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美国LSAT报名倒计时7月26日截至报名?

我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媒实验班大四在读,在申请中其实没什么优势,因为没有正式的工作经验。我的绩点4.5/5,还算比较top的学生。因为在申请中,国际生不看绩点,看评级,所以也没什么优势吧。我的英语基础一般,我没准备过托福雅思,四级610,六级560,没有系统准备过语言类的标化考试,曾去英国交换过一个学期。

·2019年10月:了解JD,打印真题,试水PT1-3,了解自己的逻辑基础

·2019年12月下旬:开始备考不计时完成PT1~20

·2020年2月:报名的3月考试取消,每周2~3套PT(依然做不完)

·2020年4月:瓶颈期,博智网课两周,调整节奏

·2020年5月:报名的6月考试再次取消,改成7月Flex

·2020年7月:首考出现网络故障,两周出分161

·2020年8月:在北京一边实习一边备考,报名了10月的国际场

·2020年9月:放弃保研,开始每天清晨的模考

·2020年11月:准备文书,投递申请

我自己其实是没有看书,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听别的同学推荐过Bible、Trainer、Powerscore主要这三个系列,其实我都有电子版,Bible还打印出来了,但是因为非常厚,不太有耐心看下去,我看了几十页吧,觉得比较基础。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不看书,先做一下PT1~5,考察一下自己的逻辑基础,如果觉得自己的逻辑比较好,比如reasoning错5个以内,可以先不看书,适当用真题练手;如果逻辑基础比较薄弱的,还是需要先打一下逻辑基础,看看书。

博智LSAT线上集训课收获

博智的三个老师都给了我比较大的帮助,英吉老师讲的阅读、陆旭老师讲的逻辑、海望老师讲的Game。

我觉得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陆旭老师的逻辑吧。因为他自己本身在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所以他在讲逻辑的时候就非常能融入于他对美国社会文化生活的背景的一种理解,比较生动也很有趣,也方便我们理解。

海望老师的Game也是,给我们一种画图的方法。比如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画图的同学,就跟他学的话,会找到一种比较上手的模式。

另外,这种班课虽然是网课,但是因为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以及非常认真地完成课后的作业,所以我觉得学习氛围还是很好的。跟大家一起学,比一个人孤独地备考要好很多,也比较容易放下心里面的包袱,比较容易调整心态,因为有的题一错就错一片,就会发现不是你一个人菜,其实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可能就你还算比较好的那种,所以就找回了一点信心吧。

我自己有段时间心态也是很崩溃的,就是在瓶颈期的时候,做题一直卡在40~45分钟/section缩短不了。我觉得遇到瓶颈期不要慌,可以休息两周的时间,然后再把题目捡起来做,有的时候就感觉开了一个新世界。另外就是要做好心理上打长期战的准备,对于不是在美国读本科的同学来说,LSAT不是短期可以拿下来的考试,要做好半年甚至一年的准备。

我主要是通过刷题的方式来提高的,所有的PT我都刷完了,而且我是在7月份考前就刷完了一遍。因为一开始是从纸考转到了网上,PT19~50、PT 69~88又刷了几遍。

方法一:Blind Review,不看答案,不限时

主要思考错题现在的思考与做题的时候思考有哪些差异,关键要想明白想透彻自己选的选项为什么错,对的选项为什么对。

方法二:表格记录,合理安排做题顺序,观察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我从做PT1开始就会用表格记录一下,每个Section用时、正确率,如果那个stction错的特别多,会标红,过一个礼拜再做一遍。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刷题,避免自己把答案记住。第二,就是可以看出自己的变化,比如用时有没有减少。

方法三:清晨模考,适用于实习和工作党

我比较建议清晨模考,因为很多同学都会有实习和工作,清晨这段时间是最不容易被打扰的。模考之后,用白天的时间,可以Blind Review一遍。

其实我觉得LR是比较容易提高的,而且LR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是很容易保持的。像我到了后期就可以在28~29分钟内做完,并且正确率可以保持在作对23~24道题这个样子,就是只错1~2个。

