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上211大学的好办法?

有一些学校,实力雄厚,但却无缘211。即便如此,这些学院依然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今天陕西文都考研就为大家推荐7所实力雄厚却无缘211的院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工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化工、建材学科见长的高校,学校的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这两所高校在2001年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而南京工业大学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大名鼎鼎的国立中央大学。

由于比较深厚的化工背景,南京工业大学的相关学科非常不错。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工业大学的表现也比较突出,化学工程与技术评为A,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两学科评为B+。但是遗憾的是,却因为一些原因无缘“211工程”。

燕山大学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学校的前身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渊源比较深。

燕山大学曾是部属院校,隶属于原机械工业部,后来划归地方,迁往河北后,就显得略微低调,关注度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作为河北人心目中最好的大学,在当年的“211工程”评选中没有当选,实在遗憾。由于前身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缘故,燕山大学机械类专业比较突出。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B+。

湘潭大学目前的实力,紧随湖南师范大学。是70年代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含金量不亚于“211”工程院校。

在全球学科评比中,湘潭大学的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入选。湘潭大学法学、会计专业也很不错。法学全国有名,会计学的考研比例很高。湘潭大学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就业前景一度超越了千年学府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曾是万众瞩目的高校,在上世纪八十年曾是全国重点高校,但却在新世纪中没有赶上“211”的快车,令人唏嘘。

进入二十一世纪,湘潭大学的名气渐渐被省内一些高校超过,但学校的一些重点学科仍是值得关注的,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湘潭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和法学获评B+,公共管理、化学工程技术与技术和材料工程与科学获评B。

深圳大学依托深圳繁荣的经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几年发展超级迅猛。在艾瑞深校友会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位列广东高校第3名、中国大学第53名。深大的光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建筑学专业,赶超一众985大学。

深大还有个核反应堆,这个可以与清华媲美。深大的硬件设备、科研设备、居住环境都被学子拿来炫耀。深大的师资水平,集合了各个名校的领军人物。深大周围有一堆行业巨头,实习机会特别多,例如腾讯、中兴、阿里分部、联想、百度分部等。可惜,无缘“211工程”头衔。

扬州大学,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扬州大学的实力是有目共睹。数学与应用专业,农学、水利水电、化学、动物学是国家王牌专业。江苏省在985、211的数量上,全国排名靠前。无奈,扬州大学,只能委屈这儿了。

江西财经大学前身是江西省立商业学校,成立于1923年,是一所知名的财经类高等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实力雄厚。

江西财经大学最有名的金融学和会计学,未来考注册会计师,若是考不上上财等一流财经,报江西大学的财经是个不错的选择。江财的法律专业也不错。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211工程”名额肯定是给综合大学了,江财也因为某些原因错失了“211”头衔。

老一辈人经常会提起财经院校中的“老四所”,而这“老四所”就是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四大财经名校: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而今,曾经的“老四所”里面有3所都已经是“211工程”高校,唯独东北财经大学因为一些原因,遗憾未能进入。

如今,东财已经成为财政部,教育部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4个,要知道很多“211工程”大学在国家重点学科上都非常苍白,东财也是全国74所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高校之一,一切都足够的吸引人。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700多所(也有2000多所的说法,这是因为计算方法不同造成的),211工程学校仅占其中的6%,全国211大学的档次划分是怎样的?哪些211大学比较好考?

