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祠堂需要维护找哪家建筑修缮公司比较好?

2018年1月3日讯,“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是诗人席慕蓉笔下对乡愁的描述。

随着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搬迁上楼,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儿,最割舍不下的那一缕缕乡愁,也在一座座乡情村史博物馆里永久地留存了下来。据了解,仅朝阳区就已经建成了包括崔各庄、豆各庄、南磨房、高碑店等在内的20个乡情村史陈列室、博物馆,展示农村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帮助村民留住“乡情”。

“这里展示了一件件记录和封存了往日生活印记的老物件,还有生动再现的怀旧场景”,朝阳区文委和农委相关负责人说,从2011年朝阳区就出台了支持发展民办博物馆的政策,每年由政府出资,邀请专家和专业机构对本地区的历史文脉进行研究,让村民们能够在搬迁上楼后仍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据悉,今年朝阳区的东坝地区民俗博物馆、常营地区乡情村史陈列室等4个乡情村史陈列室也将正式启动建设。

这些博物馆背后都有怎样的乡情故事?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其中的4座乡情村史博物馆。

“几百本流水账记录了村子的几十年”

镇馆之宝:手扶拖拉机、老账本

崔各庄的乡情村史博物馆位于何各庄村村东的果园里,这里也是朝阳区惟一一处由政府投资、个人负责设计和运营的乡情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师和建设者正是“落户”在何各庄村20年的果园餐厅经理吴运涛。

这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更像是普通的农居小院,进门便是口老水井,20多米长的道路两旁,鸡窝、葡萄架、碾盘原汁原味地复制着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从井里打水、浇灌果树、喂鸡,感受过去浓厚的生活气息。”吴运涛告诉记者。

从步入展区开始,记者仿佛进入了移步换景的“年代戏”现场,从解放初期的平房土炕到七八十年代的家居布景,再到曾经繁荣一时的1:1原版复制的供销社实景;从50年代“话匣子”播放的样板戏到80年代录音机里传出的邓丽君歌声;每一间展示小屋都原汁原味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特点和细节。

今年45岁的肖海是土生土长的何各庄村人,“从我爷爷的父亲开始就住这儿,现在村里大部分都搬迁上楼了,我在村委会上班,有空就到这儿来逛逛,这里的好些布置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博物馆里最让肖海印象深刻的是手扶拖拉机车头,“我听老家儿说,当年我妈就是坐着手扶拖拉机从小红门十八里店嫁到何各庄的,比咱们现如今的‘大奔’还风光呢,还有那个供销社的小屋,真真儿是跟我们小时候村里的一模一样。记得当时供销社还卖酒,大人买酒就是用小斗舀,一斗是一两,条件好点儿的嘬块糖就酒,不好的就着那盐粒子下酒,这些景象真是历历在目。”

“我们这里的展品数量得有近千件,除了从村民家收上来的老物件,还有不少是我们自己从京郊山里倒腾回来的,像这个‘老供销社’展区就是我们从深山里,将一处已经基本废弃的供销社原址里的老物件买下来拉回来的”,提起从2014年开始进行建设的这座博物馆,吴运涛感触很深,“还有一些来的客人在参观了博物馆后回忆起自家还有类似的老物件,比如粮油票证等等,就会专门找个时间给送过来,让我们挺感动。”

聊起这里的“镇馆之宝”,吴运涛骄傲地介绍说:“我们的手扶拖拉机和幸福牌摩托车算得上很有‘分量’的展品了,这个手扶拖拉机就是咱北京产的老古董,我们当时是和京郊的一家农户用一台新的手扶拖拉机给换购回来的,而幸福牌摩托车也是北京的老牌子,是一个收藏摩托车的好友赠送给博物馆的。”

