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落榜,找美联升学规划去香港读研靠谱吗?

日前,多地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成绩公布之后,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考研国家线,分数线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是否可以进复试,还决定着是否可以参加考研调剂。

很多同学虽然知道自己应该复试调剂两手准备,却完全不知道调剂信息要怎么找。

政策有变?22考研调剂会更难?!

2022届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高达457万,上涨80余万。在疫情、双减、大厂裁员以及超过41%的落榜考生继续考研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2023届考研人数至少超过550万,考研录取率将降至13.5%以下!因此本届的研究生复试竞争依然会异常惨烈,复试淘汰率会创造历年之最。

众所周知,复试包括英语笔试与面试、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完完整整四大模块,连考三天,复试净时长高达6小时。而且复试得分在最终录取权重占比中,竟然高达60%。也就是初试分数乘以40%,加上复试分数乘以60%,等于考生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排在前50%录取,其余淘汰。

复试况且如此,调剂更是举步维艰:

  • 计算机专硕调剂330以下的一本理工的几乎调剂不上!

  • 法硕调剂340以下的几乎无全日制学校可调剂!

  • 金融的调剂360以下都几乎走不掉,除非二区极个别学校!

  • 会计、审计、图书情报专硕全日制没有调剂!或者你分数特别高,才有可能调剂全日制的MEM。

  • 艺术类的调剂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拿着作品集一一去给学生联系导师,导师点头才有机会。

拿之前的实例来说:东部某审计大学软件专业,缺额2个,学校共发出42份复试通知,调剂录取比例21:1。再比如某B区财经大学,去年有800多人申请调剂,学校发出30份复试通知,最终录取19人。不得不说,复试和调剂的难度真把人整破防了。

如何提升考研调剂的成功率?

对于过了国家线但是没过院校线需要调剂的同学,其实要特别留意以下情形:

  1. 分数位于目标专业复试线之上,但是感觉自己进了复试也是打酱油,可以走调剂。调剂难度相对容易。

  2. 分数位于国家线以上,但是又够不到目标专业的复试线,半凉但是有希望;调剂难度中等,分数越高越有优势。

  3. 分数位于国家线,上面顶着一堆等着调剂的同学,调剂难度是最难的,基本上得看专业而定。

还有一部分双非的同学也不用太过紧张,虽然211和985的优势是必然存在的,但目前招录主要还是看分数,你分数真的高,牺牲的肯定不是你。如果分数不够高,那就不要选竞争太激烈的学校。无论你是哪一种情形,记住考研调剂为分批调剂,越早报名,成功率越高!!

再给想要调剂成功的同学一些建议:

在同一高校的同一个院系里面,不同的专业方向由于就业前景、学习难度不同,报考的人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选择调剂进入稍微冷门一点的专业,专业跨度不大,还有录取的优势。

在同一所高校内,不同院系之间虽然专业划分明显,但是一般都会有交叉的地方。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把报考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了解清楚,然后留意是否有调剂的机会和可能性。

有些院校由于知名度、地理位置等原因,报考人数往往有限,且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这类学校也是调剂的一种选择。

学硕向专硕的调剂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选择,尤其现在专硕的地位不断上升,同学们可以考虑。

有些考生把调剂看的过于简单,从不积极主动的去搜集信息,只干等着学校公布调剂信息,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学校寄出调剂申请表;更有些同学在某些网站上发布调剂信息之后就不管不问,等着有学校和导师来联系自己,这两种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

2022考研必胜攻略,多条大路通罗马!

1、对于一心想要调剂的同学,美世酱告诉同学们,有些院校的调剂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这就更需要考生主动联系学校积极打听。提醒同学们一定要主动出击抢尽先机争取调剂。

在此期间,美世专业老师也能给予同学们强有力的建议,让同学们少走弯路,打赢“信息战”!

