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对一个准大学生炒股好吗来说,能作为一个兴趣爱好吗?

作为90年代的大学生和20年多金融从业者,我有些体会可以分享,算是成功经验和中年遗憾的混合小结。希望同学你耐心看完,收藏起来,对以后人生肯定有帮助。序:大学生年轻人,特点是,试错成本低,本金少,对未来又充满希望。但现实社会是什么?每年800万本科生毕业,再加上研究生和海归,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很多人满怀希望进入社会,但被现实打击后,工作短短2、3年就开始进入低消费、低欲望的“躺平“状态。这个现象在日本早就出现,年轻人被称为“平成废宅”。当工作事业无助于改变阶层和生活,投资股票却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就像散户大战华尔街说的:“你只活一次,要么发财,要么穷死!”我打算从总体原则,守正,出奇三个角度,帮大学生们捋一捋大学生投资的话题。1、 总则:不建议炒股,但鼓励投资。炒股,得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市场交易行为,更多体现了短期的博弈。而投资,则回归本质,将注意力集中在上市公司基本面,且长期。大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业,找个好工作,未来有无限可能,不要沉溺于炒股。但建立科学理财观,却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对金钱及价值树立正确认识,抵制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的不良影响。2、守正:投资认知范围内的股票,积累知识。投资是个系统工程,大学生未进入社会,对经济缺乏足够认识。建议涉猎一些宏观经济的书,理解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认识周期,搭建框架。投资股票尽量找一些认知范围内的,比如日常能接触的消费品上市公司、网络平台公司,投资难度相对较低,可以帮助金融知识的积累。3、出奇:发财要乘年轻,寻找高弹性。前面两点都是老生常谈,估计你们也不以为然。下面我就说你们喜欢看的,也是我到中年后才感悟出来的人生遗憾。关键要认识自己,想要通过大学期间投资股票得到什么?如果是想毕业进入金融行业工作?那么最好守正道,学投资范式,积累经验。如果想小钱变大钱,毕业后短短几年就能拉开和同学的财富阶层,那听我的:那就必须“出奇”。弹性,弹性,弹性,重要事说三遍。只有弹性能创造机会,出奇迹!年轻人在投资或工作选择上,至少有一个是要高弹性 。年轻人选一个有前景行业择业,哪怕公司小,工作不稳定,眼前收入低,但坚持下去,把工作变为事业,所带来的弹性机会,未来会演化出无限种可能。对应做股票,也可以按照同样的理念。在有潜力的行业(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以VC风险投资人的心态,尽量在股市低迷时期买入对应公司,然后尽量忘记持仓,不关心日常涨跌和账户变化,精力用在学习上。等牛市热闹的时候再看盈利情况,如果有几倍大幅盈利,就出掉。再耐心等下一次相对低点,以此循环。它很可能是你未来人生中积累起来的的第一笔财富。年轻人,小资金,千万一定要寻找高弹性的投资机会。为啥这样说?就好比在公司或单位,领导总会语重心长的说年轻人踏踏实实好好干。他这样说没错,因为站在领导角度,需要手下人卖力干活,又不要有太多心思。职场混过的人应该都懂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稳健也是对的,但他是大资金,又是老头子。一旦跌倒,很难翻身起来。对于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如果顺着他们路子走,等到中年就会发现什么叫阶层固化,和上有老下有小的无力感。发财要趁早。再说偏激一点,为啥现在那么多人搞歪门邪道,因为正道已经被前面的人占满了,还有收过路费的。所以能理解炒空气币,潮鞋和手办的人了吧。年轻人要靠高弹性投资挣第一笔钱,思维深处要抓5倍10倍以上的机会,千万别刚刚浮盈20,30%收益就稳不住了,天天看账户,急着保住蝇头小利。完成原始积累后,再说第二条关键准则:及时收手,保住财富。到这个时候,就可以看看巴菲特怎么做的吧。也就是回到我说的第二点,守正。作者: 股市逍遥游链接: 今日头条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有讨论就好,所以更新了。小散户比起基金是也是有部分优势的,没有持仓限制,没有标的限制,没有主题限制,资金也少。投机投资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无法简单地靠多读书来进步,并非硕博海龟的基金经理就能在投资投机思维上就一定可以战胜民间牛人。