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有哪些大学开设民族班?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 12:00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是2003年7月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由原岳阳师范学校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曾经是中国中等师范学校名校和全国先进师范学校之一,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20所小教大专班实验师范之一,也是教育部直接定点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全国2所学校之一。在54年的办学历程中,该院发扬“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岳阳精神,顺应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时代潮流,以管理规范、优质、高效闻名于三湘大地乃至全国师范教育界。坚持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学生第一,服务第一”的办学方针指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学会成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切实加强应用型教学、实际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培养。把学院建设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队伍优良、质量可观,以培养多学科、多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高等院校。
    2005年,该院一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该院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半年,取得良好效果。开展的共产党员“五做六当”活动,得到市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高度评价,省高校工委向全省高校系统重点推介,省先教办检查组对该院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出“要求严格,工作扎实,效果很好” 的评价。二是宣传舆论和学术阵地进一步加强。《湖南民院报》正式创刊出版,已发行6期近3万份。学院院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于年底创刊出版。三是教师队伍不断提升。经省高教和社科系列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年内又有9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2名教师晋升为正高,打破学院53年来正高零的纪录,至此,全院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41人。四是办学方向更加明确,专业建设初露端倪。学院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职业教育,把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实用英语3个专业建成骨干专业,新增物流、计算机多媒体、旅游英语、播音与主持4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改革试点专业。11月,学院开展专业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深化了“加强以办好西藏班为主的民族教育”、“提升以培养小学教师、幼儿教师为主的师范教育”、“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学院一改传统“三好”学生评比模式,致力于发挥学生特长,全面开展“六星”评比活动,共有400多名学生获评“六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省以上比赛中获奖100多人次。其中,外语系学生刘山霞2次获国家级文艺作品大赛特等奖,并获全省大学生品学奖;6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有43人获国家、省级奖、助学金。六是西藏班办学成果展在西藏举办受到好评。8月20日,学院领导应邀赴西藏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和内地西藏班(校)办学20周年庆典活动,在拉萨举办西藏班办学成果展。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向巴平措、副主席白玛才旺等观看展览并接见该院代表团,西藏各界对该院西藏班办学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七是招生工作喜获丰收,生源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年内共招新生1651人,全日制在校生达3600人,不仅创造学院53年办学的历史纪录,而且高职生源有2097人,占总数的60%;生源由2个省区2个民族扩大到全国14省、市、区和11个民族。八是新校园建设施工全面展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校园建设已完成“三通一平”、基建招标和工程报建,10月19日正式奠基典礼。九是学生就业形势看好。据省教育厅统计,该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08%,在2003年、2004年连续排名全省高校一类的基础上,继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十是办学成果更加喜人。教师申报省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艺术系组织、教师范泽容指导的舞蹈《瑶家谣》获全省大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文艺调演二等奖。西藏班学生演出、范泽容指导的《雪域天堂》获湖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金奖。范泽容因此获岳阳市2005年度十佳青年称号,是本年度岳阳市教育系统惟一的十佳青年。
    学院升格后,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正确定位,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二次创业。明确提出“继往开来,加快发展,为建设新型民族职业高校而努力奋斗”的口号,确立“巩固师范教育,提升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即到2010年,学院规模为在校学生10000人,新校园面积66.67公顷,拥有100多名副教授以上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专家,有10项以上科研成果在省以上获奖。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3次面向全国招聘各科优秀教师和学生辅导员,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力量,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现有专任教师160人,其中,正、副教授和高级讲师59人,硕士研究生12 人。开设82个教学班,分院本部和东院两地办学,共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在校学生3528人,其中西藏学生729人,占学生总数20% 以上;本、专科函授学生1800人。开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电算化、文秘、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幼师、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舞蹈表演、艺术幼师、初等教育等20个专业。年底可实现学院整体搬迁。新校园将建设成为生态型、花园式、民族性、艺术性,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校园,建设成为理想宜人的读书治学之地。
    2006年8月,从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会上传来喜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岳阳市支队被评为湖南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并与岳阳火车站一起获得“双拥结对先进对子”荣誉称号。
    近5年来,该支队共向贫困学生、教师奖励基金、灾区群众捐款20万元,捐献衣物1万余件。支队还每年拿出3万元~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扶贫点建设,扶贫点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同时,支队把保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参加打黑除恶、抢险救灾等行动,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经常组织城市武装巡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怀化市高考2020年少数民族加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解说
一、相关少民文件依据:
1、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操作办法》的通知(湘族通〔2011〕 1 号)——(省民宗委、教育厅、公安厅、省纠风办联合发文)
2、湘民宗通〔2015] 16号关于做好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省民宗委、教育厅、公安厅联合发文)
3、2016民族加分文件湘民宗通【2016】6号——(省民宗委、教育厅、公安厅联合发文)
4、湘民宗通〔2018〕13号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操作办法》的通知
第一个文件是:少民政策的最初最全的文件要求。特别注意:散居迁入聚居区的三年时限并与实际就学的学籍挂钩才认定享受聚居区政策,否则只能享受散居区政策。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户籍没有发生过迁移的不看学籍,只看户籍,按户籍地民族政策办理。户籍发生过迁移的即看户籍时间还要学籍时间,户籍由散居区迁移到聚居区的必须与三年学籍(并实际就学)挂钩,才能享受户籍地政策,否则按散居区政策办理。散居区迁入聚居区的审核由民族宗教、公安部门联合审核。
第二个文件是:2015年-2016年少民加分政策调整后的加分分值和适用时间、范围。
第三个文件是:民族乡区划调整变更情况。原则上要求身份证更换为新地址的身份证。
第四个文件是:2018年的新文件,是将2011和2015文件整合

