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爸爸和女儿做那个的?或者表哥和表妹那个的,这种情况多见吗?

谢谢老师的回复,表哥就是我“男友”。这事过去一阵了,我和男友相处年头很久,但回想起来真的是很古怪。我来自家风完全不同的家庭,当时受冲击很大,不能理解为什么兄妹在和性相关的话题是这个聊法。他在我面前正人君子,但得知表妹去旅游后第一反应是这样,表妹给他捎黄片,他曾说自己不喜欢表妹,表妹上床随便,那么在我看不到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尺度,这是我当时的疑虑。另外我认识的人有限,也都不这样,所以当时才困惑不已,纳闷是不是真的很多家庭内部性事随便聊?

你好,你的男友和表妹谈性,你有些纳闷,那么你和男友之间是否谈性?你们之间谈性的尺度是怎样的?还有就是在跟男友谈性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养的?

本次解答评价:送鲜花评于 22:43

相比较旧社会而言,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是相当幸福的,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似乎一切都那么的美好。

不过有些思想极端的人,却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毕竟自己的行为规范不仅要受到法律的限制,还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对此,我也是无力辩解,但是大思想家卢梭说得好:

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所以真正的自由是必然受到约束的,不然社会秩序必然陷入混乱,到时候想要自由或许便会成为痴人说梦。

当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估计连最基本的交往自由都没有了,又何谈幸福?

婚姻不是儿戏,而是要厮守一生的承诺,更是肩负着家庭幸福和养育后代的重任,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或许会出现很多的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这并不是说法律不近人情,而是近亲结婚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近亲是指两人在三代或者三代以内有共同的血缘关系,由于他们之间有太多相似的遗传因子,后代便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变异,这样便会将身体中有害的基因传给下一代。

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下一代出现畸形儿的可能性非常高,一旦孩子不健康,整个家庭便会被浓郁的阴沉所笼罩,快乐便会成为一纸空文。

说到这点,或许会有小伙伴们说,按照现在的定义,表哥表妹也是属于近亲的范畴,为何古代就很流行表哥娶表妹,而且还很少听说他们会生下畸形儿?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一起来看。

在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在婚配上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尤其是大户人家,那更是享有较高的自由度。

其实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古人不仅规定了男女可以结婚的最低“法定年龄”,也对近亲结婚做了限制。

由于古人的年龄比较低,为了更多地繁衍人口,通常官府规定的古人能结婚的年龄是非常早的,不过朝代不同,法定结婚年龄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唐代规定了男子要年满15岁,女子要年满13岁;明代规定男子要年满16岁,女子要年满14岁。

男女双方一旦到了官府规定的年龄,就必须要成婚,对于那些想要晚婚的人,官府是不能忍,毕竟人口要上去,晚婚不可取。

为了督促他们成婚,还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在汉朝孝惠皇帝时就规定,

谁家要是有女儿15岁至30岁还没有嫁人,就要罚款600钱。

《晋书·武帝纪》中也这般记载:

子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这意思是说,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亲自下了一道命令,一旦家中的女子到了17岁还不嫁人,当地的长官便有权为女子寻找夫君。

当然,长官也不能太随便,毕竟古代的婚配还讲究“同姓不婚”,这也就是说,

其实古人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是有问题的,所以才会制定出这样一条政策。

看到这里,有些人就觉得,古人这政策不科学啊,有些同姓的不是近亲难道也不允许结婚吗,话虽这样说,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当时婚姻登记并没有现在这般严格。

同姓不婚的原则单指不能与同一父系祖先的男女结婚,也就是堂亲,对于同一母系祖先的表亲男女则没有这般规定。

在古代表哥娶表妹,表姐嫁表弟这样的婚姻非常流行

,毕竟古人觉得双方知根知底,肥水也不用流到外人田地里,这是一种非常和谐的婚配方式。

即便是在封建时期的皇家,表亲之间的婚配也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情。

汉惠帝的皇后是张氏,这个张氏是是呢,是汉惠帝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亲女儿,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汉惠帝是张氏的亲舅舅。

汉武帝是出了名雄才伟略,他的第一任皇后名为陈阿娇,

这个阿娇是汉武帝亲姑姑馆陶公主的亲女儿,这就是典型的表哥娶表妹了。

皇家都是这种情况,平民之家这种现象则更为普遍了,我们所熟悉的《红楼梦》,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都属于表亲中的近亲。

薛宝钗是贾宝玉姨妈家的女儿,是贾宝玉的表姐,林黛玉是贾宝玉姑姑的女儿,是贾宝玉的表妹。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也是王语嫣的亲表哥,只是慕容复一颗光复大燕的心,根本看不到王语嫣的美,最终使得这段近亲没有开花结果,从而便宜了段誉那小子,抱得了美人归。

那么古人表亲结婚的现象那么普遍,为何我们却很少听说过畸形儿,难道古代表亲结婚就不算是近亲结婚了吗?

