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筏板封边钢筋规范?

钢筋安装的常见问题及误区

钢筋工程作为框架结构中承受荷载的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工程施工过程中,却经常会因为工人素质不足或者水平因素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因此,应着重对钢筋安装的常见问题以及注意事项加以控制。

一、钢筋安装常见问题及防范

1. 套筒钢筋加工质量差及连接外露丝头过长。

套筒作为目前梁柱筋连接的常用方式,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关质量。钢筋在套丝前应将钢筋原材料端部用无齿锯切平,丝头长度应不少于对应钢筋套筒长度的一半,且钢筋丝头的加工长度必须为正公差。钢筋在套筒中央位置应相互顶紧,这是减少接头残余变形的最有效的措施。安装接头时用管钳扳手拧紧,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但外露螺纹不超过2P只是防止丝头没有完全拧入套筒的辅助性检查手段。

2.柱筋电渣压力焊轴线偏移,焊包不匀

电渣压力焊时,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上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焊渣。规范规定:接头处弯折角不得大于3°;接头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大于2mm;钢筋与电极接触处无烧伤缺陷。为防止焊接过程中导致的轴线偏移,应着重从以下措施加以控制:矫正钢筋的端部;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避免过大的顶压力;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而焊包不匀则是因为钢筋端面不平整,填装的焊剂不均匀以及电渣过程时间不够长导致的。作为施工人员,正式焊接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只要精心施焊,电渣压力焊接头完全可以达到规范要求。

3.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此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导致。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

4. 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基础承台、地梁施工过程中,因为设计或施工需要以及其他原因,往往会在梁部位设置施工缝。在施工缝位置常会出现钢筋锚固长度不够,预留钢筋过程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变形,甚至会出现漏筋现象。在浇筑混凝土时,如果钢筋绑扎不牢,造成位置移动,也会造成保护层过大或不足的问题。为避免出现此种情况,在施工缝处的钢筋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翻样、下料,并把钢筋的位置固定好,防止钢筋跑位。 5.框架梁、柱支座范围内箍筋架设不到位钢筋绑扎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主梁中箍筋在主次梁交叉位置断开,而只在次梁两侧附加三根附加箍筋;在框架柱与框架梁交叉部位箍筋绑扎根数达不到规范及设计要求。作为主要抗剪和抗扭作用的箍筋,其在框架梁中的布置不能减少,绑扎过程中应加强交底。而框架柱与框架梁交叉部位,因为此处两个方向的主框梁和柱筋相交,使得此支座处的钢筋根数和种类繁多。工人在绑扎时往往只套几个箍筋,而且腰筋、箍筋和主筋的位置不能得到保证。在绑扎此部位时,为防箍筋间距不均匀,可以采取焊接笼子的方式,然后将各钢筋的依次从相应位置处穿过笼子,梁绑扎完毕后,整体沉入支座内。

6. 受力钢筋端部锚固不正确

框梁负筋在端部应从边框梁上部锚入梁中,工程施工中常会出现由于钢筋长度不足而导致梁锚筋不能锚入边框梁中,或者是与边框梁的位置错误,梁筋放置在边框梁下面。或者两个方向的边框梁在支座内互相锚固的方式不正确。

二、钢筋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1.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板类墙类及柱类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对同一 连接区段的定义:

(1)绑扎搭接:1.3倍搭接长度;

(2)机械连接: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

(3) 焊接连接: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4)焊接连接:45d(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受弯构件中的焊接连接)

2.垫块。垫块主要起钢筋保护层的作用,防止潮湿的气体和水渗入混凝土中腐蚀钢筋,影响结构的安全。垫块经常是工程施工中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

3.箍筋弯钩的角度以及拉钩的绑扎方向。箍筋在绑扎时为了方便施工,经常会将135°的弯钩调直为90°,但绑扎完毕后并未将弯钩弯回。拉钩在加工厂加工时一端为135°,一端为90°,现场绑扎时必须将135°和90°弯钩错开布置。

4.梁与梁相交处标高不得高于板面标高。

工人往往对钢筋中的箍筋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梁柱只是受力主筋承受主要的荷载,而认为箍筋只是起构造作用或者次要作用,从而出现了很多弊病,甚至引起一些质量事故。箍筋主要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钢筋,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箍筋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1. 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当配有环形箍筋的构件受压时,混凝土的侧向扩张受到箍筋的限制,箍筋因此而产生了环向拉应力,其反作用力使被箍筋约束的核心部分的混 凝土受到均匀的径向压应力作用。核心部分混凝土由一维受压状态变为三维受压状态。因此,这部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以提高。这种效应随箍筋拉应力的提高而增大,直至箍筋达到屈服点时混凝土才被压坏。 2. 提高结构的延性

好的结构应是强度、刚度和变形能力俱佳的统一体。我国以“层间弹塑性变位角”的大小作为评估结构变形的一个指标。箍筋的配置率是影响弹塑性变位角允许值的重要因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当柱子全高的箍筋构造采用本规范的上限值时,可提高20%。

3. 提高构件的抗剪能力

不配箍筋的混凝土构件,当所承受弯矩和剪力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条临界裂缝。在这条裂缝的上方靠近支座处,形成了一个上小下大的“基本拱体”,拱体下部混凝土的抗剪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当配上箍筋后,箍筋把被裂缝分割的拱形混凝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充分发挥了下部混凝土的潜力,共同把剪力传到支座上。此外,由于箍筋限制了斜裂缝的宽度,提高了斜裂缝两侧骨料的咬合作用。箍筋和纵筋形成的骨架对混凝土起了“围箍”作用。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构件的抗剪能力。 4. 提高构件的抗扭能力

对于受扭构件来讲,由于受扭而产生与构件周边呈45°的螺旋形拉力,这就要求用与构件轴线呈45°的螺旋钢筋来承受,但在实际中很难实现这种配筋,而多采用由纵筋和箍筋组成的钢筋网,来共同承受其扭力;另一方面,当扭矩大的时候,角上的混凝土容易脱落。试验表明,可以采用较小的箍筋间距离来防止角上混凝土的脱落。由此可见,箍筋可以提高构件的抗扭能力。

1.不准踩踏板筋,尤其是板面负筋。

2.安装电线管、暖卫管及其他管线和设施时,不得随意切断和移动钢筋。钢筋安装结束,各项缺失整改完毕后,方可提请进行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

1.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暗柱柱边?(在水平方向暗柱长度远大于lae时)

答: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暗柱不是柱,它是剪力墙的竖向加强带;暗柱与墙等厚,其刚度与墙一致。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剪力墙遇暗柱是收边而不是锚固。

2.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钢筋内侧还是外侧,现实中大多数工地都是伸入暗柱主筋外侧,我觉得这样不妥,但图集上没有详细规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

答: 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钢筋内侧时,需要向内弯折,这样做会形成钢筋笼“颈缩”,因此,水平钢筋走暗柱主筋外侧即可。剪力墙尽端不存在水平钢筋的支座,只存在“收边”问题。请参看03G101勘误:

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3.《03G101-1图集》第17页的第(5)条规定:洞口上下左右每边都设置补强钢筋;但第

(4)条只在上下设置、而不在左右设置?

03G101-1的洞口规则与构造仅适用于剪力墙上(含墙身、墙梁与墙柱)开洞,如果在框架梁或非框架梁上开洞,其构造方式就有所不同了。梁与墙梁的主要受力机理不同,梁的主要功能是承受竖向荷载,连梁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剪力墙承受横向地震荷载;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梁的(受剪)强度而设,连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连梁的刚度而设。所以,当设置在连梁中部且直径不大于1/3梁高的圆洞切断了连梁的箍筋时,并不会使连梁的受剪强度减弱到不安全的程度,但却会影响连梁的刚度。所以,第(4)条规定仅需在洞口上下设置“补强钢筋”(严格的说法应是“补刚钢筋”)。

4. 当框架柱的上层钢筋直径小于下层钢筋直径时(柱截面不变),能否采用将下 层钢筋在楼板板厚范围内弯折收头,而上层钢筋重新插筋的方式施工?若可以,上 层钢筋的插入长度应为多少?

