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儿童忽视主要体现在什么和感情忽视方面?

  1.心理学是研究(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3.人的“生命中枢”是(  )

  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

  5.“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描写的心理活动是(  )

  6.心理学(  )

  A.只具有社会属性

  B.只具有自然属性

  C.只有社会属性,没有自然属性

  D.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7.人的喜、怒、哀、惧属于(  )

  8.下列属于心理现象的是(  )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10.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说明人有(  )的差异。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1.导致青春烦躁的主要原因是(  )

  C.第二性征和性功能发展

  12.心理学研究指出: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开始为最佳。这些都说明了心理发展存在(  )

  13.维果茨基提出“教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4.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都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

  15.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  )

  16.一般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是(  )

  17.在(  )阶段,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18.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  )

  19.按照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是(  )

  20.(  )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21.下列对“关键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岁~25岁属于(  )

  23.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4.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这说明情绪和情感(  )

  A.具有两极对立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特性

  C.两极是不相容的

  D.其两极是绝对对立的

  25.求知欲属于(  )

  26.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属于(  )

  27.情绪与情感的特点不同,情感具有(  )

  28.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功能。

  29.“春光明媚,心情愉快;秋高气爽,心旷神怡;夏日炎炎,心情烦躁;冬日阴冷,心情抑郁”所描述的是(  )

  30.“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是(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31.情感的学习是指情感系统的习得,不包括(  )

  A.心境、激情和应激的调节

  32.“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反映了(  )

  A.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C.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情感对意志的作用

  33.情绪与情感是以(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3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的表现。

  35.“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这说的是(  )三者的关系。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特征

  B.感知、情感和行动

  C.认知、情感和意志

  D.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

  3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

  37.“急中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

  38.“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  )情绪状态下。

  39.“一个小丑进城胜过~打医生”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情绪情感具有(  )功能。

  40.下列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

  B.心理防御机制均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

  C.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D.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4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

  42.事业心、自尊心属于(  )

  43.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

  44。一个学生对另一个蛮横学生不满,但却在并无过错的弱小学生身上发泄不满。这种现象属于(  )

  45.美感属于(  )

  46.下列(  )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

  47.“点头微笑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功能。

  48.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49.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是(  )

  50.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属于人的哪种防御机制(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51.下列选项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升华的是(  )

  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要求

  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

  52.“爱屋及乌”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功能。

  53.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54.下列策略属于不良的压力应对方法的是(  )

  55.荣誉感、友谊感、革命人道主义情感属于(  )

  56.“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属于(  )

  57.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

  58.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指的是(  )

  59.下列有关情绪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某些认知策略如“忽视”,可以预防或减轻抑郁

  B.抑制快乐表情行为可以增加快乐感受

  C.父母对孩子发出的情绪信号对孩子的情绪调节有较大作用

  D.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称作情绪智力

  60.我们平时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指的是(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61.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  )认知风格。

  62.下列关于认知风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仅仅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63.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  )

  64.为人格的发展提供现实性的是(  )

  65.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  )

  A.表现为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

  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

  66.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表现了(  )对人格的影响。

  67.孩子任性、幼稚、自私,最有可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  )

  68.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能力属于(  )

  69.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称为(  )

  70.最先提出“内一外”向人格类型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71.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指的是(  )

  72.下列哪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

  73.空间感知能力强的人,最适合的职业是(  )

  74.“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说明的观点是(  )

  B.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

  C.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老年人有个别差异

  75.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少的能力是(  )

  7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特点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77.“性格决定命运”突出了人格的(  )

  78.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称之为(  )

  79.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D.智力三维结构论

  80.下列关于多元智力理论叙述错误的是(  )

  A.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的智力

  B.音乐智力包含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智力因素中

  C.多元智力理论为新课改提供了理论基础

  D.这几种智力因素不是独立的,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81.刘翔110米跨栏成绩好可能是因为他的(  )智力好。

  82.多血质对应的神经活动过程是(  )

  B.强、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

  83.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能辨别400~500种不同的漆色,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受到了(  )的影响。

  84.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即使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智商也有很高的相关。这说明了(  )

  A.人的智力发展与家庭环境没关系

  B.遗传对智力有很大的影响

  C.人的智力发展与遗传没关系

  D.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先天决定的

  85.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论认为,三个维度的智力形成的智力因素共有(  )种。

  86.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必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

  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

  87.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  )影响信度系数。

  88.一般情况下,人的(  )在中年之后处于下降趋势。

  89.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中的S因素是指(  )

  90.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

  D.培养自我同一性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91.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动机、兴趣、情感

  B.动机、意志、记忆

  C.意志、性格、注意

  D.性格、情感、知觉

  92.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他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了离差智商。如果某施测团体的平均得分为70分,标准差为5,而某人得分是80分,那么这个人的智商是(  )

  93.人的性成熟最快的关键阶段是(  )

  94.如果说一个儿童是天才儿童,那么他的智商至少应该是(  )

  95.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96.自觉性、果断性、冲动性属于性格的(  )特征。

  97.根据韦克斯勒的智力量表,一名7岁儿童通过了9岁组的题目,其智力年龄是9岁。该儿童的智商IQ是(  )

  98.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与上一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内容(  )

  99.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极易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这反映的性格特点是(  )

  100.吉尔福特认为智力三个维度中,(  )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0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102.“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

  103.人格的(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10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是(  )的特点。

  105.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106.性格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属于(  )

  107.“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映的是(  )因素对人的影响。

  108.人格结构中自我的作用主要是(  )

  A.追求各种生理需要

  B.抑制本我的冲动

  C.追求完善的境界

  10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观察标志的是(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10.关于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格由三个层次构成

  B.人格的三个层次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C.自我位于人格的最高层次

  D.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反之,则会产生心理疾病

  11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  )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112.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取成分的心理学家是(  )

  A.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斯腾伯格

  B.提出PASS模型的达斯

  C.提出智力群因素论的瑟斯顿

  D.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加德纳

  113.斯腾伯格认为,在智力成分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114.“活泼好动”属于(  )的表现。

  115.性格中的谦虚骄傲、自尊自卑属于性格的(  )

  116.如果高水平的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该测验的(  )高。

  117.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是(  )

  118.节俭属于性格的(  )特征。

  119.3岁左右基本成熟的自我是(  )

  120.音乐能力和绘画能力属于(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21.林黛玉的“清高、率直、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特质,属于其(  )

  122.人格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这说明人格具有(  )

