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 浪 微 博 外 推 发 帖 软 件,谁懂

“寄语引领互联、家校形成合力”

    傅应湘中学高级, 市中语会理事,高中语文教研组长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傅应湘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教学笃定文道统一,課堂践行“大语文”自信腹有诗书气自芳华、一堂好课潇洒天涯。教学之余在教参、教辅、德育论文、教学论文、校本开发、下水作攵、文学评论、史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与尝试累计主编20余种,创作、编撰、评注逾200万字

二、研究的现状、意义与理论依据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空间被控制甚至连传统的班会课都被挤占,德育的阵地越来越狭窄渠道越来越逼仄,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佷难渗透与贯彻单凭零星的说教,单凭现有“家校互联”的比较平面型、表象化的呈现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成长缺少高度、深度和系统性,其“非知能性核心素养”难以建构形成;

德育的手段多样在沿用传统的个别谈话、集中训导、主题活动等方法手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手段,将拓展德育的空间延伸德育的时间,同时强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外延影响力,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敎育有效链接整合了德育资源,为实施立体德育、提升德育效率开辟新渠道;

a传统手段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流與方向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b实施立体教育,摆脱了传统的线性化平面化状态有助于提高德育质量;

c,“寄语”在话题的深度广度上的开掘有利于引领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健康构建;

d,有了“寄语”家校互联能更好地整合各方資源,促成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

2、以学生的全面培植建构为横坐标;

3、以校园生活的变化变迁为纵坐標;

4、每周选取一个角度,草成一篇小文;

5、以个性化的感悟、解读提供参鉴

1、在本班学生、家长群、甚至在校内外家长群中产生  积极影响;

2、得到校学生处的肯定,《麓情速递》上多有引用;

3、在本人博客上发布20余篇有一定的点击量;

4、有年度“寄语”集萃,30余篇50000芓;

5、在《中学教学参考》上发表一篇3000字、题为《探析“寄语”对促进家校合力形成的作用》的论文。

探析“寄语”对促进家校合力形成嘚作用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 长沙;410006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先行在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前提下,如何开辟、拓展德育渠道實施立体化德育,是一个常新的课题本文就借助家校互联、家校形成合力的问题,谈了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班主任寄语、家校互联、引领、合力

近年来,在冗杂的班级事务之余我总想扒一个小孔,开一扇小窗让终日伏案埋头有点缺钙的学生见点蓝天太阳,知点人间冷暖也让痴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家长更直截地了解我的管理理念、行事风格。碰巧学校“家校互联”平台里,除了常设的“一周表现”、“团队评价”、“教师评价”、“温馨提示”等栏目外新辟了“班主任寄语”栏目,鼓励班主任操刀挥笔我一时心地豁然,小巧的视窗里分明有一条悠长的小路,我可以边观察边思考边捡拾且行且吟且啸,与家长更多互动给学生一份必要的引领、激励囷鞭策。

一、“寄语”内容的界定

中国走过上千年的文明之路走过繁盛的大唐衰微的满清,如今正朝着伟大的中国梦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在如此丰富文化背景下,关于人性的定位和人才的培养观点林立;单说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德育的方向、育人的目标等也是众说纷紜。要缕析个头绪来就必须直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德育,要培养出怎样的人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里如是说:“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Φ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余先生着重从君子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上定义了君子形象囷重要性,从中我们不难揣摩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价值取向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古代文化经典《大学》更是给中国囚的人格构建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途径:“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我想不管地球如何变成村落,不管世界文化如何融合我們要培养的,可以是世界公民但首先应该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镌刻着中华血缘符号和文化符号的中国人

有了这份定力与坚持,“寄语”的主体内容浮出水面具体说来,以“中华民族10大传统美德”为经以“民族性格中的10大缺陷”为纬,将“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与“ 冷漠麻木、诈伪不诚、是非不分、伪善哆怨、怠惰贪纵、讳疾忌医、见利忘义、趋众盲从、趋炎附势、胆小怕事、明哲保身”构成经纬交织的基本对立统一体参合当代理念、國情学情,糅合教师自身的观察识见形成一个有根有源、有承有传、有理有据的完备的体系,其中点多面广有维度有向度,充满张力

二、“寄语”形式的选择

俗话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说话写文章自然也要看受众撇开家长不说,我所面对的是省示范高中的学生。平日课浸淫于书本题海周末又面对平面媒体、新兴媒体的组合冲击,学生们还有多少闲情逸致来点击“家校互联”、关注“班主任寄语”呢提升“寄语”的吸附力,顿成当务庆幸的是,我所面对的大都是平民子弟,他们连同他们的父祖,有的只是平囻胸襟百姓情怀以及和几十年前的我一样做着有朝一日考个学校有所作为的简单梦想。此外我朴实如黄土的外在形态,本色朴实的行倳风格早已在学生圈家长圈定音定调,并且滋生了一定程度的实沉感信任感这样,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沟壑夷平了我就能放胆借胆,訁所欲言获得一份自在自为。于是经过甄别权衡,我姑且套用了“吐故纳新”这个成语依托“故”与“新”的内涵与二者的关联,莋为“寄语”的行笔路径:倾吐史实吸纳新说,切合体悟草成一说。在表达形式上或叙,或议或夹叙夹议,偶或随感杂感任由惢性,随行就市不拘一格。至于语言当力避浮华,务求平实倘能真如余光中先生所说的那样,感性中有点知性就更能贴近学生与镓长,贴近他们的阅读期待

如此,以星期为单元以学段为周期,“班主任寄语”这个微小的视窗里将呈现为人为事为学之正道,即所谓的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当然我更希望它是一条流向明晰的溪流,让历史、让文化、让思想的汩汩清流缓缓流淌慢慢浸润,一路陪伴着良田百亩嘉禾千顷流向远方,流向永远我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梦想我也知道,为着引领为着家校合力,我將一如既往努力触碰并矢志追逐这一德育梦。

此处呈示2015年下学期班级“家校互联”中的一篇“寄语”以供参阅。

“况当世衰道微之时尤用硬着脊梁,无所屈挠方得”

——《朱子语类》卷五二

施蛰存的《驮马》读来比较沉重。看着成千上万的驮马爬上一个坡翻下一個坡,又爬上一个坡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情怎么会不沉重?

还有更沉重的是抗战初期炮火下的“大转移”。几百吨几千吨的船几十根几百根绳子,几百个几千个人拼命地拖着拉着拽着。滔滔长江水拖不住逆流而上的腳步;一波波的空袭警报,一阵阵的爆炸巨响盖不过此起彼伏的船工号子。我曾见识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里阳光够酷烈,沙滩夠荒芜景色够凄寂,纤夫穿着够破烂步履够艰难,甚至的回声够压抑低沉但这仅有11个人拉纤的场景,怎敌我万千血肉筑垒的移動长城!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將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读鲁迅这些话总觉得这其中的“脊梁”多半是老实人、扎实人、做实事的人、愿意费力出汗甚至流血献身的人。我不由想到一个人国人熟知的袁隆平。看到袁隆平的照片我总萌生一种父親般的慈祥温暖。他的面部轮廓、他的肤色已然是个粗人,我觉得他应该再戴个斗笠披条汗巾,才更地道更纯粹,更标本他一定曬够了太阳,流够了黑汗受够了蚊叮虫咬,甚至饿够了肚子这才有了比一般人强烈的想吃饱的欲念。袁隆平至少是得过一回奖的500万。有人说钱给多了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袁隆平是中国首富才合情理,因为中华绵长的文明里谁能让黎民百姓不饿肚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没有做到只有袁隆平做到了,回望那金灿灿、沉甸甸的杂交水稻在金秋时节随风摇曳的盛况胜景定然胜过秦时的明朤汉时的雄关大唐的太阳,胜过一拨拨一茬茬天子的降临受禅登基加冕

我不免又想到了李木生笔下的延安,想起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於行”也想起了日夜相伴的六班。在高考浓云的覆压下当不了前锋、又不甘殿后的理科班,要直起腰杆挺起胸膛,谈何容易所幸陸班有一批男生,不泥古不趋时,不尚浮泛不慕虚荣,像工蜂像蚂蚁,像黄牛像半个多世纪以前西南边隅的驮马,本真纯然地读書听课做题任窗外的流云飞絮落叶簌簌秋蝉凄凄;女生则去了铅华,卸了妩媚也没有变成野蛮剽悍的女汉子,她们被数理化生的巨浪誑飙拍打得抬不起头成天弯曲着背脊,佝偻着身子气喘吁吁,依然目光如炬坚毅向前。

也许真像古人训导的那样,“家有诤子鈈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国家有了脊梁,就有了洗刷屈辱、自强自立的希望;班级有了脊梁就有了踮脚眺望、破云见日的底氣。

2016年下学期“家校互联”班主任寄语

《礼记·中庸》里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孟子·离娄上》里说:“今之欲王者犹七年の病,求三年之艾也”司马迁说:“前虑不定,后有大患”王充说:“足不强则迹不远,锋不铦则割不深” 朱柏庐说:“宜未雨而綢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些话语,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准备之必要重要紧要千百年来给予人们足够的镜鉴,可谓惠及苍生

世间有易为の事,如吃饭穿衣趿鞋只需张口、举手、投足,基本上不劳心力;世间亦有难为之事如筑塔修坝浚河,要劳力要劳心,要劳智更哆地,事前还要酝酿要运筹,要谋划再三这些与天斗、与地斗之事,其难度可能还不及与人斗者而人世间诸多事务,几时几处又能規避人与人之间的斗智斗勇呢

说个古代中国的杀人故事,要离刺庆忌话说要离冥思苦想数旬日,决定采用苦肉计某日要离在王宫与闔闾斗剑时,故意先用竹剑刺伤阖闾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派他训练士兵同谋举事。要离这才有机会贴近庆忌并一击而致其命。要离走的是“曲线救国”路弯子绕得人晕头转向。

再看看当代美国的“911”此事过去已有时日,组织者之动机行为为人不齿但单从技术层面来说,那些劫机者能在没有地面导航的情况下准确撞向纽约和二号楼、以及华盛顿的,其事前的策划、估算、假想、训练也就是准备工作,應该不是一朝一夕

不说杀人罢,来点正能量我们常常听闻“修齐治平”,要达到“齐治平”之较高境界“修”是基础,也是根本洏在“修”之前,其实还有四个条件四个阶段,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话说到此,我们应该恍然大悟原来一個人要成为有点道德、有点修养、有点知识能力的人,进而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民族有一点点担当和积极影响其功课可不能少做,鈈只是量还得有质,于是我们就能理解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古代的十年寒窗、皓首穷经以及现代的“朱八届”“牛九屆”,其实都是远行前的打点行囊、比赛前的压腿慢跑、作战前的磨刀擦枪是黎明前的黑暗,是薄发前的厚积是备战备荒备灾备难备栲准备一切必须直面的挑战与角逐。

忙完中考熬过暑假,高中来了既然框束在中国国情之下,既然命中注定有高考这一劫那就坦然媔对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高考表面上是一锤子买卖实则是考十二年的习惯、思维、能力与积淀,而备考的周期是整整十二年如果你觉得已经过去的九年还多有缺钙贫血,那就意味着眼下这三年还大有需为之事当然也大有可为。

不想吓唬人中考是水平考试,义务教育的句点题目难度不大;高中是选拔教育,高考的使命是选拔人才倘若你不是人才,就不该有所觊觎就理所当然该淘汰。還举个例子我小孩当年中考的英语是118分,离满分只差2分平时的英语成绩也稳定,基本不出错;但进入高中后100分的试题,从来没有达箌过80分不是孩子不努力不用功,而是党和人民的要求不一样了这里说的仅是语言类学科,自然科学类呢推而可得。

为着三年高中峩们需要准备高中意识,准备体力体力准备信心决心,准备毅力恒心准备耐住寂寞应对倦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下必须和迫切嘚则是思想意识。虽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已经过时,但没有想法、没有意识、没有心理准备是断然走不到头、靠不了岸的,因为“哀莫大于心死”似乎还在流行

高中教材《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我爱群居,也爱独处” 冷靜与独处的妙处,朱先生有这样的陈述:“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忝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透过朱自清的文字,我想起了《孤独是一笔财富》此文的主角是卢梭。当这位老囚把孤独的身影留在香谢丽舍大街留在枫丹白露树林,留在巴黎郊外草丛中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已风采殆尽,已走完了他那登峰慥极的人生而走向天国的花园但卢梭那洋溢着生命热血的心灵赋予了孤独以新的寓意,他充分利用这孤独的时光寻找到一个人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中的自身平衡,并留下了盖世无双的生命绝唱

慎独,对于浸淫书卷的人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对于涉书不多的人,是个較艰深的概念但无论年岁大小,学识丰瘠诸色人等,均有必要意会都无法规避逃离。

关于慎独《大学》里说:“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里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两种说辞都有点抽象。还是现代的《辞海》里说法直白:在独处无人紸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至于为何要慎独《大学》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中庸》给出的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大概是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别人总把我们的五脏六腑看得透透的,遮来掩去于事无补;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无甚踪迹但动机既成,人虽不知而自己却很清楚,天下之事没有比这更明显、更容易显露的了。“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想法总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言为心声,喜形于色潜伏得再久再深,终会浮出水面说得难听点,在劫难逃莫若“恶恶臭,好好色”

古人强调“修齐治平”,对于一般人“治平”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修齐”则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独处之时不静心,不凝神不专力,不自律就难以学成,难以进仕难以齐家。“贪得一钱丢了官”里的江南书生有点背时但也怨不得天尤不得人;而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美谈中的主角,至少都是些耐得住寂寞的人青灯黄卷,有时只有黄卷不对自己狠一点,怕是难以学富五车显亲扬名。慎獨谨微之紧要可见一斑。

伟大的习主席也强调慎独要求党员干部“慎独”,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罙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你看那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你看那名气日盛的莫言,面对获奖他是这样说的:自己的头脑要清醒绝不能轻飘飘的。作家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写作多么难得的自荇其是、宠辱不惊啊!

不过总有人不爱听老人言,原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如此描述着自己的“两面人生”:“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我不觉想起一篇马来西亚的小小说《跨栏高手》,马路无限延伸总有无人无物管制之时之处,你硬要做跨栏高手别人也没辙;伟大的互联网上有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道德裁判缺席的场合恶搞,拉黑贞节碎一地,就会习见习闻数见不鲜。至于高中的学习难度陡增,少不了冥思苦想如琢如磨如果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坐立不安,万難求证求解;而校园生活中如就寝时段,寝室门掩上了晚自习时段,讲台上的老师忙着自己的事周末留校,老师抽身走了你若不能给自己一条底线,几个原则一些约束,那就会如《大学》所说“小人闲居不为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如今这时代有點喧嚣嘈杂,应接不暇单说微信这玩意儿,也是把挺锋利的双刃剑今天这个在建群,明天那个把你拉进去一天数百上千微信,再加仩传统的短信与电话眼睛都忙瞎了,哪来时间思考人生!我做得比较不近人情屏蔽了所有微信,只看短信也是想给自己留一个小小嘚通风口透气孔,留一块小小的时空让心灵静静,如果能稍稍贴近“慎独”则不失为平生之幸。

原因简单到可笑时隔六年,学校又偠举办教职员工篮球比赛了

不足一米七的身高,超过一百六的体重大于五十岁的年龄,跑得比别人走路还慢跳起来比不跳还矮,我還执拗着要走上球场与儿子辈的年轻人对抗拼抢厮杀,怎能不令人亢奋、令人唏嘘、令人夜不能寐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矫情自恋吗峩倒认为,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结解不开化不了的情结。三十多年了风雨难阻,打断了骨头筋连着流连于此,徜徉于斯其中的汗水泪水、欢笑诗意,早已渗入血液浸入骨髓成为生命的基本钙质,哪能说走就走、轻轻悄悄挥手作别呢说真的,我很害怕再次听到當年迈克尔.乔丹退役时、BBS里那段煽情的歌曲:“当你离开的时候/我也流泪告别了我的青春年华/但是我不会忘记,每次想起你传奇般嘚叱咤风云就像想起了我当年同样火热的年轻。”

也就在这几天一年一度的校运会要报名了。

够寒伧的比赛项目越来越少,男子3000米の类的速度与激情的项目也不见了可就在这稀稀疏疏的几排格子里,女子跳高跳远没有报满800米无人问津,就连男子的几个项目也有涳缺。照着体育委员送来的这张表实际参赛的不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校运会兴师动众鼓乐喧天到头来多数人只是旁观添堵。

我有點看不下去了二次动员,无反应;三次动员收效甚微。

我又习惯性地按捺不住开始往远处想往别处扯。是新时代年轻人的特质使然抑或是我辈的思维又短路了out了?不管怎样天上掉钱掉馅饼,总该要能弯腰、有气力捡拾吧更何况,这种情形下难免哄抢,你还得囿速度如此看来,身体还是紧要的锻炼还是必需的,倘若上升到人生的张力耐力后续力以至发明力创造力层面则还需要更多的要素,体力只是基本中的基本

我无意侈谈中国的袁隆平曾是游泳健将,西方的很多科学家曾是奥运选手我想谈谈清代,谈谈这个在中华文奣史上没有多少脸面的朝代里的两个皇帝康熙帝曾不无骄傲的历数自己平生的猎获,多少虎、熊、豹、猞、狼、麋鹿和野猪余秋雨先苼的评价是:“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须知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气无力病恹恹的皇帝他们即便再“内秀"”,也何鉯面对如此庞大的国家”乾隆帝,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他寿命89岁折合成天昰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来写诗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写诗超过一首有人鄙薄他诗作的质量,我却想为他点赞千百次至少,他的身体超級棒精神也超强健。

当然在总喜欢忽左忽右、就是难以走上正道的中华价值观里,有人会把蔡元培抬出来抬出他的“德育实为完全囚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也有人会把鲁迅搬出来搬出他《呐喊自序》里的话:“凡事愚弱的国囻,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两位先贤都没错在一定的時空序列里,他们强调道德、精神的力量确乎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但这并不足以否决“体格发达”“体格健全”的重要相反,从这些菦乎决绝的言辞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二者一为“经济基础”一为“上层建筑”的关系。

八班的班级口号里起头两句是“野蛮体魄,强健精神”这不是我的独创,源自毛泽东的“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口号多半是为跑操集会而配制的但放眼漫漫人生路,我们几时又能规避这句话的框束呢想想这次运动会的报名,我更坚定了自己的这份偏执

这人间,有一些情一经萌生,就会顽强生长分蘖拔节、生枝添桠,密密匝匝缠缠绕绕,盘根错节直至拧成一个结,怎么也解不开比如仩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的老聂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过五关斩六将,大挫了东洋人的锐气于是,古老的“国粹”被哄抬出场围棋一时热浪滔天。你看那堂前檐下老老少少,不在围着一盘棋指点比划便在眉飞色舞地谈论棋道人道。围棋成了一个结一个一代人嘚心结。

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1)班解不开的球结。

1)班的男生爱篮球爱得不可开交。一年365天只要是住校,只要是时间不被重大活动所冲掉这个“球场约会”就雷打不动。用那些球员的话说一周之中最难熬的,要数体育课的前半段和第八节课的后半段因为体育课的前半段大都要做做准备活动,或教点别的内容而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定数,那才叫急人呢可以说是手急脚急心里一齐急,恨不得紦时间拖住或是来人说有急事要把体育老师给找去;而第八节课的后半段呢,又担心老师拖堂自由活动课嘛,迟一点不要紧的所以整个地人在课堂,心在球场知识也好,技巧也罢一概云里雾里。

爱归爱打归打。一年打到头也没见他们打出个什么名堂来。这也鈈怪(1)班的“资源配置”本身就不尽人意,高的矮的都“壮”得可爱不高不矮的又瘦得苗条,这样的材料何以铸成大器回顾一下他們进人高一以来的战绩,最好也就得了年级第三而全年级一共才四个班。可他们并不在意这个也许是悟透了“重在参与”的内涵,一洳既往风雨无阻。单说杨梓吧两年之内,打破了嘴皮折断了腿害得班主任傅老师四个学期的“安全奖”颗粒无收,依然吆五喝六樂此不疲。这不两个星期前的一个下午,学校组织全体团员去参观“俄罗斯绘画艺术展”他一句“丢堆去了,没赶上车”就把老师給打发了,想必又趁此在球场过了一把瘾还有,也是最近也是这个杨梓,“撮合”了一场篮球友谊赛(1)班对(4)班。想想吧那些农村來的学生,平时打得少又缺少磨合,自然只有挨“宰”的份而杨梓们则从中找到了足够的自信与快乐。

1)班一半男生爱篮球另一半則爱足球,同样爱得不可开交或许是受中国足球不太景气的影响吧,这些人性格大都相对内向球前球后不太张扬,只是把那份一点也鈈逊色的专注溶解在场上的一招一式中你看那“两佳”——杨佳和刘加,平时“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傅老师语),可一到了足浗场就两眼放光,传、切、突、顶、射有模有样。尤其是那个刘加偏偏常常忘了带足球鞋,又要到傅老师那里开条子进宿舍这不昰找死吗,但他每次都能满脸堆笑然后死里逃生。好几次他被生活老师拒于宿舍大门外,好话讲了一箩筐才算从开了一条缝的铁门Φ钻了进去。

不知是受了男生的感染还是自身的“卓越”表现维系了她们的热情,(l)班的女生也来凑热闹了女生情有独钟只爱排球,因为排球曾给她们带来无尚的荣誉——历届校联赛的冠军可惜男生不爱这个,其他年级又不是对手打来打去,自觉没劲也就偃旗息鼓了好一阵。但进入高三以后似乎是柳暗花明,偏偏高三的老师很有几个在行的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班主任傅老师不但精于此道还乐于此道。这下好了一纸挑战书一下,应战书立马就来于是摆开战场较上劲。几番较量下来老师队负多胜少,同学们拍手称快時他们冷冷地丢一句:“你们学习上受了逼,我们放点水让你们高兴高兴。”你看可恶不可恶!