我觉得这个最重要的就是训练条件反射般的直觉,其实LR的错误就是那么十几种,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去寻找论据与结论之间的gap,其实你在选选项的时候,就会有个大致的方法,1分钟内就能解决一道题。这个是可以通过大量训练做到的。不管是什么题型,归根结底就是找条件与结论之间匹不匹配,到底缺了哪一环。

最后就是通过Blind Review不断地反思、进步。

我认识的备考LSAT的朋友,大多觉得不太是问题,它就类似于英文版的小学奥数,最重要的就是每天练习,真正把它当做一种游戏来做。我闲得无聊的时候,也会找一道Game做一下。

画图模式,你画的图,别人能不能看懂没关系,最主要的是自己能看懂。如果自己画图没把握的话,建议跟海望老师学一下,借鉴一下他的画法。Game为什么建议全对,因为对于中国考生来说,阅读是最难的,如果打算考170以上的话,建议错6~8个,Game最好不要错,这样给阅读的容错率比较大。

到现在我自己也不敢说,RC我完全攻克了,第二次考试前,我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想法设法地提高RC。我想到的方法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种方法:

·review精读,力争每一句都能读懂,特别是长难句

·背单词GRE/SAT;自己整理高频词

·科学类杂志、纪录片,补充科学常识

·你在距离考试两周或者三周的时候,你会收到LSAC的邮件,让你选择考试时间。供大陆考生考试的时间非常有限,要尽快选。

·提前把电脑设置为英文

·根据introduction设备测试头像(红色椭圆框框)和护照(绿色长方形框框)拍照

·等待Proctor(可能需要等一会儿)

·用小镜子反射电脑屏幕和键盘进行检查

·检查房间四周和桌子底下

·展示给他手机放置的位置

·检查耳朵、手臂、眼镜

·一切完成之后,他就会远程控制登陆Lawhub,请你朗读考试规定并打勾

·他输入密码,你可以点击开始

·进入3个section的页面,左半栏是section1、section2、section3,右半栏可以点击开始。右半栏有题目数量和规定,可以预知下一个section的题型

·一个section结束之后,会自动跳回到这个页面,右半栏开始一分钟计时。倒计时结束自动进入下一个section。

·谨慎报北美场次,国际考生尽量不要报名北美场次,argue过多次依然存在风险,LSAC可以通过IP地址查出来,如果被发现可能会留下record,影响考Bar,不要为了一次考试赌上职业生涯,得不偿失。

·做好硬件准备:一定要提前测试设备和网速,在北京测试了十多家酒店,大堂和客房网速一致,有的酒店会允许你进入客房测试。推荐一个测网速网站speed of me.

法学院申请是Rolling Basis就是先到先得,你早申的话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招生官手上的名额会比较多。所以我比较建议,大家要尽早准备文书和推荐信。最好能在感恩节提交,圣诞节前完成面试。

Flex分数水涨船高,尽量刷高LSAT。

划重点01难以寻觅的全名师阵容

我们对名师的定义不仅仅是老师参加过LSAT考试,因为很多LSAT高分考生并不具备指导别人考高分的能力。博智的老师不仅自身曾在LSAT考试中拿下170+的高分,更有着十分丰富的授课经验,时刻关注LSAT考试的考题变化,能够像专家一样一针见血地指出考生可能存在的思维逻辑等问题,帮助其快速根治并提升。

博智一直坚信老师才是课程的灵魂,因此在老师的选择上格外用心,不注重老师的数量,只在乎老师的质量。博智的LSAT教学团队,常年采用同一套教学团队进行授课。每一位老师都很能打,均有着十几年的授课经验,陆旭老师更是有着二十几年的经验,对中国学生备考LSAT的难点和弱点足够了解,可以简化学员的备考流程,帮助他们快速走入备考高速状态。

现在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博智LSAT核心授课老师——

划重点02成熟完善的课程安排

班主任提前一天发布预习作业,要求每天晚18:00之前做完。

(有助于学员提前熟悉授课内容,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陆旭、英吉、海望三位名师进行授课

(这段时间既可以满足海本同学的学习需求,也能满足国内同学的学习需求,另外直播互动,可以帮助同学及时反馈问题,老师及时解决)

