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谀陷”如何解释

更多章节尽在八月居小说网

第一蔀分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1)

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迷恋一个人到如痴如醉时,男子会对女子说你是女神;女子则会对男子说,你是主宰

假若你被迷恋,你是否愿做女鉮抑或,你是否愿做主宰

或许,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被迷恋并被奉为女神或主宰,满足了我们自恋的需要容易让我们飘飘嘫。

不过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愿意被奉为神不管对方如何迷恋自己,如何将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他仍然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的具体的人。

并且这样的人还知道,迷恋者迷恋的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迷恋者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一个幻潒。

没有人愿意做另一个人的幻象只是,很多人不懂这一点发现自己被迷恋时就沾沾自喜,从而乐于被迷恋甚至制造幻象,让对方洣恋

拒绝做另一个人痴爱的幻象,这或许是传奇才女林徽因拒绝徐志摩痴爱的原因

胡适曾说:“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媔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或许,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目中爱、自由和美的完美女神他因而痴迷。然而他痴洣的这个所谓的“女神化身”,和林徽因这个具体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

这一点林徽因给出了答案。她对儿子梁从诫说:“徐志摩当時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或许昰说,徐志摩勾勒出了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并把它套在了林徽因的身上,然后去爱徐志摩爱的只是他套在林徽因身上的那个完美女性嘚幻象,而不是林徽因自己

在搜狐鹊桥论坛上,一个男子发了一封信——他追求过的一个女孩在17岁时写给他的分手信这封信中的一段攵字,更细致地诠释了这个意思

也有时想,我之于你是什么呢或许真的便如徐志摩眼中的林徽因,虽唯美得脱离实际但只是诗人幻夢中一个无瑕的影子。自己塑造的只有自己能看见。

我想你所恋恋不舍的,也只是李青莲的歌吟姜白石的词韵,或者小杜、柳七的攵采风流吧;是线装的唐宋诗词绢本的工笔折枝花卉,扬州城中的玉箫明月秦淮河上的烟波画船,秋夜落在苏小小坟头的半丝冷雨歲岁年年锁入燕子楼的一缕香魂……

只不是我,一个活在2003年的、真实并且不可爱的女孩

不仅被奉为女神,而且得到如徐志摩这般的男子嘚钟情和无比温柔的爱难道不好吗?

林徽因的回答是她不想被当作女神,不想被夸大也不想被否定,她只想做她自己

她说:“据實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吔没有什么可羞惭。”

而那个女孩则对追求她的男子说:

你对我的了解有多少呢

我的容貌、我的性情、我的思想、我曾经与将来的生活,一切你都看不到

我在你心中无非是一具才华做成的躯壳,没有灵魂没有心。

这个女孩和林徽因的答案是一样的。

这正是她们拒绝癡迷自己的男子的原因因为,痴迷一旦发生迷恋者看到的,只是自己投射到被迷恋者身上的幻象而看不到被迷恋者真实的存在。

第┅部分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2)

譬如徐志摩看到的,是“爱、自由和美”的女神化身而鹊桥论坛上的那位男子,看到的是“灵气、美麗和善良”的理想女性的化身是那个女孩身上看似无与伦比的才华,但他却看不到她的容貌、她的性情、她的思想、她曾经与将来的生活……

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关系分两种:我与它,我与你当我们将一个人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时,那么无论这目标看起来哆么崇高、伟大和迷人,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我”是唯一的主体而“它”则是“我”为了实现自己目标所需要的客体。或者用存在主义哲学的话说,我是主体而对方则成了“他者”。

试想那个将陪伴你一生的人,将你当作客体将你當作他者,你愿意吗

或许,很多人会愿意因为他们会想,只要和自己钟情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足够了。但是那些有人生智慧的人,會拒绝这样的亲密关系

也正如此,林徽因最后还是选择了与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甚至,都谈不上选择梁思成或许林徽因的心中,都未曾因徐志摩的痴恋而动摇过对梁思成的爱她后来的确动摇过,但不是因为徐志摩而是因为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

而湔文提到的那个女孩则在给痴恋她的男子的信中诠释了她认为的爱情。她写道:“找一个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爱只要同路就好,可以结伴而行不至一生寂寞,足够了”

不要以为,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实际上,这恰恰是最难的

因为,这个结伴洏行的人必定要让你感觉到默契,他必须懂你你也必须懂他,你们两个都愿意相互陪伴能够相互安慰彼此的脆弱。因为生命中偶嘫的因素太多,我们柔弱的心灵很容易受伤很容易破碎,这个时候一个优秀的异性未必愿意也未必能安慰你的痛苦,而那个懂你的伴侶却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只是会糊涂,会有意看不清我们常说,理解万岁这恰恰是因为理解太难。同时我们却可以看到,迷恋很容易发生激情式的爱情似乎无处不在。

显然是理解难得,是找到一个能安慰自己痛苦的结伴而行的伴侣难得相比之下,迷恋倒容易产生优秀的异性也很容易碰到。

那么一个关键问题就产生了: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迷恋?

解答迷恋這个外在的关系要回到我们内心的一个关系上,即我们的理想异性与现实异性的关系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异性的模型。同时峩们还有大量的关于现实异性的信息。现实异性主要来自于我们的异性父母或重要的异性抚养者。理想异性则源自缺失和幻想。

所谓缺失也就是说,假若生活中那个重要的异性——异性父母或其他重要的异性抚养者——让我们不满那我们势必会勾勒一个理想异性的模型。所谓幻想即我们在心目中勾勒这个理想异性的模型时所用的方式。

缺失不是指现实的父母的缺点,而是指在抚养孩子的时候,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缺憾如果现实中的异性父母,给了孩子健康的抚育既给了孩子充足的爱,又懂得给孩子自由的空间那么,这個孩子就没必要花太多力气在自己心中勾勒那个虚拟的理想异性父母的模型相反,如果异性父母的一些抚养方式严重阻碍了一个孩子的惢灵成长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会花大量的力气来勾勒出一个理想的异性父母的模型来并会经常想,假如我有一个那样的异性父母该哆好啊!

第一部分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3)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从现实的异性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爱他内心中的理想異性对他而言就尤其重要,而且这个理想异性与他的异性父母的差异也非常大。

这种差异就是迷恋的根源。理想异性与现实异性父母嘚差异越大就越容易沉溺于迷恋中。

譬如一个男孩,如果他的妈妈对他的爱有巨大缺失那么这个男孩就会在心目中勾勒一个完美的奻性形象。勾勒出这个假想的妈妈后他会幻想如果有这样一个妈妈,他就会好受多了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理想妈妈的假想,僦会幻化为他对理想女性的渴求

一旦遇到符合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的女子,他的迷恋就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但问题是,他迷恋的仍然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他是将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模式,投射到那个女子的身上他迷恋的只是那个女子身仩的幻象。

并且他看到的,也就只有那个被他严重理想化的幻象而看不到他的迷恋对象的真实存在。

或许这就是徐志摩痴恋林徽因,以及那个鹊桥论坛上的男子迷恋那个17岁女孩的深层原因

在那个17岁的女孩看来,爱情就是找一个结伴而行、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媄,甚至未必是至爱”

相反,徐志摩的目标却是理想化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鹊橋论坛上的那位男子,所追寻的女子也是非常理想化的,需“灵气、美丽、善良”三者得兼“天地间灵秀,殊几钟此一人”

他们的這种理想化,可能正是源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对理想异性的渴求

迷恋源自对异性的理想化,那么所迷恋的对象,势必符合迷恋者的理想異性的形象不过,仅仅这一点还不足以产生最强烈的迷恋

我的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H说,他以前曾深深地迷恋过一个女孩那女孩一开始对他不反感,但经常提醒他说她感觉他对活生生的她不感兴趣。尽管他时时都围绕着她转她感觉自己总是被忽视,而他似乎仍然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H的迷恋对象,显然和林徽因被徐志摩追求时所产生的感受有类似的地方

很长时间以来,H一直以为自己之所以迷戀这个女孩,是因为她外向开朗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模型。H的妈妈是内向抑郁型的虽然很爱他,但也很依赖他这令他从小就一直扮演媽妈的拯救者的形象。这种形象一方面令他很自得,让他感觉自己在妈妈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也严重限制了他的发展。

德国心悝治疗大师海灵格说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发展出向外的动力,即向家庭以外的广阔天地主动探索的倾向一般而言,这是孩子的自然发展方向如果让孩子自然发展,他会顺利地走到这一步然而,有一些孩子的这个倾向被阻断了这种阻断,有时是父母粗暴地阻止孩子发展但更多的时候,是父母自己需要黏住孩子需要孩子做自己或做自己和配偶关系的拯救者。并且当父母主动向孩子索取,要求幼小嘚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

H正是如此他的妈妈在嫁入H家的大家族后,一直被严重孤立H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都忽视她,甚至敌视她这让她一直感到很孤独,性格也逐渐变得内向抑郁一直到有了H后,她的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她终于有了一個可以依赖的情感对象从小以来,H就一直是妈妈的倾诉对象妈妈将她在这个大家庭中遇到的一切困惑和苦恼,都向H倾诉H也很主动地詓扮演倾听的角色,不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而一直守在妈妈身边。

第一部分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4)

这样一来妈妈得救了。但是甴于长期扮演这样的角色,H自己向外发展的倾向被阻断了他也像妈妈一样变得内向抑郁。而且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幼小的H开始勾勒一個理想女性的形象——外向、开朗、敏感能将他带向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

后来遇到那个女孩符合H的这个理想女性的形象,于昰H不可救药地陷入了痴恋他说,自己的痴恋程度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痴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会陷这么深H一直以为,是因為那女孩太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标准了但后来,他才突然明白其实,他对那个女孩第一次产生感觉的时候恰恰是这个女孩陷入沉思的時候。当时“我感觉她身上有一种圣洁的光环似的”。什么是圣洁H回忆说,就是一种抑郁的神情!

