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坊中心幼儿园现改名叫什么名字?

南京的明城墙从内到外一共四圈,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

对于南京的城墙有一个说法叫“内十三,外十八”,指的就是内城城墙(即京城城墙)在明初建立有13个门,而外郭城则有18个门。之前的文章介绍了京城墙部分13个城门的现状,本文再带大家浏览一下,外郭城门的现状

如下图,南京外郭城城门的示意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从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各城门的排列。由于当时的外郭城主要是夯土建造,虽然宏伟,但是经历了600多年,大多已经不存在,只留下了部分地名在使用

下图以南京地图为基准的明城墙示意图

下面,就从顺时针开始,逐一介绍,由于外郭城有部分在明清两代就已经损毁,所以有些地方是没有当初的照片和图片可以参考的

明朝外郭18 座城门是:东面姚坊门(尧化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5 门;南面上方门、夹冈门、双桥门、凤台门、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7 门;西面江东门、石城关(又叫栅栏门)2 门;北面外金川门、上元门、佛宁门、观音门4 门

姚坊门南至仙鹤门界,北至观音门界,共长一千四百九十丈。大门楼一座,大官厅三间,后厅三间,卷蓬三间,茶房二间。春秋二季阅视外城腰跕摆饭或即于本门上城。神庙一座,大水关三券。

因附近有姚坊村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英国人修京沪铁路时将姚坊门误译为尧化门,此名沿用至今。 姚坊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姚坊门有外瓮城一座,城门及瓮城由城砖砌就,两侧城墙用泥土堆筑,俗称“土城头”。

清末至民国时期,姚坊门逐渐衰败,门址现已无存,尧化门、土城头地名仍存

仙鹤门右至麒麟门界,左至姚坊门界,共计一千二百八十丈。门楼一座,官厅三间,神庙一间,锁房三间,锁钥一副

仙鹤门得名于附近山脉的仙鹤观,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处于明外郭麒麟门和尧化门之间。

仙鹤门以及明外郭始建于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至民国时期,仙鹤门外郭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城门位于今仙鹤茗苑东门与燕西线交汇处,现已建成仙鹤门遗址公园

麒麟门右至沧波门界,左至仙鹤门界,共长一千三百五十丈。城楼一座,官厅三间,直房三间,栅栏二扇,月墙一道,城隍庙一座,锁钥一副。

麒麟门是外郭城门最东的一座城门,因位于宋武帝刘裕初宁陵墓道的两只石麒麟而得名。

麒麟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至民国时期,麒麟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旧址大概位于今天的江宁区麒麟街道

沧波门南至高桥门界,北至麒麟门界,共计一千六百零三丈。本门系阅视外城大摆饭之所。门楼五间,官厅五间,后厅五间,厢房八间,军余直房三间,把总厅三间倒塌,城券一座,锁钥一副。

沧波门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城门处于麒麟门与高桥门之间。明外郭沧波门与浦口沧波门(东门)同名。

沧波门位于水系比较发达的地方,钟山、青龙山、珠山等山水均交汇在这里,是当时粮食运往南京城内的必经之地,所以取名沧波门。沧和仓谐音,代表仓库,粮仓;波,意为波涛汹涌,二者合一,代表粮食如波涛。寓意很好,又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地方和水有关。

沧波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沧波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附近修建有沧波门公园

高桥门西至上坊门界,东至沧波门界,共计一千零五十丈,垛口三十七座,小关一座,设有锁钥委官二员。本门轮拨军余守把。水洞二处,官厅六间,直房一间,神庙一座,锁钥一副

高桥门因门外高桥而得名高桥门。城门位置大致位于今双麒路与梅家廊路、高上路交汇处,高桥门外桥及护城河一带。

高桥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高桥门是南京东南之军事要冲,1911年12月江浙联军在此与清军激战。1937年12月9日,日军第九师团第十八旅团36联队就是从此突破国军张灵甫团进入七桥瓮再而攻击光华门。野战炮阵地就设在高桥门内田野上远距离向光华门城垣猛烈炮击

清末至民国时期,高桥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地名沿用至今。门外原有明代一单(或三孔)孔青石桥—高桥,当地人称剩石桥,于2009年遭到拆除改建为混凝土桥

上坊门西至夹岗门界,东至高桥门界,共计五百五十五丈五尺。临门五丈有上坊关石桥中立,五券,官厅六间,左右茶厨房六间,春秋阅城小饭之所,直房二间,玄帝庙宇一座,锁钥一副。