记者发现,在博物馆里的“村委会队部”展区书架上,整齐码放着几百本已经泛黄的账本,随便翻开一页,上边的字迹工整有序。“凡是跟村民生活有关的进出账这里都有详细记录”,肖海翻着这些泛黄的账本告诉记者,“这些流水账里记载的可都是我们村的历史啊,记得当时每年开春都会去村委会会计那借钱买种子和化肥,等到秋收以后再把钱还到村委会账上,别看我们一个村子账上一年也就几千块钱,但是详细到‘分’这里都有详细记录,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回头再看看这些账本,真是忆苦思甜了。”

如今早已经住上楼房、过上了曾经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的肖海,现在有空就会带着年轻一辈儿到博物馆逛上一圈:“我和老家儿过来看看是怀旧,带他们来是让他们不要忘本,知道村里的历史,也知道我们曾经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眼前的好日子。”

“摸着老井口就能想起当年井水有多甜”

镇馆之宝:几百年的老井口

高碑店乡情村史博物馆就坐落在与平津闸一街之隔的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里,按照3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展示区划分,包括解放前的漕运时期、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从改革开放至今。

“我们村的发展和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所以馆里专门有一块和漕运历史相关的展区”,高碑店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筹备建设博物馆,几乎每一个高碑店村人都有参与其中,我们这里的很多展品和照片都是村民自发送来的。”

记者在这个颇具特色的漕运展区内看到,老闸窝、古庙的巨幅历史图片以及渔船、鱼叉、渔灯和小金鱼挑子在内的各种实物,展现出了当年高碑店漕运繁荣的盛景。

“过去我们高碑店人很多,就在通惠河上以撑船和‘扛大个儿’谋生,也正是因为漕运的兴盛,高碑店村才逐渐繁荣起来。后来到了清末,漕运逐渐衰落,高碑店人有的做起本分的庄稼人,勤恳务农,也有不少有商业头脑的做起了‘挑八根绳儿’的营生,就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小金鱼儿。还有靠河吃河的,在通惠河两岸挖河养鱼,再卖到北京城里的鱼市”,一直为乡情博物馆出谋划策的高碑店村老人儿王培杰告诉记者,“要说镇馆之宝当属我们的这个老井口,少说也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绝对是文物。”记者看到这个老井口直径有半米左右,光滑的井口内壁还有一道道经岁月冲刷而成的绳痕,“这原本是高碑店娘娘庙前东南水井上的井口,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井被封了,这块井口就被我们一位有心的村民保留了下来,在建设博物馆的时候捐给了村里。”

“高碑店靠水吃水,当年十里八乡的人最爱我们高碑店村的酸梅汤,就是从这口井里打上来的水做的才香甜”,高碑店村民宋淑清也是博物馆的常客,“不瞒您说,现在摸着老井口都能回忆起当时的井水有多甜。”指着展区里的一个描花大肚胆瓶和茶叶罐,宋淑清告诉记者,“这些物件还有那边的粮票都是我从家里找出来送到博物馆的,这些年家家都盖了小楼,过上了好日子,不过人真是越上岁数就越爱回忆以前的事,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约上几个老伙伴到博物馆里逛一圈,摸摸老井口,看看老物件、老照片,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这些年村里的老人们就算是孩子在城里买了房子让过去住,大家也不愿意离开,就是故土难离。”

在这座博物馆里,王培杰和宋淑清最爱的就是漕运时期的展区。“这里有我们的童年”,站在展区的小渔船跟前儿,宋淑清给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当年高碑店养鱼最兴旺时期的盛景,“那会儿很多人家都有鱼坑,通惠河的水也特别清亮,顺着河边下去随手一摸,就是一捧的小鱼和螺丝,吃着那叫一个鲜。现在惟一觉得后悔的是,我父亲当年织的渔网可棒了,可惜没有留下一张捐给博物馆,这手艺现在估计已经在村里失传了。”

“这个博物馆让我们有个念想和寄托”,今年71岁的王培杰告诉记者,“哪怕只是静静地在博物馆里看着那些老照片和老物件儿,也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些高跷的鼓点、香甜的井水还有老闸窝起闸板时的劳动号子就跟发生在昨天的一样特别清楚。”