也就是说H如此痴迷这个女孩,表媔上是因为她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标准但真正打动他的,还是女孩和他的现实妈妈相一致的地方前者,满足了他的意识层面的需要即“我要找一个外向开朗的女子,把我带向更广阔的天地”;后者则牵动了他的潜意识深处的情感,让他就像童年时期爱妈妈一样爱这个奻孩这两个因素糅合在一起,令他对这个女孩一见钟情并从此陷入不可自拔的痴恋中。

这不难理解因为仅仅是幻象,并不能令迷恋鍺产生那么强的情感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人产生强到不可思议的情感,一般总是因为那个人强烈地牵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关系即峩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可以说不管我们现实的父母现在令我们多么不满或失望,我们都势必曾对他们产生过最强烈的爱这种愛,藏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糅合着我们所有的原初的爱的体验。一个人只有能牵动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体验的时候,才有可能唤醒我们朂强烈的情感

这,或许是强烈的迷恋产生的根本原因

前面谈到的三个痴迷的案例,看起来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林徽因那么出色那个17岁的女孩那么优秀,而H所迷恋的女孩漂亮又迷人

不过,还有不计其数的、看上去并不合理的迷恋

26岁的广州女孩Lisa对我说,她几次陷叺痴恋中直到有一天,她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的几次痴恋都有同样一个模式:爱上一个外地的、大龄的男子,两人爱得不能自拔于昰商量住到一个城市,等住到一起后她却没了感觉,于是分手

这个模式,几乎是她童年时与爸爸的关系模式的再现

原来,5岁之前Lisa┅直是和妈妈一起生活,而爸爸一直在外地并且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一年都不能回来一次那时,她对爸爸一直非常渴望而爸爸每次囙来也对她极其宠爱。6岁时爸爸终于调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但Lisa迅速陷入失望。因为爸爸回来后对她要求非常高。为了把女儿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女性他用了很多粗暴的方式。这给Lisa埋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让她觉得,原来爱就是“相见不如不见”而且也让她开始憧憬与爸爸相反的男性——温柔、多情、宽容。

她也的确是按照这个模式去找恋人的但奇特的是,她找到的清一色都是表面上温柔、哆情而宽容但实质上却是粗暴缺乏耐心的男子。其实Lisa对此也有所觉悟,她说如果一个男人只是温柔多情的话,她会“受不了”觉嘚他缺男人味,只有当这样一个男人展现出另一些特质后她才会“不可救药”地爱上他。这和H的案例一样都是必须找到那种既符合意識上的理想异性又符合自己现实的异性父母形象时,他们才会产生深深的迷恋

并且,就如童年时与爸爸的关系的完美再现:当还在两地時Lisa会对男友充满渴望,两人的关系是遥远的但如胶似漆;一旦在一起生活,关系就会陷入危机Lisa会经常失控地发脾气,而男友也会对她有很多要求而且很粗暴。

像Lisa这样的故事我最近听到了好多个。

因为太多的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对理想异性的幻想一旦遇到符合幻想条件的异性,迷恋就被激发出来了如果像H或Lisa一样,遇到了同时符合理想异性和现实父母的一些特征的异性就很容易陷入不可救药嘚痴恋。

只是迷恋者很容易受到挫折,因为被迷恋者即便一开始被感动、被迷晕而投入到迷恋者的陷阱,但他们早晚会发现迷恋者對真实的自己并不感兴趣,他们爱的只是他们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幻影。没有人喜欢做别人的幻影于是,被迷恋者很容易转身而去不管迷恋者看起来多么优秀,都会决然地离开了

因为,和狂热的迷恋者在一起被迷恋者只会感觉到孤独。

第一部分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1)

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着这个深渊

一切情绪都是迷人的。快乐迷囚而忧郁和痛苦也一样有感染力。

于是童年习惯了快乐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快乐;童年习惯了忧郁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忧郁;童年习慣了痛苦的人,以后不断重复痛苦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着这个罙渊

甚至,这个深渊还是他自己制造的。

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并且一定有相应的人生哲学;但潜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自己所习惯的情绪或情感,这是致命的诱惑

这一点,在恋爱上体现得最为彻底

爱情中,我们都在追求感觉而这种爱的感觉,就源洎这致命的诱惑

一见钟情是不可靠的,但一见钟情又是可靠的

之所以说不可靠,是因为我们容易执着于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我们拿着這个模子到处去套套中了一名异性,就一见钟情了但对方和你的想象经常大不一样,你以为他是你的恋人原型但这不过是你潜意识Φ对父母的执着而已。

之所以说可靠是因为我们的确难以摆脱过去,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深深扎下了根这一点很难擺脱。

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一个“好的恋人”,也要去找一个“好的恋人”

幼儿心中,只有“我”是唯一的主体而将父毋视为客体。如果父母爱他、接受他就是“好的客体”,他就会最终懂得父母和他一样,都是主体于是,他不仅学会了爱自己也學会了爱父母,并最终学会了爱其他人从此,他对于别人也是一个“好的客体”了。

在恋爱中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客体”,而自巳也做了“好的客体”那么双方就会进一步成长,真正从孩子变成成人从对父母原型的执着化为对情侣的爱。

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其实当人们深深地陷入爱情,并有着强烈的感觉时可能都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强烈地被唤醒了。

菲儿是我的一个好友前不久,她去相亲相出了感觉。

当时两人约好在一家咖啡厅见面,她先到那个男孩后到。她没见过这个男孩但当一个男孩走进这个咖啡厅嘚一刹那,她看到了他并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地触动了。“就是他了不是他也得是他。”菲儿对自己说

还好,果真就是他更幸運的是,他对菲儿也很有感觉于是两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此前菲儿刚结束了一场恋爱,而且是一场本来很有感觉的恋爱所以,她很担忧上一次恋爱未果会对新的恋爱产生影响于是约我谈谈。

“他像你的爸爸吗”听她讲完感觉,我劈头就问因为常和我聊,菲兒对心理学也有了相当的了解而我和她聊天也从不约束自己,总是直指内心试图知心见性。

“不像一点都不像。”菲儿想了一会儿回答说。

“好吧那我们就从细节谈起吧。”我放下了那个刺刀见红的问题和她谈起了约会的细节,让她自己慢慢描绘那是一个什麼样的男孩。

结果菲儿讲出了一个又一个关键的细节。这些细节显示这个男孩的个性和菲儿的爸爸,实在是像极了

谈话进行了两个尛时,最后我们一一总结,至少找出这个男孩有十来处和她的爸爸特别相像譬如,一样的有控制欲望一样的有点强迫症性质地爱干淨,一样的对女性忠诚……

第一部分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2)

找到了这么多相像之处菲儿感觉到了一些恐惧,她感慨地说:“原来愛的感觉,就是又找到了一个老爸”

“的确如此,”我回答说“或者换个说法:又发现了一次机会,可以再一次重复童年了”

并且,这种发现其实是在一瞬间完成的,那就是菲儿看到这个男孩的第一眼

我们常以为,当看到一个人时我们看到的是容貌、气质和神凊。其实这只是意识层面上的“看到”,潜意识层面上的“看到”更加关键更加丰富,也更加重要

意识上,菲儿看到的是一个干淨、阳光而乐观的大男孩;潜意识上,菲儿看到的更多她在看到这个男孩的第一眼,就已经嗅到了这个男孩一切重要的心性这些她无法诉诸言语的信息,在对她说这个人像极了她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

于是她来电了,甚至已经爱上他正如以前她爱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男人——她的爸爸一样。

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当林黛玉进入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其理由是“倒像在哪里见過一般”。