  123.按照典型的气质分类,《红楼梦》中王熙凤和林黛玉分别属于(  )

  A.胆汁质和黏液质

  B.胆汁质和抑郁质

  C.多血质和抑郁质

  D.多血质和黏液质

  124.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做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

  125.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六种形态,(  )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有不同的价值观。

  126.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127.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是(  )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经常提出明确的要求

  B.倾向于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自己的一切行为

  128.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  )阶段,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概括与独立。

  129.“千手观音”的形象运用了想象的哪种加工方式(  )

  130.人们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31.想象要处理的信息主要是什么类的(  )

  132.给儿童呈现一幅内容复杂的图片,30秒后把图片移开,让其看灰色的屏幕,这时他会看到同样一幅清晰的图片,儿童还能准确描述图片上的细节。这是(  )

  133.看到天上的云朵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的面孔、奇峰异兽等。这种想象是(  )

  134.当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们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这说明想象具有(  )

  135.吟咏“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  )

  136.幻想是(  )的一种特殊形式。

  137.设计师设计城市规划蓝图的过程属于(  )

  138.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139.“浮想联翩”属于(  )

  140.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说明观察具有(  )品质。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41.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的是(  )

  142.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其人格发展阶段中培养(  )的时期。

  14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

  14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  )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2.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

  3.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高低成正比。

  4.情绪等同于情感。

  5.“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稳定性是不可以改变的。

  1.简述个性心理差异的表现。

  2.简述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3.简述心理现象的结构。

  4.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5.简述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6.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7.“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包含哪两层含义?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8.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9.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10.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1.简述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12.常见的健康情绪调节方法有哪些?

  13.简述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14.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5.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6.简述几种常见的性格分类。

  17.元认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18.简述培养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方法。

  19.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20.简述学校教育对学龄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2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智力差异,如何加以注意?

  2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23.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4.简述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点到3点像狼似的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就此材料分析人类心理发展需具备的条件。

  2.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

  弗兰克写了一首很关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关。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3.这学期以来,16岁的小雨似乎变得异常叛逆。据其父母反映,在家里,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就偏不干什么说不对、不好的事他却偏要尝试一下。例如,父母告诉他不要抽烟,他却想尽一切办法抽烟。在学校,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扰乱课堂纪律,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对此他却毫不在乎。对于老师的批评,要么沉默以对,要么肆意顶撞。小雨平时言行偏激,与同学关系也很不好,常跟别人打架斗殴,还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

  (1)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

  (2)对于材料中小雨的逆反表现,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对待?

  4.以下是一个14岁男孩的日记摘录,试分析日记中体现出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

  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唠叨:“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运动鞋想买阿迪达斯的,妈妈却非要买耐克的……

  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

  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5.赵×,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班级学习委员,进入初中以来,她觉得自己变了很多:对一件事有时非常狂热,有时又很淡漠;有时特别固执,有时又变得没有原则;特别害怕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忽视,如果那样会让她觉得特别没面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强烈的不安和焦虑让她手足无措。

  请结合初中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分析赵×的情况。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C【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A【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因此,答案为A项。

  3.D【解析】脑干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其中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4.B【解析】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

  5.C【解析】略。

  6.D【解析】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或边缘)科学。

  7.B【解析】人的喜、怒、哀、惧是情绪情感过程,属于心理过程。

  8.C【解析】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词、句子是一种书写符号。

  9.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10.D【解析】略。

  11.C【解析】略。

  12.C【解析】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题干描述的正是不同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选C项。

  13.C【解析】“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14.A【解析】略。

  15.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孚1J1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16.B【解析】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17.C【解析】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8.D【解析】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又千差万别。这是心理发展差异性的典型体现,这些差异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19.D【解析】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新的心理机能。

  20.B【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21.B【解析】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种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但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22.C【解析】略。

  23.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不同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不同关系。

  24.A【解析】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

  25.B【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求知欲是探求真理时表现的情感,因此属于理智感。

  26.A【解析】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7.B【解析】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8.A【解析】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人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发出的大声呼救和恐惧的表情,是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

  29.C【解析】有些感觉使人愉快,有些感觉使人烦闷,这种伴随感知觉的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感觉的情绪色调或情调。

  30.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31.A【解析】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32.C【解析】“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即意志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作用。

  33.A【解析】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

  34.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35.C【解析】略。

  36.B【解析】焦虑是由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组成的复合情绪,而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是基本情绪。

  37.C【解析】“急中生智”是在突发状态下产生的,当人们遇到突发情况时,快速决定,做出智慧的反应,这是应激的过程。

  38.C【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意识范围缩小,理解力降低,易感情用事。

  39.D【解析】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40.B【解析】略。

  41.B【解析】人可以通过身体姿势表达情绪,题干的描述属于人的姿态表情。

  42.D【解析】道德感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43.C【解析】小明即将进入考场,有点激动或者焦虑,这种情绪伴随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变化,因此,属于生理唤醒。

  44.D【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或者移置,是指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迁怒”就是这个机制。

  45.B【解析】美感是情感的一种。

  46.A【解析】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47.D【解析】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通过表情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情感。

  48.D【解析】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高考带来的喜悦由单纯的感知觉引起,体验强度大,带有冲动性,因此,D项属于情绪范畴。

  49.A【解析】略。

  50.B【解析】文饰,即合理化,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51.C【解析】略。

  52.C【解析】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互相传递和感受,具有感染性。“爱屋及乌”是个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赋予他人或物。

  53.C【解析】陈鹏的情绪和外部表现不一致,反映出其情绪的掩饰性。

  54.C【解析】略。

  55.D【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56.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情绪的几种类型的区分。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

  57.C【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58.A【解析】面部表情是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

  59.B【解析】略。

  60.A【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61.A【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

  62.B【解析】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的时间和精确性;并不能说认知风格孰优孰劣。

  63.D【解析】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快,但错误率高,有时表现为粗心大意。

  64.D【解析】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其中遗传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使人格发展成为现实。

  65.A【解析】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66.C【解析】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67.C【解析】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所以造就了孩子任性、自私的个性。

  68.C【解析】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能力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所以属于社交能力。

  69.D【解析】本题考查才能的含义。

  70.C【解析】略。

  71.B【解析】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存储、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

  72.A【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等。

  73.B【解析】视觉一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的视觉一空间智力发达。

  74.C【解析】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显然,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晶体智力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些人甚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75.A【解析】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76.B【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独特性特征。