答:可以,上层钢筋的插入长度应大于1.5la,但是如此施工过于浪费。一般,此情况宜采用上下层钢筋连接的做法,搭接、机械连接或对焊均可。

● 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

《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① 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 laE )

②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 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④ 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⑤ 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这样的吗?⑥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是这样的吗?

■ 答柱问题(1): 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

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现在简单答复如下:

①⑤ 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 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 柱问题(2): 我们在施工中经常遇到柱主筋 大变小的问题。试问:当柱子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候有什么限制条件,例:25mm碰焊14mm的钢筋的能不能?

■ 答柱问题(2): 25mm碰焊14mm,直径相差过大受力时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如果施工规范对大小直径钢筋对焊无限制规定的话,建议直径相差不要超过两级(25与20或18与

● 柱问题(3): 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是否设置箍筋?箍筋如何设置?不需加密? 此箍筋起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明确标示,就没有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表出,则施工人员如何执行?现在的情况是各人有各的做法,例如,有的人设置两根箍筋,有的人只设置一根箍筋。

■ 答柱问题(3): 要设不少于两道箍筋,但不需要加密。箍筋的作用是保持柱纵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

● 柱问题(4): 柱上端“非连接区”?

《G101图集》规定,柱的下部,即在楼板梁的上方有一个“非连接区”(是个箍筋加密区),纵筋的接头只能在“非连接区”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进行。然而,图集没有规定在柱的上部有没有“非连接区”?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或者在柱梁的交叉部位允许不允许纵筋连接?

事实上,有的施工人员在上述的柱上部区域进行了钢筋接头。这样,他在柱中部有一个钢筋接头,在柱上部又有一个钢筋接头,违背了“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的规定。(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不过,上述规范的用语是“不宜”,并没有强制规定。因此,请教一下上述柱纵筋的接头问题如何解释?如何执行?其中有什么理论根据?

■ 答柱问题(4): 提问者可能是指00G101,03G101-1中从下层柱的上部到上层柱的下部形成的非连接区是连续的。规范对此规定是“不宜”,未做强制规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规定偏严,对保证质量有好处。如果难以做到,结构设计师可以对此规定进行变更。规范用语“不宜”,反映了中国人的辨证思维。对于执行与否,结构设计师有抉择权利。该规定多出于概念设计考虑,未见其理论根据的文章发表。

● 柱问题(5):前在03G101第45页中(非抗震KZ箍筋构造非抗震QZ.LZ纵向钢筋构造 )中注7:当为复合箍筋时,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可仅在四根梁端的最高梁底

至最低梁顶范围周边设置矩形封闭箍筋,那么请问陈教授,

1、该条能否用于第36页(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中。或者说用于四级抗震的节点处。因为我注意到构造规定中非抗震与四级抗震处理基本上一样的。

2、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能否用于边(端)柱与梁相交处。

1、该条不适用于(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抗震结构要求所有复合箍筋要贯通柱梁节点,而且要按照加密间距设置。

2、只有边柱有悬挑梁时才会形成四边有梁的情况,该节点构造要求适用于该情况。

● 柱问题(6):有的施工单位把柱子的接头只考虑底部的区域满足要求 而上部却不考虑,施工单位 认为是受压的,所以他们认为 他们采取的闪光对焊上部接头 他们就不考虑了?这样做法对吗?

■ 答柱问题(6): 框架柱是偏压构件,受弯矩、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其受弯时的反弯点一般在柱中稍向上的位置,抗震时柱两端都要加密箍筋以保证实现“强剪弱弯”,因此,连接位置不考虑避开柱上端是错误的。

● 综合问题(1):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 答综合问题(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 综合问题(2): 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

■ 答综合问题(2): 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

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综合问题(3): 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

■ 答综合问题(3): 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尽量做到目前的样子。

● 综合问题(4):在“GB”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 答综合问题(4):请注意规范用语“不应小于”的意义。大学教科书中是“=”概念,而工程规范和规程是“≥”的概念,因此,可以伸至支座中心位置。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正常情况下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当为抗震设计时,通常板不作为耗能构件,因而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分配,仍然按非抗震设计,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亦受压;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便其伸入支座长度为5d,通常也是安全的。执行规范规定时,应特别注意“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 综合问题(5):有梁式筏板基础问题:

① 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是这样的吗?

② 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下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然后是基础梁的纵筋,最后才是基础梁的下部纵筋) 当我们进行基础梁的强度计算时,应该采用这个“缩减后的有效高度”进行计算。您说对吗?然而,有的设计院并不是这样,甚至连基础梁的箍筋高度还是采用梁高减两倍的保护层来计算的,这显然会造成箍筋“高度太大”。

③ 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是否应为: ⅰ“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ⅱ“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ⅲ 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这样的看法对吗?

■ 答综合问题(5):

1、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

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

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

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 综合问题(6): 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 答综合问题(6): 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等等。

● 综合问题(7):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顶层及附近部位搭接。请问陈教授这原理是不是柱与梁是刚节点?那么是不是顶层主梁与柱钢筋连接要这样做,顶层联系梁钢筋与柱钢筋连接是不是可以不这样做的, 只要保证锚固长度就可以了?

■ 答综合问题(7): 抗震结构柱与梁的连接节点为刚性连接。问题的后半部不好答复,因所提“主梁”与“联系梁” 是否为框架梁还缺少若干判别条件。顶层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必须采用该节点构造,但顶层非框架梁通常不与框架柱连接,所以与该构造无关;遇特殊

情况顶层非框架梁的一端与柱相连(另一端以梁为支座)时,由于未形成框架(因而不是框架梁),所以满足锚固条件即可。

● 综合问题(8):有的施工单位和监理都对关于筏片基础的基础梁是否要锚固如果锚固 那 又怎样计算,还有板是否要弯勾?如果弯勾,那采取什么标准?

■ 答综合问题(8):

1、筏形基础的基础梁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框架柱的支座,因此,基础主梁(直接支承框架柱的基础梁)的钢筋(纵筋与箍筋)应在节点区连续布置;基础次梁(以基础梁为支座的基础梁)的钢筋应锚固在基础主梁中(可参考框架梁的锚固方式,但上下钢筋受力性质相反)。

2、筏形基础板尽端钢筋弯钩直段≥12d,当板的上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时,要采用拉筋将板封边。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一、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

(1)下料时,施工人员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并制作,而钢筋工在绑扎时,由于主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梯段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2)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钢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正、补救。

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建议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这样,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二、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1)基础构造柱钢筋上标高标志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标志点有下降现象;(2)条形基础厚度不足,实测混凝土条基断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

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同时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减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垫块的厚度。对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使垫块厚度偏差、垫块间距、垫块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三、吊筋制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吊筋水平锚固长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长度未达到次梁宽度加100mm,弯起角度不准确;(2)吊筋未正确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侧宽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钢筋制作绑扎不接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四、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1)钢筋顺直度羞;变形现象存在,漏绑钢筋或锚固长度不足;(2)混凝土小构件成型基且出现裂纹;(3)混凝土接槎粗糙、不密实。

此部位钢筋往往是预留钢筋(一部分为混凝土浇筑前绑扎),由于施工或保护措施不到血,造成钢筋变形现象严重,且钢筋修整不到垃,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均匀;混凝土浇筑时接槎部位清理不干净,不注意混凝土成品养护;再加上施工、监理单位可能对小构件钢筋疏于管理,检查不到位、不细致。

五、现浇梁在支座内箍筋加设不到位

(1)现浇粱在支座范围内仅加设一个箍筋或没有箍筋;(2)现浇梁作法不正确,遇圈梁处穿过支座与圈梁主筋绑扎搭接,未按要求锚固到支座内。

2.原因 (1)有部分设计单位在结构说明中注明:现浇梁在支座范围内加设两根箍筋,有的设计单位未注明,施工人员未认真阅读图纸;(2)项目部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不全面、不细致,对有特殊要求的内容未加明确。

六、挑梁弯起钢筋不符合要求

弯起钢筋起角度不准确。弯起角一般为45°,当梁高大于800mm时,角度宜取60°;(2)弯终点位置不正确,按规范要求,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 50mm;(3)水平段锚固长度不足;(4)附加斜筋(鸭筋)放置位置不准确。

