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ach是否可以翻译为境界?

翻译这行很独特的一点就是,别的行业都是内行指导外行,翻译却经常是“外行指导内行”。(引号表示比喻含义)

翻译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遍翻译,一种是专业翻译。普遍翻译就是翻译家长里短那些不需要专业知识的语料,只要双语水平足够高,就可以完成。而专业翻译就是涉及大量专业名词、专有术语的翻译,通常文学难度不大,但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即使一个人双语水平很高,直接给他看专业名词也是两眼一抹黑。必须在对该行业有充分了解之后,才能配合语言水平来做好专业翻译。

quotation恐怕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个术语,通常译为“离岸价格”,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港口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运载工具上,负担货物装上运载工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的价格”。即“请以传真的形式发送给我们500单位货物的离岸价格报价”。这就要求翻译者必须有贸易专业知识,知道这些术语才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翻译硕士专业更喜欢招那些双语水平达标的非语言专业人士,而不是双语水平更高的语言专业人士或者翻译水平更高的翻译专业人士。因为前者和后者比起来拥有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只要稍加培养语言和翻译技能,就能够更迅速地投入到该行业的专业翻译里去。

也能说明为什么我们平常交口称赞的翻译作品大多都是文学作品,而非理工科的参考书、论文。为什么理工老师建议学生有能力多读英语原著,而翻译过来的理工科参考书也大多语句生涩,文笔较差。因为双语水平高、翻译技巧好的翻译人员大多看不懂理工科的专业术语,而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人,可能语言交流水平很高,但文学水平和翻译技巧却不一定熟练。所以他们能保证专业术语准确无误,但文笔上就很难保证了。

同样,已经形成了一种亚文化圈子的动漫,通常也会出现很多动漫圈乃至单部动漫背景设定的专有术语。而民间汉化组的译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专业观众”,他们从动漫刚出的时候就一直在追,反复看了无数遍,对这些词背后的语境知识非常了解。而且也不用考虑被甲方驳回,被校对驳回(校对可能就是译者自己,或者校对和译者是亲密平等的朋友关系而非冰冷的同事关系)、被专业翻译人士批评等等,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翻译。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本身就热爱动漫这个圈子,知道目标读者想要什么样的语言。

因此,民间汉化组能够得出可能偏离翻译标准,但更被大家喜爱的译文。

而官方翻译通常是雇佣专业翻译公司,但他们的问题就是,他们是专业翻译,却不一定是该作品的专业观众,甚至有些人对动漫这个业界都没有关注过,只是按照普适的翻译标准进行翻译,还因为年龄偏大、校对反馈程序复杂,所以为了早点下班,不给自己多找活干,译文文风会选择更加稳定、大众的语言,把打回重修的风险降到最低。

比如东方里Flandre这个名字,早年的东方爱好者将其翻译成了芙兰朵露。这几个字可以说是非常可爱,对于芙兰这个萝莉吸血鬼的形象来说十分契合。

但实际上如果是专业翻译的话,根据《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的标准要求,这个名字是不能这么译的。

根据译者估计其语源,这个名字只能将其译为弗兰德蕾/弗兰德尔(英语),弗兰德蕾(法语或罗马尼亚语)这几种。这对于一位普通译者来说是最保险的,如果校对问你,你就可以直接拿标注表给他看,然后就算pass了。像英雄联盟里把LeBlanc译为乐芙兰那种的精妙翻译,就通常要经过一个更麻烦的研讨过程,最后才能拍案定稿。

把F译为芙还好说,dre直接用日语发音的ドール再转为“朵露”这两个很好看的字,如果是正规翻译的话,就真得和同事们经历一番并不友好的唇枪舌战了。

我还曾经看见一个接受付费委托汉化的半专业汉化组,在没玩过舰队collection的情况下就翻译了一本舰C的同人本,短短二三十页,大部分都是H环节的简单句、拟声词。但即使这样,他们也受到了观众的批评。因为“ドックに入る”被他们翻译成了“进入船坞”、“レベル不足”译成了“等级不够”。这有错吗?没错,很正确,如果是一个generic translation,谁都会这样翻。

只是在这个场合下,译文的受众读者都是混迹舰C圈的老玩家。他们是舰C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有一套自己的词汇表。对他们来说,这两个看似最正确、最符合字典标准的翻译就是不正确的,应该按舰C圈的专业表达方式翻译成“入渠”、“练度”。

但是,从专业翻译的角度来看,原作者都没有用“入渠する”“練度”这些词,你一个小小译者,怎么能直接把“入渠”、“练度”这个日语词汇直接拉到汉语里呢?

那个汉化组成员都是汉化过很多同人本了,论双语水平肯定没问题,对动漫行业了解也肯定非常深。像ツンデレ应译为“傲娇”、おっぱい可酌情拿捏译为“欧派”而不一定必须“胸部”之类的动漫圈的专业表达方式肯定是没问题的。此外,因为不是正式翻译公司,接的也不是正式商务委托,他们的翻译标准已经可以说是非常自由了。但还是是因为没有玩过舰C,在“ドック”和“レベル”这两个词上翻了车。

那就更别提那些专业翻译公司的译者们了。

题主所举得三个例子,正好代表了民间和职业汉化的三个不同点。

第一,有些民间汉化组翻译其实值得商榷。

例子里的雷古翻译成“雷格”、把马璐璐库翻译成“马露尔可”。其实后者更准确。因为原文レグ、マルルク明显是两个非日语名,从我查到的原文来看,是Reg和Marulk,如果将其看为英文名,则民间翻译反而犯了“名不从主人”的错误,在日语音译上进行了二手音译,而不是按原文英语进行音译。不过马璐璐库这样翻倒也有一定理由:叠词词更可爱爱一点。而且用不常见的译法也能营造出异世界的感觉。见仁见智吧。

第二,电锯人里的帕瓦变被翻译成了“大力”,就是很明显是“不专业”,译者匆匆接过文稿,没有吃透原著。

パワー的性格更像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孩子。而剧情中除了她在前期掏出那个大锤子砸死了车站前面的魔人之外,并没有怎么体现出她的力量属性,甚至还在好几次力量对比中吃瘪。power指的是活力而不是力量。

第三,“好耶!”翻译成“太好了!”就是官僚体制的锅了。

不管对原作熟不熟悉,译员都应该是可以想到“好耶!”这个更有感情的译法的。但是民间汉化组可以几个人一商量一拍即合,就当整个活。翻译公司的译员就要谨慎考虑,校对能不能过,编辑能不能过,甲方能不能过?最后想想,害,管那么多干嘛,我就一打工人。

专业译员和非专业译员相比的专业性在于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技巧,不管是什么专业领域,他们都能经过短时间的词汇学习,迅速产出大体可用水平的译文。但是,如果要让译文的字字句句都斟酌到可以让圈内人士满意,那还得请圈内人士来指导,或者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译员来。

突然想起以前老师讲的一个案例。有次要翻译一份波兰语的法律文件,因为是小语种,报价四五千。然后他们想了想,把文件丢到deepL里翻成英语,然后找了个便宜的英汉翻译。估计那个译员朋友看着这份机翻的法律文件,内心大概也是崩溃的。总之最终花了不到一千块钱,出来的译文连猜带蒙加上查波兰语字典和法律相关专业知识,大概能读懂个七八成,勉强可用,就算过关了。

我们这些喜欢冻鳗的萌萌人才会去为了给大家带来快乐而精益求精。而对资本来说,够用就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leach境界哪里可以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