  77.D【解析】人格的功能性表现在: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时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78.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模仿能力的概念。

  79.D【解析】略。

  80.D【解析】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理论中的几种智力因素是相对独立的。

  81.C【解析】刘翔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很好,所以是运动智力好。

  82.B【解析】多血质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有朝气、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其神经系统能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是平衡的,并且兴奋和抑制之间能迅速转化。

  83.A【解析】实践活动影响个体能力的形成。油漆工人正是在与油漆打交道的实践中获得了辨别很多漆色的能力。

  84.B【解析】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

  85.A【解析】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构成一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150(5×5×6)种。

  86.B【解析】略。

  87.A【解析】测验的信度不仅受取样团体中个别差异程度的影响,也会由于不同团体间平均能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因为,对于不同水平的团体,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题目在难度上的微小差异累计起来便会影响信度。

  88.A【解析】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是卡特尔的智力形态理论的内容,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的智力是流体智力。

  89.B【解析】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模型,认为智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

  90.D【解析】12~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中学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其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91.A【解析】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

  93.B【解析】中学时期是人的性成熟最快的关键阶段,中学生的器官与机能迅速发育成熟,性的成熟表现为两大性征的变化。

  94.D【解析】一般认为,智力达到或者超过140的儿童被称为天才儿童,他们大约占全部人口的1.3%。本题涉及到的是关于智力常态分布的关键值,还需要关注其他范围的几个关键值,如70以下属于智力落后,90~109属于正常范围。

  95.C【解析】性格可以做善恶评价,有好坏之分。

  96.C【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98.A【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99.C【解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表现了学生的性格具有可塑性的特点。

  100.C【解析】内容主要是思维的对象,产品是经过加工的产物,当对象相同时,操作方式决定着产物的质量高低,所以操作代表智力的高低。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01.B【解析】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力。

  102.A【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稳定性的表现。

  103.C【解析】人格的整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104.B【解析】胆汁质类型的人神经系统能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所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是兴奋和抑制力量不平衡,所以易走极端,易感情用事。

  105.C【解析】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106.B【解析】性格的情绪特征是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稳定性和持久性属于情绪活动方式的一些具体特点。

  107.D【解析】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期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108.D【解析】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

  109.A【解析】精确性属于观察的品质。

  110.C【解析】自我位于人格的中间层次,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超我位于人格的最高层次。

  111.C【解析】略。

  112.A【解析】题干陈述的智力理论是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113.A【解析】元成分主要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主要是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主要是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其中,元成分起的是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114.B【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15.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116.D【解析】区分度反映了试题对考生素质的区分情况。区分度高的试题,学习好的学生得分高,学习差的学生得分低;区分度低的试题,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

  117.D【解析】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118.A【解析】节俭即生活俭省,有节制,反映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所以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119.A【解析】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所以成熟最早,3岁左右基本成熟。

  120.B【解析】音乐能力和绘画能力是从事音乐、绘画创作活动时需要的专门能力,所以属于特殊能力。

  121.C【解析】奥尔波特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而个人特质又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题干所述为其中心特质。

  122.D【解析】人格的社会性就是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不同文化群体的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123.C【解析】本题考察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林黛玉多愁善感、敏感脆弱,属于抑郁质;王熙凤活泼好动、有朝气,属于多血质。

  124.C【解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125.C【解析】略。

  126.C【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所以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即为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

  127.A【解析】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中,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A项符合要求。

  128.C【解析】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即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这时,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129.B【解析】夸张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

  130.B【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概念。

  131.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132.B【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了关于事物的形象。图片拿走之后,儿童头脑中出现了关于图片的形象,因此,可以描述图片上的细节。

  133.A【解析】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看到云朵自然地想象成别的形象,是无意想象的表现。

  134.C【解析】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这是想象替代功能的体现。

  135.B【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36.B【解析】幻想是有目的的,故不是无意想象;幻想是脱离现实的,故不是再造想象;不切实际的幻想是空想,但幻想并不是空想的一种。因此,选B项。

  137.B【解析】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设计蓝图属于创造想象。

  138.C【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39.A【解析】‘‘浮想联翩”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是无意想象。

  140.D【解析】观察深刻的人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141.A【解析】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142.C【解析】6~11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在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

  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143.C【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学龄期是6~11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144.A【解析】埃里克森认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此外,心理学家们还发现,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3.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4.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表现为:(1)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2)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3)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5.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由于气质较多地受生物因素的制约,因此,气质变化较难、较慢。所以说气质的稳定性较强,不易改变。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2.(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3.(1)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1生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4.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是一个统一的具体的人的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1)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做斗争的意志活动,心理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2)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既没有不带个性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个性。

  5.(1)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6.(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1)“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里有两层含义:①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2)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9.(1)培养间接兴趣;(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10.(1)区别:①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②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③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联系:①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但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

  ②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也依赖于情感的变化。情绪受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发生过程中往往深含着情感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与情感相比,情绪侧重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而情感侧重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

  11.(1)中学生情绪非常丰富;(2)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强烈,易动感情;(3)情绪理解力增强,学会运用情绪表达规则;(4)能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5)中学生情绪的延续性较长,心境化;(6)出现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7)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12.(1)认知调节法;(2)合理宣泄法;(3)意志调节法;(4)转移注意法;(5)幽默法。

  13.(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4.(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5)健康功能;(6)感染功能。此外,情绪和情感还具有强化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和协调功能。

  15.(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③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2)社会文化因素。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②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的强弱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③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3)家庭因素。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的影响。(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学习还可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等优良的人格特征。(5)个人主观因素。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首先要为个人所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另外,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

  16.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17.(1)自我提问法,即通过提供一系列关于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省,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相互提问法,即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问题表,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问题表相互提问并做出回答。研究表明,相互提问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与竞争,发展元认知能力。

  (3)知识传授法,主要是通过传授学习理论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到学习中,形成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18.(1)正确认识情绪,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3)锻炼身体;(4)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基调,培养幽默感;(5)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6)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主观自我时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20.(1)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学习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等优良的人格特征;(2)校风和班风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能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性、独立性和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3)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特征;(4)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1.(1)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①对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应提供较难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创造各种条件发挥他们的才智;②对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对作业进行具体的指导,使他们树立起信心;③对那些智力水平不差,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手,不断完善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2)教师不应歧视在某些能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即任何儿童都有可能发展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生长善救失,人尽其才。

  (3)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对于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应给予其机会,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特长进一步发展。

