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类路面施工时压路机碾压应从什么进行

本发明涉及检查井施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与过渡井盖。

沥青面层的压实厚度是指按照施工方案碾压完成后沥青面层的实际厚度,松铺厚度是通过试验段确定的,在给定的沥青混合料、碾压机具、碾压方法等施工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在压实后能够达到设计厚度的摊铺厚度。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间并不具有精确、严格的函数关系,而是受到沥青混合料特性、施工温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方法与压实遍数等许多因素影响,而以统计性规律呈现的一种数学关系。因此在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仅能对压实厚度进行大致的控制,很难严格地将压实厚度完全控制在精确范围内。

压路机的推移效应:压路机在前进或后退碾压过程中,由于碾压轮表面与沥青混合料存在较大的水平摩擦力,因此会推着沥青混合料沿压路机行驶方向呈波浪状发生侧向移动,临时井盖或永久井座在未固定牢固的情况下会受到由沥青混合料传导过来的水平载荷发生位移或者变形。该效应控制不到位容易引起检查井周围平整度较差的问题。

检查井周围沥青面层因碾压过程中井盖标高的固定以及沥青混合料厚度动态且不确定的变化而造成井周沥青面层的局部突起、凹坑等问题。由于该类问题是施工过程中压路机、沥青混合料与井座三者间的动力学响应直接造成且施工完成后直接展现出来的平整度问题,称之为“初始平整度问题”。

运营过程中井周沥青面层发生松散、开裂以及沉降会降低井周围沥青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车辆通行质量,导致车辆驶过时跳车。该类问题是由于井周沥青面层压实度不足或者井周范围内基层、路基等压实度不足造成的不均匀沉降,而在运营期逐渐发展,导致井周不平整与跳车现象,称之为“后期平整度问题”。

目前检查井沥青面层周围施工通常采用以过渡盖板遮挡检查井口,然后逐层摊铺沥青面层,再将检查井口附近的沥青切除,以沥青面层标高为依据安装检查井井座与井盖,最后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将井座周围的空缺补齐的方法。

现有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检查井周围的沥青面层是在两层面层铺筑完成后一同切除的。井座安装完成后,周围的空缺采用人工布料方式逐层修补碾压。由于检查井井座标高高于沥青下面层,因此沥青下面层施工时井座周围腋角部位压路机无法碾压到位,造成该处沥青下面层密实度不足,产生“后期平整度问题”。

2.由于切除部位范围较小,仅能使用小型压路机碾压。碾压机具吨位轻,且碾压轮部分跨缝碾压在已成型沥青上面层上,碾压有效荷载进一步下降,同样易造成密实度不足,产生“后期平整度问题”。

3.同样因为切除部位范围较小,碾压过程中跨缝碾压时碾压轮一部分压在刚性的已成型沥青上面层上,另一部分压在柔性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上,重力作用下碾压轮会往柔性的沥青混合料上倾斜,形成局部凹坑,产生“初始平整度问题”。

4.人工布料难以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总用量、均匀程度与摊铺平整度,容易影响到井座周围沥青面层的平整度,产生“初始平整度问题”。

5.已成型沥青面层切除需要使用铣刨机铣除,机械台班费用高。

6.井座固定不牢固时井周沥青混合料在压路机碾压过程中产生的推移现象与井座相互作用,易导致沥青混合料局部堆积,从而产生突起或凹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与过渡井盖,以解决检查井周围沥青面层的两类平整度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过渡井盖覆盖检查井筒;

摊铺、碾压沥青下面层;

取出过渡井盖:碾压沥青下面层完成后挖除过渡井盖表面及周围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并取出过渡井盖;

井座井盖外围加固:在井座井盖预定安装位置外围浇筑细石混凝土;

安装井座井盖:安装井座井盖,井座井盖下用砂浆垫层垫起;

摊铺沥青上面层:砂浆垫层初凝前开始摊铺沥青上面层;

整体碾压:对井座井盖和沥青上面层进行整体碾压。

进一步地,在碾压沥青下面层步骤之前,还包括用钢筋头插入沥青混合料找出过渡井盖的位置并做好标记的步骤。

进一步地,井座井盖外围加固步骤包括:在预定安装位置临时摆放井座井盖,在井座井盖外围套上内模钢圈浇筑细石混凝土,待细石混凝土初凝后将井座井盖及内模钢圈取出。

进一步地,安装井座井盖步骤包括:以平缘石标高拉十字线放样至井座井盖预定安装位置,并向上抬3~5mm控制井座井盖的安装标高。

进一步地,在摊铺沥青上面层步骤之前,还包括井座井盖表面覆盖纤维纸,纤维纸表面涂刷沥青隔离剂的步骤。

进一步地,整体碾压步骤包括:双钢轮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碾压至井座井盖附近时,以正对井座井盖的路线碾压过井座井盖,相邻轮迹避开井座井盖位置,井座井盖周围轮迹未重叠部分由小型钢轮压路机沿井座井盖边缘反复补充碾压,碾压过程中反复清理被推移到井座井盖表面的沥青混合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的过渡井盖,用于覆盖检查井筒,过渡井盖包括圆形盖板和位于盖板下方沿盖板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挡腿,挡腿具有用于与检查井筒接触以限制过渡井盖水平移动的弧形外表面。