(1)技术交底不认真、不细致,施工人员对规范理解不透;(2)质检人员对钢筋细部作法检查不到位。

就结构来说,悬挑构件的施工非常重要,技术、质检、监理部门应该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以免施工失误,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钢筋绑扎常见的质量缺陷

1.保护层垫块厚度不正确,垫块数量不足。 2.板面、梁底、墙底、柱底不清洁未冲洗干净。 3.板筋型号、规格与图纸不符。 4.板筋间距与分布与图纸不符。 5.板筋锚固长度不规范。

6.梁、墙侧的起步钢筋与梁、墙的间距过大。 7.板负筋长度与图纸不符, 8.板负筋弯钩过长或过短。

9.马镫高度与形状、尺寸不规范,绑扎不牢,间距过大 10.绑扎点漏绑、脱扣太多,绑扎不正确。

11.板筋搭接长度不够、搭接位置不正确,搭接绑扎不规范。 二.梁

12.梁侧、梁底的保护层垫块厚度不正确、数量不足。 13.梁钢筋锚固长度不够

14.梁钢筋搭接长度不够,搭接绑扎、焊接接头不规范。 15.梁腰筋的搭接、锚固不规范。 16.梁侧的抗扭筋错按腰筋绑扎。

17.梁钢筋在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与图纸不符。 18.箍筋在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与图纸不符。 19.梁箍筋尺寸与梁截面尺寸不符。

20.梁箍筋的弯钩与图纸设计的抗震等级不符。 21.梁钢筋的搭接位置、搭接率不符规范要求。

22.梁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间距和柱侧起步点不正确。

23.箍筋与主筋的绑扎漏绑、脱扣太多,箍筋变形、开口未错开等。 24.主次梁钢筋的放置位置颠倒。

25.梁腰筋或主筋的拉钩与撑筋数量不足、尺寸不准等。 三.墙

26.保护层垫块厚度不规范、绑扎不到位、数量与分布不标准。 27.绑扎节点漏绑、脱扣太多。

28.墙筋数量、间距、规格、型号等与设计不符

29.墙筋的拉钩与撑筋尺寸不准、数量与布置不正确。 30.墙筋的搭接位置、长度、搭接率不合规范要求 31.剪力墙暗柱暗梁的主筋、箍筋与图纸不符。 32.墙水平筋、竖筋与暗柱暗梁的锚固不正确。 33.水平筋、竖筋每段的长度过长或过短。 四.柱

34.柱筋、柱箍筋在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与图纸不符 35.柱筋的搭接位置、长度、搭接率与规范不符 36.箍筋的加密不规范。 37.箍筋的开口位置未错开

38.板上冒出钢筋长度不够,偏位等。

39.电渣压力焊或其他焊接接头弯曲、错位,焊缝有损伤。 40.梁筋与柱筋的布置出错。 41.梁柱节点的箍筋偏位或漏缺。 五.其他

42.预留洞口侧边未按规范或设计布置加强筋。 43.分隔墙或砌体墙下未置加强筋。 44.因预埋件而割断钢筋。

钢筋绑扎分项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错误

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文件基本都是平法制图,执行《03G101》、《04G101》图集,图纸标注较以前简洁。我站在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施工单位在钢筋绑扎施工方面常常产生一些原则性的错误,现将常见问题汇总如下:

1、梁柱节点为抗震核心区,这部分的箍筋需做抗震加密,施工单位往往因为工序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箍筋漏设,或者箍筋间距偏大;

2、连续框架梁负加筋在中柱支座两边常对称布设,长度应按较长净跨取值,检查中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往往错误地按左右两跨各自的净跨长度分别取值绑扎;

3、个别施工单位对03G101图集中“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概念不清,导致产生漏设钢筋的重大质量隐患。03G101图集中明确规定连续框架梁在中柱支座部位如果梁负加筋数量、规格不发生变化钢筋对称布设时,钢筋数量、规格就只在一端标注;而在边柱部位钢筋的规格、数量只在原位标注;如连续框架梁在边柱支座部位带悬挑梁的话,支座内侧梁负加筋通常与挑梁负筋相同。

4、挑梁根部漏设抗剪钢筋或抗剪钢筋弯起点位置不准确,抗剪钢筋弯起点位置应设在距挑梁根部50㎜处,还常发现部分工地抗剪斜钢筋锚在受压区的平直段长度不足20d的情况;

5、屋盖结构梁柱节点部位不按03G101图集要求做抗震锚固;

6、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内漏设暗梁,或者框架梁的4根角筋未在短肢墙内拉通;

7、在资料检查中还经常发现部分施工单位的工程资料与工程实际不相符合,例如在柱钢筋加工分项检验批验收记录中“钢筋弯起点位置”应属未发生项,但部分工地的资料中该项居然填写了检查数据;个别工程上甚至出现不同检验批内实测数据相同的情况。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比较难处理的是节点处钢筋安装位置。在这方面施工图一般没有详细交代,由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处理。 框架节点的上、下、左、右、前、后几个方向都有钢筋交错布置,给混凝土浇筑带来很大困难}或把某些钢筋挤到一边去,保护层尺寸保证不了;或造成粱主筋隆起,影响楼面平整;受力钢筋位置如果改变了,还会使承载能力降低,这些现象都是不允许的。对节点钢筋的绑扎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基础。

(2)仔细分析节点中粱、柱构件内各种钢筋的受力状态,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关键。

(3)对一个节点的某一位置来说,分清各种钢筋受力的主次关系,突出主要受力钢筋,保证它的位置准确}伺时,对于这一位置上受力次要钢筋,要采取适当的避让措施;最后安排箍筋,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技巧。

(4)一个节点的钢筋试配完成以后,还要认真做好复核:一看受力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二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否适当;三看钢筋之间的间隙会不会太小;四看钢筋骨架是否绑扎牢固。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并为类似节点提供放样的经验。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保证。

现以矩形框架柱三种典型节点为例来说明节点钢筋绑扎要点。 1.中柱节点

矩形柱截面面面积一般较大,纵、横梁通过柱中心,其截面面积较小,柱的竖向纵筋对粱的水平纵筋互相影响不大,只要处理好梁纵横配筋即可。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施工、监理人员对施工图理解不一致

问题:近年来,随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修订、国家相关标准图集的升级,施工图纸在表达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同时也给施工、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对施工图理解不一致主要表现为:①施工图本身既约定了做法大样又选用了相应的标准图集而大样做法与图集做法不一致;②施工单位从成本控制角度方虑,更多的偏向有利于节约材料方面理解施工图,此种理解可能理由不是很充分。

解决方法:出现第一种情况时,往往施工、监理人员各持已见很难形成统一意见,要不就是施工单位作出让步以求工程顺利开展而在其内心并不一定认可监理人员的理解。遇到此类情况,本人认为监理工程师不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施工单位而应以监理工作联系单的方式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作出决定,同时在有设计人员参加的图纸会审时请设计人员明确出现图纸大样与图集大样不一致时,取谁优先是事先预防的一种好办法。出现第二种情况的时候较多,也难一一阐述,我仅将本人近期遇到的一种情况明作简述。某工程设计为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人员在剪力墙端部及转角处设置了长度相对放长的暗柱,此时就出现了暗柱与剪力墙关系理解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暗柱相当长、主筋粗,施工单位就将剪力墙水平筋伸入暗柱主筋内侧达到锚固长度后切断(如图一),而本人理解为剪力墙水平筋应从暗柱主筋外侧伸到对侧并加弯钩(如图二)。最终正确的理解是通过设计人员确认,以本人的理解为准。

