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考上高中怎么办?推荐去培正数字学校吗?

北京本轮疫情正在“吃劲”阶段,街头巷尾、社区内外,随处可见身影繁忙、守土尽责的一抹“白”。虽然我们未看见他们的模样,但都记住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大白”。白衣之下,普通的他们,汇聚起阻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医护“大白” 半夜紧急入户一忙就是通宵

“不怕累,不怕苦,就怕爬楼。有时采完样下来一身汗,面罩都是花的,得扶着栏杆一点一点往下走。”谈到一年多以来入户核酸采样的感受,医护“大白”韩健培说。韩健培原本是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自2021年1月起,她开始承担起马家堡街道辖区的入户核酸检测的协调与采样工作。

医务“大白”韩健培正在给市民做核酸采样

与一般只负责入户采样的“大白”不同,韩健培每天有相当多精力,是要与多个方面协调对接。“主要是跟街道办、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采样人员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协调入户。”她介绍说,街道办每天会有大数据反馈的疫情台账,确定好需要入户的数量后,提前发给她,而后由她来根据数量,协调和安排第二天入户的采样人员和车辆数。

脱下防护服的医务“大白”韩健培

马家堡街道共有16个社区居委会。由于疫情的变化,韩健培和同事一般每天会按照每个人采样约15户来安排工作。“平均每天会有约15个同事去到不同社区。主要负责对外省市回京人员、北京本地中高风险接触人员和密接次密接人员采样。”她说,这段时间,自己和同事平均每天入户采样四五百人。

医务“大白”韩健培和同事在一起

协调采样人员和车辆下社区已不容易,入户核酸检测工作更是辛苦。从早上8点开始工作,基本就要忙到晚上。“没突发的话,晚上七八点钟结束,但晚上一般容易有突发。”韩健培说。她还记得,上个月14日晚上12点,自己和同事收到紧急任务,要对隔离回家的次密接人员及整栋楼住户入户采样。“当晚一共采样58人,把样本送往疾控中心回到单位已是早上5点30分了。”

夜晚电灯下,医务“大白”韩健培正在做核酸采样

今年1月起,马家堡街道推行“社医协同入户模式”,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医护一起入户,这让韩健培和同事省心不少。“最开始我们入户,对不同小区居民楼的结构、住户不熟悉,不好找人,找到了也比较难敲开门。”现在,找人已不麻烦,但也有少数情况需要面对,“有时敲半天门就是不开门,还有的会问为什么自己被判定为密接或次密接……”韩健培说,自己也会去尽力解释,但作为采样“大白”,他们掌握的情况也比较有限,“有时的确挺难,好在大部分居民都很配合。”

“虽然因为疫情,在原有岗位上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身为医护人员就该勇于担当。”韩健培表示,目前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她和同事乐意为疫情阻击战出力,期待早日战胜疫情。

突击队“大白” 紧盯车站“异常”

在人来人往的北京站,有一群“大白”来自车站防疫突击队。“大白”们分为4个不同小组,每四天一次轮班,每次上班就是电话24小时开机待命。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紧盯车站防疫的所有大小“异常”情况。

北京站防疫突击队“大白”负责人王志恒在工作中

49岁的退伍军人王志恒,本职工作是客运车间职工,如今是车站防疫突击队的负责人。从2020年初武汉出现疫情至今,王志恒就和同事们一起保障着车站的安全。“两年前,我们很多精力是负责入境人员的闭环转运,那时最辛苦。现在主要就是日常防疫。”正在北京站进站口忙活的王志恒说,北京站共有6台自动测温设备,通常情况只要旅客的身份证、健康宝和体温正常,很快就能过设备进站。然而,也有老人、小孩没有智能手机、身份证或者健康宝“脱网”的情况。为此,他们会逐一登记旅客的详细信息、车次、联系电话等信息。

