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孝亲敬老的美德故事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那略显沙哑的声音自历史长河深处传来,为我们诠释中华传统美德“敬老”的真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当代孝亲敬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题记

在乘车时,不是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请为老人让座。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呢?原因在于人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已经薄弱,没有这个意识了。

从古到今,有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了。如汉文帝奉汤药、彭德怀不忘老恩人......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老人们为了下一代成长呕心沥血,是多么伟大啊!他们理应受到晚辈们的尊敬,敬老爱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也学会了敬老爱老。

以前,我在家里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更不懂尊敬长辈,爸爸妈妈总是让着我。五一放假时,爷爷因白内障到医院做手术后,需要休息和补充营养。我就把什么好吃的都给了他,爷爷要上药,我就不厌其烦帮助他。我每天给爷爷的房间打扫卫生,把桌子,椅子擦得干干净净,还帮他整理床铺,洗衣服。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爸爸端着一只鸡腿笑嘻嘻地对我说:“子璇,这是特意为你准备的,趁热吃吧!”我一看到鸡腿,恨不得一口把它吃掉。可我刚想吃,想到爷爷,善待和关爱老人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我怎么能自己吃呢?于是,我说:“爷爷,还是您吃吧,您老身体不好需要补补。”爷爷说:“我年纪大了,牙不好使了,这鸡腿我吃不动了,还是给子璇吃吧!”我听后连忙说:“平时我吃的多了,现在您生病了需要补充营养,我怎么能说呢?再说孝敬长辈是应该的。”这时,妈妈走过来说:“是啊,子璇长大了知道尊敬老人,这个鸡腿还是你吃吧。”爷爷会心地笑了,说:“孙女懂事了,变得孝顺了。”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让我们学会敬老爱老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孝行演讲比赛,我获得第二名,从此也成了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外婆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因为外婆身体不是很好,很少出门玩。我为了外婆一个人在家里不那么寂寞,放学时,常常到外婆家,陪外婆玩,跟她讲新鲜事,还给外婆捶捶背,搓搓手,揉揉腿。有时候陪着外婆到她喜欢去的刘奶奶家门口坐,与在那里的人一起聊天。这时,外婆总是叫我先回家,玩了之后她自己会回家。我总是回答:“我作业已经写完了,今天专门陪外婆。”刘奶奶这时就会说:“大妹子,你这个外甥女真孝顺你。”我会接过刘奶奶的话说:“外甥女孝敬外婆是应该的。”

今年暑假,外婆因为脑梗塞去住院,妈妈带我和姐姐去邵武市立医院照顾外婆。一天下午,妈妈要去买一些用品,问谁跟她一起去,我马上回答说:“姐姐你跟妈妈一起去买东西,我一人留下照顾外婆。”妈妈说:“也好,你姐姐要去买一双鞋子。婕子那你留下照顾外婆,不能到处乱跑。”我看着妈妈边点头边说:“好的。”这时我听到外婆说:“婕子,你跟妈妈去玩吧!外婆一个人能照顾自己的。”我转过身对外婆说:“没关系的外婆,去不去无所谓,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那一刻,我又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

妈妈和姐姐出去了,我坐在外婆的床边,向外婆讲我们学校里开展的活动。讲了一会儿,感觉外婆累了,就让外婆好好休息。外婆的吃药时间到了,我把温开水递给了外婆,外婆把药吃完,又要上厕所,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外婆到洗手间,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妈妈回来了,她为我的这些举动感到欣慰,觉得我真的长大了许多。姐姐也表扬我,说:“婕子真的不是从前那个爱撒娇,爱哭鼻子的婕子了,现在是懂得谦让,懂得体贴,会照顾人的婕子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的一点点善举,或者只是帮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能是帮老人过马路;可能是给老人让座;也可能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我在新闻上曾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有位老人,被人们称为一毛钱奶奶,因为她十几年买烧烤,没有涨价,令人感动,于是,热心人们出大价钱来买烧烤,使老人的心得到了温暖的慰问。这些人做的就是敬老的事,他们用自己的一份爱心,让老人能够过得幸福快乐一点。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身上的敬老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放学了,同学们一个个像离弦的箭似的,冲出校门。门口全是接孩子的家长,挤满了人。我们一个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个个满头大汗。我从人群堆中挤了出来,走向溪边的桥上等妈妈来接我,桥上课真凉爽啊,溪水让人一见便消去了阵阵炎热。突然,来了几个高年级的学生,一个个骑着自行车飞 快的骑来,差点撞到我了。此时一个60来岁的老奶奶,正走在中间,一个人顾着说话,“嘭”的一声,撞到那位老奶奶,不但没向她道歉,还强词夺理地嚷道:“走路没长眼睛吗?”骑上车子,转身就走了。我连忙跑过去,蹲下身子把老人轻轻地扶了起来,然后慢慢地把那位老奶奶扶到旁边的凉亭,让她在石凳子上坐好。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孩子。”我一屁股坐在她旁边的石凳上,气呼呼地说:“刚才那人,太没有道德了,撞了人还不认错,真的是太可恶了!老奶奶你没有事吧。”老奶奶摇摇头,呵呵一笑:“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呀!你看,我这不就遇见了你这个热心的好孩子吗?”我听了,也不好意思地摸着头笑了。“嘉晨!”这时,妈妈来了,我站起身,问老人:“奶奶,你能走吗?不然,让我们送你回家吧!”“不用了!谢谢你,小朋友,我家就在这不远处。你快和妈妈回家吧!”老人微笑着,目送我们离去。在回家的路上,我跟妈妈说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妈妈夸我做得对,我听了心里甭提多美了。