211实力和水平可分为8个档次

共2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985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被确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两校分别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因此将这2所学校定位为第一档次高校——“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共7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7所大学连同北大、清华都是1999年就被确定的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

除前面2个档次高校之外的副部级985工程大学

共23所(前面两个档次的9所高校都是副部级大学,加一起共32所)。所谓副部级大学,就是说他们的校长、书记等高层领导由中央组织部任命而非教育部任命的大学。一般学校介绍时说“中央直管”,就是副部级大学,也称副部级高等学校(简称“副部级高校”)、中央直管高校等。

非副部级(正厅级)985

共7所: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这7所大学虽然也都是985工程大学,但是它们却不是“副部级高校”,故列为第4档次高校。

共36所。“特色985”指的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211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除前面5个档次高校之外的部属211工程大学

共9所。部属高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在112所211工程大学中,有84所是部属高校;其中前文所述的5个档次75所高校均为部属高校,本文将剩下的9所部属211工程大学列为第6档次高校。

211工程大学中除后面第8档次5所高校外的非部属大学

共23所。在211工程大学有28所高校是省属而非部属的高校。由前文可知,与部属高校相比,这些院校是有差距的。本文将非国家照顾性质的非部属211工程大学列为第7档次高校。

国家照顾性质的211工程大学

共5所: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这5所高校是最后一批(第四批,2008年)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具有国家政策照顾性质。也就是说这5所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本来是达不到211工程大学水平的,但是考虑到高水平大学的合理布局,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至少要有1所211工程大学,就这样这5所大学才进入211工程大学之列。故此本文将这5所大学列为最后一个档次的211工程大学——第8档次高校。

全国最好考的211大学

近年来,师范类大学受国家的注重程度越来越高,但其实小伙伴们大都不会将师范类高校作为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挑选,所以一些刚过线的考生往往将方针瞄准师范类高校,这样上好高校的概率更大。

许多小伙伴认为西南大学在成都,其实西大在重庆。西大既有师范类布景、还有农业类和轻工业类布景,兼并强大后其实投档线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拉低,但实力应该是有增无减的。

在全国范围看,哈工程的知名度远没有哈工大大,但哈工程的许多专业学科是不逊哈工大的。尤其是船只与帆海工程方面学科,国家首屈一指。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征,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立异渠道”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11非985大学排名-211工程入选大学名单

  211非985大学排名的名单有哪些,如果你也想了解一下的话那就阅读下文吧,希望对考生们有帮助!

  211非985高校名单排名

  4中国矿大(徐州),

  5中国地大(武汉),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中国石油(华东),

  12西南大学,南京理工,

  13哈尔滨工程大学,

  1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11工程入选大学名单

  高考志愿填报的十个不要

  高考志愿填报,说简单非常简单,只须知道9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4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可要说难也比较难,要求考生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完美结合。

  那么,高考志愿如何才能填得好、报得巧呢?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十要十不要”

  要重视抓早,不要轻视赶晚

  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

  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

  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

  那应该怎样选择学校呢?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要量体裁衣,不要只追名校

  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可是,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平时成绩或高考考分较高,就放出豪言或暗自打算非某某名牌大学不上。

  如果说这仅仅是他学习上的追求目标,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依然如此,就不可取了。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做到恰如其分。

  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

  第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

  其核心是在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

  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专业的选择范围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点院校较少。

  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彻了再报,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

  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以选校为主,不要过于看重地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你也报什么。

  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

  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

  其他广大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

  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

  现在是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多,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事。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不论国家的、当地的,还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伪,只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就行;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关键在于既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

  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险搏高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他们大多愿意“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对这种填报志愿不留余地的做法,笔者并不认同。

  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调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

  反之,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来,不仅留有余地,降低了风险,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专业。

  要跟着招生章程走,不要跟着感觉走

  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

  去年浙江省有一位考生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由于他没有看招生章程,有关每门单科分数应及格的要求不知道,结果他总分达到录取要求,还超了1分,可是语文没及格,最后被退档了。

  如何跟着招生章程走呢?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指导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即指导性填报,如达不到高标准也应做到低要求,即把关性填报。

  要抓住关键,也不要忽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

  比如,有的考生及家长看招生计划时,很重视招多少人,却往往忽略了看学费多少,结果虽然被录取了,却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能上学;

  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把设置的密码忘了,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严重影响了志愿填报;

  有的人把学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把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的代码混淆了,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是高分不录。

  这些细小的事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211非985大学排名-211工程入选大学名单】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理便秘最好的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