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中考应该先择校还是先考试?

按照现行国家的招生政策,小升初一律划片入校。当然学习成绩好的可以自主择校,大家都向往教学质量更加优良的学校,这没有任何问题,更不会影响中考的录取。

关键是,择校入学的学生不再享受指标到校政策。这是个什么意思?

因为每年重点高中都会拿出一部分升学指标分配到各初中。由这些初中自主把名额分配给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这样,享受到这种指标的学生在中考时只需达到当地的重点录取线就可上相应的重点高中,而不用一定要考到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但政策又规定,你如果是择校上的初中,也就是说小升初时并没有进对应划片的那所学校。那这种择校生就无法享受该政策,你要想上心仪的学校就只能尽量使中考分数达到该学校的录取线才行,录取线有可能远远高于重点线。

以成都中考为例,2019年成都市中考重点分数线是553分,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的录取分数线为635分。某考生获得了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的指标到校名额,那他只需达到553分就能上这所著名的中学。

但如果该考生是择校生,就丧失了享有这种政策的资格,他想上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就只能考到635分才行,二者相差82分,你看多么悬殊。

当然,择不择校,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你自己的选择,如果成绩确实很好,建议择校,在拥有优良学风的校园里努力拼搏,你会有更大的机会选择理想的学校。还有一个现实,很多普通初中的指标到校生虽然进了重点高中,但也是举步维艰,周围的高手实在太多,毕竟人家是凭实力考进来的。

小升初国家的招生政策要求房户一致划片入学,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优质初中掐尖招生,所以不允许择校,如果择校那么孩子就属于借读生,孩子的学籍不能去所借读的学校,只能保留在原来的学校,借读生不能享受高中定向指标生到校名额!这对孩子中考影响很大!

定向指标生:是本地的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依据孩子所在学校这一届学生总人数,划拨招生名额,这个名额特别珍贵和稀少,按照现在中考政策5:5的招生比例,只有50%的初中生才能获得!以山西省中考为例,满分730分,本校学生考640分就能上重点高中,借读生则需要优中选优加40分以上,择校生要想考这么多分确实风险很大!

因此家长要考虑清楚,建议还是慎重择校,不论孩子被哪所初中录取抓好孩子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①孩子上了初一以后,帮助孩子适应初一的学习节奏,保持学习成绩不下滑

孩子上了初一以后,不但要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还要面对更难的知识和更多的作业!初一的知识要比小学六年级的知识难度加大很多,还要加政治历史地理四门新课,作业随之翻倍增加,需要背的知识点也比小学成倍增加,很多孩子一下子适应不过来这么多的作业量和知识量,成绩出现下滑

②从初一学期开始要关注孩子在全校排名和班里的名次

首先排名靠前才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对中考充满希望,其次排名靠前才能争取到中考定向指标生名额,所以初一即使孩子进不了前十名,也要努力进入前20名,如果孩子从初一开始排名一次比一次低,在父母的埋怨下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③无论在好初中还是一般的初中都需要孩子本人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上进心

如果孩子在小学对学习就很自觉,很好强即使去了一般的初中他也一样能够努力拼搏成为佼佼者,如果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很差,对考多少分无所谓,即使去了好初中成绩也上不去,也只能垫底!所以教育孩子的核心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内驱力,点燃学习的发动机变被动为主动

结合实际,对于成绩一般的孩子原本在本校还能考上高中,择校以后反而压力增大,同样的成绩在本校可以考上高中却因为择校而没能达线,所以家长与其冒着风险择校不如因材施教合理规划孩子初中三年的学习!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只为帮助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其他网友回答:

小升初择校的后果就是没有学籍,现在学籍管理很严,有关系都掉不出来,还是要慎重择校。 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要么就直接花钱报私立学校,要么参加摇号听天由命,摇不上就读学区的中学。我个人认为还是跟着国家政策走,不会没书读,小学的尖子生没读到名校的比比皆是。而且每年中考成绩优异的,全A的哪个学校都有,不管重点不重点,现在小升初根本没必要择校了....