授课老师答疑:每天答疑时间:早9:00-11:00, 每天2小时,14天共28小时。

班主任每天会提前收集大家的问题,然后老师会直播答疑,及时解决大家的问题,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巩固授课内容。

与其他机构,常常把兼职老师宣传成“名师”不同,博智不仅仅是实打实的一线名师,还会让名师把自己所长授课。

英吉老师的阅读方法帮你迅速突破阅读速度和语义理解的双重障碍,掌握LSAT题干的复杂逻辑结构。

陆旭老师的逻辑课程帮你建立体系化的解题方法和中美思维体系转换,学员反馈感受到一种脑洞大开。

海望老师的Games着重架构解题框架和分类解题方法,让你画图不再难。

让每个老师都主打他最擅长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的收获最大化,同时也能侧面促进老师在这一部分研究得更加通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博智常年坚持一套教师团队来授课,这样老师们之间的配合度也非常高,课程质量相当稳定。

划重点04免费LSAT模考系统,让刷题无忧

目前博智的LSAT仿真模考里的套题为89套题全题库的PT模式和全仿真模式。由海望老师和陆旭老师完整整理过,全部免费向学员开放。

普通的LSAT模考网站往往会尽可能的贴近官方模考网站,但是博智的模考网站是超越官方模考网站的实用性的!大家都知道LSAT考试现在是一套题4个section,有一个是不计分section,但你不知道是哪一个,所以依然要同等对待。博智LSAT模考题一套题会有5个section,让同学们适应高压练习,如此一来到了考场,自然也能应对自如。

可能你会说,我就想要练习官方那种4个section的怎么办?当然是满足你啦

划重点05独家授课资料

2. 别家机构没有的资料,我们还有。

除了这些,博智还会提供独家的教材以及真题,让学员可以真正模拟考试真实难度(独家真题资料素来好评无数,甚至很多没时间报班的学员也曾经慕名前来,想要单独购买博智独家教材)。

所以不管是小白,还是老司机,你的需求都被安排得妥妥的~

划重点06班主任一对一监督与反馈

与其他机构“付完钱就完事”的态度不同,我们是真心关注学员的学习情况。不管是主讲老师、课程顾问还是班主任,都会关注大家的课程学习和复习备考情况!

课前,班主任会提醒大家课前注意事项及完成课前任务;

课中,班主任会通过后台系统了解大家的商科情况,并不定期回访课程学习情况;

课后,班主任会根据大家的考试时间,继续跟踪复习情况。

划重点07与优秀的一路同行

除了优秀的老师之外,与你一路同行的人也每个都很优秀的。我们也认为,系统的学习离不开讨论,思维需要碰撞才能产生更多思考,所以优秀的同路人可以相互助益。小智还曾在网上看到大家这样吐槽我们的LSAT集训班。

一个优秀的同窗给你带来的正面影响将比你个人苦思冥想半天要大得多,除了考试方面,可能以后的事业也会有所助益。

博智LSAT线上集训班一直有着不错的出分效果。在去年统计到166名同学的数据中,

有6名同学拿到了177(含)以上的分数,最高179分,占比3%;

有2名同学分数在155分以下,打算重考。

划重点08近期课程安排及报名方法

最新一期将于5月10日开课,报名或咨询博智LSAT课程,请扫码添加小博微信,进行咨询。

(注:报名时显示为全英文,以下截图内容中文为谷歌翻译)

1、注册考试并填写信息,选择*必填字段填写,不要漏掉必写信息,填写完成并提交

2、填写完成之后注册考试

3、出现上传照片示范页面,点击继续注册

(注意:中国考试报名在线考试,地区应该选择亚太区。

考试可以挂VPN也可以不挂VPN。

但是由于中国大陆的防火墙会导致网络不稳定,建议挂VPN。)

5、选择考试日期和地点

6、考试日期确定以及缴费

7、上传照片并提交照片

Flex考试前两周会收到proctorU的邮件选择考试时间(在收到邮件前可以尝试用注册LSAC的邮箱号登陆ProctorU,选择忘记密码即可),用proctorU上的倒计时来确认选的时间是否准确,选择后可以仍可重新选择。

