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平衡感差是什么原因身上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摘要】:发展心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个体的心理发展总体特点和基本规律,对这些规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毕生发展观已经普遍被学术界接受的今天,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还是发展心理学最基本的内容。发展心理学家之间对此存在不同的意见。
心理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种系的心理发展,它又分为动物种系演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二是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的个体从胎儿晚期到成熟、衰老、死亡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人的一生要经历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童年、少年、成年初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各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典型的心理发展特征,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主题。纵观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心理发展的内容无外乎认知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成熟到某些认知功能衰退”;人格的发展逐步成熟并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
发展心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个体的心理发展总体特点和基本规律,对这些规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
一、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和其他动物相比,人是需要亲代照料和教化时间最长的动物,新生儿离开父母的照料哪怕一天都无法生存下去。每个人类的个体都要付出将近20年的时间来完成他们的发展任务。如果以70岁为人类平均寿命的标准,那么前18年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成年后,尽管个体的心理还要继续发展变化,但发展变化的速度趋于缓慢,并且可塑性越来越小。因此,在毕生发展观已经普遍被学术界接受的今天,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还是发展心理学最基本的内容。
二、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或者说是渐进式的还是跳跃式的?发展心理学家之间对此存在不同的意见。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们认定发展只有一点一点的量的积累,而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们则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跳跃式地以出现新的心理行为模式而展开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本质的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定年龄范畴相对应。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主要指每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本质的心理行为特点。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应该有明确的发展主题和典型的心理特征,但是面向生命的全程客观描述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至今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全面说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各派心理学家只是根据自己所研究的个体心理发展某一方面的事实,提出有关发展指标作为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准。如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提出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埃里克森根据人格发展的特点,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科尔伯格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等。这些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且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发展阶段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也从各自的研究立场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但从毕生发展的观点提出的较少,发展心理学者方富熹教授从毕生发展的立场出发,根据国内已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参考国内外各家学派的观点,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8个发展阶段。
1.阶段一—产前期 这是指从母亲受孕到个体出生前的一段胚胎和胎儿发育的时期。这个时期大约要经历9个月。个体从受精卵发育成为五官俱全、具备人类生命全部特质的婴儿,他继承了人类种系发展的成就,并具有了发育成为人类社会合格成员的可能。
2.阶段二—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 又称为婴儿和学步儿期。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这为范围很广的感知觉运动能力的出现和智慧的产生准备了生物学前提。这一时期,儿童发展了躯体动作能力和抓握物品、摆放物品的精细动作能力,学会了独立行走,出现了言语活动,通过交往发展了最早的与别人的亲密关系。
3.阶段三—童年早期(2岁至6岁左右) 又称为幼儿期。这一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断完善,身体运动动作技能更加协调,精细动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游戏成了他们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活动使儿童的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得到发展。儿童已经能够用母语熟练地与别人交往,发展了言语思维,能用各种符号表征客观物体。儿童的道德感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小朋友发展了最早的同伴关系。
4.阶段四—童年中期(6岁左右至11、12岁) 儿童入学后,学习成了他们的主导活动。通过系统的小学教育,儿童发展了阅读、书写、计算等技能,心理技能的随意性得到明显发展,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概念思维和反省思维的能力正在迅速增长。儿童的社交范围从家庭扩大到学校的同学和老师,在交往中开始形成初步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道德感。儿童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认知能力显著提高。
5.阶段五—青少年期(11、12岁至17、18岁) 这一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从儿童向成人过渡时期。身体的迅速长高和性功能的成熟,使他们产生了全新的体验,并给同伴关系带来了新的特点。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接近成人,能通过假设命题的形式思考和认识外部世界。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人生选择,他们试图在物质和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6.阶段六—成年早期(17、18岁至40岁) 这一阶段的多数人已经完成了受教育的任务,参加了工作,承担起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他们建立起了家庭,并担负起生儿育女的家庭重任。建立家庭和获得稳定的职业,是成年阶段最主要的发展课题。
7.阶段七—成年中期(40岁左右至60岁) 或称为中年期。这一阶段的成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核心。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家庭中,一方面他们要帮助逐渐成年的子女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条件,另一方面要照顾双方年迈的父母,让他们过好晚年生活。他们经常陷入角色冲突之中,常常面临忠孝难两全的尴尬。这一阶段的成年人对个人肩负的对社会、家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8.阶段八—成年晚期(60岁以上) 或称晚年期、老年期。在退出社会主要角色后,个人生命意义的重新获得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心,他们常常要对自己的最后生活进行重新自我定位。同时老年人还要面对生理上的衰退、心理上的孤独、疾病以及死亡等课题。
其实,心理的发展同宇宙中万物发展一样遵循着量变、质变的法则,当某些代表新质的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新质就代替了旧质而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出现了连续中的中断,新的阶段开始形成。发展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征。例如,思维发展处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还保留着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和夹杂着形式运算的思维特征,但是其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特征是“具体运算”。现在学术界比较普遍认为:从相对短的时间跨度来看,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连续的发展状态;从相对长时间的跨度来看,个体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说个体心理发展是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过程。
三、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在正常情况下,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可逾越,也不可能逆向发展。例如,心理发展总是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又如,个体动作的发展总是遵循自上而下、由躯干中心向外围、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这样的规律在世界各国儿童身上都会表现出来。这种发展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同个体组织结构发展成熟的顺序是相关联的。儿童机体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