进一步地,与挡腿相连以支撑挡腿的多个加强肋相交于盖板的圆心。

进一步地,盖板上方设有多个便于移动过渡井盖的把手。

进一步地,把手的两端各套有一个螺母,螺母焊接在盖板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过渡井盖覆盖检查井筒;摊铺、碾压沥青下面层;取出过渡井盖;井座井盖外围加固;安装井座井盖;摊铺沥青上面层;整体碾压。通过过渡井盖覆盖检查井筒、井座井盖外围浇筑细石混凝土加固和井座井盖下用砂浆垫层垫起实现整体碾压,提高了检查井周围沥青面层的压实度,解决了检查井周围沥青面层的两类平整度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过渡井盖,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可多次周转使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沥青下面层碾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井座井盖外围加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井座井盖和沥青上面层整体碾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过渡井盖底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过渡井盖顶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内模钢圈的示意图。

100、过渡井盖;110、盖板;120、挡腿;121、加强肋;130、把手;131、螺母;200、检查井筒;300、基层;400、沥青下面层;500、细石混凝土;600、内模钢圈;700、井座井盖;800、沥青上面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过渡井盖100覆盖检查井筒200。

道路基层300养护完成并清理干净,路缘石安砌完成后,进行沥青下面层400施工前用过渡井盖100覆盖检查井筒200。

步骤s2,摊铺、碾压沥青下面层400。

步骤s3,取出过渡井盖100:碾压沥青下面层400完成后挖除过渡井盖100表面及周围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并取出过渡井盖100。

过渡井盖100上方与周围的沥青混合料在沥青下面层400碾压完成后需要挖除,施工过程中井口的局部不平整会被挖除工序消除,不影响成型后的平整度。过渡井盖100在沥青下面层400碾压完成后即可趁热挖除过渡井盖100上方与周围覆盖的沥青,并周转至前方继续使用。过渡井盖100一次使用量小,单次施工可多次周转,材料费用低。由于是在沥青下面层400冷却前挖出过渡井盖100,沥青混合料的挖除难度小,施工简便,便于推广。

步骤s4,井座井盖700外围加固:在井座井盖700预定安装位置外围浇筑细石混凝土500。

在井座井盖700与沥青下面层400之间回填的细石混凝土500终凝后,对井座井盖700形成了侧向的约束,避免了井座井盖700在压路机推移效应的作用下发生侧向移动,只允许井座井盖700竖向下沉,减轻了因沥青混合料推移而产生的局部突起或凹坑。细石混凝土500属于本技术方案在工序上所需的临时性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沥青面层与检查井不发挥使用功能。

步骤s5,安装井座井盖700:安装井座井盖700,井座井盖700下用砂浆垫层垫起。

步骤s6,摊铺沥青上面层800:砂浆垫层初凝前开始摊铺沥青上面层800。

在井座井盖700底部的砂浆垫层初凝前,例如垫砂浆垫层后1小时内,开始沥青上面层800的摊铺,利用砂浆的接近初凝状态时有限程度的塑性,井座井盖700能在一定范围内与沥青上面层800一起沉降,为井座井盖700与沥青上面层800的整体碾压提供了条件。

摊铺沥青上面层800完成后人工将井座井盖700表面洒落的沥青混合料扫除,确保井座井盖700与沥青上面层800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整体沉降,整体碾压成型。

步骤s7,整体碾压:对井座井盖700和沥青上面层800进行整体碾压。

沥青上面层800整体碾压成型后无需将井座井盖700取出,也无需挖除井周沥青混合料,因此无井周回填的技术处理需求。

待沥青上面层800自然冷却至50℃以下即可开放交通。

过渡井盖100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沥青混合料落入检查井筒200内,以便于沥青下面层400用机械摊铺、碾压,一次成型,不影响沥青下面层400井周平整度。因此过渡井盖100对刚度与几何形状要求不高,变形后可粗略调整至大致平整即可满足使用需求。

通过过渡井盖100覆盖检查井筒200、井座井盖700外围浇筑细石混凝土500加固和井座井盖700下用砂浆垫层垫起实现整体碾压,提高了检查井周围沥青面层的压实度,解决了检查井周围沥青面层的两类平整度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过渡井盖100,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可多次周转使用。

优选地,参照图2,在碾压沥青下面层400步骤之前,还包括用钢筋头插入沥青混合料找出过渡井盖100的位置并做好标记的步骤。钢筋头撞击到过渡井盖100会有较大触感并发出声音,能方便地找出过渡井盖100的位置。做好标记便于之后找到并取出过渡井盖100。