有人说,20%是巴菲特,是很难的。难是难的,但不代表不能做到,基金在熊市里带着至少60%的仓位硬扛,而散户呢?一键就能清仓了。基金的持仓风格决定了很难转身,爱好成长的基金经理大多只专心做成长,很少在成长股吃瘪时换到价值,看上去就像三十年河东河西总有表现不好的时候,更有一些灵活的基金经理切换风格爱追山顶,割山谷,给大家制造笑柄。。我不是专门研究基金的,一些妄言诸位莫笑,只是提醒大家。发掘自己的优势也是一种思维,你的20%不等于巴菲特的20%也不等于专业基金的20%。再问,社会会不会发展?经济有没有周期?政策会不会变化?产业有没有倾斜?大家都说有,会,很容易懂吧,但理解世间运转永远是处于变化的的人真的不多。表现在很多人喜欢一招鲜,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固然,有这么一招,一定是有用的,赚钱的,威力巨大的。但世间的变化,或许这一招某天就无效了,开始亏钱了,智者立即反省改变,愚者抱着老刀不撒手,于是就给盈亏同源做注释了。反之,你能顺应社会发展,能顺应经济周期,能顺应政策变化,能顺应产业方向,平均20%难吗?难?那么10%呢?从年轻每年干10%干几十年会有多少钱?当然,10%我们是不能满足的。怎么做?学习读书琢磨思考,提升思维层次!寻求机会,机会在哪里?A股有机会港股有机会美股也有机会,ETF有机会可转债也有机会,红利价值有机会产业成长也有机会,层次未到,怎能看到这些机会?你判断机会来了,就去抓,策略控制风险,大胆获取利润,对应市场的策略、控制风险的评估、以小博大的期望,反转有反转的道理,趋势有趋势的逻辑。抓住部分机会,真不比难调头的基金差。为什么说20岁的大学生可以炒股的呢?因为,要给自己10年时间,除了学习短线长线技术基本面ETF可转债定投网格趋势策略量化以外,更需要时间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下面是原答:鼓励,而且炒股要趁早。假设你20岁炒股,30岁出道,如果本金10万,每年获利20%,那么到50岁你将拥有380万。如果你30岁炒股,40岁出道,同样的条件做到50岁你不过才60万而已。时间就是复利,越早越好,你的寿命是有限的,享受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假设你20岁炒股,炒到30岁,失败了你也才30岁,认命不是炒股的料,做什么都不晚可以从头再来,而且20来岁你有多少钱?能亏多少钱?如果30岁炒股,到40岁失败了,你还能做什么?况且30岁后你的心态更难控制,赌的都是房子老婆。炒股,不仅仅是投机倒把赚钱,无论你是玩基本面,还是技术,如果你能成功,你的思维必有过人之处。而且,也有可能你本是常人,却通过炒股思考出了超越常人的思维,具有了超越常人的思维。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能炒成功,修成正果。那么,你该怎么炒股呢?炒股第一件事就是风险控制。记住,作为一个大学生,你的风险控制不仅仅是你的资金,而是你不能把自己炒废了。普通人炒股需要的是思维能力,而不是需要24小时看盘浪费时间,很多人一周7x12看盘复盘炒一辈子都没卵用,就是因为思维层次低。所以,你的大部分时间仍然该学习学习,该打工打工,股票,业余时间去思考即可。同时,只用少量金钱去炒,不要所有钱都丢进去,通常来说,你需要缴几年学费呢,你是想缴超贵的学费还是超便宜的学费呢?最后,不要玩模拟盘浪费时间,一开始就真金白银上,练习和实战不是一个维度的。我玩3年的金币德州扑克,都没玩一个月的一元局进步大;你一个人投一辈子的篮,都不如每天和别人斗牛半个小时强。大学生,只要拿少量真金白银实战,完全不影响资产积累,说不定到30岁,你的这少量真金白银已经积累不少了,真这样,恭喜你,你出道了,当初的本金多点少点已经无所谓了。
炒股跟经济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一个人对证券投资感兴趣,但没有任何经验也不知道从哪开始入手,我一般建议学会计和财务。因为证券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是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开始。股票的背后是公司,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等到合理的价格,适当的仓位管理,就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用财务报表来表达的,所以学好财会知识,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公司的财务语言。当然也许会有人反驳,那些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也不见得投资水平有多高,难道学财会知识对股票投资没用?其实,投资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也不是神学,掌握了财会知识,只是入了投资的门,之后的修行包括心理、逻辑、思维、能力圈、心态等。这些东西是没法用知识量化出来的,靠的是一个悟。难怪巴菲特说过,他从未见价值投资蔚然成风,因为那么能立即理解,要么根本无法接受。从财务入门,不断修炼自己的心态,认识自己的能力圈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些都是做好股票投资必备的能力。
