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挂科被退学里挂科是很丢人的事吗?

首先我们来熟悉一下挂科流程,每学期末都会进行期末考试,如果在这场考试中,学期末成绩是你期中考试(如果有期中)+平时到课率+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得到的,如果你学期末的分数低于60分,抱歉!你要进行补考(补考没有平时成绩,仅看补考时的卷面成绩),补考在寒假或暑假之后的开学初进行,如果你考试分数超过60分,该门功课通过但是没有绩点,如果你没有考到60分,那你就要在下学期和学弟学妹一起重修这门课程。

挂让人难过,在你的室友都在打游戏的时候,你不得不去参加这门未通过的课程;在室友在谈论着明天早上没课不用早起,而你却不得在早晨他们还在睡觉时背着书包去上重修课;大一下,大二一整年是学业最忙的时候,课表几乎是全满的,这时候你还要找出仅有的时间去上重修课,而且最后期末考的时候还要多复习一门功课,这就会导致你其它科目的时间较少,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大学期间挂科的同学真的要自问自己,平时没有努力学习也就算了,最后的两周复习周自己是否努力了,一般最后两周努力复习了,大都不会挂科。一旦挂科这一学期的奖学金、入党、三好学生评选等一系列奖项都与你无缘。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付出了努力才会有回报,大学期间还是要把学习放在首位,挂科的经历最好不要有。

现在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好一点的企业一般都要求是211或者985院校毕业的学生,要不就要求是研究生学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很大。

每年都会有很多大学生踏上考研这条路,我国的研究生考试是很难的,能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属实是不易的,也说明了自身足够优秀。

在很多高校,都有保送研究生的名额,但是保研的名额是很少的,而且条件也十分严格,能被保送研究生的学生,那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大家要是提到某某学生保研成功了,一定会感到十分的羡慕,考上研究生实属不易,更不要说保研成功了,被保研的学生实在是凤毛麟角。大学生如果说报考本校的研究生,那么被保研成功的概率会大些,报考其他学校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小。

其实这也实属正常现象,每个学校都会希望自己院校的本科生能够考上研究生,这对学校的名声也是有好处的。学校也会鼓励大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考上研究生的人数越多,越能说明学校的教育水平很高。

学生准备考研究生,除了自身对学业的要求外,还会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在大学里,学生基本都是住校的,每天都会和同寝室的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一定会相互影响的,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近日,西北大学一女生宿舍里,6人中有5人被保研到北京大学等名校,属实让人感到震惊。我们都觉得要是一个寝室里能有一两位同学考上研究生就不易了,要是全都能考上研究生也是少见的,而这个寝室却有5位同学被保研,而且还全是名校,真是YYDS。

据这个寝室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孙同学说,他们在大学学习的经验就是规律作息和自律,晚上十二点前熄灯睡觉,拒绝熬夜。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他自己也觉得很幸运。

大学生现在考研也是一年比一年难了,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能走保研这条捷径,但是保研的要求和条件也是很苛刻的,每所学校、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基本都是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到“十全十美”。

大学生要想保研,首先就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本科成绩,不能有挂科,而且专业成绩在班级里要靠前。这样就能更容易拿到学校的“推免资格”,有了“推免资格”,才能有保研的可能。其次大学生最好还是有科研竞赛的经历或者发表过相关的论文,这样能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最后还有一项硬性要求就是大学生的四六级必须过,这其实也是对每一名大学生的要求,考研的话对英语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大学生不要忽视对英语的学习,四六级证书也是越早考下来越好。

要想保研成功这几个因素是必须要达到的,大学生要是有想要保研的想法,那么从大一开始就必须做准备了,同时也要随时关注想要报考学校的保研要求,根据要求,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寝室中的孙同学透漏了大家成功的秘诀,其中寝室文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个寝室的同学,在本科四年里,一直都坚持晚上十二点之前熄灯睡觉,拒绝熬夜,这种寝室文化让几位大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有一人优秀,其他同学就都受到感染,大家一起努力,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现在熬夜已经是年轻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了,大家都习惯晚睡。而且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什么时候困了就什么时候睡,对自己没有要求,这就是一种不自律的表现。大家在看到5位女同学的成功秘诀时,也都表示震惊。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能被保研成功,一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不点灯苦读是不可能的。但是听完他们的秘诀分享,我们也应认识到他们保证了自己每天充足的睡眠,在白天的学习中才能保证充足的精力和专注力,这个经验,其他大学生可以借鉴下。

很多学生刚刚经历高三的繁重学习,进入大学,脱离了家长的管束,很多学生就选择放飞自己,将以前不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像逃课、通宵打游戏等,这都是不自律的表现。大学生即使进入大学,在无人约束的情况下,也应该对自己有要求,进入大学不是最终的目的,学会生存技能才是重要的。

最后笔者想说,在大学里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实属不易,这几位女同学就很幸运地遇到了,这种运气确实让人羡慕。但是她们的成功跟自己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希望有理想的大学生从他们身上能学到成功的经验。

大家认为保研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南开大学校长:校长后面加副部级是丢人的事 图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资料图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5年要继续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大学校长该如何看待教育改革、教育公平问题?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绷得太紧,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不能完全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高校腐败问题上,出问题的校长,多数是管基建的校长。

  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绷得太紧

  新京报: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谈到自主招生时说,全部禁止以联考和培训的方式选拔学生,同时把自主招生的时间全部调到高考之后进行。这会不会对学校自主招生带来困难?

  龚克:的确会有困难,但从国际经验上看,这是正常的。把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综合评价基础,如果有必要就(对学生)加试,没必要让所有人都加试。这个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应该支持往前走,别纠结于细节。

  新京报:你觉得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龚克:在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实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比如今年说提高高考的统一性,25个省市用同一张卷子,这是一个方面。接下来的问题是,考试内容怎么出,怎么实现区分度。

  高考现在的问题是,优质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绷得太紧。每年有近一千万考生,全国112所国家重点学校只招50万学生,这个比例在全世界都很低。所以就变成分分计较,甚至零点几分地计较。如果能有效引导需求,不是所有人都要上普通高校,可以进职业高校,建设一批名牌职业高校,增加优质普通高校供给,可以缓解高考压力。

  新京报: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议尽快消除教育不公,你怎么看教育不公问题?

  龚克: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是正相关的,国家在教育均衡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南开大学每年3100名招生里,来自全国800个贫困县的县以下中学就有200人。这些项目的目的,就是打破贫困的迭代传递,不能完全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要降一点分数,因为教育落后地区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乐见大学校长走向仕途

  新京报:全国人大提供的资料里,你的职务后面加了副部级。

  龚克:可别笑,这是丢人的事。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学校去行政化问题?

  新京报:现在不少名牌大学校长都走向仕途,你怎么看?

  龚克:斯坦福的教务长,可以变成国务卿,日本过去的文部大臣基本上都是东大校长出身。中国的政治体系里,过去从大学走到政府部门相对较少,所以大学校长走向仕途我倒挺乐见。

  新京报:如果有机会,你会转向行政工作吗?

  龚克:我觉得我不太行,我是另外一种性子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挂科被退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