  • 少数民族加分分值和适用时间、范围:

从2015年起,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在全国高校投档适用的政策保持不变;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其它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聚居区以及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汉族考生加5分,仅限于省属高校投档时适用。

  1. 2017年起,取消民族证办理,以登记在公安人口信息网上的数据为准。
  2. 户口迁入聚居区的考生,享受高校招生聚居区有关民族优惠政策,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随父母迁入或投靠父母,并且户籍在聚居区连续满三年并实际就读;2005年1月1日以后由散居区迁入聚居区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户口所在地聚居区就学并满三学年学籍;考生父母在聚居区工作或生活。(户口迁入聚居区的考生,审核时必须根据各自情况提供相应材料。)

    2、考生应在2019年3月办理少数民族加分前及时确认少民成份问题,有错的要及时去公安部门、民族宗教部门纠错的;考生的民族成份至少要与父母其中一方一致(民族成份遗留问题需向民族宗教核实,以民族宗教部门解释为准,考生已经不需要提供民族证)。因考生、家长民族成份影响到考生少数民族加分的责任由家长、考生自负!请纠错考生及时办理加急身份证,并在2019年3月15日前完成在高考管理系统的身份证的重新验证,才能打印正式《少民加分表》,从而顺利办理少民预科资格、少民加分事宜。
   6、因区划调整由非民族乡并入民族乡、民族乡与民族乡合并以及民族乡名称变更的高考考生,全部按照区划调整后的民族乡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审核和确定其民族乡高考优惠加分资格,上述考生须在2016年12月31日前换领户口簿、身份证,逾期未办理视同放弃享受民族乡高考优惠加分政策。因区划调整撤销的民族乡高考考生享受区划调整重新确定的户口所在地同等招生政策。
    7、外省户籍少民考生在我省参考,不享受我省少民优惠政策。
三、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班录取的学生先在高校加强基础知识等预科学习,预科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一年,一年后,预科班学生入高校进行本科专业学习,其学制与该校本科学制相同。
1、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填报: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时,填报“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时间是2017年6月28日-7月2日。注:汉族、聚居区汉族考生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为无效志愿。
2、少数民族预科班投档录取:少数民族预科班可在学校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下80分以内按符合报考条件考生的预科班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提示:部分部委属高校和外省二本
高校民族预科班招生要求考生的高考总分要达到高校所在批次投档线下80分以内,具体要求须查看学校招生章程)
少数民族预科班近几年录取情况简介:虽然少民预科班是最低降80分以内,但实际上,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录取后,一本预科录取基本上是在一本线线下10以内录取希望较大,有些较热门院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甚至高出一本线60分以上才能录取;二本预科录取一般在二本线下20分以内希望较大,有些热门院校的预科班甚至于在二本线上10分才有希望。建议:各县市区、各学校加强预科班政策的宣传,让考生、家长知道少数民族预科班,知晓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回户籍所在县高考报名的要求,了解志愿填报、录取时间。让考生、家长了解哪些县是需要回户籍所在地报名才有预科资格。
3、少数民族预科班要求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具体哪些情况需要回县高考报名呢?