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在给予老人尊重与帮助的时候,自己同样也获得了一份快乐。

敬老爱老是我们每天所津津乐道的,但真正的敬老爱老又是怎样的呢?

周一的早上总是匆忙的毫无理头,在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后,我悠闲的坐在公交车后排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逸悠哉。无意间看到前排的一个老人,两鬓斑白,几根头发可怜兮兮的趴在头顶,少的可怜。他张开胯子,手臂搭在大腿上,晕乎乎的坐着。

公交车在不太平坦的路上上下起伏,老人的身体随着上下摇晃,一个光的可怜的脑袋在我面前不断晃悠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头顶的几个杂发在阳光的反射下显得格外刺眼。不一会儿我发现老人竟然迷糊得睡着了。听见他轻微的鼾声,我“扑哧”的笑了出来

老人正睡的安稳,不料一个刹车,我的身体从座位上弹起来,老人也因为惯性一头撞向前排的椅子,扑了个狗吃屎,“哎哟”他嘶哑的叫了一声,用手揉了揉脑门。

全车都在惊魂未定的情况下,老人的脑袋又开始摇晃,瘦弱的身子令人看着就担心,一前一后一前一后,眼看又要撞上椅子了。一个身体支撑下了他,定神一看,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用自己的身体垫住了老人的脑袋。

汽车轻微地起伏,老人却倚在年轻人身上睡的安详,打起了鼾。老人的头略向前倾年轻人也就随着移了移身子。

一个转弯,老人的脑袋脱离了年轻人的身子,向一边倾去。年轻人急中生智,把手臂一转接住了老人就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手持着旁边的铁杆,用力地把身子向老人那里靠好让老人睡着更加舒服。他向窗外望了望,有低头看了看正在酣睡的老人,会心的笑了笑。早上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氤氲着整车的人。一位年轻人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当人肉睡垫真是一道独特又美丽的风景。

一个提供给老人温暖的依靠不正诠释着“爱老敬老”吗?把自己的身子让给老人做肉垫,也许是因为想起自己的亲长,也许也是因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可无论如何,公交车上的一幕是叫人如此心暖。在这个满是人情世故的生活中敬老爱老就体现在举手之劳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小事中多给身边的老人温暖与关爱,捧着满腔的温情对待他们!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是呀,“孝”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代刘恒亲尝汤药到现代的林秀贞30年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我和妈妈正往家里赶。黑暗不停地向我们袭来,我天生怕黑,赶忙用手去按了一下路灯,昏黄的灯光一下子驱走了黑暗,使我安心了不少。但在这时,一位老人撞开他家的房门,冲了出来。只见他满头白发,双眼布满血丝,一只手叼着烟,手指也被烟熏的发黄,他一走出来,便对我们破口大骂:“你们怎么搞!深更半夜把灯按的这么亮,还让不让人睡觉?你们不睡我还要睡,懂不懂得为别人着想”,我听了,一气打不住,刚要反驳,妈妈拉了拉我的手,朝我使了个眼色,对那个老人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下次一定注意。”老人听了可能是发泄完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嘟嘟哝哝地走回去。

回家后,我十分生气,老觉得我们很委屈,便生气的大声质问妈妈:“妈妈,你干嘛跟那个老头子道歉?路灯谁都可以按啊!我怕黑按一下路灯怎么了?电费又不是他出,而且手拿香烟睡觉,他还真大胆!不怕家里着火。”妈妈听了,想了想,对我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家那个人是老人,老人发发脾气很正常,你冲着人家大吼大叫,第一会显得很没家教,没素养,第二,你这样很不孝顺,你妹妹还知道要帮你奶奶捶背呢?”“他有不是奶奶,而且我们好像是他出气筒似的,又不是和他有仇。”我还是不服气。“都说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妈妈说孟子说“对待别人的老人要像对待自家的老人一样。这些,你天天在读,意思也都懂。但你读到骨子里去了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脸烧的比苹果还红,我也从心里敬佩妈妈。

之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我们应该孝敬身边的老人,看见他们跌倒了应该扶起,他们有困难我们应该帮助,我们应该做到“孝”把这种中华美德传承下去。

有关当代孝亲敬老故事相关:

  近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妇联联合开展的2015年广东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评选结果公布,珠海市陈梅珍家庭、严兰好家庭、徐易家庭、潘锦江家庭、梁美容家庭获“广东百户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徐易说,军功章也有妻子的一半