“108个院子一个都不少”

镇馆之宝:老房契、楼梓庄村微缩沙盘

南磨房乡情村史陈列室就位于京沈高速的辅路边,这片建筑面积达12000余平方米的平房建筑群周围便是村民原地上楼的回迁房,这里也是朝阳区20个乡情村史博物馆中面积最大的一处。据南磨房乡工作人员介绍,陈列室建设有“传统农业文化馆”、“传统民居生活馆”、“城市化历程展示馆”三大展馆,采用真实的历史实物,以模拟还原的展示手段,集中展示了南磨房乡农业化、专业化、城市化以来的发展历程。

走进“传统农业文化馆”,各种具有年代感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实物和镜框中的老照片一下就将参观者带入到了上世纪的怀旧氛围中。说起这里的“镇馆之宝”,71岁的郭德鑫老人最有发言权,他指着橱窗中被封裱起来、已经有些泛黄的一页纸告诉记者:“这份解放前的地契就是我们家族的,当时陈列室筹建的时候我把它捐了出来,也算是为了留住乡情做点贡献。”

馆内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6个不同场景的微缩景观展示区,从兴修水利到秋季收割,从集体经济时期的养鸡场、小熔炼铁到曾经繁荣一时的水泵厂、东郊市场等,都用微缩泥塑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当时在做乡情陈列室的时候,为了1:1复原这些和南磨房乡发展息息相关的经典场景,我们专门把已经上楼的村民召集过来,让大家一起将当时的生产场景、生产工具的使用等等现场模拟,然后拍下照片,再把照片给专门泥塑的工匠师傅进行制作”,陈列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国初期南磨房乡曾经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被市政府命名为‘首都菜篮子基地’,当时乡里的经济蒸蒸日上,到了1988年还跨入了‘北京首批亿元乡’行列,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当时冬季农闲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兴修水利,现在的温榆河也有我们当年出的一份力”,看着这些形象生动的微缩泥塑,郭老爷子回忆说,“如今年轻的小孩哪儿知道什么叫锔锅锔碗,看看这些泥塑,真是活灵活现”,当年陈列室进行筹建时,郭老爷子和乡里的几位老人儿一直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几个那时候满世界去收集展品,像前边展区摆的那个提粮撒种用的漏斗,就是我去村民家里收上来的,然后再给它修理好,看着一件件收集来的老物件儿,从心里觉得特别亲。”

而最让郭老爷子心心念不忘、每次进入陈列室都会久久驻足的就是楼梓庄村的微缩沙盘:“这是我们老哥几个跟乡里建议做的,虽然大家都是原地上楼搬迁,住的还是村里的这块地方,但毕竟村子没了,在这个微缩沙盘里,我们老楼梓庄村的108个院一个都不少,每次瞅着这个沙盘感觉就能看到原来的家。”

关于这个微缩沙盘,郭老爷子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我们村有位老人叫孝庆会,比我岁数还大,但是记忆力特别好,当时我们请他画了一张老楼梓庄村的地形图,这个图纸现在也在陈列室里收藏着”,在这张图纸上,108个院子的具体位置、门牌户口乃至谁家和谁家是对门儿都清晰而准确,“大家看着这个微缩沙盘,没一个人说图纸有错儿,您就说说这孝老爷子的记性得有多牛。”

“想老宅子了就来看看这里的老物件”

豆各庄乡情村史博物馆位于东五环化工桥外的豆各庄乡1号院,这座前堂后屋的两进四合院也是博物馆最大的“镇馆之宝”,“我们乡有不少古迹遗存,像博物馆所在地的这个张翼祠堂就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带有典型北方特色的古建筑院落,也是清末大臣张翼在光绪年间为祭祀张氏祖先所修造的”,博物馆馆长梁勇告诉记者,博物馆中有300余件实物、文字、图片展品,集中呈现了豆各庄独有的民俗文化,“我也是土生土长在这儿,很多村里的老人儿虽然搬迁上楼了,但还是故土难离,有不少老人想念以前的老宅子了,就会到我们这儿来看看,这个博物馆成了搬迁上楼的乡亲们寄托乡愁的一个念想。”