上坊门,明代称上方门,为南京明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位今南京市秦淮区,燕西线秦淮河畔,城门因附近上坊镇而得名,附近筑有上坊桥。

上坊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民国时期,上坊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

夹岗门西至凤台门丁字墙一号起,东至上坊门界,共计一千十八丈。西边水洞一处,城门锁钥一副,城隍庙一座,官厅二层,直房三间。

夹岗门,明代称夹冈门,也是南京外郭城最南端的一座城门,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附近有夹岗村。

夹岗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至民国时期,夹岗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地名沿用至今,城门遗址位于今气象学院北门与燕西线交汇处

双桥门东边起至清水塘止,计五十号,共长一百五十丈;西边至丁字墙,计八十号,共二百四十丈。大门一座,大官厅一座前后六间,每计府厂阅操会齐处所。城隍庙一座,直房一座,锁钥一副

双桥门,处于明外郭凤台门与夹岗门之间的南北向城墙上,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古时双桥门为军事要地,双桥门是一座特殊的城门,建在“丁字墙”上,而非直接开在外郭城墙上。

双桥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民国时期,双桥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附近的双桥门立交位于南京快速内环的东南角,是连接机场高速、纬七路高架、龙蟠中路的枢纽,主线2.47公里,匝道总长0.68公里

凤台门西至大安德门界,东至夹岗门界,共长九百二十丈。城间垛口一百四十八座,东边围墙十一丈,西边围墙十五丈,护门栅栏一座,官厅六间,直房六间,锁房一间,锁钥一副。门里对厅官山一座,上有松树,载于册籍;门外过军桥一座,相视厅一所,沿城水洞五座。

凤台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民国时期,凤台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据考证大约位于今共青团路的中兴通讯处,望江矶车站前后

安德大门西至安德小门界二十丈,东至凤台门界五百丈。官厅三间,直房三间,锁房一间,锁钥一副。

安德门,位于今南京市雨花台区,处于明外郭小安德门与凤台门之间,后来为了区别于小安德门,又将其称大安德门。安德门以及明外郭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清末民国时期,明外郭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其位置大约位于今小行路警官学院一带

安德小门北至驯象门界,南至安德大门界,共长二百七十二丈。本门系后续添,不通要道,原无给有令牌。官厅三间,直房三间,城隍庙一间,盘诘房一间,锁钥一副。

小安德门,位于华严寺和小门里之间,安德门以北,也称小北门,区别于安德门。

小安德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由于外郭城和内郭城之间有一个琉璃窑(在今窑岗村一带),专门烧制皇家御用建材, 为更方便地运送烧窑材料,就在距离琉璃窑最近的外郭城上开辟城门,名叫“小安德门”,本来的安德门改名“大安德门”,也作安德门。

清至民国时期,小安德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其门址位于今龙福山庄门前

驯象门北至赛公桥,南至安德小门,长七百四十二丈五尺。本门阅视外城会齐之所。官厅三间,后厅三间,厢房二间,神庙一座,直房四间,锁钥一副。

驯象门,清代讹称“徐小门”,位于外城西南垣,与赛虹桥相对,为区别于小驯象门,又称为大驯象门。

驯象门晚清时期一度被讹称“徐小门”。据记载,明洪武中牧象于沙洲乡(即沙洲圩),道经于此,路为驯象街。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建造驯象门,门以街为名。

目前规划在凤台南路和纬八路交界处,外郭十八门的驯象门附近,将建起驯象广场,以示纪念。

江东门南边城垣六十丈,至堂子巷河止;北城垣九十丈,接石城关界。城楼一座,垛口三十座,官厅一座,直房三间,锁钥一副。

江东门,因临近长江东面得名。江东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清末民国时期,江东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其旧址位于今茶亭东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围墙外

十四、石城关(栅栏门)

栅栏门位于南京城西南。清末民国时期,栅栏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其旧址位于今新开元大酒店门前附近。

石城关南至水洞城四十丈,北至圩埂城长三十七丈。官厅三间,直房三间城,隍庙一间,门券渗漏,通河水城未修补,锁钥一副

外金川门东城墙六百二十二丈,西水城系木栅栏二十九丈,在城河之中。门券三座,中间系成祖经由,至今不敢擅开。城垛四十一座,里外拦马墙倒塌,基址见存;东西官厅六间,三间渗漏,三间倒塌;直房四间,二间朽坏,二间倒塌,止存基址;神庙三间;水洞三券;门外盘诘房一间,倒塌无存