优选地,参照图3、7,井座井盖700外围加固步骤包括:在预定安装位置临时摆放井座井盖700,在井座井盖700外围套上内模钢圈600浇筑细石混凝土500,待细石混凝土500初凝后将井座井盖700及内模钢圈600取出。内模钢圈600作为浇筑细石混凝土500的内模,井座井盖700定位并支撑内模钢圈600。细石混凝土500与井座井盖700紧密贴合,尤其是在腋角部位,无压实度之忧,不会形成不均匀沉降的薄弱环节。

井座井盖700周围回填细石混凝土500的厚度可自行控制,无需与沥青下面层400标高持平,因此沥青上面层800摊铺时,井周空间充裕,没有狭长且深的井背部位,有利于沥青上面层800的沥青混合料回填以及整体碾压成型,井背不易成为缺陷部位。

优选地,参照图4,安装井座井盖700步骤包括:以平缘石标高拉十字线放样至井座井盖700预定安装位置,并向上抬3~5mm控制井座井盖700的安装标高。按设计平缘石标高与沥青上面层800设计标高齐平,按照高出沥青上面层800设计标高3~5mm的原则控制井座井盖700的标高。井座井盖700在整体碾压过程中由于砂浆垫层的塑性会发生沉降,最终沉降至沥青上面层800设计标高并与沥青上面层800齐平。

优选地,参照图4,在摊铺沥青上面层800步骤之前,还包括井座井盖700表面覆盖纤维纸,纤维纸表面涂刷沥青隔离剂的步骤。纤维纸覆盖在井座井盖700表面防止沥青混合料污染井座井盖700表面。该沥青隔离剂为沥青施工中常用的防止沥青混合料粘附压路机胶轮时使用的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避免洒落在井座井盖700表面的零星沥青混合料粘附在井座井盖700上,难以清除,导致整体碾压时在零星沥青混合料的作用下井座井盖700过度下沉,低于设计标高。

优选地,参照图4,整体碾压步骤包括:双钢轮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碾压至井座井盖700附近时,以正对井座井盖700的路线碾压过井座井盖700,相邻轮迹避开井座井盖700位置,井座井盖700周围轮迹未重叠部分由小型钢轮压路机沿井座井盖700边缘反复补充碾压,碾压过程中反复清理被推移到井座井盖700表面的沥青混合料。

井座井盖700与周围沥青混合料由双钢轮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整体碾压成型,压实度有保障。碾压过程中井周附近的沥青混合料主要依靠小型钢轮压路机压实,合理组织压路机行驶路线可避免因井座井盖700与沥青混合料的刚度差异以及压路机自重引发的碾压轮倾斜现象及形成局部凹坑。

通过安排专人用铲子及时铲除井座井盖700上的沥青混合料即可实现井座井盖700的高度与沥青上面层800的高度始终保持一致,从而规避了压实度不足以及井周平整度差的问题。操作简便,无需安装或设置额外的辅助机具,成本较低。

参照图5、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的过渡井盖100,用于覆盖检查井筒200,过渡井盖100包括圆形盖板110和位于盖板110下方沿盖板1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挡腿120,挡腿120具有用于与检查井筒200接触以限制过渡井盖100水平移动的弧形外表面。

过渡井盖100直接放在检查井筒200上,盖板110与检查井筒200为面接触,以挡腿120限制过渡井盖100的水平位移,弧形外表面使得挡腿120与检查井筒200也为面接触,碾压轮的竖向载荷大部分直接传导至检查井筒200上,水平载荷靠盖板110下方的挡腿120传递给检查井筒200,过渡井盖100受力良好,变形的概率较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对过渡井盖100的刚度要求也较低,使得刚度与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矛盾变得可协调。

优选地,参照图5,与挡腿120相连以支撑挡腿120的多个加强肋121相交于盖板110的圆心。加强肋121能加强过渡井盖100的结构强度,使盖板110不易变形,挡腿120不易损坏。

优选地,参照图6,盖板110上方设有多个便于移动过渡井盖100的把手130。把手130可以方便地将过渡井盖100覆盖到检查井筒200上及将过渡井盖100取出。

优选地,参照图6,把手130的两端各套有一个螺母131,螺母131焊接在盖板110上。把手130能在螺母131的孔中转动,方便手的握持,不使用时把手130也能紧贴在盖板110上,不会影响沥青下面层400的摊铺和碾压。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与过渡井盖还具有以下优点:

(1)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完全由摊铺机控制,全程无需人工布料,沥青混合料总用量、摊铺厚度、摊铺均匀性与摊铺平整度容易控制,不会出现由于局部沥青混合料堆积而产生的平整度问题。

(2)本施工方法无需对已成型沥青面层进行凿除或冷铣刨,施工简单,机械台班费用少。

(3)本施工方法除常规设计内容,无需额外设置永久性装置,工程造价低。同时各项技术措施均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对施工成本无显著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与过渡井盖经过一条5.8公里的市政道路工程370座检查井的施工实践,通过不断尝试,优化技术措施,调整施工参数并持续改进,形成了本发明。经过实际应用验证,本发明在提高检查井周围沥青面层平整度的同时,对于工程造价、人工机械成本控制、工期保障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旧小区阳台加固谁来承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