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华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吗?

  强强联手,培养创新拔尖型人才;联合开课,华中大教师走进高中课堂。9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华师一附中“一体化建设试验区”“达成班”授牌仪式及AI机器人实验室揭牌开班仪式举行。华师一附中校长周鹏程、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建辉参加活动。

  周鹏程在“达成班”授牌仪式上致辞。他表示,华师一附中长期以来致力于创新拔尖人才初期的培养,在促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有效衔接方面展开探索。华中大与华师一附中多年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化合作,依托“一体化建设试验区”“达成班”建设,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研究,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马建辉在致辞中表示,华师一附中是我国中学教育中的翘楚,为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一流大学,也需要一流中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华中大与华师一附中共同的目标。高质量的大学教育需要中学教育的有机衔接,“一体化建设试验区”是中学与大学携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他希望双方在合作中结出硕果、引领示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留下印记。

  “达成班”学生代表黄景灏、王希颜发言,表示将倍加勤勉、立志成才。

  周鹏程、马建辉为“达成班”授牌。

  在AI机器人实验室开班仪式上,学生与老师们一起观看了实验室筹备和建设视频,现场感受机器人的魅力。

  机械学院副院长张芬介绍了AI机器人实验室建设项目。

  周鹏程、马建辉为实验室揭牌,并为机械学院李娟、汪一苇颁发指导教师聘书。

  AI机器人实验室将围绕智能制造中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面向高中生开展科普教学,并提升学生设计-组装-编程机器人的实践能力;培养同学们对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的兴趣,为同学们厚植科技报国,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华师一附中副校长徐惠、张炳峰分别主持授牌仪式和开班仪式。华师一附中副校长宋涛,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环境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活动。

2022年4月25日上午,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红医学子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时代,用一腔热血和奋勇拼搏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青春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时值五四青年节前夕,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成长发展的关爱关心。时代造就青年,青年不负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坚定理想信念,踏实勤勉做事,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将爱国情怀和政治理论化为行动自觉,以扎实行动成才报国。牢记嘱托,重任在肩,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勇立时代潮头,争做人民先锋。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张可心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调研,与师生代表们进行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红医学子,我和身边的同学们在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们广大青年的深切希望以及有关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后,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教育工作的无比重视,以及关于思政课程方面的长远眼光,建设广大青年在人生道路上奋进的精神动力源头.....更领悟到了同中国人民大学一样流淌着红色血脉的我们,应当肩负起医者在这个特殊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请习近平总书记放心,我们新一代的红医青年定当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赓续红色基因,不负时代使命!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梅继鹏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去往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通过学习讲话内容,我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高校发展的高度重视。思政学习是如同流水般的学习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润洗心灵,明理启智,以时代为观照,自省自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学习;以我与国家命运相连,秉烛相守,共创未来。再想至我校建校九十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嘱托,“赓续红色基因,不负时代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当扎根实际立足大地,刻苦学习前辈革命精神,坚守红色基因血脉传承,勇于奏出时代最强音。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刘嘉锐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深有体会,我们应牢记党的教训,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服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最好的成绩!

——校学生会办公室 李雨湜

中国医科大学同中国人民大学一样,一个是从抗日烽火中走出来,一个是贯穿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都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我们新一代红医人一定要赓续红色基因,不负时代使命,发扬优秀光荣传统,打造更一流的医学院校。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殷期许。我们定会牢记党的教诲,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热情融入志愿活动,关注民生,紧跟时事,主动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 申明昕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身为青年学子,我们线上学习了此次讲话。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学好课本知识,拥有过硬的本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时代使命,牢记“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在红医摇篮的培养下,坚定信念,救死扶伤,实现革命的人道主义,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和使命担当。

——校学生会宣传部王欣雨

青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我们作为青年,更要明确我们的使命与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时刻保持清醒、秉持自律,坚定地信仰、传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回忆过去,我们也是红色的传承者,在党的关怀下成长,拥有鲜明的红色基因,知道我们是为人民而学,要把自身奉献给人民。展望未来,我们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重转化利用,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我们有责任,但更有信心将自己对祖国浓浓情感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校团委实践拓展部 艾方晴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寄语广大青年,引起了无数红医学子的共鸣,在中国医科大学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每一位红医学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思政课的教育和陪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让党放心,不负人民”,激励着广大红医学子,传承红色基因,为大众服务。