美世老师能够帮助同学们省去自己联系导师的环节;

美世老师能够帮你仔细研读调剂名额及院校信息,提前抢占先机,瞄准调剂目标一举成功;

美世老师能够一对一精准帮助同学调剂,成功率高,录取院校多为同学最理想的梦校。

总结来说,考研复试&调剂难度不小,你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也要拓宽自己的视野,需要专业指导时一定要及时联系美世老师,祝愿同学们都能一战成硕,被理想院校录取!

2、对于已经不想调剂,考研失利又想寻求新的升学之路的同学,美世酱也要推荐两个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供大家选择。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报考流程是报考者先按照项目要求准备报名材料,并提交给学校项目组,经过学校项目组审核后,安排入学面试,考试通过后缴费入校学习,学制一般是2年左右,毕业后可获得国内院校的结业证书及国外院校的硕士学位,不出国,可做留服认证!!

  1.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工作忙,业余时间少);

  2. 个人知识功底薄弱(联考笔试分数不占优势者);

  3. 想获取名校学位者(均为海外高水平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优势:

  • 入学简单:不用参加国内联考,免考试入学,降低了入学的难度。

  • 不用出国:国内完成学业,每月利用1~2次周末学习。

  • 正规双证:获得的证书为国外高水平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中留服可认证,与留学归国效力相等,可考公、考编、考博。

  • 学制短:通常为1~2年,相较国内联考,大大缩短了毕业时间。

此次为大家推荐的项目分别是天津财经大学与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以及浙江工业大学与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合作办学硕士;正在为考研失利而苦恼的同学、想抓住今年入学机会的同学,赶紧扫码预约咨询详情,名校的OFFER正在向你招手!

撑过“史上最难的考研年”的大家

狂欢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现实

341万考生争夺72万的录取名额

选择崩了心态?还是继续二刷?

因此,转而考虑准备出国留学

大部分同学都是在临近毕业或者考研之后才决定出国留学,虽然相比于提早规划的难度高了一些,但仍然可以实现留学。

很多地区的Top 100院校,还是有第二轮申请的,这趟末班车还是赶得上的。

再者,许多学校开设有硕士预科课程,入学也分为1月和9月两季,比较灵活,而且接受专升本背景、成绩未达标或转专业的本科学生 ,对于学生背景的接受范围也比较多样,适合大多数的同学申请。

因此,时间上的问题大可不用担心。

当然如果是大三的同学,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软实力方面的提升,比如,利用暑期进入企业实习,到梦校参加夏校课程,等等,这些对正式申请时都是有价值的筹码。所以建议大家早计划早准备~

成绩:平时成绩&语言成绩差怎么办?

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尽可能多的丰富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提升软实力背景,并且要多花精力在突出文书和面试,也可以通过推荐信证明自己的学术实力,以此吸引招生官的眼球。

对于没有语言成绩的同学,则可以先申报学校再补充提交语言成绩,在申报后在恶补突破语言关。比如英国,很多学校可以不提交雅思成绩。

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麻烦吗?

和国内考研的初试笔试、复试面试的形式相比,申请国外研究生只需要提供院校要求的材料进行申请,所以说,与考研相比留学在申请难度上一定的优势。

无法一一列举,但是以较主的材料要求,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常规的材料,准备起来并不困难。

反复在说考研后还来得及申请,那么,到底需要什么时候开始申请呢?

国外的大学申请季从7、8、9月开放申请,一直持续到来年的6月份。

国内考研初试是在12月份进行,复试是3月,而获得录取结果是在当年的年中。

可见,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内,都是准备留学申请的黄金时间,那么我们再来分别看看各个国家的申请,都需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研究生留学不得不说的是欧洲和亚洲,法国的商科、日本的化工、荷兰的农业等等,都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另外,欧洲的很多公立大学还保留着免学费的机制,性价比高,让更多学生考虑出国读研。

到欧亚国家留学,在攻读硕士学位之余还能学习多一门外语,在当今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环境下,以及“一带一路”的政策倡议下,掌握多一门语言无疑在毕业时更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大部分人认为香港门槛高,考研出分后申请几乎不可能。

其实,香港有部分院校,认可6级成绩,而且可以发放有条件录取;即使使用雅思成绩申请,6月出分申请9月入学也是有机会的!