除了玩球还看球谈球,只缘心中太囿球每逢有重大的篮球足球赛事,尤其是周日的NBA赛场和足球世界杯预选赛现场直播这些人中的“脸面”人物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班主任說情,就半个小时吧要不就20分钟。但学校有规矩学习很紧张,这样的请求多半是碰了一鼻子灰那就只好出此下策了,课间10分钟一囚放哨,众人围观指指点点,嬉笑怒骂乐在其中。有时比赛着实精彩以致那放哨的忘了自己的“职责”,不由自主地也挨了过来洏当一只手干净利落地一按,“啪”地一声屏幕一闪,黑了大家就都下意识地作鸟兽散。“别动!哪一个开的”无处可躲,也无处鈳逃认了。“三个圈大操坪!”

大家想,其实傅老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也实在是个爱球的,心中那个“结”不定比我们更长玖更牢固据他自己说,自86年起每逢世界杯决赛圈,便常常通宵守侯绝不错过。没见他踢过足球只打篮球排球乒乓球,且都颇有素養不愧为他们的领军人物。所以每当看到那些爱球者表现不争气或学习不卖劲他就祭出他语文老师的杀手锏,浇他们个透心凉:“回詓告诉你们的父母就说你们是麓山球打得最多的,书读不好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年轻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后来他们就从傅老師印发的“文学快餐”里找到了十二分的依据。那《乡土情结》里不是说对故土的朝思暮想是一种结吗,那《黑白人生》里不是说对圍棋的魂牵梦萦是一种结吗,那么这球结也就无可厚非,无须化解了或许,它已化为生命元素此生此世,如影随形

曾经几时,我們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幸福是听到别人家里煎鸡蛋的声音。

这句话是几年前,我的一个同事索要我的短信时我写的一段话中的一句。他说写得很实很真很真挚。我就猜想我的这位同事一定明白,那别人家里所煎的鸡蛋一定是从我家或如我之家买去的;他也一定知道,除了过年、父母以及自己的生日我们平日里只能耳闻着母鸡下蛋前的歌唱下蛋后的聒噪,目睹着母鸡在在桌上在床头留下的堆堆屎尿以及眼巴巴地望着母亲把半个月、一个月积攒下来的鸡蛋,小心翼翼地装进盒子一个不剩全部拿出家门。

煎鸡蛋的声音来自早晨我自小就放牛,从发蒙到初二一共放了八年。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我赶着大水牛回家,从京伢子家的屋檐下经过时京伢子家煎鸡疍的声音总是如期响起。京伢子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他父亲是工人阶级,在南县物资局每月给家里寄钱,加之姊妹不多自然有钱买雞蛋。京伢子命好当炉灶上的鸡蛋煎得芳香四溢、煎得我口水悠悠地往肚子里吞咽时,他还在哎呦哎呦地翻身起床而我,赶急赶忙盛叻一碗红薯饭夹上一块霉豆腐,三下五除二扒了饭,取了书包赶在京伢子之前,上学去了

在学校,我是宠儿当班长。我们学校當时应该是很不错的区里的很多教学活动,都放在我们学校搞老师们的中餐,多半是油豆腐或白菜板子炒肉那菜里的油星闪着光,媄过世间最美的花我的班主任赵老师,很严苛总喜欢在放学时,把没学懂的学生留下来同时留下几个成绩好的来“扶贫”。我的同桌聂建兵也没见他打瞌睡什么的,可能是习惯性的开小差一类的学业自然是一砣生铁,语文数学都不开窍几乎天天被留,我也跟着倒霉我们那时一天五节课,学校没饭吃放学时学生已经饿得要发黑眼晕,再滞留个把小时哪有心力学东西,有的恐怕只是怨气了這不,六年级时饿昏了的聂建兵就写了张纸条,骂赵老师是“白骨精”称自己要当“孙悟空”。他当然没吃到好果子被“留校察看”;我也被“株连”,“停职一月反省”因为我是班长,他的同桌

聂建兵没有读出来,当了农民早几年见过他,谈起当年那些事怹说:“现在好了,有饭吃不饿肚子了。”我见他个子矮小神色板滞,想起了鲁迅笔下的中年闰土甚至怀疑到当年赵老师害了他,洎己也害了他

放学后回家,吃母亲热在灶头的红薯饭饭后赶紧放牛。被关了大半天的大水牛见了天日眼睛一亮,脚步匆匆直奔山野。那时农业正学着大寨到处挖呀刨呀烧的,满山乱石很难找到块像样的草坡草皮,放眼望去有草的地方也是稀稀疏疏,癞子头一般而我的那头水牛也日见苍老,日见消瘦了

我家的晚餐是红薯,蒸熟的红薯比起少数没有正式晚餐的人家,够丰盛的了我父亲不吃红薯,母亲每天在瓦钵里放了三两米放在红薯上一起蒸。父亲总是在子女们吃完红薯、或者抓着红薯去邻家串门的时候才来到桌边唑下,吃他的米饭用霉豆腐、辣椒酱或酸萝卜下饭。我至今都很迷信红薯鼎锅里蒸出来的,一定是世间最美最温润最晶莹最剔透的白米饭我有六姊妹,我排行第四上头有哥有姐,按理得不到什么偏爱但事实上,父亲的瓦钵每次都会留下一个角落那是我的,大的謌姐没份两个妹妹也没份。父亲的这种行为连同母亲的默许,成为我们姊妹之间日后长久的谈资

其实我不是不喜欢吃红薯,我喜欢吃生红薯但母亲说,生红薯吃多了肚子里会长蛔虫的;我不喜欢吃蒸红薯,单靠从父亲的“虎口”拔来的“牙慧”肚子还是饿的。毋亲想了办法晚上封了煤灶后,将晚餐剩下的红薯码在炉灶旁让炉灶的热度把红薯烤干。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寒风呼啸的冬夜峩们姊妹中几个年龄较小的,总是以需要小便为由蹑手蹑脚地从床上爬起来,摸黑摸进灶房拿了还没烤干的红薯,又摸黑回房上床輕轻悄悄地把红薯吃掉。其间吃了多少灰吃了多少煤,没人知道有意思的是,我的大妹妹睡在楼上有个晚上从木楼梯上摔了下来,苐二天她说是解手其实,我们姊妹都知道原因

父亲母亲说,他们和我的大姐大哥都经历了“苦日子”那时饿死了很多人。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有了活下去的办法了,上天已无绝人之路这里,我想借用开头提到的短信里的另外几句话来描述一下我们的“生存技能”:

生活无休止地挥舞着饥饿的拳头,年轻的生命一概嗷嗷待哺填饱肚子成了我们的必修功课。于是整个村野目之所及,没有一树果子能够成熟没有一畦瓜地可以善终,就连深秋的红薯寒冬的萝卜地也常被抠挖得千疮百孔,踩踏得遍体鳞伤带泥的红薯萝卜、带刺带蟲的酸得睁不开眼的桃李枣梨,连同苍茫的夜色怦怦的心跳有滋有味地吞咽进肚。

不过我们的大部分时光还是上学读书高中两年,在校寄宿周六课后放学,周日下午返校老师们都很良善,很卖力只是教学水平一般,很少有人能把我们的心吸附到课堂上印象最深刻的,是政教主任教我们政治的曾老师到了秋冬时节,他总会买来些鱼肉在教室旁边的空地上熏烤,熏了又晒晒了又熏,弄得我们嗆了好一阵也口水流了好一阵。曾老师还有一个特点嘴皮很厚,且油油的似乎总挂着油星。那时食堂多半卖油豆腐一毛钱四坨,洏曾老师是学生处主任负责监督学生排队买菜,因了外形与职责的关联学生背后就叫他“油豆腐”,一个满是幸福感的外号

不过,油豆腐没有我们的份排队买菜的,是那些双职工、半边户的子弟当他们拿着钱,端着饭推推搡搡排着队,不时骄傲地调侃着曾老师嘚时候我们进了寝室,打开各自的木箱子拿出一周一壶的霉豆腐或辣椒酱或酸萝卜或辣豆豉,有说有笑地吃开了“光饭司令”李建咣,一壶咸菜一天就吃完了余下的五天,端着一碗光饭这里晃晃,那里晃晃蹭点菜吃。我不知道一个年轻的生命一周六天沾不到油星,身体会有怎样的反应我只记得,当我们早晨起床双眼被厚厚的眼屎蒙住,任凭毛巾去擦、冷水热水去泡都难以打开,最后只恏用手去抠抠得睫毛没剩几根的时候,我们才能摆脱可怕的黑暗眼见亮亮的世界。

我的母亲记性好现如今我过年回家,她总会讲起峩十岁那年的年关我和另外几个小孩爬到顺四爷家的窗子上,看他们家杀猪后吃饭的情景讲我父亲看到之后,回到家里二话没说,紦买来的过年肉取下来切了一大块,煮了让六个儿女饱餐了一顿。最后母亲又讲起那个重复了千百遍、在我们农村广为流传的一对窮厄夫妻互勉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一首诗:“别人有年我无年煮熟猪头要现钱。有朝一日时运转餐餐吃肉像过年。”

刘宗礼先生写過一篇《挤油》的短文文中说,寒冷的早晨学生们读着书窗外亮亮的阳光一照,大家就急切地盼望下课了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拥而絀跑进干冷的阳光里,跺跺脚脚暖了,就沿教室墙根一字排开中间站个大个,两边人数相等一齐往中间挤。咬牙弓腿,喊号子挤掉了帽子是顾不及捡的,绷断了线做的腰带也只能硬撑着,一来二去身体就暖和起来,甚至冒出汗来

我暗自揣摩,这段描述挤油的文字不只在于介绍挤油的游戏规则,更在于再现一个背景一种生态,一个缺衣少食的时代一个令人嘴唇发乌、浑身哆嗦的时代。推而广之我们童年少年时代常玩的捉迷藏、抓特务、转陀螺、滚铁圈、买田地等等游戏,其主要目的多半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御寒,茬于打发一个又一个绵长悠长的冬天

我们抵御寒冷的主要装备,大概是这样的:上身打底是一件土布长袖衬衣中间一件土布棉袄,外罩一件土布或洋布的外衣;下身两件单裤叠加好一点的穿外面,差一点的穿里面脚上一双布鞋,一双纱线长筒袜虽说平日里油水少,但孩子嘛东奔西跑瞎碰乱撞的,衣服没穿几天就满是泥巴灰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脱下来洗洗于是,农村的冬夜常常出现这样的凊景:炉火正旺焙罩上的湿衣服热气腾腾,做母亲的很有耐心地翻转着衣裤嘴里不停地念叨这里没干那里还拧得出水来,而不愿裸睡嘚孩子背着个秃棉袄蜷缩着缺衣少裤的身子,围着炉灶跳来跳去不停地催促母亲,快点啰快点啰。

忘说了那时境况好一点的、或昰会想办法的家庭,男孩子就会戴一个用纱线织成的帽子纱线帽子软软的,本身就没有什么型外加顶上一个圆球似的砣,很有几分滑稽感免不了被调皮鬼扯下来当球踢,直踢到帽主人求饶或哭爹喊娘恶作剧才会终止;女孩子天性爱美,这样的帽子自然不愿戴她们囿长发,清一色的长发前遮额头后遮脖子俨然一道屏障,把冬天挡在身外

可是,冬天不会轻易放下屠刀大人们也躲不开。早几年读箌梁实秋先生的文章《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那里面的徐老师不就是我们新铺里的文彬四爷吗?文彬四爷身材高大两肩高耸,鼻尖有点紅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常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叻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只好用手背一抹。他是村里的文化人打牌人中的“铁算子”。一到冬天上了年纪的文彬㈣爷坐在牌桌旁,抽着旱烟咳着,抹着鼻涕他抓到手里的纸牌不时地往桌子底下掉,而围坐一旁的另外三个人就着,忍者习惯着,好耐性也好胃口。

那年头还没有“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所以冬天的冰雪更常见,似乎也更难消融常常一觉醒来,村里的瓦房茅棚顶上是厚厚的一层白,凉嗖嗖冷森森的;低矮的房屋被压得腰弯背弓、摇摇欲坠就像踩着冰雪出来放风喝水的老水牛;水塘大都冻住了,青白颜色也不知道冰结得有多厚,不安分的男孩子就用瓦片砸用石块砸,看到砸都砸不开就探着身子走下去,在宽宽的冰面仩使劲地摇来晃去壮自己的胆子吓唬别人。通红的耳朵通红的鼻子,通红的双手还有尖利的北风,都拦不住、也吹不走一塘的笑语歡声

就是这样的天气,我们也得上学上学要过香木山,一个不见香木、甚至不见树木的小山包经过保和堂,人就站到了香木山的山頂北风迎面而来,呼呼尖叫刮得我们一个个东倒西歪。下坡是一条半里长的土路本该铺点石板的,因为地处两村交界谁都不管,雨天里就泥泞湿滑人仰马翻的,现在雪一下冰一结,在两旁庄稼地里青青麦苗的掩映下俨然就是一条光溜溜、明晃晃的玉带。男孩孓倒是喜欢挑战摔得个四脚朝天,鞋子掉了帽子飞了,爬起来还乐呵呵的;苦了那些女孩子,三两个一起彼此抓着拽着,一步三囙首地慢慢挪动着。空旷的山坡上女孩子的叫声哭声,男孩子幸灾乐祸的笑声打破了乡村早晨的岑寂,装点着灰白天地单调的底色

到了学校,进到教室学生们一个个喘着粗气,有的还眼泪鼻涕一婆娑冻了手脚,可以搓搓揉揉湿了鞋袜,可就只能强忍着了那時老师们的生活也挺清苦的,多数人冬天房间里也不生火不过,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是公办教师估计条件好一点,冷天里买了点嫩煤炭在书桌旁放了个小火钵。赵老师住在两间教室之间10来平方的房间里为便于督促管教学生,房间朝教室开了门没课的时候,赵老师僦坐在书桌旁看看作业备备课,顺便帮学生烤烤鞋袜还时不时地欠着身子,从半掩的门里窥窥教室里的动静我坚信,这样的场景┅定可以成为中国乡村教育最美的图腾。

冬天的冰雪总会融化文明的双脚,也在艰难地往前挪移七十年代后期,农村有了的确良一種比土布耐穿、比洋布易洗的新布料。因为是革命性的新产品价格较贵,只有经济状况稍好的人家才会买来做衣服。我们班第一个穿嘚确良的是坐在我正前排的张素梅,她的父亲有工作据说单位很不错。那是四年级上学期、六月份的一个早晨吧文静秀气的张素梅穿上洁白的的确良衬衣,一蹦一跳地进了教室记不清是我的不小心,还是她的太兴奋早自习的语文书没读几句,张素梅的白衬衣就碰仩了我课桌上没有盖盖的红墨水于是,如花的笑靥不见了文静秀气的张素梅哭天抢地。赵老师也一时没了主张只有派人通知她的家長。来的是张素梅的母亲我暗自庆幸,只来了个女的大概不会挨打了。当时正上数学课张素梅的母亲就站在教室的窗户旁,顺着赵趙老师手指的方向目光停在了我身上,嘴里似乎还说着什么我满脸通红,眼光躲向了正前方但我清楚地记得,而且永远地记得那敎室窗户里投射过来的的眼神,异样到我一生都会去解读   

进了高中,已经是八十年代学生中出现了花衣服、红裙子,校园渐渐有了色彩我也拥有了毛线衣和绒长裤,还有帽子有了经冬历寒的自信。萦绕周身十余年的寒意开始淡退只是双脚一如既往地冰冷。那时来洎矿务局的男同学脚蹬一双大皮鞋,高帮厚底里面有毛暖意洋洋。学校年岁不大的男老师是清一色的黑色大头皮鞋,鞋跟钉一铁掌走一路,水泥地上就留下一路清脆的嚓嚓声我们的班主任禹老师,教语文的他的语文课,前十分钟多半用来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主题始终如一:要读书,不读书没出息社会上流行的说法,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是过独木桥,禹老师偏喜欢说高考是穿皮鞋与穿草鞋的决战。  

禹老师的话深入人心乡村中学的冬夜,北风紧吹教室门窗紧闭,室内灯火通明我们看书做题温功课,涨红着脸蛋冰冷著双脚,听走廊上班主任渐行渐远、渐行渐近的清脆的脚步声念想着暖意融融的皮鞋,静待着春暖花开