是有这个政策,小学择校会有一个协议,视为自动放弃对口中学就读。现在小升初还是有好的民办初中可以采取摇号方式就读,但是名额有限。你的问题比较模糊“小升初择校”对中考的影响?你是指录取时影响还是什么?小升初择校一般就是为了进好学校,争取中考有更好的成绩,更多的选择,上更好的高中。

如果担心报考和录取高中,这是没有影响的,选择中考是全市统招,就是全市的学校你都是可以填志愿的。

严格的说,影响不是很大。原因如下:

1.择校不是必须,而是看个人意愿及孩子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2.尽管教育资源并不均衡,但是,仅就初中而言,差距不是很大,不会对中考产生太大影响。

3.中考如何,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绝对不是择校或者不择校的问题,家长们一定不要以为,择校后孩子就能顺利中考,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孩子能够认真学习,提升成绩,才是正道!

我家孩子今年小升初,我们这里小升初今年实行摇号政策,公办学校还是划片招生,选择民办学校的学生需要参加统一摇号。摇号录取不了的学生如果想回片内上公办学校,还是可以接收的。

至于中考,除了凭借各个学校实力,对孩子是没有影响的,初中升高中都是通过考试,只要是本市户口,都可以考,跨市区会有影响!

感谢邀请,我是人称学霸爸爸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中考跟小升初择校是两码事。

中考是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的升学考试;而小升初择校,则是孩子为了能够上一个更好的中学,而主动实施的选择性决策和行为。

想上重点中学的孩子,需要提前作1-2年的小升初准备。否则,对于临时有想法者,按现行划片摇号政策,几乎没啥技巧性可言。

正在分享成功培养儿子成为学霸的20年培养日记+培养经验,欢迎添加【关注】“宝叔育儿”,进行更多交流~

我认为小升初择校对孩子的未来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家长们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择校,肯定是有现实原因的。一个好的初中,也就是所谓的名校从创牌子到现在是经历了几代师生校长的努力的,它的教学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都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慢慢积累下来的,加上进入该校的大部分孩子成绩比较有效,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以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进入学校的学生,只要原来的成绩不是特别的差,根本补不起来的这种,都是可以或多或少地取得大幅进步。学生比较优秀,老师大多又是从重点高校聘请的教师,毕业的孩子进入重点高中的比例又大,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最后的情况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所以只要有条件的家长还是会首先为孩子进行小升初择校的。

影响还是挺大的,先抛出划区政策来讲,好的学校老师也比较稳定,优秀的教师会比较多,学校的整体氛围也会比较好,学习氛围浓。

相反的学校不好的教师质量也不好,我以前是培训机构的学管老师,听我学生说他们学校老师语文老师说话带方言,体育老师教数学,因为那个数学老师能把题讲错,并且老师听力有问题,听不到同学的反应,只是自己在哪里讲,讲完就走,也不问问学生会不会。有的老师不认识同学的名字说错名字,政治历史课也不讲就画重点让背诵,死记硬背就行了。听听就挺恐怖,还体罚学生,用戒尺打学生。关键是这样学校的升学率一直都不高,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高中上。

所以泽校还是挺重要的。

以我家娃的经验,择校还是很重要的,孩子小升初时,划片区进一所一般的学校,为了能进名校,专门去学了奥数,拿了好几个金奖,又去名校投简历,好不容易才去了我们这里的名校,不过,从现在看来,很值得,名校带给孩子的成长经历是很有见识和格局的,就包括人脉圈都不同,优秀的孩子们背后都有优秀的家长,大家一起成长起来,中考当然错不了,一起再考进高中名校的比例好大啊,真的是优秀的孩子们会一直优秀。

小升初择校,对中考有什么影响?相关文章:

  一年一度的中考就这样结束了。

  为了优异的成绩也为考试结束后的自由,相信同学们在考场上定是全力发挥,但中考不是学业的终点,而是人生另一学习阶段的开始。

  中考结束了,关于规划的规划,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在国内,多数家庭对孩子的规划通常是“中考—高考—国内大学”,到研究生时,才会送孩子出国留学。

  这种模式使得孩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习惯于刷题、备考,在紧张和压力中面对高考。

  但“一考定终身”的高考真的适合你的孩子吗?

  是否有离开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另一条路可供选择呢?

