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州私立初中有哪些现在还招生吗?

2023-05-30 08:29
来源:
大郑州的天籁之音
5月29日,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了解到2023年郑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相关招生政策。
2023年,郑州市区(含上街区)初中学校共计划招生1899个班,比去年增加70个班。
【原则】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变。
郑州市教育局明确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应严格执行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采取任何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类竞赛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条件和依据。
学生就近入学时,坚持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生活的原则,坚持以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为准的原则,坚持户籍与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一致的原则。父母不在本市生活的,随监护人。
片区内报名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的,应全部录取;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按照已明确的规则录取,其余未录取学生由区教育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外国语特色学校,招生办法与往年相同。
【报名】6月18日-6月19日报名
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招生报名时间为6月18日-6月19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报报名方式不同:
■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
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23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提交毕业学校,毕业学校审查相关证件,做好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
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跨区报名由各区中招办统一办理。
■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在外地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携带相关证件(户口簿、父母身份证、房屋所有产权证、义务教育证书等),按规定时间到家庭住址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须提供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学校就读。
【规范】全面清理不必要证明材料
今年,郑州市区普通初中继续坚持公民同招,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继续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
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不必要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
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照顾】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新增优抚对象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各开发区要会同当地残联,认真摸清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落实“一人一案”,实施分类安置,由就读(送教)学校为学生建立学籍。
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能到普通学校就读的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
按照有关规定,统筹解决好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的入学问题。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市第六初级中学(原郑州市回民中学)予以适当照顾。
今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新增优抚对象“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对其入学予以适当照顾。
【严格】严控起始年级班额,
确保不再新增大班额
2023年,起始年级班额控制要求更加严格。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要积极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班额标准,确保今年秋季学期不再新增大班额。
原则上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特殊地段,因生源较多,确需突破规定班额的必须报区教育局批准。
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要求,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和小学毕业生未被录取等现象,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假借民办学校等名义招收中国籍学生。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纪律】“十项严禁”规范招生工作
招生期间,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具体为:
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宣传考试“状元”和升学率。
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设立实验班,已经批准设立的实验班,实行实验班年审备案制,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的名义“掐尖”招生。
今年,郑州市区选报民办初中报名时间为6月19日-20日,民办初中电脑派位并公布录取结果的时间为6月30日。
【报名】全部实行线上报名,只能选择1所志愿学校
2023年,郑州市区民办初中在审批地招生,招收符合审批地就近入学报名条件,且具有郑州市区小学正式学籍或具有郑州市区户籍在外就读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民办初中招生全部实行线上报名,小学毕业生(家长)可于6月19日-6月20日登录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自主选择一所民办初中学校志愿。
6月30日,各区、各开发区教育局组织电脑派位并公布录取结果。电脑派位实施全程录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代表、家长代表全程参与,公证部门现场公证。
民办初中接收符合其直升条件的小学毕业生直升,由审批地教育局进行审查,主动接受纪委、监委监督。在民办初中招生的同时,实施公办初中学校学位分配,未被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学生,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
【变化1】今年锁区更严格,任何学校不得跨区招生
今年,郑州市区民办学校招生范围要求更加严格。
自2022年起,郑州市区民办学校全面实施锁区招生,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学生入学需求,未招满且审批机关为市地级及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以适当跨区招生。2023年锁区政策更加严格,任何学校均不得跨学校所在区招生。
【变化2】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就近入学办法有调整
民办初中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对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就近入学办法有调整。以往,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被安排进入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初中就读。今年,在公民同招的基础上,对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安排进入所划片的公办初中就读。
更多咨询请关注微公号:郑州择校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2-05-31 12:42
来源:
郑州车世界
5月30日,郑州市教育局发布2022年郑州市区民办初中入学政策。今年,郑州市坚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只减不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只减不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只减不增的原则,不断强化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强化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和规范办学行为,办好办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
2022年,郑州市区继续招生的民办普通初中有31所,分别为:中原领航实验学校、郑州市中原区西斯达城市森林学校、 郑州市中原区学森实验学校 、郑州市中原区二砂实验学校、郑州市二七区郑达实验学校、郑州市二七区国际城中学、郑州市二七区沪华国庆学校、郑州市二七区绿地爱华学校、郑州二七中学生学习报社实验中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嵩阳学校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启元中学、郑州市金水区建业外国语初级中学 、河南少年先锋学校、 郑州市金水区一八初级中学 、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 、郑州市金水区励德双语初级中学、 郑州市金水区勤礼初级中学、郑州市金水区经纬学校、郑州市金水区新栋外国语学校、 郑州陈中实验学校、郑北一中学校、 郑州市惠济区森林湖学校、 郑州长明中学、 郑州市郑中国际学校、郑州高新区朗悦慧外国语中学、 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郑州经开区致远中学 、郑州市郑东新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郑州启佳学校、郑州航空港区英迪国际学校、 郑州航空港育人国际学校、河南省实验学校裕鸿国际学校。
停止招生不停止办学的民办初中有19所,分别为:中原振华中学、 郑州市中原区黄冈学校、郑州市启智学校、郑州市中原外语实验中学、 郑州市二七区兴华中学、郑州市二七区京广实验学校、郑州市二七区创艺学校、郑州市树人外国语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亚星实验学校 、郑州二七优智实验学校、 郑州市豫翔实验学校 、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 、郑州市金水区优胜初级中学、 郑州市金水区硕爵学校、郑州市金水区思贤学校、郑州市惠济区星源实验学校 、郑州国庆中学 、郑州经开区外国语女子中学、 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 。
停止招生且校址用于举办公办普通初中的学校有4所,分别为: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河南省实验学校英才中学、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 、郑州市金水区为民中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随着规范民办初中学校政策的落实,郑州市各民办初中学校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政策”,具体办法按各区治理方案执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私立初中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