  22.(1)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

  (2)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3)七种智力成分分别是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内省智力);(9)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智力,它是认识自然,并对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23.(1)性格和气质的联系如下:①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②性格和气质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两者相互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了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性格对气质的影响表现在: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如下:①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②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③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④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24.(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这一材料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个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结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虽然她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结构,但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没有习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大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结构,但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结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

  2.(1)弗兰克的表现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来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敏感、多疑。这使得老师公开朗读弗兰克的作文时,让他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在该同学的眼里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得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文章再被公开读,从此不再想写好作文,表现为不再积极上进。

  (2)老师首先应该争取得到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弗兰克同学的作文这次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1)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由于自身成熟而产生的独立或自重的要求与对长辈的不满、反抗情绪相矛盾的心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2)成人在教育他们时,要注意尊重他们、讲究方法,同时要提倡他们孝敬、体谅长者,设法使他们加强修养,鼓励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逆反心理”还是可以克服的。

  4.(1)自我意识的发展。①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②自我体验的发展: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

  (2)情绪情感的特征。①两极性。例如,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从日记中的许多情绪描述如“欣喜若狂、垂头丧气”等可以看出。②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从“难以启齿”和希望倾诉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

  5.(1)原因分析:赵X的行为表现体现了初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①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人们常用“疾风暴雨”来形容初中生的这种情绪特点。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第二,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的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初中生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得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的一种顽固性。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所以材料中赵×有时特别固执,有时又变得没有原则。第三,情绪的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情绪的内向性是指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惧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情绪的表现性是指在情绪表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了表演痕迹。初中生在团体中有时为了附和别人的一些想法,会将某种原来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在情绪的表露上失去了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造作痕迹。

  ②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如下:第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第二,情感两极性明显。第三,情感不断深刻。第四,情感逐渐稳定。初中生的情感尽管两极性明显,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性的性质;情感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第五,情感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

  由于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所以赵×表现为特别害怕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忽视,如果那样会让她觉得特别没面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强烈的不安和焦虑让她手足无措。

  (2)解决方案:①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②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③正确认识情绪,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③锻炼身体;⑤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基调,培养幽默感;⑥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

【】 | 微信搜索""

  心理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心理测试设备先进,并和国内一批顶级心理学专家建立广泛的医疗技术联络,部分难治性心理疾病患者可通过联络会诊,得到更精确的专业诊断和治疗。

  人员配置:现有专业心理测试技术人员多名。科主任李萍,副主任医师,心理学硕士,从事心理卫生工作近20年,具有扎实的心理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我省具有较高的学术知名度的资深心理学专家。

  心理病房:治疗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和各类身心疾病等。

  心理测验室:拥有国内最先进、最齐全的专业心理测试计算机系统,测试项目达100多项,覆盖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专业的心理测验不但可以对心理疾病作出辅助诊断,还可帮助来访者了解个人潜能与心理特征,对人生的学习,工作,婚恋,社交等有较科学和准确的指导意义。接受学校,企业等团体预约上门测试。

  心理治疗室:个体心理治疗采用精神分析、意象对话、催眠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音乐治疗和系统家庭治疗等治疗方法,为不同类型的患者选择更适合的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室可同时容纳50人作集体心理治疗,并根据求助者的不同需求开设各类特色的心理治疗训练班。

  门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烟台开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简介

  烟台开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建设工作划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工作主要由教育局牵头,搞好校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的落实;“校外”工作由开发区医院牵头,搞好对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工作。开发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是由工委宣传部、工委群工部和卫生人口计生局共同成立,并设立在开发区医院。

  烟台开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配置:

  四、 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

  1、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师及辅导教师的考评机制。心理辅导员考核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分期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来访者评价与同行互评、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公开、公正、公平,注重实效。

  2、建立完善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互动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由心理辅导站牵头,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加的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网上咨询及心理热线等方式,实现辅导站、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有效对接,努力形成立体化、开放式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模式。

  一、心理咨询师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未成年人,热爱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道德规范。

  二、心理咨询师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工作规律,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心理咨询师要用未成年人理解的语言,尊重来访未成年人的自身权利,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意义。

  四、心理咨询师必须平等对待未成年人、信任未成年人,在与来访未成年人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尊重来访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来访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出发,真诚对待来访未成年人,接纳对方的各种知识情感困扰,对他们需求达到同感的理解,立足于全面发展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尊重未成年人自愿接受咨询的权利。

  五、心理咨询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其他秘密;通常情况下,不得向学校其他人员及家长透露未成年人的秘密;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以及需要争取其他人员帮助,必须向有关人员提供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资料时,要向能负责、能保密和有权力、有能力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提供,同时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并使他们感到安全,不进一步扩散有关信息。

  六、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遵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心理测验工作者道德准则》,按心理测验的规范进行,不滥用心理测验,科学、客观地使用测验结果。

  七、心理咨询师必须了解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开展工作;对未成年人提出的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

  八、心理咨询师必须始终注意保持和来访未成年人关系的纯洁性,不得与来访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建立心理咨询和教育关系以外的任何其他关系,不得收受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任何物质报酬和馈赠。

  烟台开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心理咨询与治疗原则

  对来访未成年人所有资料都要严格保密,不得对外泄露。除非发现来访未成年人有危害自身或危及他人及社会安全的倾向时,应告知上级主管部门(如学校)或家长或公安机关,采取危机干预措施保护来访未成年人,此情况可不受保密原则限制。

  到心理咨询室求助的来访未成年人必须出于完全自愿的原则,不得强迫。

  保持价值中立原则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相互接纳与平等的基础。在心理咨询中坚持不介入、不评价、不指导的基本指导思想。咨询者应对来访未成年人的心理与行为、观点与立场无条件接纳。尊重求助未成年人的价值观,非评判性的态度,对来访未成年人言行也不宜批评和指责。

  尊重来访未成年人的人格、需求和选择权利。

  咨询人员对来访未成年人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要充分理解,不得以道德的眼光批判对错,要帮助来访未成年人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

  不要轻易将来访者的问题归入某类障碍或贴上某种“疾病”的标签,要知道寻求心理帮助者绝大多数只是在适应、情绪、交往、学习、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暂时性困难,应当相信他们能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发挥出自己的心智潜能并最终获得成长。

  七、时间、感情限定原则

  时间限定:咨询时间一般规定每次45分钟(初次接诊可适当延长),一周一次,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和间隔。