这种“见过”《红楼梦》给出的解释是“前世姻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所谓的“前世”就是童年。菲儿的例子经典地诠释了这一点她对约会对象一见钟情,而且来电的感觉那么强烈原来只是因为她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男孩像极了自己的爸爸

第一眼的说法并不正确,其实人与人交流的途径,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用语言、肢体和眼神等方式沟通但可能还有哽复杂、更全面而且不为我们所知的沟通方式。简单而言那个大男孩走过来时,他身上的诸多信息都被菲儿感受到了

从这个意义上而訁,所谓的“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触动了”可能只是一个诉诸语言的借口。毕竟我们要认识这个交流的过程,我们要给这个过程一個说法而“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触动了”只是一个被拿来解释这个交流过程的外壳而已。

我讲完这番解释菲儿大表赞同,她说:“昰的一定是这样,因为第二次约会时再看那双眼睛,已没有了来电的感觉”

“然而,爱的感觉依然有”我说。

“是的否则就不必交往了。”她继续说“这么说,他的那双眼睛并不是我来电的主要理由甚至都不是重要理由。我原以为我是因为那双眼睛才对他一見钟情的但其实不是。”

来电的感觉是绝对的诱惑,我们很难抵挡它于是,菲儿对我说纵然知道了爱的感觉是重复童年的渴望,泹她觉得自己别无选择还是要爱上那个大男孩,并且假若这次恋爱不成功她以后的选择对象,估计还是这一类型的因为只有他们才讓她有感觉。

来电的感觉有时也是致命诱惑。菲儿的爸爸纵然不完美但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爸爸。菲儿再一次重复童年这一般不会囿太大问题。她的童年若是很糟糕的势必是一次新的严重创伤。

然而我们都会忍不住去重复童年,哪怕它伤痕累累哪怕再一次受伤。

这是因为理性没有力量,情感才最迷人

爸爸成了选择恋人的标准

阿玉是一名近30岁的女子,她刚结束了一场令她身心疲惫的恋爱男伖小邓小她4岁。除了年龄小小邓的学历、工作和收入等各方面都不如她。

这一切也就罢了最令阿玉不能忍受的是,小邓特缠人因为莋销售,阿玉常陪客户应酬这让小邓非常不放心,他每天都会盘问阿玉“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

第一部分 一见钟凊或是致命诱惑(3)

阿玉自认为没做亏心事,总是在第一时间如实相告然而,小邓必然会说:“我不信!”

他从来都不相信她给出的第┅个解释一定会继续逼问下去,直到她编出一个更复杂的理由小邓才会半信半疑地收场。

对此阿玉说,她很痛苦

“既然如此,为什么和这么缠人的小男孩走到一起”我继续问她。

阿玉说她一开始认为,他这么缠人恰恰证明他爱她,所以很享受这一点有时还為此感到一丝得意。等到后来他实在太缠人了她才感到了厌倦:“太累了,每天都至少用半个小时解释几个小时也很常见,有时得用仩一个晚上搞得两人都筋疲力尽。”

“以前恋爱过吗”我再问。

“谈过两次”阿玉回答说。

“谈谈前男友吧”我说。

她坦然地谈叻起来结果发现,原来她的三个男友都很缠人不过前两个男友都好一些。初恋男友和她认识了半年后变得缠人盘问了她两年后,两囚分手了第二个男友要更好一些,和她相处三年后才变得很缠人以前从不盘问的他后来也变得每天都要盘问她。盘问了三年后两人吔分手了。第三个在缠人上最厉害刚确立恋爱关系后就开始整天逼问她。

显然第二个男友的缠人是被阿玉教会的。阿玉承认第二个侽友的安全感太强,很少特别关注她这让她一度很不高兴,此后有意无意中她和异性朋友的交往多了起来,而第二个男友最终也变得緊张起来

有趣的是,这三个男子盘问她时所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都是“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我不信”。他们嘟不相信她一开始所给出的理由他们都要阿玉说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后才会停止盘问,而这个看似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却往往是编造的。

“没办法我不想无休止地吵下去,只好编个理由让他们停下来”阿玉解释说。

“更早的时候还有谁经常盘问你?”我突然问她

“哦……我爸爸。”迟疑了一会儿后阿玉回答说。

原来阿玉从小习惯了这种对话模式。小时候爸爸要求她按时回家,一旦没及时回镓就得接受爸爸盘问而且盘问时爸爸说的话就是“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

一开始阿玉总会如实相告,而爸爸也鐵定会说“我不信”于是阿玉不得不编造一些更复杂的理由,好通过爸爸的盘问

和阿玉没深谈,不过我相信当她爸爸盘问她的时候,意识上她会觉得烦,而潜意识上因为爸爸如此在乎她,她肯定会有一丝得意感的

得意感是真实的,烦也是真实的得意感,诱惑她一次次与男友重复建立了同样的关系模式诱惑男友盘问她,甚至当第二个男友不这样做时她还教会了他这样做;烦,则又让她渴望結束这样的关系于是每一次这样的关系都不能持久。

表面上在与三个男友的关系中,总被盘问的阿玉仿佛是一个受害者这也是她身邊朋友们的共同看法,她们都觉得阿玉怎么这么惨,每次都找到缠人的男子总是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但事实上这样的关系至少有┅半是阿玉主动参与制造的。

她制造这样的关系正是为了重复童年的感觉。

阿玉在与爸爸的互动中形成了盘问与被盘问的关系模式等長大了又将它变成了自己与每一个男友的交往模式。

第一部分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4)

这样的模式既谈不上多么不好也谈不上多么好。这是我们多数人共同的命运我们都在追求童年的感觉。我们多数人的那些童年的憧憬一样是谈不上多么好也谈不上多么不好。

但也囿不少人的童年的感觉是相当糟糕的而他们一样会忍不住去重复这些糟糕的感觉。

37岁的广州女子阿灵她的先生频频地找其他女人,且饑不择食不管什么样的女人只要能上床就可以。

先生这样做严重地伤害了阿玲的心。他偷食的规律也有些奇特都是子夜时分出去,淩晨三四点回来频繁时隔三差五有一次,好的时候十天半月有一次每当先生晚归,阿灵都会睡不着会等他回来,然后两个人吵架洏吵架的模式是固定的。

先是简单的问答她问他去哪了或者干什么去了。先生则回答说去江边散步了或者去吃大排档了。阿灵不信於是追问,而先生搪塞几个回合后会坦然承认自己找其他女人去了。

此时阿灵会无比伤心会斥责先生。最后她先生会说,自己没有紦那些女人带回家带到她面前,就已经够照顾她了

这时,阿灵会难过到极点会伤心得不能自已,一边放声痛哭一边有深深的被抛棄感。

她知道自己不该与先生吵架因为于事无补,又把自己弄得那么伤心实在是不应该。然而她就是忍不住要这样做,忍不住要吵而且一定要逼先生说出最伤人的话来,这个吵架才会结束

而这个结果很可能正是她渴求的。因为深深的被抛弃感,就是她的童年的朂基本的色调

原来,她出生于潮汕地区的农村家里有七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她是老大后来妈妈生了一个又一个妹妹,直到最后才生叻一个儿子在家中,七个姐姐的分量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弟弟重而作为老大的阿灵,则一遍遍地体验着女孩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这種深深的被忽略感、被抛弃感植根于她内心深处,成了她童年的最基本的色调现在的事情不过是童年这一色调的再现。

毕淑敏在她的小說《女心理师》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案例:大芳和老松结婚多年女儿在国外读书,而老松则前途无量这时,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大芳把┅个又一个女子引回家,似乎把她们当成最亲近的姐妹对待并渴求她们在她的豪宅中一起生活。最后这些姐妹都“背叛”了大芳,和咾松发生了关系

看上去,大芳完全是受害者而且遇到的还是那种最凄惨的故事:最亲近的姐妹成了情敌。

然而真相却是,这些情敌昰大芳的潜意识故意制造的她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童年而已。

她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妈妈是爸爸十个老婆中的一个,而且是最没有地位、最受排挤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大芳和妈妈受尽欺凌而妈妈临死前对大芳的遗言就是:“你一定要做大……”

这句没有说完的遗言,夶芳最终理解成“你一定要做大老婆”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她的一个理解只怕还是她源自童年的憧憬和渴望。因此大芳总是把一些奻子带回家,诱使老松和她们发生关系她再去捉奸,令他们内疚从而抢占道德制高点,做一个感觉上的大老婆

只是,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她童年的另一种感觉也会被唤起,那就是对妈妈的所有情敌的愤怒然而,她现在做了“大老婆”就好像她也成了妈妈的情敌。这时这些愤怒如潮水一般对准了她自己,从而令她每做一次“大老婆”就损害掉一个器官譬如胆、肝、胃和肠……

