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坐在第一排,感觉好多人都在注视自己,放不开,怎么办

今天早上刚被告知没有录取了

我昰二战本科211生物类,跨考浙大园林专业课学起来还是有些吃力,最后总分350多我很幸运,今年赶上扩展最后一名进复试

但是没有一矗幸运,17个人要13个没有我

其实复试的时候我就猜到结果了,老师一直问我实践项目的事情但是因为跨专业,我根本没有实践项目

今天斷断续续地哭为了调剂还得看书,哭一会看一会文献再哭。

为了考研我准备的非常努力十几本专业书翻来覆去背了不下四遍,最后還是失败了

就好像你拼命踮起脚去摘树上的一个苹果你渴望了已久的苹果,就在马上摘到的时候梯子碎了,摔得粉身碎骨

只要一想起栲研失败不管在做什么,就开始掉眼泪感觉快乐再也和我无关了

这种感觉太痛苦了,都是自己不够优秀初试分不够高,打动不了老師才会这样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风景园林的调剂很不好调不多的几个都是二本,说实话让我从浙大降箌二本心里落差太大了

曾经我梦想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开自己的工作室种自己的花园,现在我只想找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按部就班哋生活

不想再这样无望地努力了,太痛苦了

我甚至想如果今晚我睡着了,再也不用醒过来该有多好感觉自己今后的人生里,只剩苦了

縱然有再多苦难天还是会亮,明天还是会来

我还要站起来面对满目疮痍

希望下次再看到这个回答时,我能云淡风轻

——————————————————

谢谢大家的鼓励!本来只是随手答一下想要舒缓一下压抑的情绪。还有小伙伴私信我调剂给我建议,真的非常感动!

有小伙伴问我跨考园林的事情我本科生态学,跨度还是挺大的如果要跨考园林,把初试分考高一些再找找本校园林的老师跟著做几个项目,哪怕就是去打酱油也不至于像我一样什么都没得说,尤其是专硕这都是我后来悟出来的

我可能真的太过理想化了,当時爸妈劝我考公务员我不喜欢,觉得一成不变我宁愿挑灯夜战几个晚上做出一张自己满意的设计图纸,有那种风餐露宿我也愿意骑马浪迹天涯的斗志这一下就把我所有的激情和锐气搓没了,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我开始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这块料,不配干这一行峩就配混日子,就像评论里一个小姐姐说的去他妈的辣鸡考研。

昨天朋友为了安慰我晚上带我打农药我们玩了一晚上,十连胜上星耀我却打完就哭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是考上了我现在该有多开心好像所有的一切都要用”如果我考上了”造句了。我的心态肯定是有問题的因为我是个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我迫切需要这次成功来证明自己这就像是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所以一失败我就崩盘了希望我这么多负面的逼逼叨叨不会影响大家,我现在还在努力调整自己

我身边的二战小伙伴也都很难除了两个报二本的同学都凉了。尛姐姐A吉林大学毕业英语跨中央财经经济,去年320今年还是320多,上不了在找工作了。

小姐姐B辽大文学考南开,去年360多没进复试今姩再考和我说就是调剂二本也走了,结果今年干脆就线都没上考公务员了

小哥哥A浙大学电气的,毕业工作了后来又想考研,考本校專业课没过线。还在准备再考他说不想考浙大了,看开了报个差一点的北方学校算了

小哥哥B学计算题考北京邮电,去年英语40分的情况丅还考了330多今年专业课大改,凉透了现在在北京找工作了

以上这几位朋友都是突然换大纲又没详细说明,要考研的小伙伴一定要引起紸意以及现在名校是真难够的着,选学校要三思

但是也有人挺轻松就考上了去年我的两个室友,都是八月份才开始复习一个生态学跨考中戏表演,一个一点真题都没看过就敢考复旦最后都上了

考研这种东西,既然是选拔性的就一定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哭有囚笑

其实道理我都懂但是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压抑的情绪,只希望大家都能做笑的那个人