外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因相对于京城金川门而得名。

外金川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民国时期,外金川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其址大约位于今方家营,煤炭港一带,卢龙山庄小区北

上元门北边倚山为城,至佛宁门山界原无丈尺,南边砖石城至外金川门界止,长七百一十三丈五尺。水洞一座,垛口八十座,城楼一座,官厅三间,神庙二间,直房二间

上元门,位于南京幕府山西侧,为利用山体为墙而建。

上元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民国时期,上元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

佛宁门倚山为廓,东至观音门界,西至上元门界,共长一千一百四十五丈二尺。城门二扇,上系坚实板枋,下系透明通水栅栏。盖本门一遇山水发动,即为出水之所,屡被冲坏。原有神庙一间,倒塌无存;官厅三间渗漏,檐墙倒塌;直房三间,倒塌无存;水洞一座,石桥损坏,盘诘房三间,倒塌无存。

佛宁门,亦称佛灵门,位于南京幕府山西侧附近,为利用山体为墙而建。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至民国时期,佛宁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佛宁门其地理位置大约位于今佛灵门路的西南山边

观音门,是南京外城郭的最北面的城门,位于燕子矶观音山谷之间,离内城约二十里,是旧时重要的军事要地、长江渡口。城门因观音山而得名,城门现已不存,据考证其位置大约位于今燕子矶中学门前

观音门西接佛宁门(佛灵门),东连姚坊门(尧化门),外郭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城门为砖石结构,门宽三米多,为单券城门,墙体用城砖修建而成,门洞宽阔而高大,城门高度至少超过四米,城楼为三进建筑。

1931年至1934年间,观音门因为修建公路而被拆毁,是外城门中被毁时间较晚的一座,附近现已建成观音门公园

  很多人都向往过戈壁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向往草原的花香遍野,芳草依依;向往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我最迷恋的还是家里那些纯美而朴实的乡村。

常言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远离城市的喧嚣,身处在具有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故乡,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乡村生活寂静祥和,面朝田地背朝天。乡里乡亲热情好客,忠厚朴实,没有那么多的虚情假意、繁文缛节。谁家有什么喜事丧事都会相互帮忙,谁家有什么好酒好菜都会奔走相告。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用厚实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一幢建筑一处惊奇,一个古村一泽福地。 永泰的乡村是古朴的,古朴的是那一座座厚实的庄寨;永泰的乡村是静谧的,静谧的是那一条条神秘的古道;永泰的乡村是澄澈的,澄澈的是那一汪汪清清的天池水。

感恩乡村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为我们留住童年那一段段美好的记忆。其实,在我看来乡村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美景和记忆,还有它那颗至善至朴的心。树高千丈 ,叶落归根,乡村在,我们的根就在,无论家财万贯,一贫如洗,还是位高权重,一事无成,它都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送走了身边一批又一批外出的孩子,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生气。每当夕阳西沉、暮色四合,我想亲人们一定倚门而望,满怀期盼,就在这期盼的目光中走向久远……

'福州的后花园。'自唐永泰二年建县以来,樟城镇一直是历朝县治所在地。清朝和民国时期曾以'双溪镇'、'鹤皋镇'为名。民国末期的鹤皋镇属县区,辖4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城关镇,属一区。1955年属城关区,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城关管理区,1961年单独设镇。1981年改名为樟城镇并沿用至今。

城峰镇位于永泰县东郊,现辖之地宋朝时为中和乡元辅里,元代为11、12都,清朝仍属中和乡元辅里,民国初为县区,1925年为一区后垅保,1927年属鹤皋镇平和保泉山乡,建国后为一区后垅保,1958年为城关人民公社城关管理区,1961年为城关人民公社,1981年改为城峰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城峰乡,1992年撤乡改镇,2005年镇政府迁址城峰工业集中区(原野猪空)。

(二)高峰村,竹无俗韵,梅有清香。

岭路乡位于永泰县东南部,东与福清市东张镇接壤,南与莆田市庄边镇交界,西与赤锡乡为邻,北与城峰镇相连,是永泰、莆田、福清三县市的结合部,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境内有名胜古迹和游览区有:香炉隔、九山书院旧址、千手观音庙,萧国梁状元读书处,桃园洞、万亩草场,天池和中国青云山等。

