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婴儿哄睡有什么窍门?

哄婴儿睡觉对于很多宝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哄睡了,几分钟后又醒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没效,就是一味的说睡了睡了,那么婴儿3分钟哄睡技巧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

1、让婴儿认识夜晚是睡觉的时候。很多父母无论何时,只要婴儿想要睡觉就会立即哄他入睡,导致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夜晚精神十足,无法入睡。因此,在白天时,婴儿若是犯困,可以让婴儿睡一会,一两个小时就好,不要让其睡下去,这样到了夜晚,父母就能够很快地哄婴儿入睡了。

2、很多父母应该有遇到过明明婴儿已经睡着了,可是一碰床就醒了过来地情况。大部分婴儿都会有这种情况,而3-6个月的婴儿尤为明显。这说明婴儿只是处于浅睡的状态,一风吹草动都能让婴儿醒过来。因此,父母要多抱着婴儿,延长放下婴儿的时间;在抱婴儿入睡时,可以哼唱睡眠曲,让他有安全感,能够更快入睡

3、父母要知道婴儿犯困的信号:揉眼睛、打哈欠、眼神呆滞、没有精神等,这样父母就可以抱起婴儿入睡,有时也可以轻轻刮刮婴儿的眉心至鼻梁,这样能够更快哄婴儿入睡。

如果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推着车走一走,宝宝竟然「秒睡」了!

为什么这些宝宝在颠簸的婴儿车里,反而睡得很快?

这样的哄睡方式是好是坏呢?

推车哄睡法,好用的真相

在推车摇摇晃晃像妈妈的子宫,会让宝宝安心放松

在移动的推车里,宝宝会感觉到狭小的空间,还有颠簸的感觉,这样会让宝宝感觉到和在妈妈子宫的感觉很相似,这都能让宝宝感觉到熟悉,所以宝宝就容易放松自己,加速进入到睡眠的状态。

在摇篮里,或者被抱着走动,宝宝都能很快安然入睡,原因都是如此。

推车里轻柔的前庭刺激,也让宝宝温和平静

缓慢运动对婴儿有镇静作用,快速运动将会增加婴儿的清醒或兴奋。所以,轻柔地摇一摇,会对前庭有一定的刺激,有助于舒缓压力。

宝宝在推车里躺着,只能听到推车的车轮会发出持续的嗡嗡声,单一的无趣、不间断的噪音,会有助于婴儿入睡。

这和利用白噪音来让宝宝安静和入睡,是一样的原理。

摇一摇哄睡,会有依赖性

经常用婴儿车推宝宝睡觉就是宝宝的“睡眠联想”,每次睡觉都要有推车或者或者摇篮来摇晃着入睡,不仅如此,在中间接觉时也要这样的环境,才能接觉。

同样,如果宝宝习惯被抱着、被奶睡、被抚摸等等哄睡法,在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宝宝都需要被同样的方法哄睡才能很好地接觉。

当他习惯被照顾着入睡(比如抱着、摇晃、喂奶、抚摸等),那么在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他会醒来,然后就需要有同样的照顾才能再次入睡。

睡眠结构周期分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两个睡眠期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两种循环往复,每夜通常有 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110分钟。

婴儿的睡眠时间更长,且周期比成人要短,也就是说一天中每隔1个半小时就要这样放到推车里入睡。对大人是一种折腾,对宝宝来说,不能好好的睡觉,对成长发育不利,甚至影响成年后的睡眠。

能只顾眼前哄睡,从婴儿期培养自主入睡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自主入睡,并不是要训练宝宝哭累了就睡,通过掌握宝宝的睡眠规律来培养就可以了。

宝宝本身是有能力学习入睡的,宝宝有属于自己的“睡眠信号”,比如:打哈欠、揉眼睛、吃手、双眼无神等等。

当发现宝宝有这些反应的时候,就要及时给宝宝提供安静的环境,拉上窗帘带他到卧室的床上,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明白:床是可以用来睡觉的地方。