博物馆共有6个展厅,分别按照不同时代主题展示了豆各庄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农耕文化。“您看这个独轮小推车,还有以前用的土炉子、现在已经很少见的饸烙机……这里的300余件展品都是我们从村民那儿征集来的,在博物馆筹办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工作人员只要接到村民电话,就会上门去把这些记录着乡情的物品回收过来,村民们都特别支持。”展柜中有两部泛黄的宣纸古书,梁勇告诉记者,其中一部是豆各庄村民流传的家谱,另一部则是医学书籍,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这样的文献得以保存,也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抢救性保护。”

村民王老爷子告诉记者:“这个博物馆里也有我捐的东西,现在孙女、外孙女都在国外留学,等她们回来,我一定要带她们来这儿看看,让她们知道村里和家族的历史。”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博物馆自去年对外开放后,前来参观的不仅有从豆各庄地区迁出去的乡亲们,还有不少新搬入附近现代社区的住户。“我的老家不在豆各庄,不过每次到这个博物馆都觉得特别亲切和感动”,居民曹先生告诉记者,“您看这个对襟衣服,我们那会儿小时候都穿过。博物馆收集的这些物件儿能给大家提供一个集体的记忆,在每一件展品的背后,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对故园故土的一份思念。”

从去年开始,每年9月开学之前,博物馆还会跟地区的小学联系,邀请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参观。梁勇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这个博物馆承载的不仅是我们和父辈的乡愁,更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将这份挂念故土的乡情能够一辈辈向下传承。”

石景山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

地处京西运煤古道中段的五里坨古村落是当年运煤驼队的必经之处。村里除了王家大院等煤业大户留下的百年民居外,还遗存有不少小酒馆、小饭馆。五里坨村改建后,村民把老家具、老工具等物件留在了陈列馆,成为民俗陈列馆里的一部分。目前,陈列馆内重现了京西地区老式小酒馆的旧时风貌,老式的账台、多宝格、酒缸、酒坛、酒碗,每件器物都有着近百年历史。

门头沟京西古道博物馆:

位于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是目前京城首家以介绍京西古道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内共有近百件展品,大部分都是村民捐献的老物件。与其他博物馆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经的京西古道,人们除了可以在馆内参观了解曾经的古道历史沿革、民俗风情,还可以到馆外一睹“镇馆之宝”——千年老蹄窝古迹的真容。这些遍布在博物馆周围的老蹄窝,就是当年驼队经过京西古道时经年累月在石板山路上遗留下的古迹。

位于韩村河龙门生态园内,馆内展览分乡史、乡土、乡韵、乡趣、乡音五大部分,共展出照片200余张,实物100余件,其中有泥塑微缩农家院全景,特别展出农耕用具、农村生活用品、农村儿童玩具等。

昌平西马坊村史博物馆:

博物馆所在地是已经356岁的三仙圣母娘娘庙,曾严重“毁容”,经过两年的修缮露出新颜,西马坊村将这里变成了村史博物馆。粗陶盆、药箱、煤油灯、旧式风匣、磨盘、犁……在该博物馆的陈列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老物件儿。博物馆里的200多件馆藏,均出自村民的无偿捐献。该博物馆还专门设立了著名书法篆刻大师徐之谦纪念馆。

延庆区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这个陈列室与众不同的,就是一摞摞泛黄的1000多册老账本。这些账本是在新宝庄村当了30多年会计、已经80多岁的刘桂林老人,将他1949年底至1982年村内所有的会计档案捐了出来。会计账册、户口簿、分田账、记工账、农业税账、集体养猪登记表、交粮账……一册册发黄的老账本记录着这个村庄和时代的变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左颖 文并图

