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四中是哪里的学校

12月28日,应泸县四中的邀请,重庆文理学院附中校长穆洪太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及年级和部门管理团队到泸县四中,开展跨省间校际对接交流活动。泸县四中副校长李勇主持交流活动。

重庆文理学院附中来宾一行抵达校园后,在泸县四中校长何淑清等班子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的陪同下,参观了逾晖楼、教师健身中心、荣誉室、功能室、川南师范学堂燕子岩旧址等,全面了解了泸县四中的硬件设施布局和校容校貌。

校际对接交流会上,何淑清就泸县四中历史沿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策略、队伍建设、教学常规、学校特色及办学成果作了详细的介绍。穆洪太对重庆文理学院附中的办学经历、管理理念、学校建制、办学成绩作了介绍。双方还针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培养、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负担、学生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表示将积极做好对接交流,以实际行动推进校际全方位合作共建工作。

对口交流环节,双方以处室和年级部为线,具体而深入、毫无保留地将各自管理的部门和年级的“干货”与对方分享。

据悉,此次校际对接交流活动是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风,推进跨省市的两校全面、深度交流合作,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两校协同发展。通讯员 石半丁


泸州不仅是江城,更有很多清溪水沟绕城而生,像一首童谣,深深印在老泸州人的心里。



老泸州人记忆里,老城里有几条著名的溪沟,蜿蜒曲折、绿水欢腾,绕过丛林和水草,从城市的腰间,晶莹清透地注入城下的长、沱两江。
这些穿城而过的小溪一共有十数条,其中八九条,当年是泸州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风和日丽的时候,小孩嬉戏溪边,大人挑水饮用,妇女洗衣洗菜,老人闲坐聊天。暴雨过后,调皮的学生放学了,书包一扔,拿起“撮箕”就去“撮”(捞)鱼。鱼鳅虾虾,整满半撮箕,运气好,肥鱼也有;更有胜者,在溪沟中间的某一个“坎坎”里,手一摸,又大又鲜美的鲶鱼、鲤鱼,都会一抓一个准。
这些小溪,都因为忠山的缘故而发轫流出的。上世纪20年代,割据泸州的军阀杨森,虽然横征暴敛,但是在泸州做了两件好事,其中一件,就是在忠山及其附属的凤凰山(今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和泸师附小一带)、乌龟山(今广营路小学)等处大种香樟树,加上以前忠山本身就绿树成荫、鸟飞兽走,地下水和天然雨水蓄积量非常大,自然给绕城、穿城的十多条溪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所以,忠山又被称为宝山。那个时候被宝山滋润的泸州城,真是城外有大江,城内有溪流,名副其实是“山城”和“江城”"。


明、清“京铜”转口处 澄溪

澄溪从忠山上流来,经过凤凰山,在今日铅店街口注入长江。溪水常年澄澈,因名澄溪。明、清年间,朝廷在泸州“设官买铜”,大量的滇铜、黔铅,分别从叙府、永宁船运来澄溪口码头集中,转运南京,铸造铜钱。

广凤路 两溪清清汇营沟


另一条发源于忠山山麓(现忠山公园二百八十梯旁边)的营沟,在广凤路口与另一支从凤凰山上流来的溪水相汇后,绕三星街的老城墙脚下流过,构成解放前泸州的护城河。
城墙外,以前是驻军的营房,所以叫做“营沟”;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它们的汇合处筑起了一道蓄水的石堤,溪水越过堤坝后的300米,分别被称作上营沟、中营沟和下营沟。下营沟上的五桂桥,遗址就在今日老窖广场外面的大街上。上世纪70年代末,营沟干涸,这座桥当然也就不存在了。“营沟”在新马路南端(国窖长江大桥下)的“耳城”汇入长江。马溪沟 市府路下滨江路汇长江
马溪沟,《永乐大典》上称作“马谡溪”,说“相传诸葛武侯南征,马稷献地图,屯兵溪上,因以为名。”溪水从忠山发源,经库房街,顺着仓街口(今市府路商业步行街)对着的滨江路流入长江。洪水季节,横渡长江的渡船必须上行到此,才可“发河”,所以老泸州人又称它为“中溪”“中渡口”。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河街 王伟 摄

水井沟 地下大循环水道

水井沟是过去的城市下水道(阴沟),经宝来桥出竹架子汇入长江。下雨久了,阴沟里的水溢出街面,臭不可闻。1928年,老一辈同盟会革命党人报请驻军师长唐英同意拨款,并由他们组建以陈宝镛为主任委员、税西恒为工程师的“市政建设委员会”,兴工改造市政设施,改建水井沟为“地下大循环水道”,雨水、臭水不仅不再满街流,还成为了清清溪流,滋润泸州,作为江城的元素之一。