二、梁柱节点区域的核芯箍漏设、漏绑扎及钢筋净距不足

问题:框架和柜架----剪力墙结构应是具有较大延性的“延性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节点、强锚固;同时地*震灾害调查表明,框架节点破坏主要是由于节点核芯区箍筋数量不足,在剪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出现 裂缝,箍筋屈服甚至被拉断,柱的纵向钢筋被压曲引起的。同此,为防止节点核芯区发生剪切破坏,必须保证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强度和配置足够数量的箍筋。近年来,随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的执行,设计人员对上述要求引起了足够重视,而作为施工质量主要保证者的施工、监理人员,也是相当重视。尽管如此,由于建筑业均为使用农民工手工绑扎安装钢筋工程,梁柱节点区域的核芯箍设置与绑孔的施工质量普遍不够理想,操作的困难使得核芯箍(尤其是多肢箍的内箍)漏设和核芯箍漏绑扎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梁柱节点内由于有多条框架梁与柱相交、梁纵筋穿过柱内数量较多,钢筋净距几乎为零。

解决方法:监理工程师要解决此问题应以事前控制为主要手段。首先在工程开工初期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弄清梁柱节点主要配筋情况和各种钢筋间的关系,做到期心中有数。其次要求施工单位在对操作人员交底时将核心箍和钢筋净距的重要性讲清楚并讲明操作要点。再次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正确操作顺序是先将柱核心箍放置绑所到位,再将纵横框架梁主筋交叉穿入柱内确保足够的钢筋净距。最后是在钢筋工程检查验收时将其列为必然的重点之一,逐一检查进行检查,发现有此类问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这样既保证柱核心箍设置正确、绑扎到位,又确保钢筋有足够的净距让混凝土充分握裹住钢筋,使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密实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满足抗震要求。

三、梁柱截面有效尺寸不足

问题:梁柱钢筋绑扎完成后,测量其主筋到主筋的有效尺寸不能达到要求。

从构件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方式W=bh2/6中可以看出,梁柱截面有效尺寸对其抵抗弯矩能力的影响相当大,造成梁柱截面有效尺寸不足的原因主要有:①箍筋加工尺寸偏小,梁柱主筋绑好后主筋有效截面尺寸不足;②钢筋绑扎不到位;③设计时梁柱等宽,梁纵筋位于柱主筋内侧,而使梁截面宽度不足。

解决方法:监理工程师控制梁柱截面有效尺寸应做到:①箍筋加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其加工样单进行审查,核对其放样尺寸是否有误;同时在箍筋加工过程中加强抽查频率,防止操作人员不按样单加工或加工尺寸不满足要求;②工程进行初次梁柱钢筋绑扎时,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执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在绑扎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务必使操作人员养成将主筋绑扎到位的良好习惯;③对于梁柱设计等宽,则优先应控制了柱箍筋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可要求施工单位在梁主筋间设置钢筋内撑的方法以减少对梁断面的影响范围。

四、各种构造钢筋错设、漏设

问题:腰筋、拉筋、洞口加强筋、吊筋、附加箍筋等构造钢筋,设计通常在设计总说明中加以说明或要求按相应图集施工,施工单位往往不够重视,错设、漏设的现象时有发生。

解决方法:首先在工程开工初期监理工程师应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弄清构造钢筋的设计要求及图集要求,做到期心中有数。其次是经常提醒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注意构造钢筋的设置。再次是钢筋绑扎过程中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发现构造钢筋错设、漏设现象及时纠正。最后是在钢筋工程检查验收时必须将构造钢筋的纳入重点检查范围之一,发现构造钢筋错设、漏设现象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现场监理工程师往往不重视对钢筋加工过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钢筋现场安装完成后,对钢筋加工的质量进行验收,这种做法往往出现由于钢筋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不但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影响进度,对工期非常不利。因此作为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深入钢筋加工现场了解钢筋加工质量,并注意检查以下内容:

1、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I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末端作135°弯钩时,II级和III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箍筋加工质量的控制 1)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除了注意检查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外,尚用注意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3)当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时,应严格控制冷拉率,对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H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特别关注,并要求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三种方式。本文仅谈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钢筋电弧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连接和直螺纹连接的质量控制:

(一)钢筋焊接连接质量控制

1)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作业上岗证。

2)正式焊接作业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以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焊接。 3)焊接接头位置设置应注意:

A、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1、线路接头过多及接头处理不当是突出原因。有些线路过长,在电工操作时会有一些接头产生,对接头的打线、绝缘及防潮处理不好,就会发生断路、短路等现象。预防技巧:线路尽量减少接头。如果必须接线,配电线路要打好接头,做好绝缘及防潮,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涮锡”或使用接线端子;电视天线的同轴电缆接线最好使用分置器或接线盒,电话线路与电视线路做法差不多。

2、做隐蔽处理的线路没有套管。套管是为保护隐蔽的线路不被破坏,如果在该套管时不套或使用不适当的套管,施工当中或今后使用时不能避免线路的损伤,会为您留下隐患。预防技巧:墙壁的隐蔽线路使用PVC硬质线管,注意与线号配套;尽量减少地面走线。万一要在地面走线,考虑到今后会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施工当中会受影响,所以最好使用水煤气管内套PVC管再安线,而且要固定好,不让它移动。

3、做好的线路受到后续施工的破坏。常见的主要有:墙壁线路被电锤打断、铺装地板时气钉枪打穿了PVC线管或护套线。预防技巧:在做好的隐蔽线路做上标记,避免被下道工序施工人员无意中破坏。

4、配电线路不考虑不同规格的电线有不同的额定电流,“小马拉大车”造成线路本身长期超负荷工作。配电线路电线的选用要注意它的额定电流。

5、各种不同的线路走同一线管。如把电视天线、电话线和配电线穿入同一套管,使电视、电话的接收受到干扰。电视天线线路、电话线路分别走套管。

6、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接头、使用合适的线管,都是线路施工时应该注意的。水暖系列:常见问题有水管漏水、洗面盆和洗菜池返异味、浴缸花洒水流小、卫生洁具使用不便,等等。

1、管道排列合理,铺设牢固,横平竖直,开关、阀门安装平整,使用灵活、方便。

2、隐蔽工程,先要验收后再封闭,一方面你知道做了多少,另一方面知道是怎样做的。例如开槽后槽内做没有做防水。做试压后(要求打到8个压) 有无渗漏,出水是否通畅,水表运转是否正常。给水管道及附件连接严不严密,这些隐蔽工程,不能出问题,出了问题,维修都困难。因此正规公司对这一块特别重视,他们往往有专门的水电施工队伍负责安装。有专门设备检测。一些小公司和装修队没有试压设备,往往以通自来水来代替,质量难以保障,水管应选用优质产品如金德、皮尔萨。

3、厨房,卫生间要做防水,要做24小时闭水实验,不渗漏的可以不做。重新铺砖或安装洁具破坏了防水的要重做。淋浴区做到1.8米高。

4、卫生间的地面应该向地漏倾斜,使水能自己流入地漏,不积水。

5、洗脸池、洗菜池等冷热水接头应安装在下方,左热右冷。

6、浴缸排水口应对准下水管口,并留检修孔,不贴墙地砖时下部重点水。 水电安装基础知识有?

1、施工前一定要有电气(强电、弱电)、给排水设计施工图。

2、严禁将导线无任何保护地直接敷设在墙内、地坪内、地板下或天棚上。

3、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信号的线路严禁穿在同一穿线管内。

4、灯具的安装应在油漆完成后进行。在砖混结构上安装灯具,严禁使用木楔,应用吊钩、螺栓或膨胀螺栓等。固定灯具的螺栓(或螺钉)不应少于2个。灯具不得安装在可燃构件上。

5、灯和电气设备的开关务必安装在“相线”上(即控制相线),否则开关掉后,灯关及电气设备上仍带电,易引起触电事件。

6、用电系统有两种保护方式: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我国目前一般采取的是接地保护方式。注意,同一系统中,严禁同时采取两种保护方式,否则会造成安全事故。

7、禁止在床头使用移动开关。如果灯具是使用螺口灯头,则螺口灯头的中心簧舌应接控制相线。

8、各线路接口处应光滑、连板连接应牢固。电源进线盒接口盒部位应加保护圈(锁紧螺母)保护。

9、为了将来导线的更新和维护,埋在墙、地下或天棚的穿线管,其转弯处弯头的弧度(即冷弯半径)应是穿线管直径的5~10倍。

2.1、给排水、消防、喷淋管预留孔洞预留

2.1.1、给排水预留孔洞的尺寸为:管径在50及以下者其预留孔洞为100,管径在65~100的预留孔洞尺寸为:150,管径在150的预留孔洞尺寸为250。地下室外围剪力墙穿墙套管、地下室顶板穿楼板套管、屋面穿楼板套管及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均采用钢性防水套管或柔性防水套管;地下室人防隔离区穿墙套管应做密闭处理。

