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央商务区幼儿园位置

观点:福州潜力大,并且做大省会有利于提高全省的利益。适当虹吸有好处

一、对于福建“三驾马车”潜力的分析(事先说明,这三地我都喜欢):

泉州有悠久的历史,曾拥有东方第一大港,拥有全省最多的人口,民营经济发达。然而,泉州有一个独特的情况使之注定无法担负重任(不能完全归咎于行政级别低)——县强区弱。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发展得都不错,但是各自为营,中心城区规模小、经济体量小,市zf权限略小,不适合集中力量办大事。由于市区人口不足300万,地铁没法获批,各区域的人口互通不畅,而温州、徐州、洛阳等几个普通地级市都把地铁或轻轨建起来了。如果不改变现状,泉州注定只能是“巨型县城”。

厦门是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风景优美,算是个小网红城市,厦门港吞吐量全国前列,厦门大学全国闻名 曾号称“南方之强”。不看好厦门的潜力并不是主观上不喜欢厦门。厦门很美,但是这份美丽不属于年轻人,四五六万的房价谁能受得了,工资在省内算高但和房价比杯水车薪。。。小厦门硬生生的被搞成“富人区”,人才被挤出,时间久了资本也就不那么敢进了(短期内不那么严重),厦大的优秀学生也都往外跑了。总结而言,过高的房价扼杀了前途,能改变吗?个人认为,一旦房价冲得太高也就很难降下来了(zf也不敢让房价大幅度地降)也许这一弊病将来会解决,但真的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福州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长期为福建地区的政治中心。

论述福州更有前途之前先说说劣势1、本人很看重城市的人力资本积累,福州缺少特别强的高校,唯一的211福州大学,其经费与福师大差不多,全国排名60~80,经费却排到全国一百多名。 2、高精尖的制造企业不够多,当然,这和高校布局上的劣势有关。(眼馋隔壁宁德时代) 3、令人诟病的城市规划,略显杂乱,比如:CBD(中央商务区)不集中,东一片西一片,一次性搞好几个而每个都小,并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江边最好的地段盖一堆居民楼,而非集中的CBD;地铁修了好几年,效率低,难修是难修,但是真有重庆难修吗。 4、房价稍微有些贵,全福州均价20000多一些,市区就特别高了,近些年大量人口往闽侯高新区流(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好处)当然,不乏一些利己主义土著希望越高越好。 5、城市集中度仍然不够,这里对标其他大城市。

福州底子其实并不差,临海临江,21年又获批福州都市圈建设。虽然省内“三驾马车”都很出色,但福州没有泉州那么散装,也没有厦门那样房价扭曲,福州虽不是那么亮眼但并没有把自己堵死。近年省zf越发倾向于做大做强省会(理性思考后的唯一选择),未来资源的倾斜很明显。福州长乐滨海的大平原以及闽侯高新、三江口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旦统一,福州就将先作为对接湾湾的交通枢纽,就凭这点国中还是有一点点点希望。

福铁远景规划图,部分线路待审批。图在wb里看到的。如果觉得侵权,私我就删

2、为什么一定要强省会?

知名经济学家Krugman在其著作中建立模型,从理论层面论证了一件事情,在一定假设下,地区(人口)规模越大,该地居民工资就越高,整体福利也越高(可选择性越多),一旦劳动力流动无成本,便会向该地区集中(即便禀赋效率并不高)。 虽然这是存在于假设中的模型,但是真实世界恰好映证了这一模型结果。

上面引用学术大家的观点切入“强省会主题”,接下来回归实际

曾经四川、贵州等地大量劳动力流入东部沿海(包括福建)而近年来则逐步减少。在做大省会(或中心城区)后,本省人能够有较好的落脚点,劳动力吸引力的下限变动不大,但上限变高了。通俗点说,虽然网友总笑话成都吸血全四川,但是它的成就的确让很多四川省内的高等人才在本省有了归宿,低技能劳工也跟着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对外吸收人才的实力。福建这样的体量需要一个大省会扮演类似成都这样的角色(但肯定不会那么不均衡),能够集中利用好人才、资金。人口、资金有一定的积累再做好有前瞻性的规划,未来便能逐步吸引高精尖的企业落地。

这一问题的确难倒我了。很重要的是,zf层面的魄力了,敢于用短期利益换长期发展。福州需要做的是对外抢人,对内留人,改善城市形象。

1、平抑房价,甚至取消公摊面积(内地仅重庆取消了),房价控制住,人才更愿意进来。

2、认真办好福耀科技大学(尽量把校名改了,以福建开头,甚至叫海峡大学也行),另外也应当支持福州大学提高实力。

3、建立集中的CBD,理想地点是三江口,位于主城与滨海新城中间。成本很高但是很有必要。既然打出了“东进南下”的口号就应该破釜沉舟(有点激进hhh)

4、尽一切可行手段培养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引进。

5、重视理工类人才的同时,不应该轻视文科人才、艺术人才。城市名片与外宣乃至城市细节的改善需要这批人才。例如…福州的城市吉祥物是个榕树(参见下图,像大白菜)真的有点粗制劣造,与现代审美大相径庭。

6、平潭岛是福州旅游业的希望,好好发展,超前部署。争取能搞到更多免税权限

当然,以上建议有点水都是有点烧财政…欢迎评论

09:49来源:海西地产网浏览:我要分享:

争取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左右,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1万亿元左右!

  2020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达10158.66亿元,连续22年保持全省首位,全国城市排名上升至第1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环湾建成区拓展至2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8.5%……

  展望2035年,泉州将举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争取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左右,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1万亿元左右,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8万亿元、常住人口1000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8万元……

  在“一湾两翼三带”空间格局基础上,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为基础,按照“以点带线,融合联动”发展思路,加快新基建新经济基地建设,整合提升现有工业园、科创园等产业平台,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一湾引领、两翼齐飞、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环泉州湾产业核心引擎。以中心城区为基础,以中央商务区为中心,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引导外围零散产业向区内集聚,聚力六大都市产业组团。

  打造两翼齐飞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南翼聚焦电子信息、临空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聚力五大特色产业组团,强化科教创新、商贸物流功能。北翼以石油化工、新型建材、高端装备等产业为重点,聚力七大特色产业组团,强化临港重化、港口工贸功能。

  西部区域差异化发展绿色产业。安溪、永春、德化等3县及南安西北部要立足自然生态禀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打造海峡西岸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高地和全国知名的康养胜地及山地旅游目的地,力争建成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生态经济区。

  1、环泉州湾区域六大都市产业组团。东海—秀涂高端商务组团、古城—刺桐文创文旅组团、晋江—石狮环湾时尚文体组团、洛阳江两岸国际经贸组团、环清源山智能科技组团、环紫帽山先进制造组团。

  2、南翼区域五大特色产业功能组团。石井临空发展组团、东石高端制造组团、安海水头综合服务组团、金井滨海发展组团、官桥内坑综合发展组团。

  3、北翼区域七大特色产业功能组团。泉港高铁发展组团、泉港肖厝石化产业组团、泉港综合服务组团、惠西新城组团、惠安综合服务组团、净峰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