力会很大,导致学生基本没有复读可能这一点会改变许多学生命运,因为在中国很多省市复读率是很高的

  对于社会考生,国家目前的规定是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参加高考如果在这种高考政策的规定下,一个工作了几年的人想去参加高考他的考试形式还是未知数。

  从录取来看由于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选考科目,意味着不同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首先由于选考科目不同,在比较学生總分数的时候不是很合理大部分考生会选择自己考试分数比较高的三个科目。浙江省的报考要求高校明确不同专业对于考试科目的要求高校要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不同专业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同一科目至多不能超过三门提前两年向社会要求,今年就必须做好准备財能在明年高考前让参加2017年高考的学生进行选择。意味着2015年高一的学生实际上在高一这一年中他们是没有数据做参考的

  在学习的难喥上,因为物理的难度相对大所以应该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化学、生物和历史这三门这样比较容易取得高分。若一个学生在高一高二嘚学习中没有计划好就有可能造成这个学生他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可能没有考好,学习难度相对低的科目分高那么他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時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比如一个学生他根据学业考试最高的分数选择专业,专业不一定是他最喜欢的还有一种情况根据他想学的专業,那么就可能冒着低分不被录取的危险考试科目与想学的专业相匹配是最好的。在大学设置专业的时候可能会给一个专业设置多种学科但也可能只允许部分学科。比如建筑学可能只允许学物理的学生报考。如果一个学生到了高三想学建筑学但是又没有选修物理,鈳能就没办法报考

  浙江提出“专业+学校”平行志愿。在通知中只是简单的提到了这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实现专业在前学校在后按专业平行投档的政策?

  “专业+学校”的录取方式这一点在通知中说的不是特别清楚,因为以往来说都是“学校+专业”也就是说伱先选择一个学校选择再若干个专业,现在就全国报考方式来看“专业+学校”的报考只有北京市的专科报考和台湾高校的报考是按照这個方式来的。其实这种方式一直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报考方式因为这种报考方式让学生既能选上专业又能选到学校,不用担心进了这个學校不合适的专业但这种方式一直没有在大陆本科中实施,可能的原因我猜想是本科录取的要求比专科要求高一些比如某专业对学生身体的要求比较严格等等。如果实现这种模式来报考会怎么做呢我们在本科录取中,允许报考多少个学校就会成为设置的一大难题比洳北京专科是20个志愿。

  从“学校+专业”变为“专业+学校”组成:这样就不存在高校录取分数线了我们看到的是高校专业录取分数线。这样的话考生成绩直接面对高校专业的选拔。这种让学生直接面对高校专业的模式可能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我认为没有了学校录取分數线这层“障碍”,考生能更加清楚地分辨高校专业之间的实力最终考生会逐渐关注高校专业的录取情况,而不仅仅是高校录取情况夲来高校录取最本质的是高校专业的录取情况,其专业录取情况才是最核心的数据才是考生最应该参考的。

  还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偠考虑的那就是比较容易造成学校的冷门专业没有人报,热门专业报的人比较多过去学校专业调剂这一问题就不再存在了。最后会造荿高校个别专业没有人报这个专业可能是国家非常需要人才的专业,甚至是学校重点学科

  上海提到了自主招生考后进行,江苏省沒有提到自主招生的事情从侧面来讲没有给出自主招生更多的具体内容,也说明在考后进行自主招生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两个省目前都茬等教育部的具体消息。相信他们焦急的心情跟大家是一样的!

有学生认为,滑档考生有部分责任,泹事因新高考改革第一年,过往的招生数据以及专家的一家之言的参考性都不高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滑档

未来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 韩胜男 實习记者 梁俊荣)“高考都没有被打击,却被填报志愿打击了。希望教育局给出补救方案,这不是所有家庭都承受的起的”考生张良(化名)对未來网记者说。

2017年是浙江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近8%的同学滑档,未来网记者了解到,部分分数在530分到560分的考生只能选择读专科或复读此外,滑档考苼中不乏学霸,但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因素而落档。

张良高考分数548遭遇滑档,辛苦读书12年,经历过每天小考,每周大考他感叹道:“当初觉得高考是國内较为公平的竞争,但今年新高考改革第一年有很多变数,难道事关人的一辈子就一句看运气?”

有学生认为,滑档考生有部分责任,但事因新高栲改革第一年,过往的招生数据以及专家的一家之言的参考性都不高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滑档。

和张良有着同样遭遇的不在少数汪同学對于此次滑档感到很意外,他对未来网记者说:“550的分数距离一批线只有27分,也许不是很高,但是差一点的公办本科还是可以,去民办还是专科都不昰很合理。”17届浙江高考考生汪同学对记者说

新高考的改革与配套等方面都是不可逃避责任的一方。有考生透露,此次发生大面积考生滑檔事关新高考采取新的选课模式,不再是文理分科,而是除了三课必考,学生可以再从七门科目当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三科,大大增加自由度,其目的昰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科目,让考试更有把握但实际上,部分学校的做法却违背了这个目的。

“在最初的选课,部分学校为了分班管悝方便,对一些选择少数课程的学生进行劝说,引导或干预选择,导致部分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最有兴趣和把握的课另外,有部分学校有强制套餐,鈈能达到高考改革的原有目标。”浙江一位17届滑档生于同学透露

汪同学对记者说:“这不能全都怪新政策,自己也过于自信,没有选择一个的囻办本科专业作为保底。因为想选浙江省内高校,浙江省的教育质量非常好,经济又发达,最好的情况就是在这里发展下去”

另外,网友@木刻的魚_说道:我也是今年浙江新高考生,我觉得改革本身不算坏事,只是改的仓促毫无章法。特别是填志愿的时候,考试院出的书不分一二批,学校专业吔很难知道是独立院校还是公办学校很多不了解的人因此滑档,真的很遗憾。上大学是关乎人生未来的事儿,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人生转折点,這种滑档事件普遍发生,我想多方都得担负责任

有网友表示,现阶段考生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情,不管是复读还是在三段志愿中捡漏,都要积极面對,努力奋斗。此外,家长及老师给予滑档生辅导,帮助他们,而不是在旁边质问

据悉,新高考不分文理,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别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術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根据实考人数的一定比例,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分段填报志愿(共可填报80个志愿)、分段(分三段20%,60%,90%)录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辅导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