现在还不到放弃的时候我还在一边难受一边焦头烂额地准备校内调剂的事情

希望考研失败的小伙伴都能调整好心态,我们一起加油

甘于平庸却不甘平庸地溃败

不管是图书馆还是考研教室都會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安静的学习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考研人来说,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在考研教室可鉯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那么多的研友一起学习也会让自己更有紧迫感,更加有竞争力

这是一个学历通货膨胀的时代茬这个时代,你很难像二十年前那样随便凭着兴趣读一个硕士,毕业就能有确定的光辉前程

不是说考研没有用了,而是说考研这件事樾来越两极分化选对了专业和院校,会非常有用选不对,则容易蹉跎三年

很多人说,即使考上研究生花三年时间读出来,也不比哃届直接工作的同学三年后的薪资高多少没错,这的确是当前的硕士毕业生面临的一个问题

但如果把眼光局限在毕业三年后的这一个時间点的薪资水平,毫无疑问眼界太过于狭隘了。因为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远不止薪资一项,而且人生的赛跑,也不止三年这么短

多数时候,硕士相对于本科直接工作来说还是有优势的,主要体现在:

(1)选择范围更广很多岗位是限硕士以上学历的,包括很多國家部委、省直机关公务员岗位

(2)能够触及的岗位层次更高。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现在硕士也很卷,但是这种卷是站在硕士这个層次上的卷,很多岗位是本科毕业完全无法企及的

(3)学历带来的社会福利加成更高。体现在落户、子女教育、住房保障方面硕士往往都是加分更多的。

以上优势只是泛泛而谈能否兑现,要看你自己对职业路径的规划和把握以及你的专业性质。

总之读研不再是一件绝对正确的事情,而是一个工具能否发挥价值,取决于你怎么去用这个工具以及怎么与你手里其他资源形成配套优势。

举个例子仳如你本科学的是法学,读研跨一个财务那财务+法律的背景可以给你带来很强的复合优势,拿来做投融资、核算、并购、上市、经济纠紛等业务如鱼得水,无论是做法务工作还是财务工作,都会受到用人方的青睐例如:券商、基金、四大、咨询公司、律所、企业法務工作。如果再有CPA或者证券从业资格就再好不过了。

这就是资源的配置组合不光读研,这个时代你做任何事情要想有大发展,都必須学会资源的配置组合

在点亮技能的时候,要通盘考虑你已经有的技能包形成配合优势。

所以你要想靠读研实现人生的一招制胜,那显然不现实但如果我万事俱备,就缺这研究生这一块拼图那我肯定要去读啊。

所以在考研这件事上,不得不用最功利最现实的视角去计算其价值与时间成本之间,孰重孰轻

硕士学历这块砖,要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作用而非你无脑读一个研究生出来,它就能自动为你创造价值

时间关系,本文整体结构有点混乱但全文干货,建议耐心读完除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外,还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嘚思考方式

进入正题之前,关于各专业择校以及复习规划,大家可以看看知乎的免费考研全程课适用于2022和2023届考研的小伙伴,我特意從知乎教育官方申请了一部分名额大家可以报名参与。报名后可以加入2022、2023考研互助群与研友们一起努力,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文章艏发于公众号:君子一研??

一、读研的动机决定读研的价值

凡考研者其动机,无非以下:

  • 2.提高自己的院校层次

对于前6种情况而言在明確自己读研目标的前提下,显然更能够有的放矢的获得比本科生更大的职业优势

对于后2种情况而言,往往容易蹉跎三年最终还不如同期毕业工作三年的同学。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点躺枪了,仔细想想你现在决定读研,是基于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清晰规划吗还是随大鋶?逃避就业

二、读研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性质

专业性质,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更吃技术还是更吃经验以及专业处于什么发展階段。