2.1.2、必须保证其主要管洞位置准确,控制其垂直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地漏安装的洞口尺寸对侧面墙的15cm左右。

给排水管道如果施工质量不好,会出现管道渗漏水、管道固定不牢固、管道堵塞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用户投诉的重点问题。

2.2.1、管道渗漏水控制措施

①管道安装之前要认真核对图纸上的管道坡度与建筑物的最大沉降是否有矛盾,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提出;

②管道坡度应均匀,不得出现倒坡,房屋出口管道坡度应适当增大;

③对于入户埋地的管道以及支座严禁铺设在未经处理的软土上;

④穿过楼板、墙壁、基础、屋面的管道,均应加装套管进行保护,在套管内不得有管道接口。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层和防水帽,管道和套管之间的间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塞;

⑤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其中心高度距离操作地面为1m,允许偏差±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在暗敷立管上的检查口应安装检查门;

⑥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2.2.2、管道固定控制措施

①管道需复测管道地沟,支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装的标高、坡度和坡向。支架间距是否符合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考虑放空和管道运行的工艺需要。

②严格控制卫生器具、给排水管道配件的安装标高以及固定件与墙体的距离、固定间距、固定高度等尺寸。

③管卡安装,同室的多根立管管卡标高应一致,短管的长度大于200cm以及在转角、水表、水龙头管道末端的l00mm处必须设管卡固定,管卡应安装牢固,不得用木楔塞填,也不得用砂浆补洞。

④明设的各种支架不得半明半暗。支架应机械开孔,不准使用电焊扩孔或气焊割孔。支架安装前应刷二道防锈漆和面漆。

⑤消防水管进入消防水箱应“横平竖直”,不得倾斜进入,进箱的短管长度大于500mm或双管进入的应有支架固定。⑥民用高层建筑给排水立管的固定支架可以暗埋于楼层的地坪中,一般每层设一个,但是必须经过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置层次、数量、使用材料、规格,并在竣工图纸上标明。

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及时填写各种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并经签证记录,埋地铺设的管道,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及时回填,这些施工技术资料均应整理存档。

2.3、管道以及卫生器具的检验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料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l0min,压力降时不应小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有渗漏。对卫生设施应作不小于24h的盛水试验。

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材料员、质检员协同监理工程师,首先检查货物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并进行外观检查,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

金属线槽内导线总截面(包括保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20%(控制、信号等小于50%),线槽垂直、倾斜敷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移动。金属管端应加护口,导线接头处应设在箱、盒处,PE线应采用黄绿相间导线,多芯线应搪锡,线鼻子应与线径配套。电缆、封闭式母线及金属线槽等穿过防火墙、竖井楼板等处时应采用防火隔板及防火材料隔离。镀锌电缆桥架必须有不少于两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全长应有不少于可与接地干线相连的长度,常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沿桥架外侧全长敷设。普通电缆终端可采用绑扎处理,主要电缆除绑扎外,应加电缆头套。电缆在桥架内的填充率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小于50%),电缆垂直敷设时,上端及每隔1.5~2m处应固定,水平敷设时,首、尾、转弯及每隔5~10m处应固定,在首、尾、转弯及每隔50m处加标志牌,电缆桥架转弯处应选择与电缆弯曲半径相适应的配件。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要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应首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重视施工图纸的设计与审核

施工图设计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具体的安装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施工现场状况、使用需求及厂家提供的相关设备、材料参数等基础资料,组织水电专业进行施工方案和图纸设计。施工图设计要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施工方案要合理,与相关设备和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要协调一致,按要求保质、保量、及时交付施工图。

4.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实际是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使施工人员完全按照设计人员的意图进行施工,详细了解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结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技术安全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发生技术错误和操作错误,确保工程质量。

4.3、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设备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因为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是无法通过安装施工的过程来纠正或弥补的。因此,设备材料的选型和采购是把好安装工程质量的第一关口。管材进场时,施工人员应配合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做好抽样检验,其产品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对进场管材应认真进行验收、复试,不合格产品不准进场,不得使用。

4.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装施工方案;审查土建施工是否已满足了安装工程的需求;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审查施工进场设备、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严格审查供货厂方提供的质量文件,主要包括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审查开工报告。

4.5、做好竣工验收、资料归档和结算工作

当工程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应首先组织自查、自评工作,然后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军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或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正式验收。 1 PVC是国家禁止用作水管的材料了,千万不要用了。建议使用铜管 或PPR管。 2 暗槽:也就是把所有的线路都藏在墙体里面,这些需要把墙体上开出槽来放线路的套管,费用较贵。

3 明线:也就是把线穿在套管里面,藏在吊顶里或是地砖下面。费用相对便宜

4 水路设计首先要想好与水有关的所有设备,比如:净水器、热水器、厨宝、马桶和洗手盆等,它们的位置、安装方式以及是否需要热水。

5 卫生间除了留给洗手盆、马桶、洗衣机等出水口外,最好还接一个出来,以后接水拖地等很方便。

6 洗衣机地漏最好别用深水封地漏,因为下水太慢,不能满足洗衣机需要。 7 强弱电线不能在同一管道内,会有干扰。

(十四)电路的设计一定要详细考虑可能性、可行性、可用性之后再确定。谁也不愿意在新家的墙上地上满拉电线。电路设计同时还应该注意其灵活性,有时候也不能太“周全”了。死抗着总结出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则:在电器插头比较集中的位置考虑将来接一个插线板,效果往往要好于设置满墙的插座;

(十五)卧室顶灯可以考虑双控(床边和进门处);

(十六)客厅顶灯根据生活需要可以考虑装分控开关(进门厅和回主卧室门处); (十七)注意观察电话插座、网线插座内有无模块; (十八)环绕的音响线应该在电路改造时就应埋好。 (十九)注意强弱电线不能在同一管道内,会有干扰;

(二十)客厅、厨房、卫生间如果铺砖,一些位置可以适当考虑不用开槽布线; (二十一)插座离地面一般为30CM,不应低于20CM,开关一般距地140CM; (二十二)排风扇开关、电话插座应装在马桶附近,而不是进卫生间门的墙边;

(二十三)浴霸应考虑装在靠近淋浴房或浴缸的位置,而不是装在卫生间的中心位置; (二十四)阳台、走廊、衣帽间可以考虑预留插座;

(二十五)带有镜子和衣帽钩的空间,要考虑镜面附近的照明;

(二十六)客厅、主卧、卫生间应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和方便性考虑预设电话线; (二十七)一根管里最多八条线,而且每条管空隙不能低于40%。

(二十八)暗盒如何收费一定要事先说好,这是水电路改造最隐蔽、最黑暗的利润点。一个暗盒市场上也就

一、两块钱,而装修队往往收取十几元钱,一般家装需要暗盒的数量少也得有

五、六十个。所以,同学们为此白扔好几百块钱是很正常的事。死抗着今天把它拉出来大白于天下,目的只有一个,大家记住五个字:使劲往下砍!;

(二十九)插座的位置很重要,常有插座正好位于床头柜后边,造成柜子不能靠墙的情况发生。让插座尽可能的把边一般不会出错,但如果你把插座的位置留得不当不正,就有可能与后期的家具摆放或者电器安装发生冲突,同学们切记; (三十)有些厨房的插座还是带开关的方便,以避免例如日后电饭锅插头要时常拔来拔去的不方便。

(三十一)电视后面没必要设置太多插座,最好是以后连一个插线板放在电视机侧面。 (三十二)电工规范中,要求埋暗管必须用PVC管和变头。

(三十三)电路改造有必要根据家电使用情况考虑进行线路增容;