(七)长坑村,云端上的古村落。

东洋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辖10个行政村:东洋、茂楼、西塘、仓坪、东斗、秀峰、周坑、彭洋、秀岩、长畲10个村委会。

(八)东洋村,山中藏田洋,明清遗古韵。

(九)西塘村,'故乡今夜思千里,明朝散发又一年。'

(十)秀峰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霞拔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北部,距永泰县城关45公里。霞拔原名下弼、别名遐达,后雅称为霞拔,取锦霞绚丽出类拔萃之意。乡政府现辖之地,宋代为中和乡官贤里、和平乡保德里;元时为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三十一都,明清朝仍属中和乡官贤里、和平乡保得德里;民国初属西区、二十七年为霞东乡,建国初期属五区,1961年划出成立霞拔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霞拔乡。

(十二)下园村,'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十三)长万村,积善人家,必有余庆。

同安旧称'辅弼'。至于由来,曾有多说。较为可信应是县志记载:'因邑人状元郑侨官至参知政事,为国家辅弼大臣,曾在三洋凤凰寺圣君岩石洞读过书,为纪念故称辅弼。新中国成立后,辅弼易名同安,亦具传奇,古时候盗匪横行,张氏族人为躲避匪寇,在村之东山崖之巅,建一山寨,此寨易守难攻,每次乡人避难都获安全,故名同安。

(十六)同安村,嘉禄庄(救遗孤,传孝友,死同茔)

(二十六)芹草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大洋镇位于福州市永泰县西部,是永泰西山片中心集镇,距县城32公里。因境内有盘谷洋、陈乾洋、金盘洋三块小平原紧紧相连,故称之为大洋。建筑业是该镇支柱产业。

(二十七)大展村,昇平庄(弃功名,回故里,侍家翁)

(二十八)旗东村,'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三十一)棋杆村,雨过寒山烟如织。

赤锡乡位于永泰南部,距县城17千米。面积102.4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2004年)。辖15个行政村。名胜古迹有白云岩寺。境内蕴藏着晚侏罗纪火山岩;巷柄里有天然的青龙矿泉资源及紫砂陶矿土;在溪门村一带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铀;在巷柄里、寿山下涸一带分布有少量的铁矿和铜矿;在淡油、石竹村一带有辉绿岩、黑珍珠岩。有林地面积105100亩,木材总蓄积量18万立方米。高山、半高山地区有山鹿、山羊、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出没,大樟溪赤锡段鱼类资源丰富。

它地处泉州、三明、福州三个地区交界处,距城关76公里, 位于赤岭村的闇亭寺,梵宇寺舍,石卷岭云、景色清幽,为永泰三大名胜古迹之一。群山下还蕴藏着黄金、铅、锌等矿产资源。1958年置嵩口公社盖洋管理区,1961年析置盖洋公社,1984年改乡。辖盖洋、珠峰、赤岭、石塘、湖头、前湖、奋斗、湖里、礁头、小洋10个村委会。

(三十五)盖洋村,'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三十六)珠峰村,藏在深山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

(三十七)碓头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三十九)小洋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红星乡位于永泰县西北部,202省道贯穿全境。东与白云乡接壤,西邻盘谷乡,南与清凉镇毗邻,北与闽清县塔庄镇相连。地域面积51平方公里,全乡共辖8个行政村(红星、尧祥、礼柄、西寨、坂尾、雁门、过岭、淡洋)。红星,原名雁门、坑门、官村,明万历年间,曾在此地建有官府粮仓,故又名官村。建国后曾属六区,白云区,1958年属白云人民公社,1959年设官村管理区,1961年从白云公社划出8个大队,另立官村人民公社,文革期间,更名为红星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红星乡人民政府。

盘谷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北部,距永泰县城34千米。东与红星乡相连,西南与大洋镇交接,北与闽清县塔庄镇为邻,平均海拔760米。盘谷乡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1.13万人。辖6个行政村。盘谷乡境内有名胜古迹方壶岩,方壶岩上有一宋朝古寺--方壶寺。

