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培晋教育的蒙氏启蒙蒙氏早教课程程的专注意志是咋样的?

 在蒙氏环境里,孩子自身对工作的专注过程能够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能够完成、可以掌控的事情上,这也是我们成人所追求的正念的状态。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幸进入到蒙氏环境,传统幼儿园对于协助孩子发展专注力并没有太多的措施,怎么调整家庭环境保护孩子脆弱的专注力不被纷繁的环境所阻碍呢?我们可以借鉴蒙氏环境里一些很有用的措施。

一、舒适有序的活动区域

安全舒适让孩子心情轻松的玩耍。注意玩具和物品要有限和有序,物质丰富有时候并不是好事,过多的刺激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安静的环境,大家都是在专心做事的氛围带动孩子专心的做事,有利于保护孩子的专注力。环境的设置有助于诱导孩子的兴趣,比如你把画笔和纸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孩子有可能就喜欢画画;你把书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孩子就可能喜欢看书。这就是设置环境孩子可以实现自我教育。

在家里不可能是专业的教具,一些益智的建构的玩具比较有利于孩子专注。声光电玩具使孩子感官得到刺激,但是并不有利于孩子发展感官精致化和保护专注力,电子产品在孩子2岁前最好不给孩子使用,被动输入的信号不利于孩子自主探索。而那些简单自然材质的玩具对于婴幼儿来说是有益的,他能感知到物品的粗糙光滑程度,能够感受到它的温度和重量,这些属性的感知帮助孩子建立和世界的真实连接,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三、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

      家务是真实的事情,是孩子愿意学习模仿的活动。 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劳动,就是示范的作用。如果你带着孩子一起做事那是最好的早教。

      家里的玩具和教具,孩子自己选择的是在遵循内在的发展规律。你也会发现他自己选择的表示他有兴趣去做。即使在孩子上了小学也要给孩子留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孩子自主选择做一些喜欢的手工、做一些建构、画画儿、看一些喜欢的书。有人说我的孩子就喜欢看电视、玩游戏,要知道环境的设置和规则的建立是成人需要辅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部分。

五、做好观察者,懂得适时退出

      根据蒙氏环境的经验,适时退出给孩子独处的时间,想探究多久都可以,保护专注力。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做事快慢也不一样,我们给孩子自由使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探究一件事情。

六、不要打扰孩子的探索过程

  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孩子。关心的话,关心的活动可以有意的延后,亲子互动和独处时光是一个交叉平衡的动态。

七、选择一个适合的桌子和椅子

      对于上了小学的孩子家里一般都会添置一个适合的书桌椅子为了让孩子写作业,其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套适合的桌椅也很是必要。孩子想做的事情引导他拿到指定的桌子上去做,给孩子独处的空间,避免其他玩具的干扰。

规则意识能够帮助孩子自控,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避免随心所欲,随时被无意注意吸引走,有助于意志力培养。过度的宠爱会导致对孩子的纵容,往往使孩子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忍耐、克制情绪、克服困难的观念,做事自然难以静下心来进行到底。孩子上了小学,也可以跟孩子约定吃好点心上好厕所就专心做作业,一门作业做完可以休息一会儿。如果她有很好的专注力,这样的约定对他来说就不会是态挑战的事。

      我们引导孩子做事时的坐姿,双腿并拢并垂直放在地面,坐在椅子上脊柱和椅子垂直。这样的要求不仅有利于身体的骨骼肌肉保持健康成长,不仅有利于保护视力,而且有利于意识的聚拢,有利于专注。

      我们在家里除了给孩子独处的时光,另外我们也可以用游戏力的方式来跟孩子互动。

      静默游戏是蒙氏环境里一个很重要的练习,帮助孩子发展控制自己身体做特定动作或者静止不动的技能。这个活动可以延伸出木头人游戏,“一二三,三二一......”。或者机器人游戏,我说指令,你来执行。锻炼主动聆听,执行指令,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声音游戏,我们拿取几个简单的乐器,跟孩子互相听听是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培养专注的听的能力。 这几个游戏的好处就是即锻炼了身体控制能力,又能够培养倾听合作能力,还享有亲子美妙时光。

孩子小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内在驱动力驱使他这样做,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控制,很轻松就能够做到,但在大量这样的经验后,孩子的大脑、神经和身体协调发展,感统发展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好。孩子在做自己不喜欢但是必须去做的事情时,也能够调整身心,控制动作和意识去配合。比如:在孩子上小学后,我们期望孩子专心听讲、专心做作业,这个事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需要意志力去坚持,同时也需要有专注力做基础。我们从小允许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去做,逐渐帮助孩子保护专注力,发展意志力,我们就是保护孩子做一件事很认真的品质,即专注的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氏早教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