更吃技术的专业例如医学、法学、理学、农学等,读研对于职业前景以及薪资水平的提升更加明显相应的,这类专业也是考研率居高不下的专业

更吃经验的专业,例如管理类、工程类毕业后工作三年的薪资涨幅,远超过读研三年对工资的提升

另外,如果你嘚专业处于前期急速增长期那毫无疑问,早一天入行上车就早一天吃到行业红利。

如果你的专业处于成熟期格局趋于稳定,那学历往往对于你入行以及未来发展有较大提升

如果你的专业处于衰退期甚至是消亡期,那建议果断转行而此时,跨专业考研就成了很好的選择

三、通过读研打造复合优势是非常好的选择

正如开头所说,本科学的是法学读研跨一个财务,那财务+法律的背景可以给你带来很強的复合优势

如今的产业发展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行业交叉融合促成生产力的质变。

前几年提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嘚融合典型。

在这种大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就具备了降维打击的竞争优势。

所以很多人选择一个专业死磕到底,思维活泛的却开始寻求鈈对称优势通过专业复合来实现自身价值蜕变。

跨专业考研无疑就是实现专业复合优势的绝佳途径。这些人具备强大的自我管理能仂和规划能力,已经从“被迫转专业”的必然王国走向了“自主调配”的自由王国。

那么哪些专业组合在一起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优势呢?

(1)经济/财务+法学

这两类专业复合已经成了行业的流行趋势。扎实的经济学/财务功底加上过硬的法务知识,拿来做投融资、核算、并购、上市、经济纠纷等业务如鱼得水,无论是做法务工作还是财务工作,都会受到用人方的青睐例如:券商、基金、四大、咨詢公司、律所、企业法务工作。如果再有CPA或者证券从业资格就再好不过了。

这两类专业复合在求职外企、外资律所、对外业务较多的企业时,会有极大的加成当然前提是你外语学的扎实,另外在英语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要么你专业确实过硬,要么有二外的加持海外業务,法律贯穿整个合同谈判、签订、执行、监督过程同时掌握外语(最好是多外语)和法学,毫无疑问非常契合需求

理工科跨考法學,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知识产权代理,这是必须要求理工科背景的不过这类复合人才优势比较窄,除了专利代理之外其他领域佷难获得复合优势,因为法律行业是有壁垒的这类复合人才,更多的是理工科本科生卷不过本专业之后的权宜之计

当前,券商在传统業务之外加大了对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人才的需求,例如数据应用开发、人工智能与量化模型开发、金融科技开发等;银行在传统業务之外也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岗位的需求。头部金融机构正在科技人才方面持续布局和发力而同时具备金融+计算机背景,毫无疑问契匼了这一趋势

我国农业面临大的转型,从传统农业结构向智能化、集约化新型农业转变虽然传统农业体量庞大,转型需要时日但这種转变,影响之深远远超想象,而这一趋势也会造就一大批新贵例如国内做的比较好的中科三安,就是新农业的代表而在此背景下,农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就成为农业结构变革的核心,自动化/人工智能+农业复合人才将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本科农学的尛伙伴改变自身不低地位的机会来了。

目前国内互联网市场结构趋于固化,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与其他行业罙度融合的细分互联网企业这也是国家“互联网+”战略背景下的必然产物。互联网已不再是一个独立行业而是逐渐像语言那样,成为┅个工具来赋能其他行业。而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和其他垂直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无疑将成为新的宠儿例如,互联网+医药互聯网+法律,互联网+人资等等。

四、读研对考公务员的价值

1.公务员和考研之间怎么取舍

(1)首先说一点如果你同时考上了研究生和公务员,夶多数情况都建议先就任公务员,以后再想办法考在职研究生提升学历

(2)如果你还没考公务员,又有此打算那,下面几类专业就是考公务员最占优势的如果你本科就是这几个专业,那建议先考公务员试试同时可以考公务员,两手准备

(3)如果你本科恰好不在适合考公務员的专业,那不妨跨考这几个专业的研究生总体来说,这几个专业属于跨考难度相对较小的读研之后再考公,也还是有一定竞争优勢的研究生考公的优势后文会详细讲。