汨罗市“空心房”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空心房”整治中有价值和地域特色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认定、保护等工作的通      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现就做好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中有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认定、保护等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从2018年起,将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农村“空心房”进行专项整治。整治中,按照农村居民集中集约的用地要求,着力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扩大耕地面积。根据职责分工,配合文化文物部门对全市范围内有价值、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以及古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保护,加强对地下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性考古发掘。

1、对辖区范围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和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和认定,建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档案;

2、加强“空心房”整治过程中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做好新规划建设的集中居民点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3、为传承和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留住乡愁,对调查认定具有保留价值、能彰显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和各类古建筑维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整修整治。

1、按照“全面、细致、准确”的要求,摸清摸准辖区内传统建筑和古建筑的栋数、面积、属性等相关信息,避免出现漏报、重复登记的情况。据实填写《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附件1)和《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附件2),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提出拆除或保留意见,并建立完善的档案。

2、各镇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将本辖区内规划拆除和集中新建居民点信息上报至市文化文物部门。由文化文物部门按照整治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

3、对保存状况较差,但又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建筑和古建筑,各镇要按照 “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市文化文物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切实加强在对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建筑和古建筑进行维修维护工作的监管。

为加强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中有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认定、保护等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汨罗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传统建筑和古建筑调查和认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副组长:市“空心房”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

市文旅广新局工会主席  陈志鹏

各镇“空心房”集中整治办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文物管理所,由文物管理所所长赵磐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传统建筑和古建筑调查、认定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有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古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本辖区传统建筑和各类古建筑资料档案,为保护和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对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和地域特色古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保护工作,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乡村记忆、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已把“空心房”整治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范畴,请各镇高度重视,迅速启动,按照要求做细、做实该项工作,确保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1、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

2、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

汨罗市“空心房”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

房屋权属:私有□,公有□

抬梁式木构架□  穿斗式木构架□ 土砖墙□ 土筑墙□ 青砖墙□ 红砖墙□ 石墙□

外墙:木间壁□  土砖墙粉灰□  土筑墙粉灰□  清水砖墙□  石墙□  其他墙体□ 墙体有彩绘□

此栏填写:残损情况、残损原因、保留或拆除意见、急需修缮项目等内容

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填写说明

1、“建造年代”:解放前建造的房屋分三个年代填写:明代(如:明洪武、明万历等)、清代(如:清康熙、清道光等)、民国(具体年份);解放后建造的房屋采用公元纪年。

2、“原户主姓名”:指当年房屋拥有产权者姓名;“现户主姓名”:指房屋现使用者姓名。

3、“房屋权属”:分为私有、公有两类。

4、“檐高”指从室内或阶沿地面至檐口的高度;“楼层高”、 “阁楼高”:指楼板面至檐墙顶的高度,高度>2.20m者为楼层,不足者为阁楼。

5、“院落面积”:指单独院落围墙围合空间面积;“底层面积”:指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不扣除室内天井面积;“檐廊面积”:指由外墙和檐柱围合空间面积。

6、“房屋所在建筑部位”:指房屋在建筑群落中的位置,如第几进,正屋还是厢房等等。

7、项目内容带□者,如符合该项目者在□内打“√”。

8、“底层”与“架空层”的区分:建筑首层高度≤2.2m,且只用于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口的空间视为架空层;否则应视为该建筑的底层。

9、“房屋保存现状”:用文字描述,包括承重结构完好或破损程度,构造部分的完好或破损情况,以及急需修缮项目等内容。

10、“修缮经费概算”:含维修材料费、人工费等费用,要求尽量符合实际需要。

11、“附录照片”:进行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时,尽量多拍摄照片。

单栋民居调查表附录照片粘贴单

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

市   县    乡(镇)    村(乡村)

市   区    街道     号(城区)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口,其中:明代以前  口,明代  口,清代  口,民国  口,解放后  口

条,其中:明代以前  条,明代  条,清代  条,民国  条,解放后  条

此栏填写:古村落(传统村落)的山形水系、交通等情况

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填写说明

1、进行古村落(传统)调查时,应注意民居院落的划分。一般情况下:有独立门户、带有围墙的民居应作为1座民居登记;连体古建筑群,由高出檐口的封火墙围合的空间,应作为1座民居登记。

