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北京2020年新生儿数量人数多吗?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年轻人的想法真的变了。纵观70年来的出生人口数据,国人一直还是比较愿意生育的。建国初期,倡导“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所以不用催生,生育率就很高。即便是1982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人们还是想尽办法的生育,直到1998年出生人口才下降到2000万以下。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出生人口还算稳定,基本保持在1500万以上,然而,从2017年开始,即便放开了二孩,出生人口都快速下降,到2022年下降到1200万,人口形势可以说是非常严峻。过去倡导只生一个好,三口之家最幸福,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甚至是“超标完成”。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每户人口数量只有2.6个,也就是三口之家都没达到,这说明已经有很多人不愿意生育。养育一个孩子实在太不容易了,要拼命赚钱买房还房贷,要花费巨资参加各种培训班,要接送孩子,辅导作业。不断花费金钱,还消耗精力,这么辛苦的一件事,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突破2.6亿,为小孩辛苦大半辈子,还不如过好自己的一辈子,想让年轻人生娃越来越难。2022年上半年新生儿数据出炉2022年出生人口只有1200万,比上一年少了265万,下滑非常严重。很多人觉得和疫情有很大的关系,但如今202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生育状况依旧不乐观。从各地官方公布的数据,统计了部分地区上半年,或者是1-7月的出生人口数据,全部是负增长。河南上半年新生儿为41.10万,同比2022年上半年减少近9万,下滑17.91%。宁夏1-7月新生儿为4.064万,同比减少6000多,下滑13.4%。再来看一些省会城市,贵州省贵阳市1-7月新生儿为2.51万,同比去年下滑11.61%;四川省成都市1-7月新生儿为7.576万,同比下滑13.81%;浙江省杭州市1-7月新生儿为2.952万,同比下滑9.93%。本以为大城市的年轻人思想比较开放,所以不愿意生,而小城市生育氛围重,是主力军。然而并不是这样,小城市的年轻人也不愿意生了。江苏省如东县1-7月新生儿只有1419人,同比大跌35.23%。下滑超过30%的还有3个地区,超过20%的有16个地区。按照这样的出生情况,出生率再次下跌已无悬念,全年出生人口都有跌破1000万的可能。三孩政策正式入法,相关配套支持措施也将到来从今年7月宣布放开三孩,到7月20日,三孩政策正式入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效率非常高,可见其紧迫性。其实,很多人说放开三孩的效果不会太理想。就如白岩松所说,总要有了一孩、二孩,才能生三孩,但现在的年轻人是一孩都不想生。所以,重点不是三孩,而是应该放在一孩上。三孩放开,会让部分有二孩的人增加生三孩的几率,但对总体出生率预计影响不大。2022也提出了很多配套措施,比如取消了社会抚养费,支持设立父母育儿假,还要保护妇女就业权益等等,反正是要减轻负担,保障权益,这些不只是针对三孩设立,而是所以的生育群体。专家也提出了不少意见,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一线城市生三孩每个月奖励3000-5000元,不过这个意见不靠谱,被网友们怒批。人口学者梁建章提出每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这个孩更靠谱一些,如果真的有这么多奖励,肯定有不少人愿意生。但是,真正以现金的形式来奖励,这种预计不太现实,还是要从根源上找到生育低的原因,否则难以真正解决问题。生三孩,女性职场基本毁了?随着女性的独立意识觉醒,她们越来越不想放弃职场,更想打拼一场。所以,对于生育这个事情都比较谨慎。正所谓“一孕傻三年”,对于无人照顾的家庭,很多人生完孩子,要照顾孩子至少3年,生3个最少要9年。我们就从25岁左右开始生育算,9年后就是34岁了,到这个时候,出现了职场35岁现象,想找份工作太难了。因此,如果真的生育三孩,那女性的职场基本就毁了。打破高房价,不再“鸡娃”,花费巨资报培训班,父母减轻负担,那自然就愿意生了。所以,一切还是要从源头解决。随着“共同富裕”到来,相信未来整个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变,人们也自然会想生育了。