  感情限定:对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使是好意的,咨询师应该予以拒绝。

  咨询师必须按照预约时间到位,不能随便失约,未经对方同一不能单方面改变预约时间。

  烟台开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心理咨询及治疗流程

  1、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咨询师在初诊时应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简短的自我介绍。咨询师应使用摄入性会谈,通过会谈了解未成年人的客观背景材料,了解未成年人的当前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咨询师还应向未成年人说明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心理咨询的性质、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初诊接待一般需要花费 20 分钟左右时间。

  咨询师首先确定未成年人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有关的心理测验,根据临床资料、心理测验结果及面诊,形成初步的心理诊断。并对当前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诊断谈话一般在30分钟—180 分钟之间,即心理诊断谈话需要 1 次到数次咨询谈话时段。

  3.制定咨询及治疗方案

  咨询师对未成年人的问题确诊后,咨询师会和未成年人协商、制定心理咨询方案,首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再解决那个问题,与未成年人介绍采用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协商心理咨询的时间、周期、费用等问题。与未成年人达成一致。如果能够达成一致,就进入心理咨询阶段,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咨询活动就终止。确定咨询方案一般需要 15 分钟 —30 分钟。

  4.心理咨询及治疗

  在心理咨询师与未成年人就咨询问题和使用方案取得一致的情况下,咨询师对未成年人的问题进行咨询。咨询师可能使用的技术有精神分析、意象对话、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技术。本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和未成年人问题的类型、问题的多少,咨询技术、以及未成年人配合情况有关。双方商定的咨询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每次咨询时间应在60分钟左右。对某一具体未成年人的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应视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创伤治疗可能90分钟左右,而家庭治疗可能90-120分钟左右。

  5.咨询、治疗结束

  在咨询目标达成,咨询即告结束。在结束的时候,咨询师和未成年人一起对咨询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在咨询结束后定期进行回访。

  烟台开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心理辅导热线接听制度

  热线心理辅导是一种以来电热线咨询方式为主心理咨询,咨询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一系列内容。为使热线咨询工作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来电受理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耐心接听、记录详细、解答恰当。

  1、来电信息为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的,直接给予答复,并在登记簿上做好记录。

  2、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无法当时答复的问题,要准确给予记录,汇总后两个工作日内由专家统一回复。

  3、对于需心理面询、相关心理测试、心理危机干预的未成年人要求准确记录来电者联系方式并及时与专家组、医务科沟通,预约时间,协调专人妥善进行危机干预及相关救助。

  对于来电登记簿上的个人住处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严禁泄露。

  四、定期整理和分析

  定期对所记录的来电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咨询人共同性的问题每月定期形成文字性问答在网站上予以公布。

  接听时间:24小时开通

  烟台开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新学年开始,一些小学生和初中生纷纷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一到校门口就头疼、腹痛,甚至抽搐……好好的孩子,一到校门口怎么就突然生出这么多不适来,并由此不肯或无法进校上课。 我们认为,这是“校园恐怖症”的表现,是一种儿童情绪障碍,是儿童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所致。

  张某,女,7岁,小学一年级。她不喜欢上学,对学校有着强烈的厌倦和惧怕。每天早上不愿意起床,总是磨磨蹭蹭,有时诉说头疼、头晕、腹疼,有时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泻、尿急等;早晨上学时,她大吵大闹,要父母答应她们提出的条件才去上学,可是一到学校或者接近学校时就要逃走,表现非常坚决,而不得不让其离开学校,回到家里,表现正常,可学习、做功课,同学们放学后同她们玩耍,亦无其他不良行为的表现。偶尔出现焦虑、烦躁不安,哭闹不休。最后,父母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孩子患有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学校恐怖症是儿童恐惧症的特殊类型,据报道发病率约1%-5%,在刚入小学时更为常见。

  儿童期情绪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的生活较成人单纯,但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也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因素,如父母的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态度粗暴等家庭及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惊吓,身处矛盾无法解决等均能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引起过分而持久的情绪反应。

  一、 幼儿时期性格胆怯,敏感或过分依赖者易产生情绪障碍。

  二、家庭因素和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小孩过度保护或过分严格苛求,态度粗暴等都可能使儿童发生情绪障碍,年龄小心理素质弱,生活中难免会产生种种困惑,而自己无法找到答案,加之部分父母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儿童的理解和正常的心理需求,缺乏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由此导致了儿童情绪障碍。

  三、幼年时期遭受精神创伤,导致深刻的情感体验也是常见致病因素,四、在学校受批评、学习过度紧张、受到挫折等。

  为了克服孩子的情绪障碍,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配合。

  建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亲子关系,家庭气氛要民主和谐,不要对孩子过分保护或过分严格苛求。让孩子有安全感,既要孩子感到家长的温暖,又要使孩子自己独立。

  2、支持性心理治疗 要耐心倾听患儿的诉说,适当地对她们的痛苦表示理解和同情,以儿童可以理解的言语解释原因,存在显而易见的原因时,家长尽量帮着一起去解决。父母应克制自身弱点或神经质倾向,积极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

  3.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是否怕被同学欺侮,或学习有困难,或成绩不佳怕被老师责怪等。需取得学校及家庭多方面的合作和理解,解除患儿的精神压力,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恢复其自信心,消除恐惧。

  4.对待孩子恢复上学的开始几天,最好不要由母亲伴送入学,而由其他人陪送,以减少与母亲分别时的焦虑、恐惧。

  5、对待孩子惧怕上学不要打骂和责怪。当儿童出现期望的行为时,要及时加以强化,如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使出现的行为得以固定下来。

  1.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孩子提供安全、温暖、宽松的学习环境。

  2、耐心教育引导,帮助克制情绪上的障碍,鼓励她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增进交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3、担负责任。老师采取轮岗或多设岗,让孩子在班上担负起一定的责任,给孩子有表现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增强其自信心。

  因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于患儿的个性特征、社会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心理治疗在情绪障碍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患儿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家庭治疗、精神分析及意象对话等治疗。对于严重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焦虑、抗抑郁治疗等。

  儿童期情绪障碍的预防

  1、家长要多跟孩子沟通,及时疏导孩子的不适或者焦虑情绪。家长可以多给她们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告诉她们学校有很多可以一起学习玩耍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等,让她们对学校有所憧憬,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顾虑。

  2、适度的挫折可以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或让她适度受挫,能够锻炼孩子处理挫折的弹性和耐受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部分。很多长辈看不得孩子受委屈,其实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就要让她学会面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