四、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非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功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洛文杰(Loevinger,1969)曾指出4种不平衡的模式。
1.骨骼、动作的发展 在同一发展起点,但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最后会在不同时期达到同一发展水平。
2.智力的发展 在同一起点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同,在同一时期可能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
3.言语、知识的发展 在同一发展起点,具有相似的发展速度,但最后达到的水平可能不同。
4.流体智力等的发展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一般是先快后慢,最后甚至可能会停滞或下降。
这4种发展模式说明,个体心理发展规律是复杂的,不是千篇一律、刻板统一的模式,而是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组成的系统。从总体发展来看,从出生到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平稳发展的童年中期,到了青少年期又出现了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
五、心理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每个人发展的优势、发展的速度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有的人观察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孤僻。即使在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同卵双胞胎的身上,我们都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在心理发展中不相一致的地方。而且,即使我们是在完全相同的教育条件下,也无法教育出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来。正是由于心理发展存在的个别差异,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
六、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动物心理研究发现,在动物的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或发展阶段最容易获得或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易获得相应的反应,这个时期或阶段被称为“关键期”“关键年龄”。
这种现象是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的。小鸭和小鹅通常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做“母亲印刻(imprinting)”。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以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这就是小鸭认母的关键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和动物一样,人类个体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期。在这时如果能得到适当的刺激和帮助,其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斯拉金(W.SLuckin)在查阅许多文献后认为,人类的探究行为、攻击性行为、音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早期学习更为有效。已有的研究资料证实,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如下的发展关键期:1~3岁是口头言语掌握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言语掌握的关键期;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5岁以前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是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论。很多心理学家建议不要过分夸大关键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些心理学者甚至建议用“敏感期”取代“关键期”。除外经历特殊成长过程的个体(如狼孩、猪孩等),对在正常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个体来说,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展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敏感期,只是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然而,错过这个敏感期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性变小,形成和发展起来比较困难。
七、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环境以及发展主体本身交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通过遗传,个体从亲代那里继承了许多生物特征。所谓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心理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也从根本上背离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例如,生来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的孩子,不可能形成健全的心理;天生色盲的儿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画家;与生俱来的高级神经特点,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形成某种气质类型。又如,特莱恩(R.C.Tryon,1940)、汤姆(Tomson,1954)曾经做过小白鼠的学习能力研究,证明了遗传对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根据迷宫实验中的成绩,将小白鼠分为“聪明组”和“愚笨组”。然后在聪明组中选择交配第二代“聪明组”的小白鼠;在愚笨组选择交配第二代“愚笨组”的小白鼠。一直继续到第8代,发现2组小白鼠的迷宫学习能力差异非常显著。在第六代中,愚笨组小白鼠的错误率是聪明组的200%。这说明和迷宫学习能力相关的某种基因是可以遗传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人类的学习能力是否也可以遗传呢?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夸大遗传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再好的遗传条件,如果离开后天的教育影响,也不可能把其遗传作用很好地表达出来。印度狼孩的事实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断言,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后代,如果失去后天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学者。
综上所述,遗传只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它只提供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但个体心理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取决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
(二)环境,尤其是环境中的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大量事实说明,人类的个体只有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中,才能发展成为人的心理,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只有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个体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家庭、社区、学校、工作单位,所属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都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教育以外的其他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只有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它对个体的影响是专门的、自觉的,因此可以说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主导作用。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环境和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它总是通过个体或主体的活动。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
(三)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所引起的个体新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随着个体身体的发育、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环境不断向发展中的个体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被主体意识到时,就会变成个人的需要。当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能够满足需要时,个体的心理发展不会有质的变化;但当个体心理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新的需要时,需要和现有的心理水平之间就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将促使个体积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解决现有的矛盾。当矛盾得到解决之时,他的心理就向前发展一步。这种遇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不断地重复,便推动个体的心理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并非简单机械的作用,它同时也依赖于个体主观的选择,只有真正变成主体需要的环境影响,才能真正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毛泽东曾经说过:“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于个体心理发展来说,内因就是个体内部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据;外因就是社会环境和教育,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
(崔光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平衡感差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