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改革后,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会有什么变化?(满分700)

2021年中考改革,诸多规则不再适用,有些家长对中考前能拿到的分数不太了解,今天致真教育就来盘点一下,中考前,2021考生最多可以拿到多少分!

2020年北京中考英语听说首次考试安排在12月21日,据海淀区学年第一学期校历可知,第一次英语听说考时间暂定为2020年12月12日,考生和家长注意留意相关通知。(近日,网传12月19日,请各位以官方最终通知为准)。

与往年一样,英语听说考满分40分,两次考试取成绩高的一次计入中考成绩,第一次取得英语听说考满分的考生可不参加第二次考试。

往年英语听说考内容与分值,2021考生可参考

致真教育说:每年都有考生和家长对英语听说考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第一次考不好还可以考第二次,从而导致没能第一时间取得高分/满分;

第一次英语听说考准备周期长,时间充裕,考高分的机会更大,第二次则容易因为时间精力不足,难以取得满分!总的来说,2021年中考开始前,英语听说考最多可以拿到40分!

社会实践课程主要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1、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分方式。学生须在初中三年完成10次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每次计3分,满分30分。成绩除以3后,分别计入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2、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计分方式。学生七八九年级每学年应完成10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共30次,每次计1分,满分30分。成绩除以3后四舍五入取整,分别计入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2021年外省回京考生没能参加各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相关科目成绩按笔试成绩(满分70分)乘以8/7,四舍五入取整计算。

往届生:往届生相关科目每科成绩由笔试成绩加毕业时实践活动成绩计分。

致真教育说:2021年中考全科开考,生物和化学择优计入中考成绩;历史和地理择优计入中考成绩,加上必考的物理、法治,2021年及以后的中考社会实践计入中考成绩的总分是:40分,所以考生中考正式开考前,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上最多拿到40分!

北京中考体育分数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过程性考核成绩,共10分,每学期由学校老师打分;二是现场考试成绩,共30分,取决于现场考试发挥。

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成绩由考生现场考试结果决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三个项目参加考试(三个项目包含必考项目1个,选考项目2个),每个项目10分,共计30分。

外省回京:北京市户籍,初中阶段在外埠就读需回京报考的考生,其体育考试最终成绩的核定办法为:参加区统一组织的体育现场考试,考生体育现场考试得分×4/3,为该考生的体育考试总分。

往届生:往届生过程性考核成绩为毕业当年的过程性考核成绩。

致真教育:总的来说,考生可在中考前拿到体育的最高分数为40分,各位考生千万不要忽视锻炼,要积极应对体育的过程性考核和现场考!

每年的初二考生在下半学期会迎来生物地理考,也就是常说的“小中考”(2020年因为特殊原因推迟到了初三上学期),这次生物地理考试采取全市统一命制试题,统一时间考试,统一组织考试,分区评卷!

外省回京:2021年外省回京考生没能参加各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相关科目成绩按笔试成绩(满分70分)乘以8/7,四舍五入取整计算,提前需在户籍所在区中招办确认具体报名方式和考试地点等,如不参加地理生物考试,中考成绩自动默认历史和化学。

往届生:往届生相关科目每科成绩由笔试成绩加毕业时实践活动成绩计分。

未能参加本次考试的新初三(2021年中考)学生,需要在2021年参加地理生物考试,成绩仅用于结业。

致真教育:两科考试的分值包含70分卷面分数和10分的社会实践活动分数(上文介绍到社会实践,所以这里只说卷面分数),综上所述,考生可通过生物地理考,在2021年中考前最多拿到140分(卷面分数),当然,是在确保择优计入成绩的科目是生物地理的情况下!

文末总结:由上文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21年中考前,考生最多可通过体育(40分)+生物地理考(140分)+社会实践活动(40分)+英语听说考(40分),共取得260分;

各位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确保考生能在中考前就取得比较大的优势,从而在明年的中考中,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2022及2023考生也要多多关注,提前积累经验!

