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了?

孩子不想上学应该怎么办

  相信很多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想,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多少都会有点排斥到学校学习。其实这个都是有的,只是看他不想上学的意愿是否强烈而已。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不想上学应该怎么办,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家长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学校,了解的方式一定要温和。其实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有可能是跟同学之间出现一些矛盾,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好。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一下孩子是否被人欺负,看看孩子的内心想法。如果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那么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建议,告诉他逃避并不能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并且给一些建议让他怎么去做。

  有一些孩子就是厌倦了读书,其实就跟大人厌倦了工作一样,这种心理比较普遍。这个时候可以跟孩子说明读书的乐趣,让孩子请教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慢慢的把成绩追上去,会发现一个道理,成绩越好的人越爱学习,因为学会了,才能懂得里面的乐趣。所以让孩子先学会一些知识,跟成绩好的人多接触,慢慢地孩子就会爱上学习,就会减少一些不愿意上学的因素。

  第二: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只是知道他到了这个年纪就要去学校,并不知道到了学校学习意味着什么。如果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可以让孩子去了解一下社会的现实,让孩子明白知识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且当身边的人都在学习,而自己不去学习的情况下,就会跟社会脱节,甚至都没办法跟别人做朋友了。也让他明白当生活需要知识,这个时候就可以询问一下关于生活上的常识,如果孩子都不懂的情况下,那么就可以趁机教育他一番。并且让他明白,读书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并且学习还能接触到更多的机会,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跟更加优秀的人做朋友。如果不学习就连认识别人的机会都没有。

  并且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了知识以后才能赚钱。面对生活的'时候就需要花钱,如果自己生病了却没有钱去医治,那么就会是非常可怜的事情。虽然世界上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到,如果一直不学习,将来有可能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多跟孩子科普一下知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自愿到学校去学习,甚至都不用家长去催促。

  第三:增加学习动力

  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动力的,就像大人去上班需要奖金激励一样。孩子同样也是需要一些激励,只是跟大人的方式不一样。可以承诺给孩子一些奖励,等到他拿到什么分数,拿到什么成绩的时候,给他买一个多少钱以内的玩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支出,而孩子就会对学习有了更多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学习会更加主动一些。因为他想要得到那个奖励,所以他会更加努力。但是如果家长做出了承诺,就必须要去实现。否则孩子只会觉得家长在忽悠人,并且丧失了一定动力感。所以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好,并且适当地给他奖励,增加学习的动力。

【孩子不想上学应该怎么办】相关文章:

明天就星期六了,孩子不上学,他也没法去工作,我要上班,孩子肯定还是他带。无奈,他只好请了两天假在家陪孩子。

随着疫情的好转,学校逐步开始复课,但有些问题却也随之而来,不少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出现了“厌学症”。最近一段时间,金乡县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接诊出现厌学情绪的学生已达50余名,多数表现为情绪躁动、贪玩手机、不愿上学,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为了逃避上学出现自残行为,一时间愁坏了不少家长。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喊饿,就像在幼儿园没吃饱一样,这种情况,父母也要提前了解。有时候是因为孩子贪玩或是吃饭速度慢,看到别的孩子吃饱了自己也就不吃了;有时候是孩子不习惯幼儿园的饭菜,不愿吃饭;或者因为孩子的活动量大,建议家长在离园时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园用餐情况。

核心提示: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让孩子在统一的时间睡午觉,其实是培养孩子集体意识与集体责任感的一种形式。尽管许多幼儿园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时间,但有些孩子却怎么也不愿睡,怎么办?...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好,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条件,都比农村的水平要高出很多。所以,许多家长都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城里去上学,希望孩子将来能更有出息。可是,大量的农民工入城,孩子也进城上学,现在一些城市里的教育资源也是非常紧张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很紧张,也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孩子晚上睡的太迟,或者家长很晚睡,还有孩子玩的太兴奋,不愿早睡,这些都导致了孩子赖床。所以,培养孩子早睡家长也要做到早睡哦!