2、环境描述:应简明扼要描述古村落(传统村落)的环境风貌、交通状况。

3、古村落(传统村落)内还拥有此表未列入的为文物建筑、构筑物、或者残存建筑构建等,可以列入“备注”栏加以说明。

4、“附录照片”:进行民居调查时,尽量多拍摄照片。

5、备注栏除填写上述第3条要求外,还应对村落保留或拆除的意见建议。

古村落(历史街区)调查表附录照片粘贴单

乡村振兴 | 给你讲一个,关于洪安祠堂文化的故事

发布日期: 来源:众悦洪安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文化重建是乡村振兴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祠堂文化可以算得上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洪安镇文安社区20组的刘家大堰内,存在一座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的祠堂——刘氏宗元祠堂(简称刘家祠堂)。如何充分挖掘这座古祠堂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文化内涵,注入乡村振兴的新功能是当下文安社区和刘家祠堂管理人刘德忠努力的方向。

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家祠堂建于311年前,是清朝康熙48年(1709)第一代入川的先祖刘运先所建,后来其子刘宗元中举做官后扩建,规模宏大,共上、中、下3个厅,大小天井40多个,房屋200多间,奠定了后世刘家大堰的雏形,后代子孙不断修缮才使得祠堂能保存至今。

据刘德忠回忆,在他小时候祠堂都还比较完整,祠堂前面有花园,十亩荷塘和两个防火池围绕着花园;祠堂后面是山丘,旁边有果林;一条小溪环绕着祠堂,活水绕祠堂从右流入荷塘,又从左流出,时常能看见鱼,富有建筑美学。可后来因年久失修,导致祠堂房屋前后排水沟堵塞,下雨天雨水浸入土墙,腐蚀墙体致使许多房屋倒塌,只有祠堂上、中、下厅堂及左边部分房屋相对较好。

刘德忠凭借儿时记忆,手绘的祠堂平面图

1981年后,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是刘氏族人扫墓祭祀拜祖日,除了居住在本地的族人,来自郫都、双流、金堂、绵阳等地的外迁族人也会赶回来齐聚祠堂参加祭祖扫墓会。随着越来越多人来参加祭祖扫墓会,刘德忠看着和儿时记忆里天壤地别的祠堂现状,变得越来越焦急,他迫切地希望把祠堂恢复成记忆中的样子。

刘德忠是刘氏第九代人,从小听着祖父刘汉卿的传奇事迹长大,深受祖父励志精神的影响,希望如祖父一般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对民族、社会、家族有益的人,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因此,他一直认为寻根问祖是益于刘氏族人的大计,后人可通过翻阅记载,为长途迁徙而震撼,为先祖的创业而感动,为过去繁盛的家族而骄傲,得到先祖创业不易,后人警醒珍惜的结论,才能激发勤勉奋斗的动力。

刘汉卿孙辈、刘家祠堂现管理人刘德忠

于是带领着族人从修族谱开始,从先祖遗留下来的资料文献中,一字一句地寻找有关家族历史和先祖事迹有关的信息。直到2016年,历时10年的整理,一个家族长达300多年的变迁史呈现在族人和社会各界面前。

刘汉卿孙辈、刘家祠堂现管理人刘德忠

迁入四川的刘氏先祖拟定了“文章传世业,道德起(启)家珍,先志宜光振,汝才百发兴。”这20字作为字辈,蕴藏了“崇文重教,重徳树志”的家风、家训和家规。期望后世子孙谨记遵守并发扬光大。后人也不忘祖训、不负期望,传承发扬了家风家训,培养出了许多益国益民的英雄人物。其中,刘德忠之祖父刘业文(字汉卿)是刘氏家族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十分精彩,不同凡响。

刘业文字汉卿,印克定,笔名靖方,从军志号“靖四方克大定”(清末民国初期川军将领)