我们将少数民族预科班可分为四类预科班:
以上四项投档顺序:先投档A,A录取完后,再BC同时投档录取,BC录取完后,最后投档录取D。预科班投档比例为1:1。(填报志愿时:一本预科只能报一所,二本预科也只能报一所。)
1、户籍是少民自治县(怀化是麻阳、新晃、芷江、靖州、通道及自治县内民族乡)且少民加分为20分的聚居区少民考生,在户籍所在县高考报名方可在志愿填报时填报ABCD四项预科志愿。(不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的,就是自动放弃ABC预科志愿,只具有D项预科资格)
解释:我市仅五个自治县县少加分为20分的聚居区少民考生具有A、B项预科资格,同时具有CD项预科资格。
散居区迁入聚居区考生户籍必须达到三年、学籍三年并实际就读方可具有ABCD预科资格,迁入聚居区户籍未达到三年或学籍未达到三年或学籍与实际就读不符或其它户籍认定条件不符的,加分只能认定为5分,具有D项预科和C项省属高校分县计划预科中聚居区少民优先排队预科。
2、户籍是非自治县的民族乡且少民加分为20分的聚居区少民考生,在户籍所在县高考高考报名方可在志愿填报时填报C项省属高校分县计划预科志愿,在C项省属高校分县计划预科中聚居区少民优先排队预科,若因排队计划不够不能录取的,再与过半县少民、散居区少民考生一同参与D项省属高校预科全省计划排队,全省少民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录取。(不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的,就是自动放弃C项省属高校分县计划预科,只具有D项省属高校预科全省计划)
解释:我市中方县、洪江市、沅陵县、辰溪县、会同县的聚居区民族乡且少民加分为20分的聚居区少民考生,具有本县C项分县预科优先排队录取资格。
3、过半县少民、散居区少民,在户籍所在县报名,方可报考C项省属高校分县计划预科,但C项要优先加20分聚居区少民考生,聚居区少民先录取后剩余有预科(聚居区未录满),才录取过半县少民、散居区少民考生。在C项排队后不能录取之后,直接同所有少民考生一同参与D项省属高校预科全省计划,全省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录取。(不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的,就是自动放弃C项聚居区少民先录取后剩余有预科志愿,只具有D项预科资格)。注:鹤城区、溆浦县等没有“C项省属高校分县计划预科”的县市区,不需要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在全省报名点报名都具有D项省属高校预科全省计划。
解释:我市全部县市区的过半县少民、散居区少民考生,具有C项分县预科中聚居区少民先录取后剩余的预科(聚居区未录满)。

  1. 我市全部县市区的过半县少民、散居区少民考生,未在户籍所在县报名的,只能报考D项省属高校预科全省计划,一同与全省所有少民加分考生排队录取。
  2. 每个考生只能被录取一次。
  3. 未获得民宗部门、公安部门审核的少民考生不具有预科资格。

四、少民预科班简要总结:
1、少民预科班是针对文化生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没有少民预科班。所以,一般建议艺术体育类考生没有必要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但是艺术体育类考生可以按文化分排队报文化生少民预科班,对艺术体育考生文化分有优势的考生可以回县报名参考。
2、部署院校、外省院校的少民预科班,必须要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怀化市是:麻阳县、新晃县、芷江县、靖州县、通道县五个县的少数民族加20分的考生有报考资格。
3、省内一本院校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以及二本省内院校的少民预科班,分县计划是要求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县高考报名的。全省计划不需要回县高考报名。鹤城区、溆浦县等没有分县计划(即无聚居区民族乡的县市区)的少民考生,不需要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可以直接在任何一个报名点报名参考,直接报全省计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等学校应当开设党的民族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