国内考试能选的时间是相对比较少的,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尽早选时间。

11、考LSAT在线考试的流程注意事项

桌子上只能有:证件,笔,草稿纸(五张),水杯(全透明,我当时是准备了一瓶矿泉水,监考人让我把商标都撕下来了),眼镜也是需要摘下来的,耳塞,纸巾

需要给监考人检查所有物品,房间四周,桌子底下

开考前可以做一个简单的game或几道简单的逻辑题来热身

做game在草稿纸上画图时,注意头不要低太下以免proctor提醒而打断思路

掉线或出现网络故障不要慌(我三次考试,有两次都遇上了这种情况),联系技术人员,只要能重新连接上几乎不损失做题时间

考试结束后需告知proctor并撕毁草稿纸

大家可能在知乎上看过很多175的大神啊,但是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就是个普通人,168分也不是一个特别高的成绩。但是我还是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经历,主要想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吧!

我是去年从香港某大学毕业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专业,所以到学法律的这个跨度还是相对比较大的。

因为经历过失败,所以才想把一些建议说出来,避免大家也跟我一样踩坑:

建议一:千万不要(必)盲目裸考

我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决定考的,当时这个决定很突然,我大四的下半学期也非常忙,所以我当时只有时间去断断续续的看完曼哈顿的games部分。然后就匆匆忙忙去参加了6月份的考试,其实我当时是想利用6月的那次考试来熟悉一下考场环境,所以当时就报了香港考场6月的名,可问题就是我那次考试之前其实一次都没有模拟过,然后reasoning还有阅读,我甚至都完全不了解题型,所以我考场发挥稀烂,好多题都没有做完,然后出了考场之后我就都不记得我做什么题了,然后第2天我就取消了成绩,然后现在回想起来那次肯定是160都没有,这也说明了这个考试的难度,同时也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裸考。

去试水/裸考一次的想法毫无意义,浪费钱、浪费时间、还打击自信心,即使取消了考试成绩,LSAC系统也会显示考过一次,法学院能看见你取消过成绩,我查了很多法学院招生办老师的解释,取消成绩对申请带来的负面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取消两次或者更多就更有问题,起码传达了一个考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来考了,对事情不是很认真的信号!

需要试水的话,在家里模拟考就好了!

建议二:不要上来就刷整套模拟题

LSAT备考PT套题总共及80来套,你做一套,就少一套,在没有熟悉题型的情况下就去浪费这些珍贵的卷子,在复习的中后阶段和考前,你真的需要测试自己的水平区间的时候,就会发现套题资源的缺失是一种多大的痛苦了,也会影响你考前的情绪和临场信心!

建议三:考前练习强度必须达到甚至超过一点:真实考试的做题强度

,一个games,第二个reasoning,然后休息,休息后是一个阅读和第3个Reasoning(我三次考试碰到的加试都是reasoning)。休息前的三个section我做的还挺顺的,但休息后那个阅读做得很紧张、很慢,最后一篇我又没有做完,我的心态是有点崩溃的,第5个section时脑子很累,简直力不从心,心态因素加上体力因素一起就导致我最后一个reasoning section发挥的很不好,三四个题没有做完,很多题都不确定。在10月底的某天晚上,成绩猝不及防就出来了,只有160,我有点不甘心!

建议四:做过一个Excel表文件来记录我的成绩变化,我是在做了大概12套PT熟悉了节奏之后成绩就开始上升了,到9月初的时候我成绩就差不多稳定在165左右,这个时候我就进入了瓶颈期,这个EXCEL表能够清晰帮助我看到自己的提升路径。

建议五:LSAT那么难,找一个好机构和资深老师对提分挺重要的

一战我没有找老师,非要自己死磕到底,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上了博智的暑期班,二战169,刺激了我。他说LSAT那么难,美国人都要参加什么KAPLAN、MANHATTAN、7SAGE,更何况我们非母语考生呢!还来我找到了博智,海望老师一对一,专门解决阅读速度和弱点问题,提了8分。

建议六:学过KAPLAN和7SAGE,白人老师的脑回路和中国人不一样

我备考到19年9月份,开始全力看KAPLAN的真题讲解,还买了三个7SAGE的视频讲解,这两个帮我解决了普通的逻辑错误,但他们的缺点很明显:1,他们就没有互动性,就比如说一道逻辑题,我觉得某一个错误选项,以某种角度解释也可以合理啊,这个时候无论KAPLAN还是7SAGE都无法解答我的疑惑;2,白人的脑回路和我们中国人的脑回路真的不一样,他们认为讲清楚的时候,我经常还是一头雾水,不像博智老师那样,教我一种思维路径,且告知我的问题在哪里!