刘汉卿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父亲刘世芳是清末秀才,祖父刘传凤是同治三年举人,后辞官当讼师,刘汉卿出生时期家境较为殷实。少年时正处于晚清大变革年代,华夏大地狼烟四起,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瓜分中国;内有新旧政权交替,军阀割据,各种派系教会相继产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刘汉卿16岁时被安排在家族产业中做管账先生,为接管家族产业做准备,当时四川武备军(陆军成都学堂)正在招收学员,刘汉卿受时局和传统士大夫思想影响,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立志“靖四方克大定”,毅然抛却舒适安然的生活,拜别父母,投笔从戎,1907年入读四川武备军校(陆军成都学堂),毕业后被分配在成都北门凤凰山附近军营。

1911年11月,与军校时期认识的好友潘大道(同盟会会员)积极响应武昌起义,听从蜀军号召率部起义。同年12月,在唐华封、李芬等同盟会会员支持下,相继光复开县、开江、巫山,成立夔绥军政府,任下川东蜀军副都督兼军政部长。不久后因地方军事冲突失败受重伤回成都治疗休养,康复后川军都督尹昌衡把其编入川军第四镇归属于刘存厚部,川军第四镇随后改编为川军第四师,刘存厚为师长。1916年1月刘汉卿率部响应护国、参与护国战争,2月参战泸州棉花坡战役。战役很惨烈,攻与守持续近20天,双方均伤亡很大,刘汉卿身上多处负伤,一直坚持到换防友军到来。

在刘汉卿14年的军旅生涯中,常见各部官兵尔虞我诈分分合合,口号冠冕堂皇暗地里阴谋诡计,军政高层贪腐成风,“军政府”变为“怨憎会”。,当初的豪言壮语伟大理想已荡然无存,从军救国的“远大理想”已黯然失色。1922年,解甲归田退隐乡间,重新审视人生,以平淡生活方式尽力所能及之事。在乡村长期从事公益慈善活动,修桥补路捐助贫困,无偿帮助乡邻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诉讼地方贪官污吏(均安乡乡长民团总刘鼎铭、甲长刘东道、保长谢清云等地方豪强劣绅)及民间公益案件。在北伐战争时期,捐资捐粮;抗战时期送长子刘仲文服役成都空军暂编第三中队,捐款捐物并组织民工支援新津抗战机场建设;成都解放前夕,鼓励小儿子刘道生参加解放军先遣部队儿童团,主动交出自己心爱的勃郎宁手枪,并同时收缴了三儿子持有的柯尔特手枪。

(老档案)长子刘仲文(道江),抗战时期服役成都空军暂编第三中队担保书

刘汉卿一生留下许多手稿和整理保存完好的文书,如撰写修编的《族谱》《诉讼文》《①辶諸其鄰而與之》《圣贤文》等等,以及保护收藏的家族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档案近千份,有从清代至上世纪80年代的土地买卖契约、分家合约、纳粮税票、派捐税票以及土地承包证书等,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32年(公元1767年)。内容涉及地方人文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税务、法务、教育、戏曲文艺、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家规家训家风文化。这些文献档案不仅记录了刘氏家族的兴衰变化,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从中可窥见近代中国政权更迭、社会风俗变化、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成都行政区划的演变、成都地区农村土地变迁、所有权的变化等,历史价值非常高,是研究地方历史的有力佐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诉讼控告地方巨贪“均安乡乡长民团总刘鼎铭”,侵吞抗战物资与民间捐款,贪污建设新津机场的民工劳务款;贩卖烟土收剥民财、乱派苛捐杂税、私设公堂鱼肉百姓”。案件上诉至简阳县;成都行辕;四川省政府;四川省条议会。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刘氏宗元公祠堂“宗亲会祭祖”(蒸尝会)天子第十三号刘业文(汉卿)席位。“原捐照票”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目标,祠堂是农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都开始重新审视祠堂文化的定位和价值,文安社区两委和工作人员也希望对辖区内祠堂文化进行挖掘和引导、规范和利用,弘扬刘家祠堂优秀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