(三十四)应该与工人明确沟通意图,设计思路。并在墙上弹线绘实际电路改造路线 饰品安装。

水电安装施工员?本人略知一二,这不是一段话能讲清楚的。

首先,要对水电安装的材料有所了解,比如给水管道,材质,施工工艺,当然这些一般都是图纸上设计好的,你照着做就行了。

其次,材料价格表,应该是预算知识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计划、采购时,知道材料价格,你才可以估算分部分项工程的造价。

第三,设计图上没有的部分,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往往有可以节省材料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做到少浪费,降低材料损耗率。

第四,安装材料,可以从预算表中定额分析出来,掌握了预算表的构成,可以很轻松地计划材料,甚至准确地计划出辅材。

第五,人工费调差。安装人工费作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2000定额是以人工费作为取费基价,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工费调差是不一样的。

1 建筑水电安装前的质量控制

1.1严格进行施工组织 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查工作,这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重视对设计图纸的自审、会审,对线路复杂和或交叉口多的部位进行重点审查。施工人员位应该重点注意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及对工程质量的预控能力,从施工方案编制的深度、广度入手,严格确保工程质量,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材料和设备质量的好坏,是水电安装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必须从源头上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首先要求进场的原材料和设备应是正规厂家的产品,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技术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产品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清退,一律不得使用,确保产品质量,从源头把好质量关。

1.3加强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要和技术人员事先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要把工程要求、应注意的问题和为工制订方案、技术措施等各个方面,向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作详细的交底,使其明确各自施工任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对管道交叉多的房间,例如卫生间、厨房等先按设计图做出样板,进行样板施工,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尽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2 水电安装与施工的技术管理

2.1水电安装在施工阶段,要认真执行工序交接检验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做好各种施工试验和隐蔽验收工作,采用国家标准的项目质量验收,增加施工过程的检测次数和全面性,将抽查变为全面的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班组整改。

2.2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建筑电气安装应做好接地装置及接地引线、防雷装置引下线等工作。作为质量控制点应重点检查: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为双面焊接,焊接处是否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现象;避雷带上的焊接处不得刷防锈漆;不得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引下点的设置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水电安装与土建协调配合。土建工程是水电安装施工的前提,土建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电的安装和施工,两者的协调配合,是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水电技术和施工人员应认真对图纸进行审核,若有不协调和矛盾的地方,要请土建设计人员予以解决。施工开始后,定时与土建人员碰头开会,协调土建与水电的施工协调问题,使两者在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等方面相一致,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水电功能的正常使用。

2.3电气配管工程质量控制 首先在现浇硷结构施工中,配管安装与土建钢筋绑扎应同步施工,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钢管连接时,焊接部位应按规范严格控制。阻燃型塑料管两管对接应平齐,套管应使用配套产品,其套管两端或两管接头处不允许用黑胶布缠绕,配管必须经隐蔽检验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要求水电安装单位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

2.4 灯具、箱、盘安装质量控制 配电箱的金属框架一定要接地或者接零。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采用裸编织铜线连接,并有标识。配电箱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箱内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内壁应有不小于m8的专用接地螺栓,接地保护线应按规定选择导线截面,应按规定选择接地螺栓和螺母,压接时应加弹簧垫、平光垫,紧固牢靠。

2.5水卫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管径≤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丝扣)连接,管螺纹根部要有2扣~3扣的外露螺纹,连接时缠麻抹铅油,自来水给水管主管道应用pe衬塑管,用液态聚四氟乙烯或ab胶,防止渗漏。室内给水用ppr管热熔连接。当镀锌钢管公称直径>100mm时,应采用法兰或卡箍式专用管件连接,要使两法兰与管道中心垂直,压紧密封垫片。在管道安装中要注意管道的坡度、变径、返身等作法,要防止出现倒坡,防止出现气阻或水阻。地下埋设管道时要试验水压,安装完毕要进行夯实方可,安装伸缩器及固定支架的位置应合理。高层建筑中排水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管道安装完毕后也要作水压试验,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卫生器具与管道连接要严密,冲洗管与大便器连接紧密,做到高低水箱安装不渗漏。

3 施工阶段的监理控制

3.1熟悉图纸:对图中有疑问的地方或图中存在问题,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会上以书面形式提出,力求在会上解决。

3.2收集本专业相关的规范和图集,以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

3.3审查电气安装单位的资质,从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有关部门颁发的企业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电气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相应助工以上的技术职称,从事电气安装人员应持证上岗。

3.4电气安装工程的材料、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规定,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质保证书(注明日期、批量并盖有质检部门公章),电气设备应具有铭牌(厂名、地址、出厂日期)和安全认证,有关资料齐全。

3.5材料、设备在安装前,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尤其是导线、电缆、动力箱、照明箱、开关、插座、灯具、各种电线管等材料。

3.6根据工程内容和进展情况,编制相应的监理细则。若在施工中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各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记录好监理日志。

3.7在施工阶段中,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根据工程要求建立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的建立要注意对细节部分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采用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手段进行控制。

3.8在设备、材料、管件、配件等安装完毕隐蔽前,施工单位在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合格后,填写报验单,经监理验收合格签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在有高压试验、接地电阻检测、电工工程主要测试项目(如用户终端电平等)以及特殊隐蔽工程的,如:直埋电缆铺砂、盖保护板(或红砖)、回填土等重要工序监理人员应进行抽检与旁站;所有电气连接节点均应紧密可靠,紧固件、防松件齐全。在给排水方面,重点检查预留洞口位置和尺寸。督促水电安装单位做好给水试压、排水灌水试验工作,并作好记录,完善相关的监理资料。

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组成部分 , 国家有关规范及各地方管理部门均有明确规定 , 然而许多的工程中总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水电安装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建筑企业忽视对水电安装工程质量的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因此 , 只有从图纸审核、施工组织、过程控制、物资采购施工过程及工程质量等各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 吊顶内管线排列质量预控

1.1 吊顶内管线排列的施工现状 在目前的安装施工中,由于安装专业队伍较多,每个专业队都有一套自己的专业施工图,其他专业管线设备布置情况无从而知,施工中往往是每个队伍都按图施工却又无法按图施工,因为施工图中对管线只标明大概位置和标高(例如:安装高度贴梁,靠柱或是配合装修确定等词语)。各个专业管线设备从图纸转换到现实空间时,会有交叉重叠现象出现。一个施工队先施工,后面的只有迁就前者,造成管道空间的无序排列,不仅不美观,而且会增大管线设备的放置空间,缩小建筑使用空间。同时,给今后管线维护带来一定困难。经过工程实践,利用下述方法可以达到设计和施工有机结合,使吊顶内各管线综合布置合理、美观。

1.2 利用重叠图发现矛盾 在预埋工程开始前,针对每个区域,先找出一层建筑电子版施工图,作为底图。找出每层相应的水、电、风等管线电子版本图。对于同一层的图纸,选出各专业可能造成矛盾的主要管线(一般管道DN50以上,桥架100mm以上)将其复制拷贝到底图相同位置,注意在底图上将各种管线线形和颜色区分开。将桥架,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自动喷淋管道,风管,空调水管各管线重叠到一张图的不同图层上,这样,各种管线在同一位置是否有矛盾冲突就一目了然。对于单层面积比较大的综合性建筑,应将同一层各区域管线重叠在总建筑平面图上。

1.3 利用断面图分析问题 查出本层的楼层标高和管线集中处梁标高,标识在重叠后的“综合管线图”相应的位置,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仔细研究图纸,对于管线密集,交叉重叠过多的区域,将该区域的建筑结构尺寸查出,绘制“管线综合布置断面图”。在该建筑空间内,根据吊顶高度限制、管井空间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空间及维护空间等一系列因素。由各专业互相配合进一步做出合理的管线布置调整方案。经过工程实践,一般管线排列原则是电缆桥架怕水在最上层,各种有压管在中间层,风管要开风口、雨污水管要放坡,还有一旦渗漏会污染腐蚀其他管线最好放在下层,同时,遵循“小管让大管”“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的原则。为了节约排列空间,减少支架过多造成新的交叉重叠,同一类管道,桥架根据排好的管道、桥架位置做综合支架和托架。