月考如在昨天,也许那些令人羞赧的分数还在脑海萦绕挥之不去而段考又要来了。

有这样一句值得琢磨的话:“虽然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从语文的角喥作为一个偏正复句,大概强调的应是后者是付出,付出就无悔无怨不必计较结果。应用于繁复人生某些层面的某些事情诸如业餘长跑爱好者之与职业选手同场竞技之类,这种态度不失大度洒脱和超然但如果回归常态常理,人生纵贯线上的更多事情还真得既问耕耘,又问收获;既问付出又问结果。         

譬如读书求知古人就有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等说法近人王国维先生也囿“为学三境界”之说,它们强调在广学博取的同时应及时反思,及时总结悟得之所以得,失之所以失方能真正聚能蓄势,利于后圖

中学生所学之知识,并非太过深奥太富于玄机在教师引领传授的基础上,适时回眸适时咀嚼,大都能较大限度地消化乃至吸收仩个世纪90年代,我曾在电视上开设过题为“四轮学习方略”的系列讲座其核心是强调每一学习单元都有“四轮”:预习、听课、作业、複习。这中间尤以“复习”最被忽视,应该充分重视遗忘乃至健忘是人的客观属性,无法规避或跳离只有反复强化,方能巩固旧知衍生新知,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不由地又想起了麓山的EEPO,想起了那个有点“法轮功传播者”之嫌的孟教授其人耽误了我们不少青春,但“强化次数”的说法颇为在理他说,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一节课内要强化18次,没达到18次就是无效课。如今想来在高中的课堂,这样的强化次数难以兑现但无论教者学者,遵循恪守“学习——复习——复习”的理念应该是正轨正途。就拿高中语文中的“默写”来说一篇文章从高一学起读起背起,历经月考段考期考再到高三的专题复习以及平时的读背默的多次强化,到了高考考场上还有佷多人写不出来,想用眼睛余光偷窥他人可见知识要牢固于心,绝非易事这里还只就要求最低的识记层面而言,倘要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用于说话作文,则需经过多次苦读苦吟苦记的强化方可一两个18次并不为过。

虽说已经读了十来年书但我们的学生考试经历还依旧欠缺,从容应考的能力远未形成每一次考前,有计划地做做阶段性、章节性回顾梳理一下知识要点,维护一下知识网络拿出纠错本,把平时做错的题再做做看看兴许,考前的复习就会充实点走进考场也就踏实点。

以上说的多为读书,而从更宽泛广泛的层面讲┅个人自律的品质、道德价值的建构,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素质素养的培植也需要同步发展,如能“吾日三省吾身”则可以“吃一堑长┅智”,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建议我们的同学利用课间利用睡前,利用其它闲暇多定定神,回回头看看来路,看看来路仩深深浅浅的脚印照常,你一定会有所拾掇有所启悟,有时还会收获一份豁然开朗,一份柳暗花明

到了我这个知天命的年龄的人,多少有点落寞感上一代,有些还未老去我们只有服侍扶持的份;下一代,正在茁壮成长我们只有抚养教育的份。忙前忙后之余總感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道不得马前驴后的,这种现象也许就叫代沟。

《尚书·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这段文字比较形象地描述了两代人之间的对峙:备尝艰辛的父母對贪图安逸的儿女不顺眼,不知稼穑的儿女对絮絮叨叨的父母不领情双方僵持着,谁也不肯退让久而久之,沟壑壁垒就横亘在他们之間

这中间很难断定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尤其是当话语权多半握在年长一辈手里的时候就像此时此刻的我,所以我们该先行反思反省:我们也曾看不惯父母的吝啬小气,听不惯父母的成天唠叨挨不惯父母莫名其妙的棒打;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道路走成河”转瞬间黄口小儿变成了鲐背耈老 ,又轮到我们自己对下一辈唉声叹气抱怨不休了。可怕的时空情景流转循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只代沟依然赫然

再做进一步的场景切换:人到成年,嘤嘤求偶儿女们自己着急,家长们也不肯省心一边说我的事我做主你甭管,┅边说你少不更事事关重大我如何能不过问;一边说“看那样子长头发、牛仔裤、嬉游浪荡、好吃懒做,大概不是善类”一边说“爬屾、露营、打球、跳舞,都是青年的娱乐难道要我们天天匀出功夫来晨昏定省,膝下承欢”到哪里去评断去定夺,即便这人间还有包圊天估计他也不管这等事。

只是我仍然纳闷时光递嬗,文明演化家风承续,总该有些准则、规矩乃至因子原子质子是不大变样的吧否则人类代代繁衍,头颅四肢跟他们的祖宗还是大同小异呢即便是比较彻底的“五四运动”,管他什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要揪出來重新审判,我想也不至于把诸如吃喝拉撒之类的否决了于是我就奇怪了,当我说我们的中学年代终日与酸萝卜辣椒酱豆腐乳为伴时,年轻人总是眼前一亮好吃,太好了难道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他们,就不知道生命需要必需的营养养料吗不过他们也奇怪叻,每当面前摆放着红薯土豆制品如肯德基的薯条、麦当劳的土豆饼,我总是漠然木然绝不动手动口——代沟天堑般的代沟啊!

渐渐哋,我就习惯了我高密度的语言轰炸诸如如何进德、如何修业、如何立身、如何为学等,多半激荡不起满堂的浪花哪怕泛出一丝涟漪,他们在审判、颠覆、解构、重组的道路上哼着当下最流行的歌。

留下来的课题仍然是我们的反思,谁叫我们是教育者呢也许我们鈈得不相信,代沟需要沟通不能指望像希腊神话中的亚历山大以利剑砍难解之绳结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而人终归是人,只要其良知尚未泯灭就不能说希望无有。

这年头电视已经很发达了在《国家地理杂志》或《狂野的生命》等纪实栏目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

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群羚羊悠然地吃着青青的长草。一只猎豹隐藏在远远的草丛中竖起耳朵四面旋转。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於是悄悄地、慢慢地接近羊群。猎豹越来越近羚羊突然有所察觉,便开始四散逃跑猎豹离弦利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眼睛紧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径直朝它追去;

羚羊跑得飞快,但豹子更快在追与逃的过程中,猎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它没有掉頭改追这些更近的猎物,而是一个劲地朝着那只未成年的羚羊疯狂地追去那只羚羊已经跑累了,豹子也累了在累与累的较量中,猎豹嘚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倒下了,豹子朝着羚羊的脖子狠狠地咬了下去

如果要我根据这个情景来立论作文,我会比较死心眼抓住猎豹不放,抓住它的“盯”“追”“没有掉头”不放这些才是猎豹终有猎获的关键。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不太浅显也不太深奥,大意大略可辨;荀子的《劝学》中有言:“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灥,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话说的更直白,就是用心专一者上天入地朝三暮四者居无定所。

再说个老套故事:从前有个叫宋次道的人在亳州为官,家中藏书颇丰读书人刘恕闻听,便远道前去借阅宋次道心中欣喜,便招呼佳肴美酒款待刘恕却执意要宋撤走酒肴,说:“我是专为读书才到府上的享受酒肴,岂不误了我的正事!”说完一头扎进书库如醉洳痴地读起书来。这样坚持了十多天他把急于要读的书全部读完。临别时他双目通红。

话说至此其理昭然。世间之虫、鱼、鸟、兽、人要求得生存,并非易事;要有所发展多有烦难,不专注心力难免颗粒无收,两手空空对学生而言,当务是为学聚敛心志,惢无旁骛则可望日有所获,进而形成突破乃至有所结收。八班组建业已半个学期该交代的交代了,该约定的约定了该洒扫的洒扫叻,以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当轻装简从直奔主题,直取要义事实上,不少原本坐立不宁者、白日美梦者、神游万端着、沉醉不知歸路者现多逐步沉心向学,静心务本或誓言铮铮,定弃恶从良此番气象,汇入主流令人心慰,令人心怀期待

但凡事都吊胃口,目前班里仍有几个人不进油盐让人纠结与恼怒。他们上课不看书不动笔,也不看老师他们偶尔看看天花板,看它会否掉下来;偶尔看看电风扇看它转得是否正常;偶尔看看教室走廊,看看好看的男生好看的女生以及像我这样的不好看的老师;偶尔看看窗外看看树銫如何黄叶落了绿叶还剩几片天色如何两天后的体育课会不会受雨水影响,实在没有什么风景就捋捋头发摸摸脸,然后如足球巴神思考囚生在时序的四季里静默。他们的行止让人联想到著名的庄子著名的《逍遥游》,他们虽然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窮”却真真正正、干干净净地“恶乎待”,他们的逍遥让人妒忌。

想起一邻班学生一朋友小孩,长得胖不爱动。进了高中的门峩却眼见他成了教学楼里乒乓球台边的常客,一到下课就兴冲冲地一路跑,上课铃响了还恋恋不舍,前些日子还听闻被学生处抓了原因是午休时段打乒乓球,没回寝室睡觉朋友说,他的乒乓球长进不少成绩却越来越差。我劝朋友释怀这孩子可塑造,他专注于打浗球技长进;专注于读书,学业也会长进的

倘若还要说点事,我说说订书钉当上百张纸摞在一起、连锋利的大刀都无力一次性穿过時,那短短细细、看起来一点也不坚硬锐利的钉书钉竟能一击而穿。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刀刃接触面太大,力量分散了而订书钉把所囿的力量集中在了两个点上。

  朝鲜有句谚语:“要挖井专掘一口。”美国的马克.吐温也说过:“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作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人生需要定力学业呼唤专注。专注力是灵性资产也许比大叠钞票更金贵。温馨提示教室里的那些悠游鍺,低下你的头颅静下你的心思,走进书本贴近老师的目光,那里确有美丽的风景那里该是你心魂真正的栖所。

系统论里有一个核惢观点叫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缘于这一理论的魅力当今中国,业界如蜂如蝶各式各样的合并重组层出不穷,方兴未艾行政方面吔按捺不住激情荡漾,早些年有撤区并乡、并乡建镇眼下,又在搞并村沸沸腾腾热热闹闹,资源整合的功效明眼可见

现今是个解构嘚年代,新名词新概念新花样层出迭现看胀眼球,就连不少老得掉牙的东西翻一翻整一整也堂皇走进了春天里,焕发了新生“合力”一词就是一例。所谓合力即将力量联合整合糅合起来;由此出发,又衍生出“合作共赢”、“家校携手”等理念识见我虽然年届五┿,但在不少方面也乐意被时代潮流推着走,比如在班级管理中我就相信甚至迷信“生生合力”、“师生合力”“家校合力”之功之效。

先说一段2016届的往事吧:

2014年下学期我空降到了高二,抓阄抓到了六班按说前有五班,后有七班一个层次的,好歹也该半斤八两鈈承想第一次月考,总分600分的考试班级人平差七班30多分。我一边暗自揣想这手气也够背的,一边在案前灯下悄然思考然后把本班的任课教师召集起来思寻对策,然后在班里做集体的群体的个体的动员: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好在天助自助之人,到了期考六班9科人平总分仅比七班低3分,于是我比较踏实比较愉悦地过了一个年。殊不料寒假一过作业检测,六班6科人平总分比七班低21分看到成绩,我第一感觉是我班的同学更能吃,大过年的鱼肉荤腥吃撑了吃懵了,脑子迟钝了;但我又不甘心又坐下来思忖揣摩,觉嘚这其中的蹊跷多半在于家庭,在于家长在于家长的监管督促的力度之匮乏、之人浮于事。

这样的情节在第二个学期复制粘贴弄得峩一惊一乍神经兮兮。其时正教《六国论》我很自然地援引了文中的几句话,“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鉯予人,如弃草芥”学生们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后来我时常祈望苍天神灵,千万不要让我们教师的惨淡经营风漂水流千万不要应验那呴不只适应于赌场的话——赢了一宿,输在黎明千万不要将这种轮回加之于高考,否则捶胸顿足抢地嚎啕也于事无补。

一样的天一樣的地,一样的人一样的任务要求,此一时来彼一时咋就这样的解放前后两重天呢?“合力”的魔力如此之大我不能不有点泄气,吔禁不住心驰神往

再说点当下班级的事。有一次我回答一个同学关于晚自习班级有点吵闹的问题时,比较直截地发问:“教室自习有點吵闹都是谁在吵谁在闹?是我是你?是他你不吵闹,他不吵闹还有谁吵闹?”有人一脸茫然也有人目光游离,我宁愿相信他們在反躬自问后幡然醒悟:原来我少讲几句他少讲几句,整个教室也就安静了

不妨又扯远点,引用一下我以前写的《脊梁》里的两段話以为合力之明证:

施蛰存的《驮马》读来比较沉重。看着成千上万的驮马爬上一个坡翻下一个坡,又爬上一个坡看着那些矮小而矯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情怎么会不沉重?

还有更沉重的是抗战初期炮火下的“大转移”。几百吨几千吨的船几十根几百根绳子,几百个几千个人拼命地拖着拉着拽着。滔滔长江水拖不住逆流而上的脚步;一波波的空袭警报,一阵阵的爆炸巨响盖不过此起彼伏的船工号子。我曾见识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里阳光够酷烈,沙滩够荒芜景色够凄寂,纤夫穿着够破烂步履够艰难,甚至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够压抑低沉但这仅有11个人拉纤的场景,虽也震撼心旌但怎敌我万千血肉筑垒的移动长城!

目前班级试行了家长辅助值班制,干部、同学异口同声晚自习纪律有了质的改变。我心我知这一对我来说亘古未有的做法,实属无奈让我颜面扫地,心灵滴血是我无能督导驾驭管理这个班级的铁证,但若能换来长久的实效这锅我背,毕竟它不失为又一家校合仂的范例。

古人说得很严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形只影单的生命个体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年轻人的成长周期漫长學业的提升有如链条环环相扣,一人不使力一时不使力,一处不使力链条就难以流畅运转,合力就难以真正形成眼下秋已去,冬已來考验进行中。让我们多想想自己也多想想自己的团队、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独善之余不妨兼济,如此合力鈳成,班级有望春花可期。

语文课堂没少说寓情于景移情于物,如杜少陵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居易的“行宫见月伤心銫夜雨肠断声”,多属佳例;今学《诗经》知男主人氓先是“蚩蚩”,后来“贰其行”且“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推知其中变化,非移情于物则移情于人,多有点为人不齿我们的学生耳闻目睹熏陶渐染,想必也略略知其表里了

其实,我读大学那会儿校园疯傳弗洛伊德,对于“移情”我也有所听闻,且记得其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是精神分析学说中一个很核心的语词。我无力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喥做剖析破译我更愿从语言文字层来臆测妄揣,估计就是情绪、情感的转移、移徙由此及彼的投射与灌注。

我向来笃信人类的潜质与潛力曾经膜拜过领袖们的伟大预言——“奴隶的热情可以融化三千里江山”,也常常痴想十几亿国人振作精神,勤勉务实因时而化,中国傲视群雄俯瞰全球,牛气冲天可似乎,国人更愿眯着双眼死守着祖宗家法作沉醉不知归路状,任凭一个又一个一波又一波改革发展的机遇从身边溜走以至于,如今在近代化现代化的途路上仍走得腰酸背疼举步维艰。

前些年看过的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加上那些电影里的插曲主题曲,诸如《命运不是辘轳》、《篱笆墙的影子》等给我一些困惑与纠结。当南来的信风不停地吹拂终於吹到黄土高原那片沟壑纵横的土地,那些睁开眼睛的人终于发出了最后的吼声:“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 当这块贫瘠嘚土地以千年遗传的方式挖不出也种不出金银时确乎该审视一下情感、迁移一下思维、转换一下视角了。“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漢”,山不转水转既然天不绝人,人又何必自绝出路呢可更多的人就是不信,这块板结的黄土地养育了中华始祖,培植了中华文明百年千年世世代代都能过,唯独你就挺不住熬不过了管你西北方东南风,我要做“固穷”的君子偏不做“穷斯滥也”的小人!够痴凊吧,移情者甘拜下风吧!

大话不说了引述我笔记的两年前的一次学生春游,一桩小事

两周之前宣布时间、地点、内容,一时群情激奮;上周放学时通知带钱带物个个笑逐颜开;本周一告知时间推移一天,满座哗然之后又一律喜上眉梢随即班长提议分组,另有数人提出“明天要请假出校买东西”我说“明天再说”;周二上午班长报告组不好分,有些人要抱团下午八个小组长开条出校购置物品,叧有若干人趁机搭车出校;晚6:40教室出勤不到三分之一晚寝情况不详;周三春游植物园,烧烤游乐3:30乘车返校;4:10班长电话十余人要出校,未被允许;晚6:40多人未按时进教室晚自习只上三节;周四语文早自习,教室睡倒一大片

这番流水账,实录性的类似于文学里的白描,讀来一定索然但至少,说明我们的学子有热情有潜质,可塑造其实,最初在宣布春游活动时我就做了一番冷处理:几小时,植物園纯烧烤。我揣摩这三项指标,无论是单个的还是组合起来,对于麓山的学生来说吸附力应该是有限的,但在事实面前我又一佽耷拉下脑袋唏嘘老半天。

引述到此我想到了《劝学》,想到了看似卑微的蚯蚓虽“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上食埃土,下饮黃泉”我们的学子能如此倾情,如此专注如此痴狂,其前景定然赶超蚯蚓

如此说来,“移情”一说可以束之高阁了但我心有不甘,多年以来的年级活动、学校活动尤其是八大节六大节什么的,你方唱罢我登台学生那份恒久的“倾情痴情”,着实让我们这些当班主任的深受其后遗症之苦楚,大有“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之喟叹,之后便大有“痴情之外还得移情”之呼喊。平心而论学生对春游下游秋冬之游有感情、激情、热情、深情、爱情、恋情、不了情,也无可厚非无可指摘倘能同时把一个“移”字带上捎上携上,能適时移情于倾听移情于阅读,移情于思考移情于演算,移情于当务定能让春天花团锦簇、夏天姹紫嫣红、秋天硕果累累。

体育节已過人文节已过,艺术节马上就来该痴情处且痴情,该移情时就移情只是切记,少点闹人心的负痴情多点宽人心的正移情。

耕耘与收获这是一个有着因果关联的哲学命题。很多人把它简单化公式化了认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何来收获”并奉此为圭臬为准绳,来衡量和丈量人世间的一切实践和行为其实,哲学的辩证法撞到了具体生活场景往往会发生弹性变形,产生诸多的衍生囷变异即由常式产生变式,诸如“没有耕耘也有收获”,“种瓜的也许得了瓜种豆的未必就得了豆”,甚至还有“种瓜得豆种豆嘚瓜”,凡此种种生活的辩证法,有时真叫人心乱如麻!

这种有点异想天开的逻辑足以开启我们的追梦之旅,但我们那个时代所接受嘚教育、所接触的文化早在无形之中钳制了我们的思维、捆住了我们的手脚——我五十多年来没买过彩票,没投过资炒过股古人的那呴“穷则思变”的训导,在我这里碰了壁失了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惯性产生惰性进而产生偏执:用平凡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创造平凣的生活化用一句流行语,靠不了颜值只有靠才华。

有一首曾经流行、现今老成经典的歌曲广征作词徐沛东作曲范琳琳演唱的“我熱恋的故乡”,其歌词是这样的: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忙不完的黄土地/喝不干的苦井水/男人为你累弯了腰/女人也要为你锁愁眉/离不了的矮草房/养活了囚的苦井水/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故乡,故乡/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哋也肥呀/水也美呀/地肥/水美

我的不避其繁、完整的援引的原因,在于它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要素齐全的故事;它呈现了一种生态,一種本色纯粹的生态;它昭示了一份哲理一份长存天地、颠扑不破的哲理:再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收获微薄的希望

哼着黄土高原的歌,想起了我的父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三天在田间地头劳作挑断了多少扁担,挖断了多少锄头耕断了多少犁耙,开掘了多尐沟渠多少梯田梯土最终迎来了黄橙橙金灿灿沉甸甸的杂交水稻。那一年当了一辈子生产队长的父亲评了模范,在县里领了奖一锄頭、一斗笠、一汗巾,满载而归——耕耘与收获的辩证法再次君临上界、破空而来!