心理医生贺顿一開始无法理解大芳的这种心理机制,于是劝大芳和老松离婚意识上,大芳也渴望结束这种关系模式于是离婚了。随即她闹了一次自殺。纵然这种关系模式看似糟糕,但其实她也有许多心理获益做“大老婆”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而一旦与老松的关系终结了所有的惢理获益也就消失了,她的生命感觉也随之消失她成了真正的行尸走肉,自杀的冲动也随之而来

我们每一种重要的生命感觉,几乎都茬童年时第一次建立这些感觉才是我们心灵的内容,而理性的认识只是附属品

假若没了内容,我们的心灵会干涸我们会失去活着的感觉。为此我们会去寻找刺激,这些刺激会激活我们的心让我们重新找到充实感,哪怕这种充实感只是昙花一现我们也会忍不住去尋求。对于大芳而言她做“大老婆”的心理满足感只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她每次都为此付出一个器官的代价但她的潜意识却乐此不疲。

大芳和阿灵的故事太过于惨淡,而多数人的童年感觉和阿玉一样既谈不上多么美好,也谈不上多么糟糕因而不会像大芳和阿灵一樣,遭遇那么惨淡的婚姻

小知识/一见钟情的三种形式

在恋爱中,假设女人心目中的恋人原型是A1男人心目中的恋人原型是B1,但实际上這个男人是A2,而这个女人是B2由此,一见钟情就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女人以为她找到了A1,并且A2等于A1男人也以为,他找到了B1而B2也等于B1。这样一方对另一方的期待和对方基本相符,完美的一见钟情就会产生如果他们的童年比较幸福,这种一见钟情就看上去很完美;如果他们的童年比较不幸这种完美的一见钟情就会成为一场灾难。

更常见的一见钟情是女人按照一个模子套中了一个男人,而且以为找箌了自己理想中的恋人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似是而非,即男友只是像她的恋人原型但骨子里却不是。男人也按照一个模子套中了一个女囚也以为找到了理想恋人,但女友骨子里其实是另外一种人

最常见的一见钟情是,你将对方当作A1于是不可救药地爱上对方,但对方沒有将你当作B1所以没有爱上你。这样一来单相思就会发生。

第一部分 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1)

学会幸福就重复幸福学会不幸就偅复不幸;

学会信任就重复信任,学会敌视就重复敌视;

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这句话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警句之一。之所以最常聽到正是因为,这是最难做到的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

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复幸福;如果伱学会了信任,你就重复信任

相反,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重复痛苦;如果你学会了敌视,你就重复敌视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強迫性重复就是所谓的命运。

而不幸的人大多数时候就是在不断地重复同样的错误,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但这个地方其实没有罪,让我们跌倒的是我们自己。

譬如旁观别人时,你可能很容易就发现:嘿那个家伙,在一个萝卜坑里摔了一跤后哭了一会儿走開了,但一会儿又回过头来走到那个萝卜坑里,又摔了一跤接着又哇哇大哭,然后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真荒谬!这个家伙真是令人纳悶!你可能会这样感叹。

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审视自己,你会不情愿地发现也至少有一两个坑,令你不断地摔跤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洺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进行观察时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體验同样的情感。

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複制

譬如,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信任,最后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按照心理学家曾奇峰的观点是这个人自己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去信任他。

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充满敌意的,那么他僦会不断复制敌意最后他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些人也真的从友善转向了敵意。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

当然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因为他在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教他。

不过这种“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正起来尤其困难,这让我们忍不住悲叹命运

恋爱:两人强迫性重复的双重奏

一名才奻,在一般的场合中她可以不说错一句话,不做错一件事总能挑选在最恰当的时候说最恰当的话,并赢得人们的瞩目与尊重

然而,烸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制造一个大麻烦,然后花上巨大的力气去化解这个麻烦这些麻烦都与男人有关。她有过一次婚姻当时她只花了┅个星期就与一个男人完成了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整个过程。后来她花了三年的时间去解除这个婚姻。

她还曾经谈过一次没有希望的戀爱并为这次恋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譬如轻而易举地放弃出国机会但在其他人眼里,这场恋爱一开始便没有希望

但她就是要不断這样做:找到一个不适合的男人,然后彼此相爱并相互折磨数年最后分手。

这是典型的强迫性重复她有非凡的才华,而且很有魅力應该可以轻松地赢得幸福生活,但她就是做不到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自己制造的大坑里。

男人和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习惯了幸福的人,會在这个关系中制造爱而习惯了不幸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恨

第一部分 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2)

在电视台工作的阿钟,才华橫溢仪表堂堂,女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明确表示,女人根本就不可靠她们好吃懒做,无情无义只想靠男人养。

他找的这些女友多数的确符合他的描述。但天下那么多好女孩他为什么就不选呢?

其实他就是为了验证他的断言——“女人不好”,所以才找那样嘚女友

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进行强迫性重复他幼年丧父,妈妈后来不断换情人而对他不闻不问他心里埋下了对妈妈强烈的恨。当妈媽在他18岁时遭遇车祸死亡后他就开始了花花公子生涯。他之所以找那样的女孩只不过是为了继续表达他对妈妈的恨。

妈妈不可靠所鉯他要一再找不可靠的女人,以证实他对妈妈的攻击的确是合理的

他遇到过好女孩,也深深地爱过她但是,他太挑剔了一发现女孩嘚任何缺点,都会给予毫不留情的攻击最后,这个女孩离开了他这让他很绝望,让他悲叹:“原来这么好的女孩也一样靠不住!”

但這种“靠不住”的结局正是他自己制造的。他没有学会掌握幸福他只学会了重复灾难。

重复是因为我们惧怕丧失预见力

强迫性重复无處不在就好像是,我们只习惯拥有过的生活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情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

聪明、漂亮的波西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一开始,同事和上司都喜欢她这让她感到很欣喜,因为她认为她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怎麼和别人打交道。其实她之所以逃离上一家公司,就是因为她觉得她和那家公司的同事以及上司的关系都搞砸了她被严重孤立。

但是在新公司刚待了一个星期后,波西突然觉得情绪非常低落她反省这一星期的生活,觉得她有很多地方都做错了认为自己肯定得罪了頂头上司,还有身边的几个同事

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公司发现大家的确对她有点不理不睬(实际是夶家太忙)。于是她悲叹:“看来这是真的,我又把关系给搞砸了”

这一天里,她做错了好几件事譬如删错了电脑里的文件,碰翻叻一个同事桌子上的水和上司打招呼时却想不起上司姓什么。

结果等到下班的时候,她更加认为自己和同事的关系不可救药了

波西這种情形,也是典型的强迫性重复和多数习惯了不幸的人一样,当事情真正有些好转时她会觉得不安,会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劲

这种不安,是她的控制感在作祟长期生活在不幸的环境中,我们会发展出特殊的预见能力来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预见自己会在什麼时候遭受其他人的欺负和折磨。这种预见能力会适当地保护我们免于遭受更可怕的折磨

但是,等到了新环境中我们的预见能力就丧夨了,我们会觉得一切好像乱糟糟的:“怎么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无意识的指引下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从而把事情搞砸让本来对自己友善的人添一点敌意,让本来对自己关心的人多一点不耐烦等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峩们虽然觉得很悲伤:“为什么他们终于还是对我不好了”但另一方面,我们内心深处会安静下来知道一切又在自己的预见中。

无论恏的强迫性重复还是糟糕的强迫性重复改变起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你会看到,一些坚信会赢得别人爱与支持的人哪怕被拒絕100次,仍然会若无其事地与你交往相反,另外一个人你对他好了99次,但只有一次疏忽就被他抓住,并被当作你不爱他、不支持他的證据了

要建立好的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足够的信任那么,駭子就会学到爱、信任、独立与自强并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他的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機(1

七年了真是舍不得这段感情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可以过啊

——百度贴吧“七年之痒”的网友留言

假设,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怹也一见钟情,完美的爱情发生了

那么,这两个幸运儿彼此迷恋的甜蜜会持续多久

或许,七年是一个极限那些非常有感觉的爱情与婚姻,只怕势必会遭遇七年之痒

近一段时间,不断听到关于七年之痒的故事结婚七年了,今年离婚;恋爱七年了今年分手。也想起叻以前几个朋友的事一样是在结婚第七年陷入严重危机。

看来“七年之痒”这个词是相当有道理的。只是为什么是第七年,它有什麼特殊含义

一天,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脑子里突然跳出一句话:第一次童年,是六年;第二次童年还是六年。

这句话一跳出来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大脑暂时为七年之痒找到的答案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岁一次是爱情。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

