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答2岁宝宝智商超常的表现的问题

2019-02-16 11:41
来源:
父母必读
过年亲戚一大家子聚会,表妹家的小宝宝刚刚一岁,粉嫩可爱,我们一堆人你抱一下我抱一下,连摸带亲,都喜欢得不得了。
可我抱了没一会儿,3岁的儿子就开始往我身上爬,边爬还边推表妹家的小宝。我连忙拦住他,“怎么推妹妹呢,你看妹妹多可爱啊。”结果儿子喊道:“我妈妈,她有自己的妈妈,让她妈妈抱。”
“呀,哥哥嫉妒妹妹啦。你妈妈就抱一会儿,这样可不好啊。”亲戚都在一旁笑着说,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小孩子之间经常发生,但小家伙却没大人那么轻松,小脸纠结得像一个包子。
我一方面想让他知道我不会因为喜欢别的小朋友而不喜欢他,一方面又想让他学会分享,分享所有快乐的情绪、分享一些自己拥有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分享爱。但怎么跟一个3岁的小孩说这个问题呢?说多深合适?用什么样的语言说他才能听得懂……
似乎从这个问题开始,我发现类似的问题越来越多,孩子会面临很多大人无从解释,无从下手的问题。“妈妈,为什么爸爸带我洗澡,你不带我洗?”“为什么我撞了当当跟他说对不起,他撞我的时候不跟我说对不起?”“为什么我喜欢蓝色你喜欢黄色?”“为什么必须选一个?”……
要怎么跟孩子讨论这么多的为什么呢?怎样能既给他们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又让他们葆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出自己的结论呢?直到看到这套《我会思考》,才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原来全世界的父母都会面对类似的情况,原来很多孩子都会时不时地问这些富有哲思的为什么,只是我们很少能抓住这个机会,既给孩子讲明白道理,又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跟孩子探讨这42个问题,帮孩子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我会思考》分为《了解自己》跟《了解世界》两个主题,一共包括42个问题。这些是法国《小哲学家》杂志多年统计出来的小朋友提问率最高的问题,也是家长觉得解释起来不那么容易的问题。
《了解自己》里除了生与死的问题,还会跟小朋友讨论性别,人与人的异同,害怕、嫉妒、愤怒等不同的情绪……这能帮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人与人的差异化。
《了解世界》的话题则更开放,与社会和生活关系更密切。包括对人性的探讨(说谎、坏人),抽象的概念(思考、努力、秘密、公平、变化、选择都是什么意思),还有那些孩子特别想知道,又总弄不明白的事(为什么总要等、为什么上学、什么是好看什么是难看)……
可不要小看这些问题,其实当年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思考的也无非就是这些。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所以,我们的孩子当然也会想到这些,也会特别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而通过42天的阅读与讨论,孩子的思考力一定会跨上一个大台阶,小脑袋也会变得更活跃。
哲学启蒙,从3岁开始
《我会思考》适合3~6岁亲子共读,小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为什么从3岁开始就可以启发孩子做哲学思考的了呢?
孩子天生都是哲学家。从三四岁开始,他们就在思考人类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什么是死亡?”“出生之前我们在哪儿?”“什么让我快乐?”……
所以欧洲很多国家的家长会从孩子提出第一个有哲学意义的问题开始,就启发他们如何思考,并引领他们找到自己的答案。
如果孩子问过类似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给他们进行哲学启蒙了:
死是怎么回事?
我从哪里来?
怪兽为什么可怕?
为什么女人跟男人要分开上厕所?
为什么要上学?
我什么时候能长大?
……
但跟孩子讲这些问题一定要有技巧,要给他们符合这个年龄段理解能力的解释,但又不能是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封闭的回答不会引发求知欲和探索,也就浪费了启发思考的机会。
《我会思考》的每个问题都从一个有场景的小故事开始,引出要讨论的主题。
天真的小猪、富有想象力的小鸟、知足的小猫、爱提问的小狼是这套书的主角,代表了四个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思考着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勇敢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是不是每一份礼物都会让人高兴?”
看过小故事后,我们会发现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一起发表自己的意见,聊着聊着,说不定就把困惑解释清楚了呢,而且往往还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思考过这个问题后,还有好多可以讨论的东西。在每个问题的后面都补充了哲学家的名言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谚语,为大家提供深度思考的机会。比如关于礼物的话题,一块好看的小石头也可以算一件礼物吗?我们会因为一个人送来的礼物跟他交朋友吗?为什么我们送给别人礼物时自己也很开心?有时候不是朋友的人也会送礼物,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我们只会给喜欢的人送礼物吗?看!光是礼物就有这么多让孩子费脑筋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边在书里寻找答案,一边问问不同的人的看法,说不定能想到更多。
哲学思维,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法国从幼儿园起就开设了哲学启蒙课。这些课里没有任何价值判断,也没有对错判断,小朋友们不再担心评量或他人的异样眼光,可以自由地参与、发挥。
思考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每天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跟孩子讨论各自的意见,可以让孩子更擅于表达自己,孩子的语言掌握能力会得到大幅的提升,也会帮助他们完善自己语言逻辑。尤其是有紧密联系的一连串问题,还有跟父母不同的意见,都会刺激孩子构建自己的语言系统。
学会尊重
在表达不同意见的同时,孩子会发现大家的意见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以葆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有时候无关对错。我们可以不认同别人的想法,但却可以彼此尊重,温和地、有爱的对待彼此。
“生活的知识让我们活着,哲学让我更好地活着”
哲学也就是智慧之学。大到人生观、世界观,小到对一个具体问题的理解,比如嫉妒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不公平……这会帮孩子更好地更理智地对待让人烦恼的问题,不会偏激、执拗地看待他人和社会,也会避免很多心灵上的伤害。我们常说的素质培养不光是道德和能力,更是对待这个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哲学思维不能在短期给人带来实用的利益,但有思考能力的孩子会有明确的是非对错的判断。或者说爱智慧的孩子会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坚实,也更少困扰,能“更好地活着“。
让人摆脱狭隘
现在我们热衷于带孩子旅游,看大山大海大沙漠大草原的一个原因就是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拘于一隅。而哲学思维更能帮孩子摆脱狭隘的个人认知,不容易被别人所说的对错影响,看到问题更本质的意义,以及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建议家长们可以在42天里每天跟孩子讨论一个书中的话题,把这个阅读计划坚持下来,就可以看到哲思如何让孩子变得睿智与理性,懂得敬畏与珍惜,学会赞美与拒绝,如何收获更丰盈的内心与更真实的情感……
《我会思考》绘本2册
中信出版社
法国3~6岁儿童哲学启蒙的首选读物
原价:148元
父母必团价:88元
▼ 点这里,进入父母必团购买《我会思考》绘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岁宝宝智商超常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