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儿子生孩子,女儿给老公生孩子,幸福的家庭不是吗?

现在的口号说得好“生男生女都一样”在如今的家庭中,确实是重男轻女的倾向变得越来越淡,但是不乏有些家庭还是比较看重男孩子,尤其是现在二胎政策的开放,家中老大是女孩的话,很多家庭都原意试试要个第二胎看会不会是儿子,但是在第一胎宝宝是男宝宝的家庭却犹豫不决,生怕第二胎再是个儿子,不管是负担还是家庭承受能力上都会压力比较大,关于要儿子幸福还是要女儿幸福,各大网友众说纷纭,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来自宝妈的心里话:生完孩子才知道,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样。

@豆豆妈妈:头胎女儿,怀二宝的时候想要个儿子,结果生下来还是女儿,当时是有点失望来着,这辈子没能儿女双全,可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喜欢 ,但是现在全家都偏心二宝,我大宝都被冷落了,我有点心凉……

@波波妈妈:我16年年底生的女儿,当时婆婆给了一万块钱生小孩。老公的哥哥家有两个女儿,17年九月份他们家生了一个儿子,婆婆给他们一万二生小孩,坐月子又给了一万,真是呵呵了,然后我什么都不想说了,在老年人眼里根本没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概念!

@萍萍妈妈:我前夫一个很好兄弟特搞笑,我生了女儿在家坐月子,突然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嫂子,我老婆快生了医生说肯定是儿子,我说那恭喜你啊,他说一会生了再给我电话,然后过来好久都没有打电话,我就打过去了,问生了吗?他有气无力的说,生了,是个女孩,真是前后判若两人呐。

@航航妈妈:儿子长大后肯定没有女儿那么贴心,所以还是要生一个女儿的,如果这胎是女儿,下一胎可生可不生,如果是儿子,下一胎必须要生,但是生的提心吊胆的,真的一点都不一样,哎。

@乐乐妈妈:我想的比较远,生个女儿吧,女孩将来怀孕生子固然很遭罪,可男孩也要男孩要承受的痛苦啊。像我们女孩子没有事业心的只需要找个稳定的工作,拿个3000块钱也无所谓。可是男孩子必须得努力,拼搏,不然怎么养家糊口呢?其实没什么技术和后台的人,靠吃苦耐劳来拿高工资,压力真的也蛮大的,所以生什么都比较有风险,但是又总不能不要了吧!

@可可妈妈:好好养的女儿,将来长大了还是要送去别人家当媳妇儿,我可不忍心,她出嫁的时候,我肯定会受不了的。还是儿子好,结婚了,家里还能多个儿媳妇,并且我家儿子还十分体贴,简直就是个小暖男呀。

孩子出生前总觉得什么都一样,但是真的等孩子出生后,面对家庭的压力,真的会让人喘不过气来,生男生女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不管是在将来的养育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女孩比较省心一些,男孩子调皮一些,但是长大了女儿总是要嫁人,儿子吧还能守着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关于以上说法,你怎么看待呢?

餐桌的温度,决定孩子幸福的程度。 孩子想要的,不过是全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饭、愉快地交谈,这便是最好的爱与陪伴了。

前几天等电梯时,偶遇一对父女。

女孩问:“爸爸,你知道有什么比学习还难的吗?”

爸爸不解,女孩说:“我觉得和你一起吃顿饭,比考100分还难。”

那一幕,让我突然觉得很扎心。

餐桌上,菜品丰盛,香气缭绕,女孩却提不起半点吃饭的兴致。

因为餐桌的对面,妈妈捧着的是手机,忙着的是手机上的事。

而餐桌的旁边,爸爸的座位一直是空落落的。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爸爸一起吃饭,可爸爸依然有接不完的电话,忙不完的工作。

女孩多想和父母好好吃一顿饭,可陪伴她的却只有冷冷清清的餐桌。

吃的是食物,尝到的却是无尽的落寞和苦涩。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此,我们坐在一起,心里却隔着千山万水。

一顿饭下来,食不知味,如同嚼蜡。

我们总以为,一日三餐,再平凡不过。

却不知,对于一个家庭尤其是对孩子来说,吃饭永远不是简单的果腹问题。

餐桌的温度,就是家庭的温度。

孩子需要的,除了食物的营养,还有父母爱的滋养。

也抵不上陪孩子好好吃顿饭

女孩问爸爸一小时挣多少,爸爸回答25美金。

结果女儿却问爸爸借20美金。

“你问这个问题就是为了要钱吗?”