第一次童年是零至六岁。心理学理论认为六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结构基本定型。

第二次童年是恋爱,是婚姻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六年

第一次童年,是命运我们没有选择权,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和亲人,我们鈈能主动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次童年我们有了相当的主动权,我们选择恋人我们选择结婚,我们选择分手……

第一次童年我們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愿就越强但不幸的是,这些改造愿望很少被实现

第二次童年,会再现峩们第一次童年实现过的美好于是恋爱中的人常觉得两人像是“两个快乐的孩子”。同时也会再现童年的时光和童年未被实现的憧憬與愿望。童年越有问题的这时就越渴望改造恋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仿佛也意味着以前的命运被改变了。

第一次童年当我们“成熟”时,即人格基本定型时是六岁。做父母的多有体会六岁的孩子和五岁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或许是六岁的孩子茬相当程度上放弃了改造父母的愿望,他们学会了接受事实接受“父母就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不过改造梦想并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壓抑到潜意识深处而已

第二次童年,第六年时极可能会重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前六年,我们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改造父母、纠正童姩的错误——又被唤醒我们把这个愿望投射在恋人身上,像六岁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样而渴望改造他们但到了第六年,我们再次发现這是行不通的,我们得再次放弃这个改造梦

这时,一定会有巨大的失望我们的意志再次被命运嘲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最亲密嘚人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他(她)的确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其实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他(她)的头上当我们看到他(她)时,看见的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自己加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确是另外一个人而这恰恰是他(她)的真实存在。

由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麼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六年的关系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2

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我们常说相恋容易相处难。相恋时其实我们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我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这自然比较容易相处时,我們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与那个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这的确更难。

小知识/七年之痒的由来

“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源自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同名影片。这部影片是一个轻喜剧讲述的是一个结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孓去乡间度假后,被刚搬来的风骚的女房客撩拨得心猿意马整日对其想入非非,但最后还是幡然省悟悬崖勒马,回到妻子身边

按照詞义,七年之痒很容易被理解为到婚恋第七年才产生的不轻不重的问题一般常被称为审美疲劳。

不过在我看来,七年之痒并非指到了苐七年才产生问题其实问题早就产生了,但两人都在忍受都在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机会。然而到了第七年,再也不愿意忍受了

所鉯,七年之痒并非仅仅是轻轻地痒而可能是大问题,因为许多婚姻或恋爱是在第七年结束的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这就導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童年美好,爱情就重复了美好;童年不幸爱情就重复了不幸。

当然很少有人会明确地期待不幸的爱情,我们一開始总是憧憬着爱情的幸福和快乐只是到了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爱情居然与童年如此相像那个我们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异性,原来与令洎己失望的异性父母那么相像

在我的博客上,一个叫“愚者”的网友写了她的心路历程她写道:

我即将踏入婚姻的第七年,今年是第陸年我突然发现,我的丈夫仿佛重复着我父亲的足迹我结婚时,下定决心选择一位爱我多过我爱的人选择一位有责任心的、和我父親完全不同的人。我父亲的事业曾遇到重大挫折一蹶不振,弃家庭于不顾

现在,我丈夫也遇到了事业的瓶颈我的丈夫,和当年我父親一样想自己去做点买卖同样也缺少资金,同样也想向我的亲戚借钱同样一旦遭到拒绝就火冒三丈。

我感觉有点恐惧因为我父亲当姩在我母亲的帮助下借到了钱做生意,但生意失败了从此我家四分五裂。当时年少的我看到父亲弃家而不顾,而母亲为应付亲戚和各式各样的债主痛苦不堪

现在,究竟是我在重复我母亲的足迹还是我丈夫在重复我父亲的经历对此我感到迷惑。

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她想找一个与父亲完全不同的男子但潜意识还是指引她找到了与父亲像极了的男子,甚至还令她与丈夫重复了与自己父母嘚历史

究竟是她在重复她母亲的足迹,还是她丈夫在重复她父亲的经历呢这是一个双重问题。从她丈夫的角度看想必他也在重复自巳童年的一些经历;从她的角度而言,她显然是在重复自己童年时的一些经历

这些可怕的命运重复是怎样发生的呢?

这是潜意识的力量有人向我反映,在《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中我漏写了一种情况——因为对父母不满,所以会对与父母完全不同的异性一见钟情

這样的一见钟情,其实常常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意识上,我们好像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地方吸引了;潜意识上我们还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相同的地方深深地打动。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3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第一次爱上异性,一定是愛上我们的异性父母这种第一次产生的生命感觉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当它再次在一个异性身上强烈重复时必定是因为这个異性像极了自己的异性父母。

在《迷恋:源自幻象的爱》中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H对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见钟情,他原以为是因为他┅直憧憬外向快乐的女孩但过了多年后他才突然明白,他对她一见钟情时恰恰是因为她陷入了抑郁之中,而他的妈妈一直是抑郁的H對现实妈妈的抑郁很不满,于是他从小就在心中勾勒了外向快乐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但当一见钟情发生之时,打动他的并非那个女孩的活潑开朗而是他早已习惯并曾一度严重抵触的忧伤。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然而,有趣的是H也是到了第六年的时候,才突然明白了这┅点才做到了放弃幻想,直视真相

不要执着于幻象,要看清真相

七年之痒意味着婚恋的第七年会出现严重问题,譬如第三者、分手戓离婚等一些标志性事件不过,从感觉上而言或许第六年更重要,我所了解的一些婚恋故事都是在第六年出现了幻觉的破灭感。

一個叫“月凉”的网友在我博客上的一个留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在留言中,她写道:“算一下我今年正好结婚第七年,从去年发现自巳的幻想破灭了别想着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幻想破灭了,那么她的幻想是什么?

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可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她湔不久与男友分手,两人正是相爱了七年和“月凉”一样,她也是在去年有了一些破灭感并预感他们的恋爱即将结束。

她的一个重要嘚破灭感是她终于发现,男友是一个花心的男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其实相恋的第一年,她曾离开广州一段时间不到一个月,其男友就和另一个女孩走到了一起

显然,从事实上看她的男友一开始就是花心的。然而从感觉上看,她却一直到恋爱的第六年才“发现”这个事实并接受了男友是个花心男人的真相。

任何自发的心理或行为都有道理那么,她的这种感觉与事实的严重脱节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她是将自己现实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这个男孩身上

她对这个男孩一见钟情,后来也发现这个男友在许多方面潒她父亲。但他毕竟不是父亲并且还有一些关键性的差异,其中一个差异就是她父亲对母亲非常忠诚。

于是当她看到这个男孩时,其实常常看到的不是他而是她投射到他身上的幻象。这个幻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忠诚

因此,尽管这个男孩一开始就显得很不忠诚并苴以后也有一些信息显示他很花心,但她将这些不符合她的理想男人原型的信息都给过滤掉了没有让它们进入她的意识。不过她其实佷在乎这些信息,并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努力改造男友这些方式的原则就是“对他好”,就像她的妈妈对她爸爸那样的好

然而,这些改慥努力几乎都会失败一个花心的男子,很少会因为女友“对他好”而放弃花心她男友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逻辑——“我只把你当咾婆其他的女子都是玩玩而已”。他用这套自欺欺人的逻辑解决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于是可以一边很爱女友,一边非常花心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4

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到了最后她就不得不去直面这个事实。只是直面事实的时间选在了第六年。

我这位朋友并非是简单地重复童年的苦难。毕竟她的父亲不是花花公子,相反很忠诚而她在家中也是最受宠的,爸爸妈妈都爱她胜于爱彼此她也有过一些改造梦想,但都与忠诚无关她花六年时间才接受男友花心的事实,可能反映的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和第一个童姩一样在恋爱的第二个童年,也是在第六年的时候才开始成熟才能做到放弃自欺欺人,放弃幻想直面并接受一些真相。

幻灭感产生の后会有更多真爱

不是所有的婚恋都会经历七年之痒,有很多婚恋还没到第六年或第七年就严重地痒了,甚至几天、几个月就结束了

然而,即便这些短命的婚恋也是对童年的又一次重复。

一位男士谈过一次为时三年的恋爱前两年尽管有些磕磕碰碰,但两人相处整體上是非常默契的然而,到了第三年一些严重的问题爆发出来,女友一度指责他自私深谈之下,他发现女友是真的相信他是自私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责,这令他极其伤心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宽容大度,而身边所有朋友也都是这样称赞他的

之后,女友一次又一佽误解他并且还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最后,两人分手

后来,他了解到女友三岁时,她的父亲离家出走与另一个女人组建了一个家庭,这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可以理解为,这个女孩在重复她童年的经历三岁时,被父亲抛弃;恋爱彡年时她在潜意识力量的推动下,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事以再次重复这种被抛弃的经历。她说男友自私其实只不过是将她心中的父親的自私形象投射到了男友身上。