------------------------------有讨论就好,所以更新了。小散户比起基金是也是有部分优势的,没有持仓限制,没有标的限制,没有主题限制,资金也少。投机投资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无法简单地靠多读书来进步,并非硕博海龟的基金经理就能在投资投机思维上就一定可以战胜民间牛人。有人说,20%是巴菲特,是很难的。难是难的,但不代表不能做到,基金在熊市里带着至少60%的仓位硬扛,而散户呢?一键就能清仓了。基金的持仓风格决定了很难转身,爱好成长的基金经理大多只专心做成长,很少在成长股吃瘪时换到价值,看上去就像三十年河东河西总有表现不好的时候,更有一些灵活的基金经理切换风格爱追山顶,割山谷,给大家制造笑柄。。我不是专门研究基金的,一些妄言诸位莫笑,只是提醒大家。发掘自己的优势也是一种思维,你的20%不等于巴菲特的20%也不等于专业基金的20%。再问,社会会不会发展?经济有没有周期?政策会不会变化?产业有没有倾斜?大家都说有,会,很容易懂吧,但理解世间运转永远是处于变化的的人真的不多。表现在很多人喜欢一招鲜,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固然,有这么一招,一定是有用的,赚钱的,威力巨大的。但世间的变化,或许这一招某天就无效了,开始亏钱了,智者立即反省改变,愚者抱着老刀不撒手,于是就给盈亏同源做注释了。反之,你能顺应社会发展,能顺应经济周期,能顺应政策变化,能顺应产业方向,平均20%难吗?难?那么10%呢?从年轻每年干10%干几十年会有多少钱?当然,10%我们是不能满足的。怎么做?学习读书琢磨思考,提升思维层次!寻求机会,机会在哪里?A股有机会港股有机会美股也有机会,ETF有机会可转债也有机会,红利价值有机会产业成长也有机会,层次未到,怎能看到这些机会?你判断机会来了,就去抓,策略控制风险,大胆获取利润,对应市场的策略、控制风险的评估、以小博大的期望,反转有反转的道理,趋势有趋势的逻辑。抓住部分机会,真不比难调头的基金差。为什么说20岁的大学生可以炒股的呢?因为,要给自己10年时间,除了学习短线长线技术基本面ETF可转债定投网格趋势策略量化以外,更需要时间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下面是原答:鼓励,而且炒股要趁早。假设你20岁炒股,30岁出道,如果本金10万,每年获利20%,那么到50岁你将拥有380万。如果你30岁炒股,40岁出道,同样的条件做到50岁你不过才60万而已。时间就是复利,越早越好,你的寿命是有限的,享受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假设你20岁炒股,炒到30岁,失败了你也才30岁,认命不是炒股的料,做什么都不晚可以从头再来,而且20来岁你有多少钱?能亏多少钱?如果30岁炒股,到40岁失败了,你还能做什么?况且30岁后你的心态更难控制,赌的都是房子老婆。炒股,不仅仅是投机倒把赚钱,无论你是玩基本面,还是技术,如果你能成功,你的思维必有过人之处。而且,也有可能你本是常人,却通过炒股思考出了超越常人的思维,具有了超越常人的思维。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能炒成功,修成正果。那么,你该怎么炒股呢?炒股第一件事就是风险控制。记住,作为一个大学生,你的风险控制不仅仅是你的资金,而是你不能把自己炒废了。普通人炒股需要的是思维能力,而不是需要24小时看盘浪费时间,很多人一周7x12看盘复盘炒一辈子都没卵用,就是因为思维层次低。所以,你的大部分时间仍然该学习学习,该打工打工,股票,业余时间去思考即可。同时,只用少量金钱去炒,不要所有钱都丢进去,通常来说,你需要缴几年学费呢,你是想缴超贵的学费还是超便宜的学费呢?最后,不要玩模拟盘浪费时间,一开始就真金白银上,练习和实战不是一个维度的。我玩3年的金币德州扑克,都没玩一个月的一元局进步大;你一个人投一辈子的篮,都不如每天和别人斗牛半个小时强。大学生,只要拿少量真金白银实战,完全不影响资产积累,说不定到30岁,你的这少量真金白银已经积累不少了,真这样,恭喜你,你出道了,当初的本金多点少点已经无所谓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炒股好吗 的文章