泸州城西北面的城墙,紧挨着忠山山脚,现在还保留着一部分。墙体斑驳,惹人幽思。这条从忠山流下来的小溪就从墙外汩汩而过,缓缓注入沱江,军事上构成一道天然的护城河。溪流两岸灌木丛生,夏日里冷浸浸透生凉意,居民们悠哉游哉地临水而坐,摇扇纳凉。解放前,每天按时开往连云洞、胡市的客货混装“摊子船”码头,就在枇杷沟口。

无名溪上有胜景 滴乳岩

一湾无名小溪,从忠山西麓蜿蜒曲折、探破深谷而来,紧贴沱江二桥桥墩流入沱江。危崖曲水,翠竹千竿。崖畔夏令飞泉直泻,“万点岗光横皑爽,一泓瀑布静嚣尘”,樟楠蔽日,说不出的幽静。最是冬日泉断水枯,岩头若断若续,俨然滴乳,因此得名的“滴乳岩”,最是一州胜景。大名鼎鼎的诗人黄庭坚、杨升庵、黄云鹄,都曾在此留题。上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政府合编的《不列颠大百科全书》记载泸州,只记述了这一处为“名胜”。
随着城市拓展, 枇杷沟城墙以外,包括百子图以及龙透关以西,都逐渐纳入城市范围,在这些地段,还有一些溪流汇进沱江。这些无名小溪的源头,也是忠山。

茜草江边洗澡娃 周兴莲 供图(刊于2012年5月31日第 10期酒城新报)

今年48岁的戴林,原住广凤路,现为四川电台泸州记者站副站长,一想起童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挑水吃。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广凤路很少有人家用得上自来水,能用上自来水的,是老窖酒厂(现在的国宝窖池所在地)值班室和里面的几户人家。其余人家,只能到三星街与广场之间的陡坡顶上挑水,那里有一个自来水公司的水站(位置大概在现在的国窖长江大桥与江阳中路的交汇处)。从广凤路去那里挑水很累人,先要挑着两只空木桶上坡,放满水后又挑着下坡,脚下是滑的,小腿肚子直打颤。
原市粮食系统离职工人,今年51岁、家住赵巷子的张勇回忆说,感谢忠山对当年营沟头、广凤路、广营路这一条线人家给予的馈赠。从忠山上面顺沟而下的,是一弯小溪,清澈透明,一年四季,哗啦啦地流过依山而居的人家屋后。溪水不仅被人们用于洗衣,也给那一带以下力为生的人们洗去苦夏的疲惫。
但最让人怀念的,当数广凤路的水。那些年,龙泉井是每户人家每天必须去“相亲相爱”的。龙泉井分上下两口井,下井其实只是一个深一点的用卵石砌了一下的水坑,坑里的水会漫出来,水总是挑不完。小孩子或体力不好的老人,多半在这里打水;而上井的水是绝不会漫出来的,它总是那么多,不见少、也不见多。在井旁立有石碑,龙泉井几个大字至今我都还能记起。
现在,年轻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广凤路能看到那么好的溪水。如果我告诉你,那里只需要一只小小的簸箕就能从溪水里捞出小鱼和小虾,你一定觉得沧海桑田。

新中国成立 10 周年泸州市体育大军在原广场司令台合影 宋秉华 供图
今天的原广场司令台早已不在,背后的青山绿林也淡出视野 黄烈本 摄


今年64岁,原住慈善路的泸天化退休职工朱发奎感慨道,那时,从泸州四中(现外国语学校。下同)河边,到澄溪口、新马路河边,每年春末到秋初,是孩子们的乐园。特别是澄溪口到泸州四中河边,成片联排的大木筏,更是娃儿们戏水游泳的好平台。每到傍晚,木筏上常常笛声悠扬,我们这些当时的娃娃,常常跑到木筏上去跳水游泳。尤其是每当轮船开过翻起波浪时,就一个接一个跳入江中去“乘浪”,随着波浪的起伏,吆喝欢叫声此起彼伏,那是多么难忘的欢乐时光啊!现在,江面上再也看不到木筏了!
   今年52岁,原住馆驿嘴的张吉英女士,中学时期最爱与同学一起在长江里“飘流”。她说,那时她们几个在泸州二中(现泸州天府老窖中学)上学的同学,夏天放学后一是怕热、二是嫌路远、三是为了图快,中午放学前约好几个同学,一放学就直奔澄溪口河边,游到江中随水漂。洪水季节,水流的速度比汽车都快,三四分钟就漂到了东门口一带,又爽又凉快。