——校学生会学术实践部 周殊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了解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青年,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校学生会文体部 任昱曈

时代向前,青年向上,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猎猎党旗下,凝聚无数青年的信念与理想;伟大征程中,见证无数青年的奋斗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的赶考之路上,一代又一代青年从前辈手里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而如何能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的密码,就藏在“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的赤子情怀里,隐在“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担当奉献里。身为一名红医学子,我们更会牢记使命,不断创新突破,努力精进技术,成长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仁心医者;扎根于中华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校团委社团工作部 盖姝睿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青年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把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一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红医青年的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我们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校学生会志工部岳文瀚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习近平总书记的确是关切青年的,的确是爱护青年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到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并强调了几个重大问题: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做到“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我们也应该同最广大的人民站在一起,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要让我们的医疗服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一定要办好思政课,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办好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中国医科大学的红色基因,通过每一代教师对无数学生的思政教育,从一辈又一辈红医学子身上传承下来,我们要为党和国家的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信念是坚定的,是不可动摇的。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要推动医疗卫生理论的发展,需要每一位医学生在求知探索的道路上不畏万难,不为利诱,坚定的做好学术,为人类攻克一个个疑难杂症做出自己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无疑是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对于青年学生是有极大的鼓舞作用的。

——校团委组织部 马秦偲瑀

在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立德楼观摩了一节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参与了讨论,同时也是为我们全体大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身处有着红医基因的中国医科大学,作为医大的学子,看着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话,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教育的高瞻远瞩以及人才培养的先进看法,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一定要不负时代的期望,在国家,学校的共同培养下,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第一临床学院 李福杭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并提出了殷切希望。从中,我深切体会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青年学生成长的关心和厚爱。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和学生干部应明确成长的目标和方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在时代洪流中肩负历史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成为能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志高远,扬理想之帆,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成为业有所长、可堪大任的国家栋梁。同时,作为一名医科院校的学生党员和团学骨干,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推进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结合专业特长和自身所长,在服务同学成长成才方面想办法,谋出路,让广大青年同学树立坚定理想信念,让大有可为真正大有作为,在“后疫情”时代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贡献属于红医学子的青春力量。

——第二临床学院 杨大同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当今时代世界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为我们开启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作为未来的医学接班人,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庚续红色基因,用心体会中国精神,感应时代脉搏,融汇至努力成为仁心医者的追求之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当好新时代医学的主力军。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我们应时刻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动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脚踏实地做事,培养从严从实的精神品质,律己修身,苦学实干;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来,我们青年大学生理应肩负起时代重任,为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贡献出一份力量。

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后,我深有感触: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行,肩负民族复兴和传承红色基因重任的一代。说到“红色”,不难联想到我校,作为一路跟随共产党而来的,并不断成长的医学院校,红色精神、红医精神,这一直都是我们每个医大人深深印刻于内心的精神信仰。作为新时代青年,更作为新时代的红医人,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汲取他人的智慧并融合成自己的智慧。同时自觉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以祖国医疗事业为己任,赓续红色传统,为实现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事业而不断前进。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后,我进一步增强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红医学子,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更当珍惜好每一堂思政课,在课堂上、在实践中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我们更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于4月25日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强调了要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在学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讲话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关注和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的关心。我辈青年生长在新时代下,理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勇担重任,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一名中国医科大学的医学生,我们要跟着党的脚步前进,遵照主席的指导,结合我校的历史文化内涵,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继续发扬红医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观看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视频以后,感受颇深,我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关怀与殷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句话都深受启发,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信心,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期盼“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之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唯有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之中方能不负青春,吾辈青年当自强,吾辈青年应肩负时代之重任,应有时代之担当。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让我们的青春年华在奉献与价值中熠熠生辉,这便是吾辈之青年,便是吾辈之中华儿女。

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调研。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青年致以了诚挚的问候和殷切的希望。经过此次会议的学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而作为中国医科大学唯一一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仍坚持办学的学校,拥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的学生应当以校训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为座右铭,做到情系人民,服务人民,成为一个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仁心医者。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和同学们共上一堂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思政课,并参与讨论,史论结合、指导现实。其中,向我们传递了: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一名红医学子,我们要以“情系人民,服务人民,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仁心医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勤学乐学、立德修身,丰富自己的医学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医学技术。用青春奋斗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用事实来证明“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将红医精神进行到底!