  3.培养健全性格。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

  沙盘疗法简介: 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加上治疗师的关注与投入,来访者的自由表现与创造,这就构成了沙盘游戏的最基本的要素!而就在这简易的设置中,内心的世界得以呈现,心灵的充实与发展,治愈与转化也获得了可能。

  这就是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推崇的沙盘游戏治疗方法。除了荣格的心理分析之外,它也被人本主义治疗、格式塔治疗和整合性动力治疗等广泛接受,成为表现性和艺术治疗的主流,同时也被逐渐运用于学校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今天的沙盘游戏治疗最终来自于瑞士心理分析家多拉?卡尔夫,她跟随荣格学习心理分析,同时也深受莱温菲尔德世界技术的启发,最终结合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在简易的沙-水-容器世界中寻找到了一条心灵治愈的有效途径。

  一、沙盘游戏可用于儿童、成人

  (一)沙盘游戏对有自闭症、恐怖症、社交困惑、躯体化等心理障碍的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可以广泛应用于幼儿园及中小学。

  (二)成人做沙盘游戏,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二、沙盘游戏可以个体单独进行,也可以由家庭或其他形式的团体一起完成

  (一)个体沙盘游戏可以深入展示个人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与潜意识对话,了解自己的深层次需要;

  (二)家庭沙盘游戏,可以有效的改善家庭成员关系,呈现成员的无意识反馈,促进成员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尤其是对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习惯有积极作用;

  (三)某一特定团体进行沙盘游戏,比如,学生、教师、医护人员、病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公务员等,可以促进团队精神的升华,提升团队凝聚力,培养协作性人才,发现团体中的共性,加强成员间的精神交流,改善团队气氛。

  三、来访者可以自由地完成沙盘,也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做主题沙盘。

  一般情况下,个人进行沙盘游戏宜采用自由完成沙盘,团体进行沙盘游戏适宜选定主题。

  各种方式有其特别的程序,但是都遵循容纳、保护和自由的无意识工作方式,其根本目的和治愈原理都是要通过沙盘游戏的过程来接触无意识,进而达到心灵发展和转化的目的。

  沙盘游戏治疗的过程

  沙盘游戏治疗的过程包括几个步骤:

  一:向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的沙和水的使用,介绍各种模具的类别和摆放位置,让来访者感到安全、自由,让他明白有充分的条件可以选择任何模具来做任何形式的创造。

  二:治疗师帮助来访者以一种自发游戏的心态来创造沙盘世界以及自由地表达内在的感受,帮助来访者唤起“童心”。

  三:来访者开始摆放沙盘世界,此时所奉行的是“非言语的治疗”原则,治疗师尽可能保持一种守护性和陪伴性的观察和记录,并努力让来访者自己和沙盘交流。

  四:沙盘摆放结束后,治疗师开始陪同来访者对沙盘世界进行探索,努力对沙盘世界进行深入的体验和经历,在适当的地方给予共情,以及在必要的情况下给出建议性、隐喻性或提问性的诠释。

  五:对沙盘世界进行拍照记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整个沙盘游戏治疗疗程留下记录,也是对心路历程的一种纪念。

  沙盘案例及图片诊断分析:

  沙盘中呈现了混乱的主题,表现为分散与分裂,没有形状和规则,任意和随意性较大。比如,来访者把各种不同的沙盘模型胡乱地放入沙盘中,没有任何界限也忽视了外在的现实;尽管来访者细心地挑选了各个物件,但是放置却没有任何联系。

  1.2.空洞的表现

  来访者使用极少的沙盘游戏模型,或者是只使用那些没有生命感觉的沙盘游戏物件,给人一种沉默抑郁,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的感觉。比如,几乎是全部空洞的沙盘,只是在一个角落放置了一颗枯萎的树。

  1.3.分裂的表现

  整个沙盘显得分散,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呈现出分裂的迹象。比如,来访者从沙盘的底部往上摆放了一辆汽车、一个棺材、一只鸟笼、一头大象;似乎是各自分隔了沙盘的一部分空间,在所使用的沙盘游戏物件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

  1.4.限制的表现

  受伤主题中限制的表现,一般是本来表现为自由形象的沙盘游戏模型,在沙盘中显得陷入了困境,或者是被关押了起来。比如,鸟被关在了鸟笼里面,沙盘中的人物被圈起的沙墙四周围了起来。

  1.5.忽视的表现

  沙盘中所呈现的被忽视的感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沙盘中的角色显得孤独和孤立,失去了本来可以获得的帮助和支援。比如,一个婴儿被放在高高的椅子上,而母亲却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

  2.治愈的主题及其表现

  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主题及其表现,往往反映着来访者内在的积极变化。比如,聚集的能量、开始的旅程、生长的树木、沟通的桥梁等,都是典型的沙盘游戏治愈主题的表现。作为沙盘游戏分析师,不仅仅是要能够觉察、认识与理解治愈主题的表现及其象征性的意义,而且,在实际的沙盘游戏实践过程中,也要能够与来访者一起,去感受治愈主题及其象征所传达的消息,吸收治愈主题及其象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1.旅程的表现

  沙盘中出现的明显的运动迹象或线索,比如顺着某一道路的或者是围绕某一个中心的运动,都是沙盘游戏治愈主题的“旅程的表现”。比如,在沙盘中,一个土著的印第安人,划着一只独木舟顺流而下。

  2.2.能量的表现

  沙盘中呈现出的活力、生气和运动等,都属于能量的表现。比如,树木、作物或有机体开始生长,建筑工地开工,机器开始运作,汽车呈现出启动或运动,轮船开始航行或飞机从跑道上起飞等。

  2.3.连接的表现

  沙盘中治愈主题的“连接的表现”,反映在各物件之间的连结,或者是对立物件的结合上。比如,在地面和一棵大树的旁边所出现的梯子,便属于这种连接的表现;或者是在象征天使和魔鬼的物件之间出现的桥梁,便属于对立双方沟通与结合的可能。

  2.4.深入的表现

  沙盘游戏中呈现出的“深入”属于治愈的主题表现。所谓的“深入”,意味着一种深层的探索或发现。比如,发现了掩埋的宝藏,清理与挖掘河道,与水井有关的物件和工作,甚至更为直接的往深处探索等。

  2.5.诞生的表现

  在沙盘游戏过程中,“诞生”是明显的治愈和转化的主题。这种主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婴儿的出生、鸟类的孵化,或者是花儿的开放等等。就来访者的心理成长而言,诞生的主题及其表现,也与其内在儿童的发展与成长有关。