  其实,除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国内高中,还有国际学校——一个更广阔的选择,而且很多家长已经开始主动为学生选择国际课程了。

  提起国际课程,大家较常说的,大约就是IB课程、A-Level课程、美高的AP课程,那么除此之外,随着大家对BC课程的了解加深,BC类国际化学校的逐渐增多,近几年对于BC课程的咨询也日趋频繁了起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BC课程。

  BC课程指,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简称BC 省 ) 教育部授权,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办的加拿大高中课程。

  课程全部采用加拿大 BC 省高中教学大纲,教师需经由BC 省教育部认证,采用英语教学。

  国际学校学生参加BC省高中会考,毕业生获得BC 省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成绩被加拿大、美国的各个大学所认可。

  学生必须在三年课程学习中至少获得80学分,其中:

  48分必修课程学分;

  28分以上的选修课程学分;

  4分教育与职业目标的计划;

  至少16个学分应在12年级课程获得。

  此外,学生还需完成三次省级毕业评估(Provincial Graduation Assessments):10年级的数理能力评估,以及11年级和12年级的读写能力评估。

  这三次的省级毕业评估是与新教学大纲相匹配的严格的标准化评估,学生必须通过评估,方可毕业。评估将不会以具体课程为基础,而是对所有年级的学生在所有学习领域掌握的数理和读写能力进行考查。

  学生可以重新参加评估,每次评估的较优秀结果将被记录在较终成绩单上。

  BC课程的学生除了平时成绩外,某些特定课程还需要进行“省考”。

  所谓省考,即所有学生在特定时间,通过自己的账号密码登陆,完成一份由BC省教育局统一出卷的考试。其中Math 10,Science 10,English 10和English 11,他们的省考占总成绩的20%。

  值得一提的是,English 12这门课的省考占到总成绩的40%,即较终成绩=平时成绩*0.6+省考成绩*0.4,如果平时成绩和省考成绩相差大于20分,则学生的平时成绩会被取消,由较低的省考成绩作为较终成绩。

  BC课程具有较高的国际认可度,BC省教育部将为加拿大海外高中合格毕业生颁发该省中学毕业,成绩被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各个大学所认可。并给加拿大大使馆签发函,以帮助毕业生申请加拿大的学习许可。

  加拿大海外高中课程班的毕业生凭借加拿大高中及所需学分,即可直接申请就读加拿大和英国、美国、澳洲等英语母语国家大学,一般不需参加SAT、雅思、托福考试(不排除某些大学的某些专业需要这些考试成绩),进入大学后无需再参加预科考试和考试。

  BC课程的好处在于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及平时成绩,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的多元化。

  在学术课程之外,设置了许多强调实际能力的课程,如——

  “计划”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制作简历,如何以团队为单位策划组织大型活动;

  “戏剧”课程,则通过演绎经典剧作,帮助学生欣赏西方文学。

  这对那些课外协作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强,但是不擅长课堂学习、考试的同学,能有效的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BC省教育又是一种有难度的体制,学生需要提前融入纯英文环境,知识循序渐进的适应外教老师的教学风格,同时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学会合理安排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繁忙的学业打下基础。

  那么,怎么样的一所学校才能更好的满足BC省的课程特点呢?

  就不得不提到这所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西百老汇路395号的近30年的国际学校——圣约翰学校。

  圣约翰学校(St.John’s Academy)是一所始建于1992年的英语沉浸式大学预备学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BC省教育部认可的10-12年级课程,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进行自我价值导向,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制定计划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时,学校通过强大的资源平台为学生创造开拓视野,锻炼能力的机会,培养负责任的工作习惯以及在鼓励的校园文化中建立领导力。

  圣约翰学校的小班制学习模式为教师提供了灵活的教学环境,能细心地照顾到每个学生,因材施教。

  在小班制里,教师可以调整他们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各种学习需求和学生风格。

  在教学实践的设定上,能够响应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知识获取模式,通过挑战学生提高绩效,挖掘超越学生自我期望的潜能。

  每年,圣约翰学校的学生90%进入北美,开启他们人生的下一段精彩。

  2018年1月,圣约翰学校授权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开设BC课程并招生。

  这意味着现在不出国门,就可以直接在国内接受等同于圣约翰学校的BC课程的学习。

  关于BC课程及学校,如果您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留言~

Tips :国际学校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等,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的教育平台,帮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远。

如果你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学校的全面信息,填写下方“家长有问必答”即可预约探校,我们将带您实地了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择校重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