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天是怀孕最好的季节?

11: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这几天,全国各地的气温陆陆续续都降下来了,一周时间里,有 3、4 天都是凉爽宜人的好天气。

这么难得的时机当然要珍惜,最好的计划就是:约上爱的人,去做……爱做的事儿。

没错,就是你们想歪了的那个意思——因为最近,恰好也是最适合怀孕的季节哦!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不热不冷

医学研究认为,怀孕的最佳时间在八月前后,也就是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

这可不是随口胡说的,而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夫妻俩性生活的频率和体验,都要高于夏、冬两个季节。

不热不冷,造人温度适宜。

你们可能要说,春天也是气候宜人的啊!别急别急,原因当然不止这一个。

当出现妊娠反应的时候,孕妈们胃口差、整天恶心呕吐,搞不好还得发脾气。

吃什么、怎么吃,往往愁坏了各位准爸爸。

但好就好在——秋初水果蔬菜品种多。

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孕期的营养需求,也可以应对孕妇们挑剔的吃饭要求。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这个季节阳光明媚,可以让孕妇体内产生较多的维生素 D,也有利于肚子里宝宝的骨骼生长。而且……

秋初的晚间暑热退去,可以睡得更好。

睡得香,自然心情好,准妈妈心情好了,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胎儿在前三个月是「敏感致畸」时期,冬天、春天比较难捱。

冬天就算不一定多雪,也肯定是寒冷的(海南、两广的朋友们请自动忽略),春天又传染性疾病多发,不适合度「危险时期」这个劫。

要想完美躲避,秋初怀孕还是很适合的。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生完娃时刚好是来年春末夏初,同样气候宜人。

这时候,可以说是坐月子的「黄金时期」。

无论是宝宝洗澡换衣服,还是宝妈喂奶,温度合适,都会比较方便。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而且夏初的鱼禽肉蛋奶和瓜果蔬菜供应也非常丰富。

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吃得好、营养全面均衡,喂给宝宝的乳汁营养也会相对丰富些。

更让人舒心的是:夏初穿衣轻薄。

大人小孩都不用拿大棉袄大棉裤捂着,方便宝妈们及早恢复身体,同时也不影响宝宝的肢体发育。

等到宝宝满月后,夏天也到来了,傍晚一家人出门散步,也不错。

添加辅食、断奶、上学……

都能赶上恰好的时机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宝宝半岁的前后又到了十月份,完美的避开了夏季这个多发肠道疾病的时期,这时候添加辅食刚刚好,大大降低了辅食添加的难度。

而到了周岁,又是一个惬意的春夏之交。

如果需要断奶,也是一个适宜的时机,可以给一家人省去不少烦恼。

除了这些,考虑到孩子上学也是顺便的事儿。

虽然新闻一直在说要改革,但现在不都还是以 8 月 31 日为界嘛。孩子夏初就生了,妈妈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因为差几天而错过上学的好时机。

据说白羊热情直率啦,金牛安稳忍耐啦,双子善于沟通啦,都是备受欢迎的星座。

说了这么多,差点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人算不如天算

大家可千万不要认死理哦,要有计划是没错啦,但肯定有计划外的情况呀,靠管是肯定管不住的,对不对?咱们没必要非得追求这个「最」。

就比如说……你心心念念的是「狗宝宝」,而老天却给了你一个「鸡宝宝」,怎么办?难道干脆流掉?重来一次吗?!

其实这应该不需要再三强调了。

既然现在生活水平上去了,各方面问题也都好解决,一定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怀孕生育的。

不管什么时候怀、什么时候生,丁妈觉得,只要宝宝健康、妈妈平安,那就是真好运(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2020年1月31日,牛津学术旗下期刊 Human Reproduction 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科学备孕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指出,夫妻备孕的最佳时期应该是深秋和初冬,因为在这时妻子受孕的速度更快。

这项研究使用的是14331名备孕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孕妇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两个独立调查计划,它们分别是基于波士顿大学PRESTO计划的 5827名美国和加拿大妇女,以及丹麦奥胡斯大学SG/SF计划的8504名丹麦妇女。注:丹麦是北欧国家,纬度较高。

随后,每过两个月,研究人员会对这些妇女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直到她们怀孕或备孕12个月经周期,在此期间,每个妇女需要提供有关性交频率、月经、吸烟、饮食、教育和收入等所有信息,如下图所示。