建议八:阅读一定要读structure

一战时,还没上课,只会死读,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执意要去弄懂每句话只会让我不由自主的去重读,花很多时间去弄懂细节,还不能都记住,做题时还是需要回头在文章里重新再找答案。

二战的时候,我采用了海望老师教的读structure,圈出逻辑信号词,以及一些代表作者态度的词,读每一段的第1句,确定这一段要讲什么,在整篇文章里还起了什么作用。用这个方法做下来,发现4篇阅读里面有两三篇都会是一个非常工整的论证结构,让我心里有数,就算有一两句话,第一眼看不懂,心里也不慌,对论据也不会多纠结,因为考到我所纠结的细节的可能性其实很小,就算考到了,也能根据structure,快速回原文找到答案,就算找不到答案,也能排除错误答案,变相提高正确率!

建议九:考试时要放掉一些题目,不要不甘心,要学会勇于放弃

做阅读最困难的是,觉得花了那么多时间读了文章,还是没有找到答案,要这么放弃的话,前面的时间不就白费了吗?其实每篇阅读都会有几道题,只要大致掌握文章内容就能做对,如果你因为那些比较怪的题,而放弃了后面几篇文章里面这些简单的题目就太不划算了,遇到这种题,我经常是排除两三个明显错误的选项,挑一个剩下选项里最顺眼的就算了。不要觉得放弃题目,很不甘心。我们要及时止损,才能做对更多的题。

建议十:关于games

看完曼哈顿那本书,学了海望老师的画图法,再刷完PT1~38的分类练习之后,做模拟题时,我一个games基本上也就花5~8分钟就能做完。所以按照效果来说,这本书我还挺推荐的,当然也可能有更好的,我也不知道啊。我觉得不管用什么参考书,games最主要的就是自己能有一个能熟练使用的画图系统。

临场还有两点建议:一是碰到做不出的题目,就赶快回去检查一下题干的条件里面,是不是有漏看或者看错。因为有些条件不是在一条条列出来里面的,可能是开头的一整段里面藏着的;第2个建议是碰到单靠题干给出的条件,推不出什么信息时,就赶快直接看题吧,因为games题目都是给足条件的,除此之外,代入法、排除法要灵活应用,有助于提升做题速度

关于reasoning,我觉得曼哈顿对题型分类有点太细太杂乱了,给出的解题方法,也没有觉得特别有用,就不推荐了。

我觉得LSAT还是比较八股的,有套路,刷题刷到一定量,能比较容易的看出题目考查什么,会是什么样的陷阱,选出答案也能更快更容易,所以我觉得刷题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掐时间、训练自己的反应能力,当我刷第2遍PT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我已经升华了。

对reasoning的两个临场建议:对于简单题,也就是每一个section的1~16题,没有必要每个选项都去看,当你看到一个正确选项之后就可以开始做下一题了,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去想错误选项,它为什么错;第2个建议,其实是海望老师教我的小技巧,做完了第18题之后,再从最后一题也就是第25或者26题往回做,做到第19题,这样做是因为一个section中题目难度的峰值会出现在第21、22题左右,23到第25、26的话,难度反而会降低一点,这样能保证简单一点的题分数也能拿到。而难的题,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阅读的部分,我前面已经谈了几个我做题时候的方法,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多读题目,那些文章的主题也就那么几个大类,读多了,你不仅仅是能熟悉一些常见的topic,而且能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样类型的文章,比如说我就很不擅长艺术类的,这样我就可以去那些分类题库,PT1~38里面找那些艺术类的文章来多多练习。

临场的建议:因为知道自己阅读经常会做不完题,而且当剩下最后一篇文章,题目数量很多的时候,比如说7题8题上的一篇文章,我就会更紧张,所以做的时候,我会先跳过一些题目数量最多的文章,做完了题目少的后我再回来做,这篇题目数最多的文章,我不敢说这个方法对任何人有用,可能只是对我有用,起码会让我心理状态更好一点。

建议十三:重要建议:做错题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复习方法!