“给你买的玩具还不够吗?”

女孩认真的回答:“这比玩具重要的多。”

爸爸却认为自己给了女儿想要的所有东西,她这是不知足,而且很自私,所以让女儿回房间反省。

但在妈妈的劝说下,冷静下来的爸爸还是给了女儿20美金。

出人意料的,女儿把爸爸给的钱,连同自己攒下的5美金一起给了爸爸。

原来,女儿要买的是爸爸一小时。

“你说我什么都有了,但我唯一没有的就是你。”

“所以,明天晚上你可以和我一起吃晚餐吗?”

为人父母,我们总觉得自己忙于工作和应酬,无法陪伴孩子左右,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

但孩子要的从来不多,不过是父母餐桌上20分钟的陪伴

昆山六年级学生李诗怡,就因为父母在工厂上班,经常不能回家陪她。

从三年级开始她就学会了自己做饭,一个人烧,一个人吃。

有时候为了让家里看上去不那么冷冰冰、静悄悄,她就开着电视机吃饭。

可吃着吃着,她的眼泪就忍不住落下,开始想爸妈。

出于对家的渴望,她把自己的心里话写成了作文《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她说:

“家乡的很多事情我都已记得不太清楚,但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陪我一起吃饭的。

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很开心很开心。

爸爸妈妈,我不在乎离乡背井,也不想要漂亮的衣服、丰盛的饭菜。

因为我认为,哪里有你们,哪里就是我的故乡,有你们相伴,蛋炒饭我也能吃得香甜。

我们一家三口好好吃顿饭,这样我才是真正有了家。”

字里行间,都是对父母陪伴的渴望。

想起一句话:爱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

孩子需要的,不仅是一日三餐,还有精神上的陪伴。

因为,食物填饱的是肚子,而父母陪在身边,填满的是孩子的心灵。

餐桌,是亲子交心的最好场所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餐桌的距离就是心灵的距离。”

冷冰冰的餐桌,培养不出热气腾腾的亲子关系。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平时工作很忙,尤其两个孩子还年幼时,她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

可即便如此,她却很少缺席两个孩子的一日三餐。

“平时自己要忙工作,孩子们忙学习,只有餐桌能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坐下来,好好地聊聊天。

在餐桌上,我会说说自己最近的工作和生活,孩子也会和我聊学校的生活。

我们通过餐桌了解彼此的近况,并因此更加理解对方。”

是啊,饭桌虽小,但却是家人交心的一个重要场所。

美味的晚餐,亲切的笑容,言语间的关怀,都是亲子之间情感传递的纽带。

在知乎上看过一位爸爸的分享。

儿子1岁时就被送回老家,直到10岁才接回身边带。

由于常年不在一块,儿子对他很疏离,两人无话可说。

于是,每天大家难得一起坐下来吃饭时,他就主动聊一天的经历,说生活的趣事,夹带着透露这些年的不容易,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父亲和儿子之间就在这些不经意间的闲聊中,走进了对方的心灵最深处。

慢慢的,儿子理解了父亲,也和他越来越有话聊,也愿意和他分享一天的压力和快乐。

餐桌时光,不仅是享受美食,最重要的是拉近关系。

亲子间的交流,往往始于餐桌上的欢声笑语。心与心的贴近,往往始于一段温暖的饭桌时光。

有科学研究发现,人在进餐时,大脑会分泌一种让人心情愉快的物质,所以吃饭是人最放松、最没有防御能力的时候。

这个时候,人最容易敞开心扉,透露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所以,想要走近孩子的内心,不妨先从陪孩子好好吃一顿饭开始,唠唠嗑,说说话,去了解孩子的咸淡喜好。