不要错过这个信号,等到极度困倦,反而不好入睡。

2、入睡前可以有安静的入睡仪式

发现宝宝睡眠信号后,抱着宝宝到床上,换好纸尿裤,让宝宝躺下,轻轻地和宝宝说说话,

让宝宝知道是睡觉时间了。

大一点的宝宝,到了睡觉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让宝宝自己躺着或者坐着,告诉他该睡觉了,然后就不要调动宝宝的情绪了,不要让宝宝太兴奋,这样睡前半小时的冷静期帮助宝宝入睡后不会惊醒。

3、固定作息时间和环境

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和环境,会宝宝觉得有安全感,加速入睡。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记录睡眠的时间,发现宝宝睡眠规律。

到了睡眠时间,提前做好准备,让宝宝在熟悉的环境里,熟悉的睡眠仪式,会让宝宝很快入睡。

哄宝宝睡觉各大错误方法有哪些

  作为父母,你可能正被小宝贝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困扰着,而有关宝宝睡眠的各种各样的说法也让你越来越焦虑。下面就来帮父母们剖析以下几个哄宝宝睡觉的错误认识。

  1、“不管宝宝时间入睡,只要他睡眠的总量够了就可以。”

  睡眠时间充足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睡眠中,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多3倍。不过,宝宝的睡眠质量也很重要。入睡时间不同,深睡眠和浅睡眠所占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入睡越晚,浅睡眠所占的比例越多,深睡眠的比例越少。而深睡眠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是直接相关的,因为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深睡眠时期分泌的。而浅睡眠和宝宝记忆力的发育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尽量让你的“小夜猫子”早点入睡。

  2、“宝宝的睡眠时间没有达标,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

  实际上,虽然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他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但是宝宝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宝宝气质类型决定了他可能就是睡得少一些。

  原则上,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没有消化方面的问题、体重增长良好就可以。但是如果偏离得太多的话,比如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18个小时,而你的宝宝只睡到12个小时,这可能就需要咨询一下医生,进行一下宝宝生长发育方面的监测。

  3、“一定要让宝宝养成睡午觉的`好习惯。”

  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来说,他们白天精力很旺盛,玩和不断的活动能消耗他的精力,保证他夜间睡得很好。只要宝宝夜间睡眠时间充足,质量也很好,就能够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如果宝宝没有睡午觉的需求,父母也不必强求。

  4、“抱着睡会让宝宝有一种感,可以让他更快地入睡。”

  抱着睡确实可以让宝宝获得一种安全感,但也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等到宝宝大一点,我们想改变有时会很困难。这种依赖心理还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容易造成入睡困难。而且,当宝宝夜间醒来,父母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他很难再自己入睡。这对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和形成夜间深睡眠、浅睡眠的自然转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建议你从现在开始,慢慢让宝宝在婴儿床上睡觉,逐步培养独立入睡的能力。

  5、“宝宝一有动静,轻轻地拍拍他,可以帮他继续入睡。”

  宝宝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对小婴儿来说,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断交替的。深睡眠时,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除了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活动;浅睡眠时,宝宝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活动,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期的正常表现。

  所以,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运动,不要急着去拍他、抱他或者给他喂奶,先在床边观察一下,看宝宝是否能接着睡。否则,给予过多的干预,会人为地打断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等更多的表现,我们再去进行处理。

  6、“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

  宝宝偶尔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痊愈后,打鼾的症状就会消失。但如果宝宝长期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这时,在醒着的情况下,有些宝宝也会出现鼻堵、张口呼吸的现象。时间长了,对宝宝的脑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你的宝宝的确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最好带他到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一下。

  7、“孩子小时候,不必强调他的睡眠习惯,等入园前两三个月调整过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确立了。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了、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才想到去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宝宝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就有点难了。所以,最好在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睡眠习惯。

【哄宝宝睡觉各大错误方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睡什么枕头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