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元素高中化学学不好怎么办2Fe(2)+6H

fecl2是什么化学名称(fecl3是什么化学名称)?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氯及其化合物,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百之灵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fecl2是什么化学名称(fecl3是什么化学名称)1

(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液氯为纯净物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

(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盐酸,是强氧化剂

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将H2和C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③Cl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应注意次氯酸是弱酸,要写成化学式而不能拆开。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

(1)强氧化性: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中的氯气能FeCl2反应。

(2)漂白、消毒性: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消毒时,应考虑HClO,HClO

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

(4)不稳定性: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久置氯水(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应: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

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FeCl2、Na2CO3、NaHCO3、AgNO3、NaOH

性;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NaClO同样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湿的氯气能使红纸褪色,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失效,涉及两个反):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漂白粉变质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CO2和HCl杂质气体。

⑤氯气的用途: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原理:根据Cl-与Ag+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AgCl沉淀来检验Cl-存在。

方法:先加硝酸酸化溶液(排除CO32-、SO32-等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

点评:氯气的强氧化性及氯水的漂白性是一直是高考的命题的热点,如Cl2氧化Fe2+、Cl2氧化SO2等,另外,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漂白液、漂白粉及漂白精等内容,也较为重要。

fecl2是什么化学名称(fecl3是什么化学名称)2

领取更多学习资源请关注公众号:初中资源园地

化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科学,而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我们打开化学这扇神秘大门的钥匙!

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知识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基础。现将这部分知识总结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氢H 、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 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锌 Zn、铁Fe、铜 Cu、汞Hg、银Ag。

氢气H2、氮气N2、氧气O2、氯气Cl2、氦He、碳C 、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氩Ar、钾K、钙Ca、锌Zn、铁Fe、铜Cu、汞Hg、银Ag。

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二氧化氮NO2。

氧化铁Fe2O3(赤铁矿,铁锈的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 Fe3O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 Al2O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铜CuO、氧化钙CaO、二氧化锰MnO2、氧化镁MgO。

盐酸HCl(胃酸的主要成分)、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乙酸CH3COOH(俗称醋酸)。

氢氧化钠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易溶于水)、

氢氧化钡Ba(OH)2(易溶于水)、

氢氧化钙 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镁Mg(OH)2(不溶于水,白色沉淀)、

氢氧化铁 Fe(OH)3(不溶于水,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铜 Cu(OH)2(不溶于水,蓝色沉淀)、

一水合氨NH3?H2O(水溶液俗称氨水)。

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

氯化钾KCl(易溶于水)、

氯化钡BaCl2(易溶于水)、

氯化钙CaCl2(易溶于水)、

氯化亚铁FeCl2(易溶于水,形成浅绿色溶液)、

氯化铁FeCl3(易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

氯化银AgCl(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白色沉淀)、

硫酸钠Na2SO4(易溶于水)、

硫酸钙CaSO4(微溶于水)、

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白色沉淀)、

硫酸锌ZnSO4(易溶于水)、

硫酸亚铁FeSO4(易溶于水,形成浅绿色溶液)、

硫酸铁Fe2(SO4)3(易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

硫酸铜CuSO4(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易溶于水)、

碳酸钙Ca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白色固体)、

碳酸钡BaCO3(不溶于水,白色沉淀)、

硝酸钠NaNO3(易溶于水)、

硝酸钾KNO3(易溶于水)、

硝酸铵NH4NO3 (易溶于水)、

硝酸银AgNO3(易溶于水)、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

高锰酸钾 KMnO4(暗紫色晶体)、

氯酸钾 KClO3(白色粉末状固体)、

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易溶于水)。

fecl2是什么化学名称(fecl3是什么化学名称)3

从Fe2+和Fe3+的结构可知:Fe3+通常只有氧化性,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上述微粒通过跟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不同价态的铁相互转化。

当铁遇弱氧化剂(如S、H+、Cu2+、I2等)时,铁只能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而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当遇到强氧化剂(如Cl2、Br2、HNO3等)时,铁原子可以再失去次外层上的一个电子而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2) Fe2+→Fe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Fe前的金属,如Mg、Al、Zn等,可以将Fe2+还原成Fe。

注意:K、Ca、Na等活泼金属,由于它们在水溶液中不能存在,所以不能作为还原剂来完成Fe2+→Fe的转化。

注意:Al、Fe遇冷浓HNO3、浓硫酸钝化(常温)

(4)Fe3+→Fe常发生在金属的热还原反应中。如高温下用CO还原铁矿石中的铁。

Fe2+有还原性,高锰酸钾、重铬酸钾、过氧化氢等氧化剂能把它氧化成Fe3+

①2Fe2++Cl2=2Fe3++2Cl-(在亚铁盐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③在酸性溶液中,空气中的氧也能把Fe2+氧化:

①Fe3+还能被金属铁还原:

②在无线电工业上,常利用FeCl3溶液来刻蚀铜,制造印刷线路。

④在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2S溶液,溶液变浑浊,滤去沉淀则滤液为浅绿色

如加入过量的Na2S溶液,则又有黑色沉淀生成(FeS);

编辑整理by中学化学园,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 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溶解度 教案(三)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磷的性质;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跟氢气、氧气的反应)。情感目标:通过氮族元素有关量变引起质变,以及氮气性质的相对稳定性等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能力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题3―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标要求能列举出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合金如铜合金和钢材料的重要应用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认识合金材料的组成、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硅及其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本节主要学习硅及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阅读:教材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一段。讲述:硅的分布与存在展示:硅单质的图片阅读:硅的物理性质一段讲解:硅的物理性质。...

    课标要求1.了解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了解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物的结构。2.了解有机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包手性异构体)。...

    1、有 关 概 念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巩固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基本知识,加深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等基础知识的理解。(2)通过实验,体会用定量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规律基本程序,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这个学期快要结束了,你是否掌握好了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点了呢,以下小编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2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6、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7、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由阳离子变单质),也可能被还原(由阴离子变单质)。

  8、元素价态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元素态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价态,,如:Fe2+),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不一定是态,如:SO32-)。

  9、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

  1.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

  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

  点拨:该反应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S2O32-,H2O参与反应,但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选B。

  2.(2011?河南开封高三一模)分析如下残缺的反应:

  A.R一定是周期表中的第ⅤA族元素

  B.R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

  C.上式中缺项所填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RO3-中的R元素在所有的反应中只能被还原

  点拨:RO3-中R为+5价,周期表中ⅤA、ⅦA元素均可形成RO3-离子,A错误;据元素守恒,反应中只有R、H、O三种元素,则缺项一定为R-,且配平方程式为RO3-+5R-+6H+===3R2↑+3H2O,据此可得R为ⅦA元素,B正确;R-中R处于态,只能作还原剂,C错误;RO3-中R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在反应中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D项错。

  C.失去2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用双、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1、双线桥:“谁”变“谁”(还原剂变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变成还原产物)

  2、单线桥:“谁”给“谁”(还原剂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