古代表亲结婚畸形儿少的原因

只要两人在三代或者三代以内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就属于近亲结婚,所以古人只规定同姓不婚,颇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近亲结婚危害极大,这是符合科学的,即便古代人不知道科学,也无法逃脱这点的必然性,而近亲结婚所带来的危害,古人也无法避免。

而古代表亲结婚之后生下的畸形儿的概率也不会小,甚至比现在还要高,而我们觉得畸形儿比较少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办法被写入历史,以至于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觉得古代畸形儿很少罢了。

古人特别讲究家丑不得外扬,畸形儿的出生就是被看成是一种家丑,

他们自然不会对着外人大声吆喝自己家生了一个畸形儿。

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和人们认知水平有限,畸形儿一般都长不大,甚至会被父母当成妖怪,父母也会尽快将他们丢弃,甚至做出更丧心病狂的事情。

平民很少能载入史册,而那些载入史册的皇家贵族,他们自然也不允许史官记录畸形儿的任何事迹,毕竟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便会有损皇家的威严。

近亲结婚在古代没有被彻底禁止,这也为他们不幸的生活埋下了伏笔,但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即便禁止了近亲结婚,又真的能幸福吗?

这是一个沉重而又不言而喻的问题……

参考资料:《晋书》、《汉书》等。

我们应该怎样称呼下面这些家庭成员呢?
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 );
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 );
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 );
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 );
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 );
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 );
我是爷爷奶奶的( );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
妈妈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
你知道下面题目的答案吗?请大家将答案写在教材的第79页。
堂哥/堂弟/堂姐/堂妹
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爷爷和爸爸是( )关系;
姥姥和妈妈是( )关系;
叔叔和我是( )关系。
你知道以下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吗?
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课前我们完成了一个“家史”小调查,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比较一下,爸爸妈妈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通过我和父母比童年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本课由四个话题组成,分别是“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统节日里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称呼,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但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
教学目标:了解并熟悉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称呼,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父母的了解,还知道了要用实际行动来爱父母。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我们的家庭有着怎样的家庭结构,我们的家庭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的前两个话题,家庭称呼抢答赛和“家史”小调查。
幻灯片1:你听过《家庭礼貌称呼歌》吗,这首歌为我们介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我们对亲情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大家要认真倾听歌曲里出现的人物关系。
幻灯片2:同学们,听过《家庭礼貌称呼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都弄明白了吗?我们应该怎样称呼下面这些家庭成员呢?
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 爷爷 );
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 外婆 );有的地方称呼为姥姥。
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 舅舅 );
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 姑姑 );
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 叔叔 );有的地方称呼为伯伯。
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 伯伯);有的地方称呼为大爷 。
通过前面家庭称呼的填写,我们对家庭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幻灯片3:师:大家看,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
幻灯片4:下面我们一起把这幅家庭关系示意图补充完整。
姑姑家的孩子我们称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伯伯的妻子我们称为伯母。叔叔的妻子我们称为婶婶。
妈妈的爸爸,我们称为姥爷,妈妈的妈妈,我们称为姥姥。
妈妈的兄弟我们称为舅舅,舅舅的妻子,我们称为舅妈,有的地方叫舅母。
舅舅家的孩子我们称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妈妈的姐妹我们称为姨妈,有的地方称为阿姨。姨妈的丈夫我们称为姨夫,姨妈家的孩子称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有的地方称为姨哥、姨弟、姨姐、姨妹。
幻灯片5:同学们,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家庭关系示意图”中还有哪些人有这种关系?
幻灯片6:录音1:爸爸和妈妈是夫妻关系。爷爷和奶奶、姥爷和姥姥、姑父和姑姑、伯伯和伯母、叔叔和婶婶、舅舅和舅妈、姨夫和姨妈都是夫妻关系。
幻灯片7:你知道妈妈和姥姥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有这种关系?
幻灯片8:录音2(女):妈妈和姥姥是母女关系。妈妈和我、奶奶和姑姑、姑姑和表姐表妹,婶婶和堂姐堂妹,舅妈和表姐表妹,姨妈和表姐表妹也是这种关系。
加入: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
幻灯片9:录音3(男):图中还有父子关系。
幻灯片10:爷爷和爸爸是父子关系,爷爷和伯伯是父子关系,姑父和表哥表弟是父子关系,伯伯和堂哥堂弟是父子关系,爸爸和我是父子关系,姥爷和舅舅是父子关系,舅舅和表哥表弟是父子关系,姨夫和表哥表弟也是父子关系。