我每天模拟完之后就会尽快对答案,然后做错题集。第一次做完对答案的时候只圈出错题,但是不会把正确答案写上去,我会重新做一遍错题,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做对了,对比前后两次发现第一次做错题的时候思维上的那个漏洞。然后把这些错题整理到按题型分类的错题集里,同时记录下做错的原因,以正确的思维,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

因为我那个错题集是按题型分类的、所以我能很直观的看出,我什么类型的题错的比较多,反复要记的那些思路,常跳的陷阱,总结出来记录在错题集的第1页。正式考试前的那一天,我就不会再做新的题了,只看这个错题集上面整理的tips来提醒自己。

建议十四:考试的时候不要带电子表

考试的时候是不能带电子表,和任何有倒计时功能的表进场的,所以我在亚马逊上买了一个LSAT考试专用表,表盘外面有一圈可以转动的35分钟的刻度,我是建议大家平时练习和考试的表一定要都一样,就是自己用习惯才是比较好的。

建议十五:正式考试可能不到35分钟

监考老师啊,他是不会等你的秒针走到整点,他才下令开始做题了,所以你的表和监考老师的那个计时器是会有几秒钟甚至几十秒钟的差距的,那么你的表走到第34分钟的时候,监考老师可能就已经叫停了,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LSAT考试还挺严的,就是不尽量不要在老师叫停的时候再写两笔这样的。

建议十六:中场休息,不要因为别人交谈影响心态

考试中场休息的时候我个人是不喜欢离一个人太近的,因为我遇到过有人讨论他们以前的考试成绩,还有当天考试的一些内容的这个事,会很影响我的心态,所以我会离他们远一点。

建议十七:考前不要过于焦虑

我之前提到的阅读其实是就考试内容来说对我来说最困难的部分,但其实从整体来看这个过程中我最难克服的其实是心态问题。

大家可能有发现,我前两次考试前半个月到一周都会出现模拟成绩下降的情况,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我一个人特有的还是说这是一个大家都会遇到的普遍情况,但我知道的是这种时候是非常容易焦虑的。我那个时候,每天要开始模拟,我就会很抵触,前段时间差了很多,但是我今天更差,然后我就去考试的时候成绩也这么差呀,这样想,但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担心不仅对准备考试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两次正式考试的成绩都证明了我最后的成绩是要比最后几天考出来那个最低分要高的,而且基本上符合了我当时的真实水平,所以大家都不用过度担心。

我觉得另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摆正心态,正视自己的真实水平,确定一个符合自己水平的目标。我在第1次正式考试之前,我甚至都没有去查过什么成绩,能上什么law school,我只知道那些论坛上是互相分享的大神都是170、175以上的人。在加上我有一个高中就去美国的同学,他跟我说他模拟过几次,每次都170以上,这考试很容易的,所以当我怎么样也到不了170的时候,我就当时陷入了自我怀疑,这种自我怀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我那段时间焦虑情绪化掉头发,我每天都埋头做题,整理错题,但是又都没有提高,但其实说我那时候模拟的平均分165其实现在看来也不是不算太低了呀,所以说我觉得如果那个时候我能查一查165能上什么样的law school,而且不过分关注我那个模拟的成绩,而是把每一次模拟当作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那很可能我对第1次考试发挥的会更好一些

建议十九:不要与论坛的大神比较

不要不要轻易的去和论坛上的175的大神比较,也不要给自己太高的期望和压力,但同时要相信自己,不要是因为我考了一两次低分我就崩溃了。备考LSAT的那几个月我觉得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让我意识到我不是天才,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我可以通过努力走向优秀的一个过程。考到170、175的高分都不是我们的目的,甚至听到最好的law school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以后能有一个我们理想的职业生涯,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但考取高分并不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方式,所以说我觉得只要专注在这个备考的过程上尽力去考,我觉得结果肯定是好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1年9月加拿大能上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