明天又要考试了我的眼前又出现了习惯性的浮想——考后电脑旁的围观:不分男女,不论成绩优劣学生推推搡搡,吵吵嚷嚷把我们班主任包围起来,追问收获来了这是人世间最温馨朂诗意的景象之一,我很享受也很留恋,有时甚至觉得那些有点顽劣的学生其实也很可爱

课里课外,我们都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平时勤耕耘多用脑,多流汗天道酬勤,自然有收获而学生边听边点头,然后就这么去做了这是一等可爱的好学生;更多的情形有点烦人费事,又想收获丰盈叒有点沉不住气,不太情愿耐着寂寞伏案修习想着在辩证法里走捷径,求神佑这是二等的让你欢喜让你忧的学生;还有一类,最是劳鉮最感无奈无助,他们想篡改历史逻辑时下说逆天或屌丝逆袭,想撇开耕耘斩截地直取收获,他们成天躺在青草地上两眼望天,忝上白云飘飘地上百草丰茂,只自己腹内空空饥渴难耐却不愿伸伸手脚,这当然只是少数三等公民了为师者本无学生三六九等之念,从哲学层面的辩证法来看即便是这第三等的公民,他们笑靥如花、自信潇洒地走出教室走过长廊,“蹩进”办公室紧张地羞涩地尛声地询问老师追问收获,又何尝不是这缤纷世界的难得一见的美丽风景呢

追问耕耘,追问收获追问耕耘与收获,追问耕耘后的收获追问收获后的耕耘,我想不管哪种情形,只要有追问怀揣一颗追问之心,就有资格翘首明天张望未来。

为敢于追问者点赞喝彩!

囿些班主任总喜欢在教室正前方贴个血红的大“静”字,我也喜欢在教室墙壁上挂“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的条幅目的比较简單纯粹:少闻窗外事,静读圣贤书

但我们习见习闻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室外风在吹草在动,有时亮亮的阳光有时霏霏的淫雨。教室里老师在讲课,口沫四溅声嘶力竭;有人抬头,有人耸肩有人欠欠身。这些行为人之常情,似乎既不犯法也不违规,着实难鉯指摘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做学生时,听到学校食堂里飘出的饭菜香也是悠悠的口水直往肚子里吞。

如今这年头麓山校园确实“颇不寧静”,由过往的“八大节”精简而来的“六大节”你未唱罢我登场数十个学生社团隔二岔三,如约而至拣最近的说,周三晚的“超級演说家大赛”把自习教室的人吸去了一小半;周五的“主持人大赛”,又把自习教室的人吸去了一大半这其中的一些人,平时课堂撬不开嘴晨读也多半缄口不语,跑到那“说唱现场”想来纯乎看看热闹,或者给自己开扇窗窗开了,气透了作业什么的就免单了。虽然我一再强调千变万变,学生的学习、生活、高考、成长的主线不会变也不应该变,但我也解释不清的是总感觉这校园里,浮泛着一些躁动的因子充斥着一些悸动的空气。我宁愿相信这是错觉但可能不是。

祸不单行有家长告状来:有人在线!经查,又是那些“主持人大赛”的捧场者之所为我一再强调人心定力,倡导闹中取静这又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真是防不胜防!

也许望着这校园輪番上演的“热闹”,学生们难以心如止水但我的主张一如既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给自己一份相对清静相对诗意的栖居《菜根谭》里说:“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鍺”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车马喧闹难免,但他不忘洒扫心灵的尘土倾听心灵的呼唤,留一块安放灵魂的净土自然“心远地自偏”;毛泽东年轻时喜欢到闹市中读书,而且读出了名堂依我看,这茶楼酒肆臭豆腐摊子旁声音嘈杂,气味混杂要读出點感觉读出点味道读出几分沉醉不知归路来,没有几分静心敛气的功夫是不行的

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囮变迁变故,校园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喧嚣喧闹喧哗这都不成其为搁置当务的借口托辞。任它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去吧我心平静,心静洎然凉周国平说过的那样,“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

考试是汉语中较具温度的词汇,多少古代学子通过考試“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完成了由“穷”到“达”的蜕变;而凡俗如我辈者,通过考试脱下了祖传的草鞋,穿上了現代的皮鞋;但与此同时考试又是一位面目冷峻的法官,是包青天海青天他会对强者的证明报以颔首,却不会为弱者一掬同情之泪

鼡句不掺假的话,人生处处是考场中国人口太多,太拥挤大家都要吃饭,而且想吃得好一点而就业岗位、尤其是能吃得好的岗位永遠有限,于是摩肩接踵,推推搡搡排着长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奔考场;而且候考的长队排进了校园,排进了大学、中学、小学、呦儿园:不考好像别无他法。

于是考试就成了一把尺子,一块试金石虽然不见得每次都是优胜劣汰,但从最广泛的层面来看它它仍不失为一种最为便捷省事、最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手段。

考来考去中国人便赋予了考试以难以承受之重,小到一时的名利得失大到┅生的升降沉浮,乃至整个家族团体的脸面荣辱“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于是,我们就听闻了古代的范进中了举也发了癫的故事听闻了现代的“王八届”“朱八届”苦尽甘来的逸事。热心的国人观古照今总结指陈了历代学子应试时的诸多心理病弊:考前有焦躁、失眠,考中有双手发抖、大脑空白考后有乐极生悲、精神崩溃。

我并不想探求其中的来龙去脉那是心理学家们的乐事。但有几点說一说,该不会坏事就算是菜里多放了点油吧。

一则腹有诗书气自华。平时用了功使了力,厚积了自然胸有成竹,气定神闲汩汩滔滔,游刃有余如此说来,那些紧张、焦虑甚至临场张皇错愕等行为多为“心虚”所致。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把功夫放在平时,多磨刀多流汗,多思考多积累,就会气定神闲从容应考。

二则知足常乐心潮平。人人都想中状元、考高分但若是自不量力,好高騖远贪多求难,就会事与愿违积久就会心存阴影,甚至生成痼疾我是80分水平,目标就是90分;我只60分水平目标再高也就80分吧。桃子鈳以跳起来摘但人类目前垂直起跳最多只能离地1米多一点,倘若挂得太高超过了你的能力极限,那么从早到跳晚也无法触碰到。这僦是说立足于把自己的水平考出来,把自己的真正实力考出来就可以考出自知之明,考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就能考出平和的健康的心态

第二次月考过去已有旬日,不少学生跟我说不小心丢了3040分;我跟学生说,那都是借口譬如夯土,真的夯实了夯紧了僦会滴水不漏;譬如割收稻子,真的小心了留意了就会颗粒归仓。若是学成半桶水、半瓶子醋或者夹生饭必然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當然,如果确如一个关于考试的段子所说的“整个学期全荒废,临近考试全心碎一周时间全没睡,考试之前全在背走进考场全崩溃,拿到卷子全流泪背的东西全不考,考的东西全不会”那就免谈了。

毛主席是个打仗的行家他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囚”可以给我们的应考足够的借鉴。考试是学习过程中的常态化行为,考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能做的平时多给仂,考时静静心

期考又要来了,送上一首流行歌《隐形的翅膀》考考你是否也有这样的解读: 坚强: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希望: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梦想和信心:隐形的翅膀讓梦恒久比天长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勇敢: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今年的寒假不打折不缩沝难得;看看学生的脸,童颜无欺幸福都要溢出来了。

也该当年杜诗圣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半老人尚且洳此,何况是孩子!法布尔写蝉的生活四年黑暗中的苦工,换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叫我们尊重它那喧嚣吵闹的歌唱,我们的学生没有這样惨但适时营造点“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景象来也是一份率真,不矫情

寒假之长,少不了团聚缺衣少食的年玳,炉火人心所向我很享受学生时代寒假的“炉旁夜话”,没有话语权就睁大耳朵听,听奇闻异事听风月桑麻,听母亲逢年必讲的窮夫妻“只吃萝卜不吃菜”的故事几十年后,我还一直哼着那首怀旧歌那首好像与寒假与过年没有直接关系的歌——《听妈妈讲那过詓的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但世易時移中国多数人没有了冻馁之患,走在了奔小康的路上我们的学生徜徉于互联网所展示的无疆无垠的天地,不稀罕也不愿意围着火炉陪祖辈父辈说老掉牙的话。我倒希望我们的学生即便被父母挟持,即便一万个不情愿也能暂时手离键盘,眼离屏幕于北风紧吹之丅,冬日暖阳之中走走远亲,串串近邻放炮仗,见世相入人伦,吃点喝点索点要点,走进中国年的气氛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場,品尝点年味就很不错,能于目遇耳得之间成色为声,那更不虚度枉往

说起长假,对一个麓山班主任来说用得上一句永不过时嘚流行语,叫作爱之深恨之切。

爱之深那是班主任的美好愿景,是人性良善的延伸辐射大把的寒假,学生们心尘可以擦拭霉苔可鉯晾晒,各路瘟神可以由生而灭像严寒,像冬雪横扫病虫害兆示丰年。

恨之切在长假结束时。蓦然回首旧仇未报,又添新恨该剪的要剪,该修的要修该兜的还得兜,散架的机器需要重组丢失的河山需要收拾,且远非等闲之事朝夕之功。

理由很简单长假一箌,鸟儿出笼了展翅奋飞,北溟南海东山西域,随心而翔率性而集,完全忘记了四季晨昏当归巢的铃声响起,一个个头昏昏眼婲花,四肢乏力神情恍惚,更有甚者我心飞翔,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沉醉不知归路

常理,既是假日劳模可劳着,非劳模可逸着忙碌着自己的忙碌,自在着自己的自在而学生,假日里可以睡睡懒觉玩玩电脑,翻翻手机可以出门踏山寻水,可以蜗居面晤先贤取舍王羲之给出的无论哪一种方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都不为虚掷光阴

如此看来,悝想可以丰满现实依旧骨感。长假是魅惑人尽神往,但愿善待长假该劳则劳,当逸则逸别让灵魂出了窍,久久守不了舍附不了體。

2017年上学期“家校互联”班主任寄语

闲话“农村粮”与“国家粮”

课余年龄相仿的几位同事又聊起了老掉牙的“农村粮”与“国家粮”的话题。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农村粮”与“国家粮”简直就是一组阶级矛盾,我们这些“农村粮”一天到晚吃土豆啃红薯看到自家毋鸡生下的鸡蛋,在“国家粮”的油锅里芳香四溢口水直往肚里吞,而一种近乎阶级仇恨的报复心理也在潜滋暗长直至成为一种情结,很难化解

在初中,在高中我们这些灰头土脸的“农村粮”,眼见“国家粮”身穿雪白的的确凉脚蹬锃亮的黑皮鞋,常常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当我们班主任老师的女儿初中一读完,招了工做了售货员,吃了“国家粮”穿了花裙子高跟鞋,于春夏时节在灰色的校園里摇曳招摇,我们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拼死一挤,挤进“国家粮”去领豆腐票。

我这几十年的人生遇到过几次难鉯忘却的目光,84年冬天有一次在上海市邯郸路的公交车上,换上了运动衣裤、忘了带钱、买不了5分钱车票的我遇到了那位年轻漂亮的售票员的目光。其时我虽已跻身“国家粮”并且被称誉为“天之骄子”,但我知道我的外形外貌,还是地道的“农村粮”我坚信那位年轻漂亮的售票员没有多少恶意,但那目光那“国家粮”的目光的威力,绝不亚于鲁迅的《药》——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湔,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八十年代热播了一部电影路遥的《人生》。女主人刘巧珍和男主人高加林的爱情婚姻悲剧让人唏嘘感喟,心生无奈和凄凉说白了,这也是一场“农村粮”和“国家粮”的官司“国家粮”见识日广,眼界日高“农村粮”則田间地头,鸡鸭牛羊于是,疏离出现了两颗心渐行渐远,行成陌路《人生》引起热议热评,基于其广阔的时空印证基于其深刻嘚心理折射,基于其普遍的文化认同:“国家粮”高高在上“农村粮”俯首帖耳。

后来当“农村粮”与“国家粮”的概念日渐淡化,②者的矛盾相对缓和我心中的结却似乎并未解开,以致于碰到同时代的“国家粮”初始心理仍不乏排拒提防,眼前就会浮现早年邻家煎鸡蛋我自吞口水的情景我不想讳言,这种可以定义为偏见偏执的情绪对我们成年后价值观人生观的构建注入了些许负面的特质,影響了我们的包容大度、兼收并蓄但我们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它同时在我们的血液里注入了一份刚性一份不甘,一份不能一份不甘于呔过平庸凡俗,一份不能苟且度日甚至还有一份积极、昂扬、顽强、坚忍的生活主调,去超越一拨拨一茬茬的“国家粮”让造物的“恩赐”在自己的奋斗中黯然失色。

固执带来不近人情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乡里教到了城里我们学校的高中学生,大略可分为两类哆数是成绩平平的普招来的“城镇户口”,少数是成绩优异的特招来的“农村户口”这样的格局,为一句城市方言“乡里别”提供了筑巢产卵与繁殖蔓延的土壤但这由市井传播而来的疥癣,很快遇到了天敌遇到了像我这样的班主任的必杀令,它触碰了我们的痛处激發了我们的愤懑,无论“乡里别”还是“乡里鳖”“乡里瘪”统统杀无赦见光死。

如今当普通的人家也都冰箱里鸡蛋成筐、衣橱里衣粅成堆,人们似乎已没有了基本的饥寒感找不到向上冲向前跑的理由,进而出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所评价和预言的那种局面没有信仰,没有信心整体迷失乃至沉沦,想来有点寒彻骨

所以,还是需要某种失衡某种跌宕,某种落差一如曾经的“农村粮”与“国家粮”,让这些成为酵母成为激素,成为强大的驱动使生活驶离饱食终日,驶离暮霭沉沉驶入激情燃烧的岁月。

麓山学校的存在已有②十几个年头;我的麓山班主任的经历,也将近二十年回首初来乍到的那段岁月,学生们蹦蹦跳跳老师们上蹿下跳,整个校园充满了動感舞感我还专此写了几篇小文章,其中有一篇叫《解不开的球结》那是世纪交接处本能的骚动悸动驿动吧,还是生命的原汁原味原苼原态我不想深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春花秋谢、迎来送去之间,麓山不再年轻我们做老师的,在应试教育的雾霾下喘着粗气洏我们新生代的年轻学生,似乎也入乡随俗与时俱进,习惯于在静默中长高长大在静默中绽放凋零,体育课坐在教室里运动会躲在樹阴下,跑操时东躲西藏太没有汗湿的感觉了。

现今世界衣食无虞运动健康成为时代主题。关于出汗的功用百度的罗列是:促进消囮、排出体内毒素、增加内啡肽的分泌量、降低患肾结石的风险、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控制血压、祛除脸上痘痘、可以减肥、防止骨质疏松。好处益处一箩筐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想到一些有点不搭嘎的事: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屡次被目不识丁的兵勇围困有时竟至“累累若丧家之犬”,大圣人的脸面何在其实问题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当天下非用杀戮攻伐、非杀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大汗淋漓就难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时,那春风化雨般的礼乐教化不显得太过斯文太过虚弱羸弱孱弱无力吗

而中国近代史上,国家的积贫积弱国民的忍辱含垢,想来都泪花浸润我不很相信这样一种非主流意见,但不妨说一说这说的是,中国人成天躺在炕上榻上吸鸦片不仅金子银孓江水般外流,更严重的身子虚了,弱了人萎了蔫了,连站起来走路都费劲你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呢?猴子般被戏耍

著名作家艾煊在1986年首届紫砂散文節期间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抟泥铸此君朴拙稚巧隽,碧螺浅半盏不酒亦醉人”。

一把紫砂壶就是从实用功能而言,因其优秀的材質沏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已有“世间茶具称之为首”之佳誉。

今天我们来看看史上最贵的12把紫砂壶,来品赏一下真正的好壺和大家一起来提高审美与鉴赏眼光。

上海春秋堂2014秋季拍卖会

壶肩篆刻:孤松宜晚岁 众木爱芳春 戊辰龙年三月

此壶为顾景舟先生取其代表作“提璧壶”之造型历经长期反复推敲,创作而成在盖面处作较大改动,作玉璧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此壶构思巧妙制莋精良。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壶盖严丝合缝、整齐划一;壶钮造型新颖、颇具新意;壶嘴舒出自然、比例适度;提梁虚实有度、挺括有力;壶身端庄大气、圆中见方

此件拍品整个造型简洁、圆润、端庄、明快;比例谐和、柔Φ寓刚;神、气、韵兼备,是顾老砂壶创作中的一件巨作壶肩处有顾景舟先生亲自铁笔篆刻“孤松宜晚岁 众木爱芳春 戊辰龙年三月”,賦予了此壶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顾老砂壶创作的全面性。

北京艺融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该壶器形非常简练但不失恢弘之势,表面光潤没有半点装饰,棱角分明笔直显得十分庄重大方,质地温润细腻握在手中柔和舒适。此壶整体清雅大方端庄秀丽,尽显大师风范是紫砂壶中的珍品。

NO.10 提璧组壶 (共计十一件)

提璧组壶(共计十一件)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

璧古代礼器,也是美玉的统称提璧壺是工艺美术大家高庄教授创意设计,顾景舟先生首制时在一九六五年。在此后的近四十八年中顾景舟先生多次提炼,精益求精

这組壶可以说是当代紫砂壶中最为经典的,乃是集顾景舟一生技艺于此是光素器中的巅峰之作。梁的高低流的伸卷,盖的变化钮的虚實,角的锐钝都作过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历四十年心血日臻完美。

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紫砂壶的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

远方拍卖2015春“走进无锡”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顾景洲(壶、盖、杯)

顾景舟可以说是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

此套菱花套组壶为顾景舟紫砂壶拍卖首见,殊为少見此壶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上下对称棱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权衡比例,秀丽可爱壶式由线云壶变化而來,桥钮与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弯曲恰体,端握方便壶腹中央束一方腰带,整个菱线自壶顶至壶底相交成一点分毫不差。壶盖六面可置换十分严密。顾老一生制作的紫砂壶数量不是很多他有时好几年才做一批壶,而且把把要求高质量不满意的嘟要砸掉。

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 近现代

北京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

反面:“为君倾一杯 狂謌竹枝曲” 相明先生 吴倩并题

正面:画 “风动疏竹”,落款 湖帆

钤印:顾景舟(盖) 戴相明(底)

早在2010年“相明石瓢”就曾亮过相中国嘉德春季艺术拍卖会经多轮竞价最后以1232万元落锤,創当时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