大概在940万到950万之间,数据上可能会这么显示。当然我感觉实际上,见仁见智。目前给出的历年出生人口的数据,其实应该是有意识地想要维持一个平稳下降的趋势的。这个下降的趋势应该就是每年-11%左右。因此用2021年的1062万去计算一下2022年的人口,得出的数据是946万。再拿个数据来参考,历年初婚人数。2015年的初婚人数是2108万人。2016年初婚人数是1913万人,这一年出生了1786万人新生儿。2017年初婚人数是1746万人,出生1723万新生儿。2018年初婚人数1598万人,出生1523万人。2019年初婚人数1398万人,出生1465万人。2020年初婚人数1228万人,出生1200万人。2021年初婚人数1157万人,出生1062万人。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组数据之间的联系度可以说十分地高。这说明新婚夫妇生育的欲望很强,但是,更强的是已育夫妇的生育欲望。因为2015年以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其实是极端依赖二胎三胎的,一胎比例,基本就是在50%左右,而且不占优势。现如今的一个情况是,年轻人的结婚欲望越来越低。生育欲望可以说已经腰斩了。大量的年轻人其实根本没有更多的资源去供养一段婚姻和一个孩子,尤其是男性群体。也正因此,基于数据来推测的话,2022年出生人口大概在940到950之间。但是,如果考虑到实际情况的话,我感觉可能已经在800万以下了。

胖兔财经
2023-01-03 18:28
·广东
0
虽然北京2022年的准确人口出生数字要到3月份才能公布,但昨天已经有机构根据各大医院的出生数据推测出2022年北京(籍)新生婴儿约7.5w左右,相比2021年的9w下跌15%,继续保持最近几年持续快速下跌的态势。 北京出生人口最多的2017年高达17.1w,这一下少了整整10w。 下图是北京历年出生人口的官方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的出生情况,恐怕更不乐观。 很多人对于新冠阳性康复之后短期内是否可以怀孕持担心态度,医学上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这会影响不少家庭的生育计划。另外, 虽然去年出生人数仅为7.5w,但这里面还有将近一半为二胎,90后一胎的生育意愿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发了三张香山公园上拍的照片,婚育意愿可见一斑,搞钱才是年轻人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90后恶狠狠的评论说,如果你恨谁,就把他的名字挂到“早生贵子”那里。2023年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其实 结婚、生孩子才是拉动内需的引擎, 买车、买房跟结婚生子密切相关,你去商场看看,儿童游乐区往往是人最密集的,就连商场里的餐馆也有很多是主要面向带孩子的家庭的。如果孩子越生越少,这些行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说说我家孩子幼儿园的情况就很直观了, 2021年小班招了5个班,到了去年就只有3个班了。 去年可以说是北京幼儿园容易进的元年, 好多以前挤破头的优质公立幼儿园去年都好进了, 未来呢?很可能这些优质公立都得去“拉客户”,而 私立幼儿园会面临大面积倒闭的风险。北京结婚少、生育少的情况不是特例,具有全国的普遍性,这反映到买房、买车上面,也具有普适性, 整体需求下降那么满足已婚有娃家庭的需求就是商家的主要方向。 你看现在什么房子最好卖?是大户型是改善型。你看现在什么车子最好卖?是家用SUV。学区房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居住属性差的老破小学区房,随着有效需求人口膝盖斩,优质学区不跌就不错了,差点的学区肯定会长期走弱。 关于这点,2022年就很明显,好多孩子刚上学的家长就着急卖,但同时孩子还处于低幼期的家长并不着急买,供应量变大,但需求量变小,市场前景不看好。 2021年五六月份,可能是很多老破小学区最后的疯狂,也可能是未来若干年的最高点。虽然人口走势这几年很不乐观,但从国家政策层面的角度,并没有大的动作。我能看到的无非就是二胎家庭每个月多给你1000块钱的免个税额度,说杯水车薪一点不为过。国家可能没有能力刺激生育,不能真金白银的拿出来给生育家庭奖励,最多有些城市多给你一个购房指标,其实还是鼓励你花钱消费,没有任何诚意。我们走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 想想20年、30年后,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只有七八百万,而80后、90后的退休人员每年接近2000w。所以,你到时候想靠政府发的养老金养老?做梦,那真心是不够用的。 你现在多储蓄也没用,这么多年下来早就把你当年的存款给通胀掉了,未来只能是退休后继续工作,个别运气好的子女出息孝顺的可以帮你减轻养老负担,所以 以后不是延迟退休的问题,是要工作到死的问题。几十年后的北京上海,会有一群耄耋老人,一边干着轻体力工作,一边回想自己年轻时候在世界500强工作的日子。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2020年新生儿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