有关老城区长江边的童趣,老泸州人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夏季,玩童们光叉叉聚汇于此,尽情施展野性,跳入江中,最好耍的当数耳城(今三星街滨江路国窖大桥下)。老泸州人钱代富1991年有一篇写“耳城跳水”的文章,至今依然能勾起人们美好有趣的记忆:
在纷纷议论何谓泸州精神的时候,我常想起小时在耳城跳水游泳的事。
从三星街往河边走,那成"门"字形伸向长江的高高的石砌平台,就是耳城。也许以前这里有城垛,驻有兵丁,可架松木大炮,是泸州城的江防要地,但现在却是我们这些街头顽童冒险的“乐园”。
天火热火热,长江的浪愈益凶猛地涌,我们年轻的梦也就常常被摇醒,愈来愈难以承受长江的诱惑了。中午,如你捧碗就着咸菜呼呼地喝稀饭,有小伙伴神秘兮兮地走到门前,背着大人暗中骈起食指、中指,作“剑指”状,然后两个指头交替舞动,状如双臂在水中划动,这就是约你去游泳的暗号,你也就如约而急急地溜出家来。
炎炎烈日下,耳城四周是十来岁游泳少年裸体大展览。黑的臂,黑而油亮的脊梁,从水中跳起来,如同鸭们一样,水珠立即从背上溅落。其时高高的耳城距汹涌的江水仅两公尺,泥沙俱下,浊浪翻滚,漩涡一个接一个,这是最需要勇气的时候。你如在四、五月间,于碧蓝的江水中在月亮崖上岸,虽然是横渡了长江,小伙伴们也不屑一顾。但如你终于抹去恐惧毫不迟疑地跳下耳城,又奋力挥臂游向岸边,此时,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会齐声赞叹:啊——燕式!接着,“冰棍”“翻腾一周”“饿狗抢食”,姿势杂乱纷呈,一个个少年跃入急流中……
前几天我遇见一个朋友,正是儿时跳耳城游泳的同伴之一。摆谈中,得知他近年在经济领域中勇于开拓,大刀阔斧,成绩斐然。
我就想:是啊,长江不仅孕育了我们这个城市,也培育了泸州人勇于冒险、敢于拼搏的阳刚之气。试看今日改革开放中的泸城,必将是“弄潮儿”的天下!

木头、泥巴、硬纸都可以做枪 邓世华 绘
  •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简称成都四中,为首批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学校前身可追溯到西汉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石室精舍”,1940年2月,原址建立的成都府中学堂更名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1983年,恢复旧名石室中学。

  • 四川省绵阳中学,现为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北京大学“博雅计划”推荐资质学校,全国16所“中国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之一。2014—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中百强排行榜”前50强(全省仅2所),2016年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认定的全国各省高中名校中名列四川省前两名,并荣获清华大学首届“优质生源中学”称号。

  • 成都市第七中学,简称成都七中(成都中学),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样板学校”之一。学校源于1905年4月12日创建的成都高等小学堂;1952年11月,更为成都市第七中学;1986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在四川的定点联系学校;2000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

  • 成都树德中学,简称成都九中,是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学校、四川省首批探索拔尖人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成都树德中学由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孙震于1929年创办;1951年,成都私立甫澄中学并入树德中学;1944年,《大公报》发表武汉大学教授杨人梗的文章说:“成...

  • 成都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89年,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四川省第一所具有外语特色的高完中,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全国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成都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 南山中学创办于1908年,1953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十四所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首批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2009年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成就30强校”,2010年被评为“全国50所百年名校”,2011年确定为“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3年被确定为首批省一级示范校,2015年确定为“...

  • 绵阳东辰学校作为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直属自收自支民办完全中学,东辰集团控股,设有小学一部、小学二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小学一部设在火车站校区,小学二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设在园艺山校区,2000年9月3日正式成立。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采用欧式建筑设计,掩映于绿树红花之中,具有别墅、园林风格,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清静,幽雅可人。

  •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简称成都实外,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外语特色民办学校、四川省创办最早的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前身为1963年创办的成都西乡路中学;1995年更名为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2002年改制为民办公助股份制学校。据2016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约70000平方米;有教职工500余人,有101个教学班,在...

  • 南充高级中学简称“南高”,学校于1927年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先生创办,1950年与张澜先生创办的私立建华中学合并,195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02年,学校成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学校被省教厅验收合格成为全省首批“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位于中国科技城(绵阳)教育园区,占地270余亩,投资3.8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所高起点、高品质、高标准的国际化寄宿制学校;是秉承绵阳中学名校风范,依托百强绵中优秀教育资源创办的独具特色、鲜明个性的新机制学校。学校实行“一校两区,两区一体”新的管理、教学模式。

以上高中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只提供部份高中名单展示,最终名单学校按地方教育部门提供为准,数据截止更新至2018年11月,仅供您参考!

以上高中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只提供部份高中名单展示,最终名单学校按地方教育部门提供为准,数据截止更新至2018年11月,仅供您参考!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广交会展馆、广州保利世贸展馆

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地点: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西安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贵阳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地点: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珠海国际航展中心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地点: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

地点: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

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展馆

地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陕西省体育场

地点:寿光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展馆

地点:南通国际会展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泸州淡思国际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