    曾经,她扶他站了起来;现在,他扶她看熟悉的风景。阮刚和严兰好是居住在山峰路的一对老夫妻,是左邻右里公认的恩爱夫妻典范,用真心写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故事。

    你扶我站起来 我扶你看风景 夫妻俩用真心谱写爱情故事

    “严阿姨以前是街坊组长,工作中对居民们非常热心,他们夫妻俩和邻里的关系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他们。”幸福社区居委会书记甄素球说,当时很多居民都为他们投票了。

    现在,只要天气晴好,阮叔就会用轮椅推着严阿姨出门晒太阳,因为严阿姨身体不好了,也不太认得家里人。问阮叔觉得累不累?阮叔就会笑着说,十几年前自己生病的时候,全靠严阿姨的精心照顾,他才能站得起来。

1956年,阮刚与严兰好结为连理,并陆续生下了三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然而,从1999年开始,阮叔因患颈椎病行动困难,终日要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住院期间,妻子严兰好日夜看护并给其擦身,阮刚想吃什么,严兰好就买什么给他吃。此外,阮刚还因为患有膀胱结石等病症,多次住院,严兰好都悉心照顾,护理生活起居。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健康,严兰好经常扶着丈夫到户外活动。在山峰路,经常能看到严兰好扶着阮刚的身影。经过严兰好的精心照料,阮刚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在2004年的一天,阮叔终于能自己行走,基本康复了。

原以为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迎接他们的将会是美好的将来,不料,2008年,严兰好不慎跌倒,住进了医院,此后身体状况一落千丈。这时候,阮刚开始做着昔日妻子为他所做的一切,日夜悉心照顾。后来,严兰好又患了帕金逊、脑梗等病症,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为了妻子的健康,阮叔经常为她调配有营养的饮食,买她爱吃的云吞,用轮椅推着她到户外晒太阳、解解闷,不断重复着过去妻子为他所做的一切,一样地不离不弃。

    能走到今天,这对模范夫妻靠的是彼此同心的支持。如今,梁美容是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水产合作社的社长,与十几名工作人员一起,正带领着村民共奔富裕路。

    常怀一颗感恩心 带村民奔富裕路 模范夫妻在白蕉镇昭信村广受称赞

    十年前,夫妻发现鲈鱼养殖很有市场潜力,此时他们稍有积蓄,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带着全家人一起致富。当时赵锡元的大哥跑运输收入并不多,夫妻便出资让他养鱼一起分成。“我们都觉得只有用心做、坚持做才可能成功。以前母亲教育我们两兄弟都是说要互亲互敬,有商有量,直到现在我们都坚持这个原则。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不会互相红过脸。”梁美容夫妇说。

    梁美容的婆婆年轻时抚养6个孩子少不了村民的帮助。赵锡元常常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己也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如今,合作社发挥起互帮互助走共同富裕之路的作用。

    梁美容的合作社一直把帮扶困难户作为其中一项工作,合作社有约100亩鱼塘用于帮扶困难妇女。合作社让困难家庭免担风险,只分享收益。待扶持起来后再和其他成员一样分担收益和亏损。“我想尽自己的能力带着他们一起养殖,帮助他们摆脱贫困。”通过这种模式,村里一些困难户也开始赚到钱,逐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2014年,梁美容的合作社遭遇经营困难,妇联和珠海农商银行为他们提供了创业贷款,而她拿到钱后想到的也是“可以更好地帮助贫困养殖户”。她的合作社也获得了巾帼创业基地、康乃馨帮扶困难妇女示范基地的称号。

    如今,梁美容在村民的支持下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她坦言担子更重了。“凡事我都坚持要亲力亲为,用心去做才能做好。现在我做了妇女主任也学着多搞些活动,多去看看别人的‘幸福村居’,希望能把村里的事情搞好。”

    ●陈梅珍的儿子小时候因高烧影响听力,陈梅珍持续十年手把手教孩子说话识字,孩子不仅能够发音讲话,长大后还到了澳洲读大学,陈梅珍与丈夫还同心协力办印刷厂,与婆婆相处融洽……
    ●徐易和高琪夫妻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海关关员,丈夫徐易曾赴海地、利比里亚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妻子高琪牵头建立维和家属微信群,及时通报维和警队动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阮刚和严兰好是一对年近80岁的夫妻,结婚将近60年,他们风雨同路,阮叔自1999年起患颈椎病等多种病症,严阿姨悉心照顾下终于康复,严阿姨又不幸因跌倒患病,阮叔同样不离不弃……
    ●梁美容是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妇女主任,是昭信村最大的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十分热心公益,关心群众的生活,曾维修改造危桥,帮助困难妇女提高水产养殖技术……
    ●潘锦江是平沙二中教师,张秀清是平沙农科所工作人员,两人结婚多年互敬互爱,女儿惠莹虽然被诊断为脑瘫,夫妻俩仍努力帮助女儿学习自理,2014年,女儿惠莹在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获得女子T1级别10公里计时赛项目全国冠军……(珠江晚报 图片:市妇联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孝亲敬老的美德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