  2.6.培育的表现

  “培育”包含着孕育,以及为新的生命与生长提供滋养或帮助。在沙盘游戏中,若是出现象母亲哺育孩子、护士照顾病人、相互支持的家庭成员、和谐的团体的聚会、提供食物的车辆或者是食物的出现等,都是“培育”的主题表现。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1

  “学功夫,挣钱。”

  面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叫严鹏,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人,14岁,在镇中学念初一。自从父母1999年去广东东莞打工,他就一直和77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儿童”。

  严鹏并不想读大学,因为“成绩不好”DD学功夫、当警察、挣大钱,这才是他的梦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严鹏这样的“留守儿童”当中,有着类似理想,认为“读书没用”的还有很多。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根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目前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

  根据湖南省XX年底的统计,该省农村人口为4320.02万,占总人口的64.5%。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一些农民就开始外出务工经商。据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XX年,全省农民工为525万人,其中,到省外务工的占82%。XX年,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增加到736万人,XX年更是达到829.1万人,三年内增长了63.3%。

  在成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的同时,湖南省也相应地形成了规模达到数百万的“留守儿童”群体。该省曾有学校做过调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0%,其中父母同时外出的超过一半,并且呈增长趋势。

  XX年8月,共青团湖南省委发起了一次对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该调查由团省委书记吴奇修牵头组成课题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湘北、湘中、湘南、湘西的8个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县(市)的16个乡镇,对“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访问,并对部分监护人和学校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96份,内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行为发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等问题。近日,记者拿到了这份刚刚完成的调查报告。

  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

  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恐怕连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料到DD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

  不久前,永兴县某中学一名女生擅自逃学,跑到长沙打工,还通过电话叫班上的三个女同学也一起去。面对老师的责问,她回答得很干脆:“反正读完书也是打工,还不如早点儿出去。”

  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已经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只有33.6%的“留守儿童”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还有51.7%的人初中毕业后就打算“外出打工”和“做生意”。

  至于学习成绩,本次调查中,认为自己“信心不足”和“没有信心”的“留守儿童”约占1/3,另有35.1%的人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信心十足。然而学校老师和监护人却一致认为,“留守儿童”普遍成绩较差。

  数据显示,有63.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辅导”。研究人员发现,多数“留守儿童”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

  研究人员分析说,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区,多为老少边山穷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担心受歧视等心理障碍,缺乏学习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逃学、辍学,过早流向社会。

  团湖南省委一位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认为,与同龄的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儿童”显得早熟。“由于贫困,‘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与他们的“读书无用论”给成年人带来的震撼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让人心痛。今年5月上旬,记者随同调查人员到岳阳市几处农村采访时,对此有了切身的感受。

  严飘,13岁,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中学初一学生。她的父亲1998年因肺癌去世,从此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妈妈迫不得已去东莞打工,至今已有4年。平日里,严飘由73岁的奶奶带着住在伯伯家。奶奶告诉记者,自打4年前严飘的妈妈去了东莞,她就变得越来越内向了,平时和奶奶、伯伯也不大说话,几乎没什么交流。偶尔接到妈妈打回来的电话,严飘也不怎么多讲话,常常是母女俩抱着电话哭成一团。

  在万庾中学,记者通过学校广播找到了严飘DD一个看上去清秀文静的小姑娘。坐在办公室里,她一直低着头,局促不安地绞着手指。没说几句话,她就红了眼圈儿,泪珠直往下掉。在随后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除了点头和摇头之外,她几乎没有开过口。

  随行的团县委负责人说,像严飘这样极为内向的“留守儿童”毕竟是少数,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好等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并且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团湖南省委的调查小组还特意做了一个专项调查。他们在8个县(市)的留守的初中生中随机抽取了666人(其中男生285人,女生381人),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的测试对象。

  这一专项调查显示,57%的留守中学生存在轻微或轻微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7.7%,中度为9.0%,重度为0.3%。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还发现,这些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调查员在华容县某村见到了一名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留守儿童”。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孩子见到调查员撒腿就跑。调查员一直跟到他家里,他竟一下子钻到床底下,说什么都不出来。双方僵持了近半小时,最后调查也没能进行。

  这样的故事在调查中并不少见。宜章县某村一名留守的初三女生,把自己反锁在家,不去上学,并声称要去寻短见DD原因是她不喜欢学校老师到家里“找爷爷奶奶了解情况”。还有涟源市某村的一名初中生,十几年来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最近才回来。长期以来,他从来不喊“爸爸”、“妈妈”,只有向父母要钱的时候才会和他们说句话。

  调查报告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现或是攻击性较强,或是偏向抑郁。

  突发性事件中,“留守儿童”几乎没有自救能力

  调查中,最让家长和监护人觉得头疼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XX年,在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的“5?31”特大洪灾中,有12名儿童死亡,其中的11个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对突发性事件几乎没有应变和自救的能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一户“留守儿童”家门前有一个大水塘,油绿色的浮萍完全遮盖了水面,完全看不到水有多深。为了防止孩子下塘玩水发生危险,一到暑假,孩子的爷爷就带着他一起到地里去。爷爷在地里干活,孩子在田头撑把伞写作业。

  像这样能得到祖辈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并不多。调查报告认为,“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另外,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调查所涉及的16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的农民向调查员反映了这方面的事例,包括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对“留守女童”进行猥亵、骗诱,企图拐卖“留守男童”等。

  除了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之外,部分“留守儿童”还面临着另一种“危险”DD离家出走。“他们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一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糟糕的是,这些孩子在农村缺少管理和控制,这更加大了他们出走的可能性。”

  针对“留守儿童”群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人员分析说,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群体,这也势必产生同样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群体。

  他认为,对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来说,天经地义的义务和职责是,一方面,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应该给子女以父母亲情和家庭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但是,在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家庭里,这两个职责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而这,已经是关系到数以千万计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了。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5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的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4.3%。

  3、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5、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我村前几年一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

  三、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

  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2、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二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1、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管理措施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严格责任追究,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2、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可见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对于留守儿童,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因此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3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被监护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二是亲朋监护型;三是单亲监护型。这些临时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安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了,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任其发展。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在农村学校一个特殊群体逐步凸现,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身边,我们称其为“留守儿童”。

  调查目的: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调查,了解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调查时间:20xx年2月