让孩子感到亲切、关心,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

是家庭幸福指数的晴雨表

吃饭冷清,长久没有烟火气,是一个家庭不幸的开始。

想起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那个叫东龙的男孩。

平日他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照顾到他。

从小,别的朋友们有妈妈做的爱心便当,他只能泡一碗拉面;

别人家都是齐齐整整在一起吃饭,他却只能四处打牙祭。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妈妈能陪自己吃完早饭再出门。

所以在生日那天,看到又是空荡荡的餐桌和一沓钱时,他伤心之极,离家出走了。

“给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财务自由,不如为孩子用心准备一顿家常饭。别让孩子身在家中,心却在流浪。”

餐桌是孩子感知幸福的第一站。

餐桌冷清的家庭,即使给孩子再好的物质生活,也很难给到孩子幸福感。

一位名叫@乙辛的网友,曾自曝自己15年,只和父母吃过5次饭。

他的父母经营者3家米线店铺,天天从早忙到晚,根本没有时间关心他是否吃饱穿暖。

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一家围坐在餐桌前,打趣逗乐,好幸福。

他回到家也请求父母每周一天回家吃饭,却被呵斥不懂事。

他不甘心,又自学了做饭,在14岁生日那晚做了4个菜,满心期待和父母一起享受餐桌时光。

可等来的,却是父母的毫不在意。

最终,他不再期待父母陪他吃饭,直接住了校,不再回家。

甚至为了报复父母对自己的不关心,他开始自甘堕落,上课不听讲,顶撞老师,泡网吧打游戏,变着法儿地和父母要钱,成绩一路垫底。

对他来说,最大的期盼一直是家里有父母等,桌上有饭菜香。

“一顿饭,不仅仅是一顿饭,它是感情的交流,是放下一切的用心陪伴。

真正的爱和教育,不需要用‘诗与远方’来堆砌,它囿于一方餐桌,却容得下山河湖海。”

一粥一饭,一蔬一菜,热气腾腾的氛围,它背后代表的是一份热气腾腾的情感,藏着的是一个孩子一辈子的安心和幸福。

一家人在一起,共享一日三餐,共度岁月漫长,便是幸福最好的样子。

自古有话:人不散,家就在;家若在,心便安。

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起吃,才有家的感觉。

风靡美国的电台节目《想一分钟》也做过一个调查,问他们孩提时最幸福的记忆是什么。

出乎人们预料的是,绝大部分人记忆最深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其中“一家人一起吃饭”排在第一位。

所以,即使我们再忙,也要常回家跟孩子一起吃饭呀!

给孩子多一点在意,让生活多一点热气。

父母子女一场,请珍惜现在还能陪伴的一日三餐吧。

毕竟,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日子,会越来越少。

而那些一起吃饭的时光,也终将成为治愈孩子一生的温暖记忆。

(图文来自网络,侵权删) 

“经历各种生无可恋的疼痛过后,顺利诞下小棉袄一枚。”脆弱的哭声打破了喧闹的尘世,家庭的幸福因此全面打开。哪些高质量发朋友圈纪念宝宝的句子可以借鉴呢?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刚出生宝宝和妈妈合照发朋友圈文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刚出生宝宝和妈妈合照发朋友圈文案(篇一)

和刚出生的宝宝拍照发朋友圈文案 (40句)


“小宝贝,我来陪你长大,以后麻烦你陪我到老。”创造生命是一种奇迹,喜得贵子是一份福气。哪些比较有趣的句子适合来纪念宝宝的出生呢?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收集整理的“和刚出生的宝宝拍照发朋友圈文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和刚出生的宝宝拍照发朋友圈文案(篇一)

小编推荐您阅读,希望您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