在控制了季节性变化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并没有明显变化,这些因素包括性交频率、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吸烟和吃药等。

妇女生育力在11月下旬达到高峰

在获取数据之后,研究团队对夫妻开始受孕的季节性模式展开了探究,结果表明,妇女的生育力在春末会下降,而在秋末达到了顶峰,如下图所示,其中,下图a是PRESTO调查的妇女数据,而图b是SG/SF调查的妇女数据,可以看出,这种周期变化趋势在低纬度地区(PRESTO)的夫妻之间更为显著!注:“可生育性”是指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受孕的几率。

对此,主要作者Amelia K.Wesselink指出,与丹麦人相比,北美人更有可能在秋天开始受孕,或许是因为他们更希望在不那么忙碌的夏天进行分娩。

随后,在考虑到生育模式的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如下图所示,季节性因素对北美地区人类的生育能力的综合影响高达16%,而丹麦人在秋季和春季只出现了8%的季节性人口变化,在美国南部各州,季节性生育模式所带来的人口数量变化甚至更大(45%),其中,11月下旬是受孕的高峰时期。

这项研究揭示了夫妻最有可能开始备孕的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妇女在深秋和初冬时受孕的速度会更快,尤其是对于美国南部各州居民而言。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尽管北美和丹麦的夫妇最有可能在9月开始尝试受孕,但是直到11月下旬和12月初,她们才有最大的机会受孕,这种情况在低纬度地区特别明显。论文的第一作者、波士顿大学流行病学博士后研究员Amelia Wesselink认为,“目前有很多研究都在关注出生的季节性模式,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夫妻是在何时开始尝试受孕以及怀孕多长时间。”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项研究还无法确定生育力呈现季节性变化的原因,但是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探索并验证关于季节性变量的几种假设,以及这些变量最终如何影响生育力,其中,这些变量包括气象变量(如温度和湿度)、维生素D摄入量以及环境暴露(如空气污染)等。

[来源:恩哥聊健康、生物世界]

民间说法“春不宜受孕,冬不宜生子”,专家:民间传言不可信,备孕充分无惧“季节效应”

国人养生保健讲究“顺应天时”,在生育方面也有诸多禁忌。记者检索发现,民间有“春天不宜受孕,冬天不宜分娩”等诸多说法,还有人根据广东的天气,总结出“春夏之交造人难成功”的规律。这些传言是否靠谱?记者找来广东生殖医学专家一一鉴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欧建平副教授指出,“春夏之交造人困难”之说并不成立,对自然受孕来说,四季皆适宜。备孕期的“风险”只是意味着一种可能性,并非每个孕妇都会中招,也不是没有破解之道。更靠谱的选择是认真细致地做好备孕前的优生优育各项检查,积极锻炼身体,储备好体能,提高免疫力,营养均衡,心情愉悦。

做“试管婴” 夏天成功率不高

坊间为何会传言“春夏之交造人难成功”?“我听到的说法是最近流感比较多,容易滋生病毒,如果怀孕头三个月受了病毒感染,容易生出畸形儿。”正在备孕的吴女士说,由于听信这个说法,婆婆让她和老公下半年再“冲刺”。“春夏之交的天气潮湿闷热,心情不佳,不容易怀孕。”怀孕六个月的骆女士认为,在秋高气爽的10月、11月备孕,更容易“中奖”。

“这些年来,我们发现一个规律: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女性,夏天尤其是七八月份的胚胎种植成功率不高。反而春天、秋天、冬天的成功率较高,尤其是春天,患者喜讯频传。”欧建平说,这或许是因为夏天气温高,能量消耗大,人的胃口不好,情绪烦躁,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免疫力下降,导致胚胎种植率走低。不过,他强调,辅助生殖技术有一定的特殊性。自然受孕的女性并不受这个规律的影响,不存在“季节影响成败”的效应。

初夏造人要防“情绪病”

立夏之后,昼长夜短,此时人们刚刚从春困中走出,伴随着气温的上升,雨水的增多,依旧感觉睡眠不足,精力不济。因此,从防病保健的角度,除了保证夜间睡眠,中午最好能小睡片刻。