总的来说,无论选择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无论选择哪一个国家留学,同学们都需要早做决定、早着手准备,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才能牢牢把握住。

2022年应届大学生的总数首次超过一千万人,而明年考研人数预估将会超过520万人。第一,考研报名的数量和占应届生的比例均明显上升;第二,上岸难度系数也在提升,考研人复习节奏和压力可能不比高考生差;第三,能否顺利考上研究生,同样关系到发展方向。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很早以前就被家长们用来形容高考这条升学之路了。有人还曾直言,靠学习成绩优秀,是寒门学子实现阶层上升的最佳途径。

随着年轻人平均学历的提升,加上就业门槛的不断变化,对于不少同学而言,高考也不再是人生中最后一次升学考试。

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一度引发过不少关注,457万的庞大考生数量,随之而来的是分数线的明显上涨。不少原以为自己能考上的学生与读研擦肩而过。可想要“再战”时看到来年趋势又陷入两难。

“内卷”到想哭,2023届考研预估人数公布,比家长想象更多

笔者毕业多年了,那时候学校里准备考研的同学还属于很少数,一个班级也就三四名。而且从整体考生的水平看,在如今看来为数不多的报名者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比较“水”。

记得那时老师鼓励考研人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只是一时脑热来报名,连考场都不会进;进考场的学生里,相当一部分人也没好好复习,答卷子只是心理安慰。

这样一来,能做充分准备并且有足够实力的考生,其实是有限的,考研人只要踏实地复习就很有希望。但现在的考研形势已经全然不同了。

就算是不太了解考试的家长们,也会发现跟身边人闲聊时,动不动就听说某家孩子本科毕业还要考研。根据相关机构对2023年考研人数的预估,更超出家长的想象。

2022年应届大学生的总数首次超过一千万人,而明年考研人数预估将会超过520万人。就算其中有一部分是往届毕业生,但这样的报考比例还是叫人感慨不已。

其实国内学生早就对竞争有足够的意识和适应能力了,但是考研“内卷”到了这个程度,难免让想要读研的同学感到进退两难,直言:“内卷到想哭”。

有人说研究生考试越发“高考化”,跟大学生的就业率等因素有关

对于研究生考试的内卷现象,有人用“高考化”来比喻。第一,考研报名的数量和占应届生的比例均明显上升,关注考研就像关注高考一样,成为学生和家长的“常态”。

第二,上岸难度系数也在提升,考研人复习节奏和压力可能不比高考生差。第三,能否顺利考上研究生,同样关系到发展方向,考研对多数同学而言已不再是出于对学术的向往。

事实上,考研数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跟就业率有关。正如一些大学生说的那样,如果本科毕业后能直接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多半不会考研。

当人才市场上对应大学生的岗位,已经很难符合他们的预期,大学生会觉得是自身优势不够,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数据,截止上个月,今年应届生的签约就业率还没达到三成。想必会有很多学生要么选择考研,要么选择推迟就业。

考研热度与就业情况的“负相关”,其实不只是我们普通家长眼里的“理所当然”,相关研究机构早已做出过这样的结论。

考研人感到“太难了”,不想内卷只有留学吗?

研究生考试的报考热度和难度,已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很多人感言“还好自己毕业早,有份稳定工作”。

可对于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真是感到“太难了”。有位大学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不想这么内卷,可以考虑出国读研。

海外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留学生招生数量下降,这时候申请留学的话可能难度反而降低。单从考研的角度看,国内国外的“一升一降”,可能留学确实有优势。

如何只想拿文凭,只要是受到教育部认可的正规海外学校,学历认可度还是有保证的。但是,家境一般的同学也表示为难。

就算是去一些学费较低的地方留学,家里也很难接受成本。难道不想内卷就只能留学了吗?这样现实的问题引人深思。

其实不仅仅是研究生考试,包括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从应聘到上班,内卷的现象少见吗?笔者认为,勤奋的品质值得提倡,但勤奋与内卷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如何缓解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校本科可以回内地考研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