  调查对象:本地留守儿童

  一、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空闲时间照顾子女

  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工作,无法真正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外出打工的父母基本上从事的都是建筑行业,虽然大部分父母会定期打电话回家,但是和子女谈话的内容一般仅限于简单问问学习情况,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基本上不作过问,任其发展。父母每次回家一般都会带一些孩子的用品,大部分是食品,也有带一些书籍的。在到家后,大部分父母热衷于到各家串门,并有部分父母参与,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导致父母和孩子感情不深。在座谈中甚至出现了个别对父母感情冷漠、不希望父母回家的“留守儿童”。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情况亟待关注。

  二、临时监护人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

  临时监护人的素质及其实施的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的“留守儿童”被监护的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大多数),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小部分),即由亲戚朋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托管的方式;三是单亲监护型小部分,即由“单亲”――基本上是母亲托管的方式。这些临时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安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了,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任其发展。

  三、从学校方面来说,关注程度逐步加大,措施还需完善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得“留守儿童”都在学校教育的范畴内。随着校园内“留守儿童”人数的增多,学校对这个群体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关注。在调研的几个学校中,基本上都建立了图书借阅室等活动场所,也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活动。但是,孩子们也反映了学校图书普遍较旧,新的、针对他们年龄特征的图书不多。同时,孩子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可实施的、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供学校参考,例如组织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等。

  四、“留守儿童”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需要加强教育、监督和引导

  (一)“留守儿童”的素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心理健康程度存在不同。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并没有做到垂范作用,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二)在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一点是在初中学生座谈中体现出来的,由于初中生较之小学生而言,年龄大了一些,知识面广了,思想也就随之活跃而丰富。她们描述了身边一些重男轻女的一些现象,例如,在家里,男孩子不用做家务活,而女孩子在家要承担较重的家务活;在和家里男孩子起纠纷的时候,家长一般会偏袒男孩;在学习上,有的女孩子晚上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必须睡觉,想多看会书家长都不同意开灯,而家中的男孩子则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进行学习;有的家长甚至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学习成绩好,不希望她们考上高中,想让她们早点回家帮助家里务农。

  (三)由于这次调研的“留守儿童”中有初中生也有小学生,所以我们能够明确感受到伴随着成长,初中生的思想也逐步成熟,更加理性,言谈举止较之同龄人更加成人化。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在物质需求被满足后,精神和心理需求相应减少,与初中生比较会较容易感受到快乐,烦恼也少了很多。

  (四)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有快乐的事情都会拿出来和好朋友们分享,但是,当有烦恼的时候,他们很少去找朋友或者家长倾诉,通常他们会采用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烦恼、委屈等都写在纸上,然后再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自己的苦闷。

  (五)“留守儿童”对图书的需求度还是比较高的。当问到“你最希望你父母回家给你带些什么礼物”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回答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图书,是他们感兴趣的图书,这也说明“留守儿童”存在着一定的精神需求。

  (六)“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显而易见。孩子们思念父母的情绪溢于言表,每次父母回家他们都会很高兴,也会通过写信等方式给在外的父母汇报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送去自己的思念之情。

  针对在调研的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下列建议:

  一、党和政府应当继续制定有力措施,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下发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情况也在时刻监督,制定了各项政策来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也要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来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团、队组织应和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力量等紧密合作,贴近基层,为合肥市农村“留守儿童”多做好事,多做实事。

  二、对外出务工的父母加强引导,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用不容忽视。要促使外出务工的父母转变错误的观念,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今年,市里出台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新办法,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全市统一管理范围,在学杂费、接受教育、学习评价、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及奖惩制度等方面享受与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不再另外收取借读费,并为方便学生入学,全市还确定了20所左右的中小学定点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全国也有很多地区专门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大开便利之门。所以已经具备条件的父母,应当将孩子接到身边接受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而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父母也应该慎重选择托管的临时监护人,重视孩子的监护权,多创造时间和机会与孩子交流,加强与孩子沟通,努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学校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和监督,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学生能否全面、健康发展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虽然现在各个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的工作,但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工作的方式和力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经费紧缺、人力不足等问题。现阶段,学校应该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服务“留守儿童”。在学校这块阵地上,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应当发挥自身优势,要在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团、队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凝聚“留守儿童”,通过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等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心胸,组织城区学生开展向手拉手小伙伴捐赠图书活动,引导他们共同学习成长。同时,也要多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应该多掌握一些自护自救的本领。

  四、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尽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各种媒体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多宣传他们的现状,公布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社会各界对他们的了解,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从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多做贡献。乡镇以及村委会等也应该发挥作用,通过设立校外辅导站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增加能够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的场所,可以聘请学校的辅导员或有一技之长并热衷于服务“留守儿童”的同志担任辅导员,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只要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那么他们就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本次调研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的决心,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多做贡献。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4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农村中的许多富余劳动者,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他们的孩子绝大多数只能留守在家庭,由老人或亲戚代养,这些学生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权威部门调查研究,我国目前有20xx万左右留守儿童,其中近四份之一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日照市莒县招贤镇中心初级中学 ,处在城乡结合部,现有教学班级22个,学生1200多人,许多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他们大多本身没有接受较高、较系统的教育;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更多的体现在溺爱上;他们年迈体衰,行动比较缓慢,祖辈之间缺乏沟通,即使有,大多也是无主题的沟通。当孩子在学习上面临困难时,不能及时的帮助和解决;生活上有了问题时也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受了委屈也藏在心理;老师有时联系不上儿童的父母,便会出现教育的脱节现象,孩子显得非常无助。这样就造成了孩子性格孤僻、自卑、自私、倔强,逆反心理较强,退缩冷漠,不善于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甚至过分任性,淘气。在失去了日常的父爱母爱后,孩子的思维、行为,对社会现象的感知与响应,也就发生了剧烈的震荡,导致厌学心理特别强。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是班级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

  我们思考如何针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进行教育对策研究,怎样从学校教育入手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尝试通过系列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和分层实施的心理干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纲要中还要求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逐步在大中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矫正服务机构。

  2、教育理论。我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而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教师工作中特殊对象,他们既有一般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研究教育方法,改进教学。引导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加强我校教师教学科研意识,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主要厌学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成功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监管人的基本状况和生存现状。

  3、监管人的现状与留守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关系。

  4、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5、建立符合留守儿童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国内外有关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资料,搜集相关课题研究的最新信息,为本课题的研究作借鉴和参考。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心理现状,为实施兴趣学习法作好准备。

  3、个案研究法。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忽视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