根据分析调整后得出的“管线综合布置断面图”进行细化,将管道问相互尺寸标识清楚,同时在综合管线平面图上进行相应调整,经设计确认后和技术交底一起下发各施工班组开始按顺序实施。同时,由于这些管线的调整布置在预埋阶段就进行控制,对于既有明敷又有暗埋要求的管线系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将需要预埋在结构内的管线调整到后期安装的设备管线附近,有效地避免了后期安装设备管线时才进行布局调整,并与前期预埋管线不符造成新的质量问题和返工。

2 建筑电气预埋电管定位质量预控

现在建筑电气管线预埋一般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内和砖墙内。这样,在建筑使用空间内比较美观。在施工中,常规做法是根据水电施工图上砖墙的位置将电管居于墙中定位,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预埋电管露出墙外。但是,同时有个新的问题出现,主体施工阶段管线预埋时,砖墙还没有砌筑。待砖墙砌筑完成后,一定要接个弯管才能将管线引到墙面。因为有弯管会给下道工序穿线造成一定困难。水电图毕竟不是建筑施工图,水电设计人员设计时用的建筑施工底图和正式的建筑施工图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可能直接导致预埋管定位错误,造成质量问题。经过工程实践,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1 建筑与水电图比对 在熟悉水电施工图的基础上,参考建筑施工图,将外墙、分户墙、户内隔墙的厚度标在水电施工图上,并且核对砖墙的位置是居梁中还是靠梁边。然后,比较水电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砖墙位置是否一致,门、窗等预留孔洞位置是否一致。

2.2 调整偏差 根据比对的结果,以建筑施工图砖墙位置为准调整水电施工图中偏差,因为,建筑施工图是土建施工墙体的依据,水电安装图虽然是以建筑施工图为底图绘制,但往往因为建筑墙体及门、窗、孔洞布局的小调整,不能及时在水电安装图中反映而形成偏差。

2.3 定位时要考虑的因素 经过以上比对和调整,对于以后砌筑的墙体位置和厚度有了清楚的认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管线定位,这时,不但要考虑到自身电管的定位准确度和施工质量,也要考虑到不能影响墙体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要考虑到砖墙厚度对电管线预埋定位的影响。如:对于较薄的砖墙两面都有电管接下,两根管应在砖墙纵向错开一定距离,避免墙体切槽时将墙体切穿,影响墙体质量。

2.4 电管定位的一般原则 一般情况下从梁进入墙体的电管,其电管外边缘距离砖墙面1cm—2cm,这就可以直接将梁内电管接入墙体,由于电管埋入墙体深度有限,不会对墙体结构造成太大影响。同时电管距离墙面也有一定距离,通过补槽后不会对抹灰面施工质量形成太大影响。成排进入墙体的管线之间一定要有2 cm以上的距离,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渗入到电管之间的缝隙,不会影响到结构安全

1、吊顶内管线排列质量预控

1.1吊顶内管线排列的施工现状在目前的安装施工中,由于安装专业队伍较多,每个专业队都有一套自己的专业施工图,其他专业管线设备布置情况无从而知,施工中往往是每个队伍都按图施工却又无法按图施工,因为施工图中对管线只标明大概位置和标高(例如:安装高度贴梁,靠柱或是配合装修确定等词语)。各个专业管线设备从图纸转换到现实空间时,会有交叉重叠现象出现。一个施工队先施工,后面的只有迁就前者,造成管道空间的无序排列,不仅不美观,而且会增大管线设备的放置空间,缩小建筑使用空间。同时,给今后管线维护带来一定困难。经过工程实践,利用下述方法可以达到设计和施工有机结合,使吊顶内各管线综合布置合理、美观。

1.2利用重叠图发现矛盾在预埋工程开始前,针对每个区域,先找出一层建筑电子版施工图,作为底图。找出每层相应的水、电、风等管线电子版本图。对于同一层的图纸,选出各专业可能造成矛盾的主要管线(一般管道DN50以上,桥架100mm以上)将其复制拷贝到底图相同位置,注意在底图上将各种管线线形和颜色区分开。将桥架,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自动喷淋管道,风管,空调水管各管线重叠到一张图的不同图层上,这样,各种管线在同一位置是否有矛盾冲突就一目了然。对于单层面积比较大的综合性建筑,应将同一层各区域管线重叠在总建筑平面图上。

1.3利用断面图分析问题查出本层的楼层标高和管线集中处梁标高,标识在重叠后的“综合管线图”相应的位置,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仔细研究图纸,对于管线密集,交叉重叠过多的区域,将该区域的建筑结构尺寸查出,绘制“管线综合布置断面图”。在该建筑空间内,根据吊顶高度限制、管井空间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空间及维护空间等一系列因素。由各专业互相配合进一步做出合理的管线布置调整方案。经过工程实践,一般管线排列原则是电缆桥架怕水在最上层,各种有压管在中间层,风管要开风口、雨污水管要放坡,还有一旦渗漏会污染腐蚀其他管线最好放在下层,同时,遵循“小管让大管”“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的原则。为了节约排列空间,减少支架过多造成新的交叉重叠,同一类管道,桥架根据排好的管道、桥架位置做综合支架和托架。

1.4审核确定根据分析调整后得出的“管线综合布置断面图”进行细化,将管道问相互尺寸标识清楚,同时在综合管线平面图上进行相应调整,经设计确认后和技术交底一起下发各施工班组开始按顺序实施。同时,由于这些管线的调整布置在预埋阶段就进行控制,对于既有明敷又有暗埋要求的管线系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将需要预埋在结构内的管线调整到后期安装的设备管线附近,有效地避免了后期安装设备管线时才进行布局调整,并与前期预埋管线不符造成新的质量问题和返工。

2、建筑电气预埋电管定位质量预控

现在建筑电气管线预埋一般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内和砖墙内。这样,在建筑使用空间内比较美观。在施工中,常规做法是根据水电施工图上砖墙的位置将电管居于墙中定位,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预埋电管露出墙外。但是,同时有个新的问题出现,主体施工阶段管线预埋时,砖墙还没有砌筑。待砖墙砌筑完成后,一定要接个弯管才能将管线引到墙面。因为有弯管会给下道工序穿线造成一定困难。水电图毕竟不是建筑施工图,水电设计人员设计时用的建筑施工底图和正式的建筑施工图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可能直接导致预埋管定位错误,造成质量问题。经过工程实践,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1建筑与水电图比对在熟悉水电施工图的基础上,参考建筑施工图,将外墙、分户墙、户内隔墙的厚度标在水电施工图上,并且核对砖墙的位置是居梁中还是靠梁边。然后,比较水电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砖墙位置是否一致,门、窗等预留孔洞位置是否一致。

2.2调整偏差根据比对的结果,以建筑施工图砖墙位置为准调整水电施工图中偏差,因为,建筑施工图是土建施工墙体的依据,水电安装图虽然是以建筑施工图为底图绘制,但往往因为建筑墙体及门、窗、孔洞布局的小调整,不能及时在水电安装图中反映而形成偏差。

2.3定位时要考虑的因素经过以上比对和调整,对于以后砌筑的墙体位置和厚度有了清楚的认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管线定位,这时,不但要考虑到自身电管的定位准确度和施工质量,也要考虑到不能影响墙体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要考虑到砖墙厚度对电管线预埋定位的影响。如:对于较薄的砖墙两面都有电管接下,两根管应在砖墙纵向错开一定距离,避免墙体切槽时将墙体切穿,影响墙体质量。

2.4电管定位的一般原则一般情况下从梁进入墙体的电管,其电管外边缘距离砖墙面1cm—2cm,这就可以直接将梁内电管接入墙体,由于电管埋入墙体深度有限,不会对墙体结构造成太大影响。同时电管距离墙面也有一定距离,通过补槽后不会对抹灰面施工质量形成太大影响。成排进入墙体的管线之间一定要有2cm以上的距离,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渗入到电管之间的缝隙,不会影响到结构安全。

塑钢推拉窗为什么会掉下来?