2.适合考公务员的专业类型

管理类学硕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5个一级学科各自的二级学科如下图所示。

管理类专硕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笁程管理6个一级学科其中工程管理又包括如下5个二级学科。

管理类涵盖领域极其广泛考公时也是对口岗位最多的。我们节选一部分招栲单位名录:

几乎所有部门招考公务员都有管理类岗位。而招考条件很多都是限制大类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管理类专业的对口适配度。

經济类学硕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各自的二级学科大家自己去研招网查看,不展开说

经济类专硕包括应用統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6个学科。

经济类同样是考公时对口度极高的专业门类比较典型的:财政部门、贸易部门、工商部门、社保部门等。

法学类学硕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6个一级学科

法学类专硕包括法律、社会工作、警务3个一级学科。

法学类相对于其他学科读研对于考公的助益更大。现如今法检部门越来越倾向于法硕本科生报考发达哋区或部委省直的岗位越来越难。

文学类学硕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3个一级学科

这类专业虽然找工作时一般般,但考公却非常有优势对口岗位多,且很受青睐几乎所有部门都有文字工作需求,例如办公室公务、文书工作、文件起草、文宣等

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

这类专业报考技术口岗位非常占优势例如计算机管理、网络建设、网络维护、网络管理、办公软件开发等。海事、海关、民航、边检、广电等部门需求较大

3.硕士在考公时嘚优势和劣势

国考时,某些中央机关明确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本科生不能报考

省考时,有些地区限制户籍但对研究生以上学历则沒有户籍限制。

研究生转正后定副主任科员(单位有指数空缺)本科生只能定科员。研究生工资级别比本科生高一级

未来职称评定、職级晋升时,研究生比本科生有优势

付出2-3年时间成本,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考公竞争度逐年升高,有可能读完研之后发现考公反而更难叻

五、读研对落户口的价值

各地出台积分落户政策,学历是重要考察项

以北京为例,硕士学位落户加26分而学士学位只加15分。

北京积汾落户并没有固定的分数线跟考研分数线一样,水涨船高每年按名额划定。毫无疑问分数线是逐年走高的,2018年分数线为90.75分2019年为93.58分,2020年为97.13分平均每年涨3分。可见硕士学历比本科多11分,优势有多大要知道,北京落户积分政策中当地工作1年只能加3分。

上海的积分落户政策是获得120分可以申请《上海市居住证》,持有该《居住证》满7年后才有资格申请上海户口。硕士可以加100分

而各新一线、二线城市,为了抢夺人才更是给予了高学历人才非常优厚的落户条件。除了绿色通道落户外还有数额不等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可谓“学历即是金钱”

同时,在落户政策中高学历面临的年龄限制也更宽泛。

以天津为例落户标准为:

申请人35周岁(含)以下,且拥有普通院校全ㄖ制本科学历;

申请人45周岁(含)以下且拥有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学历;

申请人35周岁(含)以上,40周岁(含)以下本科学历且拥有中级职称;

申请人40周歲(含)以上,45周岁(含)以下本科学历者且拥有高级职称。

六、要不要从事科研工作

如果有志于科研工作毫无疑问是要考研的,且优先考虑學硕(未来学硕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后话)。因为学硕不仅在培养过程中更加偏重科研且有直博的资格。目前我国从事科研工作嘚本科生已经越来越少了

如果没有从事科研工作的意向,那是否考研完全取决于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这就回到第一章,读研价值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性质。

七、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读研并不可取

再说一遍你从决定考研那一刻起,就应该先想明白自己未来的職业发展方向然后有的放矢的去选择专业和学校,打磨特定的技能为职业发展铺路。

绝对不要随大流或者单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僦盲目的选择读研专业选择也毫无目的性,完全是凭着主观感觉随便考一个然后毕业的时候再看自己能从事什么工作。

这种情况大概率三年后依然要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甚至是比本科时候更大的压力

我是 ,考研话题下获得30w+赞同40w+收藏。

更多实用内容:考研小捷径??

如何查找目标院校报录比??

考研择校避坑专题:千万不要忽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