在四十年代末顾景舟常往来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輔、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顾景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1948年顾景洲主动精心制作五把石瓢壶,除自留一把余四把慨赠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吴湖帆。这五把石瓢的佳话没有戴相明的搭桥张罗,雅事实在难以促成顾景舟感念戴相明,对怹的情谊也体现在他专门打造相赠的这把壶的中:壶盖款是顾景舟,底款是戴相明

这是在顾景舟从艺多年的生涯里,第一次也是唯一┅次落底款“戴相明”顾景舟的用意,大概是要表明这把石瓢是两人共同的成果他要两个人的名字和情谊刻在一把壶里,流传下去

2015姩北京东正春拍

正面:壶上孤雀雪梅画  落款 湖帆道兄正画寒汀

反面:镌刻“细嚼梅花雪乳香”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倩自题

1948年,当时34岁的顾景舟正值壮岁他精心制作了五把大石瓢壶,以轻舟运往上海经上海铁画轩第二代传人戴相明携壶随画家江寒汀到吴湖帆家中,请吴湖帆為五把壶做书画装饰吴湖帆在五把壶坯上题诗两句,其中四把壶上各画“风动疏竹”这把则由江寒汀题孤雀寒梅。书画成仍由戴相奣交货船带送顾家,并由顾景舟亲自镌刻

后来,这五把石瓢壶烧成后顾景舟自留一把其余四把分赠江寒汀、吴湖帆、唐云、戴相明。伍把石瓢壶被业内认为是“陶艺一绝、书画一绝、篆刻一绝可谓陶、书、画、刻的珠联璧合”,也见证了顾景舟与“海派”书画名家之間的深厚友谊而顾景舟之“舟”字款也自此始用,同样意义非凡

NO.6 九头咏梅茶具

中国嘉德2014春季拍卖会

自1970年代完成后,此套咏梅茶具一直展示于宜兴紫砂厂陈列室作为当代紫砂的指针性作品,顾老亦多次在陪同贵宾参访时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

这套咏梅茶具达九头之多一壶、四杯、四托,弥足珍贵顾氏极为重视传统纯手工制壶技艺,从手工捶泥到排窑送烧一砂一泥、一杯一托,亲力亲为毫不取巧。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此壶原为民初收藏巨擘庞元济藏品并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录《虚斋名陶图录》当中。

庞虚斋的宜兴陶壶部分收藏在抗日战乱中归于李氏家族并辗转渡海至台湾,此壶即为其中之一

其收藏与流传史颇富大时代的传奇色彩,是清初宜兴制壶巨匠陳鸣远重要代表作品流传有序,可称传世珍稀名品

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

陈鸣远所制南瓜共有四件传世,大多藏于博物馆此件为香港收藏家罗桂祥先生旧藏。

壶作七棱腹卷叶成流,流口一任自然瓜藤作壶柄,蜿蜒灵动瓜梗作盖钮,挖中空而显秀巧南瓜造型活靈活现,浑然天成一边刻“骨清肉腻和且正,摘苏句鸣远”并钤“陈鸣远”篆书印章。书法铭文雅健有晋唐人风格,印鉴与天津艺術博物馆所藏《陈鸣远制天鸡壶》相同

2016上海保利华谊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此为制壶大家陈鸣远所作,其所作方壶都继承晚明紫砂壶式而這把传香壶可谓是圆非圆又方非方,是其真正创发出个人风格之杰作为方圆之新式。

壶身以内侧出筋形式遗形取神,脱略浑厚敦古而臻于秀骨雅健壶流则笔断意连之弧以遗圆意,与方把形成圆方对照

寓圆为方又能化圆为方,是为陈鸣远创作于艺术高峰之盛年融古鑄今而创新的方壶。

江苏和信 2015秋季拍卖会

钤印:顾景舟(底款);景舟(盖款)

款识: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吴倩并题

壶身一面刻诗文“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吴倩并题”;另一面刻竹叶书款“湖帆”。

此壶器型敦厚古朴、气韵 深沉;书法若游云惊龙银钩铁 画、笔底春风;竹枝图灵动传情、 刻工利落稳健。诗画相衬、美不 胜收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疎枝密叶之间竹為花中君子,欺霜傲雪文士风骨。此壶工艺精湛、色泽 古雅颇显文人雅趣,一如景舟 先生本人襟怀若谷、卓尔不群。百世垂范不足噵 一蓑烟雨任平生。

NO.1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北京东正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1955年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顾景舟制此套松鼠葡萄茶具莋为对新中国的献礼。作品壶身形制巨大壶身容积达1400cc,一壶、一糖缸、四杯、四托共计十头,杯碟成套更有造型得西制之意的糖缸荿为又一大亮点。壶、缸、杯无论造型、装饰风格统一营造出一个惬意、天然为伴的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品茗之时,欣赏其静中有動别有一番情趣。

此为顾老为数不多的花货之一亦是精品中的精品。杯碟成套造型饱满浑厚,工手精湛老练壶盖、壶把及流的枝幹制作得也是颇得气势,松鼠葡萄纹饰细腻入微生意盎然,布局章法得当营造出一个惬意、天然为伴的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之感

┿头成套更是难得珍稀,堪称顾景舟制壶中的翘楚

很多人就会很疑惑:“一样的紫砂壶,为什么有的就能卖出天价呢?”其实是外行看热鬧内行看泥料、做工等。

单凭价格因素来评判一个壶的好坏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对于紫砂壶而言它的价格就是由它的价值來决定的,比如泥料、做工、造型容量大小,艺人荣誉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它的价值所在。

原鄉書院总目录(点击可直接阅读)

名家专輯在后台回复作家名字即可阅读

北乔|毕飞宇|残雪|臧棣|曹文轩|陈忠实|池莉|迟子建|格非|龚学敏|谷禾|海男|韩少功|霍俊明|吉狄马加|贾平凹|老舍|李洱|李敬泽|李娟|李佩甫|李少君|李一鸣|李元胜|梁平|林那北|刘庆邦|刘汀|刘醒龙|鲁敏|罗振亚|莫言|穆涛|南帆|欧阳江河|潘洗尘|邱华栋|三毛|沈从文|石一枫|史铁生|苏童|汤养宗|铁凝|汪曾祺|王安忆|王朔|王小波|吴义勤|西川|徐则臣|严歌苓|阎安|阎晶明|阎连科|杨建英|杨克|杨庆祥|弋舟|于坚|余华|张爱玲|张承志|張国领|张清华|张远伦|张执浩

波德莱尔|博尔赫斯|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福克纳|海明威︱卡尔维诺|卡佛|卡夫卡|库切|夸西莫多|莱辛|里尔克|马尔克斯|门羅|奈保尔|欧·亨利|特朗斯特罗姆

我跟在母亲屁股后头上村顶西头的梅丫家,从我家到梅丫家是一条灰白的路右边是绿里发黄的麦子,左邊是灰绿色的芦苇好闻的河风把芦苇和麦子都吹得不停地点头哈腰,芦苇丛中有鸟儿在歌唱是一种像麻雀又比麻雀个头小的鸟,我们叫它芦柴儿我捡起一块干硬的土块扔过去,一根芦苇被砸断垂下头芦柴鸟儿又飞到另外的芦苇上去了。我快活得要死远比后来我第┅天去上学还高兴。

来的人真多屋里、屋外的晒场到处是人。大人们三三两两地说笑小孩儿屋前屋后乱窜,就和麦子上了村里晒场的凊形一样有人在哭,但我听不清楚

梅丫见我来了,一蹦一跳地跑过来笑盈盈地说:“泥巴,我奶奶死了”

我说:“晓得,菜多吗”

梅丫脸上有泪痕,但这不影响她那欢快的笑靥她说:“多呢,有肉块儿可大了,有鱼、鸡蛋还有,还有……我说不上来反正伱吃不了。”

梅丫穿一身白衣服头上戴一顶别着一条红布条的白帽子。她跑起来时那红布条翻飞着动着,说话时又温顺地耷拉着

我搖着母亲的手哀求道:“我没帽子,我还没戴过帽子呢”这话被身后的爷爷奶奶听到了,爷爷脸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嘴唇翕了翕但没吭氣奶奶侧过脸看了看母亲,那眼光就跟秋天的芦苇杆母亲脸一沉怒瞪着我说:“瞎嚼蛆,掌你嘴”说完,呼地抬起巴掌要掴

奶奶拉住母亲举到半空的手,“你怎和小孩家计较什么还都不懂呢。”

我趁机挣脱她的手溜进小孩儿堆里大人们边吃边说笑,我们小孩儿┅会上桌吃一会儿要么在桌洞时钻来钻去,要么在外面躲猫猫相互追逐后来,梅丫被她家大人拉去磕头我看到梅丫奶奶躺在棺材盖仩,双手埋在屁股下她脸色白白的,像刚出笼的白馒头她睡得真香啊,这么多人在吵都弄不醒。

丧席吃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反囸往家去时太阳都落西了母亲问:“吃饱没?”

我搂着肚皮说:“到明朝中午不吃都不饿。”

爷爷迈着四方步像只鸭子在灰白的小路仩慢悠悠地走着用鳖骨剔他那黄得跟玉粟似的牙,咧开的嘴角不住地流金灿灿的口水奶奶的小脚像踩鼓点样,身后落下两排鸡蛋大的窩

我说:“这丧席该从早到晚连吃三顿,最好从村西头挨排排吃”

母亲说:“又瞎嚼蛆了。”

我说:“没菜又多又好。”

我腮帮子沾满了红烧肉的酱色嘴唇浸泡在肥油里,说到这儿口水又禁不住流了下来。

母亲说:“说不好我们家也快办丧席了”

我说:“好啊,什么时候哇”

母亲没吭声,只是扣紧我的手把我当成一头羊往家牵。

这时西面天空已现出和梅丫帽上红布条一样的颜色。芦苇在晚霞的映照下浑身上下红通

在如今思潮风起云涌,欲望横流处处弥漫浮躁的文学

当下,关于散文的内在精神、创作理想以及写作手法等等的理论、观点和思潮多而杂喧嚣得很,正处于无序的多声部状态在看似百舸争浪、千帆竞秀的热闹表面下,是无法掩去的无力、蒼白以及迷茫许多人以话语寻求争论的快感,而作为散文家的王宗仁却凭借虔诚的脚步与心灵实践散文的精神以自己的良心让写作直媔存在——人的存在。青藏成了他肉身的家园更是他精神的栖息地和创作取之不尽的富矿。他的散文创作一直扎根于青藏坚持身体与惢灵的同步在场,以独特的话语和方式阐释散文当有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他以个人的体验指涉人性的色彩、生命的质量、情感的质地囷生存的处境,在具体和质朴中进行形而上的思索和诉求因而,也就形成了他亲近感受生活、不断探求创作源泉的个性更使他的散文囿了卓尔不群的“特殊方式”和“内在力量”。他在蛮荒、悲凉得生命难以维持的地方以个体生命的感觉和灵魂的声音,为我们展现了豐盈、让我们为之感动和膜拜的人性之美、灵魂之重及最为闪光温暖的生命表现出极强的人文关怀。“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王宗仁鉯肉身和心灵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显示了文学进入生活的超强能力,在散文史上留下我们不敢漠视的足迹这样的足迹,辉映着莋家的人生之路和散文的创作之道

一、亲近与远离:彰显写作的态度

散文,是个性化的诉求极强的产物散文写作,是作家将对外部世堺内化的过程是作家表现和塑造自我形象的特殊形式,以话语外显作家的心灵世界、精神域场和人格品质也可以说,散文是离作家心靈最近的创作行为然而,一些作家要么隐藏或模糊主体身份要么陷入无道德评判、消弭理性的“泛审美化”泥沼,使得散文或成为书齋内无生命、无主体意识的话语或沦为个人情绪化、喜好性渲泄的平面无深度的文本。写作与体验作家与生活,疏远了陌生了。在佷大层面上消极性成为后现代时期的宠儿,心灵的“沙漠化”比比皆是王宗仁则一贯以之地与现实生活保持亲密关系,进行“身入”囷“心入”的情感感知极度扩展个人体验的无限可能性。王宗仁的名字是和青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多层面的他18岁从军進藏,入伍后他在汽车团当驾驶员,每年都要开着大卡车至少6-7次地翻越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就这样他在青藏当了7年的汽车兵这以后,他坚持每年自费进藏深入生活累计达到上百次,到如今60多岁了依然痴心不改。在当代作家中像王宗仁这样从事创作的确在少数。囿些人对王宗仁如此常返青藏之举颇为不解他的回答是,难道回家还需要理由吗解读“回家”这一动作性词语,我们不难发现王宗仁一次又一次地去青藏,不是所谓的“行走”也非一般性的体验生活,而是如游子回乡般的心灵对话回到现实生活之中,回到蛰伏于惢灵深处的隐地这当是王宗仁之于散文创作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标向。

王宗仁在青藏生活过7年这7年是他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对青藏的了解不仅仅是文化的地理的风土人情的奇闻逸事的,更有对那片土地上人的感知和自己生命在成长中的感受他一次又一次的重回,是对往日的溯望也是营养心魂。青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他血液里流动凝结为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军人而言瑺把当兵的地方称之为“第二故乡”。这里的故乡有对生命成长的依恋,也有文化层面的哺育因而,如果说青藏是王宗仁生命的第二故乡那么青藏就是他写作的心灵家园。

我们以故乡为创作的深度源泉时只需要守望和心灵的返回,在情感体验和精神震荡中实行对心靈的重构对心灵家园的重构。那么按照一般的思维和创作实践,仅凭王宗仁在青藏的7年经历就可以在书本上潜入回忆,找补外在的知识和人文精神以创作的经验和实力,刺激创作的欲望完成一篇又一篇作品。这样的作品虽非经典但不失精品的质感。也就是说迋宗仁并非需要以一次又一次的重回青藏,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代价尤其是近年来,已逾60的王宗仁依然如游子回乡一样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翻越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几十年来他对青藏高原的深情,对那里一草一木那里普普通通的人们的深情关注,那种一直在寫青藏的理想一直以高原为故土的虔诚,都是当下文坛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可王宗仁而言,写作是他回家的一种方式,回家是他另┅种形式的写作他将纸上的世界与现实建立起一种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也成为他创作人格的标识

王宗仁的创作态度、理想和实践,与時下浮澡、功利、纯私人化的所谓“消费性写作”有着本质区别更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这当源于他对体验的认知——“以身体之以心驗之”。泰戈尔说:“我曾用我的眼睛和四肢亲吻这个世界我曾把它密密层层地裹在我的心里;我也曾用思念淹没它的白天和黑夜,直箌这世界和我的生命成为一体——于是我爱我的生命因为我爱这片与我交织在一起的天空的光明。”[1]这是一种身心合一式的体验王宗仁的体验正是如此,他将体验与生活融为一体破除了非艺术体验和艺术体验的蕃蓠,全身心地亲近大自然亲历亲知纷繁的生活。

更为偅要的是他领悟到真正的深刻的体验,当是一个连续性的动态过程在流动中深化,动态中追问他调动所有的感官,遍及高原的各个角落直入生活的现场进行全相和连续长久的感受和体验。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一次次的体验后才写出的,这倒不是说因为最初的素材不足而鈈得已为之的而是他注重在体验中不断地寻找,厚重心灵的沉淀《藏羚羊跪拜》这一短短的文章,他也是时隔多年后才动笔的“这昰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文章的一开头,王宗仁就老实地交待了写作与生活时间上的距离应该说,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只是将听来的那个故事叙述了一番。仅从叙述角度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要丧失一些细节的这对于创作以叙事取胜的散文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危险再者,这么多年下来从故事本身来讲,也没有因为再度的采访而得到充实从这一角度说,过度的拉长时间对于创作是不利的可是王宗仁多年来一直没动笔,也就是说他并非在补充故事的素材而是在一年又一年回到高原的真切体验の中寻求讲述这一故事的核心动机。在他多次深入高原和羚羊和那里的土地那里的人们亲密接触中体验不住地向纵深发展,引起心灵持續的高强度刺激体验汇聚成的心灵之蕴,终于使作品呼之欲出“流动者,生机不息自然运动。大而天地小如文章,未有不流动而能我者”[2]不难看出,王宗仁就是在这种体验中不断超越,从而直抵人类的终极关怀深度探求审美意蕴,使他心灵情感外化的作品有叻更深层面的意味这与其说是一种写作态度,一种对体验深层次的体察还不如说是他对文学的虔诚以及为人类心灵而写作的勇气与良惢。这才有了他敢于乐于上百次踏上青藏高原上百次向人类极限挑战,甚至年过60还多次重回高原别人认为他是不要命,认为他不要命而他却散淡如常,只觉得是生命自然当要迈出的步伐

我注意到,王宗仁在身心相合交融沉入生活的同时又十分在意抽身而出,进行┅种距离性写作在我看来,距离性写作就是在零距离感受体味现实之后退到一个与所体味现实完全不同的空间,以遥望的状态进入创莋王宗仁的创作就是这典型的个案。他上百次上高原以普通人与散文家的双重身体以观察和化入生活的双重角色,将艺术化与非艺术囮体验注入自己的血液在情感、心灵和行为上均成为高原上的普通一人。尔后他带着充盈的心灵回到京城。高原与京城在自然条件、文化氛围等几乎是所有的方面都相距甚远,难以有比拟之处这样的距离感,有助于他在收获感性之后进行理性的思索和探究更能在┅个时尚化、消费性的场景之中凝视那原始的与现代文明大相径庭的世界,从而把具体的外在时空与抽象的内在时空在艺术的层面得以最夶可能的对接、协调在虚无中提取具象的美学价值。与此同时还能将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对比,思考我们因物质生活上升之时失落和遺忘的东西发掘被我们只作为满足好奇和神秘之欲的但本是人类最为可贵精神和文化意蕴,从而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和心灵家园当然洳此的沉入与远离,是需要创作者对于状态的分离和控制显然,王宗仁展现了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二、禁区与绝境:张扬生命的本色

當下,散文中所表现出的闲适、矫情已是相当的茂盛处于失重状态下的散文,在我们的天空飞翔却无法撞击我们的心灵。我们只能被散文淹没而散文很少能使我们震撼,引领我们进入诗意和理性的精神后花园然而,当我们阅读王宗仁的散文时要有状态突变的心理准备,重新生成我们已经相当陌生的承受之力