近,有位妈妈为孩子不愿跟自己说心里话而来我们绘画心理乐园,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明明那么爱说话,却又不愿跟自己讲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愿跟自己讲心里话,妈妈很想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是个大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发展。配上漂亮新奇可爱的卡通滑梯由于幼儿园的饮食结构和孩子家中的饮食结构有一定的不同,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同时,孩子在家中经常是成人喂,孩子被动地吃;而幼儿园就需要自己吃,喂养方式的不同导致孩子“不愿吃”。

这样长大的孩子,会非常害怕失败可能带来的的落差,宁愿退缩在风平浪静的原点,不愿尝试,不愿挑战,总是表现得非常谨慎。

常跟孩子一起读和学校有关的绘本故事和情境演练也是引导孩子爱上幼儿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另一个劝学良方。在入学前期和初期,多给她读类似的绘本。比如树苗上学的第一个月,我们就常给她读《妞妞找朋友》:家里的玩具玩腻了,小猫小狗虽然都可以成为妞妞一时半刻的玩伴,但它们都不能和她做好朋友。幼儿园是结识好朋友的地方,在这里妞妞能结识很多好朋友,大家一起吃饭,睡觉,做游戏……甚至说,我们有能力的话,也无需让孩子必须在某个教育机构的幼小衔接班上课,在家中模拟上学的时间和环境也并非不可以,甚至效果可能更好。但是,普通的家长少有能够如此空闲的操劳这件事情,寻找靠谱的教育机构入班显得更加方便。

如果有机会,你会愿意回到人生的哪个阶段?

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童年。

“童年无忧无虑,多好玩呀。”

可是童年真的没有烦恼吗?

爸妈总是说:什么都不用你干,你就好好读书就成。

可是“好好读书”这项爸妈觉得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就成了一部分小孩最痛苦的事情。

在百度贴吧的“厌学吧“里,在新浪微博的”我不想上学“的话题讨论里,我们认为”无忧无虑”的小朋友们,尽情地表达出了:对学校生活的厌恶,难受,和不知所措。

11岁的小丽并不知道她在经历什么

“低头就想哭,浑身不舒服,只盼着回家,哪怕回家没有网络没有人,在自己床上躺着真的是最安心的事。

不知道是叫厌学还是怎么样,但我一步都不想跨出家门。爸妈着急,我好像也没有那么着急。”

小明在贴吧中记录他的感受

“我今年初一,从小到大就成绩不好,不爱学习。现在感觉每天一坐到教室就心烦,说不出来哪里烦。去了也听不懂,坐到里面很难受。

数学英语太差,其他还好,数学也花钱去补了,根本不行,欠太多账。小学都没好好学,而且一直也抗拒数学。

现在每次考试都倒数第一,每天都在想着自杀,这种悲伤心痛的情绪没有丝毫减弱,持续了一个月多了。想有个人能一起走或者讨论如何才能万无一失并且尽量减少痛的方式。

其实我有很多想说的,我也想好好活着,但是现实好残酷,我只能待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尽量免受外界伤害,现在我只想找个方法可以快乐安详的离去。”

13岁的小强想问问网友,他该怎么办?

“我从六年级开始就不想学了,待在学校感到压抑,心情总是不好,不想听课每天都在跟父母抱怨,然后下学期打算在家休学一学期。

在家里我感觉又完全恢复了,只是还是不想学习,我迷上了手机,天天玩手游, 也不觉得愧疚,觉得读书没有意思,对将来考大学也没有期望。

有时候会想解脱,甚至有次我在网上约死,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要是再去读书,我肯定又想解脱。”

而我们却很难想象到在这个“吃饱喝足穿暖全家人哄着”的时代,小朋友们会这样看待学习。

有些小孩比较幸运,爸妈开始关注他们的厌学情绪。开始来简单心理互动区留言:

张女士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但她对她的孩子的情绪也很困扰

“我儿子今年刚上初一,在我们当地的重点初中的重点班。这几天突然厌学,天天不写作业,抄作业,想要退学。

说我和他爸小学逼他太紧,他学伤了,厌烦了,让他学习他就烦躁不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先生从事金融行业,经济宽裕,但依旧遇不到合适的咨询师

“我家男孩今年11岁,9岁开始有厌学情绪,动不动请假不去学校,到暑假过后严重到很少去学校,每次一到上学时间就退缩,昨天推今天,今天推明天。

说实话作为家长的我们已经精疲力尽,已经绝望,现在真的已经没有耐心了,想要彻底放弃又感觉很可惜,到底孩子怎么走到了现在?是不是我们真的要放弃了?一个绝望的家长有谁能理解?”

黎女士在简单心理留言互动区求助

“我的女儿今天起就不想上学了怎么办啊?今年上初一,不知道是不是谈恋爱了,两次月考都是班里倒数第一,老师批评影响自尊心但是又不学,恶性循环。

昨天回家作业也不写了说今天起就不上学了,怎么劝也没用,怎么办啊?”

