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有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吗

 来源:光明日报 汪大勇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建系40周年暨国际关系学院建院5周年庆祝大会今天在此间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钱其琛出席会议并就国际局势与台湾问题发表讲话。

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介绍,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政治学门,后改为政治学系。作为中国最早的政治学教育和研究中心,解放前该系培养了一大批学者、革命者、爱国志士和社会活动家。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该系停办。1960年,北京大学重建政治学系,1964年改为国际政治学系,后在原国际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亚非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国际关系学院。该院现设有国际政治学、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国际传播学与文化交流等3个系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学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机构。40年来,该院为国家培养了5600多名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外交战线的中坚力量。近5年来,该院教师承担了40多项国家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专著、译著110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

潘国华表示,作为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在未来的10年将建成国内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国际关系学院。

    新京报快讯(记者 侯润芳 郭永芳)10月24日,北大毕业生刘伟(化名)实名举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诱骗,多次与其发生不正当关系。刘伟和该女留学生要求北大对余万里“双开”。今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证实,余万里已被开除党籍,行政处分正在进展中。

    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印发了《关于建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对高校教师划出了七条“师德红线”,其中包括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如违犯“红七条”,可将给予最高至解聘或开除的处罚。

    10月24日,刘伟(化名)给北京大学纪检网站等发送实名举报邮件。在电子邮件中,刘伟实名举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诱骗北大在读女留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次日,刘伟再次以文字信函形式向北大相关部门寄送了3封举报信,并附呈了该女留学生和余万里的聊天记录以及相关照片。

    举报人刘伟自称是北大毕业生,与该女留学生系朋友关系。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官网显示,被举报人余万里系该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学副教授。

    该留学生也向记者讲述了其与余万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经过:“那天下午有个课题会,他第一次来宿舍找我说先碰个面,但是到我宿舍时,他突然侵犯我。”

    据女留学生提供的微信记录显示,余万里多次以“老婆”称呼该女生。该留学生称一直挣扎在与余万里的不伦关系中。

    女留学生称与余万里多次发生性关系,11月初发现自己已怀孕。

    在刘伟的实名举报信发出后,北大纪委约谈余万里。10月31日,余万里短信留学生:“我向领导承认了错误。”11月3日,余万里短信该留学生称:“不管怎样,我要对意外到来的小生命负责。”

    据刘伟介绍,在实名举报信发出5天左右,刘伟致电北大,北大纪委表示已收到刘伟的实名举报信。

    此后,北大纪委等部门与刘伟和该留学生进行多次接触,了解相关情况。刘伟和该留学生也向北大纪委和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提出,要求给与余万里“双开”处理。

    据女留学生介绍,11月13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做出了给予余万里开除党籍的处分。“11月14日下午,在一位老师陪同下,我在北大纪委办公室见到了该红头文件。”

    记者致电余万里,余万里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学校已经处理了,相关情况找北大了解。我个人不接受采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寒梅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此事:“已开除余万里党籍,行政处分需要学校做处理,目前已在进展当中。”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以及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以及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国际关系学院由4个系和3个研究所组成,即国际政治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比较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学院现有3个本科、7个硕士和6个博士专业对外招生。 学院现有在职教师53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20 人,助理教授3人,讲师1人。至2016年春季学期,共有 学生1023人(包括本科生505人,硕士生326人,博士生192人)。其中大陆学生647人,港澳台学生37人,留学生 339人。留学生占到总人数的33.1%。

侧重培养在国际政治、区域政治和中国对外战略方面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能力,以及外事

部门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侧重培养国际政治经济学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以及在跨国机构与公司、国际组织和对外关系部门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偏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外交学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分析能力,从事外事工作,以及基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国际关系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国际问题的专门研究人才、从事外事工作的高端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背景、能适应社会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们将具有扎实的政治学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外语能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与批评精神、并获得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办学国际化是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大特色。学院现与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均有联合培养的双学位项目;与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共同执行三国间政府项目“亚洲校园计划”。此外,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新潟大学等亦保持长期或短期的交流关系。

国际关系学院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广泛的知识面,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自从原国际政治系建系及国关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了5600多名各类学生,许多人已成为中央及省市各部门的领导和骨干、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新闻工作者和企业家。有些从学院毕业的留学生已经成为各自国家的大使或部长级官员。

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主要去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所大学有外交学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