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纸尿裤会变成罗圈腿吗?

大家都知道,新生宝宝的双腿肯定是有些”O“型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罗圈腿”。

可等孩子长到1岁,两条腿还是像“O“型腿;这时,妈妈们就有些着急了:是不是用纸尿裤害的?是不是缺钙?……

其实,这!是!正!常!的!今天,本本就来和大家聊聊「O型腿的那些事」。

新生儿在1岁半以前都是“O”型腿。

因为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一直是全身盘曲,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紧缩交叉于胸腹前的姿势,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大多数都是“O”型腿。

这个现象一直会持续整个婴儿阶段,儿科医学将这种下肢的弯曲称为生理性弯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所以,过早的判断孩子为“O”型腿,就是耍流氓!~

O型腿一直都在,只不过你发现的比较晚。

上面说过了,孩子出生就自带O型腿属性,只不过处于婴儿期,一般都是躺着或趴着,腿型不会引人注意。

当孩子逐渐学会站立,甚至开始走路,O型腿就会很明显,膝盖并不拢,走路时腿分得那么开。

另外,在宝贝学走路的时候,因为需要用下肢来承受全身的重量,所以在宝宝1岁左右,他的腿型在外观看起来“O”型腿更为严重。

不同的孩子O型腿的程度有所区别,有些还可能会附带出现内八字的现象(同样很正常)。这些不会造成疼痛,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运动发育,更重要的是,这不会是永久现象。

虽然我们都期望孩子拥有韩国欧巴、维密天使那般又长又直的美腿,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都会经历在O型腿、X型腿和直腿之间的来回切换。

当宝宝开始学步,O型腿就会开始逐渐改善。通常,在开始走路6-9个月后,最晚至3岁,大多数孩子的O型腿消失。

然而不要高兴得太早,O型腿消失了,孩子也许会在3岁左右出现新的腿型问题——X型腿,即膝盖并拢时,脚踝之间有较大的间距。

和0型腿一样,X型腿通常在孩子7-8岁时,基本上会回归正常,并且确定下来,变成正常的腿型。直到老年之后又回到O型腿的状态。

具体的腿型变化时间表,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说法是:多数孩子2岁以前是O型腿,6岁以前是X型腿。但也有的孩子,要到8-9岁,甚至10岁,腿才变直。但需说明的是,大部分人成年后依然有轻度的X型腿,不必为此而担心。

虽说大多数情况下婴幼儿的腿型都不用担心,但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佝偻病:由于婴儿时期缺乏维生素D、钙或磷,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佝偻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骨骼病变,除了腿型问题,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布朗特病:由于上胫骨生长板发育失常,导致腿型弯曲。布朗特病的致病原因不明,但与肥胖和过早行走有关系。

还有,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软骨发育不良、外伤、肿瘤、先天异常等都有可能导致O型腿或X型腿,但这些情况都比较罕见。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父母需要向医生进一步咨询并接受更细致的检查。

--腿型弯曲不对称,一条腿直一条腿弯,或者两腿弯曲程度差异较大

--1岁半到3岁仍然存在O型腿

--腿型弯曲的趋势是愈发严重而不是改善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韩国欧巴、维密天使的大长腿,但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有健康自然的腿型。只要我们做到:

目前的预防手段并没有太多,主要是确保孩子能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保持适当的户外活动,预防佝偻症,以减少病理性O型腿和X型腿的发生。

另外,研究发现超重的孩子更易导致腿型异常,所以父母们还应帮助宝宝维持健康体重。

父母应细心观察宝宝腿型的变化。可以连续测量双踝并拢时双膝间的距离,或者双膝并拢时双踝间的距离,正常情况下距离会逐渐缩小。如果持续不缓解,则应引起重视。

如出现以下情况,父母应带宝宝就医:

O型腿超过3岁,X型腿超过7岁,症状未缓解,甚至更加严重;如果实在放心不下,孩子出生后在每一次孩子进行例行体检的时候,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的意见,让医生来判断;

O型腿或X型腿只出现在一条腿上,或双腿不对称;

孩子诉说疼痛或行走困难。如果症状持续,而未进行治疗,可能造成膝关节或髋关键的炎症。

    细心的妈妈们可能会发现,大部分宝宝的腿好像都不是很直,而是弯弯的,有点像罗圈腿,是不是尿不湿引起的?长期穿尿不湿会不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呢?

    的确,很多宝宝躺着时,腿和脚都是向内弯曲的,用手轻轻将其拉直后,一会儿又弯了,但这并不代表宝宝就是“罗圈腿”。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在母亲体内发育过程中,由于母体子宫内的空间有限,宝宝未出生前都是以双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盖拉伸的姿势为主,腿和脚时向内弯曲的;而出生后,随着宝宝的运动发展,臀部和腿部肌肉力量的加强,宝宝的双腿和脚就会慢慢变直。通常情况下,当宝宝自然发育到两岁左右时,腿就会自行矫正,逐步恢复成正常的腿型了。

    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使用纸尿裤可造成婴幼儿罗圈腿,也就是说,罗圈腿与纸尿裤无关。当然,如果纸尿裤的尺码不合适,或长期包裹方式不正确,如有些宝爸宝妈在换纸尿裤时,将宝宝的双腿拉得很直,尿裤裹得很紧,让宝宝的大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宝宝髋关节脱臼而而引起肢体畸形。因此,父母在帮宝宝换尿布时,应让宝宝的两腿保持自然弯曲姿势,而不应施加任何影响骨关节自然发育的外力。

  连日来,一篇名为《求助:2岁,发现O形腿!怀疑是惹的祸!》的帖子,引发了纸尿裤是否会压迫宝宝骨骼导致畸形的争论。对此,广州妇童医疗中心骨科主任朱宏博士表示:纸尿裤的膨胀不会导致婴儿O形腿,3岁以内的小孩有O形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加宽加厚后负重增加350克

  据了解,现在企业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会对纸尿裤适当加宽加厚,有利于增强它的吸液量,妈妈们换纸尿裤的次数也就减少,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纸尿裤在吸尿过多的同时,无形中也增加了宝宝双腿的压力。

  有家长对加宽、加厚后的纸做加水实验,发现在加液160—200毫升后,平均宽度增加2—3.5厘米不等,饱和吸水后纸尿裤的重量普遍超过350克。“这就等于350克的重量额外增加到了小BB的身上,这样的重量对于小BB而言,能否承受”,有家长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

  据了解,目前国家在“纸尿裤技术指标”中并没有针对纸尿裤裆部的最大宽度做出具体规定。

  O形腿多是生理现象

  不过很多网友在不了解纸尿裤普遍存在加宽加厚现象的同时,也对宝宝的O形腿是否由纸尿裤造成持有不同意见。

  朱宏表示,纸尿裤的膨胀导致婴儿O形腿的说法难以让人信服。他说,3岁以内的小孩有O形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部分婴幼儿都会有膝内弯,四岁后,部分也会出现膝外弯,也就是所谓的“X形腿”,到了8岁以后,膝内弯或者膝外弯都会自然矫正的。

  “也会导致O形腿,不过现在小孩的营养相比以前好了很多,基本也没有佝偻病疑似病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穿纸尿裤会不会导致罗圈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