工作中,健康宝弹窗或健康码异常的旅客也不少见。每当遇到这些异常,王志恒和同事就会上前询问处理,“帮助旅客查验复核手机信息,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如果是弹窗,看弹窗数字来决定处理方法。”王志恒说,比如向旅客解释要回去做核酸、要给社区报备、打12345热线反映解决等。“遇到健康码红码或黄码,我们更需‘全副武装’,带着旅客去出站口观察室测体温。如果三次测温都异常,就会通过车站防控办人员联系相应区的防控办人员前来处理。”

让王志恒印象深刻的,是今年3月处理一位黄码密接人员的经历。当时,这位旅客正准备乘车就接到了流调电话,要求其就地不动。接到候车室员工反馈后,“全副武装”的王志恒和同事第一时间将旅客带到出站口隔离区域。“询问旅客情况后,在观察室给她测温三次,均显示正常。”王志恒回忆,而后他在与旅客沟通过程中,得知该旅客还没吃饭,于是赶紧去超市买了矿泉水和面包给她。“她特别感激,说自己也不是故意的。”最后,在原地安心等待后,这名旅客被转运车辆拉到集中隔离点隔离。

“我是党员,也是退伍军人,很荣幸能承担这份工作。”王志恒表示,在车站做防疫保障的几年,自己和同事一开始还是会有所担心。如今随着工作经验多了,已完全没有思想负担了。“大家都叫我们‘大白’,我心里认为,能为车站和社会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是应该的。”

教师“大白” 录信息解疑问“累并快乐着”

“请稍等一下,有点卡。”下午5点半,朝阳路万科时代中心北广场核酸检测点,“大白”郭旭正帮助核酸检测的市民扫码录入身份证信息。然而,由于设备连续多天工作,一时间有点卡顿,“来检测的人多、天气也热,它也需要休息啊。”郭旭打趣说。不一会儿,软件恢复了正常。

教师“大白”郭旭正帮核酸检测市民扫码录入身份证信息

郭旭今年38岁,是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来广营校区的美术教师。“五一”假期中,他看到八里庄街道城市华庭社区有核酸检测点志愿服务的机会,毫不犹豫就报名。“就是出一份力吧。3日、4日两天连续全天工作,今天是轮值2小时。”郭旭说,核酸检测点的志愿服务,基本两小时一轮换,大家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都在这里工作。“对于老师来说,这个工作时间没什么,很习惯。”

面屏、头套、“大白”服装、N95口罩、鞋套、手套……上岗前,郭旭接受了一系列培训。“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大家扫码录入身份证,准确录入、仔细核对。”他说,大多数情况下,扫码录入都很顺畅。当然,也有“有趣”的细节,“一个女孩,身份证有生僻字,怎么扫码都录不进去。她很着急,后来我直接手写,很快就录入了。”第二天、第三天女孩再来检测时,老远就跟他打招呼,“‘大白’,还记得我吗,我又来了……”

更多时候,郭旭和其他志愿者一样,还要解答一系列“问号”。“咱们这儿几点到几点啊?”“手机弹窗了,你看看?”“没带身份证可以检测吗?”“孩子没有健康宝,怎么办?”……每当遇到这些问题,郭旭都一一解答。“既然干了这个工作,就要认真对待。”

“第一天工作下来,很兴奋;第二天回家,就很累了,不想说话。”郭旭说,从老师到志愿者的转变,是想为疫情防控出力,同时也要给孩子树个榜样。“当你穿着‘大白’坐在现场才会知道,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多不容易。”郭旭表示,当天两小时自己录入了约250人的身份证信息,“大白”衣服里面已经湿透,“向医护人员致敬。”

记者了解到,在八里庄街道办设立的30多个核酸检测点、100多个检测通道岗位上,志愿者“大白”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其中,既有“全国劳动模范”梁会兰母女,也有房产中介职工、企事业单位党员、居民志愿者……“累并快乐着。”郭旭说,今后再有核酸筛查时,他还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松林

本网受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委托,声明如下: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或本网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转载、使用、编辑刊登在本网上的文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大”系统优化方案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择校费一定能上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