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手机端考试截屏会被发现吗 截屏!

编者按:随着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以在线教学的形式开展,我交的教师们正根据各自学科和专业的要求与特点以及各自课程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情况,全线铺开了在线教与学的工作,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他们有着自己的经验与感悟。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在网站和本平台推出的“战‘疫’师说”专栏,专此记录战“疫”期间云课堂的教学片段,与您共同聆听师生们的教学故事。本期,我们邀请力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葛玉梅与我们分享雨课堂助力理论力学课程线上教学的经验。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工科学生所学的第一门力学课程,是后续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同时又可直接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准备必要的基础,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下列各种能力上得到培养:(1)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判断等)。(2)抽象化能力(包括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进行适当的数学描述,应用力学理论求解)。(3)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包括用文字、公式和图形配合起来表达概念,描述问题等)以及定量计算能力和定性分析能力。

通过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对学生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支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知识:学会如何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知识应用于理论力学,并用理论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中的某些力学问题。

(2)问题分析:通过教学(包括课堂内外)各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应用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以及结论在工程中的实际意义。

(3)沟通:能够应用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书面表达(做书面作业)、口头表达(课堂发言)。

(4)终身学习:通过部分章节自学环节的安排,训练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为实现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目标,线上开课4周以来,采取了各种办法。下面简要介绍雨课堂各种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在雨课堂中自建课程,学习雨课堂的各种操作办法,熟悉雨课堂平台的各种功能;上传已经录制的课程视频,以备雨课堂不能直播时用。然后是准备课堂直播用PPT,重点是准备各种互动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客观题在课堂中组织同学练习,主观题以试卷方式发布;课件用于学生课后复习(重点难点老师讲解为主,希望学生首次接触这些较难的概念,能准确把握。)或预习(对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老师精讲,通过测试检查自学效果)。

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是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本方法,在传统课堂经常采用。传统课堂的优势是师生面对面,交流容易,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时,难以让所有学生都有独立表达机会。即使班级规模小,也不易做到,让每个同学都回答问题。因为,同时回答,一窝蜂,听不清楚,也难以锻炼学生独立表达的能力,逐一回答,浪费时间,况且后面的同学会受前面发言同学的影响。采用雨课堂的测试题功能可以实现所有学生同时回答问题,独立表达,并实时展示该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参与情况等,线上教学过程中,不断展示学生回答问题参与度,起到了鼓励学生的作用。此外,学生还可以发弹幕,表达意见,直播过程老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教学班1(2019级力学拔尖班,理论力学 5学分,20人),因班级规模小,可以实现100%回答问题。教学班2(2019级土木工程,理论力学 4学分,90人),大多时候90%以上回答问题,见图1雨课堂截屏。为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不断思考,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将叙述变成问题,让学生发现答案,培养学生找到正确答案的能力;例如“学习理论”对学会知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不直接介绍,设计成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回答,这样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理论。如图2所示,为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举例。

2. 将学生熟知的“学而时习之”其中“习”的含义,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推敲,而不是按直观或按印象去回答,很多同学回答“复习”,实际按字形分析,是指“实践”。由此要求学生,要达到理论力学课程目标,需要多思考,多练习(包括书面纸质作业,课堂各种问题回答等)。

图1 雨课堂直播过程实时回答问题数据

图2 雨课堂直播过程设计的问题举例

3. 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转化成问题,例如平面任意力系中“力线平移定理”不易掌握,设计问题“若不平移,可否简化?”(解决为什么?),平移后如何保证等效?(怎么做?)。

4. 答疑中发现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例如画受力图时,学生容易出错,将受力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有时会自行得出结论。最后再给出答案就很自然,也训练了学生自行得出答案并判断对错的能力。

5. 用问题逐步引入,培养学生掌握方法。例如,平面任意力系(复杂力系)简化成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简单力系)的组合,就是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应用。提出问题“如何将复杂变成简单的组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理论力学其他内容(如空间力系)时或将来学习其他课程时可以应用。

6. 有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发弹幕(雨课堂对弹幕也有记录,课后便于老师整理问题,下次改进)回答。例如讲解例题,分析解题意义,分析最后计算结果时,都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发弹幕,以高效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再讲解时,会更有针对性。

7. 对有些内容计划安排自学,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比如点的运动学,以雨课堂直播过程中发布测试题的方式,检查自学效果。

考虑网络传输有滞后,结合问题难易程度,每个问题给3~5分钟时限(时间太短,有个别同学回答了,来不及上传,非常沮丧。尤其大班,人多时,几个同学没有回答,发出信息,会影响课堂整体氛围)。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老师随即通过对答案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无缝衔接地回到讲授过程。

理论力学课程特点,学生反映“理论容易,做题难”,因此,强化习题训练以培养学生有逻辑地、清晰地书面表达能力(用文字、图形、公式配合表达一个问题)很重要。主观题采用雨课堂试卷方式发布,每周2次课,每次课后布置,要求学生以拍照方式上传提交,设定截止时间,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每次课后,讲评上次作业。由于截止时间不能更改,提交后,学生自己发现错了,也不能更改,渐渐地学生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作业批改可以分题目改(类似传统线下流水线批改),也可以按学生逐个批改,助教及任课教师都比较容易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对作业有异议会及时联系老师,自己的问题也能及时发现。不会出现,作业交了,找不到了,期末考试要复习,自己作业,有遗失等。作业成绩全程记录,有据可查,便于学生保存,考试复习时可用。

学习数据全程记录,最后学期结束可以总结,比如:本学期课堂共多少问题,回答了多少?答对了多少?,要求学生都要积极回答,即使答错了,分析错误原因,也能提高。雨课堂提供的回放功能,可以让老师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学生也可针对不懂的页面,反复看。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课堂学习表现,课件学习,试卷成绩)作为学习效果数据,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后在师生的QQ群(开学前2周已建群)内发布,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结合课程特点,逐步引入教书育人元素,例如,设计互动问题,让学生自行举例这次疫情中既有良知又有知识,真正“知行合一”的典范,以及缺乏“良知”的表现,提出问题“没有良知,只有知识对社会的危害是什么?”,大部分同学自己就有答案了,逐渐形成以“成为有良知和知识的人”为人生目标。

本次线上教学刚刚开始,教学效果需要时间来检验。本着“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的原则,希望通过教学各方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最后提两点建议,这样即使疫情结束了,鉴于雨课堂的优良功能,可以总结经验,继续使用雨课堂,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也衷心希望雨课堂像春雨一样,潜入线上教学,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1. 由于根据教学内容,一堂课中有些需要语音直播,有些需要桌面录屏,因此,雨课堂多种功能,如语音直播,视频直播(如桌面录屏方式)切换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即不用退出直接切换,学生端也不会出现黑屏等,学生教师都能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2. 能嵌入会议功能,在某些内容,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会议方式讨论,传统课堂中不时会有这样的方式。虽然,现在其他平台,有开会功能,但对学生来说,平台不宜过多,最好能集中使用1~2个平台,否则在不同平台中切换太多,浪费学生时间。

葛玉梅,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起重运输机械专业(本科);1987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2002年获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曾任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兼)。长期从事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动力学与控制”,“车桥耦合振动”等,先后承担了芜湖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子项目)等20余座桥梁的动力分析计算,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的教材有《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教程》、《工程力学电子教案》、《材料力学电子教案及习题解答》、《理论力学创新思维训练》、《理论力学动力学实验指导》等。2001年与2005年曾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起担任教育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理论力学》课程授课教师。

来源:转自“慕华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电脑PC端怎么截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