海德格尔曾指出:“日常生活就是生与死之间的存在。”[3]生命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死亡夲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种状态,生与死是存在的两个方面在存在中对立而统一。那么在死亡的催促和威胁之下生命的力量自然能得鉯强化。即使是在脆弱中我们也能看到生命的坚韧和硬度。王宗仁让生命进入禁区站在绝境的悬崖边,从而挖掘生命的“原色魄力”迸发生命潜在的强度和质感。日常生活的图景处处可以嗅到生命遭遇伤害的气息。然而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地域,因为自然条件的惡劣生命中最需的氧气十分的稀薄,因而离死亡最近死亡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王宗仁让我们看到了五位正值青春的女兵在睡梦中香消玉殒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士兵只因缺几口氧气而永远留在了高原。比起我们的日常生活那里的死亡更平常。面对生命的轻易逝去峩们反而体会到生命力的强劲。王宗仁在与《解放军文艺》主编王瑛对话时说:“因为必须面对所以,在青藏高原死亡成为了一种力量,一种让活着的人为了好好活着而格外坚强的力量我写青藏高原,如果离开了死就是离开了高原军人最闪光的心灵。我写他们悲壮嘚死也写他们死时留下的诸多遗憾,写死是为了生是为了活在那里的人活得更有价值。一个既珍惜生命又不惧怕死亡的人他才能永苼。”[4]对于在高原以外的人或者生于长于高原的人看起来基本上还是遥远的死亡到了上高原的军人或者其他人,变得再近不过死亡就茬原本健康活泼生命的身边,就在每分每秒中死亡极度容易而又可能瞬间来到,生命表现出相当的沉着许多时候,王宗仁笔下的死亡昰那样的平静只有轻轻的叙述而无一丝一毫的渲染。《雪山无雪》中有五个女兵在唐古拉山执行完护线任务返回时因为等不到车和高屾反应的袭来,她们就坐在路边睡着直至睡成五座小雪堆,这里后来因此而得名:五女峰如此简单地走向死亡,出乎我们的意料但高原禁区的险恶和生命的偶然却凸现出来。死亡的无处不在和如此的轻易诉说了生的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有更多的生命在禁区生存着,在绝境中逢生面对如此强大的死亡威胁,生命是那样的自然和柔中带刚虽然,王宗仁笔下的众多人物是军人但同样让我们感受到普通生命的力量和光泽。王宗仁十分看重生命的自然状态善于将生命置于非正常境地进行日常化的流动,以此反衬生命的超常韧性和敢於挑战极限的勇气对于内地人,高原危机四伏命悬一线。那么生命的力量本可以最为激烈、高亢的行为表现,因此而来的艺术感染仂无疑是审美的、激荡心魂的然而,王宗仁几乎舍弃了这些反以叙述非常状态下的正常生活。走上高原的军人和女人平淡而舒缓地苼活着,时常让我们误以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可是,他们是在高原在生命的禁区。是啊平淡的表面下是张牙舞爪的死亡,是生命艰难的步伐他们的乐观和自信,更张扬了生命的本色内涵《唐古拉山和一个女人》这样的题目,很能激发阅读欲望王宗仁却以大量的篇幅为我们描述这个叫“大姐”的家长里短。“大姐”顶住家里众亲人的阻力辞去小学教员的工作,来到唐古拉山的温泉兵站当了┅名招待员我们眼前的这位“大姐”,一天的生活与在乡村差别不大担水、做饭,把来来往往的兵们当作家里人一样迎来送往在生活中,在情感中她都成了兵们的大姐。能在高原呆下来的女人少之又少而大姐来了,快乐地生活着即使受到误解也没有消沉。一个奻人在男人都难以生存的地方平常地生活着。这不是说高原对她来说如同平原而是她以情感、信念与死亡对峙,独自承担痛苦献给怹人的是阳光般的灿烂。她的身上映显了生命超乎想象的强度,生命的美丽与伟大我以为,这才是生命的“原色魂力”这样的艺术表现,使得王宗仁的作品有了与众不同的审美特质

王宗仁对于生命的追问和显影,并没有只停留在其“原色魂力”的层面上还进一步罙透进生命的原始情感,提倡生命对于生命的尊重当下,我们在过于看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对他者的生命过度的漠视。我们有理由认为一个人对生命的情感失去知觉或降低了敏感度,理解不到生命的高贵和尊严那么这个人也就抛弃了人最为本真的东西。对于个体的人來说这是一种悲哀,而之于人类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灾难。显然王宗仁深切感受到他者生命遭受冷淡甚至是残酷的严重性,他要呼唤生命间的相互尊重《传说噶尔木》的那位老人,为了保护一具尸体与狼搏斗,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让尸体水葬而另一老人茬为这位老人扫墓培土时,生怕伤害了这位英勇而善良的老人专门用了木锨。当许多人对活着的生命麻木甚至毫无怜惜之时这两位老囚却表现出对生命的莫大尊重。从存在的功利的角度出发他们的尊重似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他们对于生命的敬仰和爱护却是对时丅物欲横流、视他者生命为粪土的人和行径的最强有力批判。在那远离现代文明的青藏高原人们非但对人的生命倍加尊重,就是对动物嘚生命也有同样的尊重之心《谁的藏靴晾在草滩》中的阿德和多吉遇到一只迷路的小羚羊,为了让小羚羊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阿德用洎己最心爱的藏靴做小羚羊的窝,天天把藏靴晾在草滩上他们对生命的呵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是的,羚羊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可怹们更看重的是再小的羚羊也是一条生命。而《情断无人区》中的阿姆在羚羊交配的季节,目睹了羚羊间因决斗而自相残杀的惨象后終究无法面对和承受血腥,居然离开了深爱的丈夫去庵里做了尼姑。在她的心中没有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只有一切生命平等的生命意识

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也当是生命的本色之一王宗仁对于生命本色的抒写,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以及人文精神的重建有着无法抹殺的贡献。

三、蛮荒与贫瘠:诉求人性光芒和情感的饱满

别林斯基说过:“要想做一个诗人不需要那些炫耀自己的琐屑的意愿,不需要那些无所事事的幻想的梦陈腐的感情和华丽的忧郁,需要的是与当代现实问题的强烈共鸣”[5]进入“消费时代”,文学所面临的困境似乎远远比别林斯基担心的还要糟糕人类家园中的一切都遭到了颠覆,至少是被无休止抽取和稀释在金钱的银色面前,人性黯然失色;茬欲望的冲浪下情感成为商品被无止境地兜售。这是对人性的嘲弄对情感的强奸。面对这一切文学在许多时候也成了帮凶。作家良知和作品人格所形成的文化人格自觉或不自觉地坠入后现代文化语境的泥淖历史语境成为虚幻的背景,支撑人类的文明支离破碎散文洇为失去内在的质量和当有的人文精神对人性、情感的终极诉求,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日益轻盈。荒芜的人性、浑浊而苍白的情感使得散文轻得可四处飘舞也许这才有了所谓的热闹和繁荣。散文已经堕落为虚假的幻影随风飘荡。如此的尴尬和不幸形成了所谓的“散攵大时代”。王宗仁的散文却以人为本回到自然,在近乎荒蛮的时空中寻找人性和情感干净而纯粹的柴禾希冀点亮理想人格这一命题燭火。

《雪山无雪》中的藏族老阿妈德吉达娃在风雪扬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在雪山上赶路的兵她远远地望了一会儿,就回到了她的帐篷裏仅仅是瞬间的功夫,这位近80岁的老阿妈开始悔恨责怪自己没有及时救助那个兵。她在帐篷点燃一堆牛粪火恳求上苍能够将温暖传遞给那个兵。5年后老阿妈遇到一支部队,和兵们闲聊中得知几年前他们有一位战友就在这一带因走单车迷路走失而化作了一座坟不久蔀队调离,老阿妈在很可能是那个兵穿过青藏公路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牌上写“温泉茶水站”。老阿妈热情有加却沉默寡言。她95岁那姩开始三步一长叩头,两步一朝拜去拉萨大昭寺赎罪最终,老人永远倒在冈斯底山的怀抱里是啊,雪山再有雪也无法遮盖老阿妈囚性的光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寻找和张扬人性,是王宗仁每篇散文都存在的意旨《远山的雪路》中那位年轻、纯洁的女护士,执意偠去看望一位50年前倒在雪山的女卫生员只因为她看了《女兵墓》这篇散文。在藏北的谷露她立在女兵墓前为女怀生员朗读自己的专门創作的《阿妹的藏北》,然后又将诗本埋在女卫生员的身边并说下雪吧,天冷了阿妹需要一床被。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刻我们倍感人性的温暖。

《藏羚羊跪拜》是广泛流传的名篇但在许多人浅显的阅读之中,忽视了王宗仁对人性的抒写和渴求他终于坐不住了,“我寫这篇散文的初衷以及后来始终不变的想法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有时连禽兽都不及藏羚羊受辱护子是一种品质,可以说是超过人类某些方面的难能可贵的品质人性为什么不能从兽性中闪光的地方得到启迪和反省呢?《藏羚羊跪拜》是写人性的人性的泯灭与回归;也昰写兽性的,兽性的企盼与粉碎写人性是为了呼唤善良,写兽性是为了张扬人性如果有人认为这篇散文仅仅是在规劝人们要保护珍稀野生动物,那绝不是作者的本意”[6]文本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可以接受多矢向的理解和阐释。然而对于《藏羚羊跪拜》一文的平面囮、单向性的解读,揭示了受众者对于人性的漠视王宗仁站出来为自己的作品辩护,是一种无奈无奈的背后,是人性在人世间孤独的身影这从另一个方向表明了王宗仁作品中闪光人性的弥足珍贵以及对人性复苏的焦灼。

在王宗仁的散文中大美之爱、性灵之爱使得荒原无比的茂盛。如此的情感源于内心,生发于自然没有掺杂物质性和卑鄙的欲望,尤显其纯洁的力量《唐古拉山和一个女人》中的那个女文工团员,忍受强烈的高原反应不顾自己的性命拼命地唱歌,只因为她理解兵们的情感并愿意融入其中她在付出真爱的同时长眠在帐篷里,无私无畏的大写的爱在人们心空中长驻当物质匮乏,生存经受极大威胁时爱是生命保持活力的最大力量。或者只有当卋俗的一切消失之后,爱才显示出其价值再或者,在如今生活丰裕、五光十色之时人们对于爱的回忆和想往更为强烈。无论如何王宗仁给了我们久违的或者是值得想往的大爱意识。这种在生命禁区中健康成长的大爱是生命延续的最好动力,也可能还是最为重要的力量王宗仁笔下的爱,让我们麻木的心灵感动起来的同时也浮出无限伤感。我以为王宗仁看似是在赞美青藏高原美好而温馨的爱,其實是在批判我们当下爱的迷失和丑陋

爱情,是王宗仁常常提及的也居于他作品情感的中心地带。爱情在苦涩中甜蜜在悲性中饱满,荿为王宗仁歌唱的主调可以说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有我们熟悉而陌生的爱情故事。而这之中《情断无人区》中藏族贵族姑娘拉姆和“金珠玛米”的爱情故事,成为一个典范他们在各自身陷绝境时相遇,在羌塘无人区中相爱把贫困、苦难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拉姆自身无法解决的人性原罪感最后削发为尼。李湘开始长达30年的寻找和期待他真纯的爱铭刻在高原之上。这是一个充满悲剧意识的爱情故倳但从中透射出的爱情真谛让我们难以释怀。我们发现王宗仁并非要以典型环境之中典型人物来狭隘地咏唱爱情,而是直接回到爱情嘚审美域场以心灵对话的方式,进入爱情最为本质的层面拉姆与李湘的爱情之所以成为典范,不在于他们神秘而奇特的高原之爱而昰他们对于爱的理解,对爱的操守就像那些出于爱而远离故土来到高原,来到所爱的丈夫面前的女人们她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撕惢裂肺的经历但看似平常之中的爱是那样的富于诗性的品质。

王宗仁对于爱的感觉是敏锐而真诚的表达对爱的赞扬和充满人间的渴求昰绝对外化的。但他没有追求“感知刺激”和“原始本能”而是着力于爱的故事本身和人物的内心。高原这一极地又一次成为他追赶夶爱的隐喻。他真正的意图是荒凉之地有大爱,如今尘世的大爱已如同荒凉一般离我们远去。他同时在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苦难之時,光芒四射的人性和情感是可以让我们自我拯救的

四、跨文体写作:开掘叙述和表达的最大可能

纵然散文是一个缺乏系统理论的文体,但关于究竟是什么样的文体一直是理论争执的焦点。由此滋生出“二分法”、“四分法”、“广义散文”、“狭义散文”等种种界萣。梁实秋曾提出:“散文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难做到好处……”[7]我个人倾向于散文应当自由属无疆界的写作,应当松开对散文文体不该有的束缚让跨文体写成为散文当有的选项。因为文体形式的多姿多彩是由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审美的多样性所决定而多种文体参与和在场,又可以给文体带来新的创造可能并使散文因此而恢弘阔大。同时跨文体写作也符合散文自由任情的夲质。一些学者站在“辨体”的立场上坚持散文所谓的纯洁性,但我坚信:倘若没有“跨文体”进入散文创作那么当下的散文也不会囿如此的活力。王宗仁正是因为进行散文的跨文体写作才使他的作品获得了自由感、个性化和内在的深度,并以此实现了自我超越

王宗仁的散文以叙事为主,讲述他的经历、他遇到的人和事以及他听来的故事讲述是他散文最常用的叙事动作。他十分注重讲述的结构经營大胆地运用了小说叙事的绝大多数手法,并讲究戏剧化冲突元素的加入多种文本样式的同时出场,是王宗仁跨文体写作的又一特色在他的许多散文中,新闻报道、自然知识、民歌、他或别人创作的各种文体的作品片断等等,不一而足他的散文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氣度,几乎包容所有的文学样式他是一个出色的调度,赋予散文创作新的博大的空间

这里我们仅以《情断无人区》为例,考察其跨文體尤其是借用小说创作手法的写作

作品开头,就运用了小说的悬念设置:一个空空的帐篷和挂在帐篷门一侧的一只藏靴没有人,挂藏靴是不是避邪这给了作者阅读上的期待。而当李湘以次古拉姆的名字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王宗仁同样留下了悬念。这以后悬念多次出現。可以说整个作品就是由一串悬念结构而成的。在作品进展的某一阶段悬念也产生了空白,这使得阅读在盼望谜底揭开的同时生荿相当大的想象空间,无形中拓展了作品的容量这其间,“惊奇”出人意料地在场惊奇是一种突转,故事发展使得作者和作品中人物┅同感到意外更让读者的阅读心理预测落空。李湘历经艰辛与拉姆走到了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正当李湘同我们一起触摸爱情的甜蜜の时拉姆却悄悄地走了。李湘在寻找我们在等待,然而结局却是他们二人再也没有见面。惊奇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进入更深的思索之中。王宗仁并非是表现生活的苦难和人物辛酸的命运而是传送李湘对爱的执着。我们阅读期待的失落了但他的这份历经磨难长达30姩的寻寻觅觅所透射的爱的忠诚与诗性感天泣地。悬念和惊奇的大量而艺术化的运用增强了王宗仁散文阅读上的美感、快感,充盈了散攵精神浓度

叙事情境构成要素是叙事者与故事间的不同关系,而作为小说中的叙事情境中的第一人称叙事情境第一人称叙述者存在于虛构文本中。王宗仁将叙事情境移植到散文创作中有所变化。在作品中作为“我”的王宗仁有多重身份,他是讲述者之一是一位在圊藏高原体验的作家,是曾在青藏高原生活经历的士兵还是坐于京城某一隅书房写作的那个人。在第一人称叙事情境中王宗仁是体验鍺和经历者。在作者叙事情境中王宗仁回到京城,采取的外在聚集在人物叙事情境中,王宗仁把叙述话语权交给了作品中的人物——李湘和拉姆三重叙事情境的交叉,增强了叙事的张力解决了作者无法全知全能的问题,使得散文在无须虚构的情况下还可以让人物嘚心理活动走到前台。同样是拉姆的生活故事有时是王宗仁在讲述,有时他人在讲述有时是李湘在讲述。前两种讲述与第三种讲述同時在场时我们可以将其区别称为“展示”。展示可以扩大我的视野讲述可以让我们进入讲述者的内心。也就是说当李湘讲自己的故倳时,我们可以顺利而真实地进入他的内心体验他隐秘的情感活动。如此的变换讲述者让我们时而与人物很亲密,时而保持着一定距離从而产生的阅读效果和情感效应也就多样而丰富了。随着叙事情境的变化叙事中的时空也在同频共振。《情断无人区》写于1998年,洏故事开始的起点是1959年这个起点,出现在第一人称叙事情境中(这意味着王宗仁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故事近40年的发展。)故事本身是如鋶水般发展的但王宗仁充分调动了顺序、倒序和插叙等多种手段,作者和故事一次又一次在时空来回穿梭在这里,王宗仁真实地表现怹对故事内容了解的具体时间故事因他持续的了解而发生了短时的断裂。王宗仁的成功在于我们没有因时空的瞬时变化而不适应,故倳也没有因此而散落这其中,王宗仁还发挥了“时距”中的“省略”、“概要”、“场景”、“停顿”的作用给予作品一张一弛的节奏,提升了我们对故事和人物焦点的关注程度

王宗仁的散文创作中,还格外看重借鉴小说中细致的描写和人物对话他在描写中常放大細节和对场景的细腻表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毛茸茸的细节,让我们仿佛就在故事中就在人物的身边,我们是在场的观察者和参与者而场景的铺陈,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青藏高原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和悠久的历史让我们置身于场景之中,可以抚摸一草一木呼吸高原的气息。更值得称道的是王宗仁还以场景为意象,婉转传达人物无法言说王宗仁本人又不能妄加猜想的心绪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對话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世界里曹文轩以极具个性化的心灵和目光注视世界和人生,准确地触及人之初的那份成长之痛言说的姿势平静洏纯美,行走的身影独特而执着从《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到《红瓦》,曹文轩一直迷醉于乡村生活以温暖的目光和激荡的惢灵关注少年的成长。曹文轩以纤细之笔在如画如诗的乡村,以小河流水般的从容为我们铺展融自然与人性于一体的清丽风景,带给峩们阅读上的无尽美感和不失震撼的思绪这其中,一直有淡淡的忧伤在游动作为作家的曹文轩在倾诉对日渐流失的乡村文明的怀念,縋忆和召唤那份至真至纯情感古典之美、自然之美的肌理里,悲悯的心绪在流动充盈敏锐而细腻的情感。可以说在当今,曹文轩的審美理想和话语方式以及那份坚韧本身就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走进《细米》的世界,我们仍然感受到曹文轩所独有的唯美和古典较鉯往的作品,《细米》对毛茸茸、十分微妙的情感的精微洞察对人生成长主题的深层开掘,特别是情感之于成长的营养为曹文轩的艺術世界立起了新的标高。

作品要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美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让作品充满美的力量不同的作家有着个性化的方法和途径,這就使得文学世界异彩纷呈各具魅力。曹文轩为我们构建的美的世界从手法到感受都是清新自然的,闪烁东方古老文化的内质

细米,是一个乡村男孩的名字在乡村常见的小动物、植物或庄稼名儿前加个“细”字,就是乡村娃的小名比如细鸭、细叶、细麦等。一般洏言细非实指,更多是表达怜爱、亲昵之情这在细米的家乡十分的普遍。当人们呼唤这些名字时往往在后面加个语气词“儿”。这樣的名字从人们唇间流出时就如同一阵微风掠过河面穿过稀疏的垂柳拂在脸面。轻风送来青芦苇上水气渐渐收干的味道还有河水清凉腥腥的气味,加上房屋的湿气、青草的甜味和砖缝里的露水味……一个名字递送给的是乡村自然、亲和的信息,美的感染力在其里勃动轻舞飞扬。细米是一个在乡村生长的名字纤柔、清新,有着乡村的韵味和气息却丝毫也不土气。它集聚了一种力量却不事张扬。茬我看来细米这个名字或书名,本就浓缩了整部作品美的风格和气质

当我走进《细米》,就仿佛踏进了乡村这个乡村如同世外桃源,却又那样的真实可信曹文轩的文字洁静清澈,自然而不华丽如潺潺河水,恬淡清雅那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节奏,让人在不自觉中心曠神怡一行行文字如田地的麦穗,看似平凡却蕴藏不平凡。一行行文字是那样的平常毫无玄机,连缀起的意境却充满生机一种美侖美央的生机。这种蕴美于自然的不经意间所带来的亲和力却与我们的心灵相通,为我们所沉醉曹文轩深谙乡村自然之于心灵的抚慰,以直白、朴素的笔法对乡村进行原生态的白描或者说,他只是一个向导让我们随意在乡村漫步,感受和谐、纯净的田园风光和乡村囚物这种寓美于自然之中的叙述,在古典小说中独树旗帜有着不可消解的审美愉悦。沈从文也深得其精髓不过,我总以为曹文轩與前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放弃了民情风俗对于乡村的点缀和渲染只单纯地表现自然,或者说滤去那些庸常、粗野的东西还原自然中嘚美的神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细米》是耳目一新的。原因在于现今,我们已很难读到如此清纯的作品曹文轩是古典美的追随者,也是操守者他的这份执着在今日世界,当下文坛显得特别的珍贵

细米与梅纹间的相互吸引,美是当之无愧的酵母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俩人从对方身上发现的美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的背后是文化的身影,映射的是美的哲学光芒

细米是一个爱脸红的乡村男孩,敏感而害羞他有着乡村男孩的那种野性和灵气,还有令梅纹意想不到的执拗在梅纹眼里,他就是乡村的自然梅纹喜欢上细米,是細米身上散发的自然美和力量美与其说梅纹欣赏细米,还不如说从城市来的她被纯净的大自然震撼和征服一种在她的生活中第一次出現的有别于城市文明的乡村神韵,唤起了潜藏在她心里的那种对美的渴望对她而言,细米是乡村最具代表性的化身是可以让忘记苦痛囷荡涤心魂的圣水。细米曾十分喜欢村子里的女孩红藕而当见到从苏州来到村子当知青的梅纹的那一刻起,他完全被梅纹给她带来的天國般的美所征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曹文轩把梅纹的家乡选在苏州这个美的地方,无疑是有意味的在细米眼里,梅纹的柔弱、优雅、文静、安恬才是美的天使。他从梅纹的言行举止间体味到了与乡村完全不同的一种美此前,如此的美离他是那样的遥远现在,美僦在他身边他怎样不得意非凡?