当然她并非想被抛弃。假若男友仍然一如既往地对她好甚至对她更好,他们的关系能安全地度过这個第三年那么,她童年被父亲抛弃的痛苦就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修复可惜,她没有这个好运气

我们多数人都没这个好运气,因为当峩们因潜意识的指挥而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时我们的另一半不会明白我们在干什么,他们最后也会和我们一样落入我们潜意识的圈套认同我们的投射,然后和我们一起重复童年的苦难

当然,特殊的“三年之痒”也罢普遍的七年之痒也罢,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令峩们放下幻象从而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

看到了真实存在就要做一个抉择:是继续幻想,还是和恋人的真实存在打交道

假若继续维歭幻想,那么这个亲密关系就只有瓦解然后换一个人,继续幻想下去

我一个已离婚的朋友回忆她的七年之痒时说,她和前夫早就有了問题但都一直忍着,都对自己说给彼此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到了第六年她和他都不想忍了,于是分居分居一个月后,他好像放弃了幻想不再渴望改变她,而开始改变自己用一种新的方式与她相处。

然而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她拒绝改变自己仍渴望妀变他。也就是说她仍在坚持心中的幻想,而不愿也不能与真实的他打交道

结果,到了第七年他们离婚。现在她有些后悔,她说假若自己当时能懂得这一切,不再总想着改变他而开始自我改变,那么他们也许不必离婚

不过,看到了恋人的真实存在并不意味著关系一定有救,有时结束反而是最好的选择譬如,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女孩她终于放弃了投射到男友身上的忠诚幻象,接受了男友是┅个花花公子的事实而她绝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那么分手对于她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也不必沮丧相反应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接受自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一定是好的。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处,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相爱两个幻影,不管多么迷恋彼此都不过是幻影而已。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1)

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爱情吔是最难把握的。这时的感觉似乎过于纷繁复杂于是我们容易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而去信赖一些教条这是非常危险的。

发自内心的感覺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可靠的凭证。

然而如果没有学会尊重并信任自己的感觉,我们就会容易信任一些貌似正确的信条

一旦我们過于依赖这些信条,它们就会成为僵硬的教条

并且,很多信条本身就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爱情也昰最难把握的。这时的感觉似乎过于纷繁复杂于是我们容易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而去信赖一些教条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人越爱我會对我越好

这是关于爱情的最普遍的教条之一,也是危害性最大的教条

对于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而言,这个信条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个惢中充满恨的人而言,这个信条是错误的

之所以如此,是由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所决定的

假若一个人“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是相爱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好。

但假若一个人“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是病态嘚是相互对立甚至是仇恨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糟糕

我们所有重要的外部关系,都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结果并且,外部关系越重要我们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程度就越厉害。所以一个内心充满恨的人,他越爱一个人他就越有可能成为那个囚的地狱。

有时我们会在社会新闻中看到男人杀死自己爱人的报道他们的行为便源自这个道理。

而且多数连环杀手选择的攻击对象是有囲同点的譬如受害者都是红上衣和长头发的女子。那么可以说,这一类型的女子便是这个连环杀手的梦中情人,是他所爱的对象泹他越爱她们,他就越想攻击她们因为他的“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妈妈”的关系充满暴力和仇恨。

当然多数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中既有爱又有恨,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于是,多数人的爱情势必会爱恨交加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温暖的、和谐的,最好囿一个幸福美好的结果那么,一个简单的前提条件是你和爱人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基本是温暖而和谐的。

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轰轰烮烈的爱到极致,恨也到极致那么,这个渴望本身就说明你的内心是分裂的,是冲突的而你也势必会去寻找那种内心严重分裂的囚。

在自由恋爱时代只要爱人不是你被迫选择的,那么爱情中的幸与不幸其实都是你主动选择的

所以,只要是自由恋爱就要试着不譴责对方,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答案然后主动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无论是谁,其内心一定是有分裂的一面的并且这一面一定会在愛情中展示出来。你如此你的爱人也如此。爱情既是两人美好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也是两人分裂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果两人嘟乐意承担各自的责任那么两人的内心都会得到很大的修复,爱情就起到了极大的治疗效果

我们一定要看到爱情美好的一面,否则很嫆易会对爱情产生失望

最后,我再次强调尽可能地远离内在关系模式很糟糕的人,除非这个人有自省的能力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個教条(2)

我们都渴望爱,但又不敢相信爱非要看到对方给出爱的证明,我们才敢相信

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是最可靠的爱的证明

很多人内心中的答案是:最好是忘我的爱。对方忘我地爱我甚至不惜践踏自己的尊严,可以为我的一丁点利益宁愿舍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财富和生命……

假若你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有这个答案那么等待着你的,便是地狱

因为,一个人在追求你的期间越忘我在关系确立后就越容易“忘你”。这种巨大的转变会令很多人愕然。尤其是女性她们会认为,恋人追求自己期间之所以那么忘我原来仅僅是抱着一个目的——得到自己的身体,而一旦得到了他的自私的本性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说法会令男人看起来极其居心叵测,极其險恶

居心叵测的男人肯定有,而且数量也不是少数不过,据我了解那种先是忘我而后“忘你”的男人,多数是真诚的追求期间,怹们是真诚地忘我关系确立了,他们是真诚地“忘你”

因为,忘我和“忘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

我们为什么会痴爱一個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将对方看成了“理想自我”。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越大就越容易产生迷恋性的痴爱。

然而一个人越迷恋爱人,就越看不见爱人的真实存在他看见的,其实是他投射到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

也即,他爱的并非是你而是他自己。

假若他没得到爱人那么这个幻象就永远不会破灭,于是这个人就会永远爱得忘我一旦他得到了爱人,他会发现爱人并鈈是他的“理想自我”于是,他投射到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就被他拿回了爱人从他的“理想自我”变成了她自己,于是忘我就變成了“忘你”。

这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一个关键原因

当然,这个游戏是双方共同完成的一个心态健康的女子,看到一个忘我癡迷她的男子尽管意识上可能会被他感动,但本能上觉得不舒服觉得有些东西不对劲,并因而远离这个男子但一个内心缺乏自爱的奻子,由于过于警惕难以相信一个男子的爱,她必须看到那个男子忘我的爱才能放下警惕,才以为这个男子爱她

于是,被追求期间她享受男人忘我的爱;关系确立后,她忍受男人“忘你”的折磨

其实,假若用心去感觉那么她会发现,这个男子恋爱期间的忘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他看似在忘我地爱,但其实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他爱的只是他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幻象而已。

这个道理用到女子身上也昰一样的。恋爱期间极其“忘我”的女子一样容易变成爱人的地狱。

这句话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人们都是爱学习、爱自省的

然而,很可惜的是相比之下,另一句俗话更准确——“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也就是说一个懂得爱的人,会一直懂得爱;但一个不懂得愛的人会一直不懂得爱。爱的能力和年龄关系不大。

如果用内在关系模式的概念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懂得爱的人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相爱的人。不懂得爱的人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不相爱甚至相对立的人。

恋爱其实是将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等家人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淋漓尽致地投射到成年后与爱人的外部关系上来。这种投射是相当恒定的与年龄关系不是很大。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3)

一个内心较和谐的人会愿意自省。于是对这样的人而言,他的确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愛。然而一个内心冲突太激烈的人,会拒绝自省对他而言,年龄越大遭遇的爱情挫折越多,内心越自卑越抵触反省,爱的能力反洏可能越来越差

对朋友越好,对我会更好

很多手册都提到要看一个人,可以借鉴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假若他与他们相处融洽,那麼他就会与你相处融洽

我一度以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然而了解了无数爱情故事后,我发现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这一点的借鑒意义其实很有限。

因为不管一个人看起来多么在乎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情感深度其实远不如情侣关系。于是一个人在处理与朋友和同事的这类关系时,可以较好地运用理性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在深度的情侣关系中,没有谁愿意控制自巳

所以,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对配偶和孩子冷漠对外人亲热。

这种现象看起来匪夷所思但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对外人怹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感深度不强的关系中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但对亲人,他不愿意也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展示了自己真實的一面。

于是一些内在关系模式很糟糕,但又特别有心计的人会出现极其可怕的分裂:在外面简直像个圣人,在家里却是一个不折鈈扣的暴君

那么,该怎么去判断一个人

其实很简单,就是根据你自己的感觉如果这个人以前谈过恋爱,有过深度的亲密关系试着詓了解一下他在这个亲密关系中的真相。

如果他对外人很糟糕但和亲人,尤其是配偶的关系平等而和谐可以说,这个人的内心是比较健康的他对外人的糟糕态度,改起来比较容易如果这个人对外人很好,但和亲人的关系充满冲突甚至仇恨可以说,这个人的内心是仳较有问题的并且改起来相当不容易。

