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应对“双减”?

《面对“双减”一线教师该怎么做?10点做法供老师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双减”一线教师该怎么做?10点做法供老师参考(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面对“双减”,一线教师该怎么做?10点做法供老师参考“双减”政策是近期社会注重的焦点。这个政策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学期开始了,老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落实学校承担的“双减工作任务,必须严格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纪律。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在新政策背景下,面对

2、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家长的“教育焦虑,一线教师们应该怎么做?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怎样展开?01、研究学情与教材,提升备课实效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为提升备课实效,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而不是“复制粘贴”教案,修修补补课件。研究学情,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学生“在哪里,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应把学生“引到哪里。中小学作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很多源于超前学和超标学,而这又破坏了“自然学习起点”的课堂教学生态。减轻作业负担,学生就能够在“自然起点”参与课堂学习与探究,教师就能够准确判断学生“在哪里实现因材施教。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重要目标,分析研读教材,

3、就是要对准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靶心,确定“把学生引到哪里,只有全面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才能使课堂教学实现有的放矢。02、组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深在知识难度上,而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展开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愿参与”,借助已有认知经验“能参与”,通过多种感官或行为“真参与,学生获得的不但仅是知识技能,而是能够带得走、用得上的学科素养。学生课堂上实实在在用I分钟获得的发展与提升,是课后1

4、0分钟的补习也达不到的效果。所以,一线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和效益意识。课堂学习效益高了,课后的作业负担自然就轻了。03、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提升作业质量作为生命体的儿童,天然拥有语言、思维、探究、创造等学习需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职责在于以生为本,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共享探究过程,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不是仅仅传授知识,而是师生间借助积极有效的对话为平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

高质量教育关键在课堂,甘肃一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引来30万人“网络围观”——

“双减”落地,如何“上好一门课”?

“决赛的最后阶段,我们首次尝试了网络直播,没有宣传没有动员,却引发了全省教师的关注,在线观看一度达到30多万人”“课堂是教师坚守的阵地,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后,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近日,由甘肃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甘肃赛区选拔赛举行。此次大赛恰逢各地全面开展“双减”行动,因而备受关注,也引发了一个个教育话题。

“双减”还要“减”什么?

甘肃省教育厅日前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各学校“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以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双减”措施落实,甘肃不少学校通过“作业管理”和课后延时服务,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艺术、科普等活动;教师在校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在兰州市,一些学校推行“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级评价”的教改实验,实现作业结构、难度、批改、指导等维度分层,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有学校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孩子没有过大的作业压力,有更大的自由去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有更充足的时间在操场上奔跑撒欢儿,作为母亲,我肯定是充满期待的。”西北师大附中教师李洁,刚刚在这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力拔头筹,取得中学语文组一等奖的第一名。作为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母亲和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双重身份让她对“双减”有更多的思考。在她看来,仅仅把时间和自由“还”给孩子还远远不够。

“小学其实是孩子整个学习期最重要的阶段,是盖大厦的‘砌砖’阶段,需要孩子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一点一滴地完成这个学段。”李洁说,“要减去的不是孩子在特定年龄段应该要学的东西,而是要‘减’不科学的教育理念。”

“避免超前教育,告别‘抢跑’思维,是必须‘减’去的目标。”李洁分析说,有许多义务教育的负担实际上来自于家长的“提前加码”,“家长的焦虑,把超出年龄段的知识强压给孩子,这一点必须改变。”

“赢”在课堂如何实现?

“教学竞赛比课堂,‘双减’成效看课堂”。伴随着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进行,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课堂学足学好,成为赛场内外关注的焦点。

“在‘双减’的新政下,这次竞赛仿佛一次全省教师的集体备‘战’,因而引发全省各地教师的普遍关注。”竞赛主办方解释了引发30万人“网络围观”的原因。

这次竞赛分为小学组、中学语文组、中学数学组、中学英语组、中学思想政治组5个组别,由教学设计、教学展示两部分组成,参赛对象为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7人进入最后决赛,15位教师分获各组别一等奖。

“竞赛的目的在于锤炼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在‘双减’之后,教师必须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寻求突破和创新,才能真正‘上好一门课’。”竞赛小学组评委组长、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克非说。

从备赛到参赛再到登上领奖台,李洁发现自己虽然当了10年教师,但面对三尺讲台,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3课时的知识能不能两课时高质量完成,留下一个课时让学生去看书阅读;困难的问题能不能用巧妙的方法“化繁为简”,让学生在接受时不那么费劲儿;讲授文本时,能不能不轻易地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指向了一个关键词——高效。高效意味着科学,它的实现需要教师潜心思考如何科学地传授知识。”李洁说,只有做到了科学高效,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够真正地“卸”下来。高效,不意味着删减知识,而是要求教师有效地连接知识与学生,提高学生的思考力,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关键在课堂。”中学语文组评委组长、兰州城市学院教授朱忠元建议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整体性、系统性,合理安排教学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学数学组评委组长、兰州城市学院教授赵廷刚认为,必须注意数学教育的特殊性,注重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握。中学英语组评委组长、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靳琰还特别提醒,教师更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双减”之后“增”什么?

“一堂真正的好课,要明确到底在传递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传递。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有工匠精神。”一位观看了竞赛直播的教师说。

“双减”不仅是学校、教师的任务,也是社会共同的责任。甘肃省总工会副主席吴俏燕表示,这次教学竞赛就是为广大中小学青年教师搭建高水平的展示交流平台,目的在于推动形成相互切磋、层层选拔、优秀递进的教师竞赛格局,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以教学竞赛为牵引,广泛开展教学比武、征文评比、读书演讲等活动,是培养优秀教师、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兰州市许多学校开始探索实施“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素质型音乐教育”“全员体育”等教育实验项目,推进实验项目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这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之外”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们通过持续开展教学竞赛积累了一定经验。面对‘双减’的新任务,竞赛也需要进一步升级。”甘肃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刘虎林说,“双减”的要求下,学校将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这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这也是未来开展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和教学竞赛的努力方向。(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通讯员 王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