一个二宝妈妈为大宝读书“心力交瘁”

“初一孩子厌学在家已经二十天了,他说学习太紧张,也没朋友和他玩。本来今天说好去新学校,可他却再次焦虑了,还是没准备好上学。

我每天都在期待孩子能早日重返学校,可不能再耽误了。”

为保护隐私,以上家长与孩子皆为化名

总体上来讲,大多数孩子还是喜欢去上学的。尽管他们可能不是每一天都非常开心。

但我们也可以从孩子们的自述和家长的困恼中看到:对于一部分的孩子,上学是一件令他们感到非常痛苦的事情,他们可能会抱怨头疼、胃疼、用各种方法躲避上学,这让许多家长不知所措,也是许多老师、教育机构从业者、儿童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经常遇到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反感、甚至讨厌去学校呢?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厌学有比较明显的应激性事件,比如在学校被霸凌、同学关系难以相处、或者搬家、家中遇到各类变故等等。从一些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无论孩子遇到了哪种刺激性事件,如果孩子在遇到应激性事件后,回到家待一段时间,那么想让孩子重新适应校园生活,会变得更加困难。

有研究表明,厌学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关,例如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等等。对于家长和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首先要意识到的就是:当孩子厌学时,孩子害怕的不是上学这件事,而是一切会与上学联系起来的紧张想法或不愉快经历。

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调查指出,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逃避不良情绪和负性事件

如果校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一想到要去上学,孩子就会联想到会让自己感到焦虑、紧张、抑郁、低落等等不良情绪的场景(大概就和成年人不想去上班类似!),这时也要考虑孩子在学校是否遇到了被霸凌、被排挤或其他压力性事件,这些负性事件会极大程度上导致孩子对上学产生抵触心理。

2.回避社交和公众评价

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学可能是因为对于社交这件事情产生焦虑。孩子害怕也担心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想参与小组活动和小组讨论等等社交活动。孩子担心自己的学业成绩,担心别人对自己产生评价,担心在课堂上会点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体面前展示自我的场景。

孩子们对于父母的关爱永远是渴望的,就像有的孩子会通过装病来获得更多的注意力一样,有的孩子会通过表现的不想去上学的一系列烦躁、分离焦虑等等方式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4.不去上学可以获得某种“奖励”

不上学的孩子,为什么不良情绪的症状都消失了?孩子们脱离了压力环境,在家里可以毫无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不上学=在家玩游戏、看电视,孩子可以从不上学这件事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除了以上的4种可能原因,还有2个不能忽视的客观因素需要纳入考量:精神障碍和家庭因素。

年幼的孩子可能有分离焦虑症。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离开父母时会感到害怕和恐惧。这种害怕不仅仅是发生在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也有可能发生在孩子需要和父母分开的任何场合中。

有的孩子可能会有惊恐障碍,惊恐发作时孩子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晕或者恶心。小朋友可能很难用语言去描述这些身体症状,在大人看起来孩子们只是在乱发脾气。这种惊恐发作可能与学校有关,因此被称为学校恐惧症(school phobia)。如果孩子的确受这类恐惧症困扰,自然而然地会害怕去上学。

孩子厌学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家庭问题可能是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的一部分。

如果家中父母的相处并不协调,产生争吵、肢体打斗等等,这会让孩子更想留在家里。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对吧?这是因为目睹过类似事件的孩子会担心,一旦他们离开了家里,一些亲人会受到伤害。如果家里有人生了重病,孩子同样也会对离开家感到矛盾。

家庭是一个整体,相互作用,更多时候,家庭的互动风格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在一个大家庭中,家人之前的关系过于紧密会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和与他人的互动隔离,孩子通常不愿意离开家人去上学。

学校生活对于孩子自然健康的发展,以及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适应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的时间越长,频次越高,不仅未来更有可能出其他类型的回避和拒绝,而且会衍生因为厌学带来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例如自尊心下降、缺乏自我效能感以及否定自我价值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要积极、合理地对待这个孩子的厌学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归结为小孩贪玩,不爱读书,不喜欢学校。

为了排除孩子的厌学是由切实的心理障碍或者生理原因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前往专业的医院或者机构为孩子做一个系统专业的评估。

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使用各类咨询技巧来帮助孩子慢慢减轻对于上学的恐惧,帮助孩子重返学校,参与日常的社交。咨询师可能采用的方法包括:放松技巧,通过冥想来减轻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孩子对于学校、家人或者同龄人的不合理想法;还有一些社交技能培训和帮助孩子处理在学校中或家庭中遇到的创伤等的。当然,这些治疗方式若能得到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会更有帮助。

如果家庭内部发生了一些特殊情况,可能与孩子的厌学情况有关,那么家庭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治疗中,家庭被当做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治疗可以帮助整个家庭调整和改变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

儿童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若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与儿童工作,需要额外专业的培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上学怎么说服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