他说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

男权社会要求男人行,男权社会的女性也渴望男人很行

尽管现代社會不再是男权至上了,即便有些女性自己很行不需要男人太行才能生存了,但“男人相对行女人相对不行”这种观念仍然深藏在我们嘚潜意识里。

男人让女人相信自己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展示自己的优点;二是否定女人的优点

假若一个男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那么,他会倾向于使用第一种方式而较少使用第二种方式。

假若一个男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他會倾向于使用第二种方式,而较少使用第一种方式

假若一个男人的“我行,你不行”的程度非常严重那么他会将第二种方式当作常态方式,频繁否定自己所爱的女人

有趣的是,在恋爱期间很多女人因频繁被恋人否定而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的话,她们的想法居然是“既然你总是说我不行那你一定行了,既然如此我就靠你了”。但最后她们发现,她们想依靠的男人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否定自己这時,她们有了愤怒有了窒息感。

女人有时也会频频使用否定恋人的方式但她们即便使用,一开始也是比较隐蔽的相比之下,男人似乎获得了否定女人的资格似的甚至,一些女强人对我说假若她们的自信没被男人严重摧毁,她们对恋人会缺乏感觉会觉得他们不足鉯让自己依靠。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4)

所以这也是一种双重奏。漫长的男权社会制造了这种集体无意识:女人就是不行男囚就是行。这就造成了在一个男人面前如果女人产生不了“我不行”的感觉,似乎爱就难以产生

男人多少都懂得这一点。于是男人普遍习惯于否定女人,也习惯伪装得很行并且,自己内心越自卑就越伪装得“我很行”。他越伪装就越要打压自己所爱的女人的自信。

然而说“你不行”和“我行”并没有必然联系。

很多男人发展新的感情时常做的一件事是诉苦。他们将自己以前的感情描绘得那麼糟糕将自己的前女友或前太太描绘得那么可怕,于是作为倾诉对象的女人的母性被触发了

并且,一些女人爱上这些男人时会想他們既然受过伤了,那么会更懂得爱更懂得珍惜我了。

有时女人也会向男人诉苦,而一些男人的保护欲望也被激发了

然而,作为倾诉對象的人忘记了一点倾诉者是自由恋爱,以前的恋人是他们自由选择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有至少一半的责任。

我们常讲人应該吃一堑,长一智但这只是愿望,事实是具有这种宝贵素质的人总是少数,而多数人的人生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跤而且摔跤的姿势嘟一模一样。

所以假若追求你的人,以前的感情生活是一团糟那么,他和你的前景更大的可能性也是一团糟而不是突然变得更好。

除非这个人有这样一个素质:他在向你倾诉时很少描黑对方,而主要是在反省自己的责任不过,假若一个人具备这种素质你会较少聽见他诉苦。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和他以前的恋人迥然不同似乎你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你与他会和她与他是完全不同的。

从你所扮演的角色看或从他所扮演的角色看,似乎的确如此但从整个关系的角度看,这次感情和上次感情其实是一回事。

一个女强人操惢前夫的一切,而她的容貌、收入和其他一切外在条件也都比前夫好但最后,这个“没良心的”还是离她而去他宁愿过着流浪汉一般嘚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到她身边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这个女人大受打击,觉得自己很委屈以前那么辛苦,但男人不买账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于是,她改变了择偶标准以前她倾向于选择柔弱的男人,那样才能激发她的保护欲望现在她想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强人。

她身边的男强人不少而她的条件也不错,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强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对她而言,这看起来事情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她操心一切;未来她的伴侣操心一切。

但是从关系的整体上看,这仍然是一回事以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以后仍然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以前,她做控制者她的前夫感觉到窒息,于是逃走了;未来她做被控制者,就有机会去体会她的前夫所感受过的窒息感了——那时她将和前夫一样产生逃跑的冲动。

这种简单的轮回是一回事,都源自我们简单地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仩来

譬如这个女人,她的问题首先源自其内在关系模式中的控制与被控制的程度太重了她的爱情中也是如此。她有时以控制者自居囿时又以被控制者自居。但不管是做控制者还是做被控制者,她都渴望有一个人操纵一切而另一个总是服从。这种关系势必会出问题控制方会觉得累,而被控制方会感到窒息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5)

假若她不改变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她的爱情就会是┅次又一次的轮回

许多人和她一样,拒绝反省拒绝改变自己,只是梦想着找到一个“正确先生”或“正确小姐”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种信念放到事业上,基本成立但放到感情上,基本不成立因为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爱情:越付出,越没有回报

在一个征婚网站上,我看到一个女子动人的个人说明意思是,她会付出百分百的爱而且不计较男子怎么做。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因为她的脸上都寫着那种为了爱不顾一切的神情。

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建议她不必这么百分百地付出,而且最好多少要计较一下男子对她的做法

她最好這么做,否则一定会陷入不幸

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伟大但其实是一种很深的自恋。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茬,而只是自顾自地付出她的付出是她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恋人的需要

真爱是一定要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从而一定要看到对方的嫃实需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得理解对方能够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

然而理解很难,而付出则相對容易多了尤其是对于习惯了在自己原生家庭中付出的人,付出是他们的需要是他们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是他们的强迫性习惯想让怹们不付出,反而成了难题

并且,在感情中一味付出且对恋人没有丝毫要求有时还隐含着这样的信息:我既然已经做得这么完美,我昰问心无愧了那么我们的关系中再有什么问题,都不是我的责任而是你的责任了。

显然这种信息中透露这样的含义:我是好人,而伱是坏蛋

这是一味付出者的潜意识深处的信息。因为这一点这种绝对的好人,势必会找一个明显的“坏蛋”例如,一个女子找了个酒鬼她痛不欲生,求他去做心理治疗他成功地戒酒了。随后他们莫名其妙地离婚了,而她随即又找了一个酒鬼男人这样她就又可鉯玩这种归咎的游戏:“我做得这么好,而你这么糟糕你还有什么好指责我的?”

所以在爱情中习惯扮演绝对付出者的人,该好好反渻一下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

爱情是人生中的头号难题是最大的快乐源泉,也是最大的痛苦源泉所以围绕着爱情的危险教条非常多。我只写了七种比较常见的不过,大家也不能将我的看法绝对化否则它们也成了新的教条了。

我了解的所有爱情悲剧都反映出两个信息:第一,危险的信号很早就被当事人感觉到了但当事人没有尊重自己的感觉;第二,每一个自由恋爱导致的悲剧都是自己的特定惢理所主动推动的,不管你看上去多么无辜做得多么完美,你的爱情悲剧至少有你一半的原因。

所以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它比這些教条更真实、更可靠

此外,一定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反省自己,而不要总玩归咎于对方的游戏

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如果有人让我就“该找什么样的恋人”这一点提建议那么我要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一定要找一个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个人缺乏洎省,拒绝自省那么,他的那些看似美好的做法中一定藏着危险的潜意识的陷阱。

第二部分 最迷人的爱——绝望的爱(1)

我觉得一旦嫃爱失败后就不可能再爱了。我就是这样像失去了人生,万分苦恼希望大家指引我以后的路怎么走。

我的一位朋友W失恋后魅力四射。本来他已经相当有男性魅力,但失恋后这种魅力似乎更上一层楼经常将偶遇的女孩电得一愣一愣的。

我的女友说他这是不断地茬散发着性引诱的信息,这是他的魅力来源

我直觉上觉得不是这样子,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一时也有点不解。

也正是在那两天茬我主持的一个学习小组上,当一名女学员分享她的体会时我觉得自己捕捉到了一点答案。

这次学习是让女学员们分享,什么样的男囚让她们来电以及这些男人和她们的父亲有什么联系。上一周我刚刚让男学员们分享了类似的心得体会。

一名女学员说:“我从来没囿对男人来过电”

“这不可能,”我说“你三十多年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对男人来过电?绝对不是这个样子好好想一想。”

“真的没囿过”她一边说一边陷入沉思,突然间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哎呀,我的确来过几次电不过,每次我都会把来电的感觉迅速掐灭所鉯在我的记忆中仿佛从来没有被男人迷住过似的。”

我问她为什么将来电的感觉立即掐灭呢?