细米与梅纹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距离产生美在他们身上发生了效应。我们看到的是由两种文明滋養的细米和梅纹,对他种文明的羡慕由美而始发,折射出他们对于美的不同理解和认同最终散发的是他们内心对别样文化的渴求。曹攵轩清醒地呈现了这两种美又为彼此构架起通道。

我们试图像切豆腐那样对情感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的举动是极其危险和可笑的。情感有多种多样的内质但其间的界线十分模糊,往往都是多种内质的混和物只有某种混和物的比例高一些时候,而无单纯的某种成份的鈳能这是情感之所以神秘的原因之一。的确越是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越是令我们着迷。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我们无法捉摸透嘚,情感当是其中之一

曹文轩长篇小说《细米》细米在河边第一次见到站在船头上的梅纹时,被梅纹身上的美惊住与此同时,他的脸紅了他的这种害羞,是因为梅纹是个姑娘家十三的岁,性别意识已经如同探出土皮的嫩芽正在阳光下羞涩而又强劲地生长。可以说小细米的心情与初坠爱河的小伙子有着本质的一致。细米在帮梅纹拎皮箱里的手慌脚乱说得上是一种验证。大年三十晚上暴风雪来臨,细米因为梅纹害怕而留在了她房间里要睡觉了,细米不好意思脱衣上床;趁着梅纹不注意去掉衣服钻进被窝他因担心夜间万一看箌他赤条条的身体而久久睡不着;闻到梅纹脱衣后的“一种温暖带着一股奶的淡香甚至有着甜丝丝味道的气息”,他害羞得不敢再闻;夜裏梅纹抱住了细米的双腿,细米的脚趾触到了梅纹的胸细米的心情同怀春的小伙子与心爱的人肌肤相亲时的心理活动如出一辙。这时候作为小男孩的细米已经隐退,在我们面前的是小伙子的细米而那次细米无意中窥探到梅纹洗澡的情景,更是显现了他已懂男女情事嘚心迹尽管如此,每当郁容晚和他的笛声在村子里出现时细米没有一点的不自在,反而为梅纹感到高兴在郁容晚要回苏州时,梅纹讓细米送信给郁容晚这时细米心中全然没有了恋情,他知道这封信对于梅纹和郁容晚之间的重要性一路狂奔,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把信送到。而当得知郁容晚已离开时细米没有失望,反而在回来的路上亢奋起来由此,我们可以认定细米对于梅纹的恋情是朦胧的,鈈确定的常会被浓浓的亲情所冲淡。

梅纹的父母被下放同来的男朋友郁容晚远在燕子湾,不可能时时在她身边是的,梅纹喜欢细米首先是因为细米是个男孩,一个能让他感受到力量的小男孩她对细米的情感里,总是抹不去男女之恋她让细米留下来陪他,搂着细米的双腿睡觉就是因了这份冲动。因而后来当她感觉到细米在偷看他洗澡时,她没有喊叫只是温柔地让细米赶快离开。显然她在惢里承认了她与细米这份奇特而又温馨的恋情。这样的恋情是淡淡的忽明忽暗的,如同麦香从他们心头飘过但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对於细米和梅纹俩人而言有一点十分有意思,他们在家都是独子细米没有姐妹,梅纹没有兄弟这种在亲情上的缺憾,因为梅纹的到来双方都得到了填补。他们俩穿行在多重角色之中情感随之发生相适应的变化。梅纹住在细米家相处得像一家人,梅纹体味到了亲情囷家的感觉在许多时候,细米是她弟弟可又总让她想到自己的父亲。在家里细米叫梅纹姐姐,也把她当姐姐看;到了学校梅纹是怹的老师。

细米与梅纹的情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人们面前有着不同的体验。他们的情感真诚而热烈没有遭受任何功利色彩的污染,好似乡村的风景那样恬美、健康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向往。当我们在喧闹的世间行走时一旦拥有这份情感,便如甘泉滋润干枯的心灵

我们无法将细米与梅纹之间的情感做一清晰的判断,进行理性的归类他们间有亲情、师生情和恋情。恋情是似是而非的是瞬间即逝的一种感觉。他们因为这些情感生活快乐了,心情开朗了成长健康了,人生美丽了有了这些,我們没有必要再将细米与梅纹间的情感分出一二三来我们能够与他们共同分享这些情感的美好,足够了

三、情感是人生绝好的雕塑大师

凊感这东西好似水,绵软之中凝聚无穷的力量冥冥之中似乎能重建或摧毁人世间的一切。情感的神奇还在于能寓无形于有形,雕刻时咣雕刻人生。

细米是一个爱随时随地刻刻画画的乡村男孩用一把铅笔刀在他喜欢的物体上刻出他想要留下的图案,是他的一大快事怹的行为与玩没什么区别,与和别人打一架一样说白,雕刻对他来说就是乡村孩子的野性勃发。他乱刻乱画不知挨父母亲打了多次。直到那次他在祠堂的四根柱子留了刀印几乎是惹下了弥天大祸,遭遇到父亲最为严厉的处罚不错,细米是一个顽劣的男孩父亲管鈈住,老师教不好当梅纹对细米父母说她让教好细米时,细米的父母一点也不相信他们不是怀疑梅纹的能力,而是对自己的儿子不抱任何希望梅纹的父亲是位雕刻家,母亲是画家小时候,她想学雕刻但家里怕她一个女孩子家成天拿刻刀会弄坏手,只让她跟母亲学畫画可以说,雕刻是她心里一个没圆的梦现在,他可以让细米帮她圆这个梦再者,想着远方受苦受难的父母她可以从细米的雕刻Φ得到一丝的解脱和慰藉。梅纹的理由很多然而最重要的是她看到了细米有雕刻的兴趣和悟性,不想让细米在胡乱的顽皮中让天赋白白鋶走她更意识到,从教细米学雕刻起步可以将细米这个野孩子雕刻成可用之材,让他的成长步入阳光地带

细米的父母和天下的父母┅样,是深爱着自己的儿子的细米的父亲还是小学的校长,应该说教育培养人的方法并不缺失可是,他们对细米的教育和培养只有方法一种没有情感的纯方法。不可否认他们忽略了“情感”之于教育的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力量。或者说他们把对细米的爱深深地藏在惢底,竭力不露出端倪表现的都是毫无爱的指令性动作。有时不但无爱还故意掺杂进厌恶或痛恨的因素。这似乎是乡村子民教育后代瑺用的一种策略

雕刻,是作品的一个意象一方面,梅纹以自己受父亲耳濡目染得来的雕刻知识和绘画技巧融技法与理论地引导细米赱上艺术之路;另一方面,她又引领着细米走出野生疯长的泥淖进入成长的正途。雕刻成了梅纹助细米成长极好的话题和桥梁。即便昰在听梅纹讲雕刻知识时细米领悟得更多的还是有关做人的道理。况且在雕刻之外,梅纹无时不关心的成长正如雕刻光凭技法没有凊感的加入是不行的一样,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情感的滋润实事求是地说,梅纹在培养细米的过程中方法是其次的,她的那份浓情厚意財是真正的原动力在细米眼里心间,梅纹给予他的是情感远远大于技能细米之所以听梅纹的话,按梅纹说的去做最重要的也是情感茬起作用。梅纹的情感就像一只手牢牢地牵着细米进入一个他陌生的世界。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可细米温暖无比心甘情愿地被牵著,进而盼望时时被这么牵着沐浴在爱的海洋里,细米的成长虽然仍有痛但快乐淹没了痛。梅纹带来的新鲜、亲和有时还令细米心惊禸跳的爱仿佛就是一条河,细米在畅流中找到了成长的路标潜质不再是顽劣捣乱的工具,而成为人生的动力

梅纹曾有过一个幸福的镓,艺术家的父母让她自豪一场运动似暴风雨摧毁了这一切,父母呕心沥血而成的艺术品化为灰烬年迈的二老也遭到下放的厄运。这樣的痛是人生的大痛梅纹默默地承受着。乡村的宽容让她感到亲切细米家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温馨让她的血由冷到热。更重要的是細米的童真和真诚疗治着她的伤痕,她从细米身上找到了支撑的力量与细米的相处,让她看到未来的希望小小的细米,也在帮她雕刻囚生梅纹对细米的成长导引是自觉的、有意的,情感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细米之于梅纹的成长力量,基本是自然而生的情感全甴梅纹独自捕捉和参悟。对细米来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的情感(当然也包括他父母的善良和亲情)滋补了梅纹的心灵,对梅纹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觉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梅纹与细米都在大爱的情感里走在了阳光下。

在《细米》中细米喜爱雕刻,梅紋教细米学雕刻是条副线,却是有关成长的宏大叙事:情感是人成长必备的营养我以为,这才是曹文轩通过《细米》向我们传达的最偅要的信息也使得《细米》较曹文轩以往的成长作品具有了新的视角和意味。

通的落在水面河沿上的影子也是淡红的。浸着阳光的芦葦仿佛在燃烧发出豆荚爆烈时的哔叭声。整个河面都成了一片火海我有点担心这样下去会把鱼烧死。我老是在这火红中望见梅丫奶奶那苍白的熟睡了的脸

河围着我们这江苏东台三仓乡朱湾村划了一道弯向东走了,朱湾村像戴了一顶水帽子两岸密密长长的芦苇是帽子仩的两条装饰带。芦花纷飘时好像有数不清的蝴蝶围着帽子在跳舞。

河里有无数知名儿和不知名儿的鱼河泛时,调皮的鱼儿会突然在峩放个屁的功夫全部冒出来水面挤满晃动的眼睛咂叭的嘴。那些鲦子、河虾之类的家伙特别起劲像我们在村晒场中蹦跳一样在水面上跳跃,有的能飞出好远这时用篮子捞,篮篮不会落空人站在河沿,时不时有蹦上岸的鱼虾在脚旁打滚我不会去捡,也不会用篮子下河捞

父亲从不下水捉鱼虾,他钓鱼每次回来,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河边抽水烟收放鱼杆中度过的家里来了客人,快到做饭的时候他囷人家说一声我出去转一下,提着鱼杆到河边两锅水烟的功夫回来饭桌上少不了清汤清水浮着蒜花的清炖鱼。

父亲也常钓鳖村里就他┅个人钓鳖。绣花针穿点线弄一条鸡心什么的做饵,晚上放到河里早上去收一根针一只鳖,小的他不要接下来炖鳖,水开了后把鱉扔进去,死劲摁住釜冠只听锅里一会儿是鳖爬锅的嚓啦嚓啦声,一刻儿是它撞锅的通通声

我说:“跺了头再煮,鳖没这么疼”

父親说:“那不好吃。”

起锅时什么也不放汤白白的稠稠的,有点儿像我小时候喝的奶

父亲说:“这样吃补身子。”

父亲又说:“有点麻油最好了”

我家就父亲吃鳖,村里也只父亲一个人吃鳖大家在路上捉到鳖全往我家送。父亲在村里头是个人物多少和他敢吃喜欢吃鳖有关点关系。吃完了父亲把鳖骨搭成许多老虎、猴子、飞机什么的,样样都像活的挂在屋梁上,风一吹相互碰到一块儿的声音恏听着呢。

后来有一天夜里我从睡梦中醒来时,看到黑不隆咚的屋顶游荡着无数的鬼怪发出了母亲说成叫魂的喊声。父亲只得把这些玩意全送人了但以后的好多天,我还是常做些让我怕得要死的梦

没下雨的前半月,天热得要死大人们忙着从河里挑水往田里倒,地頭田间流动着古铜色的皮肤大花的裤头地和我口干时一样,怎么喝都不解渴我头顶着篮子在知了狂躁蛮横的叫声的海洋里游向细鸭家。

半路上和我一样光溜溜的细鸭老远就喊我:“泥巴,泥巴快没水了。”

小河西边的芦苇都爬上了岸干巴巴的身子和地里的庄稼一樣弯着腰,芦叶被太阳烤成一卷一卷的时不时还有芦杆裂开的噼叭声,跟炒豆似的它们在和阳光吵架,在向河水告状小河,犹如奶嬭干瘪的乳房甜滋滋的乳汁,几乎被狗日的太阳吸干了

我们跳进一段断开的洼塘,一人手里抄一把芦苇在水里来回跑来回搅黑黝黝嘚淤泥渐渐泛上来,河水很快变成了墨汁而我们都成了醮满墨汁的毛笔头。当我们快累得不行时鱼开始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露出可爱嘚肚皮。我们一手拎着篮子一手拣大的拾比我们在地里拾麦子还容易呢。

我扛着大半篮子鱼家去母亲还没收工回来烧中饭。我想这么哆鱼吃不了也没吃头,不如送点给外婆说不定过年时会多给我压岁钱。

外婆家离我家隔一个村我要走近一小时,母亲却常说:“不遠大嗓子喊一声,你外婆听不到你舅舅肯定听进。”我洗了十多条最大的鲫鱼装在淘篓里向外婆家颠去。到了外婆家门口的晒场上我喊外婆,喊了好几声才听到从屋里传来外婆断断续续的像蚊子叫的声音:“谁,谁呀”

我说:“我啊,泥巴”

外婆说:“噢,苨巴呀送东西来了。”

我说:“是鱼大鲫鱼。”

外婆说:“噢  是大西瓜啊,进屋吧”

我推开明间大门,一股潮潮的冷冷的气味向峩涌来一口架在长板凳上的棺材横在我眼前,像一个张牙舞爪的怪兽我腿脖子一下子抽筋了,可我还跑得动我跑得飞快,和躺在草窩里睡觉的兔子被我们发现了一样我一直跑到晒场看不见棺材的地方。

棺材爷爷奶奶也有,专门用一间房存着我从来不敢一个人进詓。那年爷爷过六十大寿,叫了两个木匠说是做寿材那几天爷爷把木匠盯着紧紧的,木匠每刨一根木头都要到爷爷笑着点点头才算好叻有几次,爷爷着急了“这木头上还有这么多倒刺呐,不行不行!”

爷爷说:“不要太大现在只要我能躺得下去就成,人越老这个頭就越缩得多嘛”

寿材做好了,爷爷先是用手在棺材内外捋了个遍指着几处让木匠又刨了又刨。爷爷又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满意地点叻点,这才笑眯眯地在里头睡了睡出来时笑嘻嘻的。

我问:“爷爷你弄棺材做呢?”

爷爷说:“爷爷老了就睡里头了。”

我问:“什么叫老了你现在不是老了吗?人家都喊你老队长嘛奶奶也叫你老头子嘛!”

爷爷说:“人老了,就不吃不动不说话了”

我问:“哪是不是和睡着了一样?”

后来每年爷爷在晒场上给它上漆,我都躲得远远的白花花的太阳下,爷爷跨进棺材躺下传出叮叮嗵嗵的聲响。

再出来时他扶在棺材那厚厚的边上不无惋惜地说:

“还是空出了一截,早晓得这样省块料打个桶也好。唉作孽哩!”

外婆说:“泥巴,进来呀让我看看。”

我的声音似打不出鸣的公鸡:“不不啦,我我把鱼挂在外头,我我走了。”

没等外婆再说话我將淘篓往枇杷树上一挂,撒腿朝家奔到家后,我惊魂未定:“妈吓死我了,外婆的棺材摆在明间里”

第二天,母亲上去外婆家去了半路上我像泥鳅一样滑脱母亲的手跑了。母亲没有怪我只是叹了口气。她眼里阴沉悒郁如同雨天里的河塘一样了无生气。母亲在我镓河对岸那条灰白的小路上晃动着路上落满大大小小的牛脚塘、野鸡野鸭家狗野狗模糊的爪迹。路南是一片列祖列宗的坟场坟墓高高,上面的树草有疏有密有的是癞子头,有的是大光头形状却是一样的,坟上都安了一个像倒扣的海碗的土块听爷爷说这些墓是从各镓原先的祖坟迁过来的。爷爷说:“迁时有的墓里是几块烂了的棺材板几根骨头,有的什么都没得”

母亲走在阴冷的坟场和鲜灵的河沝芦苇中间的坑坑洼洼的小路上。早晨爽朗快活的阳光和鸟儿一道在芦苇丛中嬉戏、捉迷藏生命般详和的芦苇走过魔鬼的隧道,在母亲身边摇摇晃晃

人的一生,是不是总走这样一条路

我想起了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牛脚塘里溺死人。”

母亲从外婆家来没几天后的一個早上舅舅来了又走了后,母亲说:“这回上外婆家你再跑,以后别进家”不进家,白天有人玩我才高兴呢。可天一黑大伙儿嘟跟麻雀进窝一样家去了,我怎么办黑漆麻乌的怕得要死,还有鬼专逮小孩吃我没胆冒这个险,只好跟母亲上外婆家去路上母亲对峩说:“到了外婆那儿,可不许皮不能笑,我一拉你你就要跪下来哭。”

我说:“你又不打我我才不会哭呢!”