  广东中考改革实施意见重磅出炉!昨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下称《意见》)。记者梳理发现,《意见》亮点包括每所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招生录取科目至少包含语数外体+理化史政,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市仅以“等级”呈现成绩等。该意见自2018年1月20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命题 9大科目将逐渐过渡到统一命题

  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下称《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

  各科考试将结合学科特点,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其中实验操作成绩不低于每门科目考试总成绩的10%。积极探索应用计算机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考试,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题过渡到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各市组织实施。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由市命题并组织实施。

  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课程方案》和“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其中委托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学生按《课程标准》修完某学科后,方可取得该科目考试资格。

  科目 语数外体物化史政八门必考

  《意见》提出,改革招生录取模式。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4门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鼓励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

  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值权重不低于录取总分的8%。鼓励采用分数+等级或仅用等级的招生录取办法。有条件的市,可探索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成绩合格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成绩 鼓励有条件的市以“等级”呈现成绩

  成绩呈现上,可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市仅以“等级”呈现成绩,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可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由各市确定。

  《意见》提出,健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理化生实验操作和没有作为录取计分科目的学科,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反映和体现。

  《意见》指出,初中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从2017年初一新生入学开始,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和典型事实证明材料。每学期结束时,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审核、公示,并及时将公示后确认无异议的事实材料导入信息管理平台。学生毕业时,学校要分别对5个方面作出写实性评价,并可以等级呈现。

  指标 指标到校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

  《意见》提出,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组织招生,严禁利用中介机构非法招生,严禁招生乱收费和有偿招生,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指出,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每所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名额分配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

  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原则上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试点市从2017或2018年、其他市从2020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高中阶段学校名额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

  招生 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10%以内

  《意见》指出,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自主权,增加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具体看,各市可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10%以内。

  同时加强对学校自主招生各环节的监管。高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定位和特色制订自主招生方案,根据学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自主招生。方案需提前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招生录取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等需及时向社会公开。

  加分 取消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意见》指出,将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及分值。从2017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等相关特长和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规范执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群体等加分政策,严格限定加分范围,严格控制加分分值,规范资格审核程序,实行加分项目、分值、资格和名单公示制度。

  时间 2017年初一新生起实施学业考试改革

  《意见》指出,从2017年初一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行为。选择有条件的若干个市从2017年或2018年初一新生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试点,加强对试点市的指导,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全面推开。在试点基础上,全省从2020年初一新生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改革。

2021广州新中考有哪些变化?2021广州中考改革后各科分值有什么变化?都是现在的家长和孩子比较关心的话题,一起来看看,和更多的人讨论分享!

2021广州新中考有哪些变化

2021年广州中考改革变化主要有:

1、2021年至2023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科目考试安排在每年的6月20日至22日进行。

2、考试对象为2021—2023年广州市初中应届毕业生和报考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的返穗生、往届生。

3、2021年起广州中考录取计分科目采用“4+4”模式,新增历史科考试,分值为90分,体育分值提升至70分。语、数、英各科分值调整为120分。道德与法治分值调整为90分。物理和化学分值不变,各100分。

4、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4个科目实行闭卷笔试;英语实行闭卷笔试和听说能力考试;物理和化学2个科目实行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

5、试题方面,语文学科试卷结构整体稳定,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三部分,增设了附加题,鼓励学生多读书,以合理的方式适当拉开语文试题的区分度。

6、数学学科题型题量保持不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分值不变,解答题分值减少。

7、英语学科听说考试部分题型题量保持不变,笔试部分有所调整,写作板块的单词拼写改为语篇填词,部分题型的题量随着考试时长缩短略有减少。

8、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题量与考试时长相适应,其中非选择题均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命题方式。

9、物理、化学学科的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题量均比以往有所减少,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答题时间,需要注意的是非选择题都是综合性试题,每道题中各个设问或会采用不同题型。

拓展:广州市中考考试结果怎样呈现和使用?

答: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用于初中毕业与学历认定的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长期有效。用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应届生当届有效,非应届生当年有效。

以上就是查字典网的小编整理的2021广州新中考有哪些变化,希望大家喜欢,多多关注查字典。

【2021广州新中考有哪些变化 2021广州中考改革后各科分值有什么变化】相关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中考政策改革方案202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