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高龄备孕成功经验卵泡发育不良还能怀孕吗,应该如何备孕?

    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对于计划生育二胎的父母,真是幸福从天掉,想挡也挡不住。同时,高龄生育的女性也随之上升。对于这一部分夫妇,不是简单的跳跳脚就能赶上这个政策的班车,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纠结。

     从生理角度来说,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是在20岁至25岁,这段时期,其生育能力处于最佳状态,身体已经充分发育成熟并达到高峰。而30岁以后生育能力开始出现下降,由最初的下降趋势比较平缓到35岁之后呈指数型下降,这一过程在进入37岁以后更为明显。据统计大于35岁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可高达30%-64%。

 女性出生时卵巢内储备的卵泡数目是固定的,每个月的消耗不断进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存留的卵泡数目会随之递减,也就是说卵巢储备会逐渐降低,而卵巢储备可直接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不少人认为,只要没有绝经,怀孕是没问题的。而其实在绝经前的十几年卵泡数量和质量已经明显下降,卵细胞开始衰老,卵泡发育不良,渐渐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加上自身和社会、家庭的各方面压力,高龄女性面临着越想怀越怀不上的不良循环中。

 因此在决定生育前,孕前的健康检查就十分重要,除了基本的常规检查外,尤其要了解卵巢储备情况,对卵巢的"真实年龄"进行评估。目前对于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和超声检查:

    血清性激素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较为准确和可靠的指标。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指标包括基础性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睾酮)及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 (AMH),血清抑制素b(INH-b)等。AMH由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产生,胎儿期即开始分泌,其分泌不随月经周期变化,检测方便,是反映卵巢实际寿命和了解卵泡库存量的敏感指标。INH-b由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随卵巢功能减退,INH-b分泌减少 。

     超声检查包括经阴道超声测定基础窦卵泡数AFC、卵巢体积、平均卵巢直径(MOD)等。AFC是指早卵泡期双侧卵巢中直径2~9mm的卵泡数目,能反映出卵巢功能的高低,一般以AFC<5个为界值,预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AFC和AMH两者结合对卵巢评估更为准确。

     此外女性月经的改变、初潮年龄、生育情况、卵巢疾病和手术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能为评估卵巢功能提供线索。

版权说明:部分医生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

女性备孕想要成功,关键还是要看卵泡的发育情况,一旦卵泡发育不良,会导致女性不孕的现象,严重还会影响女性的生活健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卵泡不好应该怎么调理吧!

卵泡发育不良能怀孕吗?

卵泡发育不良影响怀孕的概率,但也会怀孕。卵泡发育不良有可能没有排卵,正常的卵泡比较圆润,直径大概在18mm到22mm,张力大,证明卵泡发育好。如果卵泡的直径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有可能是卵泡发育不良,还有部分人即使怀孕了也会出现流产或胎停育现象。所以查清楚原因再给予相应的治疗。

卵泡不发达或者功能不完善,不能正常排卵或者排出的卵子质量不好,都会影响正常的受孕生育。女性必须认真对待尽早治疗,避免不孕不育。
卵泡发育不好,不成熟的受精卵更容易导致流产发生,对女性的子宫损伤很大,只有卵泡发育成熟排出的卵子才会成熟健康。
卵泡发育不良,强行在短期内运用卵药,强迫排卵导致发育未成熟的卵子很可能造成死胎。

卵泡发育不良怎样进行调理?

1、不宜经常熬夜,保持心情愉快。患者在肩负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不论是挑食还是节食都会造成营养不良,降低人体免疫力,不利于病情恢复。
3、维持正常的性生活频率。保持每周两到三次的和谐性生活,有利于维持女性良好的内分泌环境,促进卵泡发育。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是不孕,可能是黄体功能不全惹的祸?

近几年,女性不孕人群越来越多,许多女性备孕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动静,难免心情烦闷。医学不断的飞速发展,检查出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也越来越多,其中黄体功能不全比较容易被忽视。黄体功能不全是现在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它是女性内分泌失调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没有完全形成黄体,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未能及时转换,而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因此往往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正常黄体机能的维持有赖于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的完善,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成熟素不足,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过多、过少,卵泡本身不成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黄体本身合成孕激素不足或与雌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都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该症在生育期妇女中的自然发生率为5%,不孕症中为3.5%-10%,早期妊娠流产中35%习惯性流产中为4%-60%。

黄体功能不全离不开六大因素

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卵泡发育不良。由于黄体发育是卵泡发育的继续,因此任何影响卵泡生长和发育的因素都将影响黄体功能。

研究指出,适量的催乳素对维持正常黄体功能是必要的。过高的催乳素可直接作用于卵巢的β-羟固醇脱氢酶而影响孕酮的合成,导致黄体期缩短、闭经、溢乳和不孕。据报道,黄体功能不全病人中,约40%伴有高催乳素血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功能不全者占25%-45%。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黄体功能不全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4、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

随着生殖内分泌的发展,实时超声和内窥镜的综合应用,使不孕症的病因了解得更加详细和具体。一份黄体功能不全的研究报告指出:47例黄体功能不全病人,腹腔镜和激素测定证实为LUFS者16例,占34%。

氯米芬可致黄体功能不全。在一组氯米芬促排卵病例中发现50mg剂量组虽有排卵,但20%的病例有黄体功能不全。其机制可能是氯米芬直接影响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醋甲孕酮具有溶黄体作用,其他一些药物,如乙烯雌酚、康复龙、止吐灵等也可引起黄体功能不全。

据统计,83%流产病人可恢复排卵,但其血孕酮值低于正常,一旦再次妊娠,流产率高。这可能与血孕酮值水平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影响孕卵着床有关。

黄体功能不全还能怀孕吗?

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即使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怀孕也容易出现流产的现象,因此,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调理后再怀孕。

黄体功能不全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补充体内孕酮的不足,一般用黄体酮肌肉注射和黄体酮口服。

另外还有药物刺激黄体疗法,主要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卵泡生长。此外,对于血中催乳激素太高引起的黄体功能不全则需要用降低催乳激素的药物如溴隐亭等。

当然,如何应用这些药物对治疗的效果起着不同的作用,过量或过少不仅达不到因人而异的治疗效果,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正规医院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基础体温的高温期较短(9天以下)

在月经18~28天测血液内孕激素。其含量低于正常则预示黄体功能不全。

从排卵后到来月经的时间应该是14天左右,要是小于12天就是黄体功能不足。

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也是较不准确的方法,每天早晨起来测,然后把体温记录下来,划出体温单。

在月经周期的第26天进行,取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学检查,如果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或落后于刮诊日两天的内膜,则考虑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可以根据基础体温、血孕酮测定和内膜活检。

基础体温上升第8天,血孕酮低于10毫微克/毫升。以

往一般以月经第21~22天作内膜活检,内膜时相少于正常2天以上为诊断标准,现在发现部分临床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经腹腔镜检查为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因此本病的确诊还应该结合B超和腹腔镜检查。

文章来源:不孕不育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2岁高龄备孕成功经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