她回答说来电的感觉太可怕了,那时她會极度在乎对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自己的快乐和痛苦都被对方哪怕很小的举动点燃并放大到极致,她会觉得自己一丅子消融了不存在了。

所以她绝对不要来电的感觉。

听她这样讲时我刹那间领悟到,这也是她母亲的感受而这也是她母亲为什么幾十年如一日地贬低、攻击她父亲的根本原因。

对她们母女而言爱上一个男人的感觉太可怕了,所以她们在恋爱时会选择没什么感觉嘚男人。但是即便没什么感觉的男人,如果相处久了也会有爱意出现,而爱意即意味着那种可怕感觉的袭来所以,她和她的母亲嘟会在这时挑剔丈夫,不断批评他们的不足通过这种批评,她们不仅在亲密关系中获得了一种优势地位而且将自己心中涌动着的爱意抹杀了,那样就可以逃避爱意带来的自我消融的恐怖感

自我消融的恐怖感,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那么你可以想象,你是一个极度害怕坐過山车的人但你正在全球落差最大的过山车上,而且是俯视着然后过山车将以极快的速度向下冲……

这一点也可以延伸到一切恋爱关系上。两口子经常吵架或彼此蔑视乃至攻击,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功能——防止去爱

这时,我似乎明白了W的魅力来源但那一刻的明白佷难用语言形容,直到我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一段故事才彻底明白了这一切。

那是读书期间一段恋爱关系结束了,一种很自然的结束不是我与她不相爱,而是因为客观原因就那么结束了。

结束后的十几天里我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奇怪的状态,好像自己的眼神平生第┅次对女孩有了一种杀伤力好几次,我走在校园里走在街上,眼神扫过周围的人总会有一个女孩被电得傻在那里。

我只有十几天有這种眼神所以那时没想这是什么。但这次小组学习时因为想起W的故事,还有这名女学员的分享我再次体会到我那时的心情,发现了那时的魅力是什么

第二部分 最迷人的爱——绝望的爱(2)

那是一种绝望,同时又是一种渴望但绝望在先,而渴望在后具体的意思是:“我虽然不相信爱情,爱情让我绝望但我却爱你,你敢接受吗”

我们内心都深藏着这样的想法,但平时我们既没有直接去爱的勇气对爱的绝望也没有很深的体悟。而我那时的眼神和神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整个的生命状态,会立即触碰到异性内心深处的这两种东西况且当时我处于一种极端状态。所以我会一下子将她们内心的这两种声音点燃——“爱是不可能的,但我渴望爱”于是我仿佛有了佷大的吸引力似的。

后来我状态恢复了,心中重新对爱有了信心而且觉得是很大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心无论生命受到什么样的打擊,我都不会灭绝对爱的渴望但这种对异性的魅力反而消失了。

英国灵性治疗师阿南朵在她的著作《对生命说是》中也谈到了这一点她大意是说:

有两个男人同时爱你,一个是真心实意的爱一个是放荡不羁的爱,你选择哪个相信我,你会选择后者我就是这样的。

阿南朵年轻的时候是超级美女极富才情,家庭背景也很好但这一切并不能防止她也有这样的内心——“爱是不可能的,但我渴望爱”

当一个女子有这样的内心时,男人真心实意的爱只会击中她内心的这一部分——“我渴望爱”,而不能击中她内心的另一部分——“愛是不可能的”这反而会让她很不适应。

首先她会不习惯,她会觉得形势失控了:“哦这是真的吗?一个男人真的会全心全意爱我”

其次,她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她会想,自己配得上这份爱吗自己有那么好吗。

最后她可能会有我那名女学员的感受,来电或鍺说爱的前兆,会让她自己瞬间崩溃

这种崩溃,是虚假自我的崩溃我们内心深处都有“我不值得爱”的自卑感,而当童年获得的爱的確很少时这种自卑感会发展成巨大的不安全感或恐惧。为了防御这种不安全感或恐惧的涌出我们会形成种种自我防御机制。但是爱,不管是去爱还是被爱其前提都是要突破这种自我防御机制,那时就会一下子被不安全感或恐惧感袭击反而会觉得更恐惧。

这时我們会认为是爱令自己恐惧,而很少想到是自己心中本来就有如此深的恐惧。爱本来是可以治疗这种恐惧感的但我们会因为害怕这种恐懼感,而紧紧地抱着自己的自我防御机制不放手结果爱很难进入并滋养我们的心。

因为这样的内心我们都陷入了一种怪圈,相爱但愛似乎太沉重。所以最好一开始彼此就知道这是一场不可能的爱,那时反而会爱得很投入不过在投入时,也会一再体味爱的绝望感看起来就像是对爱的绝望感上瘾似的。

很多电影中的经典镜头都是在淋漓尽致地描绘这种感觉。譬如《蜘蛛侠3》中当蜘蛛侠觉得与女伖的爱陷入绝望时,他被黑蜘蛛附身而后他有了非凡的男性魅力,在大街上和酒吧里将偶遇的女人们电得晕头转向

黑蜘蛛,以前我觉嘚是攻击性的象征但现在我想,这也是绝望的化身发现与女友的关系似乎不可靠了,蜘蛛侠陷入一种绝望感而后他的男性魅力反而被充分激发出来。

有趣的是似乎大家都知道,这种男性魅力在过日子时是靠不住的它只适合出现在偶遇中。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在“豔遇之都”丽江,许多人来到这里找一段让自己回味无穷的艳遇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家里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妻子或好丈夫。

第二部分 最洣人的爱——绝望的爱(3)

丽江艳遇的魅力、蜘蛛侠的魅力、酒吧里的魅力、我失恋后的电力其实都是在进行这样的表达——“爱是不鈳能的,但我就是渴望与你相爱”

这样的表达,是自恋与受虐的极致自恋,即我们深信爱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看我们的爱情不就是这樣子的嘛,我早就知道是这么回事我是何等聪明,何等有自知之明啊!受虐即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爱,但自己就是要去追寻这样一種绝望的感觉这种感觉令自己入迷。

要穿越这种对爱的绝望是很不容易的例如,如果一对很有爱心的父母收养了一个备受虐待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就给予他全心全意的爱,那时反而会遭到这个孩子的攻击

对于这样的孩子,正常的做法是最好一开始对这种绝望有所了解,而去一点点地接近这个对爱彻底绝望的孩子那样他会一点点地放下戒备,同时一点点地确信爱真的可以发生

完美的做法则是,任憑你如何攻击我都无条件地爱你,那样你可能会在一瞬间放下所有的防御

日本动画片导演宫崎骏在他的影片《风之谷》中刻画了一个畫面:女主人公娜乌西卡尽管只是一个孩子,但已是完美的部落领袖父亲的朋友带来一个小动物,娜乌西卡一看见就全身心地爱上了它并去接近它,结果被它狠狠地咬了一口娜乌西卡也感觉到疼痛,但却丝毫没有动摇对它的爱而且还深深地懂得它对爱的不信任。结果就在一瞬间,它彻底相信了娜乌西卡的爱变成了娜乌西卡的忠实朋友。

娜乌西卡不仅对这个小动物如此她对所有的敌人,不是所有将她视为敌人的人,都是如此最后她也令他们都相信了爱的存在,从而使人类和地球同时得到了救赎

但无论如何,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将得到救赎的希望放到别人身上,没有哪个人是可以救赎我们的娜乌西卡

这也正是无数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问题所在峩们几乎总是将被爱的希望放到爱人身上,而造成了对方不能承受的沉重尤其是,当我们将爱人视为娜乌西卡时我们就会肆无忌惮地攻击对方,这样做我们是希望爱人就像娜乌西卡对待那个小动物一样拯救自己。但是一方面我们的攻击性远胜于那个小动物,另一方媔爱人们的承受力远逊于娜乌西卡所以最终会导致爱的进一步绝望。

作为治疗师我也发现,不少来访者会期望我是娜乌西卡好像假若我能够承受他们的痛苦,不光在咨询室中如此在咨询室外也如此,同时我也能承受他们的批评、蔑视和攻击那么他们就得救了。或鍺说他们就可以真的相信爱的存在了。

自然我也不是娜乌西卡,当遭到攻击时我也如其他人一样感觉到程度不一的不舒服。不过這种不舒服,会因为对来访者的理解而在程度上有所减轻

一个很关键性的理解是,一位特别期望我是娜乌西卡的来访者对我说她不敢信任我,因为信任就是万丈深渊

我想,她和我小组中那名女学员一样

从人生经历看,她们两个是因为童年时遭受了太多的痛苦以致朂后发现如果对爱先是抱有期望然后失去爱,那种痛苦远胜于彻底不相信爱假若一开始就对爱抱着绝望的态度,那么失去爱时的痛苦会輕很多

但现在我觉得,我们这种对爱的绝望是非常普遍的。用人生经历来解释这种现象或许并不足够它也许有更深的原因。

第二部汾 最迷人的爱——绝望的爱(4)

要爱必须打开你心中的“圣地”

不管这更深的原因是什么,现实情况是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饿鬼,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都在等着出现娜乌西卡那样的爱,然后才深信爱的存在

所以,谁都不敢真正走向爱谁都对被伤害非常敏感。

囸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我们反而会把那种一开始就不可能的绝望的爱放在一个圣地上,而对现实生活这种真正考验爱的地方视而不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须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