欧建平建议,备孕期间,别给自己压力,而要放松身心,适当运动,可以去氧气充足的地方散步、爬山,为怀孕储备体能。计划出游的夫妻,如旅途体力消耗过大,最好不要在旅行途中“造人”,以免孕后辛苦。还要注意的是,备孕的情绪调节也很重要,要提防“情绪病”。初夏天气闷热潮湿,人会感到不舒适,烦躁不安,容易发火。孕妇怀孕时总是抑郁寡欢,不利于自身的免疫力,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积极良好的情绪更容易怀孕,也更利于胎教。

很多人爱问医生“哪些食物可助孕”?对此,欧建平指出,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助孕食物”,能让人一举受孕。备孕期间只要做到营养充足、膳食均衡、粗细搭配即可。

不过,从优生优育、预防疾病的角度来说,从孕前三个月开始,夫妻俩最好一起补充叶酸。欧建平指出,叶酸属于B族水溶性维生素,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孕妇缺乏叶酸会影响胎儿细胞分裂增殖,使胎儿发生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胀等神经管畸形。而生育过神经管缺陷儿的女性、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癫痫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如果女性孕前经常吸烟、喝酒、肥胖以及患有代谢性疾病,生下神经管畸形儿的风险也比普通人群高。

如今,不少女性知道要从备孕期开始每天补充0.4毫克叶酸,一直补充到孕期头三个月。高危人群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4毫克叶酸。“其实,从优生的角度来看,准爸爸也应该一起补叶酸。”欧建平指出,叶酸参与生精过程。研究显示,当男性体内叶酸浓度不足时,精子畸形的风险升高,精子的活动能力有所下降,不利于成功受孕。

欧建平建议,备孕夫妻平时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叶酸的食物。不过,单靠食补叶酸,分量未必够。叶酸一遇光、热就容易分解,而蔬菜储藏两至三天后,叶酸损失在五成至七成左右。烹调方式也会导致叶酸损失。

北方人喜欢高温炒菜、炖菜,叶酸损失率很高。老广用开水滚菜或盐水浸菜的方式则相对“温和”,但依旧挡不住叶酸流失。有营养学专家研究发现,粤式烹饪方法尤其是煲老火汤,会使叶酸损失五成至九成。因此,最方便的补充办法是每天吃一片叶酸片。

由于孕前来不及吃叶酸片,有些意外怀孕的夫妻惴惴不安,甚至在犹豫是否留下胎儿。“如今城市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偏向西化,如果平时多吃蔬菜沙拉、新鲜水果,一般无需多虑。” 欧建平建议,可通过孕早期补充叶酸来补救,并要定期产检,在怀孕11~13周时B超能及早发现畸形儿。

春天受孕,胎儿多病?专家鉴定:或有道理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空气中湿度大,是流感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传播的高发季节。孕妇一旦感染风疹病毒,可影响胎儿脑神经系统发育,尤其是对三个月内的胎儿影响很大。

不过,“风险”只是意味着一种可能性,并非每个孕妇都会中招,也不是没有破解之道。欧建平表示,任何季节怀孕前,都应该做好备孕工作,包括储备体能,孕前做好TORCH筛查,防范不利于优生优育的风险因素。TORCH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畸形的病原体,即T(Toxoplasma)弓形虫,O(Others)其他病原微生物,如梅毒螺旋体、带状疱疹病毒、细小病毒B19、柯萨奇病毒等,R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H单纯疱疹I/II型。

春夏受孕易早产?专家鉴定:与季节关系不大

传言认为,春夏季节病毒细菌繁殖传播活跃,胎儿经受的“考验”多,容易早产。

其实,早产的因素复杂,与季节因素的关系并不大,一般与病毒感染、过度劳累、外伤、感染、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如果孕妇经常担惊受怕、忧心忡忡,精神受到过度刺激,或者过度劳累,或者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腹痛、腹泻,有可能诱发早产。

冬天产子易得“产后风”?专家鉴定:与季节无关

民间认为,冬天风大天冷,产妇受风后容易得“产后风”,因此认为冬天不宜产子,倒推来算,夏季不宜造人。实际上,“产后风”即产褥期感染,与吹风和季节没有多大关系。

我国民间常以“产妇受风会引发‘产后风’”为理由,要求产妇包头戴帽,门窗紧闭,不能洗澡洗头,也是错误的做法。其实,新妈妈汗腺发达,产后比较容易出汗,洗澡可达到清洁灭菌和避免感染的效果,反而是预防“产后风”的有效方法。要注意浴后立即穿衣保暖,避免因产后免疫力下降而感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天的杭州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