幻灯片11:录音4(男):图中还有兄弟关系,伯伯和爸爸是兄弟关系,姑姑家的表哥和表弟是兄弟关系,伯伯家的堂哥和堂弟是兄弟关系,哥哥、弟弟和我是兄弟关系,舅舅家的表哥和表弟是兄弟关系,姨妈家的表哥和表弟是兄弟关系。
幻灯片12:录音5(女):图中还有姐妹关系,妈妈和姨妈是姐妹关系,姑姑家的表姐和表妹是姐妹关系,伯伯家的堂姐和堂妹是姐妹关系,姐姐、妹妹和我是姐妹关系,舅舅家的表姐和表妹是姐妹关系,姨妈家的表姐和表妹是姐妹关系。
幻灯片13:录音6:图中还有祖孙关系,比如,爷爷和我是祖孙关系,姥爷和我也是祖孙关系。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幻灯片14:你知道下面题目的答案吗?请大家将答案写在教材的第79页。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我是爷爷奶奶的( );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
妈妈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
师:我们是爷爷奶奶的孙子或者孙女,我们是姨妈的外甥或者外甥女,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们的堂哥、堂弟、堂姐或堂妹,爸爸的姐妹的孩子是我们的表哥、表弟、表姐或表妹,妈妈的兄弟的孩子是我们的表哥、表弟、表姐或表妹。
幻灯片15: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你知道以下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吗?
爷爷和爸爸是(父子)关系;
姥姥和妈妈是(母女)关系;
叔叔和我是(叔侄)关系。
录音7: 爷爷和爸爸是父子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课前调查、交流汇报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称呼,】
幻灯片16: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四代同堂是指四代健在。其中四代是指前后相承的四个辈分,如:曾祖,祖父,爸爸和我,就是四代。其中祖父指的是爷爷,曾祖指的是爷爷的爸爸。
师:你的家庭属于哪种家庭类型呢?
幻灯片17:录音8:大家看,我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我和弟弟组成的“核心家庭”。
幻灯片18:录音9:我们家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幻灯片19:录音10(男):我们家就是四代同堂的家庭,这就是我们幸福的一家人。
教师:无论哪种家庭类型,我们每天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都是幸福的、快乐的。
幻灯片20: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课前我们完成了一个“家史”小调查,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不仅要交流家庭大事,还要介绍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以及从中感受到了哪些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
年,爸爸和妈妈结婚了!
幻灯片21:录音11:我是通过询问爸爸知道的。2009年我的爸爸妈妈结婚了。2011年我在医院出生了。2012年,我家住进新房了。
2015年我的爷爷生病住院了。爸爸妈妈白天要到单位上班,下班后,爸爸直接去医院照顾生病的爷爷,妈妈赶紧回家为爷爷做好可口的晚餐,然后送到医院。晚上,爸爸会在医院里陪伴爷爷,早上再去上班。妈妈也会早早起床,为爷爷准备早餐并送到医院。经过医生的治疗和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爷爷很快康复了。看到爷爷的病好了,我们全家人非常开心。
我从这件事中感受到,我们家有着孝顺长辈的家庭美德,我也要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幻灯片22:录音12:我是通过看爸爸和妈妈的结婚证知道了,2008年爸爸妈妈结婚了。通过看我的出生证明知道了2011年我在医院出生了。2015年,我家买新房了。
我的爸爸白天工作,晚上自学,经过三年的努力,在2017年通过了一级建造师的考试,取得了一级建造师的资格,我们全家人非常开心。我非常佩服爸爸热爱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我要以他为榜样。
我从六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每天我都坚持练棋,在2019年参加了市级国际象棋锦标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爸爸妈妈以我为骄傲。
教师:从这位同学的家史小调查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家不断传承的热爱学习的家庭美德。
幻灯片23:录音13:妈妈告诉我,2009年她和爸爸结婚了。2011年在医院生下了我。2014年,我家住进新房了。
2017年,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后,全家人非常高兴,精心照顾着妹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爸爸妈妈会让爷爷奶奶先吃,爷爷奶奶呢,总想着让我和妹妹先吃。这种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在我们家一直传承着。
师:通过家史小调查,我们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
幻灯片24:接下来,我们再开展一个我和父母比童年的活动,比较一下,爸爸妈妈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幻灯片25:录音14:父母小时候喜欢看小人书,我们喜欢看绘本、漫画,还有故事书。
幻灯片26:录音15:父母小时候会做的家务有:生炉子、擦玻璃、扫院子、做饭、洗衣服。
我会做的家务有:擦地、叠衣服、擦桌子、扫地。
幻灯片27:父母小时候住的是平房,到了冬天,需要自己生炉子来取暖。我们现在住的是楼房,到了冬天,家里都有暖气,不用自己生炉子了,屋里又干净又暖和。
幻灯片28:父母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有跳房子、扔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翻绳、丢手绢,弹玻璃球。
幻灯片29:我们喜欢玩乐高,还喜欢玩切西瓜、石头剪刀布,丢手绢。
幻灯片30:通过我和父母比童年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录音15:我发现父母小时候课外书很少,种类比较单一。我们现在看的书多种多样,有的书还可以利用点读笔点读,帮助我们学习知识。
录音16:我发现父母小时候会做的家务要比我们会做的家务多。
录音:我发现我们的生活条件比父母小时候的生活条件要好。
录音17:我发现父母小时候玩的一些游戏,我们现在仍在玩。
幻灯片31:师:正如这位同学说的,比如,丢手绢的游戏,父母小时候玩,我们现在也在玩。配音乐+图片
幻灯片32:师:父母小时候常玩的游戏还有挑小棒,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介绍挑小棒游戏方法的视频,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设计意图:通过“我与父母比童年”的活动,引导学生从细节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了解了自己家庭的过去,重温了家庭的记忆。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它,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爸爸大哥的女儿我叫她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