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双减考试卷有三个星号代表什么什么?

     开心的是,提速训练基本达成目标,难度也推进了一些,5点几的书能全对或偶尔90分。完成了标杆性读物,哈利波特1(AR6.0),哈利波特2(AR6.7),AR测试结果,第一本85分,第二本95分。

      阶段性,选择重点来突破的点,实践一个月,还是有效果的,现在无论是看原版书,还是刷题都快很多。期间参加了一次学而思FCE的模考,提前20分钟完成了笔试,虽然成绩依然没过线,但老母亲已经非常满意了,一来成绩不是特别差,二来比起第一次做PET试卷,剩两道大题不够时间做,现在的速度是上来很多了。

      接下来一个月,不能放那么多时间在阅读上了。计划,一周读1-2本Who was,篇章比较短。总结推迟了一周写,这一周继续RAZ, RE。RE进入到第三册,前面3个单元比较顺利,错误1至2个,但进入到4单元,错误率上升不少,阅读错2个是常事,词汇部分也开始出现错误。所以决定放缓,一周做2-3篇,开始加大单词积累,开始语法。

      单词积累调整方法。4000词第一册过的很慢,要求题目全做,单词全部默写,然后完成一本书后,还再打印了默写纸全部再写一遍。这样应该是很扎实,但是进度太慢,如果这样推下去,单词留存时间估计太短,因为复习周期会拉太长。而且对标中文。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字都要4会,语文书上要求要默写的生字也不是全部。所以,调整路线:

      1、单词要求会读,包括例句。看完书上的两页,用Quizlet上的单词集来学习单词中文意思。

      2、课后练习有4页,做前2页,最后一题是阅读题,不做。这部分阅读难度小,意义不大。课后练习中需要写的单词,不能看前面要自己写出来。

      3、完成练习再次在Quizlet上刷一遍单词卡,归纳掌握的和不熟悉的,然后重点看不熟悉的单词。

      4、到我这来测试。同样用Quizlet上的单词卡测,看中文说出英文。如果有错误,立即星号标记,反复再过。

    上周日开始4000词第二册,今天刚好按照上面制定的流程完成一本,一个单元大概15-20分钟。明天周日,预备整体过一遍,检测效果,补漏洞。

     听了xes关于FCE的讲座,老师分析很中肯,KP可以靠语感,FCE要过就必须系统过一遍语法,不然语用部分,还有后面的写作都很难靠语感来完成。我们从来没有系统撸过语法。RE3进展不顺利,不光是词汇量,更是长难句理解不到位,所以语法势在必行。

      在B站上找到了一个还在更新的课程。每个单元讲不到10分钟,孩子看完以后自己做右边的练习,已经到Unit 8,也许前面简单,也许有视频带领,孩子很乐意做。要求他一天做一个单元,有时间做2个单元,但是三天下来做了8个单元。有一天我发现他在做第4个单元的第一题,被我强行制止了。最开始的部分简单,所以基本没有错误。形式孩子乐意接受,感觉可以继续推下去。


   配套的语法练习也买了,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不配套刷。准备第一轮跟着视频刷完,到第二遍再当巩固练习做一遍。完成2本以后再进中级。

      原版书阅读放缓了,改为裸听。Who was 前80本因为疫情没有买到,干脆选择裸听,还有一些经典作品也预备听起来。比如《时代广场的蟋蟀》、《亲爱的汉斯先生》、《奇迹男孩》等(记不全英文名就直接写中文名了)

      PET吃了亏,听力材料涉猎太窄,语速没训练到位。所以这次社科和故事穿插进行,所有材料调速。在过去的一周里,第一本听了Who was Albert Einstein(AR 5.8),首次尝试调速1.5倍,AR测试60分,原因在于非虚构类材料本身比较难,提速也需要适应。


这个月, 听力按照这个路子推进应该没问题。虚构和非虚构穿插进行,不至于太打击孩子自信,也能稳步推进。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余杭区各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为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余杭经验”,区教育局开展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遴选工作。日前,经学校推荐、专家遴选等程序,11个优秀实践案例脱颖而出,涉及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课堂教学、身心健康与家校社联动等主题。

素养发展尽显“余杭味”

课后服务,是“双减”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余杭各校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进行了精心策划。

仓前中心小学结合区域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创建“寻找‘仓前符号’”全新课后服务模式。学校紧扣“仓前符号”,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围绕人文教育、劳动教育、体艺教育、中医教育、技艺教育、数字教育等六大领域课程开设48门子课程,形成特色化、多样化、趣味性的课程体系。

瓶窑镇第一小学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有近40%的孩子对良渚玉雕、韩瓶工坊等非遗课程感兴趣。立足学生实际所需以及育人效果,学校积极打造“苕溪少年”品牌课程。依托品牌课程,开设良渚玉雕、韩瓶工坊、传统风筝、纸伞制作等有家乡特色的非遗拓展性课程,引入非遗传承人授课,走进非遗文化馆上课,多措并举以“非遗”助成长。

百丈镇中心小学深挖“竹文化”,进一步丰富竹编、竹刻两项拓展性课程文化。在延长“竹”课程时间、增设课程周次数的同时,还增设“竹笛课程”“竹匾画课程”两项“艺”课程。此外,学校校内教师跟学非遗传承人,对竹编、竹刻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全面课程体系。

“双减”背景下,余杭各学校抓住契机,以作业改革为支点,撬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变革,着力提升教学品质。

凤凰小学精准发力,各年级紧扣学科特色,聚焦作业优化设计,创新设计“化‘画’交融”“寻‘角’之旅”“宝‘导’探秘”等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梯度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个性化学科弹性作业。学校以实践活动督促孩子在玩中学,以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系列“组合拳”,有针对性减轻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

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以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为导向,对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从三个方向进行改革,并通过教研、评比、展示等多种方式推动和落实。实践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场景式作业、项目化作业的三项破局之举,促进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型,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闲林中心小学将作业改革作为“双减”落地的重要发力点之一。在“严控作业数量”“严抓作业设计”“严改评价形式”的“三严”模式下,学校每周对各年级作业布置实行检查制度并结果纳入教师考核;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科备课组研讨并对优秀作业进行公示;倡导“作业即作品”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对作业进行多维度评价与展示。

(来源:余杭教育发布)

(来源: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评分A加A减和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