重建祠堂文化分为三步走,首先是祠堂外部环境整治,配合着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18年按照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拆违治乱“蓝顶”整治工作部署,将刘家祠堂及周边作为整治重点,严格按照风貌整治要求进行拆除和改造。刘家大堰的村民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结合院落现有资源,积极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及产业发展中来。

院落整治主要分三期实施

一期主要实施小广场建设、塘堰整治、厕所改造、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等项目;

二期主要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蓝顶”整治、空闲土地植绿、房前屋后整治、林盘治理等项目;

三期主要建设刘家祠堂建乡土博物馆、建设生态餐饮农家乐、开展生态农事体验等项目。

资金筹措方面。在镇、村(现文安社区)协助下,争取百村容貌整治资金60万用于一期工程建设;争取社区激励及社区保障资金61万元用于二期工程建设;刘家大堰村民自筹资金20余万元用于农房立面改造。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基本竣工。完成改厕42户,建成厕污收集管网和公厕一座;完成小广场、房前屋后林盘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完成农房立面改造9000㎡;实施“蓝顶”整治6000㎡,拆除影响环境建筑2000㎡。具有民俗风情的新型院落雏形已基本形成。按照既定规划,村民正在谋划三期工程的实施。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在村民的推动及镇、村(现文安社区)协助下,途径院落的太平河正在实施整治。

规整好外部环境后,第二步要结合院落整治第三期目标对祠堂整体进行培修。因以刘德忠为代表的刘氏族人多次对祠堂进行修缮和维护,祠堂遗存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化工新村村委会(现文安社区)与刘德忠等刘氏族人商讨洽谈,商议把祠堂原有物件收拾整理出来,改造房屋线路,初步把刘氏族人整理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档案复印件挂在祠堂墙上,以作参赏。后续将继续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恢复修筑入祠其他部分房屋,将周边与古宗祠相关的历史建筑物和地貌一起囊括入乡土博物馆范畴加以保护;扩大宣传力度,争取吸引省、市级相关部门关注,获得更多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刘汉卿第三子刘道湘子孙,2007年合影,共计37人

第三步,以祠堂为载体,深度挖掘并弘扬刘氏家族家风家训中具有积极向上、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孝善担当、团结奋斗等优秀的祠堂文化元素,古为今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倡导,打造具有教育特色的文化阵地;提高乡土博物馆知名度,善用文献档案资料,通过对刘氏家族族谱、家藏文物、房产地契的展示,为客家文化研究项目搭建平台,成为具有学术氛围的场所;以点带面,围绕祠堂景点的建设,开发刘氏宗祠的文旅资源,瞄准龙泉大运会这个契机,在祠堂周边打造“成都客家刘家大堰民俗生活体验农庄”创意项目,带动村民利用自家村落、宅院、农田,发展旅游休闲业。以祠堂文化为核心,以展示客家移民填川的“迁移文化”、“祭祖文化”、“生产生活老物件”为内容,以客家民俗生活特色为主题,以客家民居风格民宿为建设目标,把刘氏祠堂开发成享誉龙泉的集文化参访、旅游休闲、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客家文化观光点。让“火烧桥”“刘金章坝子”“刘家大堰”等客家乡愁故事广泛传播。还可以同其他景点相互呼应,将刘氏祠堂与红光村漫香庄园、洛带金龙长城、洛带客家文化古镇、宝胜村刘家舞龙等共同组成客家文化观光“长廊”。

社会名流学者专家参观宗元祠文化活动后合影

注解:四川武备军校在当时正处于更替时期,“陆军成都学堂”是武备军校后续的延伸,专门培养军官的学校。更名后的全称是: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校址在成都),当时大家习惯性称老校名“四川武备军校”。陆军学堂出来的军官在后来成为大军阀(将领)的有:刘湘、杨森、唐式遵、潘文华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缮祠堂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