有少数客户会碰到塑钢推拉窗扇掉下来的恐怖现象,那么塑钢推拉窗扇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分析其原因有两种

一、如果是刚装好没多长时间窗户扇就掉下来的话,很有可能是塑钢推拉窗扇制作的时候,上下搭接量太小,导致窗扇和轨道脱离

二、如果是安装塑钢推拉窗几年之后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塑钢推拉窗的窗框中间部分下沉所致,塑钢推拉窗上端与窗框上轨道脱离

一、如果是塑钢推拉窗扇制作的时候高度不够,只能重做

二、如果是窗框中间部分下沉,可以用木头块把窗框垫起来 塑钢推拉窗推起来很费力气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业主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塑钢推拉窗安装后不久(几个月到一年),就出现推拉窗推拉起来非常费力气。出现这种现象,一般都是购买选购推拉窗的滑轮时,一时图价格便宜,购买了国产的铁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去买进口的尼龙轮,推荐使用德国优耐特滑轮。 内开内倒窗在内倒时打开角度太小

有次去给客户维修,客户说他家的内开内倒窗内倒时角度太小,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原来是包木窗套的师傅没有给内倒窗合页留出足够的间隙,导致内倒角度太小,处理办法是重做窗套,或者让师傅用刀子去掉一部分木套线,给内倒窗合页留出足够的开启空间即可。 怎样才能把推拉纱窗端下来?

有的客户想清晰塑钢窗的推拉纱窗,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把它端下来。方法是这样的:两手抓住纱窗两边用力网上顶的同时往外拉(真材实料的纱窗料是很有韧性的,放心不会坏的),让纱窗的底部先从轨道里出来. 塑钢窗扇、断桥窗扇关不上,怎么办?

有些窗扇在刚装完毕之后,开关自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通常是几个月或者是一年之后,会出现关不上的状况,这需要专业的师傅上门给您调试,卸下玻璃,用木头垫块把窗玻璃定位到合适的位置,以此调整窗扇的高度和锁点刚好吻合,这样就可以开启自如了. 中空玻璃里面进了水气、雾气,怎么办?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都是中空玻璃,不是真空玻璃,偶尔会有极少数玻璃出现进水汽的现象,解决办法只能是重新更换玻璃. 窗台漏水怎么办?

窗台漏水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防水胶是不是都完好,如果不完好有漏水的状况就必须把防水胶补严实,其次就要看是不是楼上渗水,还有一种状况窗台本身外高内低,那么就要请泥工师傅重抹窗台,抹成内高外低的窗台

因业主把该工程的门窗分项分包给门窗安装单位,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土建单位、安装单位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来保证工程质量、进度,使该项目顺利进行。特制定“单位工程塑钢门窗安装交底”,请土建、安装单位遵照执行。

一、安装单位需提供给监理:

1.单位资质、施工现场负责人名单及通讯方法; 2.材料质保资料:

(1)根据与业主签订合同中确定的型材、金属衬板及增强型钢,要提供质保书及样品实样。

(2)玻璃品种应在产品合格证、中空玻璃应有检测报告。

(3)门、窗产品要有出厂合格证。

(4)门窗框、扇进场要进行报验,待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

在安装门、窗框前,需复核预留的门、窗洞口尺寸,弹出安装门窗的水平、垂直控制线,并应向安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三、门窗安装技术要求:

1.安装时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С

2.固定片的厚度应≥1.5mm、宽度≥15mm,其材质应采用Q235-A冷轧钢板,其表面应进行镀锌处理。

3.组合窗及连窗门的拚樘料应采用与其内腔紧密吻合的增强型钢作为内衬,型钢两端应比拚樘料长出动10~15㎜。

4.安装组合窗时,双窗框应与拚樘料卡接,并用紧固件双向拧紧,其间距≤600。 5.窗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应采用发泡剂填塞。

6.塑钢门窗在安装过程中、交叉施工时及工程验收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污染及损坏。

安装门窗框结束后(可以部分),安装单位应请土建施工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

土建施工单位在粉内外窗套时,首先要进行复核门窗框的垂直、水平度,特别要注意窗的下框是否变形,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粉内外窗套的粉刷。待水泥砂浆硬化后,在其外侧应采用嵌缝膏进行密封处理。

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

本资料为筏板基础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共7页。 资料概况: 对于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连续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前,不得拆除梁侧模在混凝土上面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存放重物、及其他易造成冲击荷载等。在混凝土内水化热释放初期,应充分利用混凝土自行养护性和草袋的密闭性,使混凝土表面温度缓慢降温,尽量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施工注意保湿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抗渗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28天。 …… 目录: 一、模板 二、后浇带钢筋绑扎 三、后浇带砼施工 四、后浇带混凝

筏板基础识图:5分钟弄清平板式和梁板式筏板基础!  如果说一栋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一定是基础,要说基础中应用最广泛的,那一定是筏板基础了,之前的文章提过筏板基础主要用于结构形式比较灵活、结构层高比较高的剪力墙结构中。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对于筏板基础来讲,一共分为哪几种筏板。 一种是平板式的,一种是梁板式的。对于梁板式来说,根据我们梁和板的位置关系,又分为低板位、中板位和高板位。 那么板位要如何区分呢? 梁底和板底平齐,称作低板位; 板在梁的中间,称作中板位; 梁顶和板顶平齐,称作高板位。 对于平板式来讲,无所谓谁高

内容简介 某筏板基础梁构造示意图   共1张图纸。  

  • 民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小区4#楼及地下车库 本工程为一商住楼,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地下1层,地上26层,其中主楼地下室为核六常六级人防,其余为车库,地上1~3层为商业和社区门诊,4~26层为住宅。 基础形式:筏板基础;桩基-承台;  车库顶板梁配筋图  建筑立面图  二层梁配筋图  五~二十五层板配筋图  裙楼二~三层板配筋图  基础施工图2  载体夯扩桩  女儿墙详图  墙体4层转角飘

【简介】: 广联达筏板基础 ,

【广联达】钢筋培训—筏板基础(共50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 1.筏板基础中钢筋类型 2.梁板式筏板基础构造类型 3.筏板变截面构造 4.筏板基础封边钢筋  广联达筏形基础筏板变截面构造  广联达筏形基础筏板基础钢筋现场图  广联达筏形基础无变截面筏板基础  

内容简介 某筏板基础梁构造示意节点构造图,共1个节点  

内容简介 某高层梁筏板基础结构图(带人防)   图纸包括:基础结构平面、基础梁配筋图、基础详图,人防口部大样及地下室墙体配筋图。     2 3 4 

 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时,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在现代建筑中广泛采用,特别是筏板能和桩基础结合使用,在高层建筑中也有很好的适用性。 当筏板厚度较大,达到或接近1m时,就会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联系起来,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过程中的工艺要求、混凝土的水化热、施工裂缝,再加上基础施工本身的难题,大型筏板基础施工会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 ————质量通病———— (一)

内容简介 1.基础筏板钢筋安装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完→底板钢筋位置线弹线→积水坑钢筋绑扎→板下层横向钢筋放置→同时放置同向板、梁及门洞梁钢筋→纵向钢筋放置、同时放置同向板、梁及门洞梁钢筋、绑扎→放置底板垫块→放置马凳→板上层纵向钢筋放置→横向钢筋放置、绑扎→绑扎墙、柱插筋并临时固定→放置外墙垫块→验收。   2.操作工艺   1)绑扎前,应弹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经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绑扎。集水坑钢筋绑扎时要认真核对钢筋图纸尺寸,并应分层次有序绑扎。   2)底板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后间距500㎜梅花形布置砼垫块,间距1m布置马凳筋(高度提前计算准确,加工后进行检查),

  1:用CAD(PL画线命令闭合后在点Li命令)查询出异形筏板的周长L与面积S总。演示一下 2: S(962)总—周长(152)L*(钢筋保护层)0.04=实有钢筋面积S2。 0.04是保护层厚度,见图纸说明。 此外说明一下有基础梁的筏板,应把基础梁在筏板中占的面积(钢筋量)去掉,(筏板钢筋与基础梁同方向的不设,只设穿过梁的筏板筋)看三维图。  3:根据筏板钢筋上下双层双向@200, 1/0.2=5M*2层*2双层=20M(每平方含量), 【基础梁占有的钢筋每平方】=10米 【如果X向@200,Y向@250,则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筏板钢筋封边做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