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科目是财管难些还是审计?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说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多、考试难一点也不假。相信很多的考生都会问,关于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难度,哪一科最难呢?

按照2018年CPA教材来看的话,难度大概是会计>财管>审计>税法>经济法>战略。

会计的难度一直以来都是CPA六科中难度最高的,但也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学好会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不存在放不放弃的问题。

按照CPA的难度系数以及章节数量,一般来讲备考时间至少要在350小时以上,这是保证自己通过率的最低的时间限制,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可利用时间首先安排好会计科目的复习工作。

财务成本管理对于文科类的考生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文科考生的优势在于理解能力强,理科生的优势在于逻辑强,对公式的应用能力比较强,文科生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理解,多练习几次公式自然也就熟练了!忘得越多,学的越快就是这个道理,忘记了没关系,只要理解了就可以了!

都说审计晦涩难懂,学习起来像天书。对于初学者来说,入门是最头疼的事情,除了背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建议初学者可以看让数字说话,先弄懂审计的基础,然后再来去攻克审计的教材。

实在学不懂审计的考生唯一的办法就边背边理解,边做题边理解,边理解边巩固。最后慢慢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框架,当清晰的审计框架构成的时候,之后学习起来就会简单很多!审计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不建议考生在第一年选择审计科目!

CPA的税法涵盖17个税法,当然部分的税种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当然在命题的部分也是相当的全面了。

税法的难度保持稳定,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税法的重点难点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像增值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这5个税种中,分值可以达到60分以上。

最大的难度是主观题在考查的时候喜欢多税种组合考查,这样考查的方式更加的灵活,当然难度也就相对比较大了!

经济法的难度在于记忆,经济法的重点难点还是非常突出的,难度主要集中在证券法、破产法、公司法等这些章节,经济法的记忆是有技巧的,利用专业的法学术语记忆,有利于在答题的时候养成习惯,得到高分!

战略的难度系数是CPA六科中最低的,章节也是最少的,所以占用的复习时间最短。

战略和经济法一样,现在可以开始加大复习力度,多留出时间去记忆会产生很好的复习效果。不少立信CPA学霸在谈自己的考经时,都建议战略如果把重点章节掌握好的话,保证通过考试是没问题的。

根据平均年度的注会通过率,难度从高到低应该是:会计>财管>审计>税法>>战略>经济法。

会计的难度居于首位,财管退居第二位,审计的难度有所下降,税法的难度相对稳定,经济法与战略的难度最简单!

会计12.31>审计13.47>财务成本管理15.03>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15.98>经济法16.15>税法18.13。从通过率的角度看,会计在所有注会考试科目中算是最难通过的科目了。

财会类专业的考生:财会生,在大学里学习的主要是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相对而言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可能难一些。

经济类专业的考生:因为专业比较接近,所以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两个可能更有把握。

在事务所工作的考生: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业务就是审计,因为接触的实例比较多,那么审计这么科目的难度就比较少。其他的科目还是要多花功夫。

非专业零基础考生:那么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将是很大的挑战,而且第一年报考一定要选会计,因为其他也有涉及,科目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另外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也可能不轻松。

法学专业的考生:因为专业的原因,对经济法、税法的内容肯定比较容易,难就难在会计、审计以及财务成本管理者三科比较偏理科的科目上,因为接触较少,所以难度偏大,极具挑战性。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考生所认为的比较难的科目也不尽相同,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知识背景具体分析。一般认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难度较大,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在报考科目选择时,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本文由CPA编辑团队汇编整理发布,若需引用转载,请注明来源。

会计科目难度更大。。。

科目难度直接关系到要报考几科、报考哪几科的问题。根据中注协公布的官方数据,统计出了CPA六科近几年的平均通过率,而通过率往往反映了难度特征。平均通过率最低的是会计,只有18.12%,其余五科的通过率都超过了20%,分别为税法22.85%,财管23.12%,审计25.77%,经济法26.06%,战略26.41%。

也就是说,CPA六科的综合难度是:会计>税法>财管>审计>战略>经济法,考生可以根据这个难度特征,来选择自己2020年的科目搭配。

会计是CPA六个科目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最多的,难度也是CPA里面最大的,特别是其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合营安排、金融工具、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这几个疑难章节。一般要学2遍以上,因为这些章节本身就很难,而且前后有联系,在实务中也是最难的内容,能做合并报表的人肯定都是会计主管级的人了)。所以肯定要后面再学第二、第三遍。所以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钻牛角尖!如果学了两遍还学不懂不要停留,继续往前,留到后面通过专题来攻破!尤其之前提到的疑难章节

会计:内容多,理解难,计算+背诵

财管:公式多,计算量很大,理解+练习

税法:公式多,知识点零碎,理解+背诵

审计:晦涩难懂,专业性强,理解+背诵

战略: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广理解+背诵

经济法:法条多,零碎,理解+背诵

备考路上,总有各路妖魔鬼怪打扰我的学习计划,那么,距离专业阶段考试只有四个月了,大家该如何进行取舍有战略的进行呢?金程小编给大家做了一个计划,说到如何取舍这个话题真的是有些难,但是大概还是遵循以下3点:

会计的难度一直以来都是CPA六科中难度最高的,同时也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学好会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不存在放不放弃的问题,小编建议一鼓作气,拿下考试的“老大难”。学习计划

税法的难度在CPA中是比较中等的科目,但税法因为和政策密切相关,所以每年的都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2018年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变化,只是由于时间等问题,这些变化,并没有在2018年的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2019年的税法考试,必定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相对来说难度就增加了很多。

所以,如果报名了2018年的税法考试,就一定要坚持,多花费些功夫,保证今年通过,千万不要等到明年再重新学一遍。

经济法相对CPA其他科目而言难度不高,但也并不意味着经济法的考试就很简单。在坚持了会计和税法科目之后,由于那两科会占用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难度相对较小的经济法,这样不至于把自己累垮,也可以基本保障自己的通过。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以上三科,金程小编认为已经足够我们学习了。

但是如果有已经通过的,或者没有报名的还可以选择以下科目:

审计科目特点“通篇中国字,不说中国话”...因为审计科目,是由国外的审计课程,直译过来的。所以读起来就会比较晦涩难懂。这是导致审计比较难理解的一个原因。而且,学习审计也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没有学过会计的考生理解起来难度会比较大。

财管的难度其实主要体现在公式多,计算量大上。我们不仅要既要记住这些公式,还要看到题目时会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需要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战略的难度系数是CPA六科中最低的,章节也是最少的,所以占用的复习时间最短。根据历年学员反馈,跟着老师学习,把握重点内容,通过考试真的是轻飘飘的事情。

距离仅有4个月的时间了,大家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分析,切忌贪多,感觉时间不够用的话就要尽早做个决断,避免出现59分的尴尬场景。最后预祝CPA考生顺利通过CPA考试。

完善信息24小时可查收CPA备考资料

1.CPA全套资料下载页面:

2.注册会计师(CPA)考试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内部资料)

3.微信添加“cpaxzs4”为好友可邀你入CPA全国交流群

4.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需要一份备考规划?试听网课?请戳金程教育在线客服咨询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会先考会计还是审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