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表扬孩子了怎么回应?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在社群里有很多家长都提到过这样的问题:

孩子接受不了挫折,把输赢看得太重要,输了就大哭大闹,一件事情没做好也会情绪爆发;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

那么,当孩子受挫的时候,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Q:其实我真的经常表扬孩子,几乎抓准机会就表扬孩子。

比如:“你吃饭吃的比谁都快/你跑步是第一名/你考试又得了100分真厉害!”孩子当时很开心,但一失败就大哭大闹!

A:在生活中对孩子赢得比赛结果的过度强化,一定程度上激励孩子,但用这样方式长期强化所导致的结果就是:

不管做什么事孩子都想要赢,忽略过程中的表现,一旦输了就难以接受,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甚至是问题行为。

1. 教授孩子情绪调节方法

首先我们要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在有负面情绪时怎样调节,如:当我输了、失望时我可以深呼吸冷静下来,然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像听歌、画画。

2. 巧用社交故事引导

找到相关社交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输赢。告诉孩子赢了应保持不骄傲、输了时坦然接受结果,还可以恭喜对方。

3. 利用游戏帮助孩子提高受挫能力

我们可以在家玩一些有竞争性的小游戏,例如抢椅子、叠积木、扑克牌等,在第一局故意输给孩子,家长给孩子示范一个输了后的恰当反应:有点小失望,但是我可以接受。还可以引导孩子给家长鼓励:输了没关系。

接着开始第二轮,第二轮让孩子输,根据孩子的情况施加辅助,如果孩子可以接受输的结果时我们要强化孩子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和接受输的结果的行为:你刚才玩游戏的时候真认真,也很遵守游戏规则,输了你也可以保持冷静接受特别棒!我们再来一次!

也可以用代币的形式来激励孩子,孩子遵守游戏规则、输了保持冷静可以获得一枚代币,集齐多少个可以兑换一个奖励。逐步减少奖励频率,直到孩子能够在自然情景下无需引导接受输赢结果。

有个残酷的现实是,不管家长怎么做,有些孩子始终无法接受挫败感,很容易情绪失控和爆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有个事情我们需要明确:孩子试错的次数越多,意味着他们将习得更多的技能。所以,别害怕他们受挫,放手让他们去做吧!

  真正的好父母,都有一点”!当你觉得孩子的智商和理解力低下时,你就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太聪明了

  有人说,不爱写作业的孩子是父母人生的劫数。毕竟,到连作业都完成不了,那要如何取得好成绩呢又如何能有个好前程别担心,给大家分享3个方法:

  父母要笨,孩子才能聪明。

  这道题爸爸也不太懂,你明天去问老师,搞明白后回来教一下我咯。

  自从采用了让孩子当小老师之后,孩子在学习和写作业上都更自觉了些。

  可以明显感受到孩子在学习上的从容、自信和责任感,更能看到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二、让老师当众表扬和鼓励

  《通往目标之路》一书中强调:家庭之外的成年人中,老师对孩子起到关键作用。

  老师对孩子来说,是智慧,更是权威。

  很多时候,他们随口的一句话,就能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轨迹。

  正因如此,在决定采用向孩子示的策略后,家长们可以提前和老师打招呼,让老师在课堂上找机会表扬孩子写作业或者学习态度有进步,鼓励她保持,甚至下次做得更好。

  三、让孩子自己找答案

  有心理学家说,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让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自觉自愿地去完成探索过程。

  然而,很多家长并不懂这个道理,于是陪孩子的时候,孩子一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这种方式造成了孩子不爱思考,也不知道如何思考,更剥夺了孩子掌握学习自主权的能力。

  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后,不要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搜集资料、寻求答案。

  而这不仅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她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所以天童教育觉得,家长们请一定要牢记:好父母,都有一点

  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你一点点,孩子就聪明一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表扬孩子家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