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戎苗寨的房子是不是都是木制的?

说起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大家一定会想到苗族,苗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其中苗族银饰更是苗族人们必备的着装之一,很多人闻名前往各地苗族聚集地找寻。在我们湖南湘西,也有着这样的一个苗寨银饰精美、造型多变,它就是——墨戎苗寨。

墨戎苗寨即龙鼻嘴村,全村由13个苗寨组成,有17个村民小组,共1018户,5568人。位于吉首、古丈、保靖三县(市)交界处,距州府吉首20公里,距古丈县城22公里,距张家界130公里,距风凰古城80公里。墨戎苗寨处于张家界至凤凰这一“黄金通道”上,焦柳铁路、龙吉高速公路、省道S229公路穿寨而过,交通便利。“墨戎”是苗语,含义为“有龙的地方”。

随着近代机器打造银饰时间短、造型多变的特点,墨戎苗寨正积极地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作为自己的职责延续、继承并从未停止对苗族传统文化、工艺的挖掘、保护和技术改造。寨子里的师傅们目前已挖掘、复原、整理了多种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分别有:溶化、锻造、浮雕、透雕、圆雕、冷拉丝、搓丝、多层掐花、编丝、吹焊、镶嵌等,并已用于银饰品的制作、加工。

苗族银饰大致出现于清末,至今有百年余历史,墨戎苗寨的银匠师傅们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要求,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剪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墨戎苗寨内的银匠师傅们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外,在造型设计上银匠也得堪称高手,没有图纸,没有参考物,全凭心中的样式、手中的技艺打造随心所欲的银饰制品。师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传统习俗、审美观点,对细节和结构整个局部的刻画注重推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得银饰精致完美。

走进墨戎苗寨,会看见很多的苗族姑娘们身上戴着大大小小的银饰制品,为什么她们这么爱戴银饰制品呢?可能是喜爱银饰的洁白无暇吧!在银匠精巧的工艺下,银饰都是光彩耀人。苗族人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展示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作为民族的外部标志,苗寨银饰制品起到维系内部的作用;作为崇拜物,苗寨银饰制品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作为巫术器具,苗寨银饰制品从心理上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安全感;作为婚否标志,苗寨银饰制品给我们苗寨人民的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姻缘。如果你也对苗族银饰制品感兴趣的话,那你可一定要来墨戎苗寨看一看呀!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墨戎苗寨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天然,没有经过修饰

说到苗寨,估计有不少朋友获得的消息都是来自于电影的,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大家都认为苗寨是非常神秘的存在,他们擅长用蛊,有着充分的神秘感,但是真实的苗寨是什么样的呢,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去体会过。

其实你搜索一下,就会发现现在所谓的苗寨非常的多,景点十分丰富,在湖南就有很多,但是其中大部分的苗寨可能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几乎都是那些现代村庄整修出来的。这样的苗寨当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最喜欢的还是那种最真实的,真正是秒人们生活的地方,并且没有受到外界高楼城市的影响的地方。

所以我就给大家介绍 一个地方,它就是墨戎苗寨了,这个村寨和其他的苗寨可大有不同,因为这里才是真正的苗寨,是苗人们生活的地方,而且一直到现在都还生活着百分百的苗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外人在这里,当然要除了游客,因为这里每天都有几千游客前来观赏,体会这里的苗族风情。

这里的苗寨可能没有其他苗寨建设的那样现代,但是这也正是它的优势,保存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气息,这也是大家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里才能够体会到最原始的苗族风情。可能你会看到很多不好看的民居,而实际上这都是这里的苗人们生活了几百年的房屋,经过了不断的整修变成的模样,还保留着很古色古香的气息,并没有使用水泥钢筋来重新加固。所以这里有不少的木楼都很苍老破旧了,显得没有那么美观的,但是这就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让你体会到最传统朴实的苗寨,而不是经过了修饰美化之后的。

墨戎苗寨就是在吉首的边缘上,而且也是通过湘西的重要干道上,在这里也据说是南长城的起点,所以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里世代都是苗人在居住,也有一些其他的民族曾经过来过,但是唯一坚持下来的也就只有苗族人呢,这也说明了苗族人非常坚韧的生活态度。

其实这个苗寨在这里应该是规模比较大的了,具有七千多人,所以有着很大的氏族体系,也有着很充分的苗族风情。这里每年都要举办的鼓舞比赛,都吸引着国内外的人士前来参观,这也是非遗中的一项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竹木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