长庆镇隶属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位于永泰县西北部,东连东洋乡,西与尤溪县中仙乡接壤,南邻嵩口镇,西南接盖洋乡,北界闽清县上莲乡,辖15个行政村,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25134人(2015年),是永泰县的粮食产区、李梅产区和林区。2014年,长庆镇获得'年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洑口乡位于永泰县西南部,距县城81公里,203省道通过吉坑、梧村两个村境内,与德化、仙游两县毗邻,是全县最边远的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农业乡。总面积148平方米,辖洑口、祥銮、吉坑、梧村、山寨、紫山、双溪、后亭、后寨、梅村等10个村,127个村民小组。这有许多珍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布在吉坑村至紫山的碧石、虎洞、三湖、龙潭、狮岩,梧村的五龙岩、后亭的垅仔坑,有奇峰,有怪石,有瀑布,有仙洞,有深潭,有碧湖。紫山有千年珍稀古树红豆杉、天杉、古松、老杉等。紫山村是永泰最高的山村。紫山往常烟雾潦绕,仿佛山浮云海,如在仙境中。洑口乡是'虎尊拳'的发源地。'虎尊拳'的创始人李元珠及传人郑登光、李昭北都是洑口当地人。'虎尊拳'流传到日本、西欧、北美和东南亚等地。碧石、紫山、车碓洋、土洋等村是革命基点村,村民为闽中游击队做过重大贡献。

(四十五)山寨村,'深山藏古屋,岁月留珍宝。'

(四十六)梅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清凉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北郊,西接大洋镇,北邻白云乡,西北交红星乡,东临葛岭镇,南接樟城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

(四十七)顶坑门村,'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它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北部,丹云乡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90亩,林地面积54287亩,森林覆盖率71.9%。丹云乡境内有丰富的辉绿岩,有5座水库总蓄水量30万立方米,其中已开发水电10万立方米。有龙潭井瀑布和天台山自然景观等2个旅游景点。

(四十九)翠云村,翠云寨(承大志,挑大梁,建大寨)。

赤岸集市,铳楼把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欲问躬耕何处是?白云对面是君家。'它位于永泰、闽候、闽清三县交界处,属于丘陵谷地,总面积为11.6平方公里,海拔在500-600米。白云乡人文氛围较浓,历史名人辈出,史上出过多名进士,著名的有黄文焕、黄任、黄国熟等人。境内有被永泰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省级名胜风景区姬岩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茂,处处都有令人神往的传说。

(五十二)白云村,'自古凤凰居宝地,从今锦鲤跳龙门。'

梧桐镇位于福州市永泰县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传统加工业远近闻名,柿饼、李干、茶籽油、线面、白粿等农副产品加工质优价廉。水果面积大,全镇李果、青梅、板栗、柿子、柑桔、香蕉、桃、梨等。1996年被省定为全省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福州市列为全市20个'商贸 旺镇'之一,2000年被福州市定为'特色镇'。

(五十七)中洲村,'一長湾水绕村过,两岸青山似锦屏'。

(五十八)后元宫村,'袖珍'山村绿意浓,守得古朴留乡愁。

富泉乡位于永泰县中部,县城西南7千米处。地理位置北纬25°50,东经118°53。南隔大樟溪与赤锡乡相望,东接城峰乡,西接同安乡,北接大洋乡。距县城7公里。宋时为和平乡龙津里;元时为分属24、26都;明、清时为中和乡龙津里;民国初属中区,25年属一区,27年属三爱乡;建国初分属一区、七区;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富泉管理区,1961年建富泉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富泉乡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觉的钟声。'多少人被这句话打动,向往到这样一个地方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嵩口就是这样一个清幽的小镇,它形成于南宋时期,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嵩口古镇是一座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不仅承载着历代以来所积聚的丰厚文化以及明清以来的建筑文化,还闪烁着二张一卢的文化光芒,许多故事成为走远的记忆,历久弥香,古韵生辉的魅力正吸引着八方来的游客,让我们走进嵩口,共同珍藏这份美好的记忆。

(六十四)月洲村,'旧时元干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十五)大喜村,'燕子飞时,绿水绕人家。'

(六十九)佳洋村,'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葛岭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部,东邻塘前乡,西连城峰镇,南与岭路、莆田、福清交界,北与丹云、闽侯南屿镇接壤,距福州37公里,县城19公里。这里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李花岛国际生态温泉俱乐部将打造中国温泉之乡的品牌走向世界。

(七十一)巫洋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十二)龙村村,,崖上人家,世外桃源。

塘前因古代住宅前有一池塘而得名,现乡之辖区,宋时属丰和乡永安里,元时分属一、二、三都,明清时,仍属丰和乡永安里。民国初属东区,25年属4区,27年分属龙屿、赤鲤乡。建国后,1950年属4区,1955年属葛岭区,1958年属城关公社葛岭管理区,1978年成立塘前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塘前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路幼儿园改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