——公共卫生学院 杨昱来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转眼间五四风雷已经激荡了百余年。

值此特殊疫情防控期间,广大红医青年与全校教职工共克时艰,认真配合完成核酸检测、线上学习、网格化管理等安排,凝聚青年力量,我们定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做一个矢志前行的逐梦人,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传承红医精神,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后,对广大青年寄予了深切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殷期待使我深受启发和鼓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生逢其时,更应担其重任。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新时代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青年一代手中。作为一名红医学子,我们应弘扬红医精神,坚定红色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广大青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的动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一名红医学子,我们定会以青春之我,担当时代之责,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健康管理学院 刘晓其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身在中国医科大学的我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也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告诉我们,要努力提高政治觉悟,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光明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这与我们的红衣精神不谋而合,我校也具有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我们一定要把这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赓续红医精神,做一名合格的红医人。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绝于耳,希望我们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励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一定牢记在心,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本领,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红医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进,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中英联合学院 贾博奥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向全国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深切的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几点令人感触颇深: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所以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外国优秀名校后面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发展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道路。我校也应当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创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而不断钻研。

大学教育始终坚持的应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优良作风学风。这与我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在情怀目标上高度一致,校训先“修身”而后国训“平天下”,也树立了每一个红医学子的精神风貌。

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要落实在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自觉追求。回想两年前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场接力跑,他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而现在我们这些红医青年也将努力跑出更好的成绩,为时代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基础医学院 贾思睿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经过这一节“思政大课”,我们学习到了中国青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提升个人能力,把对祖国的热爱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成为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生命科学院 刘婷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让党放心,不负人民。鼓励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而作为红医摇篮中的学子,我也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也将不负希望,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不断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努力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积极投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

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身为青年,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全体红医学子定会做到坚定不移、一心向党,不负时代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永远站在最前线,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共鸣!

发布时间: 17:29:06来源:荆楚网

  近日,据媒体透露,华中科技大学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由学校决定将本科转为专科。“专升本”我们都理解,它是我国一些大学专科生弥补自身学历不够的有效途径,但是华科对这批本科生的“本转专”,让不少人始料不及且大惑不解,花费千辛万苦考上了名校,却走了一个反常的“逆行”路线,这是图什么呢?

  对于这种处理结果的意图,该校的官方解释是:“试行本科转专科制度,是一种学业救济制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给濒临退学的学生一条出路。”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和热议。反对者和质疑者认为这是对专科生的教学歧视,应当停止这种做法,但更多的舆论声音却表示完全赞成此做法,他们认为在目前学籍管理制度之下,学业救济制度的建立非常有必要,否则高校现行的不合格学生淘汰机制将面临落实上的更大阻力,“严出”的培养模式难以真正实施。

  我国现行的招生和培养政策规定,高校在校生如果在大三时因学业不合格而退学,日后想要重新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就必须重新并加入高考队伍、填报志愿,待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被全日制高校再次录取。华中科技大学于去年7月通过了《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这项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为濒临退学的学生另辟了一条出路,使这一群体不至于直接被退学而拿不到任何文凭。

  从本意上看,“本转专”是给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一条自我救赎的途径和保留将来继续考研深造的机会,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客观上对大部分被退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精神和颜面上的打击,推行起来势必会遇到不小的阻力。有的家长会因不甘心而找上门来向学校领导求情,社会舆论也质疑大学是不是剥夺了一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正当权利。

  就严把教学质量关这个原则性问题来说,大学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然要淘汰不合格的在校学生。但是,真当学生被淘汰时,却又会招来社会舆论的质疑和学生家庭的阻拦,这的确是一件两难的事情。平心而论,我国大学目前的淘汰率是非常低的,这次华中科大“本转专”的学生只有18人,而该校本科生则为7000多人,哪怕就是这不及千分之三的极低淘汰率,也成为了社会的一大舆论热点。由此看来,要想建立畅通的大学退出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困难要克服。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大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这是国家的明文规定,不容置疑必须全面落实,因此健全不合格在校大学生的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解除制约大学建立严出培养模式的羁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必须坚定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和高校培养模式的创新。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还存在唯分数评价的缺陷,高校自主招生规模非常有限,多元评价体系亟待真正建立;另一方面,高校要破除重重阻力,多建立转学、淘汰等退出机制,设置好各层次的惩戒办法,坚守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考新生如愿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同时让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学生顺利走出校门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面哪些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