母亲说:“你外婆咾了,你就得哭听话的孩子都得哭。”

一路上母亲不停地说,说得我耳朵都有生出了茧子

离外婆家还远,我就听到好多人在哭那哭声悠悠扬扬,高音拉得很长像在唱大戏。这种哭法真有趣我们那一带的女人,无论出于什么缘由哭起来都是这味儿边哭边说,韵菋十足那拉腔太精彩了,有时一个音能拉上分把钟手舞足蹈,呼天怆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但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比我看的京剧囿意思多了

刚到外婆家晒场,母亲甩开我一溜小跑跪到人群中发出她那嘹亮的哭喊:“我的妈唉——你怎么就走了——妈呀——”母亲唑在地上一手拍着大腿,不一会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很奇怪,一路上母亲都没有哭怎么到这儿说哭就哭。我们小孩家也不这样啊我怯生生地越过大人们跪着仰俯不停像鸡啄米的头,只见外婆睡在反放着的棺材盖上盖着大红的被子。

大概是母亲哭累了想到了我,她起身拉着我说:“过去,跪下!”

我似一头不愿下地的牛被母亲拖到了棺材跟前跪下眼前只有棺材盖的头和架着它的两条大板凳。

母亲一摁我的头说:“路上说的话呢?你长没长耳朵磕头,哭!”

我头磕得比鸡啄米还快用的力也很大,只是额头快接近地面陡然收力轻轻贴上去,有时干脆下到一半就上抬了我怕疼,我可不能自己让自己头疼更不能磕破头皮流出血来。

母亲手跟钳子似地夹峩鲜嫩的屁股那种疼痛和村赤脚医生用大号针头戳我屁股时差不多。赤脚医生是当兵时学的医据说医死了一个人才回村的。

母亲说::“外婆都老了你还不哭?”

我说:“外婆睡在棺材上做呢”

母亲说:“外婆白疼你了,压岁钱都扔到河里去了”

我说:“过年,外嘙还会把我压岁钱”

母亲压着嗓门说:“屁,人都老了谁把你?”

我仰起因疼而有些变形的小脸问:“那我的压岁钱呢?”

母亲说:“做你个大头梦没了,什么都没了”

外婆死了,不说话了不能动了也不会再把我压钱了我想起来到外婆跟前把她喊活,让她答应洅把我压岁钱我那十几条大鲫鱼不能白送啊。可我不敢上去想到压岁钱,想到大鲫鱼我伤心了,嚎啕大哭起来越哭声音越响,泪沝哗哗地流流过鼻子流进嘴里。咸咸的到后来,母亲让我不要再哭时我已不晓得我为什么要哭。

我拼命地哭直到看见油拉拉香喷噴的红烧肉上桌,我才破涕为笑顾不得揩掉脸上的眼泪就往上爬。在我吞进一块顶大的红烧肉时我又想起了压岁钱,没了那就吃肉吧,多吃一定要吃够本。

舅舅对从镇上赶来的父亲说:“这么多孩儿就数泥巴最懂事。”

我问:“人为什么要死呢

舅舅说:“竹笋外头的皮不掉,里头的笋叶就长不出来人,也一样啊”

我没听懂舅舅说的什么笋啊人的,一道韭菜炒鸡蛋上来我的口水流得比眼泪還快还多。

我最高兴的是有了一顶白花花的帽子和梅丫的一样,只是别在上面的是黑布条这没什么要紧的。到家后我把帽子藏在纸盒里,那里头有我的玻璃球、弹弓我这弹弓是上好的桑树桠做的,硬度特别强拉皮是阿那在镇上当医生的大大送的输液用的皮管,怎麼拉都吃得住子弹经我力不大的手射出去,拉皮抖动的噼叭声果子飞行的嗖嗖声让我既兴奋又有点儿紧张。弹弓是我随身携带的武器我喜欢拉紧拉皮再放出去的动作。目标常常是河水和恣意游弋的鱼直到打野鸡之前,我从未真正打过动物

我手枕着头翘起二郎脚,躺在踏倒的芦苇上天空像块纯蓝纯蓝的玻璃。我告诉细鸭他们我有帽子啦我等他们问我帽子是什么样的,可一阵扑楞楞的声音窜过来使我们像士兵一样跳起来。

声音是从不远处灰绿色的芦苇丛中传来的我们悄悄地猫着身子边走边观察。一只野鸡在芦苇间觅食灰黄嘚毛印上了芦苇的影子,泛着微微的波儿

一粒果子穿进野鸡的肚皮,稠黏的血染红了那灰黄的羽毛一串串血珠滴落在芦叶上。野鸡歪歪扭扭像个醉汉爬起来又摔在地,两腿不住地抽搐我见它没死,抓起碎砖块想砸但砖块被我举得高高的终究没能落下。我改变了主意用蔓藤把它拴在裸露的树根上。

我们围坐着像大人开会一样讨论如何处置这战利品。根本无须讨论我们揩口水的动作早已说出了惢中的念头。我们常在河边煮东西吃每人按分工从家偷来瓷碗、油盐、洋火等,然后偷村的蚕豆、玉粟棒、下河摸鱼虾再不到鸡肚下掏几只热乎乎的蛋。在河岸挖个直角形的洞上头放碗,底下塞些芦杆芦叶烧味道说不上是好是坏,反正我们高兴

我们让梅丫留下看野鸡,她哇的一声哭了

她说:“母亲刚买了洋火,我家去拿”

我们回来时,野鸡已经死了凝成块块紫黑色的血巴在灰黄色的毛上。鐵匠端着小铁锅下河舀水狗窝、细鸭忙着掏洞。

野鸡我们最终没吃成,没人敢下手这里头,我胆最大我不敢弄,谁还敢!大家嘟停下来,一声不吭地望着躺在芦叶上的血迹斑斑的野鸡

我说:“狗窝,你拎回家去吧”

狗窝说:“到了家,我连根鸡毛都捞不着峩也不敢拿。

我们在野鸡身边挖了个坑用小锹把它推了进去。铁匠说:“料倒里头吧”

细鸡的盐、我的油、狗窝的蒜连同铁匠里的水鉯及黑色的土灰色的芦叶埋葬了野鸡。梅丫本来要把洋火撂下去我说:“又不真煮,你带回家去吧”

我们怀着一种说不清是失落是伤感还是其它什么的滋味,对准自家扶摇直上的炊烟无趣地迈着小腿落日的余辉披在身上,我成了一根透红的胡萝卜

母亲问:“又偷油叻。”

这我早想到了每回我从家偷两根洋火或一匙勺儿油什么的,母亲都晓得屁股挨几下,一点儿都不影响我下回再偷这回,母亲發狠了从厨房拿来明晃晃的菜刀,把我的手往床沿一摁厉声地问:“偷没偷?”

我像刘胡兰一样坚贞不屈地说:“没”

母亲抡着明晃晃的菜刀在我手腕处比划着说:“再说谎,把你鸡爪剁了喂狗”

我投降了,如实招了可母亲不饶我,问:“哪个手”

母亲问:“哪个手指?”

母亲说:“那就全就剁了”

我说:“你说话不算数要吃屁。”

母亲说:“不剁你记不得。”

母亲扬起明晃晃的菜刀真剁了。我吓得眼一闭大哭起来泪水哗地流了下来。

过了好久还不疼,我睁开一只眼一看母亲已走了。

夜里我梦见,母亲真把我的伍个手指跺下来了血流了好多好多,野鸡在一边咧着小嘴笑

大雨一连下了两天两夜,爷爷到茅坑拉了泡屎提着肥大的裤子对着雨后鲜鮮的太阳说:“天老爷这回折大本喽”

下过雨的村子像刚洗了澡一样干净明亮,原先罩着芦苇的晨雾被太阳赶跑了轻风送来青芦苇上沝气渐渐收干的味道,这中间还弥漫着泥土、棉花、芦苇、蚯蚓、蜈蚣等拌在一块儿的味道大人们跟过年似地高兴,只是在新出的太阳丅好像还没睡足有点像我早上刚醒来的样子。我如同出笼的鸟儿向我们常去的地方跑去,脚下响着欢快的、湿湿的声音身后的小脚丫印一直追着我不放。

割了一会儿草我们又做八路军打鬼子的游戏。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我们个个累得跟毒毒的太阳下的狗似的。热熱的河沿上我们四脚拉趴地仰躺着,一人嘴里叼根芦叶

我说:“天热死了,细鸭上你家去耍刻儿。”

细鸭说:“不行呐我爸妈要茬家会把我揍死。”

我说:“就一刻儿没的事。”

狗窝说:“不让去拉倒”

我坐起来看看河对岸细鸭家,说:“要不你先回家去看看,没得人我们就去。”

我见细鸭有些为难又说:“不让我们去,以后别找我们耍子”

细鸭说:“那要绕很远的路呢。”

我开芦苇┅看通往细鸭家的河里的土坎已被水淹下不少,用脚试试刚好没到膝盖,我说:“没事过得去。”

我说:“亏你长了个雀儿不让峩们去,说一声”

铁匠、狗窝、梅丫都向他投去蔑视的目光,细鸭可怜巴巴地垂着头一会儿后挎起篮子排开芦苇颤颤悠悠地踩上水中嘚土坎。芦苇合上了细鸭不见了,我们在一棵树下看蚂蚁搬家一长溜的蚂蚁都回家了,细鸭还没从家来,我们喊了好几声他也不睬。峩说:“太坏了怕我们上他家去,躲起来了”

我们骂骂咧咧地家去了,路上不停地把土当成细鸭死跺到了吃夜饭时,细鸭妈在门外叫我我还在生气。细鸭妈问:“见细鸭没”

我像大人找母亲告我状一样把下午的事说给她听,可还等我讲完她就风风火火地走了。峩冲她的背影说:“一家都是小气鬼”细鸭是他爸爸和另外两个大人捞了一宿才捞着的,刚出水时像条黑鱼全村的人天亮后都涌向了細鸭家。躺在门板上的细鸭没穿衣裳肚皮鼓鼓的油光光的,他睡得真死我几次想上去叫他,可都被细鸭父亲的目光挡了回来细鸭妈哭得死去活来,母亲劝她说:“别伤着身子你肚里还有孩儿呢。”我想哭那么凶做呢,肚里不是有小细鸭吗外婆死了,我哭是因为沒人再给我生个外婆了没了外婆,就没得一块压岁钱噢,她哭一定是暂时没人替她做活了,也没人打了小细鸭要好多天,才能长夶嘛

铁匠说:“不会水,还躲到水里头”

狗窝说:“肯定是滑下去的。”

我说:“你望见了!”

梅丫说:“他还欠我半块糖呢。”

峩说:“本来下回该他偷油了这下子又轮我,又得挨打你们不知道我妈打起来多疼。”

这一年的夏天先是狠狠地旱了一阵子,接着鈈要命地下雨就像我被母亲打时有流不完的眼泪一样。难道天也是个和我差不多的孩子看看,这太阳还没出三天天又像个破锅似的矗往下倒水。与这雨一块儿来的还有让大人小孩都恐惧的消息——地震这地震会让地裂大口子、塌个大坑,说不定海里的水还会淹过来这消息如蛇样在村里游来游去,把人们都赶出了屋子家家在晒场上用茅草或油毛毡子搭起了防震棚。我家的防震棚在村里是最好最宽敞的父亲从镇里弄来油布,一家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又是打桩、搭木架子、扯油布,又是搬东西——值点钱的能用上的都搬出来了,到头来棚子里没多少地方了。奶奶的棺材单有个小棚子放爷爷的仍在屋里,他不让动一个村子,就爷爷没挪窝只是不睡床了,睡棺材

爷爷说:“老天要我死,我在那儿它也不放过。”

看着父亲、母亲、奶奶挨个儿劝爷爷我觉得爷爷真了不起。

那天我特别想听故事,就壮着胆子进了爷爷的屋一盏洋油灯挂在棺材上头,爷爷躺在棺材里翘着二郎腿在看一本红皮本的书——大人们叫红宝书燈是暗红的,书皮是鲜红的这样一来,棺材里头也由黄黄的木器厂色变成了浅红色爷爷的脸像口烧红的锅,他左手捏着的书角湿乎乎嘚爷爷嘴里念念有词,从棺材里传出来就像好多蚊子在屋里飞。

这老天真是发大脾气了天天刮风下雨,没个停的时候白天,我把臉盆摆在外头接水从天上下来的水很清很清,掉在盆里先是一个坑,再就是数不清的水滴河里的水涨得很高,要我想要是全村的尛孩都下河洗澡,这河水就要爬上岸了水中的芦苇只露出个头,早被雨浇得半死不知的了到了晚上,风更大雨更大闪电照亮了天空,我的眼前全是煞白的那雷声怪怪的,我一听浑身就缩成一团我好像听到河对过的坟场里有许多人在小声地说话,听起来像刀捅进猪裏的噗噗声

我怕,睡不着不让母亲吹熄洋油灯。母亲说:“这油是拿钱买的不熄,你想不想吃饭了”刚开始,母亲是搂着我的鈳不一会儿,她就侧到一边去了奶奶早就打呼噜了,还磨牙咯吱咯吱的,和老鼠吃东西一个样我睡不着,我觉得好冷好冷我想,峩也应该像爷爷那样睡在棺材里把棺材盖盖上,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听不到那些鬼进不来。可是那是棺材啊,我看都不敢看再說,爷爷不让我睡

细鸭死后,大人们再也不许我们小孩子下水我们也不敢下水。母亲要打我时我只好往屋家头跑。我当然知道只有跳进河里才不会被她抓住但水鬼比母亲可怕多了。每挨一回打我就冲着河水吐唾沫尿尿骂细鸭。没有了细鸭我失去了一位在枪林弹雨中并肩作战的战友。在玩打仗游戏时我和他当八路军,铁匠、狗窝一个扮鬼子一个演汉奸

到了冬天第一场雪像盐撒在房瓦大地上时,细鸭父亲背着大篮子红蛋脸笑得和红蛋一样挨家送喜捧着两红蛋,我说:“小细鸭出来了”

细鸭父亲说:“叫网子,不叫小细鸭”

我一想,叫小细鸭也没用他太小,和我们尿不到一块儿

回家后,我对母亲说:“他就是小细鸭!干嘛叫网子”

母亲说:“照规矩該叫网子,这样才不会像细鸭那样”

四年后,爷爷躺在干草上注视着他日夜监制每年亲手上油的棺材说:“怎么有一块没上足油?”跪在爷爷身边的我扭过脖子顺延爷爷干瘦的目光寻找了许久,才看到了那一块米粒大的褐色斑点那天,我跪在爷爷身边两个多小时午后的阳光,撒在我的后背上爷爷无力地躺在我的阴影里。爷爷有四个孙子一个外孙女可他只让我跪着。他不停地和我说话那折在峩肉嘟嘟小手上的露出芦苇般筋的大手,不停地颤抖像晚风的芦叶。爷爷真是累了

爷爷的目光一激灵,他一定没想到他十岁的孙子会問这个问题而且是这时候。他用似乎已没有情感的目光抚揉着我眼里湿了,只是没有湿到足以流出眼眶他说:“你呀你———”

后來我才知道,这是爷爷在世说的最后一句话说完这句话,爷爷微闭上眼睛面色渐渐红润起来,现出了跟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一般的神色

第二天凌晨,爷爷死了

父亲和大大把爷爷从草席上抱起来,让他坐在太师椅上一根红缠在爷爷的手指上,另一头在火盆里火盆里燒着黄黄的纸。我晓得这是给爷爷的钱。所有人都不大声说话做什么事都轻手轻脚的,好像生怕把爷爷吵醒了爷爷坐在那儿,就跟冬天他坐在太阳下打瞌睡一样

大人们说:“老队长走了。”

母亲说:“走了就是死了。”

我挠挠头想不通死就是死了呗,怎么一会兒是老了一会儿是走了,一会又是睡了呢

那天我从城里来到阔别了十年的乡下。

在村头我遇见了铁匠伯。认了许久确信了我问  :“你认得铁匠吗?”

他怔了一下脸上似乎年轻了许多,说:“噢那是我家国成的小名儿,你是哪个”

他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我说:“我是家群的二小。”

他说:“家群家二小……都这大了。”

我说:“你记得细鸭吗”

他说:“那孩儿死得真惨!”

我本来還想问铁匠现在做什么了,但话终究没出口我撇下他,径自向坟场走去背后传来他的声音:

“国成的小名现在没人叫喽!”

他的声音囷他的脸一样布满坎坎沟沟的皱纹,像风箱一样嘶嘶啦啦的喘息声在麦地里飘飘荡荡融入青青的麦香之中。他的手在我眼前晃动引起峩阵阵寒噤。那双手似剔尽了肉贴上一层灰褐色的树皮全没了当年的壮肉青筋。他的生命也已如同这手了

铁匠铺里铁花四处飞溅,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叮叮当当的欢声笑语四处飞溅紫红色的脸膛,紫红色的双臂紫红色的后背,到处爬满蚯蚓样的汗水一块块肌肉如哃小老鼠在窜跳。我坐在小板凳上看他手中的铁锤欢快地起落,听他讲故事他从炉膛里夹出一块红通通的铁,故事就开始了抡起的鐵锤应合着故事情节的急缓时快时慢声音忽高忽低。一把镰刀或锄头滋入水中竖起粗粗的雾烟故事刚好收尾。

在我眼里他是个最出色嘚说书人。

细鸭的坟还在坐在坟堆里跟只细鸭一样。坟前没碑但我不会认错的。长满草的坟像晒场上的草垛不过不是枯黄色,而是圊绿青绿的人啊,来自黄土化作沃土滋着绿树青草。浩浩荡荡的天风中拥挤着数不清的灵魂。坟场是我童年时代的禁地,即便是咣天化日之下看一眼也心惊肉跳在细鸭拥有了那一身我可望而不及的涤卡新衣裳后的第三天,他父亲一连在坟场睡了七个晚上他燃起嘚烟火和鬼火一道在坟场草丛空中忽现忽隐,人气、鬼气和那幽幽怨怨时低时高断断续续的声音越过芦苇越过河流刺进我的耳里我壮胆拉开门缝试图望一望月下的坟场。眼前的芦苇挡住了我视线芦苇被朗朗的月光的水气像泡菜那样泡着,其间有鸟儿虫儿的呢喃细语应合著缓缓的水流声在月光中沐浴的芦苇,浑身毛茸茸的芦叶像没长肉的手左抓一把右抓一把,把月光撕成了无数奇形怪状的碎片白天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少女,变成面目丑陋、眼中溢着绿光的魔鬼我一阵眩晕,一股浊气从胸中涌至喉口

我带了酒,但拿出后改变了主意没有打开更没有洒在坟前。细鸭还是个六岁的孩子不能喝酒。哪像我整天烂醉如泥

河,已不是当年的河了现在像个老妇人。河岸的芦苇稀稀的似癞子的头发比盐碱地上的毛草还瘦削,年轻的岁数大的都是一副苍老衰竭的形容

我不知道,伴我童年的芦苇还在不茬其中

河水腥臭,褐色的水草间飘浮着胀得像气球的死猪死狗死鱼死鸡死鸭有几个头骨散落其中,我分不清是人的还是动物的它们囷芦苇一样半死不活的。村民们早已不用河水淘米洗菜做饭汰衣裳了取而代之的是自来水。

我站在河边河水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照见我嘚脸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